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县石齐学校2020上高一第一次月考地理答案

合集下载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20XX级高一年级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命题人:陈红艳审题人:姚茂斌蒲海生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根据卷面整洁和书写的规范程度可获得0~5分的加分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体可称为天体的是() A.返回地面的“神舟七号”宇宙飞船B.卫星C.吉林1号陨石D.按航线飞行的飞机2.下列各天体系统中,不包括地球的是() A.总星系B.地月系C.太阳系D.河外星系3.图中的大中小圆分别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三者关系的是()4.地球处于一种稳定而安全的宇宙环境中,指的是()①太阳很稳定②八颗行星公转方向一致③八颗行星公转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上④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我们已知的寻找生命的导向原则是那里必须要有水存在。

直到现在为止,这条原则一直让科学家认为,只有满足以下条件的天体,才能成为生命的家园:适合的温度、岩质行星和表面拥有液态水。

据此回答5~6题。

5.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而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A.体积是八颗行星中最大的B.既有自转又有公转C.是太阳系中惟一有生物的行星D.质量是八颗行星中最小的6.地球形成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的原因是() A.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B.长期太阳无明显变化C.日地距离适中 D.地球运行的宇宙环境比较安全中新社南京1月18日电:20XX年,将有10颗小行星与地球“擦肩”,其中最大的一颗直径约为140米的小行星,在今年11月8日期间与地球的“亲密”程度小于地球与月亮的距离,目前已受到科学家们高度关注,密切监控它的运行轨迹。

读下图,回答7~8题。

7.有关该小行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属于天体B.属于太阳系C.属于地月系D.轨道近圆性8.有关图中M、N、P的叙述,正确的是() A.M为地球B.N为火星C.P为土星D.N为水星9.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等的主要动力来自于() A.地球内部的热能B.重力势能C.太阳辐射D.万有引力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波长范围在0.15~4微米之间,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长的红外光波段B.煤炭资源是地质时期储存的地球内能C.风能按其能量来源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D.太阳辐射只能直接为人类提供能源,不能间接提供能源1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A.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B.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能量来自太阳辐射C.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来源于地下,不是来源于太阳辐射D.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的温度太阳活动是指太阳释放能量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如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和太阳风等。

(人教版)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人教版)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2019学年第一学期半期考试高一年级地理试题第I卷(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一、选择题1.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是()①地球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②地球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③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④地球既自转又公转,而且方向相反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答案】C【解析】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是地球温度适宜的原因之一;地球适中的体积和质量,使得地球引力适中,因此地球有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充分。

这些均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故C正确。

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①错误。

地球既自转又公转,而且方向相同,④错误。

故A、B、D错误。

2. 天体系统具有层次性,下列不同层次的天体系统,不包含地球的是()A. 地月系B. 太阳系C. 河外星系D. 总星系【答案】C【解析】地球和其卫星月球构成地月系,地月系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共同构成总星系。

故C正确。

A、B、D均包含地球,错误。

3. 关于太阳黑子的正确叙述是()A. 太阳表面黑色的斑点B. 出现在日冕层C. 因为温度比周围大约低1500度,所以略显阴暗D. 活动周期为12年【答案】C【解析】太阳黑子出现在光球层,温度比周围低,略显阴暗,C正确;太阳活动周期为11年。

4. 下列关于太阳和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氦和氮B. 黑子、耀斑和极光都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C. 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大约是17年D. 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目冕层【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太阳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氦,A错。

黑子、耀斑都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极光是地球上的自然现象,B错。

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大约是11年,C错。

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D对。

【考点定位】太阳大气的结构,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及标志。

【名师点睛】太阳大气中,在不停进行着核聚变反应,由4个氢原子聚变成1个氦原子。

2020秋新教材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和期中考试试卷

2020秋新教材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和期中考试试卷

2020秋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关于宇宙和天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目前人们用肉眼或借助望远镜可观测到的各种星体总称为天体B.宇宙是无限的,可观测的宇宙的范围会随着人类探测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不断扩大C.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行星D.各种天体孤立地存在于宇宙之中中科院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天文台观测到小行星2009ES。

这颗小行星被国际天文学界列为对地球具有潜在威胁的近地小行星之一。

《郑州日报》发表《小行星又来“骚扰”地球?科学家称重视勿慌张》的文章。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3题。

2.该小行星最可能来自( )A.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 B.地月系C.河外星系 D.土星和木星轨道之间3.2009ES四周没有气体聚集,其原因是2009ES( )A.温度高B.自转速度快C.距太阳较远D.质量和体积过小4.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地球是宇宙中的普通天体。

下列不属于天体的一组是( ) A.行星、卫星 B.太阳、月球C.陨星、高速飞行的大型客机 D.彗星、星际物质5.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类型是A.恒星和星云B.行星和卫星C.恒星和行星D.恒星和彗星花是红色的,叶是绿色的,天空是蓝色的,葡萄是紫色的。

我们赞扬它们的美丽,你可曾想过是谁让江山如此多娇?俗话说:“鱼靠水、娃靠娘、万物生长靠太阳”。

太阳源源不断地向地球辐射能量,影响着地球和人类的生产、生活。

结合所学的知识,完成6--7题。

6.下列有关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是一种电磁波B.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是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C.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大气、水、生物和地震活动的主要动力D.太阳辐射的能量不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7.下列说法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 )A.地球内部温度升高B.冰岛“无烟之国”的美称C.煤、石油的形成D.水向低处流2016年6月19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预言:在2020年的某一天,美国南部的一些城市,在五彩斑斓的极光光幕过后,电网会突然变得闪烁不定,灯光在瞬时明亮后将会停电,一分半钟之后,这个大停电现象将会遍及美国整个东部地区,甚至整个欧洲以及中国、日本等区域也会同样经历这样的灾难,而这场灾难仅仅于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

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是地球的自转轴?A. 赤道B. 北极C. 南极D. 中国答案:B2. 地壳的主要组成元素是:A. 氮气和氧气B. 铁和镁C. 金和银D. 硅和铝答案:D3. 下列地质灾害中,与地震直接相关的是:A. 冰川B. 洪水C. 泥石流D. 火山喷发答案:D4. 天气是地区短时间内的气候变化,而气候是指:A. 十年内的气候变化B. 百年内的气候变化C. 千年内的气候变化D. 极长时间内的气候变化答案:B5. 以下哪个不是火山喷发的现象?A. 火山爆炸B. 熔岩喷发C. 热气喷发D. 岩浆喷发答案:C二、填空题1.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 ___________ 。

答案:珠穆朗玛峰2. 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分布比例是 ___________ 。

答案:3:23. 面积最大的洲是 ___________ 。

答案:亚洲4. 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___________ 。

答案:中国5. 长江是中国的第 ___________ 条河流。

答案:一三、简答题1. 简述地球的四季变化原因。

答案:地球公转产生了不同季节的变化。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因为地球的轴倾斜,造成了不同地区太阳直射角度的变化,从而引起了四季的变化。

2. 简述火山爆发的原因。

答案:火山爆发是由于地壳断裂造成的。

地壳的板块运动会导致火山活动,当地壳板块断裂时,岩浆从地下深处喷发到地面上,形成火山喷发。

3. 简述洪水的形成原因。

答案:洪水是由于降雨过多或河流水位上涨超过河道容量而发生的。

当降雨量大于地面的排水能力时,水会聚集,并可能造成河流的溢出,形成洪水。

四、解答题1. 简述地球的不同地理区域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答案:地球的不同地理区域对人类活动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高山地区气候严寒,人们需要采取措施来适应生存,如穿着厚衣物和搭建保暖设施。

而沿海地区则有丰富的渔业资源,人们可以从中获取食物和经济收益。

不同地理区域的土壤肥沃程度以及水资源丰富程度也会影响农业和工业的发展。

湖南省邵阳县石齐学校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湖南省邵阳县石齐学校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湖南省邵阳县石齐学校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考时9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0分)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1-3题1.造成图中G、H、K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热量B.水分C.地形D.洋流2.下列地区中,其自然带与图中E自然带相一致的是A.江南丘陵B.伊朗高原C.巴西高原D.撒哈拉沙漠3.关于图中B自然带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类型相同B.大陆东西两岸植被类型相同C.各处均为常绿阔叶林D.大陆西岸植被叶质较厚4.制约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A.科技发展水平B.人口的文化水平C.人口的生活消费水平D.资状况5、下列有关人口合理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合理容量在不同的地区往往是相同的B、发达国家的人口合理容量一般小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合理容量C、某地的人口数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表明人口与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资基本协调D、人口合理容量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需要达到的最大人口数量6.特定地区的资与环境,在维持最低生存标准的情况下,所能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是A.环境承载力B.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C.人口容量D.人口合理容量7.“丁克(DINKS)”家庭,也称自愿不生育家庭,是“Double income,no kids”缩写的意译,其含义是“双份收入,不要孩子”。

“丁克”家庭反映的地域文化是A.传统农业文化B.宗教文化C.欧美文化D.现代大城市文化针对“早婚早育”、“早生贵子”等传统生育观对我国现代人口发展的不利影响,《婚姻法》规定了结婚的法定年龄。

据此回答8~9题。

8.形成多育多子的传统生育观的根是A.“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观念B.劳动力增殖能增加家庭财富C.传统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9.中国法定的婚龄是A. 男25岁女23岁B.男22岁女20岁C.男20岁女18岁D.男25岁女20岁读下图,回答10~11题。

10.与当前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相符的类型是A.①B.②C.③D.④11.下列关于④类国家人口问题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老龄人口较多B.青壮年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过重C.人口素质偏低,教育压力过大D.城市人口比重过高,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读我国部分地区某年的人口资料,完成12~14题。

湖南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选科调研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湖南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选科调研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7.C女王像是海浪侵蚀形成的海蚀柱;由于海浪对海岸的侵蚀,使得海岸线倒退,女王像离海岸线越来越远。
8.B乙处缺失地层含有古代鸟类化石,古代鸟类出现在中生代。
9.C乙处缺失地层为沉积岩,有可能是因为地壳隆起沉积过程停止,也有可能地势抬高原来形成的沉积层被侵蚀掉,气候变化也有可能造成沉积物来源减少或消失。
材料二下图为中国泥石流、滑坡易发程度分区图。
(1)分析我国图示方框内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6分)
(2)贵州省毕节市金海湖新区此次滑坡地质灾害排除了降雨、地下水或地震导致滑坡的可能。你认为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什么。(4分)
(3)针对贵州省毕节市金海湖新区此次滑坡地质灾害,请从工程建设方面分析应采取哪些措施进行防范。(6分)
(3)请你为缓解该城市热岛效应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2022年下学期高一选科调研考试·地理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C火星和土星都属于地外行星,因此可以观察到冲日现象。
2.C木星属于巨行星,质量大,吸引力大,所以木星上有大气、也有卫星。冲日时地球离木星近,看起来更明亮,便于观察。木星离太阳远,获得太阳辐射少,温度低,③错误。
材料二热岛强度是指城市与郊区的温度差,常用来表示热岛效应的强弱,下图表示我国北方某城市冬季某天热岛强度的日变化。
(1)描述该城市热岛强度的日变化特点,并从大气的保温作用、地面的反射率等方面分析该日热岛效应最明显时的形成原因。(6分)
(2)从热力环流的角度,分析热岛效应给城市可能带来哪些影响。(4分)
10.B从材料可知,构成桌面山的岩石是石灰岩,首先是接受沉积,然后是整体抬升,接受风化和外力侵蚀形成的。
11.D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包括广泛分布的可溶性岩石,高温多雨的环境,以及地表裂隙多,有利于流水溶蚀。从材料可知该地为整体抬升,地表裂隙少;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但风力大,地表水少。

湖南省高三地理月考试卷及答案

湖南省高三地理月考试卷及答案

湖南省高三地理月考试卷及答案湖南省高三同学们,即将月考,这次的地理试卷大家有信心吗?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提供关于湖南省高三地理月考试卷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湖南省高三地理月考试卷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满分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世界某区域降水量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第1-4题。

1.甲、乙两地降水量分别为( )A.大于300 小于100B.大于300 大于100C.小于300 大于100D.小于300 小于1002.R河流全年水量都很丰沛,由此可知该河发源地( )A.年降水量均匀B.冬季温度较高C.地下储水量较大D.地形起伏相对较小3.图示区域所属的自然带类型为( )A.温带草原带B.热带荒漠带C.落叶阔叶林带D.常绿阔叶林带4.对该地区的描述可信的是( )A.该地区降水主要来自太平洋B.所在国家人口稀少,经济发达C.图中甲地海拔低于乙地D.该地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图2为世界某地区气候资料图(平均每月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12,月降水距平=该月多年平均降水量-平均每月降水量,本月平均气温累计=本月平均气温+上月平均气温累计),读图2完成5-6题。

5.位于该地区的城市最可能是( )A.孟买B.上海C.悉尼D.开普敦6.该地区12、1月降水距平为负值是因为受到( )A.江淮准静止锋影响B.盛行西风影响C.受副热带高压影响D.西南季风影响图3是北美某年1月30日8时海平面等压线图,图中虚线为一锋面系统,读图回答7-9题。

7.此时图示区域 ( )A.东部和西部均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影响B.此时甲地大风大雨C.此时①地有暴风雪D.东部受暖湿气流影响,西部受冷干气流影响8.与①地比较,②地 ( )A.气压低,降水多B.气压高,降水多C.气压高,降水少D.气压低,降水少9.关于甲海域的说法可信的是 ( ) 图3A.该海域有自北向南流的洋流B.该海域常年盛行东南风C.该海域的洋流对沿岸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D.该海域大陆架狭窄读图4,完成10-11题。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考试总分:100 分)一、选择题组(本题共计12小题,总分60分)1.(4分)据国防科工局消息,经过20多天的飞行,2018年6月14日,为探月工程嫦娥四号探测器提供地月中继测控通信任务的“鹊桥”中继卫星成功进入环绕距月球约6.5万公里的地月拉格朗日L2点Halo使命轨道,成为世界第一颗运行在地月L2点Halo轨道的卫星。

拉格朗日点,又称平动点,是一个小物体在两个大物体的引力作用下在空间中的一点,在该点处,小物体相对于两大物体基本保持静止。

据此回答1-2题。

1.按照天体运动特征,月球属于()A.卫星B.大行星C. 小行星D. 恒星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鹊桥”是月球的卫星B.“鹊桥”处在地月系C. 6月15日“鹊桥”不是天体D.地月拉格朗日L2点是天体2.(4分)读下面太阳系模式图,回答3--4题3.图中代表地球的字母是()A.BB. CC. DD. E4.这幅模式图中能体现八大行星相似性的信息有()①公转轨道面②公转位置③公转方向④公转轨道形状⑤公转速度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④3.(4分)2019 年春节档科幻影片《流浪地球》讲述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

该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中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木星轨道,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泊入比邻星系统。

下图为“地球流浪过程示意图”。

根据材料完成5--6小题。

5.由于“流浪地球”计划第一步的成功实施,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发生巨大变化的是()A.安全的宇宙环境B.适宜的温度条件C.适中的日地距离D.稳定的太阳光照6.“计划”流浪2500年,最终泊入比邻星轨道,成为比邻星的行星。

全新的地球时代到来。

关于地球泊入宜居轨道后,下列推测不可信的是()A.地球表面有坚硬的岩石,防止星际物质撞击B.比邻星性质较为稳定,能提供稳定的光照条件C.与比邻星距离适中,能保持适宜的温度D.比邻星周围的宇宙环境较为安全、稳定4.(8分)某市(约30°N)的肖占家准备在某楼盘买房,楼是东西延伸,每家南北均有阳台;一栋二栋的楼高均是24 m,三栋的楼高是48m,楼层高3 m(地面楼层为1楼),楼间距如图甲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上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25X2=50分)
1-5 DBDAA 6-10 BCBAB 11-15 DDDCB
16-20 DDDAC 21-25 DCBCB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 (1)A (2)广东上海北京
(3)人口流动的数量增大; (4)开发资源或边境贸易发展
(5) ①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②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③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④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
(一点2分,满分4分)
27. (1)水运便利取水方便(2)集中式或组团式P
(3)甲位于河流下游;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水陆交通便利
(4)分担城市职能;缓解城市土地、交通压力;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合理化发展。

(一点2分,满分4分)
28. (1)利:加强信息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费和能耗;充分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成本;有利于形成规模效应。

弊:加剧环境污染。

(一点2分,满分6分,其中弊占2分)
(2) 煤炭铁矿
(3)接近消费市场接近原料、燃料产地有便利的交通条件
27.解析河流有供水和运输功能,是早期城市选址的有利条件。

目前城市围绕一个中心商务区展开,属于集中式;以河流或道路为界,可以分成重工业集中区、轻工业集中区,也可以称为组团式。

高级住宅区一般要在上风向、河流上游,与各种主要运输路线保持适当距离,自然环境优美,结合上述分析,故P是理想的选址。

石油化工工业有较大的污染,对交通有一定要求,所以避开上风向,位于河流下游,接近铁路和高速公路的甲地,是建设石油化工城的适宜位置。

卫星城可以将部分城市职能分散,对各种城市问题都有缓解和解决的效果。

28.解析第(1)题,相关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有利于加强信息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费和能耗;充分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成本;有利于形成规模效应。

但会导致环境污染加剧。

第(2)题,甲地为鞍山钢铁公司,当地有鞍山铁矿,原料丰富,燃料即煤炭需要从黑龙江、山西等地输入;乙地为宝山钢铁公司,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贫乏,钢铁工业的原料、燃料缺乏,煤炭需要从山西、安徽等地输入,铁矿从澳大利亚、印度、巴西等国进口。

第(3)题,工业区位的评价和选择,既要考虑自然因素,更要考虑人文因素,人文因素又可分为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

甲地鞍山钢铁工业的区位优势是当地有鞍山铁矿,附近有煤炭资源,接近原料、燃料产地;而且甲地处于辽中南工业基地,市场需求量较大;乙地宝山钢铁公司,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地处沿海,港口优良,海运便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