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品质量检测与控制(复习题2012)
印刷质量控制考核试卷

B.降低油墨粘度
C.提高印刷速度
D.降低印刷压力
7.在印刷质量控制中,下列哪种设备用于测量印刷品的密度?()
A.放大镜
B.套准仪
C.密度计
D.色彩管理仪
8.关于印刷过程中的水墨平衡,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水墨平衡是指印刷过程中油墨和水的比例达到一定值
B.水墨平衡是指印刷过程中油墨和水的粘度相等
D.印刷质量控制与印刷设备无关
13.下列哪种设备常用于检测印刷过程中的网点扩大现象?()
A.放大镜
B.套准仪
C.密度计
D.色彩管理仪
14.在印刷过程中,下列哪种情况会导致印刷品出现重影?()
A.印刷压力不均匀
B.橡皮布松弛
C.印版磨损
D.油墨粘度不稳定
15.下列哪种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印刷过程中的蹭脏问题?()
A.水墨平衡失调
B.纸张吸收性差
C.印刷速度过快
D.印刷环境中湿度过高
20.在印刷过程中,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减少印刷品的色差?()
A.使用标准化的油墨调配流程
B.控制印刷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
C.定期校准印刷设备
D.使用高质量的纸张和油墨材料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18. B
19. B
20. C
二、多选题
1. ABD
2. AB
3. AC
4. AD
5. AB
6. AB
7. ABC
8. ABC
9. ABCD
10. ABC
11. ABC
12. ABC
13. ABC
14. ABC
印刷业质量管理与检测技术考核试卷

10.印刷品的耐久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油墨的______是一个重要因素。
()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印刷质量管理只需要关注印刷成品的质量。()
2.印刷过程中,提高印刷速度一定会降低印刷质量。()
3.在印刷质量检测中,人工目视检查可以完全替代仪器检测。()
13. D
14. C
15. C
16. D
17. B
18. D
19. C
20. D
二、多选题
1. ABC
2. ABCD
3. ABC
4. ABCD
5. AB
6. ABC
7. ABC
8. ABC
9. BC
10. ABC
11. ABC
12. AC
13. ABC
14. ABCD
15. ABC
16. ABCD
17. BC
B.提高印刷速度
C.使用高质量的印刷版材
D.减少印刷压力
13.下列哪种因素会影响印刷品的质量?()
A.纸张的湿度
B.印刷机的磨损
C.员工的熟练程度
D.所有以上选项
14.在印刷质量管理中,以下哪个环节是关键环节?()
A.印前制作
B.印刷生产
C.质量检测
D.原材料采购
15.关于印刷质量检测,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可以完全依赖人工进行质量检测
B.质量检测可以确保印刷品达到客户要求
C.质量检测只需要在印刷过程中进行
D.质量检测应该涵盖整个印刷过程
16.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印刷质量检测方法?()
A.目视检查
印刷质量控制与验收试题考核试卷

C.纸张过于光滑
D.印版磨损
5.关于印刷质量控制,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只需要在印刷过程中进行控制即可
B.只需要在验收过程中进行控制即可
C.需要从原材料选购到成品交付全过程进行控制
D.只需要在设计阶段进行控制即可
6.下列哪种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印刷套印不准的问题?()
A.提高印刷速度
C.控制印刷环境的温湿度
D.提高印刷速度以提高生产效率
6.印刷质量控制中,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来检测印刷品的色彩准确性?()
A.目视对比
B.色彩测量仪
C.标准光源箱
D.印刷样品对比
7.以下哪些情况下,印刷品可能需要重新印刷?()
A.出现严重的套印不准
B.颜色偏差超过标准范围
C.纸张出现明显的折痕
D.印刷品的尺寸偏差较大
A.油墨的颜色越鲜艳,印刷质量越好
B.油墨的粘度越高,印刷质量越好
C.油墨的干燥速度越快,印刷质量越好
D.油墨的细度越高,印刷质量越好
10.在印刷质量验收中,下列哪种方法不适用于检测印刷品的色彩准确性?()
A.目视对比
B.色彩测量仪
C.标准光源
D.印刷样品
11.下列哪种情况可能导致印刷品出现划痕?()
17. ABC
18. ABCD
19. ABC
20. ABCD
三、填空题
1.粘度流动性
2.颜色尺寸表面质量
3.人机器材料方法环境
4.干燥速度色彩鲜艳度
5.自然干燥热风干燥紫外线固化
6.色彩匹配色彩分离色彩校正
7.对比度饱和度
8.色彩测量仪标准光源箱
9.克重拉伸强度
10.尺子专业测量仪器
印刷质量检测试题

印刷品质量检测试题一、填空1.印刷品质量评价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在标准观察距离上,网屏线数为150线/in时,套准变化最大允许值为______,超出这个范围,视觉上就能观察出图像发生的变化。
3.衡量彩色印刷品画面细微层次的解像力,要求能够达到____视角,视觉才可以明显分辨出其层次的存在,如果小于____视角,视觉上将无法分辨,在精细也会失去观察意义。
4.印刷品的清晰度主要和__________相关系。
5.主观评价法常用的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6.影响主观评价的客观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色光下观察颜色,色彩变化的规律一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国家标准,只有两种观察角度是正确的,一种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9.印刷品质量的客观评价内容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为了较为准确和规范地描述色调,CIE制定了4种标准光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能够获得统一的物体外观色调值,我国以_______为标准光源。
11.可以使用__________从制版到印刷生产的整个印刷工艺中对色彩进行测量和控制。
12.色彩控制条可以用来测量、、、、等。
13.白板校准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4.在印刷中,判断偏色的方法有两种,分别是:和__________。
15.分色片的质量检查中,发现冲洗出来的分色片出现了白色斑点和划痕。
出现白色斑点的原因是,出现划痕的原因是。
16.光源包括和。
影响曝光量的因素有。
17.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打样色序通常这样安排:网点面积小的油墨(最先或者最后)印刷。
印刷设备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考核试卷

3.印刷设备检测技术包括电子眼检测、分光光度计检测、密度计检测等,它们用于监控印刷过程中的颜色、套准、密度等,确保印刷质量。
4.印刷设备维护可以减少故障、延长寿命、提高效率。关键措施包括定期润滑、部件更换、电气系统检查等。
印刷设备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哪种印刷设备主要用于凸版印刷?()
A.柔性版印刷机
3.阐述印刷设备检测技术的种类及其在印刷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4.分析印刷设备维护的重要性,并列举三项关键的维护措施以提高印刷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延长使用寿命。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 C
3. D
4. A
5. A
6. A
7. C
8. D
9. A
10. A
11. D
12. B
13. B
14. A
15. B
A.分光光度计检测
B.网目版检测
C.电子放大镜检测
D.印刷密度计检测
8.关于印刷质量控制,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A.控制印刷压力可以避免印版磨损
B.控制油墨粘度可以保证印刷色彩
C.控制印刷速度可以减少纸张变形
D.控制纸张湿度可以改善油墨干燥速度
9.在凹版印刷中,以下哪个因素会影响油墨转移效率?()
A.环境温度
印刷质量检测试题

印刷品质量检测试题一、填空1.印刷品质量评价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在标准观察距离上,网屏线数为150线/in时,套准变化最大允许值为______,超出这个范围,视觉上就能观察出图像发生的变化。
3.衡量彩色印刷品画面细微层次的解像力,要求能够达到____视角,视觉才可以明显分辨出其层次的存在,如果小于____视角,视觉上将无法分辨,在精细也会失去观察意义。
4.印刷品的清晰度主要和__________相关系。
5.主观评价法常用的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6.影响主观评价的客观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色光下观察颜色,色彩变化的规律一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国家标准,只有两种观察角度是正确的,一种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9.印刷品质量的客观评价内容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为了较为准确和规范地描述色调,CIE制定了4种标准光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能够获得统一的物体外观色调值,我国以_______为标准光源。
11.可以使用__________从制版到印刷生产的整个印刷工艺中对色彩进行测量和控制。
12.色彩控制条可以用来测量、、、、等。
13.白板校准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4.在印刷中,判断偏色的方法有两种,分别是:和__________。
15.分色片的质量检查中,发现冲洗出来的分色片出现了白色斑点和划痕。
出现白色斑点的原因是,出现划痕的原因是。
16.光源包括和。
影响曝光量的因素有。
17.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打样色序通常这样安排:网点面积小的油墨(最先或者最后)印刷。
印刷质量检测与控制考试复习资料

1. 什么叫照排机或者软片的网点线性化,其操作方法是什么?答:对照排机和显影条件进行调节,确定网点的传递关系,才能保证设定的网点与得到的网点相一致,这个过程叫做照排机或者软片的网点线性化。
一般的照排机或者RIP 都提供了线性化调整的功能,有些应用软件也有此功能。
操作方法的:用照排机输出一个具有各级网点的梯尺,调整照排机输出曝光量和显影条件,使得各级网点百分比准确,网点误差在一个很小的范围之内,般可达到1%以内。
线性化调整的梯尺可以用应用软件制作,也可以使用照排机或RIP提供的线性化调整梯尺。
软片线性化调整的步骤和方法答:透射密度计,用来测量软片的密度和网点百分比。
软片线性化调整内容有:照排机的曝光量、各梯级的网点扩大量、显影温度和显影时间等。
2.何谓网点?简述印刷网点的作用。
答案要点:网点是印刷工艺中表现图像阶调与颜色的最基本单元,印刷品中所有连续调和半色调图像都是通过网点来表现的。
(1)起到表现原稿阶调的作用(2)网点是接受和转移油墨的最小单位,起着调节油墨量大小的作用(3)在印刷效果上起着组色的作用3.简要说明在印前工序中如何控制图片的印刷产品质量?答案要点:印前是印刷品质量控制的第一关,制版操作者应高度重视,认真做好以下各项工作:(1)准确进行原稿分析与处理(2)出片、拼版、晒版等规范操作(3)正确选择材料(4)正确设备调整(5)根据印刷阶调范围,对图像阶调和层次再现进行处理2.简要说明在印刷工序中如何控制印刷产品质量?答案要点:影响印刷品质量的因素很多,综合起来主要包括客观与主观因素。
(1)客观因素主要包括印刷材料、印刷设备、印刷环境、印刷工艺(2)主观因素主要涉及印刷操作者的技术素质。
5.写出国标GB/T 17934.3—2003中对新闻纸印刷网点增大值的要求。
根据GB/T 17934.3—2003标准,新闻纸印刷过程中,采用阳图型版材,彩色印刷品上对应胶片上50%网点处得到的网点增大值是:34线/厘米24% ;40线/厘米27%6.简述新闻纸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印刷业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考核试卷

12.以下哪些设备可以用于检测印刷品的尺寸精度?()
A.尺寸测量仪
B.套准仪
C.分光光度计
D.显微镜
13.印刷过程中可能导致印刷品出现水波纹的原因有哪些?()
A.纸张湿度不均匀
B.印刷压力不均匀
C.油墨黏度不合适
D.印刷速度不稳定
14.以下哪些技术可以用于提高印刷品的套准精度?()
A.自动套准系统
B.激光定位
C.机械调节
D.人工调整
15.印刷质量控制中,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来检测印刷品的耐磨性?()
A.摩擦系数测试仪
B.厚度计
C.光泽度计
D.色差计
16.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印刷品的光泽度?()
A.纸张的表面处理
B.油墨的类型
C.印刷压力
D.上光工艺
17.在印刷质量控制中,哪些检测工具可以用来评估印刷品的整体外观质量?()
3.步骤:检查油墨、纸张、印刷设备设置等;对比标准色卡;调整油墨配方或印刷参数。解决方案:优化印刷条件,重新校准设备。
4.优势:快速、准确、可重复性好。局限性:设备成本高,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高,无法检测到所有质量问题。
D.装订
18.下列哪种方法可以检测印刷品上的色差?()
A.密度计
B.色差计
C.分光光度计
D.光泽度计
19.在印刷过程中,下列哪种现象可能导致印刷品出现重影?()
A.印版磨损
B.印刷压力过大
C.纸张吸收性差
D.印刷速度过快
20.下列哪种设备主要用于检测印刷品的尺寸和套准精度?()
A.分光光度计
B.显微镜
1. D
2. A
3. D
4. D
5. 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刷图像检测与控制》教学大纲Measurement and Quality Control of Printing Images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印刷工程专业必修专业课程,作用是介绍印刷产品,特别是印刷图象的检测、质量控制和评价技术,使该专业学生具有扎实的相关理论和全局的质量观念;掌握定量分析彩色印刷图像质量的测控技术及其最新进展状况。
第一章颜色测量技术原理与应用1.本章主要内容:1.绪论(国内外研究现状)2.密度测量技术及其误差分析3.色度测量技术及其应用4.色彩复制系统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1. 密度测量原理分类2.色度测量技术第二章印刷复制流程的质量控制1.本章主要内容:1.阶调的最佳复制2.彩色的最佳复制3.色彩管理4.印刷图像复制问题及印刷特性的控制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1. 阶调复制2.色彩管理第三章影响印刷图像质量的变量1.本章主要内容:1.印刷色序和叠印率2.网点增大3.实地密度4.相对反差5. 灰平衡6.光泽度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1. 最佳实地密度2.相对反差3.灰平衡第四章印刷图像质量测控技术1.本章主要内容:1.海德堡印刷机自动控制系统2.CP2000操作界面3.罗兰印刷机自动控制系统4.其他印刷自动控制系统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1. 印刷画面在线检测第五章印刷图像质量评价方法1.本章主要内容:1.评价的因素2.评价方法分类3.主观和客观评价方法4.综合评价方法5.印刷质量测控条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1. 综合评价方法2. 印刷质量测控条印品质量检测与控制一、概述密度有透射密度和反射密度之分。
色密度即颜色密度,依用途、目的不同,有各种表示方法。
色度用CIE(国际照明委员会)制定的测色系统X、Y、Z三刺激值进行计算。
色度用CIE(国际照明委员会)制定的测色系统X、Y、Z三刺激值进行计算。
阶调也称调子或层次。
是指原稿(成复制图像)上最亮部分到最暗部分的层次演变;色调(即颜色阶调)是阶调的变量,也就是说色调是依附阶调的演变而呈现的色量。
这种色量因不同原稿而异,如颜料、染料、成色剂等的连续调色颗粒,这种色量若转变成印版就是半色调网点或线画、实地密度。
在复制工艺中表现阶调用阶调再现曲线表示。
清晰度也称锐度,是评价图像边缘清晰程度的术语。
清晰度和解像力这两个概念,在一定意义上都是指复制品表达细部的能力,但又各有所指。
解像力是指分辨景物细部的能力,以一定宽度上所能分辨的平行线条数目来计算。
所以解像力与采用的网屏线数直接有关,网线越细,解像力也就越高;而清晰度则是指图像像素边缘的税度,即轮廓是否清晰,相同的解像力可以有不同的清晰度。
一般能辨别相互接近的两条线的最小距离,称为解像力(或称分辨力)。
用GATF的星标可测定解像力。
印刷品的颗粒性也可用不均匀性这一术语来表示。
不均匀性可严格区分为两类:一类是因纸的平滑度等引起的微观的不均匀性即颗粒性;另一类是因油墨的斑点和纸的质地斑块引起的宏观不均匀性,但这种宏观的不均匀性很少促成问题,所以单纯地所谓不均匀性,多意味着颗粒性,而颗粒性与清晰度有密切关系。
文字的质量:文字的识读性①字型的稳定性②线的粗细和间隔字号变化③文字的黑度:Coated 1.5-1.7 Uncoated 1.2-1.4纸张白度是指纸张受光照射后全面反射的能力,又有纸张亮度之称,用百分率表示。
纸张的白度越高,其表面越能使油墨色彩的特性准确表现出来。
光泽的强度,可用正反射光的大小来表示,表示方法有镜面光泽和对比光泽两种。
镜面光泽G是印刷品的正反射光量φp与标准面的正反射光量φs之比。
对比光泽的方法将是采用正反射光量/扩散反射光量来表示光泽。
印刷品的印迹能够透过反面而看得见的晕影叫透印。
另外,在纸张表面的油墨渗进纸内的叫“渗墨”。
透印和渗墨是不同的现象,在测定时因为不易把两者区别开来,所以把两者结合起来叫印刷透印。
印刷品经过充分干燥之后,轻轻摩擦印刷面颜料就剥落的现象叫粉化。
如果油墨中采用的调墨油太稀,或者对纸张来说油墨的配比不适当,或由于干燥时间太长,都可使颜料不能很好地粘附到纸张上。
印刷品质量是指印刷品还原原稿的真实程度(即色彩、明暗、质感、形体、清晰度和透视感的程度)。
印刷品质量要求:①线条或实地印刷品:墨色厚实、均匀、光泽好、文字不花,清晰度高、套印精度好,无透印、背凸过重、背面蹭脏等现象。
②彩色(网点)印刷品:阶调和色彩再现忠实于原稿、墨色均匀、光泽好、网点不变形、套印准确,没有重影、透印、各种杠子、背面粘脏,以及人为的伤痕等现象。
图像印刷品的复制质量:①印刷品对原稿的再现性;②印刷品与印刷品之间的一致性(复制质量的稳定性)。
复制质量的再现性包括:色彩再现性,阶调再现性,图像的清晰度以及表现质量(印刷的均匀性)。
文字质量的特征参数:不存在堵墨、字符破损、白点、边缘不清、多余墨痕等。
有较好的识读性。
图像复制质量的主要评价内容:阶调再现、颜色再现、清晰度、表观质量(不均匀性、重复率——平均质量)。
(1)阶调再现。
对于图像明暗阶调变化影象的传递特性,用阶调复制曲线表示。
(2)颜色再现。
用密度计测量或CIE测色系统的色度值表示。
(3)图像的清晰度。
对于图像轮廓的明了性或细微层次。
质感的能见度,用测试法或星标表示。
(4)印刷的不均匀性。
对于图像复制过程中出现的颗粒性或印刷中出现的墨杠、墨斑、墨膜不匀以及纸张故障所引起的画面不均匀的现象,用测微密度计或光学衍射计等测量表示。
(5)印刷重复率。
对于保持印刷中质量的稳定性要求达到极高的重复率,在生产中通过自动控制求出平均质量值,用统计法表示。
图像复制质量的评价方法:主观评价、客观评价、综合评价主观评价:是评价者以复制品的原稿为基础,以印刷质量标准为依据,对照印样或印刷品,根据自己的学识、技术素养、审美观点和爱好等方面的心理印象做出评价。
因地点、周围环境的不同,特别是观察复制品(与原稿对比)的照明条件不同及观察者的精神状态时所产生的视觉差异。
主观评价内容:(1)墨色鲜艳,画面深浅程度均匀一致。
(2)墨层厚实,具有光泽。
(3)网点光洁、清晰、无毛刺。
(4)符合原稿要求,色调层次清晰。
(5)套印准确。
(6)文字清晰、完整,不缺笔断道。
(7)印张外观整洁,无褶皱、油迹、脏迹和指印。
(8)印张背面清洁、无脏迹。
(9)裁切尺寸符合规格要求。
主观评价的结果往往以定性指标的方法表示出来。
不同的人对各个印刷品按优、良、中、差分等级或者打分,最后进行总分统计。
客观评价:是以测定印刷品的物理特性为中心,通过仪器或工具对印刷品做定量分析,结合复制质量标准作出客观评价。
客观评价的优点:(1)可以用定量数据来反映印刷品的各种质量特性,特别是工艺系列化的随机控制更能稳定印刷质量;(2)操作者的目的性明确,质量和责任分明,避免工序间因质量问题相互推诿的现象;(3)有利于各种故障的分析和经验的总结;(4)促进质量管理的系列化,加快出版速度,降低成本。
客观评价的内容:色彩再现阶调层次再现清晰度和分辨力网点的微观质量质量稳定性等内容客观评价中可使用密度计、分光光度计、控制条、图像处理手段等测得这些质量参数。
综合评价:就是以客观评价的手段为基础与主观评价的各种因素相验证的方法,亦即是使主观的心理印象与客观的数据分析相吻合,进而使评价标准更切合科学管理的方式。
综合评价的特点:①首先确定目检价值的存在,包括印刷质量专家与大多数人目检印象的一致性。
②根据客观评价的手段,以测试数据为基础。
③将测试数据经过计算、做表,得出印刷质量的综合评价分。
密度测量:密度测量实质上是对反射光或透射光的光量大小的度量,是视觉感受对无彩色的黑、白、灰组成的画面明暗程度的度量。
密度计一般由照明光源、透镜、彩色滤色片、传感器、显示器等部分组成。
密度测量的应用:1. 在印前部门,密度计应用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1)测量原稿密度。
(2)测量印前输出分色片的密度,检测分色片质量,并校准及线性化照排机。
(3)分析打样样张的特性,有助于控制颜色和色调复制的变化因素。
(4)制版车间对于原版和印版质量的检测,可测量密度值、网点面积率等,以控制印刷制版质量。
2. 印刷车间反射密度计的应用:(1)分析印刷车间购入的材料,如油墨和纸张的性质。
(2)测量实地块的密度值,根据测量值来判断墨量大小。
检查是否出现偏色。
(3)测量网点面积或网点增大值。
(4)测量印刷油墨的叠印率,保证色彩还原。
(5)测量相对反差,使层次复制处于最佳状态,也能为灰平衡提供依据。
密度计测量的不足:首先,仪器之间的一致性差,这种差异就会导致不同密度计的读数不能进行比较,在交流沟通上很困难。
其次,密度计不能提供与人眼灵敏度相关的心理物理测量,所以也就不能正确反映视感觉的明暗,密度计的分析测量能力是有限的,而且不能准确地表示出颜色的外貌。
色度测量:色度测量是利用色度测量仪器对印刷品进行测量,得到直接描述印刷品颜色的色度数据(例如三刺激值)的方法。
色度测量是将人眼对颜色的定性颜色感觉转变成定量的描述,这个描述是基于表色系统。
色度计是仿照人眼感色的原理制成的,通过对被测颜色表面直接测量获得与颜色三剌激值X、Y、Z成比例的视觉响应,经过换算得出被测颜色的X、Y、Z值,也可将这些值转换成其它匀色空间的颜色参数。
色度计一般由照明光源、校正滤色器、探测器组成。
不足:a.由于视觉灵敏度跟滤光片-传感器不易调节,绝对精度不够;b.光电色度计中一般只有A光源或C光源,不能用于测透射原稿。
区别:a.密度计用三滤色片测量,且值取对数换算,色度计所得值不需对数转换;b.色度计所用滤色片要模拟人的视觉函数;密度计所用滤色片一般不需要模拟人的视觉函数,即:两者滤色片本身特性不同。
分光光度计测量颜色表面对可见光谱各波长光的反射率,将可见光谱的光以一定步距(5nm、10nm、20nm)照射颜色表面,然后逐点测量反射率,将各波长光的反射率值与各波长之间关系描点可获得被测颜色表面的分光光度曲线,每一条分光光度曲线唯一地表达一种颜色,也可将测得值转换成其它表色系统值。
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光源、色散装置、光电探测器和数据处理与输出几部分构成。
特点:a.把色彩作为不受观察者支配的物理量进行测量b.可提供>16点的数据,精确度高c.测量结果可以判断同色异谱现象d.测量光源类型多,采用D65光源可以测量带荧光的图象色度测量在印刷中的应用:1.首先在印刷材料的质量控制上。
2.其次色度测量在对于印刷中灰平衡的分析测量、最佳阶调复制以及针对不同油墨、纸张和印刷条件的校色方面也有很大作用。
3.此外利用这种方法还能分析打样张的色彩和印刷用纸的匹配情况,分析预打样工艺中所用颜料的色度特性;分析一套油墨再现的色域和各套油墨再现色域的不同以及原稿和复制图像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