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线端子类检验规范

合集下载

端子拉力测试标准

端子拉力测试标准

端子拉力测试标准(总4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端子拉力测试标准参照JST的序号端子型号适用线材压接高度单位:mm 抗拉强度单位:N 开口长度单位:mm AWG SA(mm) 1 6.3直插(250直)22# 0.33 1.25±0.05 45N以上 620# 0.5 1.35±0.05 73N以上 18# 0.811.40±0.05 91N以上16# 1.32 1.65±0.05 136N以上14# 2.08 1.70±0.05 270N以上 2 6.3旗形(250旗)18# 0.81 1.30±0.05 82N以上 5 16# 1.32 1.40±0.05 133N以上14# 2.08 1.55±0.05 194N以上 3 4.8直插(187直)22# 0.33 1.10±0.0545N以上 5 20# 0.5 1.15±0.05 73N以上18# 0.81 1.25±0.05 91N以上 16# 1.321.30±0.05 136N以上 4 4.8旗形(187旗) 20# 0.50.95±0.05 61N以上 4.2 18# 0.81 1.00±0.05 82N以上16# 1.32 1.10±0.05 133N以上 5 4.2o型(SRA)24# 0.21 0.85±0.05 20N以上 5.5 22# 0.33 0.90±0.05 39N以上20# 0.5 1.65±0.0561N以上 18# 0.81 1.70±0.05 82N以上16# 1.25 1.75±0.05 133N以上 14# 21.80±0.05 194N以上 6 4.2u型(SAA) 20# 0.51.60±0.05 61N以上 5.5 18# 0.81 1.65±0.05 82N以上16# 1.25 1.70±0.05 133N以上 14# 2 1.75±0.05 194N以上 7 3.96间距 22# 0.331.05±0.05 45N以上 4 20# 0.5 1.10±0.05 65N以上18# 0.81 1.15±0.05 80N以上 8 2.5mm间距(XH)28# 0.08 0.60±0.05 10N以上 3 26#0.13 0.65±0.05 20N以上24# 0.21 0.70±0.05 30N以上22# 0.83 0.75±0.05 40N以上 9 2mm间距(PH)28# 0.08 0.50±0.05 10N以上 2.5 26# 0.13 0.55±0.05 20N以上 24# 0.21 0.60±0.05 30N以上备注:类似端子型号按此规范执行。

端子压接检验参考标准

端子压接检验参考标准

端子压接检验参考标准页码:第 3 页共 7 页明。

6.1.7 所有的压接必须符合端子制造商公布的要求。

如压接高度,拉力测试等,而具体使用的专用工具无关。

端子制造商的质量要求或高于本规范; 所有压接端子必须满足行业规范。

如 EIA,IEC,NEMA,UL等其它特定的要求。

6.1.8应当使用制造商文件中指定的工具,如果使用其它工具,应当的客观证据证明明该过程的有效性。

6.1.9压接工具可以是手工或自动操作,3级产品的压接应当使用全循环压接工具。

6.2端子导体横截面金相分析:6.2.1新刀模首次生产前,刀模寿命达到需要分析时,产线首次开机时,对这两种类型的端子(冲压-开环型端子及机制端子)需要做导体横截面分析,如客户有特殊要求时依客户要求频率或时机进行分析;如客户对横截面分析没有特殊要求则按以下标准进行判断。

6.2.2冲压-开放型(对称端子边)端子的导体压接点横截面:1. CH 压接高度根据端子供应商提供的规格用分离卡测量2. CB压接宽度3. CBM可测量的压接宽度根据端子供应商提供的规格用分离卡测量4. W 支撑角度大于或等于30度5. L支撑长度大于或等于端子材料厚度的1/4,但最小大于或等于0.1mm6. 卷曲末端距离大于或等于0.1*端子材料厚度7. GH毛边高度小于或等于1*端子材料厚度端子压接检验参考标准页码:第 4 页共 7 页8.GB毛边宽度如果毛边高度小于1/2*端子厚度时,毛边宽度小于或等于3/4*端子材料厚度;如果毛边高度大于或等于1/2*端子厚度时,毛边宽度小于或等于1/2*端子厚度9. S端子底部厚度大于或等于0.75*端子材料厚度6.2.3端子导体压接接点处横截面的判定标准:A.端子导体良好的压缩标准:端子卷曲桶内必须填满所有导体,且导体有明显的压缩(导体呈多边形);如果所有导体已压缩变形,在导体间形成的空隙是可以接受的(见下图示);端子卷曲需要对称且闭合;导体与端子壁紧密连接,端子壁不可出现裂纹,所有导体必须包裹在端子桶内,不允许出现任一根导体外露(叉出)或断股(少导体),如果导体压缩太松,可以先确认导体股数; 避免导体压缩过度,针对毛边及压接高度,端子厚度的变形不能超过限制。

接线端子过程检验规范 -

接线端子过程检验规范 -
6、松紧度:JB系列产品组装完成后,锁退螺钉,导流片无松动。
手动
4H
5PCS
实验室
1、绝缘电阻:DC500V/min相邻接触件绝缘电阻≥5000MΩ。
绝缘电阻测试仪
每月
5PCS
2、接触电阻:单极接触电阻≤20mΩ。
接触电阻测试仪
每月
5PCS
3、高低温:产品在-40℃和85℃环境下各试验96小时,塑胶无膨胀、变形、破损现象且尺寸无明显改变。
浙江XXXX电气有限公司
过程检验规范
文件编号
版本
生效日期
页 次
A/0
第 1 页共 3页
制定/日期:
审查/日期:
核准/日期:
未经批准不准翻印
1.目的
为了提升产品品质,降低不良品,减少浪费降低成本,从根本上杜绝大批量不良品的发生。本文件规定了公司产品生产过程中检验的要求,以利于产品的品质满足顾客的要求。
4H
5PCS
2、方针插拔力:依据产品规格型号进行拉拔力测试
测力计
4H
5PCS
3、簧片对中性:簧片开口在产品正中,开口大小适中
目视/检针
4H
5PCS
4、组装互配:公母端子互配大小及拉拔力适中,YE系列与线路板互配。
手动/线路板
4H
5PCS
5、超声波:铆接后无松动、压裂、压伤。
手动/目视
0.5H
5PCS
目测
4H
5PCS
3、簧片无塌针,跳针。
目测
4H
5PCS
4、插脚、方针无变形。
目测
4H
5PCS
5、五金件(压线框/螺丝/插脚/簧片/方针等)无表面电镀不良。
目测

端子检验规范范文

端子检验规范范文

端子检验规范范文端子检验规范通常是指在电气工程中,对各类连接端子进行检验的规范。

端子是电气接线中连接电缆、导线以及电气设备的重要组件,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气接线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端子检验规范。

一、外观检验外观检验是最基本的检验方法,用于检查端子的表面是否平整、无裂纹、氧化等。

检验员应使用放大镜等工具仔细观察端子表面的情况,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二、尺寸检验尺寸检验是检验端子的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员应使用卡尺、游标卡尺等工具对端子的尺寸进行测量,并与设计图纸中的要求进行对比。

尺寸检验主要包括长度、宽度、高度、孔径等方面的检测。

三、材料检验材料检验是检验端子所用材料的质量是否合格。

端子通常使用铜、铝等导电材料,检验员需要通过化学成分分析仪等工具对端子材料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

四、导电性能检验导电性能检验是检验端子的导电性能是否良好。

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电阻测量、电流载荷测试等。

检验员应使用万用表等工具对端子的电阻进行测量,确保其电阻值在设计要求的范围内。

五、连接可靠性检验连接可靠性检验是检验端子与电线、电缆之间连接是否牢固可靠。

检验员可以通过适当的负载测试、振动测试等方法来评估端子的连接性能。

例如,可以通过给端子施加一定电流负载来检测其连接是否出现异常发热现象。

六、绝缘性能检验绝缘性能检验是检验端子所接触的电线、电缆是否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

检验员可以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等设备对端子的绝缘电阻进行测量,确保其绝缘电阻值符合相关标准。

七、防腐性能检验防腐性能检验是检验端子的耐腐蚀性能是否良好。

检验员可以采用盐雾测试、湿热试验等方法对端子进行检测,以评估其耐腐蚀性能。

八、标识检验标识检验是检验端子的标识符号是否清晰可见。

检验员应用肉眼观察端子的标识符号,并确保其清晰可辨,以便于正确使用。

九、包装检验包装检验是检验端子在运输过程中是否受损。

检验员应对端子的包装进行检查,查看包装是否完好无损,并确保端子的数量与包装数量一致。

接线端子类检验规范

接线端子类检验规范

接线端子类检验规范接线端子是电子设备中常见的一种连接元件,用于连接电缆或导线,实现信号传输或电能传输。

为了确保接线端子的安全和可靠性,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测试。

以下是接线端子类检验规范的内容。

一、外观检验1.外观质量:接线端子表面不应有明显的表面缺陷,如破损、划痕、变形等。

接线端子的颜色应与产品要求一致,不得有色差。

2.尺寸检验:按照产品的设计要求,测量接线端子的尺寸是否符合标准。

3.焊接质量:对于焊接式接线端子,焊口应均匀充实,并且焊点与焊盘之间无裂纹。

二、导电性能检验1.接触电阻:使用导电测试仪测量接线端子的接触电阻,确保接触电阻不超过规定范围。

2.过电流能力:通过对接线端子进行额定电流的负载测试,确定其过电流能力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3.绝缘电阻: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测量接线端子的绝缘电阻,确保绝缘电阻不低于规定值。

三、机械性能检验1.插拔力检验:使用专用的插拔力测试仪,测试接线端子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的插拔力是否符合要求。

2.抗振动性能:将接线端子安装在振动测试设备上进行振动测试,确保在规定的振动条件下,接线端子能够保持正常的连接状态。

3.抗冲击性能:将接线端子安装在冲击测试设备上进行冲击测试,测试接线端子在规定的冲击条件下是否能够正常工作。

四、环境适应性检验1.温度适应性:将接线端子放置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热冲击测试和低温试验,测试接线端子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能表现。

2.湿度适应性:将接线端子放置在高湿度环境下,进行湿热循环测试,测试接线端子的耐湿性能。

3.耐化学品性能:将接线端子放置在不同的化学药品中,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浸泡测试,测试接线端子的耐化学性能。

五、可靠性检验1.寿命测试:采用寿命试验设备,模拟接线端子在规定的负载和环境条件下的使用寿命,测试接线端子的可靠性。

2.强度测试:对接线端子进行拉力测试和扭转测试,测试接线端子的强度和耐久性。

3.防腐蚀性能:将接线端子放置在有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进行腐蚀试验,测试接线端子的防腐蚀性能。

接线端子拉力检验规范标准

接线端子拉力检验规范标准

文件名称:接线端子拉力检验规
受控状态:
生效日期:
1 目的
建立规的连接线缆压接FOT端子或FUT端子检验规,以此作为半成品、成品的检验依据。

2 适用围
本规适用于首末件、制程、成品、出厂检验的工作。

3 抽样方式
抽取模具的更换时所产生的首件样品。

4检验项目
拉力测试 5 检验工具
数显式推拉力计HF-1000 6 测试
测试样品须做好标识,注明:1为首件、2为末件、测试时间。

6.1测试前,必须检查端子压接外观是否良好,是否有破裂,飞丝等不良現象; 6.2选择合适的测试用接头夹具安装到推拉力计上;
6.3将推拉力计安装于测试台上进行测试,测试时必须使被测试力和推拉力计的拉成一直线,以便测得准确的数据
6.4将接线端子一端电线部分放入夹具的夹口中,旋转手柄夹稳电线部分 6.5将接线端子的压接端与推拉力计的接头夹具相连。

6.6 打开推拉力计,待显示屏显示为零后,旋动拉力手柄,读取数据。

6.7 拉力不能超过标准的10%。

7 端子与电缆线连接应牢固,在规定的拉力下不应损伤和脱开,其拉力值应不
固定手柄
推拉力计显示面板压接端
夹具
推拉力计夹具拉力手柄测试样品
小于附表的规定
附表、端子拉力测试标准( TB.T 1507-93)
8注意事项
8.1 切勿超载使用,推拉力计的额定负荷为1000N;
8.2样品存放时间为24小时;
8.3 注意日常的保养,保持仪器设备的清洁;
8.4 出现故障时请及时上报主管处理,严禁擅自拆卸、修理;
接线端子拉力测试记录表文件编号:OCBG-ZZ-011 V02。

接线端子来料检验规范

接线端子来料检验规范
第三层次文件
接线端子来料检验规范
文件编号:LH-WI-B-08
版 次:A.0
生效日期:20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9-20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版本变更历史
版本
页次
变更内容简单描述
生效日期
A.0
3
新发行
2019/09/20
1.0 目的
规范接线端子来料检验,保证接线端子来料质量。
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产品所用接线端子。
5.0 附件及表格
5.1《来料检验报告》LH-QR-71
4.4.2随机抽取几个接线端子。
4.4.3将抽取的端子逐个安装到导轨上,观察固定的是否牢固,端子有没有出现变形、开裂的现象。
4.4.4使用小一字螺丝刀对接线端子进行反复松紧多次后,螺丝未出现不能打紧的情况即为合格。
4.4.5将万用表打到欧姆档,红黑表笔短接,万用表应发出蜂鸣声音;用万用表的红黑表笔分别接触接线端子的一对接线端,万用表发出蜂鸣声即为合格。
3.0 定义

4.0 工作程序
4.1检验类型
抽样检测,参照品质部抽样计划标准书中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进行抽样检验。
4.2外观检验
外表无刮伤痕迹,无破损现象,倒置无固定螺钉漏出,且有厂商提供的产品合格证明及环保证明。
4.3检测设备
螺丝刀、标准导轨、万用表
4.4 检验方法
4.4.1根据接线端子规格书或图纸,使用卡尺测量,判断是否符合尺寸要求。

端子压接技术规范

端子压接技术规范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端子压接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剖面制作注意事项等,并提供了压接质量判定参考图样。

本标准适用于端子压接质量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规范标准引用来源于TE/JST等大品牌厂家标准、客户技术要求与以下行业标准。

IPC/WHMA-A-620A CN-2006QC/T29106-2014线缆及线束组件的要求与验收汽车电线束技术条件(VW60330)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端子使导线与适当的配对元件连接,实现电路导通的机电元件。

端子按压接区形状分为敞开式与筒式。

3.2分类:敞开式端子、筒式端子、刺破式胶座(IDC)、航插端子、共接端子3.2.1敞开式端子:压接前压接区为敞开式,压接后闭合的端子。

3.2.2筒式端子:压接前压接区为筒状的端子。

3.2.3刺破式胶座(IDC):压接前端子与胶座为一体的端子(压接无需剥掉线材外皮的一种端子)。

3.2.4航插端子:压接前压接区为筒状的端子主要匹配航插插头。

3.2.5共接端子:主要用于线与线空中对接的端子,存在开口与筒式两种类型。

图1敞开式端子筒式端子刺破式胶座航插端子共接端子3.3端子各部位名称图2敞开式端子筒式端子刺破式胶座航插端子3.4端子压接通过施加一定的机械力,使两种材料(线芯压接区与线芯、绝缘压接区与引线绝缘皮)紧密的结合,达到电性能导通且牢固接合的目的。

3.5线芯压接剖面端子线芯压接区与线芯压接后的剖面。

3.6绝缘压接剖面端子绝缘压接区与引线绝缘皮压接后的剖面。

3.7端子拉力端子与线材之间的铆合承受力。

端子分为:1.绝缘检查窗口,2.喇叭口,3.刷子检查窗口,4.扣锁片5.绝缘压接区,6.线芯压接区,7.端子结合区,8.料带残耳(端子两端可能都有),9.端子停止耳朵,10.电气连接槽,11.机械支撑槽,12.检查窗。

10114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4.1线芯压接线芯压接应符合表1的相关要求。

表1线芯压接技术要求及图示注:技术要求未体现部分以现场补充SOP 为判定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⑿包装--固定数量包装,不可重物挤压。
质量部
技术部
版本 版本 版本
V1.0
制定事由 变更事由 变更事由
新定
制定
XXX
制定 日期
变更 日期
变更 日期
2013/3/25
图号

材质

页次
2-2
检验 项目
检验标准 ①型号需符合,依BOM要求。
检验工 判定 缺陷 具 /AFra bibliotekL 等级②接线端子路数、排数---个数相同、排数相同,如12P双 排,就表示:2排12路。
③额定电压电流--依BOM要求。
④引脚宽度、间距---依BOM要求。
⑤针脚形状---有直脚与弯角(针脚90折弯)两种,需符 合要求。
⑥是否带盖---要求带防尘盖的,盖子不可松脱,未要求
带盖的则不需。
目视
性能 检验 ⑦颜色---一依BOM描述。
样品 0收 打火机 1退
MA
⑧螺丝是否滑牙---将螺丝向上旋出并将0.5mm线径的电缆 螺丝刀
线压在螺丝下,用螺丝刀向下旋紧螺丝,螺丝不可滑牙。
⑨强度---将接线端子置于1.5m的高度垂直向下跌落,端 子不可破损、裂纹。 ⑩材料---阻燃,使用打火机燃烧,火移开,产品上火熄 灭 ⑾外观---不可破损、严重毛边、变形、缺损、裂纹、螺 丝生锈、螺丝松脱等。
产品类别
接线端子
产品型号
文件类别 量产▇ 图示:
量试□ 物料编码
通用 ∕
实物图示
主要零部件检验规范
文件编号:
产品名称
接线端子
图号

抽样方案 MIL-STD-105E Ⅱ
检验 项目
材质

检验标准
来料规格型号与BOM系统描述一致。
页次
2-1
检验工 判定 缺陷 具 /AQL 等级
如51.25.10.0003描述KF35C-B/12P/间距8.25mm/额定电压 300V/额定电流20A/引脚宽度1.1mm/黑色/12路不可拼, 下面5条需符合:
卡尺 0.4 MA
额定 电压 电流
产品本体标识的电压电流值需符合BOM描述,如描述“额 定电压300V/额定电流20A”,产品上标识的电压电流值超 过额定值可允收,低于额定值则需确认。
目视
0收 1退
MA
质量部 版本 版本 版本
技术部
V1.0
制定事由 变更事由 变更事由
新定
制定
XXX
制定 日期
变更 日期
变更 日期
2013/3/25
主要零部件检验规范
文件编号:
产品类别
接线端子
产品型号
文件类别 量产▇ 量试□ 物料编码
通用 ∕
产品名称
接线端子
抽样方案 MIL-STD-105E Ⅱ
1.本体标识额定电压 电流、型号
3.此为11P(路)双排
4.针脚不可氧化生锈、 弯曲、脱落。
针脚尺寸、间距符合
5.端子底部不可上凸、下凹变 形,1mm左右可接受。
规格 型号
①KF35C-B需符合, ②12P---12路端子
目视
0收 1退
MA
③额定电压300V/额定电流20A---电压/电流标识值需符合
④黑色---颜色符合要求
⑤12路不可拼---不可拼接的端子
重点 尺寸
①引脚宽度符合要求,如引脚宽度1.1mm,要求1.1± 0.1mm。
②引脚间距:两引脚中心间的距离需符合,如间距 8.25mm,要求8.25±0.1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