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杂种优势的利用

合集下载

《杂种优势利用》课件

《杂种优势利用》课件

,推广杂种优势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THANKS。
动物杂种优势的实例
杂交牛
通过将不同品种的牛进行杂交, 获得具有杂种优势的牛品种,具 有更高的生长速度和肉产量。
杂交猪
通过将不同品种的猪进行杂交, 获得具有杂种优势的猪品种,具 有更高的生长速度和肉产量。
杂交鸡
通过将不同品种的鸡进行杂交, 获得具有杂种优势的鸡品种,具 有更高的产蛋量和蛋品质。
植物杂种优势的实例
杂种优势利用
目录
• 杂种优势的概念 • 杂种优势的利用方式 • 杂种优势的实例 • 杂种优势的未来发展
01
杂种优势的概念
杂种优势的定义
杂种优势是指两个或多个品种、种间或亚种间杂交后 产生的后代在生长势、繁殖力、抗逆性、适应性以及
产量和品质等方面超过其亲本的现象。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不仅存在于动 物界,也存在于植物界。
02
基因工程育种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具有优良性状的 基因导入到其他植物或动物中,获得转基因生物,用于生 产或育种。这种利用方式能够快速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转 基因生物,提高生产效益和育种效率。
03
细胞工程育种是指通过细胞工程技术,将具有优良性状的 细胞进行繁殖和筛选,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细胞系或个体 。这种利用方式能够快速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细胞系或个 体,提高生产效益和育种效率。
03
杂种优势的实例
农业杂种优势的实例
杂交水稻
通过杂交育种技术,将不同品种的水稻进行杂交,获得具有杂种 优势的水稻品种,具有更高的产量和抗逆性。
杂交玉米
通过杂交育种技术,将不同品种的玉米进行杂交,获得具有杂种优 势的玉米品种,具有更高的产量和抗逆性。

《杂种优势利用》课件

《杂种优势利用》课件
疾病抗性
杂种优势可以增加动植物的免疫力,降低患病的风险。
品种改良
利用杂种优势,可以培育出更好的农作物品种和畜禽品种,满足人类对食物的需求。
杂种优势在农业中的应用
水稻杂交育种
利用杂种优势,培育出高产、抗病的水稻品种,提 高粮食产量。
温室番茄种植
杂交番茄具有更好的抗病性和适应性,能够提供高 品质的番茄产品。
《杂种优势利用》PPT课 件
在这个PPT课件中,我将介绍“杂种优势”的概念、原理和应用。我们将探讨杂 种优势在农业和动物繁殖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杂种优势的定义
杂种优势是指杂交后代相对于纯种后代在某些性状上具有更优越表现的现象。它是由于不同基因型的优势基因 的组合产生的。
杂种优势的原理
1
杂合优势
杂合体由两个不同的纯合体组成,其基因型更多样化,表现出更强的适应能力和 生存能力。
2
顺配合
杂交产生的后代通过基因重组,形成了新的基因组合,使得后代具有更好的遗传 稳定性和适应性。
3
加性效应
不同基因型的互补效应,使得后代在某些性状上比纯种后代更具优势。
杂种优势的应用
农业增产
杂种优势在农作物杂交育种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可以显著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抗逆性。
杂种优势在动物繁殖中的应用
猪的杂交育种
通过杂交育种,可以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满足人们对猪肉的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奶牛乳制品生产
杂交奶牛能够产生更多的牛奶,提高乳制品生产的 效益。
结论
杂种优势是现代农业和动物繁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概念。通过杂交育种,我们可以获得更高产量、更好品质的 作物和动物,为人类提供更多的食物和资源。

第九组 第八章 优势杂交育种概论

第九组   第八章 优势杂交育种概论
2.选株自交:在选定的优良品种中选择一致好的, 自交5-10株,差的酌情增加,每株自交种子数保证后 代可种50-100株。
3.逐代选择淘汰:根据选育目标性状比较鉴定各S1 代,先淘汰一部分不良自交系,再在入选的各植株中 自交,直至优良性状稳定纯合。
II. 轮回交选择法
准备作为亲本的材料选株自交,同时与测验种杂交
两个等位基因分别产生不同产物或控制不同的 反应,杂合体能同时产生两种产物或进行两种反 应,因而F1具有超过双亲的功能。
超显性是由于杂合体能产生杂种物质(AA产 生一种物质,aa产生另一种物质,Aa不仅能产生 前两种物质还能产生第三种物质)。
1.3优势杂交育种与常规杂交育种的比较
• 相同点 二者都需要首先收集种质资源,选择与选配亲本进
杂种优势的度量方法
1、超中优势(中亲值优势):杂交种(F1)的产量 或某一数量性状的平均值与双亲(P1或P2)同一性 状之和平均值差数的比率。
H=[F1-(P1+P2)/2]/[(P1+P2)/2]
2、超亲优势:杂交种(F1)的产量或某一数量性状 的平均值与高值亲本(Ph)同一性状平均值差数的 比率。
目前,发达国家杂交品种的利用率越来越高。 如日本:番茄、白菜、甘蓝杂交种品种的种植面积 占同类作物栽培面积的90%以上,黄瓜100%。
美国:胡萝卜、洋葱、黄瓜杂种一代占85%,菠 菜100%。
我国杂种优势的利用
• 从20世纪50年代 开始研究园艺植 物杂种优势的利 用;
• 70年代末期,甘 蓝、白菜、番茄 、茄子、甜椒、 黄瓜、西瓜、甜 瓜等杂交品种已 先后大面积应用 于生产。
第八章 优势杂交育种
杨明佳:152201210032 赵云雄:201322010123 朱 熙:201322010124 张笑笑: 201322010151

第八章 近亲繁殖与杂种优势

第八章 近亲繁殖与杂种优势

2、近亲系数和血缘系数 、
(1)概念 ) • 近亲系数 近亲系数(coefficient of inbreeding, F):是指个体的某 : 个基因座上两个等位基因来源于共同祖先某个基因的概率 F=0,没有近亲交配发生 , F=1,群体完全纯合 ,
• 血缘系数 血缘系数(coefficient of relationship, Rxy) :x 和y两个体在遗传上的相关程度 两个体在遗传上的相关程度
轻粒种子 63.2 75.2 54.6 63.6 74.4 69.1 66.7
重粒种子 64.9 70.9 56.9 63.6 73.0 67.7 66.2
第五章 近亲繁殖和杂种优势(P99)
第一节 近亲繁殖及其遗传效应 第二节 纯系学说
二、纯系学说的要点(P108)
在自花授粉植物的天然混杂群体中,选择是有效的。 在自花授粉植物的天然混杂群体中,选择是有效的。但在纯系 内个体所表现的差异,那是受到环境的影响,是不能遗传的,所以, 内个体所表现的差异,那是受到环境的影响,是不能遗传的,所以, 在纯系内选择是无效的。 纯系内选择是无效的。
血缘系数为0:个体 和 间近期世代内没有共同祖先 血缘系数为 :个体x和y间近期世代内没有共同祖先
(2)近亲系数和血缘系数的计算 )
通经( 通经(path): 在一个相关的网络系统中,连接原因变量和 结果变量 的 ) 在一个相关的网络系统中, 每一条箭头为一个通经 每一条箭头为一个通经 通经系数( 通经系数(path coefficient) :原因变量对结果变量的影响系数 ) 原因变量对结果变量的影响系数 通经分析原理:随机交配群体中,每一条通经的通经系数为 通经分析原理:随机交配群体中,每一条通经的通经系数为1/2 ·两个结果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等于连接它们的所有通经的 两个结果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等于连接它们的所有通经的 通经系数的乘积

第六组 第八章优势杂交育种_PPT幻灯片

第六组   第八章优势杂交育种_PPT幻灯片
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生物体杂交所产生的杂交种,在生长 优势、抗逆性、适应性和产量等方面超过其双亲的现象。
杂种优势的度量标准: 1.超中优势(亲值优势):以中亲值(某一性状的双亲平
均值的平均)作为尺度衡量F1平均值与中亲值之差的方法。 公式:H=[F1-(P1+P2)/2]/[(P1+P2)/2] H:杂种优势 F1:杂种一代的平均值 P1:第一个亲本的平
四:杂种优势利用概况
18世纪中期在烟草上发现杂种优势; 达尔文从1866年开始开始研究植物自花和异花受精现象。在玉 米上发现“异花受精一般对后代有益,而自花受精常常对后代 有害”;
GH Shull(1914)首次提出杂种优势的术语和选育单交种的基本 程序;
H.Pearson(1932)首次提出利用自交不亲和系配制甘蓝杂种一 代;
2.超亲优势(高亲值优势):用双亲中较优良的一个亲本 的平均值(Ph)作为尺度,衡量F1平均值与高亲平均值之差的 方法。
公式:H=(F1-Ph)/Ph该方法的计算结果可直接反映杂种的利用 价值
3.超标优势:以标准品种(如生产上正在应用的同类优良 品种)的平均值(CK)作为尺度,衡量F1与标准品种之差的 方法。 更能反映杂交种在生产上的利用价值,但这种方法不 能提供与亲本有关的遗传信息。
D F Jones(1943)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生产洋葱杂种一代;
四:杂种优势利用概况
发达国家杂交种品种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如蔬菜作物中番
茄、白菜、甘蓝等商用品种已经基本实现杂优化。林木和观赏 植物的杂交种品种如三色堇、紫罗兰、石竹、天竺葵等杂交品 种也陆续用于生产。其中:
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开始对园艺植物的杂种优势利用的研 究,到70年代末,白菜、甘蓝、番茄、甜椒、黄瓜、黄瓜、西 瓜、甜瓜、等杂交种品种已先后大面积用于生产。

08 第八章 杂种优势的利用-1

08 第八章 杂种优势的利用-1
2013-7-25 田振东 园艺植物育种学 23
亲本
×
亲本
原始材料
×
原始材料
×
F1杂种群体
×
F2分离群体
×
自交系1
×
自交系2
后代分离群体 F1杂种
常规品种
2013-7-25
常规杂交育种与优势杂交育种程序的比较 田振东 园艺植物育种学
24
种子生产
常规育种繁育良种时,每年直接从生产田或种子田 内植株上收获种子,也可用原种在种子田大量采种,其 后代不发生基因分离。方法简便,种子成本低。
2013-7-25
田振东 园艺植物育种学
17
6. 基因网络系统与杂种优势
把基因置于一个整体的网络系统中去考虑彼此间的 协调状态。认为在杂合的新网络系统中,等位基因成员 可以处在最佳工作状态,使整个遗传系统发挥最佳效能。 因此,实现杂种优势必须具备两个前提:①亲本的基因 型在杂合体中必须彼此协调(如果亲缘关系相差太远, 遗传机制互不相容,是无法产生杂种优势的)。②亲本 的基因群组合具有互补性,杂合子中能相互促进,彼此 协调。
虽然各个亲本所携带的遗传信息能稳定传递到后代,它们在
各自的位点上出现的机会不同,它们之间的互作关系表现的机
会不同。 显性效应 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效应 等位基因间的“互作”效应
同加性效应一起
超显性效应 上位性效应
非等位基因间的“互作”效应
产生杂种优势
在各个不同的亲本个体中上述三种遗传效应在各种基因间发 生或说出现的几率是不定的,也就是说三者出现的机会不等,从
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2013-7-25 田振东 园艺植物育种学 1
第七章 优势杂交育种 Heterosis breeding

8第八章近亲繁殖与杂种优势0

8第八章近亲繁殖与杂种优势0

(六)杂种优势的遗传理论 1、显性假说(显性基因互补假说)
这种假说认为杂种优势的产生是由于双亲间的 显性基因在杂种个体上得到互补的结果。 这种假说认为,经过生物长期的选择和进化, 对生长发育有利的性状多由显性基因控制,不 利的性状多由隐性基因控制。 在F1中,来自某一亲本的显性有利基因能掩 盖来自另一亲本相应位点的隐性不利基因的作 用。同时,在F1所汇集的显性有利基因总数 必将超过任何一个亲本。显性掩盖作用和显性 基因的累积而导致了杂种优势。
3、品质优势 杂交种(F1)在品质性状方面表 现出某些有效成分含量提高,熟期一致,产品外 观品质和整齐度提高。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分析,杂交稻米的蛋白质和脂 肪含量分别为9.5%-10.5%和2.6%-2.8%,比 一般稻米提高1%-2%和0.5%左右。杂交油菜的 含油量和杂交烟草的高等级烟叶比率都有提高。
⊕杂种优势不是单一性状表现突出,而是许多性状综
合表现突出;
⊕杂交亲本间遗传差异愈大,杂种优势愈明显; ⊕杂交亲本愈纯,后代杂种优势越明显; ⊕杂种优势的大小与环境条件的作用密切相关。
(五)F2杂种衰退 与F1相比,在生长势、生活力、抗逆 性和产量等方面都显著表现下降,即F2杂 种优势衰退。
生产上一般只利用F1的杂种优势,F2不宜继续利用。为什么?
第八章 近亲繁殖与杂种优势
一、近亲繁殖及其遗传效应 二、纯系学说 三、杂种优势 四、近亲繁殖与杂种优势在育种中的应用
一、近亲繁殖及其遗传效应 (一)相关概念 1、杂交(crossbreeding):基因型不同的纯合子之
间的交配,又称异型交配(nonassortative mating)。 2、同型交配(assortative mating):相同基因 型之间的交配。 3、近交(inbreeding):亲缘关系较近的个体间杂 交称为近亲交配,或近交。

《植物育种学》第八章杂种优势利用复习题及答案

《植物育种学》第八章杂种优势利用复习题及答案

《植物育种学》第八章杂种优势利用复习题及答案一. 选择题1.下面不属于杂种优势度量指标的是(D)A.中亲优势B.超亲优势C.超标优势D.性状优势2.超亲优势的计算公式是(B)A.(F-MP)/MP×100%1B.(F-HP)/HP×100%1C.(F-CK)/CK×100%1D.cF/MP×100%13.关于超显性(等位基因异质结合)假说错误的是(D)A.杂种优势是由双亲基因型的异质结合所引起的B.等位基因间互作的结果等位基因间没有显隐性关系C.杂合等位基因的互作胜过纯合等位基因的作用D.完全肯定了等位基因间显隐性的差别4.属于杂种优势最经济的基本条件的是(A)A.强优势的杂交组合B.自交结实率高:建立高效的异交体系(大批量、低成本)生产杂种种子C.繁殖与制种技术复杂D.亲本不纯5.关于杂种亲本的基本要求正确的是(C)A.纯度低B.一般配合力低C.性状优良D.亲本产量低6.杂种亲本的选育常异花授粉作物需经过(D)代A.1B.2C.1~3D.1~27.属于配合力测定的方法的是(D)A.侧交法B.自交法C.回交法D.双列杂交8.杂交品种的选育过程中不包括(D)个测定时期。

A.早代测定B.中代测定C.晚代测定D.终代测定9.杂种品种的亲本选配原则是(A)A.配合力高B.亲缘关系较近B.性状良好但不互补 D.亲本自身产量低10.杂种品种类型中自交系杂种品种可分为(B)①单交种②三交种③双交种④综合品种A.①②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③④11.杂种品种类型中自交系杂种品种有4种,其中不属于三交种的特点的是(A)A.制种程序简单,但制种产量低B.增产幅度较大C.产量接近或稍低于单交种制种程序复杂D.制作程序复杂12.杂种品种类型中自交系杂种品种有4种,属于当前利用杂种优势的主要类型的是(A)A. 单交种B.三交种C. 双交种D.综合品种13.利用作物杂种优势的方法有(A)①人工去雄生产杂种种子②利用标志性状生产杂种种子③化学杀雄生产杂种种子④利用自交不亲和性生产杂种种子⑤F剩余杂种优势的利用2⑥雄性不育性利用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③④B.③④⑤ D.④⑤⑥14.不属于作物杂种优势的方法中化学杀雄生产杂种种子的特点是(B)A.配组复杂B.配组自由B.制种手续复杂 D.宜用于花时较短的作物15.作物杂种优势的方法中人工去雄生产杂种种子对作物要求规则中正确的是(B)A.雌雄同花作物B.繁殖系数高B.用种量大 D.花器较小16.下列不属于孢子体自交不亲和性的作物是(D)A.十字花科B.菊科C.旋花科D.景天科17.作物杂种优势的方法中关于F剩余杂种优势的利用这一方法出现纯合体的频率2为(B)A.1/3B.1/2C.1/4D.1/818.下列关于作物杂种优势的方法中克服雌雄同花作物人工去雄困难的最有效途径是(A)A.雄性不育性利用B.利用自交不亲和性生产杂种种子C.人工去雄生产杂种种子D.利用标志性状生产杂种种子19.在作物杂种优势的方法中关于雄性不育性利用这种方核法类型有(A)①核质互作雄性不育②基因型一环境互作雄性不育(光温敏)③隐性核不育④显性核不育A.①②③④B.②③C.③④D.①②20.自交系的选育方法是通过人工套袋自交,其操作过程是(C)①授粉②采粉③套雄穗④挂牌标记⑤套雌穗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①C.⑤③②①④D.③④⑤①②二.填空题1.杂种优势的度量指标中中亲优势或相对优势(%)=(F-MP)/MP×100% MP=(1P+2P)/212.衰退速度:F杂合位点数越多,杂种优势衰退较缓慢13.一般配合力由基因的加性效应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配合力的概念 配合力是指作为亲本杂交后F1代 表现优良与否的能力。 • 一般配合力:指一个自交系在一系 列杂交组合中的平均表现。(gca) • 特殊配合力:指某特定组合某性状 的观测值与根据双亲的一般配合力 所测定的值之差。(sca)
24
配合力的测定方法
顶交法
简单配组法
轮配法
a b c d e
17
花卉杂种优势育种的成就
• • • • • • • • • • 金鱼草 矮牵牛 百合 樱草 蒲包花 万寿菊 四季海棠 一串红 三色堇 香石竹
18
四、选育一代杂种的一般程序 主要技术环节:
• 提高亲本基因型的纯和性;
• 选择杂交亲本和选配杂交组合; • 提高制种效率,降低种子生产成本。
19
杂种优势制种的一般程序
8
(四)优势育种与重组育种的异同点 1. 优势育种与重组育种的相同点是需要选配 亲本,进行有性杂交。 2. 不同点是重组育种先进行亲本的杂交,然 后使杂种后代纯化成为定型的品种用于生 产(重要性状基本上不再分离);优势育 种则先使亲本纯化成为自交系,然后使纯 化的自交系杂交获得杂种F1用于生产。 3. 重组育种是“先杂后纯”,优势育种是 “先纯后杂”。
5
(二)杂种优势的表现形式 1. • 2. • 3. 杂种优势的形式; 产量、生长势、抗逆性、繁殖力。 杂种优势的方向; 正向优势和负向优势。 观赏性状的优势。
6
观赏植物的杂种优势
1) 观赏特性优良; 2) 抗逆性强; 3) 整齐一致。
7
(三)杂种优势的特点
1. 多个性状综合地表现优良; 2. 杂种优势的大小取决于双亲的遗传差异和 互补程度; 3. 亲本基因型的纯合程度不同,杂种优势的 强弱也不同; 4. 杂种优势在F1代表现最明显,F2代以后逐 渐减弱。 利用这种杂种优势的育种法称为优势育种 或一代杂种育种法。
9
4.优势育种的特点 由于优势育种供生产上播种的 每年都用一代杂种,不能用F1留种; 因而需要专设亲本繁殖区和制种田, 每年生产F1种子供生产播种用。
10
杂交育种总结(重点)
杂交育种 远缘杂交 杂种优势利用
品种间 种以上单位 品种间 交配单位 栽培类型间 地理远缘 亲代杂交,F1代繁殖, 亲本中选择,利 F2代选择 用杂交子代。 育种程序 先纯化、后杂 先杂交,后纯化。 交。 技术上均为杂交育种。 共同特点 在遗传上为重组育种。
16
三 花卉杂种优势利用主要成就
杂种优势的现象,早在2000年前已为人 们所注意,我国1400多年前就有杂种优势的 文字记载,杂种优势的利用首先是从在大田 大作物玉米开始的,现在玉米、高粱和水稻 等作物已取得显著成就,在蔬菜方面也取得 惊人的结果,花卉方面,世界各国已培育出 不少优良的杂种,尤以美国和日本最盛。
34
2) 利用化学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剂制种;
3) 利用雌株系制种;
4) 利用雄性不育系制种; 5) 利用自交不亲和机制制种。
35
思考题
1. 2. 3. 4. 5. 简述杂种优势的概念; 杂种优势的特点; 杂种优势的遗传理论; 试比较各种重组育种技术的异同点; 杂种优势制种的一般程序。
36
3、轮配法
A B C D
A
B
X
X
X
X
X
X
X
X
C
D
X
X
X
X
X
X
X
X
这是既能测定普通配合力又能测定 特殊配合力,从而能较准确地选出最 优组合的方法。
29
(三)自交系间配组方式的确定 经过配合力测验选得优良杂交 组合及其亲本自交系后,还需要进 一步确定各自交系的最优组合方式, 以期获得好的杂种。 1、单交种: 2、双交种: 降低杂种种子的 生产成本 3、三交种:
3
一、杂种优势的概念及其利用价值
(一)杂种优势的概念 两个不同基因型的亲本杂交所产生的F1 植株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能力、 抗逆性、产量、品质等方面优于双亲 的现象称为杂种优势(也叫杂交优 势)。
4
• 狭义的杂种优势仅指杂种F1代对 其亲本(品种或品系)生长势较 强的优势; • 广义的杂种优势(包括第一代及 其以后各代)在生长势、结实性、 生长速度即对不良环境的抗性等 方面较亲本的优势。
杂种种子的生产
1. 主要内容 保持亲本高度纯和的自交系; 获得具有优势的杂种。
32
2. 主要步骤 去雄: 人工去雄、化学方法、利 用雄性不育系、自交不亲和系、雌 株系。 制种: 种子采收:
33
3. 主要方法 1) 简易制种法 异花授粉植物 混播法 间行种植 间株种植 自花授粉植物 利用雄性不育系制种
27
配合力测定分为一般(普通)配合力测 定和特殊配合力测定。一般配合力是采用顶 交法测定。顶交法是将所选出的品种与同一 品种杂交,比较各组合F1优势程度、选优去劣。 特殊配合力测定多采用轮交法。它的做法是 将各品种彼此全部加以配合,比较各杂交组 合F1代的花径,选出杂交配合力强大的杂种一 代。
28
A1 A2> A1A1和A2A2
15
(三)生活力假说:生命活动和新陈代谢两者 是永远不可分割的,生物的新陈代谢旺盛程度 决定了生物生活力的大小。一般来说,同化作 用和异化作用越旺盛,生活力就越强。 在一定范围内,雌雄配子在生理上差异越大, 产生的后代在生物学上的内在矛盾越大,新陈 代谢越旺盛,生活力就越强。 因此,具有不同遗传性的生物杂交以后,由内 在异质性的差异引起的矛盾,必然导致具有较 高的生活力,从而显示出强大的杂种优势。
11
(五)杂种优势的利用要点
利用要点: 杂种优势通常是综合性状表现优良,个别 性状表现突出; 杂种优势常常明显表现与杂种一代; 杂种优势利用的价值因植物不同而异; 杂种优势的利用与双亲相对差异互补有关; 杂种优势的表现与双亲纯合度有关; 杂种优势与环境条件有关。
12
二、杂种优势的遗传理论 • • • • • (一)显性假说 (二)超显性假说 (三)生活力假说 (四)遗传平衡假说 „„
选育优良自交系
自交系间配合力测定
自交系间配组方式的确定
品种比较试验和区域试验
杂种种子的生产
20
(一)选育优良自交系 自交系间一代杂种优势强度明显、 杂种优势稳定、杂种的植株间整齐一致。 因此品种间一代杂种主要用于自花授粉 植物,因为自花授粉植物一个品种近于 一个自交系,而异花授粉植物选育一代 杂种工作则应从选育自交系开始。
13
(一)显性基因互补假说(显性假说) 对生长有利的性状常常是显性基因控制的, 对生长不利的性状常常是隐性基因控制的, 两亲本杂交后,双亲的显性基因全部集中在 杂种中起互补作用,表现为杂种优势; 又由于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有的是连锁的, 所以要把有利的显性基因全部集中在一个纯 合品系中几乎是不可能的。
30
(四)品种比较试验和生产试验 选出优良组合并确定配组方式后, 需要配制出选定组合的杂种种子,按 一般育种程序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生 产试验和多点试验。 除观察观赏性状外,还要考虑综合经济 性状优劣,为了加速选育过程,可以 对初选的优良组合提前制种,在品种 比较试验的同时进行生产试验。
31
(五)
21
选育优良自交系的方法和步骤如下: 1、选择优良的品种或杂交种作为育成 优良自交系的基础材料; 2、选择优良的单株进行自交; 3、逐代系间淘汰选择和选株自交。
22
(二)进行配合力测验 选出最好的杂交组合及其亲本自交系。 自交系的表现并不总是一致的,因此必 须对上述过程中初选出来的自交系,根据它 们的配合力,即作为亲本时后代所表现的性 状水平,作进一步的选择,并从中选出最优 良的组合。
aBCdE AbcDe AbcDe F1 aBCdE AbcDe aBCdE
14
(二)等位基因异质合假说: 遗传的杂合是产生杂种优势的根 本原因。两个亲本遗传型差别愈大, 杂种优势愈明显。这种差别发生于同 一基因点,一个等位基因点不是只有 显、隐性两种差异,而是可以分化为 不同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多种形式。
第六章 杂种优势的利用
1
重组育种
依技术手段的不同分为: • 常规重组育种 • 非常规重组育种 依亲缘关系远近分为: • 远缘杂交(远缘杂交育种) • 品种间杂交(杂交育种) • 品系间杂交(杂种优势育种)
2
主要内容
一、杂种优势的概念及其利用价值 二、杂种优势的遗传学原理 三、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成就 四、选育一代杂种的一般程序
a
b c
d
e
25
1、顶交法
A
A B C X X X X X X
B
C
D
D
X
X
X
X
26
2、简单配组法(不规则配组法) 把育成的自交系按育种目标、亲本选配 的原则和育种工作者所掌握的性状遗传规律 配成若干组合,进行人工交配取得各组合的 杂种种子。 例如:1×2、1×3、1×4、1×5、1×6、 2×5、3×2、3×5、5×6等。如果F1表现 1×5最好,就选定这个组合和1号与5号自交 系作为制种亲本;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但有 把最优组合漏配的危险,在可能配成的组合 数与实际测配组合数相差愈大时,漏配的危 险性也越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