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自然环境

合集下载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自然环境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自然环境

生活在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恒河、黄河—长
江等流域的人们,开始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一
代又一代亚洲先民历经岁月洗礼,把生产生活实践镌刻成悠
久历史、积淀成深厚文明。广袤富饶的平原,碧波荡漾的水
乡,辽阔壮美的草原,浩瀚无垠的沙漠,奔腾不息的江海,
巍峨挺拔的山脉,承载和滋润了多彩的亚洲文明。
·地理
14.下列关于该纬线所经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B) A.中国华北平原发展水田种植业,盛产水稻 B.内蒙古高原草场广阔,发展畜牧业 C.图兰平原临近里海,灌溉水源充足 D.地中海沿岸牧草丰盛,乳畜业发达
1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人口分布较稀疏的是( D )
A.甲
B.乙
C.丙
D.丁
·地理 (2022·广东模拟)北纬40°被称为“地球的金项链”,这里 环境多样、物产丰富。图6.2.12为“亚欧大陆沿40°N纬线的 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13~14题。
图6.2.12
·地理
13.该纬线所经地区自然环境多样,体现在( D ) ①人口分布不均,东西差异大 ②地表起伏大,植被类型不同 ③纬度跨度大,热量差异大 ④东西跨度大,降水差异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地势( C )
A.中间低、四周高
B.西高东低
C.中间高、四周低
D.北高南低
·地理
2.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亚洲的
气候特点是( A )
①气候复杂多样
②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③季风气候显著
④气候类型比较单一
A.①②③B.②ຫໍສະໝຸດ 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地理
3.亚洲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面积最广、季风特点最为典型

七年级地理下册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七年级地理下册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第二节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自主学习一、北方地区1、我国北方地区位于岭-淮河以北的__________,地形多为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2、北方地区的房屋比较注重防寒保暖,由于地势__________ ,人口众多,所以村庄都较大。

二、南方地区3、我国南方地区位于岭-淮河以南的季风区,地形多为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

4、南方地区房屋多用砖瓦,竹木材料建造,注意通风散热,屋顶坡度__________ ,利于排水。

三、西北地区5、西北地区大部分位于我国西北的__________ ,地形多为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气候干旱,是我国主要的天然牧场,放牧牛马羊等,也是我国最大的畜牧业基地。

四、青藏地区6、青藏地区主要位于青藏高原上,地形多为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地势高,以高寒畜牧业为主。

青藏居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适应高寒气候,地形等自然地理条件,渐渐形成了民族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

答案:1、季风区平原高原2、地势平坦3、丘陵山地4、较大5、非季风区高原盆地6、高原山地互动课堂名师精讲例1、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存在明显差异,形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气温差异B降水差异C地形差异D气候差异解析: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差异,是气温和降水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就是气候差异造成的。

答案:D温馨提示:南方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年平均气温高;北方地区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年平均气温较低。

在气候的影响下就有了明显的差异。

例2、华北平原适宜发展()A以水稻为主的水田农业B以甜菜,棉花为主的绿洲农业C以小麦、棉花为主的旱地农业D以青稞、豌豆为主的高寒农业解析: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位于北方地区的华北平原,农业生产是以小麦,棉花为主的旱地农业。

答案:C温馨提示:北方降水少,以旱地为主,适宜种植小麦,棉花等耐寒农作物。

人教七年级地理下册课件亚洲的自然环境人教版(共20张PPT)

人教七年级地理下册课件亚洲的自然环境人教版(共20张PPT)
读图,比较非洲刚果河AB段和亚洲河流的流向差异,说明原因。
A B
人教七年级地理下册课件亚洲的自然 环境人 教版(共 20张PP T)
刚果河AB段流向:呈向心状
亚洲河流的流向:呈放射状
人教七年级地理下册课件亚洲的自然 环境人 教版(共 20张PP T)
知识总结
1No 描述区域地形、气候、河流特点的一般方法:
人教七年级地理下册课件亚洲的自然 环境人 教版(共 20张PP T)
04
人教七年级地理下册课件亚洲的自然 环境人 教版(共 20张PP T)
分析三者的关系
1.地形影响气候 2.地形影响河流 3.气候影响河流(水文)
人教七年级地理下册课件亚洲的自然 环境人 教版(共 20张PP T)
1.地形影响气候( 地 形 影 响 了 气 候 的 类 型 、 特 点 、 分 布 )
读北美洲地形图,描述北美洲的 地形特征。
地形特征:地势起伏较大, 东西高、中间低。 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 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 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 山地和高原。
描述气候的特点
02
知识框架
单一或复杂多样
气 气候类型的构成 哪种气候类型面积大
候 特
有无独特、显著的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的分布格局

6.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的理解,但 个体毕 竟是与 群体相 通的, 所以个 体的理 解中也 有普遍 性。理 解作为 现实的 行为具 有通向 实践的 品格, 艺术品 正是通 过理解 走向现 实,并 在生活 中发挥 作用的 。不是 别的, 正是理 解擦亮 了艺术 品的生 命之光 。

7.汉字的起始是象形的,书法家可以 用字的 结构来 表达物 象的结 构和生 气勃勃 的动作 ,使写 的字成 为一种 表现生 命的艺 术。元 代赵子 昂写“ 子”字时 ,先习 画鸟飞 之形, 从中吸 取对生 命形象 的构思 ,使“ 子”字有 着鸟飞 形象的 暗示, 成为一 个表现 生命的 单位。

人教版地理 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 第二节 亚洲的自然环境 教案及课后习题

人教版地理 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 第二节 亚洲的自然环境 教案及课后习题

亚洲的地形与河流一、亚洲的地形和地势特点二、亚洲的主要地形区三、亚洲地形剖面图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由西向东,地势呈现“低—高—低”的变化。

四、亚洲的河流特征1. 地形对河流的影响: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地势对河流的影响:亚洲地势高低悬殊,导致许多大河落差很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2. 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3. 内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①概念:亚洲有众多的内流河,最终消失在沙漠中或注入内陆湖泊。

②举例:塔里木河、阿姆河、锡尔河等。

亚洲的气候一、气候复杂多样1. 气候类型2. 成因3. 各地气候差异大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1. 分布:亚洲的九种气候类型中,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最大,几乎占亚洲的一半。

2. 成因: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内陆面积广大,亚洲内陆距海较远,受海洋影响较小。

3. 特征: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降水较多,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均较大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4. 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特征对比三、季风气候显著1. 分布: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面积最广、季风特点最为典型的地区。

2. 季风形成原因及规律:3. 影响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般来说,夏季风强的年份,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多,降水也多;反之,夏季风弱的年份,降水就较少。

如果降水过多,就可能造成洪涝灾害;反之,降水过少,就可能造成旱灾。

因此,亚洲东部和南部常受季风的影响而发生旱涝灾害。

例题1 (福州中考)读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示意图(甲)和亚洲大陆80°E地形剖面示意图(乙),回答(1)~(2)题。

(1)亚洲地势特点是()A. 西部高,中部低B. 东部高,西部低C. 中部高,四周低D. 中部低,四周高(2)亚洲北部河流主要注入()A. 太平洋B. 北冰洋C. 印度洋D. 大西洋思路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剖面图的正确判读。

中图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学设计

中图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学设计

中图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主要介绍了中国地理的四大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教材通过大量的图片和实例,生动地展示了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如何影响当地的生产和生活。

学生通过学习,可以了解我国各地的自然环境差异,认识到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密切关系,从而增强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认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的地理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四大区域的划分和自然环境特点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拓展和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对自然环境如何影响生产和生活可能还存在一些疑问,需要通过实例分析和讨论来解决。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四大区域的划分和自然环境特点,掌握不同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分析实例、讨论问题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四大区域的划分和自然环境特点,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难点:如何理解不同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影响的深层次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和实例,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和理解地理知识。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通过讨论和思考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中图地理七年级下册。

2.图片:四大区域的典型自然环境图片。

3.实例:四大区域的典型生产和生活实例。

4.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四大区域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四大区域的划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分别介绍四大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如北方地区的寒冷、南方地区的湿润、西北地区的干旱、青藏地区的高原等,并通过实例展示这些特点如何影响当地的生产和生活。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2)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2)

第一节亚洲概述1、地理位置:亚洲绝大部分位于北(北\南)半球和东(东、西)半球,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部与欧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为界相邻,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洲相望,东北以白令海峡为界与北美洲相望。

2、亚洲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注意不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南极洲和北冰洋)3、亚洲主要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受地势影响,河流由中间向四周呈放射状流分流入海。

4、亚洲之最:(1)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世界屋脊”);(注: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世界最高大山脉:喜马拉雅山脉;(2)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43米),世界陆地最低点(湖泊)死海(海拔-415米);(3)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

发源于中国青海省,注入南海。

(注: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多瑙河[欧洲],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亚马孙河)(4)亚洲面积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5)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咸水湖);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北美洲];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湖泊:贝加尔湖[俄罗斯];世界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5、亚洲气候特点:亚洲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气候类型复杂多样(跨纬度大,温度带跨度大,地形复杂)、季风气候显著(海陆热力差异巨大)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6、亚洲南部三大半岛:阿拉伯半岛(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第二节东南亚一、概况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组成,共11个国家,其中唯一一个内陆国是老挝二、地理位置1.海陆位置;东南亚地处亚洲(的东南部)与大洋洲(的北部)、印度洋(西临)与太平洋(东临)的“十字路口”。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自然环境》教学设计1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自然环境》教学设计1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自然环境》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自然环境》主要介绍了气候、地形、水文、生物和土壤等自然环境因素。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知识系统的进一步拓展,也是对人与自然关系认知的重要部分。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文并茂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和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空间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但气候变化、地形、水文等自然环境因素相对抽象,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应具备观察自然、提出问题、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气候、地形、水文、生物和土壤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基本概念,掌握各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自然环境因素的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

2.难点:自然环境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分析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自然环境因素的相互影响。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提高合作能力。

4.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课堂,亲身感受自然环境,增强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参: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教材、教学参考书。

2.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3.教学素材:图片、视频、案例等。

4.实践活动所需材料:调查表、标本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自然环境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什么是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包括哪些因素?2. 呈现(10分钟)介绍气候、地形、水文、生物和土壤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实例展示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3. 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请学生分组探讨自然环境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选出代表进行汇报。

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1.第六章 亚洲 6.2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1.第六章 亚洲 6.2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教学目标】
1.利用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和有关资料归纳总结亚洲气候特征。

2.观察亚洲地形图、亚洲主要河流分布图和有关资料归纳亚洲河流特征。

3.简述亚洲地形、气候、河流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亚洲气候和河流特征
难点:季风气候的成因及影响
【教学方法】情景导学、问题导学、独立探究、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复习-图说地形。

候?同位合作尝试。

过渡:解释小雨的困惑,让我们大体了解了亚洲气候,很庞大的气候信息量,下面我们小组内群策群力,对这些气候信息一块再来梳理归类认识。

过渡:解释小雨的困惑,让我们初步了解了亚洲河流,下面我们小组内群策群力,一块再来归类梳理气河流息。

合作探究
河流
五、合作探究-归纳特点
归纳导引1.分析P12表格11条
世界长河有条在亚洲,形成亚洲
河流的一个特点①亚洲是世界上
长河的大洲。

思考特点①与面积、地形的关
系。

:A.11条世界长河7条在亚洲,
亚洲是长河最多的大洲,这记为特
点①。

B.上节课学习了亚洲面积广、地
形复杂多样,特别是雪山融水常形
成大河水源;刚刚了解了气候复杂
五、分组合作-探究归纳
1.再看P12段1分析表格,借助
归纳导引1.归纳探究河流特点①,
及其与面积地形气候的联系。

A.在P12段1上标画特点①
B.理解面积、地形气候对特点①
与的影响。

2.再次阅读P12段2,观察河流
分层
递进
再学
归纳
切块
归纳
化难
为易
案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平方千米。 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面积约37万平方千米。 贝加尔湖——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最深处达
1620米,蓄水量2.3万立方千米。
分析北美洲的地形及其对河流的影响
1.归纳北 美洲的地 形特征。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1)在图上找出海 岸山脉、内华达山脉、 落基山脉、大平原、 拉布拉多高原、阿巴 拉契亚山脉,分别指 出它们在北美洲的位 置和大致的海拔。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3.亚洲河流分布有何特点?这种分布与地形分 布之间的关系如何? 亚洲河流由中部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 因为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使大多发源于中 部山地、高原,向四周较低的平原、丘陵地区流。
4.亚洲河流还有哪些特点? 亚洲地域辽阔,中部高、四周低,使许多河流源 远而流长。
阅读资料并在地图中找出这些地名?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地中海气候 寒带气候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2)成因
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
三面濒临海洋,中西部
深居亚欧大陆腹地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
气候复杂多样
2.各地气候差异大 寒带气候,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银装素裹,冰封千里。
北冰洋沿岸寒带景观
热带雨林气候,长 年皆夏,森林常绿。
西部主要是山地, 中部是平原,东 部是山地、高原。
拉布拉多高原景观图
落基山脉景观图
阿巴拉契亚山脉景观图
密西西比河平原景观图
(3)读图,指出北美洲大陆沿北纬40°纬线自西向东地 势的变化特点。
北美洲大陆沿北纬40°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
北美洲大陆沿北纬40°纬线自西向东地势是西部高,中部低 ,东部较高。总体上呈现出东西部高,中部低的格局。 综上所述归纳北美洲地形特点是
地中海气候、高原山地气候、温带大陆性 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
(2)找出西经80°经线,说出它自南向北依 次穿过的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湿润 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
综上所述归纳北美洲气候特点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气候类型多样, 地域差异大。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_原__、_东__西__伯__利__亚__山__地__、__东__北__平__原__、_华_北_平_原_、_恒_河_平_ _原_、_德_干_高_原_、_印_度状元成才路_河_平_原_、_伊_朗_高_原_等。亚洲大 陆沿北纬30°纬线由西向东,地势呈现出“_低__-_高__-_低__”_
的变化。
分布及特征。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课堂讲解
地势起伏大 亚洲地势起伏很大,_中__部___高_四__周___低。中部以
__青__藏__高__原___和__帕__米__尔__高__原___地势最为高俊,其中, _喜__马__拉__雅__山__脉___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四周分布着 较低的地形单元,如_西__西__伯__利__亚_平__原__、__中__西__伯__利__亚__高__
比较亚洲冬季风和夏季风
冬季盛行偏北风,降水较少; 夏季盛行偏南风,降水丰沛。
季风的影响
强 (1)夏季风
从海洋上


降水
灾害
弱 带来水汽 少

洪涝 干旱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2)季风气候
雨热同期 状元成才路 有利于农业生产
状元成才路
降水季节变化大、
年际变化大
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亚 气候复杂多样

气 候



亚洲河 状
流分布
流 向
的特点 四



北冰洋
叶尼塞河
勒拿河





河平
长江
恒湄

河公
印度洋

观察地图
1.看看亚洲主要河流最终流入到哪儿? 流入太平洋的有:黄河、长江、湄公河 流入印度洋的有:恒河、印度河 流入北冰洋的有:鄂毕河状、元成才路 叶尼塞河、勒拿河 最终不流入海洋的状元成有才路 :塔里木河、阿姆河、锡尔河 2.看看它们的流向有何不同? 有向北流、向东流、向南流、向西流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二节 自然环境
新课导入
听歌曲,欣赏亚洲山河的壮丽。
我们亚洲, 山是高昂的头; 我们亚洲, 河像热血流……
学习目标
1.识记亚洲主要地形区、水系及分布特征; 2.通过地图或其他资料,分析亚洲地形与水系的相
互关系; 3.识记亚洲主要气候分布; 4.通过地图或其他资料,归状元成才路纳亚洲气候分布特征; 5.分析影响亚洲气状元候成才路 的因素; 6.运用亚洲气候的分析方法分析北美洲的气候类型、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位于西部:海岸山脉、内华达山脉、落基山脉, 海拔在2000米以上; 位于中部:大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上; 位于东部: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脉,海 拔在1000米左右。
(2)按照“相对一 致、空间上连续”的 原则,将北美洲按照 地形划分成西部、中 部和东部三个区域, 说出这三个区域主要 的地形类型。
看看它们的海
拔有多高?
说一说
亚洲地形特点有哪些?
地势起伏大 中部高,四周低 地形复杂多样
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地势有何特点? 观察与思考
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
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地势是中部高,东西部低。
亚洲主要河流
请仔细读
图,找出亚洲
主要河流。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长河众多 受地形的影响,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_中__部_山__
地__、__高__原__呈_放__射_状__流向周边的海洋,其中注入北 冰洋的有_鄂__毕__河__、_叶__尼__塞__河_、_勒__拿__河__等,注入 太平洋的有_黄__河__、_长__江__、_湄__公__河__等,注入印 度洋的有__恒__河__、__印__度_河___等。此外_塔__里__木__河_、 _阿__姆__河_、_锡__尔__河__等最终并不注入海洋。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亚洲地形区的分布
1.请仔细读图,找 出亚洲主要地形区。
2.说说亚洲有哪些 地形类型?
3.说说亚洲主要地 形区的位置并依据 高度表,说说它们 的大致海拔?
死海——湖面低于海平 面415米,是世界陆地最 低点。
4.找出死海和
珠穆朗玛峰,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 峰,海拔8844.43米。
结构梳理
地势起伏大
自 地形特点 中部高,四周低
河流呈放射状分布

地形复杂多样
环 境
气候类型多样状元成才路
纬度位置的影响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气候特点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状元成才路
海陆位置的影响
季风气候显著
地形的影响
课堂练习
1. 亚洲地势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面倾 斜延伸,其对河流的流向影响为( D ) A.自西向东流入海洋 B.自北向南流入海洋 C.自东向西流入海洋 D.呈放射状流入海洋
2.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A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3.中亚气候是( B ) A.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4.下列关于亚洲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B.地势中部低,四周高 C.河流多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D.气候复杂多样
马来群岛热带雨林景观
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少雨,沙漠广布。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地中海沿岸常绿硬叶林景观
高原山地气候区,自然景观呈明显的垂直变化。 青藏高原高原山地景观
3.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温带大陆性气候景观
亚洲分布最广的气 候类型是什么? 温带大陆性气候 几乎占亚洲的一半
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大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有“世界屋脊”之称。
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高大的山脉,海拔超过7000米的 高峰有50多座。
西西伯利亚平原——亚洲最大的平原,面积约260万平方千米。 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半岛,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共有岛屿2万多个,面积243
地形多样,地势东西部高、中部低
2.以密西西比河为例,解释北美洲的地形对河流流向
的影响。 (1)在图上找出密西西比河及其主要 (2)分析这些河流的
支流,并标出它们的流向。
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1)东部支流自东向西流,
西部支流自西向东流,干流
自北向南流。
状元成才路
(2)由于北美洲东西部高、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冬季寒冷
干燥,夏季温
暖、降水较多,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气温日较差和
年较差大。
亚洲为什么大陆性气候分布这么广?
亚洲深居大陆内 部,远离海洋,受海 洋的影响小。
4.季风气候显著 亚洲东部与南部气候有何共同特征?
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面积 最广、季风特点最为典型的地区。
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点 季风气候显著
影 纬度因素
响 因
海陆因素
素 地形因素
活动 认识北美洲气候的分布 1.找出北美洲主要的气候类型;指出北美洲分 布最广的气候类型,说出它的分布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