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伟大的历史转折[PPT课件]

合集下载

《伟大的历史转折》PPT

《伟大的历史转折》PPT

第十七页,共29页。
第十七页,编辑(biānjí)于星期五:十五点 十三 分。
三、拨乱反正---加强(jiāqiáng)民主与法制建设
第十八页,共29页。
第十八页,编辑(biānjí)于星期五:十五点 十三 分。
1.平反(píngfǎn)冤假
错案
❖ 1978年12月,中央为彭德怀、陶铸冤案予以平 反;1980年,中共中央撤消了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 (zhǒngzhǒng)罪名,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 的冤案得到平反。
第五页,共29页。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五点 十三分。
材料(cáiliào)二 毛泽东同志说,他自己 也犯过错误。一个人讲的每句话都对,一 个人绝对正确,没有这回事 。
——邓小平
第六页,共29页。
第六页,编辑(biānjí)于星期五:十五点 十三分 。
材料三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shíjiàn) 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在理论上根本否定了 “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文章发表后,立即引起两种截 然不同的反响。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就这样拉开 了序幕。”
第十页,共29页。
第十页,编辑(biānjí)于星期五:十五点 十三分。
二、伟大(wěidà)转折---十一届三 中全会
第十一页,共29页。
第十一页,编辑(biānjí)于星期五:十五点 十三分。
自主探究二: 角色体验(tǐyàn):做一位
小记者
(假如你是一位记者,并有幸参加了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报道(bàodào)工作,请你为大家 做现场采访和报道(bàodào)。可从时间、地点、 大会内容和意义等几方面进行报道(bàodào)。)
第十二页,共29页。
第十二页,编辑(biānjí)于星期五:十五点 十三分。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共29张PPT)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共29张PPT)

历史学家胡绳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共党史上的地位类 似于遵义会议。
纠错
遵义会议 十一届三中全会 纠正博古、王明 纠正文化大革命的 等人的左的错误 左的错误 毛泽东 邓小平
领导 核心 党史 地位
党的历史上生死 建国以来党的历史 攸关的转折点 上具有深远意义的 转折
2.46
回眸历史: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 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世纪中国复兴之 路历经艰辛与坎坷,三位世纪伟人先后为了 实现“救国之梦”“建国之梦”“强国之梦” 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改变了中国前进的方向。
邓小平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 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 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理论的主 要创立者 。 他所倡导的“改革开放”及“一国两制”政策理念,改变了20世 纪后期的中国,也影响了世界,因此在1978年和1985年,曾两次当 选《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
邓小平曾经很沉痛地说:“中国 60 年代同世界上有 差距,但不太大。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这十一二年,我 们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
十年“文革”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巨大的损失。 习近平在2018新年贺词中表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 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981年6月人民日报刊载《关于建国以 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始终保持 高速或中高速的经济增长速度,被外媒誉为中国奇迹。

改革开放40周年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共和国的历史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 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身为 青少年,请你们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 脚踏实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 力量!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伟大的转折课件(共17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伟大的转折课件(共17张PPT)

结合材料,思考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什么意义?
这次会议重新确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 线和组织路线。作为随后而来的30 年的起点,它的历史
意来意义被义,党:在史会专议家进胡行绳的与时“候遵义,就会已议经”昭并然列若,揭意。指这它次们会通议过后改 变短共短产的十5党天的一,命却届运在,三随进后中而的全改30变会年了是中中无国新数的中次命被国运提。成及会立。议只以进来行党了 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汪大伟《转中折国,是个开谜启》
——邓小平
课堂小结
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我国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应该是 是从1978年开始的”。
(1982—年)—法学家李步云
回顾历史: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 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世纪中国复兴之路历 经艰辛与坎坷,三位世纪伟人先后为了实现 “救国之梦”“建国之梦”“强国之梦”进行 了不懈的探索,改变了中国前进的方向。
这是一次对广大受迫害群体的大解放,是深得民心的重大举措
三、拨乱反正 2、典型事件:为刘少奇平反
1980年5月17日,在北京人民
邓小平在刘少奇同志
大会堂举行刘少奇同志追悼会
追悼会上致悼词
实际上否定了文革,体现了我党有能力来改正自身的错误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其起草工作从1979 年11月开始 ,在1981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
纠正博古、王明等人的 左的错误
毛泽东
纠正文化大革命的左的错误
邓小平
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 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
折点
远意义的转折
拨乱反正
李阳日记三
1981年7月25日

今天是我们家双喜临门的日子,爸爸冤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课件 (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课件 (共24张PPT)

结 果
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建立资 产阶级共和国。(醒过来)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历史。(站起来)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新时期。(富起来)
产生的历史巨人
孙中山
毛泽东
邓小平
“两个凡是” 导致 思想解放运动 奠 定 基 础 十一届三 作出 中全会
两年的徘徊时期 促使
掀起 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1978年,邓小平被美国《时代周刊》 杂志选为“年度人物”。 这期周刊的标题是“邓小平,一个 新的中国的梦想家”!
为什么是伟大转折?
从内容角度看: 1、从党的指导思想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 想路线,改变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思想路线。 2、从党的工作重心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代替了“以阶级斗争为纲”。 3、从经济体制上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4、从发展动力上看,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为目的的改革开放取代闭门式的发 展模式。 从影响角度看: 1、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拨乱反正,是从这次大会开始的。 2、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拉开序幕的。 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 4、邓小平理论,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发展起来和逐步形成的。
“像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内乱,在欧美国家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他们的 制度能够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而我们没有办法来阻止它,确实说明我们的 制度是不完善、不成熟的。” ——邓小平
1980年,著名的意大利记者奥琳 埃娜· 法拉奇询问邓小平:“中国今后 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 剧?” 邓小平回答:“只有认真建立社 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从制度上 解决问题。”
B
D
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对 社会主义中国的认识比中共“八大”更加深刻。这种深刻性集 中表现在( ) A.认识到中国的生产力是落后的 B.认识到中国必须走工业立国之路 C.认识到要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D.认识到中国社会主义体制还存在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8.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为开展拨乱反正工作提供前提 的是( ) A.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C.工作重心转移和实行改革开放 D.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领导

【部编版】伟大的历史转折-PPT完整版1

【部编版】伟大的历史转折-PPT完整版1

1977年恢复高考考试现场
【部编版】伟大的历史转折-PPT完整 版1PPT- 精品课 件(实 用版)
高考制度的恢复,是 教育工作的重大拨乱反正, 为大批知识青年敞开了大 学之门,也为国家现代化 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
【部编版】伟大的历史转折-PPT完整 版1PPT- 精品课 件(实 用版)
1980年,著名的意大 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 询问邓小平:“中国今后
思想上
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 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以阶级斗争为纲
中央的左倾领导 个人崇拜,权力 高度集中
政治上 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 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 放
组织上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 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4)内容
会议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内容 否定(“拨乱”)
思想 路线
“左两彻倾个底思凡想否是定”的
(C)
A、十一大
B、十二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十一届六中全会
人 【教 部部 编编 版】版伟八大年的级历史转下折册-第P7P课 T完-伟整 大 版的1P历PT-史精转品折课课件件((实共 用24版张)PP T)
人们可以心情舒畅、精 神振奋的投身到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中去,我国民族复 兴大业走上了“快车道”。
人 【教 部部 编编 版】版伟八大年的级历史转下折册-第P7P课 T完-伟整 大 版的1P历PT-史精转品折课课件件((实共 用24版张)PP T)
人 【教 部部 编编 版】版伟八大年的级历史转下折册-第P7P课 T完-伟整 大 版的1P历PT-史精转品折课课件件((实共 用24版张)PP T)
平反冤案
思想解放运动
【部编版】伟大的历史转折-PPT完整 版1PPT- 精品课 件(实 用版)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PPT课件 课件7 人民版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PPT课件 课件7 人民版

【感受变化】
歌曲《春天的故事》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 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 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 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大地间荡起滚 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
★歌词中的“春天”寓意什么?两段歌词分别指 什么历史内容?
华西
中国第一村
改革开放以来,华 西村从一个破旧的贫困 小村,发展成为一个经 济总量超三百亿元的社 会主义新农村。
2.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1).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始于农村,那么从什 么时候中国经济体制全面改革,改革的重点 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呢?
1984年10月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2).结合教材思考: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 基本任务和中心环节分别是什么呢?
实都是祝愿。
土地改革
生产关系的变革 农业生产合作社 人民公社
生产承包责任制
我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如何进行的?
安徽、四川
包产到组 包产到户
全国
家庭联产承包 乡镇企业、非农产业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标志-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含义:是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将土地长期承包给农民各 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背景不同: 当今的开放是在我国主权独立、国力 增强的情况下主动进行的;近代的开 放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态的 被动开放。
目的不同: 当今的开放是党和政府为了发展本国 经济;近代的开放是列强为了满足其 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结果不同: 当今的开放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提高了国际地位;近代的开放使中华 民族陷入苦难的深渊。
第一步 经济特区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课件(18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课件(18张)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两个凡是” “阶级斗 争为纲”
“左”的领导
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
形成以邓小平 为核心在第二 代领导集体
政治路线
组织路线
十一届三中全会意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 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 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 改革开放的起点,是新
第一次历史巨变 ——辛亥革命, 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毛 泽 东 邓 小 平
第二次巨变 ——建立新中国、确立
社会主义制度。
第三次巨变 ——召开十一届三中全 会,实行改革开放。
真理标准讨论
1978年5月,《光明日报》载文《实践是检验真理 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在全国内展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2)内容:①思想上,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 是的思想路线。②政治上,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 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 开放的战略决策。③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 (1904—1997)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
1978年底, 中央北京开会议, 拨乱反正求真理, “两个凡是”被抛弃。 解放思想讲实际, 工作重心到经济。 小平领导新集体, 改革开放始兴起。 “三中全会”是转折, 中国进入新时期。
记 忆 歌 谣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当堂练习
1、历史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题:中共十一届三中
全会即将召开,请你为邓小平拟一份发言提纲。小 明同学所拟的提纲不恰当的是( A.否定“两个凡是”方针 B.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七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共19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七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共19张PPT)
遵义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思想纠错领导核心历史地位冲破长期以来左倾错误形成了以为核心的领导集体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确立了的领导地位中共党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时期的遵义会议
1.掌握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简要过程和中共十届三中全 会召开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都从本本出发,思
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
党亡国。
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
实际,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议,的确是个思意想义:为十一届
邓小平说:第一他是有功的, 第二才是过。 我们要实事求是地讲毛主席后期的错误。我们还我们取得革命的胜利,现
在和将来还应该是中国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所以, 我们不但要把毛主席的像永远挂在天安门前,作为 我们国家的象征,要把毛主席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 缔造者来纪念,而且还要坚持毛泽东思想。我们不 会像赫鲁晓夫对待斯大林那样对待毛主席。
表现:①政治、组织领域:平反冤假错案
为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平反,恢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的名誉 。
材料:据不完全统计:从1979年到1982年,经中共中央批准,平
反重大的冤假错案有30多件。全国共平反纠正了约300万名干部
的冤假错案,数以千万计受到株连的干部和群众得到解脱。
个人绝对正确,没有这回事 ——邓小平
意义:揭开了 关于真理标准 问题的全国性 大讨论的序幕
性质: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影响: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 一标准。打破了 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为十一届三中能够全会的召 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 习 目 标
恢复高考
• 1977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 恢复,中国由此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 • 1977年9月,中国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 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统一考试、择优 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 • 这是具有转折意义的全国高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高考的招生对 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 高中毕业生。 • 于是,十年中积压下来的570多万二三十岁的青壮年男女,从车间、 从农田,从军营……走进了改变自己和国家命运的考场。 • 1977年冬和1978年夏的中国,全国有1160万人报名参加,这次高考, 无疑是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的考试。 • 在北京大学经济系的开学典礼上,北京大学原校长马寅初看到这个特 殊的班级,既有叔侄同班,也有夫妻同班,于是笑着对同学们说: “这真是世界奇观!”
解放了 确立了
• 一次具有历史转折的会议:
• 内容:评价、确立、 转移重点、实行、健全、撤销、肯定、纠正 • 意义:形成新的领导集体、揭开序幕、实现伟大转折、进入新时期
• 四项基本原则:坚持
欣赏诗歌
(一) 三中全会国策好,方针路线人人夸; 责任制架幸福桥,神洲开遍富贵花。 (二) 政策归心积极高,亩产千斤作指标; 举国同心建四化,移山填海干劲豪。 (三) 斜坡辟作百亩田,喜看今年胜去年; 三中全会春长在,定叫旧貌换新颜。 (四) 劳动竟赛赶帮超,亩产千斤不为高; 喜看今日千元富,明年又是万元豪。 (五) 富贵之花遍城乡,亿万人民喜洋洋; 不愁吃也不愁穿,年年有余上公粮。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了拨乱反正,从 哪些方面进行?指导思想是什么?有什么 影响?
• 四项基本原则提出的原因是什么?时间?它 同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战略任务有什么 关系?
缅怀伟人,向伟人致敬
• 胡锦涛:“邓小平同志为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一生,为推进
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和开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 献,充分展现了一位伟大领袖的崇高品德、博大胸怀、卓越胆识和革 命风格,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
同学们,张先生的生活能否得到改变?
第三学习主题 建设中ຫໍສະໝຸດ 特色社会主义第七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古蔺县实验学校 历史教师:吴冬琴
• 1、了解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背景、内容、意义。 • 2、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背景、掌握会议的内容、 理解会议的深远影响与历史意义。(重点和考点) • 3、知道四项基本原则提出的原因和基本内容 • 4、认识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 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 时期,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 江泽民:“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
今天的新生活。”
• 美国《时代》:邓小平改变了世界,功绩史无前例。 • 美国前总统乔治· 布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
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邓小平,邓小平在中国和世界历史 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小结
• 本课主要内容: • 一个主要人物: • 一次讨论:打破了
张先生的故事
• 文化大革命爆发的时候,张先生15岁,正处于性格形成的 张先生和他的家人 青春期。从插队知青到咸阳市国棉八厂青年工人,为了能 在文革中有哪些不 够摆脱黑五类家庭出身的影响,也出于被打倒的恐惧,张 先生迅速学习了写美术字、写大字报、刷毛主席像,处处 幸的遭遇? 保持好人缘。 • 文革时期,张先生父亲被定为反革命、失踪的二伯被定为 潜伏特务、大伯在台湾是国民党军人,这样的家庭出身, 被打倒是随时的事。那时候,张先生的梦想很实际——能 不能有个好出身,能不能大吃一顿肉,北影能不能给他一 张“大专”或者“肄业”的文凭,最后可以进陕西画报社 拍照片…… • 因为当年遇到文化大革命,加上家庭背景不好,被人说是 “狗崽子”等等,一直有一种被压在底下翻不了身的那种 心态。
政治路线
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
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地位类似于 那次会议?
V S
• 纠正了博古等人的错误 指导思想 • 彻底纠正了左的错误思 想
• 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 位 • 挽救了党、红军、革命, 是生死攸关的转折
• 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 的领导集体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新时期
自学思考:
同学们,给这些学子带来人生春天的是 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他是谁呢?
那一代人因高考改变命运,现在他们中的不少人仍然活跃在社 会各个领域,有的已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各行业领军人物。
自主学习: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 背景:
• 过程:先导: • 序幕 • 意义: 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 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 了思想基础。
合作交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何时、在哪里召开的? • 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作出了那些重大 决策?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有何重大意义?
伟大转折
• 思考:有哪些方面的转折呢?
两个凡是
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中央左倾 领导 组织路线 以邓小平为核 心的集体领导
以阶级斗争 为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