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
小学语文1到6年级所有知识点

小学语文1到6年级所有知识点小学语文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也在不断增加和深化。
以下是小学语文1到6年级所有知识点的概述:一年级学生开始接触基础的语文知识,包括但不限于:- 学习汉语拼音,掌握声母、韵母和声调,能够正确拼读和书写。
- 认识基本的汉字,如“人”、“口”、“手”等,了解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
- 学习简单的词语和句子,能够进行基本的听说读写训练。
- 初步了解句子的结构,如主谓结构,能够造简单的句子。
二年级学生在一年级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 扩展词汇量,学习更多的汉字和词语,如“学校”、“老师”、“同学”等。
- 学习使用标点符号,如逗号、句号、问号等,理解它们在句子中的作用。
- 开始接触简单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高语言表达的丰富性。
- 阅读简单的儿童文学作品,培养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三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更加深入:- 学习更复杂的汉字和词语,如“美丽”、“壮观”等,增加词汇的多样性。
- 理解并运用基本的句型结构,如并列句、复合句等,提高句子的复杂性。
- 学习简单的段落结构,能够组织连贯的段落。
- 开始接触简单的文学鉴赏,如诗歌、散文等,培养审美情感。
四年级学生在语文学习上需要:- 掌握更多的成语和俗语,丰富语言表达。
- 学习如何写简单的记叙文、说明文等文体,提高写作能力。
- 阅读更多的文学作品,如童话、寓言等,增强理解力和想象力。
- 学习简单的文言文,了解古代汉语的特点。
五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重点在于:- 扩展词汇量,学习更多的成语、俗语和专业术语。
- 学习更复杂的句型和段落结构,提高写作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 阅读更广泛的文学作品,如小说、戏剧等,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 学习更多的文言文,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背景。
六年级学生则需要为小升初做准备,重点掌握:- 系统复习和巩固1到5年级所学的语文知识。
- 学习更高级的修辞手法,如排比、对仗等,提高语言表达的感染力。
1~6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

1~6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一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一年级语文主要涉及基础的汉字学习、简单的词语、句子的认读与书写。
一年级的语文学习重点包括认读和书写一些基础的常用汉字,如人、山、水、天、日等;学习简单的词语,如爸爸、妈妈、小狗等;通过认读简单的词语组成句子,如“我是一年级的学生”等。
二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二年级语文学习主要包括继续学习基础的汉字、词语,开始学习简单的古诗词和文言文。
二年级的语文学习重点包括扩大汉字学习的范围,学习一些常用的生字词,如天空、鲜花、学习等;学习简单的古诗词,如《静夜思》、《咏鹅》等;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用法。
三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三年级语文学习主要包括进一步学习汉字、词语,开始学习诗歌、文言文和小说等文学作品。
三年级的语文学习重点包括学习一些常用的成语、寓言故事、唐诗宋词等文学作品;学习简单的文言文,如《论语》、《孟子》等;学习简单的小说,如《小猪佩奇》、《三只小熊》等。
四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四年级语文学习主要包括学习古诗词、文言文、小说等文学作品,进一步提高汉字、词语的识别和书写能力。
四年级的语文学习重点包括学习一些古代名人的诗词,如杜甫、白居易等;学习一些经典的文言文,如《孟子》、《史记》等;学习一些脍炙人口的小说,如《西游记》、《红楼梦》等。
五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五年级语文学习主要包括学习古诗词、文言文、小说、课文等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五年级的语文学习重点包括学习一些古代诗词的诵读和赏析,如《将进酒》、《乌衣巷》等;学习一些文学名著的片段,如《红楼梦》、《水浒传》等;学习一些课文,如《木兰诗》、《范进中举》等。
六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六年级语文学习主要包括学习文言文、小说、诗歌、课文、作文等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写作和文学鉴赏能力。
六年级的语文学习重点包括学习一些文学名著的片段,如《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学习一些文学诗歌的赏析,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静夜思》等;学习一些文言文的翻译和解析,如《论语》、《庄子》等。
一至六年级语文重点知识整理

一至六年级语文重点知识整理一、一年级语文重点1.学习小学汉字。
2.学习基本的汉语拼音表达方式。
3.掌握简单的汉字识别和拼音组合。
4.学习简单的汉语句式和语法。
5.学习基本的汉字书写方式。
6.学习简单的普通话发音。
7.培养听、说、读、写的基础能力。
二、二年级语文重点1.学习基本的汉字识别和认读技能。
2.学习基本的汉字书写技能和简单的汉字笔画。
3.学习汉字音节。
4.练习基本的汉语拼音。
5.学习基本的朗读技巧。
6.学习日用汉字和短语。
7.培养简单的写作能力。
8.学习基本的普通话口语。
三、三年级语文重点1.进一步掌握汉字书写技能。
2.学习常见的汉字识别器。
3.学习基本的汉语拼音和拼写技能。
4.积累汉语基础词汇。
5.学习基本汉语句型和语法知识。
6.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四、四年级语文重点1.学习放音技巧和抑扬顿挫的朗读技巧。
2.深入学习汉字书写技能。
3.拓展基础词汇量。
4.学习基础的写作技能。
5.学习汉字部首的用法。
6.学习词语造句和补充词语等。
7.培养沟通能力,学习如何获取、理解和表达信息。
五、五年级语文重点1.学习如何理解和写作不同文体的文本。
2.学习如何分析和解释诗歌、散文和小说等不同文体的表现方式。
3.学习如何观察和描述事物。
4.学习如何选择与描述细节来增强写作的效果。
5.学习由浅入深地阅读不同类型的书,并理解和解读书中的思想、主题和情节。
6.学习用汉语解说和讨论不同的文本。
六、六年级语文重点1.学习更加丰富的语言技能和表达能力。
2.学习如何理解和分析复杂的文本。
3.学习如何分析和解释文学作品,以及如何表达对这些作品的评价和观点。
4.学习研究和分析历史事件、传说和神话,以及它们对文学和文化的影响。
5.学习更加深入的写作技能和写作风格,并为自己的作品赋予独特的意义。
6.培养创造性和批判性的思维能力,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以上就是一至六年级语文重点知识整理。
在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的同时,还需要注重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不断开拓视野,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
1到6年级语文重点知识归纳

1到6年级语文重点知识归纳1、培养正确的认字习惯,学会识记汉字,初步掌握字形结构;2、培养正确的认音习惯,并能用声母、韵母、声调组合汉字音节;3、掌握有关汉字书写知识,学会书写基础汉字;4、掌握基本文言文、古今文字书写规范,学会书写古今文字;5、了解基本文字知识,如常用符号、标点符号、分句、猜字游戏;6、了解基本中国文化知识,如古诗词的创作、传说故事的讲述等;7、传播中华文化素养,了解传统文化价值观,形成中华文化认同感。
二、二年级1、学习正确的书写汉字,加强汉字书写规范,有计划地书写汉字;2、加强文言文音节的学习,掌握古今文字的书写规范;3、掌握文字的分类、生僻字的分类,学会用书法表现文字;4、掌握诗词的音律知识,增加唐诗宋词的读写能力;5、了解中国文字的发展史,熟练使用文字的分析和解读;6、传播文化素养,学习礼仪文明,培养文字文化意识。
三、三年级1、掌握汉字书写规范,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2、掌握诗词音律规律,增加古诗歌读写能力;3、掌握文言文语句分析,增强文言文阅读能力;4、掌握文字发展史,学习使用文字分析和解读;5、掌握文字结构,学会从字形结构上认读字;6、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文化素养;7、培养正确的文字认识观念,形成文化信仰感。
四、四年级1、掌握汉字书写规范,加强汉字音节的掌握;2、掌握诗词素材的运用,熟练使用诗歌读写能力;3、掌握文言文语句分析,了解文言文思维模式;4、掌握古文字发展史,学习文字之间的联系与变化;5、掌握诗词的音律,熟练使用诗歌素材;6、传播文化素养,培养文字文化意识;7、培养正确的认识观念,形成文字文化的认同感。
五、五年级1、强化汉字书写规范,加强认识汉字的特征;2、掌握古诗词的书谱修辞,了解中国古典文学;3、掌握文言文思维模式,了解文言文语句分析;4、掌握汉字演变规律,了解古今文字演变史;5、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培养文化素养;6、培养正确的文字文化观念,形成文字文化认同感。
一~六年级语文重点知识总结

一~六年级语文重点知识总结一年级语文重点知识总结:1.识字和拼音:一年级的学生会学习基本的汉字和拼音。
他们需要通过认识和书写汉字来建立词汇量和语言基础。
2.识字和写字的练习:一年级的学生会通过复写汉字和练习写字来提高字形的认知和肌肉记忆。
3.朗读和理解短文:学生会进行短文的朗读和理解训练,通过阅读理解提高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4.识别和书写词语:学生会学习一些常见的单词和词语,通过识别和书写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和运用。
5.记叙文和说明文:学生会通过听写和默写来丰富对不同文体的理解,同时培养记忆和表达能力。
6.句子的构成和书写:学生会学习句子的基本结构和常见的句型,了解句子成分的作用和关系,并通过书写来提高字形和笔画的准确性。
二年级语文重点知识总结:1.提高识字量:二年级的学生会通过学习更多的汉字来扩充词汇量,加深对汉字的理解和认知。
2.识字和写字的练习:二年级的学生会进一步练习汉字的写字技巧并加强字形的记忆和书写准确性。
3.运用词语和句子:学生会通过词语和句子的运用来提高语言表达的流利度和准确性,培养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
4.阅读和理解短文:学生会进行更多的阅读理解训练,提高对短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并借此培养阅读习惯和兴趣。
5.记叙文和说明文:学生会通过写作和阅读练习来提高对不同文体的理解,培养记述和叙述的能力。
6.笔顺和书写规范:学生会进一步学习正确的笔顺和书写规范,提高字形的美观和书写的工整性。
三年级语文重点知识总结:1.汉字和词语的学习:学生会学习更多的汉字和词语,并通过识字和造句来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和应用。
2.阅读理解和文言文摘抄:学生会进行更高层次的阅读理解训练,掌握文化常识和修辞手法,同时也会摘抄文言文来培养对古代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3.句子的组成和拼写练习:学生会学习更复杂的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并进行句子的拼写和书写练习,加深对句子成分和关系的理解。
4.记叙文和说明文:学生会进一步学习记叙文和说明文的写作和阅读技巧,提高写作和表达能力。
一~六年级语文重点知识总结

一~六年级语文重点知识总结一年级语文重点知识总结:一年级语文主要以学习拼音为重点,学生需要掌握26个字母的发音和拼读规则。
此外,还需学习基础的汉字认读与写字,例如一、二、三等数字以及一些简单的词语。
二年级语文重点知识总结:二年级语文的重点在于汉字的进一步学习和积累。
学生需要学习常见的汉字,并能认读和书写。
同时,要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词语、短句和简单的句子结构,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三年级语文重点知识总结:三年级语文的重点是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学生需要学习理解课文,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如理解文章的大意、提取关键信息等。
此外,要扩大词汇量,学习常用词语和词组的使用方法。
四年级语文重点知识总结:四年级语文的重点是学习写作和作文表达能力的培养。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写好句子和段落,有一定的写作结构和组织能力。
同时,还需学习一些修辞手法和文学常识,以提升文章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五年级语文重点知识总结:五年级语文的重点包括学习古代文化和名著阅读。
学生需要学习古代经典诗词、典故、传说等,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同时,要阅读名著,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理解能力。
六年级语文重点知识总结:六年级语文的重点是语文素养的综合提升。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此外,还需学习修辞手法、写作技巧和文学常识,以提升作文水平和文学鉴赏能力。
综上所述,每个年级的语文学习重点都不同,但都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认知和理解。
逐年递进,每个学习阶段都为后续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让他们能够熟练运用语文知识来进行思考、表达和交流。
1到6年级必考知识点

1到6年级必考知识点一、一年级必考知识点。
(一)语文。
1. 拼音。
- 23个声母: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
- 24个韵母:6个单韵母(a、o、e、i、u、ü),9个复韵母(ai、ei、ui、ao、ou、iu、ie、üe、er),5个前鼻韵母(an、en、in、un、ün),4个后鼻韵母(ang、eng、ing、ong)。
- 16个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hi、ri、zi、ci、si、yi、wu、yu、ye、yue、yuan、yin、yun、ying。
2. 汉字笔画与笔顺。
- 基本笔画:横(一)、竖(丨)、撇(丿)、捺(㇏)、点(㇔)、横折(㇔)等。
- 简单汉字的笔顺规则,如“从上到下”(二)、“从左到右”(林)等。
3. 简单的字词。
- 认识一些简单的象形字,如日、月、山、水等。
- 会写一些常见的汉字,如爸、妈、我、大、小等。
- 理解一些简单的词语,如天空、大地、爸爸、妈妈等。
(二)数学。
1. 数的认识。
- 认识0 - 20以内的数,会数、会读、会写。
- 理解数的大小比较,如10比8大。
2. 加减法。
- 10以内数的加减法,如3+2 = 5,7 - 4 = 3。
-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如9+3 = 12,13 - 5 = 8。
3. 简单的图形认识。
-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基本图形。
二、二年级必考知识点。
(一)语文。
1. 字词积累。
- 会写更多的汉字,掌握汉字的结构,如上下结构(字)、左右结构(明)等。
- 积累更多的词语,包括近义词(如美丽 - 漂亮)、反义词(如高 - 矮)等。
2. 句子。
- 会写简单的陈述句,如“我是一名小学生。
”- 认识问句,如“你叫什么名字?”- 学会使用标点符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等。
3. 背诵与阅读。
- 能读懂简单的短文,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
1到6年级语文知识点

1到6年级语文知识点一年级语文知识点:- 拼音认读能力- 词语记忆及理解能力- 识字能力- 看图说话、听写、复述、讲故事等口语表达能力- 简单的阅读理解能力二年级语文知识点:- 书写规范- 加深了词语记忆及理解能力- 熟练掌握常用基本造词法- 掌握基本符号及标点的使用- 体会诗歌的韵律,加深对文学的了解- 基础阅读理解能力三年级语文知识点:- 熟练掌握初步句型的构成及运用,能准确使用主谓宾结构,能简单的串起两个以上的句子- 进一步加大词汇量,掌握一些生字词、成语以及近义词、反义词的辨析- 加强阅读能力,能认读有一定难度的文章,理解文章的大意,并能做到正确回答问题- 掌握初级作文的写作能力,善于发现身边的事物,用简单、形象的语言来表述四年级语文知识点:- 进一步加强阅读能力,能识别非词形状字、会分析生词及猜测词意- 能按语序排列出文章的段落,并正确理解段落的主题- 加强作文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来进行短文创作- 学习语文的基本规范,如标点符号及语法基础知识等- 了解文化常识,如节日习俗、民间故事等五年级语文知识点:- 进一步加强阅读能力,能够阅读流畅、准确、快速地把握到文章中心思想- 熟练掌握用情节、人物、环境等要素来写作文章- 学习语言文字的规格,如使用标点符号、语法等- 了解汉字的构形构音及字义辨析- 掌握课本中的文言文选段,并能简单理解其中的意思六年级语文知识点:- 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写作训练,能熟练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 掌握阅读策略,如预测、推理、主旨概括、遣词造句等- 进一步掌握汉字的起源、演变及书写技巧- 熟练掌握语法、修辞、修词等语言知识,利用语言知识来进行语言表达- 了解文化传统,如诗词歌赋、传统戏曲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拼音
1、基础知识回顾: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
2、声调:分为四声。
标调歌:“有a不放过,无a找o、e,i、u并列标在后”
3、音节:音节是声母、韵母和声调的组合
(1)当韵母“u”和声母“j、q、x、y”相拼时,去掉“u”头上的两点,如“ju”
(2)人或事物等专用名词的拼音,第一个字母大写,如“北京Beijing”
4、隔音符号:当a、o、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读音易发生混淆时,应在第一个音节后面加上隔音符号,用“’”表示,帮助分清两个音节
如“ping’an(平安)”、“qi’e(企鹅)”
二、汉字
1、笔画与笔顺规则
“先横后竖(十),先撇后捺(八),从上到下(景),从左到右(树),从外到内(同),从内到外(函),先里面后封口(国),先中间后两边(水)。
”
2、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7种结构)
独体字(中)、左右结构(秋)、左中右结构(做)、上下结构(恩)、上中下结构(翼)、全包围和半包围结构(园、区)、品字形结构(晶)
3、无声的老师——字典(3种查字方法)
(1)“音序查字法”的步骤:认准字音;定字母、翻索引;查音节、找汉字
(2)“部首查字法”的步骤:定部首、翻索引;数余画;查汉字
部首查字法的规则:
上下都有,取上不去下
左右都有,取左不取右
内外都有,取外不取内
独体字一般将字的第一画作为其部首
(3)“数笔画查字法”的步骤:数准笔画数;翻索引、查‘难检字索引’;找汉字
4、形近字(8种表现形式)——理解记忆法、口诀记忆法
(1)笔画相同而位置不同“由”和“甲”
(2)字形相似但笔形不同“外”和“处”
(3)字形相似但偏旁不同“晴”和“睛”
(4)字形相似但笔画数量不同“今”和“令”
(5)结构单位相同但位置不同“陪”和“部”
(6)形近音相同“很”和“狠”
(7)形近音相近“清”和“情”
(8)形近音不同“贫”和“贪”
5、多音字:字形相同,读音不同。
如“塞”、“露”、“咽”
同音字:音同形不同。
如“燥”和“躁”
6、多义字: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意思的字
如:“张”(1)展开(2)看、望(3)陈设(4)姓
三、词语
实词:名词(木)、动词(跑)、形容词(美丽)、数词(一)、量词(位)、代词(你、我、他们)
1、词性划分
虚词:副词(特别、不)、介词(在、关于)、连词(和)、助词(着、的、啊)、象声词(叮咚)
2、近义词和反义词
(1)意思相同的词:“爸爸——父亲”、“互相——相互”
(2)意思相近的词:
词义的轻重不同:“愉快”→“高兴”→“快活”词的意义上辨析
词义的范围不同:“战斗”和“战役”
词义的感情色彩不同:“果断”和“武断”
词的搭配关系不同:“严厉”和“严格”
词的用法上辨析,适用对象不同:“希望”(自己)和“期望”(别人)
(3)反义词:
绝对反义词:“生”→“死”;“富”→“穷”辨析角度:意义和感情色彩
相对反义词:“前”→“后”;“高”→“低”
3、词语归类——分类记忆法例如:按照植物、动物、水果和蔬菜等等分类
4、词语结构
ABB:“一群群”
AABB:“重重叠叠”、“干干净净”
ABAB:“研究研究”
5、成语和谚语。
诀窍“三多”:多读、多想、多记
四、语句
1、单句:由主语和谓语组成。
根据应用分为四种:
(1)陈述句(叙述说明)
(2)疑问句(询问、提问)
(3)祈使句(要求、希望或命令别人做什么)
(4)感叹句:(表达某种强烈感情)
2、复句:
(1)并列关系:……也……,……又……,一边……一边……,有时……有时……,
不是……而是…
(2)递进关系:不但……而且……,……还……,……甚至……,……也……
(3)选择关系:……或者……,是……还是……,不是……就是……,要么……要么…,与其……不如…
(4)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可是……,……然而……,尽管……还是,……却……
(5)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也……,要是……才……
(6)条件关系:只有……才……,只要……就……,除非……才……,无论……都……,任凭……
(7)因果关系:因为……所以……,……因此……,之所以……是因为……,既然……就……
3、理解句意的方法:
(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
(2)联系上下文理解
4、扩句、缩句和合并句
扩句:加上恰当的词语修饰和限定语
扩句的原则:
(1)不改变原句的主要成分
(2)扩充的附加成分必须合理
(3)如有例句按照例句扩充
扩句的方法:
(1)找句子的主干成分
(2)在主干词语前面添上合适的修饰词语
(3)检查句子是否通顺
缩句:去掉修饰或限定语,保留句子主要成分
缩句的主要方法:
(1)分辨句式,提出问题“谁”“干什么”
(2)找出句子主干
(3)保持原句意,否定句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
合并句:省略重复的部分,将多句合成一句
合并句的方法
(1)用关联词把两句合一句
(2)同一个主体发出两个不同的动作,去省其中的一个主语
(3)一个主体既是前一个动作的接受者,又是后一个动词的发出者
5、语序(4种排列方式)
(1)事情发展顺序
(2)时间先后顺序
(3)先总述后分述顺序
(4)空间推移顺序
6、句式转换
(1)“把”字句(主动句)和“被”字句(被动句),动作发出者和动作接受者相互转换,更换主语
(2)主说和转述:“三个改变”第一,改变标点符号:“”→,。
第二,改变人称。
第三,根据需要删减个别字,保持句子通顺
7、修改病句
(1)成分残缺。
例句“我们要从小养成讲文明”
(2)用词不当。
例句“妈妈非常关爱我”
(3)搭配不当。
例句“她穿着一件粉色上衣和一顶白色帽子”
(4)语意重复或啰嗦。
例句“他总是首先第一个发言”
(5)词序颠倒。
例句“语文对我最感兴趣”
(6)前后矛盾。
例句“五颜六色的红旗在迎风飘扬”
(7)指代不明。
例句“王宇和李军是好朋友,他经常到他家一起学习。
”
(8)不合事理。
例句“盲姑娘见有人进屋,赶紧站起来让座。
”
修改病句技巧:
(1)了解病句常见类型
(2)保留愿意
(3)从语法角度入手,抓句子主干
(4)从词法角度入手看词语搭配
(5)从逻辑事理入手
8、修辞(6种常见修辞)
(1)比喻:打比方,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比方另一个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本体”+“比喻词”(像、仿佛、似乎、如同、好比、变成、是)+“喻体”
(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描写。
例如“古老的威尼斯沉沉地睡了”
(3)排比:结构相似、证据一致,意思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
(4)反问:无疑而问,明知故问,目的在于加强语气。
例句“这比山还高的情谊,我们怎能忘怀?”
(5)设问:无疑而问,自问自答,目的在于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狼的本性会突然改变吗?不会,绝对不会!”
(6)夸张:为了表达需要,故意把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夸大或缩小,突出印象。
“飞流直下三千尺”
五、标点符号
1、点号(7种):句号“。
”;问号“?”;感叹句“!”;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2、标号(9种):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连接号—;着重号.;间隔号·;专名号——
3、位置:点号放在右下角,占一个字的位置,不放在另一行开头;标号“前不置尾,后不在开头”;省略号和破折号占两个字的位置,不能分两截分放在上行末尾和下行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