职业危害及其预防-试题及答案
职业危害及其预防试题及答案

•
A. 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保障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判断题及答案解析
答案:正确 答案:正确 答案:正确 答案:正确 答案:正确 答案:错误
简答题及答案解析
什么是职业危害? 答案:职业危害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因接触有害物质、噪声、振动、高温、 辐射等而引起的职业病、工伤、职业中毒等事故。
添加标题
振动:长期接触振动工具或设备,
可能导致手部振动病等疾病 高温:长期在高温环境下工作,
可能导致中暑、热射病等疾病
职业危害的危害程度
职业危害的严重性: 可能导致身体损伤、 职业病甚至死亡
职业危害的普遍性: 几乎所有行业都存 在职业危害
职业危害的多样性: 包括物理、化学、 生物等多种因素
职业危害的隐蔽性: 许多职业危害不易 被察觉,需要专业 检测和评估
● 职业危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 A. 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保障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B. 各地区也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 C. 企业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 D. 从业人 员应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正确答案是:C. 企业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
•
A. 加强生产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减少粉尘、噪声等有害物质的产生
•
B.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健康问题
•
C. 加强个人防护,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护用品
•
D.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
正确答案是:B.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健康问题
● 职业危害的应急处理 A. 在发生职业危害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和治疗 B. 对受到职业危害的人员进行医学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健康问题 C. 对受到职业危害的设备、场所进行清理和消毒,防止二次污染 D. 对受到职业危害的人员进 行心理疏导,减轻心理压力 正确答案是:A. 在发生职业危害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和治疗
职业危害及其预防试题及答案

姓名:部门及岗位:分数: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50分)1.《职业病防治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A.化学物质B.放射性物质C.腐蚀性物质D.剧毒物质2.有毒作业是指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的含量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中有毒物质的()的作业。
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B.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C.职业接触限值D.最高容许浓度。
3.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在()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危害劳动者健康,能导致职业病的有害因素。
A.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中、作业环境中B.生产、劳动过程中C.生产过程中、工艺过程中、作业环境中D.生产过程中、作业环境中4.下列属于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是()。
A.粉尘B.γ射线C.微波D.病毒5.《职业病目录》(卫法监发[2002]108)将职业病分为( )。
A.9大类99种B.10大类115种C.10大类105种D.10大类117种6.依据生产性粉尘的性质可将其分为3类,这3类中不包括()。
A.无机粉尘B.有机粉尘C.矿物性粉尘D.混合性粉尘7.职业中毒按发病过程可分为三种病型,不包括下列的()。
A.急性中毒B.慢性中毒C.亚急性中毒D.带毒状态8.生产性噪声不包括下列的()A.流体性噪声B.机械性噪声C.电磁性噪声D.空气传播噪声9.下列作业中可能存在高温强热辐射作业的是()。
A.建筑,修路夏季施工作业B.印染作业C.印刷作业D.炼钢,炼铁作业10.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C.预防为主、防护结合D.健康第一、重在预防二、判断题(每题5分,共50分)1.职业病危害因素按其性质可分为: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和人机因素四个方面。
()2.长期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能够引起严重的职业病——矽肺。
职业危害及其预防试题及答案

随溶解度的增加其危害作用增强主要呈化学毒副作用的粉尘随溶解度的增加其危害作用减弱。
×
4.气溶胶尘是指除粉尘、烟和雾以外的其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直径大多数
为0.110μm。×
×
8.长期从事接触橡胶、树脂、油漆等的溶剂或稀释剂的工作有可能导致白血病。√
9.疲劳时人的反应能力下降疲劳状态可使错误率增加严重的可导致事故发生。疲劳甚至可
引发各种疾病的发生。√
10.我国目前规定女职工禁忌参加连续负重每次重量超过20kg、间断负重每次重量超过25kg
过滤式呼吸防护器。√
4.紫外辐射防护的重点是对眼睛的保护因此生产操作中应戴绿色防护镜严禁裸眼直视强
光源。×
5.防噪耳塞用金属或塑料做成外壳在边缘上衬柔软的材料增加密闭性可减低噪声10
20dB。×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C.预防为主、防护结合 D.健康第
一、重在预防
二、判断题
1.职业病危害因素按其性质可分为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和人机因素四个方面。√
2.长期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能够引起严重的职业病——矽肺。√
的作业。√
第二章 职业危害因素控制与职业病预防
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企业中存在的职业性危害因素主要是粉尘、毒物、物理因素它们均来源于( )产生于( )、
扩散于( )、作用于接触人群。
A.生产过程、环境、设备 B.环境、生产过程、设备 C.设备、生产过程、环境 D.
B.生产、劳动过程中
C.生产过程中、工艺过程中、作业环境中
(完整)职业病危害及预防措施试题及答案

((完整))职业病危害及预防措施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种疾病不是由粉尘引起的? [单选题]A. 尘肺B. 肺炎C. 呼吸系统肿瘤D. 心肌梗塞(正确答案)2.下列哪种疾病不是由化学性有害物质如铅、汞等引起的? [单选题]A. 急性中毒B. 慢性中毒C. 尘肺(正确答案)D. 肾功能损害3.. 噪音长期接触可能引起哪种疾病? [单选题]A. 月经失调(正确答案)B. 手臂振动病C. 高原病D. 减压病4. 振动主要引起哪种疾病? [单选题]A. 耳聋B. 神经官能症C. 手臂振动病(正确答案)D. 头痛5. 高温对哪些系统有影响? [单选题]A. 心血管系统B. 泌尿系统C. 消化系统D. 所有以上系统(正确答案)6.. 低温主要对哪些系统产生危害? [单选题]A. 泌尿系统B. 中枢神经系统C. 心血管系统D. A和C(正确答案)7. 高气压引起的疾病是? [单选题]A. 高原病B. 减压病(正确答案)C. 高血压D. 耳聋8. 低气压及高原低氧引起的疾病是? [单选题]A. 减压病B. 高原病(正确答案)C. 神经官能症D. 手臂振动病9. 激光、微波、紫外线和红外线影响哪些系统? [单选题]A. 心血管系统B. 眼睛、皮肤C. 神经系统D. A、B和C(正确答案)10. 工频电磁场、高频电磁场、超高频电磁场主要影响哪个系统? [单选题]A. 神经内分泌系统(正确答案)B. 心血管系统C. 消化系统D. 泌尿系统1. 放射性因素可能引起哪些疾病?()A. 皮肤疾病(正确答案)B. 肿瘤(正确答案)C. 骨损伤(正确答案)D. 肺炎2. 生物性有害物质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有哪些?()A. 炭疽(正确答案)B. 布氏菌病(正确答案)C. 森林脑炎(正确答案)D. 白内障3. 其他职业危害因素包括哪些?()A. 金属烟(正确答案)B. 井下不良作业条件(正确答案)C. 电焊烟尘D. 噪音4. 在作业中接触粉尘的人员应该佩带哪些防尘护具?()A. 防尘口罩(正确答案)B. 送风口罩(正确答案)C. 安全帽D. 防护服5. 为了防止粉尘扬起,作业过程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A. 洒水(正确答案)B. 加强通风(正确答案)C. 使用送风口罩D. 密封作业区域6. 粉尘作业应在哪种环境下进行,不可以降低粉尘浓度?()A. 露天作业场所B. 室内作业场所(正确答案)C. 封闭区域内(正确答案)D. 任何环境都可以(正确答案)7. 如果作业现场粉尘浓度超标,应该采取哪些措施?()A. 停止作业(正确答案)B. 离开粉尘现场(正确答案)C. 加强通风D. 继续作业,但加快速度8. 经常接触粉尘的作业人员应该采取哪些健康措施?()A. 定期进行体检(正确答案)B. 发现职业病症状时停止相关工作(正确答案)C. 增加工作时间D. 忽视轻微症状,继续工作9. 预防牛等牲畜布鲁氏菌病的有效方法有哪些?()A. 及时进行疫苗免疫(正确答案)B. 定期消毒牛棚圈(正确答案)C. 分娩接羔时戴上橡胶手套(正确答案)D. 挤奶后洗手(正确答案)10. 处理牛流产的胎儿、胎盘的正确方法有哪些?()A. 收集到密封容器中焚烧处理(正确答案)B. 用新的生石灰深埋处理(正确答案)C. 直接丢弃D. 对流产物污染的地方用消毒剂冲洗消毒(正确答案)1. 及时进行疫苗免疫是预防牛等牲畜布鲁氏菌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职业危害及其预防试题及答案4

职业卫生基本知识试题姓名:分数: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50分)1.《职业病防治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A.化学物质B.放射性物质C.腐蚀性物质D.剧毒物质2.有毒作业是指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的含量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中有毒物质的()的作业。
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B.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C.职业接触限值D.最高容许浓度。
3.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在()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危害劳动者健康,能导致职业病的有害因素。
A.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中、作业环境中B.生产、劳动过程中C.生产过程中、工艺过程中、作业环境中D.生产过程中、作业环境中4.下列属于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是()。
A.粉尘B.γ射线C.微波D.病毒5.《职业病目录》(卫法监发[2002]108)将职业病分为( )。
A.9大类99种B.10大类115种C.10大类105种D.10大类117种6.依据生产性粉尘的性质可将其分为3类,这3类中不包括()。
A.无机粉尘B.有机粉尘C.矿物性粉尘D.混合性粉尘7.职业中毒按发病过程可分为三种病型,不包括下列的()。
A.急性中毒B.慢性中毒C.亚急性中毒D.带毒状态8.生产性噪声不包括下列的()A.流体性噪声B.机械性噪声C.电磁性噪声D.空气传播噪声9.下列作业中可能存在高温强热辐射作业的是()。
A.建筑,修路夏季施工作业B.印染作业C.印刷作业D.炼钢,炼铁作业10.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C.预防为主、防护结合D.健康第一、重在预防二、判断题(每题5分,共50分)1.职业病危害因素按其性质可分为: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和人机因素四个方面。
()2.长期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能够引起严重的职业病——矽肺。
职业病危害培训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职业病危害培训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项不属于职业病的范畴?A. 肺尘埃沉着病B. 职业性皮肤病C. 职业性眼病D. 精神病答案:D2. 职业病的诊断原则不包括以下哪项?A. 职业接触史B. 病史和临床表现C. 实验室检查D. 患者家庭背景答案:D3.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A. 石棉B. 苯C. 铅D. 葡萄糖答案:D4. 职业病危害因素按来源可分为以下几类,除外?A. 化学因素B. 物理因素C. 生物因素D. 心理因素答案:D5. 下列哪种职业病的潜伏期最长?A. 职业性皮肤病B. 肺尘埃沉着病C. 职业性耳聋D. 职业性肿瘤答案:D6. 职业健康监护的目的是?A. 早期发现职业病B. 预防职业病C. 治疗职业病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7. 下列哪种个人防护用品不能有效预防职业病?A. 防尘口罩B. 防护眼镜C. 防噪音耳塞D. 短袖工作服答案:D8. 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基本制度不包括以下哪项?A. 前置审批制度B. 职业病诊断和治疗制度C. 职业健康监护制度D. 职业病赔偿制度答案:A9.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有机溶剂?A. 丙酮B. 苯C. 乙醇D. 氯仿答案:C10. 下列哪种职业病的发病率最高?A. 职业性皮肤病B. 职业性尘肺C. 职业性眼病D. 职业性耳聋答案:B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1. 职业病是指由于工作原因引起的疾病。
()答案:正确12. 职业病危害因素只存在于特定的工作环境中。
()答案:错误13. 职业健康监护是治疗职业病的一种手段。
()答案:错误14. 职业病防治工作应当以预防为主。
()答案:正确15.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职业病危害行为进行监督。
()答案:正确16. 职业病诊断应当由具有职业病诊断资格的医疗机构进行。
()答案:正确17. 个人防护用品可以完全替代其他职业病防护措施。
()答案:错误18.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职业病危害及预防培训试题(附答案)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培训试题部门:姓名:成绩:一、填空题1、职业病预防工作坚持、的方针,建立负责、行政监督、行业自律、参与和监督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2、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放射性物质和其他、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3、工会组织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4、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
5、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
6、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
7、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
8、用人单位应当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和的职业健康检查。
9、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职业危害的三要素:、、。
10、用人单位不得安排、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11、职业危害防治的责任主体是:。
二、不定项选择题1、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时,除通知用人单位外还应当告知()A、告知劳动者本人B、告知单位负责人C、告知病人家属2、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等如实告知从业人员,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A、职业危害B、职业危害的后果C、职业危害防护措施D、待遇3、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因素:()A、化学因素B、不良的人机因素C、生物因素D、物理因素4、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
A.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B. 警示标识C. 警示说明D. 警示语言5、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
A、同时设计,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B、同时设计,同时施工C、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D、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三、简答题1、用人单位应当采取哪些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2、劳动者享有哪些职业卫生保护权利?答案一、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用人单位职工社会2、粉尘有毒有害3、监督4、职业卫生保护5、工伤保险6、职业病防护设施职业病防护用品7、呼吸道消化道皮肤8、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9、职业危害因素、作用条件和个体因素10、孕期哺乳期11、生产经营单位二、1、A2、ABCD3、ACD4、A5、D三、1、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精品】职业危害及其预防试题及答案.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洗选中心职业病危害防治基本知识考试题姓名:单位:分数:一、单选题(共35分)1.《职业病防治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A.化学物质B.放射性物质C.腐蚀性物质D.剧毒物质2.职业病防治法于()正式实施。
A、2001 年10 日27 日B、2002 年5 月1 日C、2002年1 月1 日3.下列属于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是()。
A.粉尘B.γ射线C.微波D.病毒4.《职业病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将职业病分为( )。
A.9大类99种B.10大类132种C.10大类105种D.10大类117种5.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C.预防为主、防护结合D.健康第一、重在预防6.企业中存在的职业性危害因素主要是粉尘、毒物、物理因素,它们均来源于( ),产生于( )、扩散于( )、作用于接触人群。
A.生产过程、环境、设备B.环境、生产过程、设备C.设备、生产过程、环境D.生产过程、设备、环境7.下列控制措施中不属于从源头控制粉尘危害的措施是()。
A.佩戴防尘护具B.湿式作业C.密闭D.改革工艺过程8.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毒物最主要是通过()途径进入人体的。
A.呼吸道B.消化道C.皮肤D.神经系统9.电离辐射“外防护三原则”是不包括()。
A.吸收防护B.距离防护C.屏蔽防护D.时间防护10.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承担。
A、劳动者B、用人单位C、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二、判断题(共35分)1.职业病危害因素按其性质可分为: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和人机因素四个方面。
()2.长期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能够引起严重的职业病——矽肺。
()3.粉尘溶解度大小对人的危害程度,因粉尘作用性质不同而异。
主要呈机械刺激作用的粉尘,随溶解度的增加其危害作用增强;主要呈化学毒副作用的粉尘,随溶解度的增加其危害作用减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职业卫生基本知识试题
一、单选题
1.《职业病防治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A.化学物质
B.放射性物质
C.腐蚀性物质
D.剧毒物质
2.有毒作业是指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的含量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中有毒物质的()的作业。
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B.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C.职业接触限值
D.最高容许浓度
3.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在()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危害劳动者健康,能导致职业病的有害因素。
A.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中、作业环境中
B.生产、劳动过程中
C.生产过程中、工艺过程中、作业环境中
D.生产过程中、作业环境中
4.下列属于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是(D)。
A.粉尘
B.γ射线
C.微波
D.病毒
5.《职业病目录》(卫法监发[2002]108)将职业病分为( )。
大类99种大类115种大类105种大类117种
6.依据生产性粉尘的性质可将其分为3类,这3类中不包括()。
A.无机粉尘
B.有机粉尘
C.矿物性粉尘
D.混合性粉尘
7.职业中毒按发病过程可分为三种病型,不包括下列的()。
A.急性中毒
B.慢性中毒
C.亚急性中毒
D.带毒状态
8.生产性噪声不包括下列的()
A.流体性噪声
B.机械性噪声
C.电磁性噪声
D.空气传播噪声
9.下列作业中可能存在高温强热辐射作业的是()。
A.建筑,修路夏季施工作业
B.印染作业
C.印刷作业
D.炼钢,炼铁作业
10.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C.预防为主、防护结合
D.健康第
一、重在预防
二、判断题
1.职业病危害因素按其性质可分为: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和人机因素四个方面。
(√)
2.长期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能够引起严重的职业病——矽肺。
(√)
3.粉尘溶解度大小对人的危害程度,因粉尘作用性质不同而异。
主要呈机械刺激作用的粉尘,随溶解度的增加其危害作用增强;主要呈化学毒副作用的粉尘,随溶解度的增加其危害作用减弱。
(×)
4.气溶胶尘是指除粉尘、烟和雾以外的其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直径大多数为~10μm。
(×)
5.国家标准规定,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8小时的工作场所,稳态噪声限值为85dB(A)。
(√)
6.频率越高、波长越短的电磁辐射,其量子能量越大,当量子能量达12eV以上时,对物体和人体组织有电离作用,这种电磁波称电离辐射,如红外线、高频电磁场和微波。
(×)
7.人体长期受紫外线作用,可发生湿疹、毛囊炎、皮肤萎缩、色素沉着,但不会引起皮肤癌。
(×)
8.长期从事接触橡胶、树脂、油漆等的溶剂或稀释剂的工作,有可能导致白血病。
(√)
9.疲劳时人的反应能力下降,疲劳状态可使错误率增加,严重的可导致事故发生。
疲劳甚至可引发各种疾病的发生。
(√)
10.我国目前规定,女职工禁忌参加连续负重每次重量超过20kg、间断负重每次重量超过25kg 的作业。
(√)
第二章职业危害因素控制与职业病预防
试题
一、单选题
1.企业中存在的职业性危害因素主要是粉尘、毒物、物理因素,它们均来源于( ),产生于( )、扩散于( )、作用于接触人群。
A.生产过程、环境、设备
B.环境、生产过程、设备
C.设备、生产过程、环境
D.生产过程、设备、环境
2.下列控制措施中不属于从源头控制粉尘危害的措施是()。
A.佩戴防尘护具
B.湿式作业
C.密闭
D.改革工艺过程
3.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毒物最主要是通过()途径进入人体的。
A.呼吸道
B.消化道
C.皮肤
D.神经系统
4.电离辐射“外防护三原则”是不包括()。
A.吸收防护
B.距离防护
C.屏蔽防护
D.时间防护
5.用人单位应当要求从业人员对于劳动防护用品做到“三会”,下述不属于“三会”内容的是()。
A.会修理护品B.会检查护品的可靠性C.会正确使用护品D.会正确维护保养护品
二、判断题
1.工厂防尘以湿式作业为主,也可在干法生产条件下,采取密闭、通风、除尘等措施。
(√)
2.为防止通风橱内机械设备的扰动、化学反应或热源的热压、室内横向气流的干扰等原因而引起的有害物逸出,必须对通风橱实行排气,使橱内形成正压状态。
(×)
3.作业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不是很高,且空气中的含氧量不少于18%的场所可以选用过滤式呼吸防护器。
(√)
4.紫外辐射防护的重点是对眼睛的保护,因此,生产操作中应戴绿色防护镜,严禁裸眼直视强光源。
(×)
5.防噪耳塞用金属或塑料做成外壳,在边缘上衬柔软的材料,增加密闭性,可减低噪声10~20d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