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防暑应急预案57217
夏天高温防止中暑应急预案5篇

夏天高温防止中暑应急预案5篇夏天高温防止中暑应急预案5篇夏天高温防止中暑应急预案怎么写?而在某些情况下,机体出现产热增加、获取热量增多及散热障碍时,可引起中暑。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夏天高温中暑应急预案。
夏天高温中暑应急预案(精选篇1)随着天气逐渐转为炎热,持续高温闷热天气对一线生产员工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都有很大影响,尤其容易使人身心疲劳,从而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
再加上生产一线劳动强度较大,人员流失严重,更对防暑降温提出更高要求。
因此,一定要最大限度的缓解炎热高温对一线生产员工的影响,降低暑期事故的发生率。
结合生产一线实际情况,为减少事故发生率,降低员工流失率,特制订以下防暑降温方案:一、日常饮食:(一)建议食堂饭菜以清淡、营养、易消化为宜,多准备一些清凉爽口食物,例如凉面、凉菜、凉粉等;(二)天气炎热会加大员工的身体能量消耗,因此,建议食堂适量增加姜、醋、苦瓜、大蒜等醒脾健胃之品,减少饭菜中油腻辛辣食物的加入量,以增强员工食欲;(三)每餐尽量提供清凉生津饮品,例如番茄汤、绿豆汤等,推荐海带南瓜汤;(四)在饭菜的准备上,多备一些新鲜多汁的食物,例如黄瓜、西红柿、豆角、苦瓜等等。
二、高温福利:(一)定期为一线生产员工提供西瓜、西红柿等性寒水果,缓解高温压力。
(二)购入葛根、金银花、绿豆等物品,每天定时提供菊花茶、绿豆汤、淡盐开水等降火饮品,务必保证生产一线饮用水供应。
三、预防措施:(一)工作中可根据天气状况安排一线生产员工适度休息;(二)加强员工宿舍管理,做好宿舍通风工作,搞好宿舍环境卫生,定期消毒防蚊,做好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工作;(三)严抓食堂卫生,严格执行消毒制度,搞好食堂饭菜卫生,防止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四)准备一些常用的防暑降温药品,如:人丹、藿香正气水、十滴水、风油精等,放在仓库由车间主任根据需求领取。
(五)与当地医院建立医疗救护协议,作为医疗救护保障;公司预留司机待命,以便及时处理因天气炎热发生的事故;四、做好员工思想工作:(一)制作防暑降温海报在公司各处张贴,对防暑降温工作进行宣传,计划制作海报、条幅、印刷A4纸张张贴于车间、宿舍等厂区各处,预计费用200元;(二)建议邀请公司领导进行晚间员工车间、宿舍走访;(三)员工在工作期间,各车间主任和班组长要做好思想引导工作,员工关系专员要定时了解员工想法,把握员工思想动态,并做好宿舍走访工作。
高温降暑工作应急预案(精选4篇)

高温降暑工作应急预案(精选4篇)高温降暑工作篇1应急预案指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
1、目的:为预防公司员工在高温气候环境下作业出现中暑现象,保证公司生产顺利进行,确保员工出现中暑等紧急情况时,能迅速有效的启动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保障员工的身体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2、职责及适用范围:公司安全管理委员会为预案执行责任部门,本预案适用公司所有部门,重点防范单位是:定型工序、复合工序、检验工段、仓库、锅炉房、设备动力部、食堂等。
3、应急预案启动:以当地报纸刊登的当日最高气温为依据,连续三天最高温在37℃以上或当日最高气温达38℃时自动启动应急预案,公司所有部门按应急预案执行各项工作措施。
4、应急预案实施(1)设备动力部应加强夏季水电供应的管理,保证车间生产的用电和用水需要。
如遇特殊情况需停电、停水,应事先通知相关部门,并根据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预防方案。
(2)广泛宣传中暑的防治知识,使员工掌握防暑降温的基本常识;车间管理干部每天应加强车间生产情况的巡回检查,及时了解车间的高温环境和职工身体状况,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将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3)设备动力部负责预先采购一批降温药品,按要求将药品分发给各工序各岗位。
公司在各饮水处设立凉茶桶,保证每天有凉茶供应。
(4)车间各重点工序和重点高温岗位配备降温风扇。
每天上午10:30分和下午2:30分安排员工到阴凉通风处休息20分钟。
(5)公司食堂每天应向车间生产一线供应冰水二次,时间分别在每天上午10:30分和下午2点钟。
每天中午免费向员工供应两桶紫菜蛋汤。
具体由公司办公室负责落实。
(6)公司车队应保证随时预留一辆小车并配备好司机,以应付突发事件的处理需要。
具体由公司办公室负责。
(7)中暑施救方法:轻度患者:公司员工在正常作业时出现头昏、乏力、目炫现象时,应立即停止作业,防止出现二次事故,其他周边员工应将症状人员安排到阴凉、通风良好的区域休息,供应其凉水、药品、湿毛巾等。
高温应急预案及措施(6篇)

高温应急预案及措施(6篇)学习减灾知识,营造安全家园,为了加强对安全事件的预测和控制。
应急预案要充分考虑不同应急情况下的资源调度和管理问题,如果您需要符合您需求的“高温应急预案及措施”相关推荐,本文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高温应急预案及措施【篇一】一、概述高温天气是指气温长时间处于35℃以上,或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的天气现象。
高温天气对人体健康和生产生活有极大影响,必须做好应急预案和措施。
二、应急预案1.组织领导机构:应根据高温天气预报情况,及时成立领导小组,统一组织管理,制定应急预案。
2.建设救助、救济站点:在容易发生中暑、热衰竭等危害的地点,设置临时救助站点,配备应急药品和急救设备,及时为受灾群众提供急救救治。
3.保障用水安全:在高温天气中,用水量大,水资源也更容易受到污染,应加强对自来水管道的巡检,降低用水峰值,确保用水安全。
4.加强疫情防控工作:高温天气容易引起病毒、细菌等疾病传播,应及时消毒、加强健康教育,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5.开展应急演练:在高温天气到来之前,应及时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三、应急措施1.防暑降温:白天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尽量待在空调环境内,并时刻注意保持室内通风。
出门时应备好夏季组合袜、喷雾器、冰毛巾等用品,及时补充水分。
2.预防中暑:应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避免剧烈运动、酷热食物等,如出现中暑症状,应及时就医。
3.加强防护工作:应选择轻质、透气、吸汗的衣服,遮阳防晒帽、太阳镜等,减少暴露在阳光下的时间,保持身体清洁和卫生。
4.保障安全:在高温天气中,地面和路面的温度也较高,应注意防范火灾等安全事故,做好用电安全、自然灾害防范等工作。
四、总结高温天气对人体危害较大,应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和措施,加强防范和应对,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保障工作,减少高温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高温应急预案及措施【篇二】高温天气是指相对于一般天气条件下,气温长时间持续在35℃及以上的天气,容易引发热带夜间、暴雨等极端天气,对人类生活和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夏天高温防止中暑应急预案

夏天高温防止中暑应急预案一、前期准备工作:1.确认高温预警信息:及时关注当地气象预报,了解高温预警信息。
2.室内通风降温:提前将室内窗帘拉上,避免阳光直射,打开空调或风扇,确保室内环境凉爽。
3.减少户外活动:尽量减少在高温时段的户外活动,尤其是中午时分。
4.饮食均衡: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多喝水或饮用含电解质的饮料,避免过量饮酒和咖啡因饮料。
二、高温下的应急处置措施:1.及时发现中暑症状:密切关注身体感觉,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如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皮肤发热等,应立即采取措施。
2.寻找阴凉处休息:立即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并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
3.补充水分:口服温水、含电解质的饮料等,每隔一段时间适量补充水分。
4.降温措施:为中暑人员提供湿毛巾擦拭身体、用清凉的水洗脸或淋浴等降温的方法。
5.鼓励喝盐水:适量喝一些盐水,可以补充体内的电解质。
6.呼叫急救人员:如果中暑症状严重,如体温过高、意识丧失等,应立即呼叫120急救。
三、高温期间的防护措施:1.出行时的防护: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必要时佩戴宽檐帽、太阳镜、口罩等,涂抹防晒霜,穿轻薄、透气的衣物。
2.室外工作的安排:对于需要长时间在室外工作的人员,应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高强度劳动,并提供充足的饮水和防暑设施。
3.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防暑措施: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应加强防暑宣传,提供充足的饮水设施;在教室、办公室内安装空调或风扇,并及时检查设备运行情况。
4.高温期间的特殊人群关怀:特殊人群包括老年人、儿童、孕妇、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等,应加强关怀和照料,定期室内降温、保持适度清爽。
5.定期巡查和监测:定期巡查公共场所、居民区、工地等,确保环境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及早发现潜在的风险隐患。
四、高温时期的舒适保持和日常护理:1.室内降温:保持室内通风和空调设备的正常运作,控制室内温度。
2.饮食均衡:多食用富含水分、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西瓜、黄瓜、葡萄、香蕉等。
夏季高温防暑应急预案范文三篇

夏季高温防暑应急预案范文三篇夏季高温防暑应急预案1、目的对可能发生的人员意外中暑事故做出应急准备,预防或减少事故发生时安全风险。
2、适用范围适用于在本公司范围内可能发生的人员意外中暑事故的应急处理。
3、应急具体方案3.1人员一旦感觉自己有头晕、胸闷或其他难受现象时,应尽可能第一时间内撤离现场到通风良好的场所呼吸新鲜空气,并解开衣服的扣子,用冷水洗脸降温,同时提醒通知作业场所其他人员是否也有类似的现象。
3.2若感觉上述现象比较严重,应立即告诉现场其他人员,获得其帮助,在其协助下迅速撤离到通风良好的场所呼吸新鲜空气,同时协助人员用冷水浸过的毛巾或其他用具冷敷患者的头部,迅速降温。
3.3若患者已经呼吸困难,应迅速将患者抬离现场,在通风良好的场所,解开患者的衣服协助散热降温,平躺,立即给患者做人工呼吸,同时拨打医疗救助电话120获得有效的救援时间。
4、事故后处理4.1事故处理完毕,由安全主任负责组织依据《事件调查与环境安全不符合控制程序》进行调查包括现场温度监测,若确实属于现场温度过高或通风条件问题导致,联络行政部、生产部商讨解决方案,能通过改进工艺消除情况优先改进工艺,若不行,则通过安装通风降温设施的要求或在现场配备防止中暑的药物,防止类似事故再发生的目的。
4.2若属于个人体质问题导致,在条件允许情况下,由行政部为其调离换岗。
5、方案演习5.1在可行情况下,由安全主任每年负责组织公司人员按照上述规定进行一次演习,并保留相应的演习记录。
5.2演习前准备5.2.1职责和权限明确5.2.1.1工厂经理担任演习现场总指挥职责。
5.2.1.2安全主任担任副总指挥:a.负责与当地医院等相关方进行联络;b.负责演习救助设施的准备与落实;c.负责方案演习后的总结与完善。
521.3安全主任负责组织对参与演习人员进行事前培训学习包括人工呼吸的基本常识、注意事项、演习注意事项、演习目的和本次演习要求。
5.3演习结束后由安全主任负责对本次演习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编制“演练分析总结报告”,提交总结分析报告与总经理,同时作为公司内部安全教育培训的案例,可以围绕以下但不限于几个方面:a、人员救助方面(人工呼吸方法是否正确妥当;担架使用正确;抬离伤者方法是否确;救助方法是否妥当,是否存在其他安全隐患等);b、参与人员建议;.....总结分析结果需要更改本方案时,由安全主任负责提出,依据《文件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更改。
高温防暑应急预案(通用6篇)

高温防暑应急预案〔通用6篇〕高温防暑应急预案〔通用6篇〕【篇一】21、目的:进入盛夏季节,日照强度高,高温天气持续,为实在做好夏季施工现场防暑降温工作,保障施工人员的身体安康、不断地改善劳动条件、防止因高温天气引发的工人中暑和其他各类消费平安事故,特制订本措施。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xx电建xx公司xx工程部。
3、详细规定:〔1〕认真落实防暑降温责任制。
有关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抓好建筑工地防暑降温工作的一系列要求,要以对一线施工人员生命和安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实在加强对防暑降温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落实责任制,制定应急预案,狠抓防范措施落实,防止因高温天气引发的工人中暑和各类消费平安事故。
〔2〕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要亲密关注有关高温天气的气象预报,气象学将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摄氏度定义为“高温日”,连续5天以上“高温日”称作“持续高温”。
严格实行“抓两头、歇中间”的避高温措施,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减轻劳动强度,严格控制室外作业时间,防止高温时段作业,确保劳动者身体安康和生命平安。
原那么上,气温超过37℃,严禁11:00至15:00进展室外作业。
〔3〕加强工作中的轮换休息。
在夏季根据施工的工艺过程,尽可能调整劳动组织,采取勤倒班的方式,缩短一次连续作业时间,加强工作中的轮换休息。
加强现场巡查,加大防暑降温知识和中暑急救知识宣传,进步全员平安防范意识。
〔4〕保证现场饮水供给充足。
现场应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饮料、茶及各种汤类等,有效地防暑降温,防止发生中暑事件。
〔5〕落实防暑降温物品。
要实在关心在高温天气下坚持施工的广阔一线施工人员,加强对防暑降温知识的宣传,要求施工人员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人丹、清凉油、风油精等,落实每一位工人的防暑降温物品。
〔6〕做好夏季防火工作。
针对夏季炎热、天气枯燥,火灾事故易于发生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预防火灾措施,对配电房、仓库、油漆房等易燃场所进展定期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同时按规定装备灭火器材。
高温天气中暑应急预案

高温天气中暑应急预案
高温天气中暑应急预案:
一、做好防暑降温措施
1.在室外工作或活动时,尽量避免在中午时分在烈日下活动。
可以选择阴凉处,并且要做好防晒措施,如戴帽子、墨镜、涂防晒
霜等。
2.增加室内通风、防止阳光直射进入室内;可以使用空调、电
扇等降温设备,降低室内温度。
3.注意保持室内适度湿度,可以使用加湿器或多放一些植物,
增加室内湿度。
二、早发现、及时救治
1.了解中暑的症状和预防措施,例如疲劳、头痛、口渴、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及时采取措施。
2.若出现中暑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或工作,移至阴凉、通风
处休息。
3.让患者平卧或半坐,并用冰块或冰袋敷在头部、颈部、腋窝
等降温。
同时让患者喝些盐渍水、鲜橙汁等,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4.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症状,如高热、昏迷、惊厥等,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中暑出现的症状和处理情况。
三、高温天气注意事项
1.避免高温天气中进行剧烈运动或劳动,避免过度疲劳。
2.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如果必须外出,应适当穿着宽松、
透气、轻便的衣服。
同时,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
3.随身携带足够的水,随时补充水分。
避免饮用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饮料,因为这些饮料会导致脱水。
4.当发现自己或他人出现不适症状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并在必要时寻求帮助。
高温防暑应急预案6篇

高温防暑应急预案6篇想要一篇好文章不妨去读读“高温防暑应急预案”自然灾害和事故的处理需要有一套标准化的流程和应急预案。
应急预防方案需要经常检查和修订以确保其时效性和实效性,如何确保应急预案的实施?或许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高温防暑应急预案【篇1】一、应急事项:为了使中毒、中暑人员尽快地摆脱头痛、头晕、乏力、胸闷心悸、虚脱以及休克、热痉挛等病情的折磨,尽早康复身体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制定本预案。
二、上报程序:发现人员有中毒、中暑现象,立即报告副组长,并按照要求逐级上报。
三、应急措施:(一)、食物中毒:1、催吐:如果有毒事物吃下去的时间在2小时以内,可以用催吐的方法。
取食盐20克,加开水200毫升,冷却后一次喝下。
如果不吐,再喝两次,直至呕吐为止。
取生姜100克,捣碎取汁,用200毫升温水冲服,也是催吐方法之一。
如果吃下去的是荤食,可服用十滴水来促使迅速呕吐。
此外,还可用手指等刺激咽喉引吐。
2、导泻:如果吃下去的中毒食物时间较长,已超过2小时,但精神较好,则可服用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除体外。
一般用大黄30克,一次煎服;3、利尿:大量饮水,稀释血中毒素浓度,并服用利尿药。
4、解毒:如果是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释后一次服下。
若是误食了变质的饮料或防腐剂,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质的饮料灌服。
5、病人经过急救,如症状未见好转或中毒较轻,拨打120,尽快送医院治疗。
(二)、液化气泄露:1、迅速打开门窗通风;2、如果泄露严重,发生火灾,同时启动《消防应急预案》,并拨打119。
(三)、中暑:1、发现人员中暑,队长应立即把中暑人员扶到阴凉处休息。
2、报告副组长,在副组长指导下给患者服用解暑药品。
3、副组长组织人员给患者进行物理降温(冰水、冰袋冷敷头及腋下等),加强通风及散热。
4、对重症中暑者,必要时送医院治疗。
四、应急物资:常备药品:消毒用品、担架、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工程概况 (1)㈠、工程简介 (1)㈡、地质情况 (1)㈢、气象水文 (1)二、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 (2)㈠、事故定义和类型 (2)㈡、事故危险程度分析 (2)三、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2)四、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2)㈠、应急组织体系 (2)㈡、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职责 (3)㈢、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及职责 (3)五、预防与预警 (4)㈠、预防 (4)㈡、预警 (5)㈢、信息报告与通知程序 (5)六、应急响应 (6)㈠、响应分级 (6)㈡、响应程序 (6)七、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7)㈠、通信与信息保障 (7)㈡、应急队伍保障 (7)㈢、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7)㈣、经费保障 (7)㈤、交通运输保障 (7)㈥、医疗保障 (7)㈦、后勤保障 (7)八、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8)九、奖惩 (8)十、附件 (9)附件1:工程范围内相关单位负责人、联络人、联系方式 (10)附件2:项目应急组织体系联系网络 (11)附件3:受伤人员现场急救措施 (11)高温防暑专项应急预案一、工程概况㈠、工程简介三江港区是武汉新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鄂州综合改革示范区的重要对外开放门户,位于鄂州市西北部,西临葛店与武汉市洪山区相接,东、北两侧濒临长江。
规划范围东、北临江,西至规划鄂咸高速,南至鄂州开发区,总体用地面积约207.32平方公里。
本项目为三江港新区“十横六纵”交通网络结构中的两条城市新建道路,即临江大道、疏港三路。
项目线路总长13.483公里,设计时速60km/h。
临江大道:长7.125公里,红线宽度40m,双向六车道,为城市主干道。
西起黄鄂高速公路三江港互通G316鄂州侧扩建段终点,向东沿G316布设,与三六大道交叉后在骆李村金家独屋湾折向南,往南依次与规划的经纬一路、纬六路、纬七东路、疏港二路、经纬三路、高新大道(在建)交叉、止于临江乡西侧,与疏港三路交叉。
疏港三路:长6.36公里、红线宽度40m,双向四车道,为城市主干道。
位于三江港新区中部位置,西起汉鄂高速华浦互通连接线与华浦路交叉路口(临江乡崔汤村)。
往东依次与武黄城际铁路、规划道路(疏港五路、经十二路、疏港六路、经二十路、经十三路、疏港七路、经十八路、三六大道、经纬二路)、吴楚大道(在建)、武九铁路交叉、止于临江大道(临江乡粑铺村)。
㈡、地质情况及气象水文1.地形地貌本项目位于长江中游南岸,从区域地貌角度看,场地地貌单元跨越剥蚀堆积平原和长江冲积一级阶地。
拟建道路沿线现状主要为村庄、农田、鱼塘、港汊、湖泊,地势有一定起伏,地面高程在12.92~29.47m之间变化,最大高差17m。
2. 气象项目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的气候特征。
冬夏温差大,年平均气温为17℃,极端最高气温40.7℃(1961年7月23日),极端最低温度零下12.4℃(1969年1月31日)。
历年最低气温为12、1、2月,并有霜冻和降雪发生。
年平均降水量为1353mm,北部华容区约为1250mm左右,南部梁子湖区约为1400mm左右,年降水量最多的年份是1983年的2006.7mm,最少的年份是1968年的784.3mm。
年际变化大,降水量的地域分布特点是:西北部略多于东南部,中部和西南部介于两者之间,年平均蒸发量为1457mm,潮湿系数接近于1。
秋、冬两季主导风向是偏北风,春夏两季主导风向是偏东风。
3. 水文(1)地表水。
区内地表水系极为发达,均属长江水系。
区域位置处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内南部地区,北临长江,境内河渠交错,湖泊、塘渊较多。
区内自然水系和人工水渠都极为发育,为当地农业灌溉和排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其主要水系为余湖港水系。
根据调查资料,区内河流湖泊地表水受季节性降水影响较明显,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一般大河年涨落差水位相差约4m左右。
由于区内河流的纵坡坡降很小,因而,雨季时也易形成雨涝。
(2)地下水。
地下水主要分为上层滞水、基岩裂隙水二种类型。
上层滞水:赋存于浅表层填土层中,主要来源由大气降水的下渗,及渠、塘水入渗补给,排泄形式主要为表层毛细水蒸发或向低洼处渗流;水位随季节变化明显。
水位埋深一般在地表下1.30~1.50m。
一般而言水量不大,但也不容忽视。
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于下伏基岩裂隙中,水量较小,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向下游低洼处或深度裂隙排泄。
㈢、区域地质构造本项目位于梁子湖凹陷地带,梁子湖凹陷是晚三叠世以来在印支拗褶带上形成的继承性凹陷,呈北东~北东东向弧形延伸,主要分布在鄂州市西部。
自晚侏罗世以来,凹陷盆地向断陷盆地转化,盆地的发育受北北东向断裂控制,沉积了较厚层的第四系地层;其构造形迹大多数被第四系所覆盖。
本区域现代构造运动呈现间歇性缓慢升降运动的同时在大广山周边地域伴有浅层的岩浆岩侵入特征,造成部分地域出现隆起或隐伏隆起,在一些接触带地域出现大面积的成矿现象。
但就总体区域地质来讲,区内的主要断裂第四纪时期的活动都比较微弱;还属于一个相对较稳定的地带。
二、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㈠、事故定义和类型定义:高温中暑事故是由高温气象条件引发的中暑事件的卫生应急处置工作。
以高温气象条件为直接诱因,并直接导致社会公众身体健康明显受损,甚至危及社会公众生命安全的公共卫生安全事故。
㈡、事故危险程度分析依据气象条件、高温中暑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其发展趋势,将高温中暑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级)四级。
发生高温中暑事件,达不到Ⅳ级标准的,原则上不列入突发公共事件范畴。
1 特别重大高温中暑事件(Ⅰ级),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a. 24小时内,1个县(市)区域内报告中暑患者300人以上(含300人),或有10例以上(含10例)死亡病例发生;b.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共同认定的其他情形。
2 重大高温中暑事件(Ⅱ级),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a. 24小时内,1个县(市)区域内报告中暑患者150人至299人,或有4至9例死亡病例发生;b.省级及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共同认定的其他情形。
3 较大高温中暑事件(Ⅲ级),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a. 24小时内,1个县(市)区域内报告中暑患者100人至149人,或有1至3例死亡病例发生;b.地市级及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共同认定的其他情形。
1.4.4 一般高温中暑事件(Ⅳ级),指符合下列情形的:24小时内,1个县(市)区域内报告中暑患者30人至99人。
三、应急处置基本原则坚持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紧急处置,快速反应,分级负责,协调一致的原则。
建立项目部、施工队应急救援体系,做到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关爱生命高于一切,确保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安全事故,能够迅速、快捷、有效的启动应急系统。
四、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㈠、应急组织体系项目应急组织体系由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7个应急救援工作小组组成。
结构框图如下(机构详细人员构成及联系方式见附件):㈡、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职责1、项目经理陈国斌是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第一负责人,担任组长,负责紧急情况处理的指挥工作。
副组长由孙忠民、代俊丰、王杰业、李平担任,负责紧急情况处理的具体实施和组织工作,组长不在或授权时,副组长按序行使组长的权力。
2、组长(副组长)职责⑴及时向总承包、监理组、业主应急领导小组、公司以及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等报告事故及处理情况,必要时请求援助,并接受其领导,落实指令。
⑵审定并签发本项目应急预案。
⑶下达预警和预警解除令。
⑷下达本项目应急预案启动和终止指令。
⑸负责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指挥工作,统一协调应急资源。
⑹检查督促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做好抢险救援、信息上报、善后处理以及恢复生活、生产秩序的工作。
⑺负责对外联络,向新闻媒体发布相关信息。
⑻负责检查监督应急准备工作情况,组织开展应急培训教育及应急预案的演练、操练和讲解活动。
审批并落实项目应急准备及救援资金。
㈢、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及职责⑴通讯联络组。
组长:王孝红组员:王伟龙韩程宇史红胜负责做好联系社会、总承包、公司各应急救援机构人员及当地医院的沟通联系工作。
⑵抢险救援组。
组长:周少贤组员:徐超魏友安卢言杰负责现场伤员的搜救、损失设备的安全转移及事故后对被污染区域的洗消工作,及时控制危险源。
⑶警戒维护组。
组长:李伟组员:左雨杨军刘洋负责隔离事故现场、保护事故现场事故,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危险区域,协助人员抢救和疏散,防止有人借机偷盗和破坏财物。
⑷后勤保障组。
组长:马超群组员:崔来虎张伦虎李泉成负责事故后采购有关后勤保障物资(包括饮用水、食品、衣物等)并运至事故现场。
⑸医疗救护组。
组长:陶磊组员:张峰邓培培余洋负责抢救和临时处置事故现场伤员,负责护送重伤员到相应医院救治。
有权禁止人员进入情况不明的现场,防止人员伤亡事故扩大。
⑹善后处理组。
组长:王一凡组员:贺九平陈林管广彬负责根据人员伤亡或失踪情况,负责联络和接待其家属,处理有关赔偿、抚恤等事宜。
⑺事故调查组。
组长:张锐组员:倪明华曾轶张海峰负责参与配合和上级有关单位的事故调查工作。
五、预防与预警㈠、预防1、建立高温中暑事件预测、预警机制。
各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开展高温中暑事件的预测分析,结合高温气象条件、高温中暑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其发展趋势,确定预警发布的级别,经报本级人民政府同意后发布。
2、省级(含省级)以下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发布预警,必须报送上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同时,及时分析汇总下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预警,并报送上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2.1 一级预警(红色预警)高温中暑事件级别达到Ⅰ级,且高温中暑气象预报级别达“极易发生中暑”,高温天气还有持续或加重趋势的。
2.2 二级预警(橙色预警)高温中暑事件级别达到Ⅱ级,且高温中暑气象预报级别达“易发生中暑”以上,高温天气还有持续或加重趋势的。
2.3 三级预警(黄色预警)高温中暑事件级别达到Ⅲ级,且高温中暑气象预报级别达“较易发生中暑”以上,高温天气还有持续或加重趋势的。
2.4 四级预警(蓝色预警)高温中暑事件级别达到Ⅳ级,且高温中暑气象预报级别达“可能发生中暑”以上,高温天气还有持续或加重趋势的。
㈡、预警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作业人员进行预警培训。
发现不符合施工规范和各项安全技术规程、安全操作规程等险情后,立即通知现场负责人或专职安全员。
现场负责人或专职安全员应迅速采取措施,撤离人员、确定可能波及范围并设置警戒,同时报告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进行现场指挥和协调,并根据现场情况向上级主管安全工作的领导、安全监管部门和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汇报和求得援助。
如在非工作状态发现险情,发现者应迅速直接向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