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章-维生素

合集下载

人体需要的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

人体需要的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
只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在体内主要储存于肝脏中。 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都对热、酸和碱稳定,一般烹
调和罐头加工不易破坏。维生素A易被氧化破坏,长 时间的高温、特别是在有氧和紫外线照射的条件下损 失明显,脂肪酸败可使其严重破坏。
食物中的磷脂、维生素E或其他抗氧化剂有提高维 生素A和胡萝卜素稳定性的作用。Βιβλιοθήκη .5 维生素1.5 维生素
1.5.2 水溶性维生素 5.叶酸
叶酸对热、光线、酸性溶液均不稳定,在碱性或中性溶液中 对热稳定。食物中的叶酸经烹调加工后损失率可高达 50%~90%。
叶酸有助于胎儿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有助于红细胞 形成。作为体内生化反应中重要的辅酶。参与合成DNA、RNA, 参与氨基酸代谢,参与血红蛋白等的合成。
1.6 矿物质
除碳、氢、氧和氮主要以有机化合物形式存在外, 其余的存在人体内的元素统称为矿物质 (或无机盐或 灰分)
按在体内的含量和膳食中的需要不同,可分为常量 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常量元素又称宏量元素。体内含量较多,每日膳食 需要量在100mg以上的元素。包括钙、磷、钠、钾、 镁、氯和硫等7种元素。
2)吸收与代谢 在空肠被动吸收。在体内吡哆醛和吡哆胺可以互相转变。食入 的维生素B6,约70%氧化后由尿中排出,也可经粪便排出。
1.5 维生素
1.5.2 水溶性维生素 3.维生素B6
3)缺乏与毒性 可在人体肠道内少量合成,一般不易缺乏。缺乏可致眼、鼻
与口腔周围皮肤脂溢性皮炎。可见有口炎、舌炎、唇干裂。 从食物中获取过量的维生素B6没有副作用,通过补充品长
1.维生素A(视黄醇)与类胡萝卜素 4)参考摄入量与来源 •膳食VA的供给量都是以视黄醇当量(RE)表示。 •我国VA的每日推荐摄入量(µgRE):儿童500~

06维生素和矿物质概述

06维生素和矿物质概述


各种食物含有的元素不同,绝大多数蔬菜、水 果、豆类中以钠、钾、钙、镁等金属元素为主, 在体内氧化生成碱性氧化物,属于成碱食品; 大部分肉、鱼、禽、蛋等动物性食品含有丰富 的硫,米、面及其制品含磷较多,属于成酸食 品。如各种食品搭配不当,则易引起酸碱不平 衡。成酸食品过多,可增加钙、镁等碱性元素 的消耗,导致人体缺钙,需引起注意。
维生素E的来源
维生素E主要有来自植物油以及它们的产品,麦胚和
大豆是维生素E的很好来源。
畜肉、动物脂肪,奶脂或肉中的脂肪几乎不含维生素
E。
维生素K (叶绿醌) 维生素K是来自植物的一种维生素,参与血液凝固 的某些蛋白的合成需要维生素K,和维生素D共同促进 骨骼的生长 维生素 K也可以从非食物获得,即肠道细菌可以合
鸡肝:10414 g RE/ 男:每天800gRE; 女:每天700gRE。 安全量UL 3000gRE 苋菜:352 g RE 生菜:298g RE 荷兰豆:80 g RE 芒果:150 g RE 苹果:3 g RE 西瓜:75g RE
猪肝:4972 g RE
牛奶:24 g RE /
响它的吸收和利用?
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疾病:
夜盲症:在未发生夜盲症之前,先出现暗适应障碍,
暗适应是指在黑暗处眼睛经强光照射刺激后,当强光去除 后,需要适应一段时间才能看清东西的生理现象。当发生 暗适应障碍时,恢复时间长。严重的就是夜盲症。
干眼病:维生素A缺乏发展到已超过夜盲症阶段时会出
现角蛋白的积累,该角蛋白分布在眼睛角膜上。这种情形

维生素和矿物质概述

概述
各种维生素的化学结构以及性质虽 然不同,它们却有着以下共同点 即不是构成组织和细胞的组成成分,也 不产生能量,它的作用主要是参与机体 代谢的调节 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小,但一旦缺 乏就会引发相应的维生素缺乏症。 大多数必须通过食物中获得

第六章 饮食养生

第六章 饮食养生

三、饮食养生原则
(一)全面膳食,合理搭配
3.合理搭配:寒热适宜 寒热适宜,一方面指食物的寒热属性应相互协调;另一方面指食物 入口时的温度要适宜。 现代研究发现,当食物的温度与人体的温度大致相同时,体内的各 种消化酶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否则,不利于食物营养成分的消化和吸收。
三、饮食养生原则
(二)审因施膳,以人为本
阳虚者,可用羊肉、牛肉、核桃仁、韭菜 生姜等甘温、辛温 的食物温补阳气;
阴虚者,可用甲鱼、银耳、黑木耳、枸杞子、桑棋等甘凉、 咸寒的食物滋阴生津;
体质偏阳者,可用梨汁、西瓜、绿豆等甘凉或甘寒之品; 体质偏阴者,可用生姜、胡椒、香菜等温热性的食物。 (P40页,体质量表)
二、饮食养生的作用
(二)延衰益寿作用
三、饮食养生原则
(二)审因施膳,以人为本
三、饮食养生原则
(二)审因施膳,以人为本
1.因人制宜 就是根据个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等生理特点进行饮食养生。 (3)人的体质有阴阳虚实的不同,故饮食养生需根据体质的不同而有 所不同。 阳虚之体宜食温补之品; 阴虚之体宜食寒凉养阴之品; 气虚者宜食补气之品; 血虚者宜食补血之品; 体弱者应食易消化而又营养充足之品; 体胖者多痰湿,宜食清淡化痰之品; 体瘦者多阴虚,宜食滋阴生津之品等。
三、饮食养生原则
(三)饮食有节,注意禁忌
1.食饮有节
饮食适时,就是按照一定的时间,有规律地进食。 一般的饮食习惯是一日三餐,即早餐、午餐、晚餐,间隔时间为4~6小时。 早餐应安排在6:30~8:30,午餐应在11:30~13:30, 晚餐应在18:00~20:00进行为宜。 这种时间安排与饮食物在胃肠中消化和吸收的时间比较吻合,因此符合饮食 养生的要求。
三、饮食养生原则

生化题_第六章 维生素化学

生化题_第六章 维生素化学

姓名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第六章维生素化学一、是非题1.B族维生素都可以作为辅酶的组分参与代谢。

2.脂溶性维生素都不能作为辅酶参与代谢。

3.除了动物外,其他生物包括植物,微生物的生长也有需要维生素的现象。

4.植物的某些器官可以自行合成某些维生素,并供给植物整体生长所需。

5.维生素E不容易被氧化,因此可做抗氧化剂。

6.人类缺乏维生素B1会产生脚气病。

7.只有D 型抗坏血酸才有生理作用。

8.维生素是机体的能源物质,可以作为组织的构成原料。

9.泛酸的结构成分包括喋啶、对氨基苯甲酸和L-谷氨酸。

10.所有的维生素都能作为辅酶或辅基的前体。

11.四种脂溶性的维生素都是异戊二烯衍生物,属于类脂。

12.所有B 族维生素都是杂环化合物。

13.维生素B12缺失症可以通过口服维生素B12加以治疗。

二、单选题1.肠道细菌可以合成下列哪种维生素?A.维生素AB.维生素CC.维生素DD.维生素EE.维生素K2.下列叙述哪一种是正确的?A.所有的辅酶都包含维生素组分B.所有的维生素都可以作为辅酶或辅酶的组分C.所有的B族维生素都可以作为辅酶或辅酶的组分D.只有B族维生素可以作为辅酶或辅酶的组分E.只有一部分B族维生素可以作为辅酶或辅酶的组分3.下列化合物中除哪个外都是环戊烷多氢菲的衍生物。

A.维生素DB.胆汁酸C.促肾上腺皮质激素D.肾上腺皮质激素E.强心苷4.下列化合物中哪个不含环状结构?A.叶酸B.泛酸C.烟酸D.生物素E.核黄素5.下列化合物中哪个不含腺苷酸组分?A.CoAB.FMNC.FADD.E.6.硫辛酸的生化作用是()A、为递氢体;B、转移酰基;C、递氢和转移酰基;D、递电子体;E、递氢及递电子体7.下列辅酶或辅基中哪一种含有硫胺素()A、FAD;B、FMN;C、TPP;D、NAD+;E、CoA-SH8.丙酮酸氧化脱羧不涉及的维生素是()A、硫胺素;B、核黄素;C、生物素;D、烟酰胺;E、泛酸9.核黄素异咯嗪环上用于传递氢原子的两个氮原子是()A、N5、N10;B、N1、N5;C、N1、N10;D、N7、N8;E、N4、N8;10.转氨酶的作用需要下列哪一种维生素()A、烟酰胺;B、硫酸铵;C、核黄素;D、吡哆醛;E、泛酸11.泛酸是下列哪种辅酶或辅基的组成成分()A、FMN;B、NAD+;C、NADP+;D、TPP;E、CoA-SH12.羧化酶(如乙酰CoA 羧化酶)的辅酶为()A、核黄素;B、硫胺素;C、生物素;D、烟酰胺;E、叶酸13.在叶酸分子中,参与一碳单位转移的氮原子是()A、N5、N6;B、N5、N10;C、N7、N8;D、N6、N7;E、N5、N8;14.有关维生素作为辅酶与其生化作用中,哪一个是错误的()A、硫胺素----脱羧B、泛酸----转酰基C、叶酸----氧化还原D、吡哆醛----转氨基E、核黄素----传递电子和氢15.下列哪种维生素不属于B 族维生素()A、维生素C;B、泛酸;C、生物素;D、叶酸;E、维生素PP16.下列哪一种酶的辅酶不含维生素?()A、谷草转氨酶;B、琥珀酸脱氢酶;C、乳酸脱氢酶;D、糖原合成酶;E、丙酮酸脱氢酶17.有关维生素B2 的叙述中哪一条不成立()A、又名核黄素B、组成的辅基在酰基转移反应中作用C、组成的辅基形式为FMN 和FADD、人和动物体内不能合成E、组成辅基起作用的功能基团为异咯嗪环18.下列反应中哪一个需要生物素()A、羟基化作用;B、羧基化作用;C、脱羧作用;D、脱水作用;E、脱氨基作用19.肠道细菌可以合成下列哪种维生素?A、维生素A;B、维生素C;C、维生素D;D、维生素E;E、维生素K;20.多食糖类需补充()A、维生素B1;B、维生素B2;C、维生素B5;D、维生素B6;E、维生素B7;21.多食肉类需补充()A、维生素B1;B、维生素B2;C、维生素B5;D、维生素B6;E、维生素B7;22.以玉米为食容易导致下列哪种维生素的缺乏()A、维生素B1;B、维生素B2;C、维生素B5;D、维生素B6;E、维生素B7;22.下列情况中,除哪个外均可造成维生素K 的缺乏症()A、新生儿;B、长期口服抗生素;C、饮食中完全缺少绿色蔬菜;D、素食者三、填空题⒈维生素B3又称泛酸,是组成的成分之一,其功能是以形式参加代谢,后者在代谢中起作用。

06.生理学题库(第六章-消化系统)doc

06.生理学题库(第六章-消化系统)doc

第六章消化系统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基本电节律2.胃肠激素3.胃粘液屏障4.胃容受性舒张5.胃排空6.胆盐肠肝循环7.小肠分节运动二、填空1.胃排空的动力是________,食物进人十二指肠后通过肠胃反射使胃的排空_______。

2.大肠内细菌能利用某些物质合成维生素________和维生素________。

3.胃特有的运动形式是________,小肠特有运动形式是________。

4.十二指肠方面抑制胃排空的负反馈作用有_______和_______。

5.唾液淀粉酶作用的最适pH为________,胃蛋白酶最适pH为________,当其pH为_______时,酶完全失活。

6.促胰液素可使胰腺分泌大量的_______和_________。

7.激活胃蛋白酶原的物质是_______,胰蛋白酶原可被_______和________激活。

8.内因子是胃腺_______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其作用是促进________在回肠内吸收。

9.胃特有一的运动形式是______,它可使胃更好地完成食物_______的功能,小肠特有的运动形式是_______.10.混合食物的胃排空时间约为_____小时。

11.胃液的主要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12.胆汁中与消化有关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它促进小肠内________的消化和吸收。

三、单选题1.引起胆囊收缩的主要体液因家是A.胃泌素B.促胰液素C.胆囊收缩素D.胆盐E.盐酸2.胆汁中与消化有关的成分是A.胆盐B.胆色素C.胆固醉D.脂肪酸3.排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A.脊髓腰骶段B.脊髓胸段C.延髓D.脑桥4.具有消化三大营养成分的消化液是:A.唾液B.胃液C.胰液D.胆汁E.小肠液5.三类食物由胃排空的速度是:A.糖>蛋白质>脂肪B.糖>脂肪>蛋白质C.脂肪>糖>蛋白质D.脂肪>蛋白>糖E.蛋白质<糖<脂肪6.胆汁的主要作用是.A.激活胰蛋白酶元B.促进淀粉水解C.促进脂肪的消化吸收D.中和胃酸、E.杀菌7.与脂肪消化、吸收都有关的消化液为A.唾液B.胰液C.胆汁D.胃液E小肠液8.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部位是A.口腔B.胃C.小肠D.回肠E.结肠9.正常时胃蠕动的起始部位在A.贲门部B.胃底部C.胃体中部D.幽门部10.特殊动力效应最高的食物是A.糖B.脂肪C.蛋白质D.混合食物11.激活糜蛋白酶原的物质是A.酸B.胰蛋白酶C.组织液D.肠致活酶E.糜蛋白酶12.促胰液素能促进胰腺分泌A.大量的水分和碳酸氢盐,而酶的含量却比较少B.少量的水分和碳酸氢盐,而酶的含量也比较少C.少量的水分和碳酸氢盐,但是酶的含量很丰富D.大量的水分,而碳酸氢盐和酶的含量却比较少E.大量的碳酸氢盐,水分和酶的含量也丰富13.胃肠道平滑肌的紧张性和自动节律性要依赖于A.交感神经的支配B.副交感神经节支配C.壁内神经丛的作用D.平滑肌本身的特性E.食物消化产物的刺激作用14.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管的运动功能是在下列哪一水平整合的A.壁内神经从B.中枢神经系统C.粘膜下神经丛以及中枢神经系统D.肠肌神经丛以及中枢神经系统E.壁内神经丛以及中枢神经系统15.以下各因素中,不能引起胃泌素分泌的是A.刺激迷走神经B.扩张刺激幽门部粘膜C.肉汤灌注幽门部粘膜D.盐酸灌注幽门部粘膜E.食物刺激小肠上段粘膜16.胃蛋白酶原转变为胃蛋白酶的激活物是A. Cl-B. Na-,C. K+D. HClE.内因子17.胃遥动的之多点伎子A.胃大弯中部B.胃大弯上部C.胃底部D.胃幽门部E.胃小弯18.关于食管一胃括约肌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A.该部位平滑肌增厚B.其内压力比胃内高0. 67-1. 33kPa(5-l0mmHg)C.食物经过食管时可反射性舒张D.胃泌素可刺激其收缩E.防止胃内容物逆流人食管19.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A.胃肠运动抑制B.胆囊收缩C.奥狄括约肌舒张D.各种消化液分泌20.对唾液淀粉酶的消化活动最适宜的PH值是:( )A. 2.0-3.0B. 4.0-5.0C. 6.0-7.0D. 8.0-9.0E. 12.0-13.021.胃肠内容物通过消化道时,停留最长时间的部位是A.胃B.空肠C.回肠D.结肠E.直肠22.胃容受性舒张是通过下列哪一途径实现的A.交感神经兴奋B.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酞胆碱C.迷走神经末梢释放某种肤类物质D.壁内神经丛兴奋E.迷走神经引起胃粘膜释放前列腺素23.关于胆汁的生理作用,下列错误的是A.胆盐可乳化脂肪B.胆盐可促进脂肪的吸收G.胆汁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D.肝胆汁在十二指肠可中和一部分胃酸麦E.胆囊胆汁在十二指肠可中和一部分胃酸25.胃肠平滑肌的基本电节律多起源于A.环行肌层B.斜行肌层C.纵行肌层D.粘膜层E.浆膜层26.关于胃液分泌的描述,下列错误的是A.壁细胞分泌盐酸B.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C.粘液细胞分泌糖蛋白D.幽门腺分泌粘液E.内因子由壁细胞分泌27.对胰酶分泌促进作用最强的是A.生长抑素B.胃泌素C.胆囊收缩素D.促胰液素E.胰岛素28.胃蠕动的频率为每分钟A. 1次B. 2次C. 3次D. 4次E. 5次29.关于胃酸的生理作用,错误的是A.激活胃蛋白酶原B.使蛋白质变性C.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D.促进胰液分泌E.促进钙和铁的吸收30.胆盐吸收的主要部位是A.十二指肠B.空肠C.回肠D.空肠和回肠E.大肠31.下列不属于胃肠激素的是A.促胃液素B.促胰液素C.抑胃肤D.乙酞胆碱E.胆囊收缩素32.引起胆囊收缩的最重要体液因素是A.胆盐B.促胃液素C.内因子D.胆囊收缩素E.促胰液素33.促胰液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A.胰腺分泌大量水分和HCO3B.胰腺分泌大量消化酶C.胃液分泌增加D.胃蠕动增加E.肝胆汁分泌减少34.大肠内细菌合成的维生素主要是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E.维生素E四、多选题1.对于胃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 pH为0.9-1.5B.每日分泌量为1.5-2.5LC.胃液的酸度主要取决于游离酸D.胃蛋白酶可将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E.内因子由壁细胞分泌2.关于胃排空,正确的是A.指食物由胃排人十二指肠的过程B.食物人胃后5分钟即开始排空C.混合食物排空时间2-3小时D.流体和固体食物排空时间相同E.胃排空是间断的3.对于促胃液素,正确的是A.促进胃酸分泌B.促进胃蛋白酶分泌C.促进胃蠕动D.蛋白质分解产物刺激其分泌E.胃酸对促胃液素分泌有抑制作用五、问答题1.试述胃液的各成分的分泌及胃酸的作用。

维生素和辅酶

维生素和辅酶

成人每天需要量为5~10mg,一般膳食的泛酸含量丰富。大白鼠缺乏泛酸,毛发边灰白,并自行脱落,毛与皮的色素形成可能与泛酸有关。
四 维生素PP和辅酶Ⅰ、辅酶Ⅱ
维生素PP过去称抗赖皮病维生素或维生素B5,包括尼克酸(烟酸)和尼克酰胺。尼克酰胺的副作用较小(如引起面部、颈部发赤发痒和烧灼感),医疗及营养上多用尼克酰胺。尼克酰胺为维生素B5的化学名。
TPP在丙酮酸脱羧中的作用机制
活性乙醛
主要功能:
1. 以辅酶方式参加糖的分解代谢。TPP是脱羧酶、脱氢酶的辅酶。功能部位在噻唑环的C2上。
2. 促进年幼动物的发育。维生素B1促进肠胃蠕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因而能促进食欲。
3. 保护神经系统。促进糖代谢,为神经活动提供能量,又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
Sources of Riboflavin
Significant sources Milk products (yogurt, cheese) whole grains Animal foods •Destroyed by ultraviolet light
Deficiency Disease of Riboflavin
NAD(P)+
+2H
-2H
NAD(P)H + H+
2. 维持神经组织的健康。尼克酰胺对中枢及交感神经系统有维护作用,缺乏,则常产生神经损害和精神紊乱。
3. 促进微生物生长。
4.尼克酸可使血管扩张,使皮肤发赤发痒,尼克酰胺无此作用。大剂量尼克酸有降低血浆胆固醇和脂肪的作用。
缺乏症
膳食中长期缺乏维生素PP所引起的疾病为对称性皮炎,又叫赖皮病(pellagra)。在狗生黑舌病。赖皮病患者的中枢及交感神经系统、皮肤、胃、肠等皆受不良影响。主要症状为对称性皮炎,消化道炎和神经损害与精神紊乱,两手及其裸露部位呈现对称性皮炎。中枢神经方面的症状为头痛、头昏、易刺激、抑郁等。Trp可转变为尼克酰胺,以玉米为主食易患缺乏症(玉米中Trp贫乏)。

生化第06章知识题

生化第06章知识题

第六章酶一、选择题(一)A型题1. 关于酶的辅基的正确叙述是()A. 是一种结合蛋白质B. 与酶蛋白的结合比较疏松C. 由活性中心的若干氨基酸残基组成D. 决定酶的专一性,不参与基团传递E. 一般不能用透析或超滤的方法与酶蛋白分开2. 全酶是指()A. 酶-底物复合物B. 酶-抑制剂复合物C. 酶蛋白-辅助因子复合物D. 酶-别构剂复合物E. 酶的无活性前体3. 符合辅酶概念的叙述是()A. 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B. 不能用透析法与酶蛋白分开C. 不参与活性部位的组成D. 决定酶的特异性E. 参与化学基团的传递4. 决定酶的专一性的是()A. 酶蛋白B. 辅酶C. 辅基D. 催化基团E. 活性中心以外的必需基团5. 酶的活性中心是指()A. 整个酶分子的中心部位B. 酶蛋白与辅酶结合的部位C. 酶发挥催化作用的部位D. 酶分子表面具有解离基团的部位E. 酶的必需基团在空间结构上集中形成的一个区域,能与特定的底物结合并使之转化成产物6. 关于酶的活性中心的错误说法是()A. 活性中心可处在一条多肽链上B. 活性中心可跨越在两条多肽链上C. 活性中心就是酶的催化基团和结合基团集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区域D. 酶的必需基团就是酶的活性中心E. 酶的活性中心与酶的空间结构有密切关系7. 酶作为典型的催化剂可产生下列哪种效应()A. 提高活化能B. 降低活化能C. 减少反应的自由能D. 提高产物的能量水平E. 降低反应物的能量水平8. 酶与一般催化剂的区别是()A. 只能加速热力学上可以进行的反应B. 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C. 缩短达到化学平衡的时间D. 具有高度专一性E. 能降低活化能9. 在形成酶-底物复合物时()A. 只有酶的构象发生变化B.只有底物的构象发生变化 E.激活剂使酶原分子的一段肽水解脱C.只有辅酶的构象发生变化落,从而形成活性中心,或使活性中心暴露D.酶和底物的构象都发生变化13.乳酸脱氢酶是由2种亚基组成的XE.底物的构象首先发生变化聚体,可形成丫种同工酶,其X、丫的数值依10.哪一项叙述符合酶的诱导契合学次是()说() A. 2,3A.酶与底物的关系犹如锁和钥匙的关B. 3,4系完全适配 C. 4,5B.酶的活性部位有可变形性,在底物 D. 5,6的影响下空间构象发生一定的改变,才能与 E. 6,7底物进行反应14.酶浓度与反应速度呈直线关系的C.酶对D型和L型旋光异构体的催化活前提是()性相同 A.底物浓度不变D.底物的结构朝着适应活性中心的方 B.酶浓度远远大于底物浓度面改变 C.底物浓度远远大于酶浓度E.底物与酶的别构部位的结合改变酶 D.与底物浓度无关的构象,使之与底物相适应 E.与温度冋低无关11.对活化能的描述哪一项是恰当的15. K m值是()() A.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A.随温度而改变浓度B.是底物和产物能量水平的差值 B.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酶浓C.酶降低反应活化能的程度与一般催度化剂相同D.是底物分子从初态转变到过渡态时C. 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温度D. 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抑制所需要的能量剂浓度E.活化能越大,反应越容易进行 E.以上都不是12.酶原的激活是由于()16. 一个简单的酶促反应,当[S]<<K mA.激活剂将结合在酶原分子上的抑制时()剂除去 A.反应速度最大B.激活剂使酶原的空间构象发生变化 B.反应速度不变C.激活剂携带底物进入酶原的活性中 C.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心 D.增加底物,反应速度不变D.激活剂活化酶原分子的催化基团E.增加底物,反应速度降低17. 底物浓度-酶促反应速度图呈矩形双曲线的条件是()A. 酶浓度不变B. 最适温度不变C. 最适pH值不变D. K m值不变E. 以上都不是18. 当K m值等于0.25[S]时,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的()A. 70%B. 75%C. 80%D. 85%E. 90%19. 竞争性抑制剂的抑制程度与下列哪种因素无关()A. 作用时间B. 底物浓度C. 抑制剂浓度D. 酶与底物亲和力的大小E. 酶与抑制剂亲和力的大小20. 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影响属于()A. 反馈抑制作用B. 底物抑制作用C. 竞争性抑制作用D. 非竞争性抑制作用E. 反竞争性抑制作用21. 哪一种情况可用增加[S]的方法减轻抑制程度()A. 不可逆性抑制作用B. 竞争性抑制作用C. 非竞争性抑制作用D. 反竞争性抑制作用E. 反馈性抑制作用22. 符合竞争性抑制作用的说法是()A. 抑制剂与底物结合B. 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C. 抑制剂与酶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团结合D. 抑制剂使二硫键还原,破坏酶的空间构象E. 抑制剂与辅酶结合,抑制全酶的组装23. 磺胺药的作用机理是()A. 反竞争性抑制作用B. 反馈抑制作用C. 非竞争性抑制作用D. 竞争性抑制作用E. 使酶变性失活24. 催化乳酸转化为丙酮酸的酶属于()A. 裂解酶B. 合成酶C. 氧化还原酶D. 转移酶E. 水解酶(二)B型题A. pHB. 酶浓度C. 反应速度D. 底物浓度E. 反应时间25-26.请在下图的括号内填入上列适当选项编号25.()26.()A. K +B. HgC. Mg 2+D. Cu 2+E. Cl —27. 能抑制巯基酶活性的是()28. 唾液淀粉酶的激活剂是()29. 细胞色素氧化酶含有()A. 可逆性抑制剂B. 不可逆性抑制剂C. 非竞争性抑制作用D. 反竞争性抑制作用E. 竞争性抑制作用30. 有机磷化合物是一种()31. 仅与酶和底物形成的复合物结合的抑制作用属于()32. 抑制剂不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中心,而是与活性中心以外的必需基团相结合,使酶的构象改变而失活,这种抑制为()A. 酶的比活力B. 活化能C. 酶促反应速度常数D. K mE. 酶活性单位33. mol/L可用于表示()34. J/mol可用于表示()35. ^mol/分可用于表示()A. 活化能B. 酶活性国际单位C. 酶的比活力D. K m 值E. 酶促反应速度常数36. 在最适条件下,25 C、1分钟内催化1.0 mol底物转化为产物所需的酶量为 1 个()37. 1mg酶蛋白具有的酶活性单位为()38. 反应速度达到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为()(三)D型题39. 全酶的两个组成部分是()A. 酶蛋白B. 结合基团C. 催化基团D. 活性部位E. 辅助因子40. 对酶的正确叙述是()A. 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只限于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的蛋白质B. 其本质是含有辅酶或辅基的蛋白质C. 催化热力学上不能进行的反应D. 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E. 催化热力学允许的化学反应41. 在催化剂的特点中,酶所特有的是()A. 加快反应速度B. 可诱导产生C. 不改变反应的平衡点D. 对作用物的专一性E. 在反应中本身不被消耗E.羧基肽酶46.同工酶()42.有关酶的论述哪两项有因果关系 A.是由不同基因编码的多肽链() B.是由等位基因编码的多肽链A.酶的催化效率极高 C.是酶基因翻译后经修饰生成的多分B.酶对底物有严格的选择性子形式C.酶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D.可以存在于不同种属的生物细胞D.许多不同结构的酶具有相同的催化E.冋一类型的冋工酶在不冋组织中的活性比例是相同的E.有些酶在细胞内合成或初分泌时,47.LDH()并无催化活性 A.是由5个亚基组成的多聚体43.酶催化效率咼的机理是() B.LDH 1主要分布在心肌细胞中A.极大地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C.LDH 5主要分布在肝细胞中B.酶与底物至少有三点结合在一起 D.电泳迁移率从LDH L LDH 5加快C.酶的活性部位与底物分子的大小, E.其各种冋工酶对乳酸的亲和力相冋形状和化学性质互补48..关于同工酶,哪些叙述是正确的D.酶对周围环境极为敏感()E.酶可提咼活性部位的底物有效浓度 A.是由不同亚基组成的多聚体44.下列有关酶与底物关系的叙述中, B.对冋一底物具有不冋的专一性酶催化效率极高的理由是() C.对同一底物具有不同的K m值A.酶与底物如同锁与钥匙的关系 D.在电泳分离时,它们的迁移率相同B.酶的活性中心与底物分子之间至少 E.免疫学性质相同是通过三点进行结合及相互作用的49..关于K m值的正确叙述是()C.酶可提高活性部位的底物有效浓度 A.对某一特定酶来说是个常数D.酶使底物功能基团定向排列 B.与反应温度无关E.孚L酸脱氢酶只能催化L-孚L酸起反应 C.与反应pH无关而不能催化D-乳酸起反应 D.与酶的底物种类无关45.能激活胰蛋白酶原的两种物质是 E.与酶的浓度无关()50.磺胺类药物能抗菌抑菌是因为()A.胃蛋白酶 A.抑制了细菌的二氢叶酸还原酶B.胰蛋白酶 B.竞争对象是谷氨酸C.胰凝乳蛋白酶 C.属于非竞争性抑制作用D.肠激酶 D.抑制了细菌的二氢叶酸合成酶E. “竞争对象”是对氨基苯甲酸51. 关于有机磷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的机理()A. 与酶分子的苏氨酸残基的羟基结合,解磷定可解除它对酶的抑制作用B. 这种抑制属于反竞争性抑制作用C. 与酶活性中心的丝氨酸残基的羟基结合,解磷定可解除它对酶的抑制作用D. 这种抑制属于不可逆性抑制作用E. 与酶活性中心的谷氨酸或天冬氨酸的侧链羧基结合,解磷定可解除它对酶的抑制作用52. 在口腔中协同参与淀粉水解的两种物质是()A. 唾液淀粉酶B. 胰淀粉酶C. CI -D. Na +E. Ca2+(四)X型题53. 以金属离子为辅助因子的酶,金属离子的作用是()A. 作为活性部位的组成成分B. 将底物和酶螯合形成络合物C. 稳定酶蛋白活性构象D. 传递电子E. 决定酶催化的专一性54. 关于酶的正确叙述是()A. 酶是生物催化剂B.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C. 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 酶只能在细胞内起作用E. 酶催化效率极高,故反应速度与酶的浓度无关55. 有关酶的活性部位的正确叙述是()A. 所有的酶都有活性部位B. 具有三维结构C. 所有酶的活性部位都有辅酶D. 酶的必需基团都位于活性部位E. 由催化基团和结合基团组成56. 酶原没有活性是因为()A. 酶蛋白肽链合成不完全B. 缺乏辅酶C. 酶原是普通的蛋白质D. 活性中心未形成或未暴露E. 酶原是未被激活的酶的前体57. 有关同工酶的正确叙述是()A. 都是单体酶B. 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C. 酶蛋白的分子结构不同D. 免疫学性质不同E. 理化性质相同58. 同工酶的不同之处有()A. 物理性质B. 化学性质C. 专一性D. 等电点E. 米氏常数59. 关于LDH 1和LDH 5的正确叙述是()A. 两者在心肌和肝脏含量不同B. 两者均含有H和M两种亚基C. 两者酶蛋白相同D. 两者可用电泳法分开E•均催化可逆反应,但主要方向不完全相同60. 对于某个酶的同工酶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同工酶的亚基数相同,但亚基的种类不同B. 对底物的特异性不同,对辅助因子的要求也不同C. 对底物的亲和力不同D. 在同一条件下进行电泳,其迁移率相同E. 催化同一个化学反应61. 关于酶促反应的正确叙述是()A. 底物浓度低时,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B. 底物过量时,反应速度与酶浓度成正比C. 底物浓度与酶浓度相等时,反应达到最大速度D. 底物浓度为米氏常数一半时,底物浓度等于K mE. 底物浓度极大时,反应速度等于米氏常数。

(整理)06第6章维生素与辅酶.

(整理)06第6章维生素与辅酶.

第6章维生素与辅酶一、教学大纲基本要求4种脂溶性维生维生素即:维生素A与胡萝卜素,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10种水溶性维生素及其辅酶即: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3,维生素B5,维生素B6,维生素B7,维生素B11,维生素B12,硫辛酸和维生素C。

二、本章知识要点(一)维生素(Vitamin)的概念1.维生素(Vitamin)的概念: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健康所必需的,但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必须靠食物供给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2.维生素的分类:根据维生素溶解的性质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

(1)脂溶性维生素(Lipid-Soluble Vitamin)包括维生素A、D、E、K。

(2)水溶性维生素(Water-Soluble Vitamin)包括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B族维生素又包括维生素B1、B2、PP、B6、泛酸、生物素、叶酸、B12等。

3.维生素缺乏原因: (1)摄入量不足。

(2)吸收障碍。

(3)需要量增加。

(4)长期服用某些药物。

(二)脂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的特点:都是亲脂性的非极性分子或者衍生物,可伴随脂类吸收(可大量在体内储存)若吸收障碍就易产生缺乏病。

此类维生素各自发挥不同的生理功用。

l. 维生素A(1)化学本质与性质:维生素A是β—白芷酮环的不饱和一元醇。

化学性质活泼,对氧、酸及紫外线敏感。

在避氧情况下可耐高温。

(2)维生素A原及转变:自然界一些红黄色植物(如胡萝卜素、红辣椒、黄玉米、茄等)含有类胡萝卜素。

(3)生化作用及缺乏症:①11—顺视黄醛构成视角细胞内感受弱光或暗光的物质——视紫红质。

②参与糖蛋白的合成,维持上皮细胞的完整与健全。

③β胡萝卜素是抗氧化剂,在氧分压低时直接消灭自由基。

④维生素A具有类固醇样作用,促进生长发育。

⑤维生素A缺乏时可导致夜盲症,干眼病.角膜软化症等。

2.维生素D(1)化学本质与性质:维生素D属于类固醇的衍生物,主要有VD2(麦角钙化醇,)和VD3(胆钙化醇,)两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维生素
一、填空题
1.维生素是维持生物体正常生长所必需的一类________________有机物质。

主要作用是作为________________的组分参与体内代谢。

2.根据维生素的________________性质,可将维生素分为两类,即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维生素A的活性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可与视蛋白组成________________,后者是维持________________视觉所必需的。

4.维生素D在体内的主要作用是调节________________代谢,与________________生长有关。

5.维生素K的主要作用是作为________________的辅酶,促进肝脏凝血酶原中Glu残基的________________,生成
________________,修饰后的凝血酶原与________________结合,才能被激活转化为凝血酶。

6.维生素的化学结构可以分为二部分,即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_原子上可以加氢,因此有氧化型和还原型之分。

7.维生素C是________________酶的辅酶,另外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作用等。

二、是非题
1.[ ]四种脂溶性维生素都是异戊二烯衍生物,属于类脂。

2.[ ]所有B族维生素都是杂环化合物。

3.[ ]B族维生素都可以作为辅酶的组分参与代谢。

4.[ ]脂溶性维生素都不能作为辅酶参与代谢。

5.[ ]除了动物外,其他生物包括植物,微生物的生长也有需要维生素的现象。

6.[ ]植物的某些器官可以自行合成某些维生素,并供给植物整体生长所需。

7.[ ]维生素E不容易被氧化,因此可做抗氧化剂。

8.[ ]经常做日光浴有助于预防佝偻病和骨软化症的出现。

9.[ ]L-抗坏血酸有活性,D-抗坏血酸没有活性。

三、单选题
1.[ ]下列辅酶中的哪个不是来自于维生素?
A.CoA
B.CoQ
C.PLP
D.
E.FMN
2.[ ]肠道细菌可以合成下列哪种维生素?
A.维生素A
B.维生素C
C.维生素D
D.维生素E
E.维生素K
3.[ ]下列叙述哪一种是正确的?
A.所有的辅酶都包含维生素组分
B.所有的维生素都可以作为辅酶或辅酶的组分
C.所有的B族维生素都可以作为辅酶或辅酶的组分
D.只有B族维生素可以作为辅酶或辅酶的组分
E.只有一部分B族维生素可以作为辅酶或辅酶的组分
4.[ ]下列化合物中除哪个外都是环戊烷多氢菲的衍生物。

A.维生素D
B.胆汁酸
C.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D.肾上腺皮质激素
E.强心苷
5.[ ]下列化合物中,除哪个外都是异戊二烯的衍生物。

A.视黄醇
B.生育酚
C.鲨烯
D.核黄醇
E.叶绿醇
6.[ ]下列化合物中除哪个外,常作为能量合剂使用。

A.CoA
B.A TP
C.胰岛素
D.生物素
7.[ ]下列化合物中哪个不含环状结构?
A.叶酸
B.泛酸
C.烟酸
D.生物素
E.核黄素
8.[ ]下列化合物中哪个不含腺苷酸组分?
A.CoA
B.FMN
C.FAD
D.
E.
9.[ ]下列情况中,除哪个外均可造成维生素K的缺乏症。

A.新生儿
B.长期口服抗生素
C.饮食中完全缺少绿色蔬菜
D.素食者
四、问答题
1.请指出与下列生理功能相对应的脂溶性维生素。

(1)调节钙磷代谢,维持正常血钙、血磷浓度。

(2)促进肝脏合成凝血酶原,促进凝血。

(3)维持上皮组织正常功能,与暗视觉有关。

(4)抗氧化剂,与动物体生殖功能有关。

2.指出下列症状分别是由于哪种(些)维生素缺乏引起的?(1)脚气病(2)坏血病(3)佝偻病(4)干眼病(5)蟾皮病(6)软骨病(7)新生儿出血(8)巨红细胞贫血
3.指出下列物质分别是哪种维生素的前体?(1)β-胡萝卜素(2)麦角固醇(3)7-脱氢胆钙化醇(4)色氨酸
4.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应补充哪种(些)维生素。

(1)多食糖类化合物(2)多食肉类化合物(3)以玉米为主食(4)长期口服抗生素(5)长期服用雷米封的肺结核病人(6)嗜食生鸡蛋清的人
维生素
一填空题
1.微量辅酶
2.溶解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
3.11-顺视黄醛视紫红质暗
4.钙磷骨骼
5.羧化酶羧化γ-羧基谷氨酸Ca2+
6.二甲基异咯嗪基核糖醇基1,10位氮
7.羟化酶解毒
二是非题
1.错。

2错。

3对。

4错。

5对。

6对。

7错。

8对9对。

三单选题
1B 2E 3C 4C 5D 6D 7B 8B 9D
四问答题:
1.(1)维生素D (2)维生素K (3)维生素A (4)维生素E
2.(1)维生素B1 (2)维生素C (3)维生素D (4)维生素A
(5)维生素B5 (6)维生素D (7)维生素K (8)维生素B11
3.(1)维生素A (2)维生素D2 (3)维生素D3 (4)维生素B5
4.(1)维生素B1
(2)维生素B6
(3)维生素B5
(4)维生素K,B7,B11,B12
(5)维生素B5,B6
(6)维生素B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