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偏法则表头内阻及误差分析
半偏法测电压表内阻及误差分析

(������
+
������������ )
=
������
4.这时读出电阻箱的阻值,就是电压表的内阻。
误差分析
通过求解上面的两个式子,我们可以得到:
������������
=
������2(������
+
������������ ������
+ ������������) − ������������(������������ + ������������ + ������������
当 R1<<R2 时,有 RV=R2
为了减小理论误差,我们器材选取的依据:
① R2 必须是电阻箱,且电阻箱的阻值应比较大,与电压表的内阻相当(略 偏大)的电阻箱。
② R1 为阻值较小的滑动变阻器(小控大),即 R1<<R2。
1.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 R 的最左端,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之为零
2.闭合开关 S,然后向右移动滑片(此时滑动变阻器左端阻值为 Ra,右边 为 Rb),使电压表 V 的指针刚好达到满偏。
此时有:V
+
( ������
������������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
������������ )
+
������)
实际上,������1 = ������������ + ������������
则有:
忍耐是与自我的搏斗
������������
=
������2(������
+
半偏法测电表内阻的误差分析

半偏法测A 、V 的内阻及误差分析 在中学电流表、电压表是测量电流和电压的常用仪表,对其内阻的测量可采用一种较简便的方法——半偏法,特别是电流表。
一、偏法的设计原理1.电流表半偏法如图1所示是用半偏法测电流表内阻的电路.实验时,先断开开关,闭合开关,调节使电流表指针满偏.然后保持的滑片不动(即不变),闭合开关,调节R,使电流表的指针处于半满偏状态,则电流表的内阻=R.2.电压表半偏法如图2所示是用半偏法测电压表内阻的电路.实验时,先闭合开关和开关,调节使电压表指针满偏.然后保持的滑片不动(即、不变),断开开关,调节R,使电压表的指针半满偏,则电压表的内阻=R.二、半偏法的系统误差分析1.电流表半偏法测内阻的误差分析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测电流表的内阻时,设电流表的满偏电流为Ig,则开关断开时 1R R I A g +=ε①开关闭合时,有A AR g R R RR R I I ++=+121ε② R I R I R A g =21③由①、②、③式,得11R R R R R A A+=显然,A R R <,即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相对误差为%100%1001⨯+=⨯-=R R R R R R A A A A δ2.电压表半偏法测内阻的误差分析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电压表的内阻时,设电压表的满偏电压为,则开关闭合时21)(R R U R U U g V gg ++=ε④开关断开时,有21)(R R U R R U U AB V AB AB +++=ε⑤ )(2R R R U U V V gAB +=⑥由④、⑤、⑥式,得021R R R R R V += 显然,V R R >,即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相对误差%100%100021⨯=⨯-=V V V R R R R R R R δ 因210R R R +=,故对于给定的,当21R R =,即滑片处于正中位置时相对误差最大.则%10040⨯≤V R R δ三、半偏法的实验条件1.电流表半偏法测电阻的实验条件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测电流表内阻时,为使实验误差较小,必须使A R R >>1,实验上通常取A R R 1001>,这时相对误差小于1%.为使电流表指针能达到满偏,必须1R I g ε≈.因0R R g <,所以本实验应满足的条件是A R R 1000≥g I R ε>02.电压表半偏法测内阻的实验条件 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电压表的内阻时,为使实验误差较小,必须V R R <<0.实验上通常取200V R R <,这时相对误差约1%.为使电压表指针能达到满偏,必须满足g U >ε.所以本实验应满足的条件是200VR R <g U >ε。
微专题 半偏法测量电表内阻实验原理及误差分析

微专题 半偏法测量电表内阻实验原理及误差分析一、半偏法测电流表内阻1.实验原理:半偏法测电流表内阻实验电路原理如图所示。
实验操作步骤如下:(1)开关S 1、S 2闭合前,将滑动变阻器R 1的阻值调到最大。
(2)闭合开关S 1,调节滑动变阻器R 1,使电流表满偏。
(3)保持开关S 1闭合,滑动变阻器不动,闭合开关S 2,调节电阻箱R 2的阻值,使电流表半偏。
(4)记下此时电阻箱R 2的阻值,则电流表的内阻R g =R 2。
2.实验条件:本实验要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远大于电流表的内阻,即R 1≫R g 。
3.误差分析:假定电源的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电流表的满偏电流为I g 。
闭合开关S 1,调节滑动变阻器R 1,使电流表满偏时,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 =I g R 1+r +R g①闭合开关S 2,调节电阻箱R 2的阻值,使电流表半偏时,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并联分流公式得:12 I g =E R 1+r +R 2R g R 2+R g∙R 2R 2+R g ②联立①和②,消除E 和I g 得R 2=R 1+r R 1+r +R g R g③由①解得R 1+r =E I g -R g ,将其代入③得R 2=(1-I g R g E)R g ④由③可知R 2<R g ,且当R 1+r ≫R g ,即R 1≫R g 时,R g =R 2近似成立。
由④可知R g 与R 2的相对误差η=R g -R 2R g =I g R g E⑤由⑤可知,电源的电动势E 越大,相对误差越小。
结论:用半偏法测电流表内阻时,内阻测量值比真实值小,为减小实验误差,应使滑动变阻器阻值远大于电流表内阻,即R 1≫R g 。
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使用电动势E 较大的电源,且为防止电流表过载,必须用大阻值滑动变阻器与之匹配,可见电源的电动势大小对误差起主导作用。
二、半偏法测电压表内阻1.实验原理:半偏法测电压表内阻实验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
用半偏法测电阻及误差分析

精心整理页脚内容用半偏法测电阻及误差分析用半偏法可以测量电流表的电阻(含灵敏电流计)、伏特表的电阻和未知电阻的阻值.如何设计实验电路,如何测量,怎样减少实验误差,下面分类解析.1、(1(2(3图1U 2的大小,S 2所以R(1(2(3图2R 2应用图3电路测量电压表的内阻 步骤:(1)先将R 调到最左端,闭合S 1和S 2,调节R 使电压表满偏; (2)使R 不变,断开S 2调节R /使电压表指到满刻度的一半; (3)此时电阻箱R /的读数即为电压表的内阻R V . 电压表内阻误差分析:在半偏法测电压表内阻电路中,在断开S 2时,引起总电阻增大,滑动变阻器两端分得电压将超过原电压表的满偏电压,调节R ’使电压表半偏时,R /上的电压将比电压表半偏电压大,故R /的电阻比电压表的内阻大,所以测得电压表内阻偏大.图3页脚内容注:在图3电路中,R /只能用电阻箱,而不能用滑动变阻器,其阻值只需比电压表的电阻大一点就可以了,R 一般使用滑动变阻器,其阻值要求较小,以减小因闭合S 2而引起总电压的变化,从而减小误差.3、用半偏法测未知电阻R x 的阻值拓展1:如果已知电流表的内阻为R g ,将一个未知的电阻R x 按图4连接,可以测出未知的电阻R x 的阻值.步骤同图1; 测量结果为:R x =R /-R g 误差分析如图3;拓展2:如果已知电流表的内阻为R g ,将一个未知的电阻R x 按图5连接,可以测出未知的电阻R x 的阻值.步骤同图2; 例1(电流为50电流表.电池E 同型题:1(05年江苏)将满偏电流I g =300μA 、内阻未知的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并进行核对.(1)利用如图7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流表的内阻(图中电源的电动势E=4V):先闭合S 1,调节R ,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再闭合S 2,保持R 不变,调节R ′,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32,读出此时R ′的阻值为200Ω,则电流表内阻的测量值R g=Ω.(2)将该表改装成量程为3V 的电压表,需(填“串联”或“并联”)阻值为R 0=Ω的电阻. 1图7页脚内容答案:(1)100(2)串联9900例2(88年全国高考)如图8所示是测定电流表内电阻实验的电路图,电流表的内电阻约在100Ω左右,满偏电流为500μA,用电池作电源.某学生进行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先将R 的阻值调节到最大,合上K 1,调节R 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偏到满刻度.②合上K 2,调节R ′和R 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偏到满刻度的一半. ③记下R ′的阻值.指出上述实验步骤中有什么错误. 答:.2(84A C E G (1,可变电阻R 1(2A B C D E F (3)、如果在步骤F 中所得R 2的阻值为600欧姆,则图9中电流表的内电阻R g 的测量值为欧姆.(4)、如果要将第(1)小题中的电流表A 改装成量程为0~5V 的伏特表,则改装的方法是跟电流表联一个阻值为欧姆的电阻.(5)、图10所示器件中,一部分是将电流表改装为伏特表所需的,其余是为了把改装成的伏特表跟标准伏特表进行核对所需的.首先在下面空白处画出改装和核对都包括在内的电路图(要求对0~5V 的所有刻度都能在实验中进行核对),然后在图2上画出连线,将所示器件按以上要求连接成实验电路. 答案:(1).D,C,F (2).CADBEF (3).600.(4)、串,49400. (5)、 图10图8图119图12页脚内容。
用半偏法测电阻及误差分析

{用半偏法测电阻及误差分析用半偏法可以测量电流表的电阻(含灵敏电流计)、伏特表的电阻和未知电阻的阻值.如何设计实验电路,如何测量,怎样减少实验误差,下面分类解析.1、 用半偏法测电流表的内阻R g电流表的内阻R g 的测量电路有图1和图2两种电路. 应用图1电路测量电流表的内阻: 步骤: (1)先闭会开关S 1和S 2,调节变阻器R ,使电流表指针指向满偏;(2)再断开开关S 2,仅调节电阻箱R /,使电流表指针指向半偏; `(3)电流表的内阻等于电阻箱的阻值R /.实验仪器的基本要求:R << R /. 表流表内阻误差分析:图1是串联半偏,因为流过R g 和R /的电流相等,应比较它们的电压U g 和U 2的大小,S 2闭合时,两者电压之和和U =U g +U 2=U g +0= U g ,S 2断开时,电路的总电阻增大,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得:总电流减少,R 的右端电阻、R 0和电源内阻三者电压之和减少,并联部分的电压U 并增大,即U 并= U g /2 +U 2/> U g所以U 2/ > U g /2 ,R /> R g .故测量值偏大.注:在图1电路中,R /只能用电阻箱,而不能用滑动变阻器,其阻值只需比灵敏电流计的电阻大一点就可以了.R 一般使用滑动变阻器,其阻值要求较小,要求R << R /,以减小因闭合S 2而引起总电压的变化,从而减小误差.应用图2电路测量电流表的内阻: *步骤:(1)先将R 调到最左端,闭合S 1,断开S 2,调节R 使电流表满偏; (2)使R 不变,闭合S 2调节电阻箱R ’使电流表指到满刻度的一半; (3)此时电阻箱R ’的读数即为电流表的内阻R g . 实验的基本要求:R >> R /. 表流表内阻误差分析图2是并联半偏,在半偏法测内阻电路中,当闭合S 2时,引起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大于原电流表的满偏电流,而此时电流表半偏,所以流经R ’的电流比电流表电流多,R ’的电阻比电流表的电阻小,但我们就把R /的读数当成电流表的内阻,故测得的电流表的内阻偏小.注:图2电路中,R ’只能用电阻箱,而不能用滑动变阻器,其阻值只需比灵敏电流表的电阻大一点就可以了,R 一般使用滑动变阻器,也可用电阻箱或电位器,但其阻值要求较大,要求R >> R /,以减小S 1 R 0 R S 2图1 ,R /~图2因闭合S 2而引起总电流的变化,从而减小误差.2、用半偏法测电压表的内阻 应用图3电路测量电压表的内阻 步骤:(1)先将R 调到最左端,闭合S 1和 S 2,调节R 使电压表满偏;(2)使R 不变,断开S 2调节R /使电压表指到满刻度的一半;(3)此时电阻箱R /的读数即为电压表的内阻R V . 电压表内阻误差分析: |在半偏法测电压表内阻电路中,在断开S 2时,引起总电阻增大,滑动变阻器两端分得电压将超过原电压表的满偏电压,调节R ’使电压表半偏时,R / 上的电压将比电压表半偏电压大,故R /的电阻比电压表的内阻大,所以测得电压表内阻偏大.注:在图3电路中,R /只能用电阻箱,而不能用滑动变阻器,其阻值只需比电压表的电阻大一点就可以了,R 一般使用滑动变阻器,其阻值要求较小,以减小因闭合S 2而引起总电压的变化,从而减小误差.3、用半偏法测未知电阻R x 的阻值拓展1:如果已知电流表的内阻为R g ,将一个未知的电阻R x按图4连接,可以测出未知的电阻R x 的阻值. 步骤同图1;测量结果为:R x =R /- R g 误差分析如图3;拓展2:如果已知电流表的内阻为R g ,将一个未知的电阻R x按图5连接,可以测出未知的电阻R x 的阻值.,步骤同图2;测量结果为:R x =R /- R g 误差分析如图2 题例分析:例1(04天津理综)现有一块59C2头),满偏电流为A μ50,内阻约为800~850ΩmA 1、mA 10的两量程电流表.可供选择的器材有:滑动变阻器R 1,最大阻值20Ω; 电阻箱R ',最大阻值Ω9999"1 图4电池E 1,电动势;电池2E ,电动势V 0.3;电池3E ,电动势V 5.4;(所有电池内阻均不计) 标准电流表A ,满偏电流mA 5.1;单刀单掷开关1S 和2S ,单刀双掷开关3S ,电阻丝及导线若干.采用如图6所示电路测量表头的内阻,为提高测量精确度,选用的滑动变阻器为 ;选用的电池为 .图6解析:根据半偏法的实验原理,提高测量精确度,按图6电路,就要求R >> R /,以减小因闭合S 2而引起总电流的变化,从而减小误差.因此题中已知的器材滑动变阻器选2R (或最大阻值Ωk 100).电流表的满偏电流为A μ50,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Ωk 100,可知其需要的电压为A μ50X Ωk 100=5V ,故选电动势的3E .同型题:1(05年江苏)将满偏电流I g =300μA 、内阻未知的电流表○G 改装成电压表并进行核对.(1)利用如图7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流表○G 的内阻(图中电源的电动势E=4V ):先闭合S 1,调节R ,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再闭合S 2,保持R 不变,调节R ′,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32,读出此时R ′的阻值为200Ω,则电流表内阻的测量值R g= Ω.(2)将该表改装成量程为3V 的电压表,需 (填“串联”或“并联”)阻值为R 0= Ω的电阻.答案:(1)100 (2)串联 9900 例2(88年全国高考)如图8所示是测定电流表内电阻实验的电路图,电流表的内电阻约在100Ω左右,满偏电流为500μA,用电池作电源. 某学生进行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先将R 的阻值调节到最大,合上K 1,调节R 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偏到满刻度.②合上K 2,调节R ′和R 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偏到满刻度的一半. 》③记下R ′的阻值.指出上述实验步骤中有什么错误.]图8GR^ K 1 K 2答:.解析:②只调节R′,不能调节R同型题2(84年全国高考)测定电流表内电阻的实验中备用的器件有:A、电流表(量程0~100μA),B、标准伏特表(量程0~5V),C、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Ω),D、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9Ω),《E、电源(电动势2V,有内阻),F、电源(电动势6V,有内阻),G、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50Ω,额定电流,还有若干电键和导线.(1)、如果采用图9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流表A的内电阻并且要想得到较高的精确度,那末从以上备用的器件中,可变电阻R1应选用 ,可变电阻R2应选用 ,电源ε应选用.(用字母代号填写)(2)、如果实验时要进行的步骤有:A、合上K1;B、合上K2;C、观察R1的阻值是否最大,如果不是,将R1的阻值调至最大;图9'D、调节R1的阻值,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E、调节R2的阻值,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F、记下R2的阻值.把以上步骤的字母代号按实验的合理顺序填写在下面横线上空白处:①;②;③;④;⑤;⑥.(3)、如果在步骤F中所得R2的阻值为600欧姆,则图9中电流表的内电阻R g的测量值为欧姆.(4)、如果要将第(1)小题中的电流表A改装成量程为0~5V的伏特表,则改装的方法是跟电流表联一个阻值为欧姆的电阻.(5)、图10所示器件中,一部分是将电流表改装为伏特表所需的,其余是为了把改装成的伏特表跟标准伏特表进行核对所需的.首先在下面空白处画出改装和核对都包括在内的电路图(要求对0~5V的所有刻度都能在实验中进行核对),然后在图2上画出连线,将所示器件按以上要求连接成实验电路./答案:(1).D,C,F (2).CADBEF (3).600. (4)、串,49400.(5)、图119图12。
半偏法测电压表内阻原理误差分析

半偏法测电压表内阻原理误差分析仪器测量技术是科学研究和工业制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技术要素,测量准确程度直接影响着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的效果和质量。
电压表是用来测量和显示电压的仪器,它的精确度是影响测量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电压表的测量精度是由它内部的阻值以及相应测量原理所决定的,因此,如何确定其内部阻值及其测量原理严格度是实现高精度电压表不可或缺的步骤之一。
半偏法测电压表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电压表,它利用了适当安排的电压表内部阻值来实现高精度的测量,这是一种表内阻系统技术。
根据半偏法测电压表的原理,其内部由两个阻值R1和R2构成,分别连接到电源和负极。
而电压V的测量精度主要取决于阻值R1和R2的设置,当他们的差值接近时,该测量精度将会极高,但是由于阻值在制造过程中容易出现误差,因此在分析电压表原理误差时,要注意这种误差的影响。
首先,在半偏法测电压表中,误差的源直接来自于电压表内阻的误差。
由于阻值的设置是基于电压V的比例,因此小的阻值差异就会导致较大的测量差异。
其次,在半偏法测电压表中,由于电压表的漏电流误差也会对测量的精度造成影响,这是由于在接口外侧,漏电流会从负极侧向正极侧流动,漏电影响了电压V和阻值R1,R2之间的差值,从而导致测量精度下降。
此外,由于电压V是按比例来计算,因此可以通过对半偏法测电压表内部阻值系统的调整来改善测量精度。
例如,在R1和R2之间进行调节时,可以避免因内部阻值的误差而引发的测量精度下降。
另外,测量精度还可以通过降低漏电流的影响来改善。
通过对半偏法电压表内部阻值系统和漏电抵消技术的优化,可以实现高精度的测量。
综上所述,半偏法测电压表的测量精度受内部阻值的误差以及漏电流的影响。
因此,在使用半偏法测电压表时,需要通过优化内部阻值系统和控制漏电来提高测量精度,从而实现准确的测量。
完整版用半偏法测电阻及误差分析

完整版用半偏法测电阻及误差分析半偏法是电阻测量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对电阻两端加上偏置电压,测量电流和电压的关系,从而计算出电阻的数值。
本文将详细介绍半偏法测电阻的步骤以及误差分析。
一、半偏法测电阻的步骤1.准备工作a.将所需测量的电阻准备妥当。
b.准备一个恒定电压源,能够产生相对较小的电压(通常在1V左右)。
c.准备一个测量电流的电流表和一个测量电压的电压表。
2.建立电路a.将电阻连接到待测电路中,并将待测电路与电压源相连。
b.将电流表与电阻串联,测量电流。
将电压表与电阻平行,测量电压。
3.计算电阻值根据测得的电流和电压值,计算电阻的数值。
常用的计算公式是R=U/I,其中R为电阻值,U为电压,I为电流。
4.误差分析二、误差分析1.仪器误差a.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实际测量值与理论值之间存在误差,称为仪器误差。
通常情况下,仪器误差会在一定的范围内。
b.仪器误差可以通过计算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来减小,这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2.环境误差a.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等可能会影响测量结果,称为环境误差。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电阻值的变化,从而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b.为了尽量减小环境误差的影响,可以在较稳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测量,并避免温度变化较大的地方进行测量。
3.人为误差b.为了降低人为误差的影响,可以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并提前熟悉测量方法和操作规程。
4.综合误差a.综合误差是由仪器误差、环境误差和人为误差等诸多因素共同引起的测量误差。
为了减小综合误差,需要综合考虑各个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总结:。
半偏法测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阻实验系统误差分析

半偏法测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阻实验系统误差分析一、半偏法测电流表的内阻实验系统误差分析半偏法测电流表的内阻实验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实验操作步骤如下:第四步:记下此时电阻箱&的阻值,则电流表的内阻本实验要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远大于电流表的内阻,即开关目!闭合前后干路中的总电流是不变的。
但事实上,当开关是变大的,当电流表半偏时,通过电阻箱&的电流比通过电流表的电流要大,根据并联分流规律可知,半偏法测出的电流表的内阻要比电流表的实际内阻小。
下面笔者从理论上运用严格的数学方法对该实验的系统误差进行分析。
假定电源的电动势为用,内阻为「,电流表的满偏电流为4。
第一步:开关鸟、第二步:闭合开关第三步:保持开关使电流表半偏。
图1闭合前,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
$,调节滑动变阻器热,使电流表满偏。
$闭合,滑动变阻器不动,闭合开关禺,调节电阻箱耳的阻值,鸟»兔,这样就可近似认为虽闭合后,干路中的总电流(1)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E,使电流表满偏时,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闭合开关$2,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半偏时,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并联 分流公式得_2 g昭联立(1 )和(2), 消除(1解得垃+2丰-耳S ,将其代入(3)得(4)(3)可知念V 呂,且当应1+尸» Rg ,即兔AA Rg 时,(4)可知由 n = --- = -2—1Rg 与耳的相对误差由(5)可知,电源的电动势 占越大,相对误差越小。
结论:用半偏法测电流表的内阻时,测量值比真实值小, 应使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远大于电流表的内阻,即 %"施 须使用电动势较大的电源,且为防止电流表过载,必须用大阻值的滑动变阻器 与之匹配,可见电源的电动势的大小对误差起主导作用。
为减小实验误差,,而要做到这一点,必二、半偏法测电压表的内阻实验系统误差分析半偏法测电压表的内阻实验电路原理图如图 2所示,实验操作步骤如下:第一步:开关&闭合前,将电阻箱尽的阻值调到零,滑动变阻器垃的滑片尸调到最左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偏法则表头内阻及误差分析
有这样一个问题需要我们解决:设计实验测量一个表头的内阻,却没有电流表,手头可供使用的材料只有一个电阻箱,若干不同电动势及内阻的电源、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开关。
经过思考,有以下两种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一:
1. 步骤:①闭合S1开关,断开S2调节滑动变阻器R1,
使— —满偏 ②闭合S1、S2 ,保持R1不变,调节电阻箱R 。
使— —指向满偏,读取电阻箱读数R 测,则Rg ≈R 测
2. 误差分析:S2闭合后,电路中总电阻减小,电流增大,
干路电流不再是Lg ,所以流经电阻箱的电流不是1/2Ig ,而大于1/2Ig ,因此R 测>Rg 。
3. 定量分析如下:闭合S1,断开S2:Lg= S1、S2均闭合:
由上式可得:R 测=
相对误差 =
=
则当R1、r 越大,
又 =
则E 越大,误差越小。
3.小结 ①.R 测<Rg
②.当R1>>Rg 时,测量误差小, ③.E 、r 要量大,误差才小,
④.比方案适合测小阻值的电流表内阻。
4.若有一个量程合适的电流表,则可将电路进行改进。
①.S1、S2 断开:I0=Ig
②.S1、S2均闭合:(I'0-1/2Ig )R=Rg 1/2Ig 可解得:
1.步骤:①.使电阻箱示数为0闭合S,调节
滑动变阻R0,使表头指向满偏
②.保持 R0不变,调节电阻箱,
使表头半偏,读出电阻箱示数R测。
则Rg≈R测
2.误差分析:当R≠0时,Rg与R所在
支路两端分得的电压增大,大于Ug ,当——
半偏时,R两端的电压大于1/2Ug。
所以R测>Rg
定量分析如下:R=0时 Ug=
R=R测时 U=
1/2Ug=
可解得:R测=R=Rg+
当r很小时
R测≈Rg+ >Rg
相对误差 =
=
<
所以当Rg>>R0时,误差较小
3.小结:①.R测>Rg。
②.当Rg>>R0时测量误差
小。
③.当应选取r足够小,E合适
的电源。
④.此方案适合测大阻值电压
表内阻。
4.若有一个量程合适的电压表,可作如下改进:
R=0时U0=Ug
调节R后:
可得:Rg=
反思总结:①.表头相当于一个定值电阻,但它能大致显示自身的电流或电压。
(可以无
具体数据)
②.根据所测表头不同内阻选取合适方案。
③.电流表、电压表的实质是相同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互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