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美术欣赏
工艺美术欣赏-完整版

工艺美术欣赏-完整版工艺美术是以材料与工具为媒介,结合哲学、审美与技术等综合能力,以制造实用、美观及富有艺术性的物品为主要目的的艺术形式。
它的特点是从生活中来,回归自然与手工制造,注重审美与功能相结合,追求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创意,其艺术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欣赏。
在工艺美术品欣赏中,不仅需看到其外在的形式和装饰,更重要的是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下面分别介绍几款具有代表性的工艺美术品。
1. 京式彩绘扇京式彩绘扇,是以檀板为骨料,以纸膜为面,用毛笔绘制色彩,以及粘贴金丝、宝石等精美的元素制成的扇子。
它既具有实用功能,又兼备了高雅的艺术品位。
京式彩绘扇的风格,经历了数十年的磨练和发展,为其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
2. 陶瓷中国陶瓷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著名的陶瓷之一,其精致的技艺和独特的装饰吸引了无数的追求高品质的人们。
不同的陶瓷有着不同的风格和特点,最具代表性的是景德镇陶瓷,它以独特的青花和彩绘技艺而著称,艺术感融于日常生活,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了艺术的美妙。
3. 刺绣中国刺绣是汉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可以追溯到4世纪。
中国刺绣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技巧,赢得了国内外的认可。
其用线绣在绸缎或其他织物上,以展现出图案的形态和质地。
其用线和针精细绣制出来的花卉、动物和景色,充满了艺术感和时代风韵。
4. 瓷器中国瓷器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瓷器之一。
中华民族的瓷器制作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各个朝代都有着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代表性样式。
其独特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和华丽的装饰,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
以上介绍的都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具有代表性的几款作品。
工艺美术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不仅是艺术文化遗产,也是现代工业艺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欣赏工艺美术品时,我们要深刻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和艺术思想,同时也要关注它的实用性和美学价值,从中体验到艺术、生活和人文的内涵丰富、多元,接地气、开源之美。
美术扉页欣赏(1)

美术扉页欣赏(1—6)年级共12册一年级第1册第2册佣是古代用于殉葬的物品,题材多是被役使的卫士,奴仆和乐舞伎的偶人或现实生活中的畜兽等。
汉俑雕塑的特点:长于动态刻画,造型适度夸张,手法简洁,富有生活情趣。
《击鼓说唱俑》,四川东汉墓出土的雕塑,表现了古代说书人变敲鼓边说唱的生动神态。
只见他左手挽鼓,右手举槌,似乎正说到精彩的地方,手舞足蹈,眉开眼笑,一副有趣的样子。
《说唱俑》,头上戴着一顶旋纽的尖顶小软帽,远远看去,颇似一个高耸的发髻;上身赤裸,左臂上套了一个臂,下身穿一条浅裆长裤,为了突出滑稽的效果,裤子塑得特别低,仅仅兜住了起的肥腴臀部的下半部。
故意地将双肩耸起;还夸张性地将腰塌下、撅起臀部,故意地眯起两眼,将嘴撇成歪歪嘴,把舌头伸得老长并用力地舔鼻子。
所有这些滑稽的动作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而达到了艺术家们想要达到的目的。
《拂袖舞女俑》于1954年在陕西省西安市白家口出土,是西汉时期所塑陶俑。
它高49厘米,舞女右手扬起,飘拂的长袖落在右肩上,左手随乐曲向后摆长袖,双腿踏着鼓点扭着轻盈的腰肢。
舞女梳着汉代盛行的长发,中分,尾部挽成扁平式发髻,面貌俊美秀雅,流露出甜蜜的微笑。
她内穿交领长袖舞衣,外罩宽袖舞袍,袍袖随乐曲摆动。
俑的动态带有悠扬的旋律,其细部作精雕细刻,成功地塑造了舞女婀娜多姿的形体和娴雅恬静的神情,是汉代陶塑艺术的杰作。
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彩绘女俑》《庖厨俑》庖厨者头戴高帽作切物状二年级第3册中国民间剪纸,是民俗文化的载体,题材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内容。
运用象征的手法,通过谐音和寓意的方式表现特定的主题。
《下山虎》虎在民间有着驱邪的作用。
,作品采用了阴剪和阳剪结合的方法,用月牙纹和锯齿纹进行了装饰,老虎形态生动,活泼可爱。
《猪和鸟》《公鸡》《羊》主题都为12生肖里的动物。
《狮子》第4册我国的青铜工艺,最早是从加工生产工具开始的,随后,即应用于日常生活用具,逐步代替了以前的陶器,进入春秋时期后,艺术风格发生了变化,整体形象由厚重变得轻灵,雕刻由深沉而变得浮浅,装饰纹样由神秘变得更接近民间趣味。
《12 如何欣赏工艺美术(选修)》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美术人美版九年级上册

《如何欣赏工艺美术(选修)》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工艺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学会欣赏工艺美术作品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工艺美术作品的细节和整体,理解其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审美眼光和独立思考能力,让他们能够独立欣赏工艺美术作品。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典型的工艺美术作品图片和实物,如陶瓷、漆器、金属工艺等。
2. 准备一些与工艺美术相关的视频和文字资料。
3. 准备一些与课程相关的引导性问题,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思考。
4. 安排一次工艺美术展览,让学生实地参观和学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工艺美术作品,如陶瓷、刺绣、木雕、漆器等,引导学生观察并尝试描述他们的感受和观察到的特征。
也可以通过播放一些相关的视频片段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2. 讲授新课:a. 工艺美术的定义和分类:向学生介绍工艺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包括实用工艺美术和纯艺术工艺美术等。
b. 工艺美术的历史发展:简要介绍工艺美术的历史背景,包括不同时期和地域的工艺美术特点。
c. 欣赏技巧和方法:教授学生如何正确地欣赏工艺美术作品,包括从形式、材料、技术、文化背景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d. 实践操作:鼓励学生尝试自己设计并制作一个小型的工艺美术作品,如纸雕、剪纸、拼贴画等,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最喜欢的工艺美术作品及其原因,并尝试总结出一些欣赏工艺美术的通用原则。
教师在此过程中可以给予必要的引导和点评。
4. 布置作业:a. 要求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工艺美术品,撰写一篇短文描述其特点、制作过程及其在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
b.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欣赏更多的工艺美术作品,并在网络上收集相关资料,为下次课的讨论做好准备。
5. 总结回顾:在课程结束时,教师对本节课所讲授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强调重点和难点,并鼓励学生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作品欣赏

毛公鼎(Duke Mao Tripod
),西周晚期毛公所铸青铜器,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1] 出土于陕西岐山(今宝鸡市岐山 县),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鼎高53.8厘米,口径47.9厘米。 圆形,二立耳,深腹外鼓,三蹄 足,口沿饰环带状的重环纹,造 型端庄稳重。 鼎内铭文长达四百九十九字,记 载了毛公衷心向周宣王为国献策 之事,被誉为“抵得一篇尚书” 。其书法乃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 ,奇逸飞动,气象浑穆,笔意圆 劲茂隽,结体方长。是研究西周 晚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
——
珐琅彩,瓷器装饰 手法之一,源于画 珐琅技法。使用珐 琅彩装饰手法的瓷 器也常简称为珐琅 彩。珐琅彩,始创 于清代康熙晚期。 至雍正时,珐琅彩 得到进一步发展。
故宫藏清乾隆珐琅彩开光 双戟小瓶
刺绣《八仙上寿图》 沈涛
END
118
长 乐 玉 璧
魏晋南北朝:漆器
《列女古贤漆屏风》
墓山 出西 土大 的同 漆北 画魏 屏司 风马 金 龙
唐 代 唐 三 彩
——
陶瓷
宋代:官、汝、定、哥、 钧五大极品名瓷
钧窑:享有“黄金有价钧
无价”“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
片”的盛誉
钧窑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
明 清 珐 琅 彩 刺 绣 《八仙上寿图》
By:周玲玲
先 秦 青 铜 器
四羊方尊:商朝
晚期青铜礼器,祭 祀用品。1938年出 土于湖南宁乡县黄 材镇月山铺转耳仑 的山腰母戊鼎), 全称为后母戊大方鼎。原器 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 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 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 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 馆。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重 的青铜器。该鼎是商王祖庚或 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因其腹 部著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 ,也有人释作“后母戊”,后 母戊即商王武丁妻子之一的妇 妌(jì ng)。
中国工艺美术欣赏PPT课件

1
中国工艺美术起源于旧石器时
代的石器。此后,在漫长的社会发
展过程 中,中国的青铜器、陶 瓷、
丝绸、 刺绣、漆器、玉器、 珐琅、
46
47
48
49
这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
1. 最大的青铜器是什么?
司母戊鼎
2.宋代的五大名窑是哪些?
官窑、哥窑、钧窑、汝窑、定窑
3.中国的四大名绣是什么? 苏绣、湘绣、蜀绣、粤绣
4.中国最大的玉雕是哪个朝代的作品? 清
50
23
24
26
刺绣
刺绣是针线在织物上绣制的各种装饰 图案的总 称。是中 国民间传 统 手工艺之 一,在中国有二三千年历史。中国刺绣主 要有苏绣、湘绣、蜀绣和 粤 绣四大门类。 刺绣的用途主要包括生活和艺术装饰,如 服装、床上用品、台布、舞台、艺术品装 饰。
27
28
29
丝绸
在古代,丝绸就是蚕丝织造的 纺织品。现有的考古发现证明中 国的丝织技术最少应该出现在 5500年之前,一条蚕一生吐出的 丝有1000米长,做一条领带需要 111个蚕茧,而做一件女士上衣 则需要630个蚕茧。
32
33
34
35
雕塑工艺品
雕塑工艺品是指以木、石、 砖、竹、象牙、兽骨等材料雕 刻的和以粘土、油泥、糯米面 等材料塑造而成的小型或装饰 性手工艺品。是雕刻和塑造工 艺品的总称。
36
核雕
• 核雕是民 间微型雕刻工 艺。以 桃核、 杏核、橄榄核 等果核及核桃 雕刻成工艺 品。
《艺术美术欣赏》课件

Part Five
艺术美术流派与风格
古典主义流派与风格
起源:17世纪 法国
特点:追求理 性、秩序、和
谐
代表人物:拉 斐尔、达芬奇、
米开朗基罗
代表作品: 《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 餐》、《大卫》
浪漫主义流派与风格
代表人物:德拉克洛瓦、弗 里德里希、戈雅等
浪漫主义流派:19世纪初兴 起,强调情感、想象和个性
艺术价值:作品 的艺术性、创新
性、独特性等
历史价值:作品 的历史背景、文
化内涵等
市场行情:作品 的市场价格、拍
卖价格等
收藏价值:作品 的保值、增值潜
力等
投资价值:作品 的投资回报率等
收藏风险:作品 的真伪鉴别、市
场波动等
如何进行艺术美术作品的收藏与投资
确定收藏目标:选择自己喜欢的艺术风 格和艺术家
Hale Waihona Puke 工艺美术类作品陶瓷:包括瓷器、陶器等,具有实 用性和艺术性
金属工艺:包括金银器、铜器等, 具有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漆器:包括漆画、漆器等,具有独 特的艺术风格和工艺技巧
织绣:包括刺绣、织锦等,具有丰 富的图案和色彩,具有很高的艺术 价值
Part Four
艺术美术作品赏析
与维护
Part Seven 艺术美术欣赏实践与应
用
艺术美术欣赏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确定活动主题和目的
确定活动时间和地点
选择适合的艺术家和艺术品
宣传和推广活动
设计活动流程和互动环节
总结和反思活动效果
艺术美术欣赏在教育中的应用价值与实践方法
人教版美术《扎染工艺技法与欣赏》课件

它染织物的个性。它朴素自然,蓝地上的白花清
清雅雅,毫不张扬,符合人的情致,贴近人的生
活,充满人性色彩,是人民勤劳、质朴、纯洁、
诚实、善良和乐观、开朗、热情好客等美好品格
和情趣化合成的。扎染在人们心目中已成为特殊
的文化象征和民传统艺术的标徽。
第二章
扎染的扎制程序
第二节
扎染的艺术特色与成品欣赏
一、扎染的艺术特色: 扎染以蓝白二色为主调所构成的宁静平和 世界,即用青白二色的对比来营造出古朴的意
蕴,且青白二色的结合往往给人以“青花瓷”
般的淡雅之感,而平和与宽容更体现在扎染的
天空中。
二、扎染成品应用与欣赏
三、扎染传承的意义:
扎染不仅代表着一种传统,而且已成为一种时
3、扎染的现状: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追 求自然清新的风格。作为一种对现代化的逆反心态,也在 自己的衣食住行上反映出来。扎染这种古老的方式和纹样, 作为一种时尚,又翻新流行起来。 但是,当前产业化的趋势使部分传统扎染技艺走向消 亡,原有的民间特色开始退化,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市场 经营滋生了对经济利益的过度追求,植物染料板兰根供不 应求。在此情势下,扎染技艺的传承受到困扰。只有认真 解决上述问题,才能促进织染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一、扎染前期的处理 1、退浆:目的是除支浆料,可用碱液、氧化剂或淀 粉酶等药剂加水沸煮布料退浆。用量:药剂为布重的 3%,水为布重的30倍左右。 2、精炼:目的是除去纤维上的天然杂质及残留浆料, 右用烧碱加水沸煮。用量:烧碱为布重的3%,水为布 重的30倍左右。 3、漂白:用于除去色素及残留杂质,常用次氯酸钠 或氧化氢加水沸煮。用量:漂白剂为布重的3%,水为 布重的30倍左右。另外,丝绸的染前处理是用皂液加碳 酸钠加水煮精炼。 4、熨平待用:用电熨斗将漂洗过的布熨平以备描绘 图案及捆扎用。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欣赏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欣赏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风格和精湛技艺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这种美术形式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和文化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包括陶瓷、玉器、漆器、金银器、织绣、泥塑等多种形式。
其中最著名的应该属于陶瓷艺术。
中国陶瓷源远流长,代表作品如汉代的绿釉陶和唐三彩,宋代的青瓷和白瓷,元代的青花瓷等,无不展示了古人对于瓷器工艺的精湛掌握和创新能力。
这些作品不仅在工艺技术上精细,而且在造型上更具魅力,给人一种深深的艺术享受。
玉器作为古代中国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中国古代人对玉的崇拜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玉器被认为是贵族身份和权力的象征。
玉器在形状、颜色和纹饰上都非常讲究,既有简约的造型,又有复杂的纹饰,展示了中国古人在美学和工艺技术方面的卓越才华。
漆器亦是中国工艺美术的瑰宝之一,以其独特的工艺和华丽的装饰而闻名。
漆器的制作过程十分繁琐,需要将多层漆涂刷于器物表面,并加以雕刻和镶嵌,最后进行抛光和烤漆等技术处理。
漆器的装饰色彩丰富多样,常以精细的图案或故事情节为主题,形象生动,给人一种华贵和奢华的感觉。
金银器作为古代中国的贵族生活和审美的象征,不仅展示了古代中国人对财富和尊贵的追求,更体现了金属工艺的高超技艺。
金银器常以器形和纹饰相互衬托,精细的铸造工艺与精美的镶嵌技巧相结合,使得作品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精湛的工艺水平。
除了以上提到的作品,中国古代织绣和泥塑等工艺美术也颇具特色。
织绣作为中国传统的高级手工艺品,表现了中国古代女性的智慧和美感,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风格和技法。
泥塑则是一种以黏土为基础材料的造型艺术,主要用于制作人物形象和神话故事的场景,其形象逼真、生动,给人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欣赏不仅能够使人领略到古代中国人的智慧和才华,更能够感受到一种传统文化的沉淀和历史的厚重。
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品,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古代中国人的思想和情感,具有深远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艺美术欣赏
教学
内容
欣赏工艺美术作品首先要搞清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了解民间美术的一般审美特征,初步掌握工艺美术的一般欣赏要点。
教学
目的
1.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及其造型特点,掌握欣赏工艺美术作品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对中国工艺美术作品的初步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喜爱。
二、新课内容
1、“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这是唐诗人王勃的《腾王阁序》中的句子——这里的钟和鼎指的是青铜礼器。
2、青铜器是用铜锡合金制作的器皿和工具。先秦时代,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和造型艺术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堂皇的地位,取得了光辉灿烂的成就。
3、新石器时代的晚期,河南二里头文化上出土的青铜器,是我国中原地区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器。
公元000年的西安半坡村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很多精美的彩陶
陶器的用途
•多说情况下,日常生活用
•但在仰韶文化遗址中,曾发现用两瓮对合埋葬小孩的例子,瓮上凿一小孔,表达了原始人对再生的向往。
彩陶的图案
•彩陶的象形图案多种多样,最基本的主题是生殖主题。有大量的鱼、蛙、植物果实、花朵的描绘
•对人类的象征意义
特殊图案
陶器图案类型
彩陶艺术历史价值
作品欣赏
1.景德镇窑纹梅瓶
2.刻花人物纹壶
3.青花缠枝牡丹纹带盖梅瓶
4.青花海水纹双龙扁瓶
5.玉壶春瓶
总结本课
教学随笔
•青铜器的纹饰有饕餮、夔、蟠、螭………等多种纹饰这些怪兽图案,大都是氏族图腾崇拜的残余,在维护社会习俗,沟通人们的精神世界方面,与文字一起扮演着政治、宗教和艺术传统等各方面的特殊职能。
教学随笔
教学过程
•战国和秦汉的青铜器突破了礼器的限制,在铜制品的徒刑上,增强了雕塑的意味,在古朴、雄浑的造型基调上,展现了浪漫神奇的想象力。如战国的《虎牛形祭案》,描绘了在大自然中发生的虎追逐野牛,而野牛则奋勇保护小牛犊与虎搏斗的场面。
作品欣赏
1.四羊方尊
2.连鹤方壶
3.长信宫灯
4.铜奔马
陶器的做法
•原始陶器
使用粘土作原料,用手盘筑捏制或用捏制或用轮制而成陶坯,然后用火烧成的器皿。
•彩陶
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矿物质原料彩绘,然后入窑烧制,烧制成型的彩陶呈现出赭红、黑、白诸种颜色图案。
制陶的悠久历史
•人类在新石器时代伴随着相对定居的农耕文化一起发明了烧陶技术。
4、人们起先从矿石提炼出红铜,红铜是纯铜,熔点低,硬度高,易脆损。后来人们从铜锡铝共生矿中提炼出青铜合金。随着冶炼技术的提高,人们可以从矿石中分别提炼出纯铜、纯锡、纯铅,这样就可以根据器物的要求,按不同的比例随意铸就,青铜材料的完善,奠定了我国古代的青铜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
教学随笔
教学过程
6、青铜的铸造工艺主要有制范法、失蜡法和金银错工艺。拿制范法来说,先用泥土制成铸件的完整模型,经过焙烧,然后在表面贴泥片进行翻型,制成泥范,就可用铜小进行浇铸了,冷却后,即成青铜器。青铜器件越大,器型和花饰繁缛,则铸造工艺越复杂。常常一件青铜器是用多块泥范分别浇铸拼合而成,其工艺精巧令人叹为观止。用制范法制造的青铜器最有代表性的是闻名遐迩的战国曾侯乙墓编钟。
•青铜制作有日常用具、兵器、乐器、生产工具和货币五大类。
•青铜器的艺术成就集中体现在摆脱了实用功能而上升到具有礼仪象征意义的青铜礼器上。
•青铜器用于煮熟食物,盛放熟食是日常的生活用品。作为礼器的鼎则必须经过装饰,以至于摆脱实用功能。鼎是礼器中最重要的器具,象征着身份、等级和权力。
•春秋时,楚庄王北伐陆浑之戎(少数民族政权)时,曾向周定王泊来的使者王孙满打听周王室九鼎的轻重和大小,显示了楚庄王想称霸的野心,成语"问鼎中原"即从此而来。
教学
重点
难点
讲清并使学生理解工艺美术的基本特点、工艺美术在造型方面的特征以及审美特征,是使学生理解、喜爱民间美术。
课的类
型和方法
新授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一、导入
曾经有人说过: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是有生命力的,而工艺美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中国的工艺美术。 讲解工艺美术的发展史导入新课
•
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司母戊鼎,高1.32米,长1.13米,重875公斤。鼎的腹部作为方形,上面竖立着直耳,下面承认四根圆柱形的鼎足,通体饰以饕餮纹。这是我国至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体现了威严、端重、神秘和至尊的艺术效果,利用造型手段最大限度地体现了王权的象征。
•1976年在陕西省临潼县发现的利簋,上面记载了西周早期武王征商的事件和确切的时间,使历代学者怀疑史籍记载此事真伪的问题涣然冰释。得簋铭文翻译成白话是这样的:”武王征伐商,在甲子那天早晨,举行了风祭和贞卜,贞卜的结果是定能战胜错纣,结果很快地打败了商王朝。辛末这天,武王在阑师,把簋赏给了一个叫利的官员,得就用来为已故的檀公做宝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