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

合集下载

五级下册科学课件一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教科版

五级下册科学课件一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教科版
约2克 约4克 约13克 约14克
沉浮情况
沉 沉 沉 浮
我的发现 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食盐能让 马铃薯浮起来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一马铃薯在液体 中的沉 浮 教科版
拓展知识:淹不死人的死海
在约旦与巴勒斯坦之 间,有一个名叫死海 的咸水湖。死海里的 水咸极了,含盐量比 普通的海水高出六、 七倍。
因为水太咸了,湖边很少长草,水里没有鱼,一片 死气沉沉,所以得了个死海的名称。可是死海却淹 不死人。即使不会游泳的人在死海里也不会下沉。 人能在死海的湖面上漂浮,要是有兴致的话,还可 以悠闲地躺在水面上读书看报呢。
(× )
(3)水里只要溶解了其他物质,马铃薯就一定能浮起
来。( × )
(4)马铃薯在盐水中是浮的,那么其他物体在盐水中
也一定是浮的。( × )
(5)能使马铃薯上浮的液体,烘干后得到的白色粉末
肯定是盐。( × )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一马铃薯在液体 中的沉 浮 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一马铃薯在液体 中的沉 浮 教科版
沉浮情况
我的发现
在水中加入一定数量盐的盐水,能让 马铃薯浮起来。
思考:还有什么液体也能让马铃薯浮起来?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一马铃薯在液体 中的沉 浮 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一马铃薯在液体 中的沉 浮 教科版
判断题
(1)马铃薯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是不同的。
( ×)
(2)除了浓盐水外,其他液体不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一马铃薯在液体 中的沉 浮 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一马铃薯在液体 中的沉 浮 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一马铃薯在液体 中的沉 浮 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一马铃薯在液体 中的沉 浮 教科版

《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PPT课件

《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PPT课件
.
1
思考:影响马铃薯沉浮的因素是什么?
马铃薯是同一个、液体的量 也是相同的,影响它沉浮的因素 只能是浸入的液体。
通过哪些方法我们可以检验两 种液体的不同呢?
1.看 2.闻 3.尝 4.加热
观察比较两种液体
做液滴加热实验: 从两个杯子里各取几滴液体,分别滴在不锈钢 调羹上加热,比较液滴变干后留下的痕迹。
坦之间,有一个名叫
死海的咸水湖。死海
里的水咸极了,含盐
量比普通的海水高出
六七倍。因为水太咸
了,湖边很少长草,
水里没有鱼,一片死气沉沉,所以得了个死海的
名称。可是死海却淹不死人。即使不会游泳的人
在死海里也不会下沉,人能在死海的湖面上漂浮,
要是有兴致的话,还可以悠闲地躺在水面上读书
看报呢。
.
12

“中国死海” 位于四川省大英县蓬莱镇,是一个内陆湖。其 湖水含盐量超过了22%,类似于中东的“死海”,人在水中可 以轻松地漂浮而不下沉。
水的量
7.5克 15克
30克 45克
100毫升 100毫升 100毫升 100毫升
沉浮情况
下沉 下沉 上浮 上浮
讨论:从实验现象和结果分析,怎样 的液体才会使马铃薯浮起来?
1. 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2. 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 浮,这样的液体有许多。
淹不死人的海——死海
在约旦与巴勒斯
课后延伸:
课外去试一试,还有哪些液体能使 马铃薯浮起来?
温馨提示:
1.小组同学要分工合作。
2.加盐要一勺一勺地加,保证每次加的分量接近。
3.每加一次就要充分搅拌,边搅拌边观察。每加一 次就要观察一下马铃薯的沉浮情况并记录。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案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案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材】《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第七课【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知道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2.了解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过程与方法:1.经历一个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实验探究过程。

2.通过加热液滴和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

3.学会给液滴加热的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1.明白要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很多的假设和不断的实验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一个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教学难点】1.加热时需注意的安全事项。

2.通过实验来不断证明自己的假设。

【学情分析】学生对物体沉浮的关注,一般只看物体本身,很少会关注到液体的性质,液体对沉浮的影响对学生来说是个意外的发现。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很少有这样的经验。

影响物体的沉浮的因素不仅仅有物体本身的重量和体积(密度),而且还有液体的密度。

本课将展开对这一变量的研究,向学生展示一个新的探索项目。

联系本单元的第一课,继续研究物体沉浮的因素。

本课主要研究不同浓度的液体,对马铃薯沉浮的影响。

调制一杯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可以使学生看到只有在液体中溶解足够多的物质时,马铃薯才能浮起来,渗透了改变液体密度会影响沉浮的概念。

【教学准备】演示实验:一个马铃薯,一杯清水,一杯味精水。

小组实验:每组一个马铃薯、酒精灯、调羹2个、浓盐水、40克食盐(已包装好)、40克白糖(已包装好)、2只烧杯、一根筷子,打火机和小木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生:马铃薯师:现在我要将它放在这杯水中,你们猜一猜,它会沉还是浮?二、观察马铃薯的沉浮:1.推测马铃薯放人水中是沉还是浮。

2.把马铃薯轻轻放人清水中,观察它的沉浮状况。

3.把马铃薯从清水杯中拿出、擦干,轻轻放人另一个杯子中,观察它的沉浮。

怎样解释马铃薯在不同杯子中的沉浮?影响马铃薯沉浮的原因是什么?怎么解释马铃薯的沉浮现象?三、观察比较两种液体:1.观察两杯液体有什么不同。

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PPT课件

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PPT课件
使用说明
为了更好地方便您的理解和使用,发挥本文档的价值,请在使用本文档之前仔细阅读以下说明: 本资料突出重点,注重实效。贴近实战,注重品质。适合各个成绩层次的学生查漏补缺,学习效果翻倍。本文档为 PPT格式,您可以放心修改使用。祝孩子学有所成,金榜题名。 希望本文档能够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使用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课件
-
演示实验
把一个马铃薯放入一个杯子里, 下沉;取出马铃薯擦干,放入另 一个杯子,马铃薯却浮了!为什 么?
清水Leabharlann 溶液水怎么确定一杯水中加了盐?
加热的方法: 从两个杯子里各取几滴液体, 分别滴在不锈钢调羹上加热, 比较液滴变干后留下的痕迹。
观察两种留下的痕迹,能使马 铃薯上浮的液体有什么特点?
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
温馨提示
1.取水100毫升(取杯子的三分之一的水量)。 2.盐要一点一点的加,加盐的时候要边搅拌边观 察,溶解后再加。(用笔搅拌) 3.一次次的加盐直到马铃薯上浮为止。
实验记录
食盐的量
水的量
100毫升
100毫升
100毫升
100毫升
沉浮情况
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

马铃薯在水中的沉与浮

马铃薯在水中的沉与浮

《马铃薯在水中的沉与浮》说课本课设计意图。

《马铃薯在水中的沉与浮》是《沉与浮》单元的第三课,是继“沉的物体和浮的物体”之后从另一个角度探究影响物体沉浮因素的一课。

从科学知识领域来说,沉与浮实际上是对物体相互作用的研究。

把马铃薯放入水中,它的沉浮与什么有关呢?前面的研究使学生只会关注到物体本身的大小、轻重等特征,而这一课的研究将使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相互作用的另一个物体身上——即关注到液体对物体沉浮的影响。

而且学生通过兑一杯盐水的实践活动,发现只有加入的盐达到一定的量时,原来沉下去的马铃薯才可以浮起来。

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开始学会全面的、系统的、多角度的对某个现象进行观察研究,使刚刚接触《科学》学习的三年级学生认识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它里面隐藏着非常深远的科学教育的意义。

通过本课学习要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⑴、科学概念方面要知道物体的沉浮与液体有关系。

⑵、科学过程与方法方面是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证实”的科学探究过程,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科学的思维方法。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观察事实的求实态度,在没有确凿的证据时,不能妄下结论。

围绕这些目标,进行了以下设计:1、大小两个马铃薯分别放进两种不同的液体中,观察。

交换场地再观察。

学生通过观察得到的事实,产生疑问:会不会是其中一种液体里加了盐?这时,学生观察的重心已经从马铃薯转变到液体身上。

2、围绕液体里是否加盐展开讨论,进行多种可能的猜想。

如:摸、闻、尝等。

强调安全第一,不能随便尝。

学生会说加了盐看不见,溶解了。

老师适时进行追问:“既然你们那么肯定加了盐,那你能不能把盐找出来?”学生这时会继续开动脑筋,想出烧干水等办法。

于是,新的现象产生出来——白色晶体是什么?能不能证明是盐水?学生普遍认为白色晶体就是盐,于是老师拿出与盐类似的白糖和味精,请学生换个角度思考,如果把盐、白糖和味精分别放进水里,马铃薯会怎样?3、学生已经迫不及待了,他们积极地动手实验,发现三种液体都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五下《马铃薯的沉浮》

五下《马铃薯的沉浮》
实验报告(学科:科学五下)
姓名:合作者:班级:日期:
实验名称:马铃薯的沉浮
实验目的:在水中加入一定数量的盐能让马铃薯浮起来
用品:盐、烧杯、马铃薯、玻璃棒、不锈钢调羹
实验步骤
Hale Waihona Puke 现象分析1、在烧杯里放入300毫升的水,把马铃薯放入观察沉浮。
2、放入一平勺的盐,搅拌至溶解,观察马铃薯的沉浮。
3、重复第2个步骤,继续观察马铃薯的沉浮,直至马铃薯浮起来。
4、整理分析数据,概括实验结论。
在水中没有加入盐以前马铃薯沉在水底,逐步加入盐以后马铃薯就逐步离开杯底,最后浮起来了。
结论:在水中加入一定数量的盐能让马铃薯浮起来。
问题和建议:在水中加入其他物质马铃薯也能浮起来吗?

最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精品教学课件
第一单元 沉和浮
第7课时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导入
马铃薯放水中,是沉还是浮?
——用实验来检验吧!
探索
观察马铃薯的沉浮
同一个马铃薯,时沉时浮,什么原因?
探索
观察比较两种液体
类别
现象
看 闻 …… 加热
让马铃薯 沉的液体
让马铃薯 浮的液体
你会用什么方法来观察比较?探索滴液加热实验实验器材:汤勺、滴管、酒精灯、检验液体等
水的量 100毫升 100毫升 100毫升 100毫升
食盐的量
沉浮情况
我的发现
在水中加入一定数量盐的盐水,能让 马铃薯浮起来。
思考:还有什么液体也能让马铃薯浮起来?
拓展
判断题
(1)马铃薯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是不同的。
( ×)
(2)除了浓盐水外,其他液体不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 )
(3)水里只要溶解了其他物质,马铃薯就一定能浮起
来。( × )
(4)马铃薯在盐水中是浮的,那么其他物体在盐水中
也一定是浮的。( × )
(5)能使马铃薯上浮的液体,烘干后得到的白色粉末
肯定是盐。( × )
拓展
拓展知识:淹不死人的死海
在约旦与巴勒斯坦之 间,有一个名叫死海 的咸水湖。死海里的 水咸极了,含盐量比 普通的海水高出六、 七倍。
因为水太咸了,湖边很少长草,水里没有鱼,一片 死气沉沉,所以得了个死海的名称。可是死海却淹 不死人。即使不会游泳的人在死海里也不会下沉。 人能在死海的湖面上漂浮,要是有兴致的话,还可 以悠闲地躺在水面上读书看报呢。
1.从两个烧杯中各取一滴液体,滴在汤勺上。 2.点燃酒精灯,对汤勺里的滴液进行加热。 3.滴液变干后,观察比较汤勺里留下的痕迹。

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实验记录三年级作文

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实验记录三年级作文

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实验记录三年级作文今天是科学课,老师说我们要做马铃薯的实验!我开心得要死,终于可以不用玩水了!我们每个人都拿了一颗马铃薯,还有一个装水的杯子。

老师让我们先把马铃薯放进水里,哇,它漂起来了!
老师说,现在要加盐,加好多盐!我惊异地紧紧地盯着我的小杯子,盐一点点地融解,水变得越来越浑浊。

马铃薯渐渐地浮出水面,好像在水里跳现代舞!
我很开心地拍着手掌,这真是太神奇了!马铃薯竟然会浮起来!我禁不住用手轻轻地碰了碰它,它稍微有点凉凉的,还带着一丝泥土的味道。

同学们都开始讨论,为什么马铃薯会浮起来呢?老师微笑着说,你们自己去想一想吧!我的脑海里冒出了问号,马铃薯为什么不总是沉下去呢?为什么它可以沉下去,也可以浮起来呢?
我很想早点回家,把这些秘密告诉爸爸妈妈,让他们也跟我一起赞叹不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死海” 位于四川省大英县蓬莱镇,是一个内陆湖。其 湖水含盐量超过了22%,类似于中东的“死海”,人在水中可 以轻松地漂浮而不下沉。
课后延伸:
课外去试一试,还有哪些液体能使 马铃薯浮起来?
100毫升 100毫升 100毫升 100毫升
沉浮情况
7.5克 15克
下沉 下沉
30克
45克
上浮
上浮
讨论:从实验现象和结果分析,怎样 的液体才会使马铃薯浮起来?
1. 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2. 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 浮,这样的液体有许多。
淹不死人的海——死海
在约旦与巴勒斯 坦之间,有一个名叫 死海的咸水湖。死海 里的水咸极了,含盐 量比普通的海水高出 六七倍。因为水太咸 了,湖边很少长草, 水里没有鱼,一片死气沉沉,所以得了个死海的 名称。可是死海却淹不死人。即使不会游泳的人 在死海里也不会下沉,人能在死海的湖面上漂浮, 要是有兴致的话,还可以悠闲地躺在水面上读书 看报呢。
温馨提示:
1.小组同学要分工合作。 2.加盐要一勺一勺地加,保证每次加的分量接近。 3.每加一次就要充分搅拌,边搅拌边观察。每加 一次就要观察一下马铃薯的沉浮情况并记录。
(玻棒搅拌时不要太用力,不要碰到杯壁。)
4.可以将马铃薯一直放在水中,方便观察它的沉 浮。边观察边及时填写实验记录。
实验记录
食盐的量 水的量
思考:影响马铃薯沉浮的因素是什么?
马铃薯是同一个、液体的量 也是相同的,影响它沉浮的因素 只能是浸入的液体。
通过哪些方法我们可以检验两 种液体的不同呢?
1.看 2.闻 3.尝 4.加热
观察比较两种液体
做液滴加热实验: 从两个杯子里各取几滴液体,分别滴在不锈钢 调羹上加热,比较液滴变干后留下的痕迹。
注意:手要尽量握在调羹后端,防止烫伤。
实验记录
液体编号 1号 加热后的结果 无明显痕迹 白色晶体 猜测可能是 何种液体 清水 盐水 ……
2号
观察两种留下的痕迹,我们发现
能使马铃薯上浮的液体Fra bibliotek溶解了其他物质 ( 盐) 。
调制一杯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
实验材料:水、玻棒、镊子、马铃薯 、盐、药勺。 实验过程:往水中加盐,使马铃薯浮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