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基础练习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题: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题: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一、选择题1.20世纪70年代,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场大讨论首先否定了( )A.“以阶级斗争为纲” B.资产阶级自由化C.“两个凡是”的方针 D.“文化大革命”的错误2.下图所示的这篇文章引起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它的伟大作用在于( )A.解放了人们的思想B.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D.结束了“文化大革命”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里“转折”的含义是( )A.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B.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C.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D.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4.一把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

下面年代尺中,与1978年相对应的方框里应该填写( )A.党的诞生 B.曲折探索C.历史转折 D.动荡岁月5.学习历史须分清史实和观点。

下列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A.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C.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D.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6.联系与比较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小明同学用这一方法比较遵义会议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点,得出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有( )①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转折点②都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③都确定经济建设为党的工作中心④都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7.1980年,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决议,为刘少奇平反。

5月17日,中共中央为刘少奇举行追悼会。

因刘少奇案被错判为反革命的28000多人得到平反。

这一举动( ) A.标志着党的拨乱反正工作全面结束B.有利于新时期的法制建设C.实现了党的工作中心的转移D.彻底纠正了“左”的错误8.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胜利完成了( ) A.中心转移 B.解放思想C.平反冤假错案 D.拨乱反正二、非选择题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篇章。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同步练习题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同步练习题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一、选择题1.以下对下图所反映历史主题的概括,最贴切的是()A.武昌起义的枪声开启了中国革命新模式B.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革命伟大的转折点C.中国人民在探索中一步步走向民族独立和复兴D.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2.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和发展历程。

下面是位同学设计的年代尺,这位同学探究的课题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B.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C.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逐渐成熟D.中国近代化的艰难起步3.中华民族在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程中,通过“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与富强。

“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分别是指()A.新中国诞生,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B.新中国诞生,三大改造完成C.抗战胜利,新中国诞生D.新中国诞生,中共十五大召开4.辉煌70年,奋进新时代。

中华民族实现真正的民族独立、开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标志分别是() A.中华民国成立三大改造完成B.抗日战争胜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5.中共八大与十一届三中全会都是我党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这两次会议形成的决议相似之处是()A.正确分析国内矛盾B.实行改革开放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推行以法治国6.高考的内容有时会反映出政治的方向。

1977年的某市高考作文题目是《在抓纲治国的日子里》,但这个“纲”在1978年底被果断停止使用。

题目中的“抓纲”是指()A.以经济建设为纲B.以阶级斗争为纲C.以文化建设为纲D.以思想建设为纲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这一“伟大转折”含义是指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A.从农村转移到城市B.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C.从城市转移到农村D.由对内改革转移到对外开放8.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肩负民族复兴重任,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难探索,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022部编版历史八下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同步练习(人教)

2022部编版历史八下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同步练习(人教)

2022部编版历史八下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同步练习(人教)选择题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次关于什么问题的讨论()A. 如何评价“文化大革命”B. 真理标准C. 是否以阶级斗争为纲D. 市场经济是姓社姓资【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两个凡是”的方针,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

1978年,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次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故答案选B。

选择题1978年底中共中央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A.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B.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知识点。

1978年底,中共中央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故选C。

选择题中华民族在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程中,通过“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与富强。

“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分别是指()A. 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帝制;新中国诞生B. 新中国诞生;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C. 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诞生D. 抗战胜利;新中国成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它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所以“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分别是指新中国诞生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故选B。

选择题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伟大的转折,这一“伟大转折”含义是党的工作重心A. 由农村转移到城市B.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 由城市转移到农村D. 坚持改革开放【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选择题“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所颂扬的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伟大领袖分别是()A. 毛泽东、周恩来B. 毛泽东、邓小平C. 邓小平、江泽民D. 江泽民、胡锦涛【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指的是新中国的成立,领导者是毛泽东;”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指的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领导者是邓小平,所以答案选B。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同步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同步练习题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人民日报》社论:“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的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

”这反映了党和国家要()A.实施“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B.对城市国有企业进行制度改革C.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D.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指导思想是()A.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一国两制”的构想D.科学发展观3.中国人民面貌的历史性变化……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引下,冲破了长期禁锢人们思想的许多旧观念,摆脱了许多思想上的枷锁和禁锢,振奋起伟大的革新创造精神、开拓进取精神……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由此可见,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重要意义是()A.做出改革开放战略决策,推动中国社会发展B.解放了思想,振奋了人民精神C.成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D.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4.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最为深远的意义在于()A.解放了人们的思想B.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D.结束了文化大革命5.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的事件是()A.“两个凡是”的提出B.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D.拨乱反正的深入开展6.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革命征程,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开启这一“征程”的标志是()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B.“文化大革命”的结束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7.辉煌70年,奋进新时代,中华民族启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标志分别是()A.三大改造完成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全面展开。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练习题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练习题

八下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课前预习题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能够支持这一结论的有()①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②作出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③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④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假如你是一位记者,采访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你的采访报道中不应出现以下哪个观点()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B.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C.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D.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3、纪录片《平反冤假错案》以纪实的手法再现了“文化大革命”中,林彪、江青集团为篡党夺权,对广大干部和群众进行残酷迫害,制造大批冤假错案,以及我党如何平反冤假错案的过程。

我国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是在()A.“文化大革命”结束后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C.为刘少奇恢复名誉后D.林彪集团被粉碎后4、20世纪70年代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大会首先否定了()A.“以阶级斗争为纲”B.“两个凡是”的方针C.资产阶级自由化D.“文化大革命”的错误5、新中国历史上由阶级斗争为纲向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的主要标志是()A.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C.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的完成D.“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是在()A.1978年B.1979年C.1980年D.1981年7、《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A.中共七届三中全会B.中共八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8、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是()A.《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B.《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C.《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的通过D.《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通过9、20世纪70年代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大讨论首先否定了()A.“以阶级斗争为纲”B.资产阶级自由化C.“两个凡是”的方针D.“文化大革命”的错误10、中国共产党党史上有两次重大、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会议,一次是遵义会议,另一次是()A.中共七届三中全会B.中共八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11、材料分析题材料一材料二“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

(完整版)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完整版)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一、选择题1.20世纪70年代,我国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大讨论首先否定了()A.“以阶级斗争为纲”B.资产阶级自由化C.“两个凡是”方针D.“文化大革命”的错误2.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全面地、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那么为“它”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的是() 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D.“两个凡是”方针3.《人民日报》社论在评论某一次重大会议时指出:“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

”这次会议是()A.中共七大B.中共八大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四大4.国外一位学者提出“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1978年对于中国来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下列事件发生在1978年的是()①粉碎了“四人帮”②西藏和平解放③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中国社会最近三十年“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基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思想是()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一国两制”的构想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

以下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③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④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7.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冲破了长期禁锢人们思想的旧观念,摆脱了思想上的枷锁和禁锢,振奋起伟大的革新创造精神、开拓进取精神、实干兴邦精神,激发出空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2017_2018学年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基础练习含答案

2017_2018学年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基础练习含答案

2017_2018学年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基础练习含答案2017_2018学年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基础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有人赞誉他是“东风第一枝”。

这是因为这篇文章是针对当时哪一错误倾向而撰写的( )A.“浮夸风”现象B.“共产风”现象C.阶级斗争为纲 D.“两个凡是”的方针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假如请你为邓小平同志拟一份发言提纲,下列所提不恰当的一项是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C.将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建设上来 D.实行改革开放3.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进步,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里所说的“它”是指( )A.遵义会议 B.新中国成立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中国社会最近三十年“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基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思想是(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一国两制”的构想 D.“三个代表”思想5.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40周年。

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是( )①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③提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④提出处理国际关系的五项基本原则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6.不属于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共同点是()A. 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B. 明确经济建设是中心任务C. 提出实行改革开放D. 会议地点在北京1 / 47.我们认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主要是因为A.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 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C. 实际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D. 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党规国法,严肃党纪8.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拨乱反正”的会议,这里“拨乱”主要是指( )①停止“以钢为纲”②彻底否定“两个凡是”③停止“共产风”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①②③④二、材料解析题9.阅读史料,启迪智慧:下列是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进行的一次探究活动,现请你参与其中。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练习试题(无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练习试题(无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练习试题(无答案)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练习题一、单选题1.1977年9月,邓小平说:“中国人是聪明的,再加上不搞关门主义,不搞闭关自守,把世界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作为我们的起点,洋为中用,吸收外国好的东西,先学会它们,再在这个础上创新,那么,我们就是有希望的。

”以下相关背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中美建交有利于中国对外开放B.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促进国人思想解放C. 邓小平敏锐地意识到对外开放的必要性D.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对外开放的新征程2.中华民族迈向21世纪开始于1978年,这主要是因为1978年()A. 产生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B. 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C. 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 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3.《走进新时代》中的两句歌词“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

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这其中提到的两位与中国历史发展密切相关的人物是()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4.著名企业家联想集团董事长柳传志曾经回忆说:“过去报纸一登全是革命。

全是斗争。

(1979年)我第一次看到《人民日报》竟然登载如何养猪的报道,(感觉)气候真是要变了!”柳传志所感受到的“变”是指()A. 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重大变化B. 农业合作化运动在全国范围开展1/ 6C.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方针确立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5.“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广泛流行和最后停止使用分别是在()A. 革命战争年代和新中国结束后B. 土地改革时期和一五计划后C. 文化大革命时期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D. 大跃进运动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6.“这次会议实现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实现了建国以来我们党的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下列不属于这次会议的内容是()A. 实行改革开放战略决策B. 停止使用“阶级斗争为纲”口号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 把工作中心转移到外交工作方面7.1978年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里所说的“解放”是指()A. 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B. 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C. 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路线和政策D. 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8.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选择题
1.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有人赞誉他是“东风第一枝”。

这是因为这篇文章是针对当时哪一错误倾向而撰写的( )
A.“浮夸风”现象B.“共产风”现象
C.阶级斗争为纲 D.“两个凡是”的方针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假如请你为邓小平同志拟一份发言提纲,下列所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
C.将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建设上来 D.实行改革开放
3.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进步,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里所说的“它”是指( )
A.遵义会议B.新中国成立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中国社会最近三十年“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基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思想是( )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一国两制”的构想D.“三个代表”思想
5.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40周年。

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是( )
①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③提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④提出处理国际关系的五项基本原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③④
6.不属于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共同点是()
A. 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B. 明确经济建设是中心任务
C. 提出实行改革开放
D. 会议地点在北京
7.我们认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主要是因为
A.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 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C. 实际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1 / 4
D. 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党规国法,严肃党纪
8.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拨乱反正”的会议,这里“拨乱”主要是指( )
①停止“以钢为纲”②彻底否定“两个凡是”③停止“共产风”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②③④
二、材料解析题
9.阅读史料,启迪智慧:
下列是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进行的一次探究活动,现请你参与其中。

【时代的呼唤】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的如下文章:
【伟大的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从根本上冲破了“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路线。

它在拨乱反正、提出改革任务、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方面起了伟大的历史作用。

【前进的保障】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应该加强,过去我们都不足。

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

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

(1)根据【时代的呼唤】所示,说出上图引发了哪一事件?该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2)【伟大的转折】中所述的“指导思想”和“正确路线”各是什么?
(3)根据【前进的保障】,说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采取的措施。

(4)根据上述材料,谈谈民主法制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10. 中国共产党八大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两次重要的历史性会议。

请回答:
(1)这两次会议在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上都作出了哪些相同决策?
(2)这两次会议的召开分别具有哪些重要的历史意义?
(3)这两次会议为什么能够在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上作出正确的决策。

(回答出一条即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 B 3.C 4.B 5. B 6.C 7.B 8. C
二、材料解析题
9.(1)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作为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指导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正确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3 / 4
(3)平反冤假错案。

颁布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一系列法律。

(4)民主法制建设与经济建设相辅相成。

民主与法制的完善为经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而经济建设的开展又促进民主与法制的完善。

(表述的意思相近即可)
10. (1) 都作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决策。

(2) 中国共产党八大: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回答揭开了大规模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序幕、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也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

(3) 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正确把握了当时的国情、正确认识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