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年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考前串讲讲义

X年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考前串讲讲义
X年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考前串讲讲义

2014年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考前串讲讲义

前言

命题技巧分析

1 / 39

基础知识模块

基础知识模块一:管理用财务报表【知识点1】管理用资产负债表

1.资产、负债的重分类

3 /

39

2.管理用资产负债表的基本格式

管理用资产负债表 经营流动资产 金融负债 减:经营流动负债 减:金融资产 经营营运资本 净金融负债(净负债) 经营长期资产 股东权益 减:经营长期负债 净经营长期资产

净经营资产

净负债及股东权益

益乘数;(4)资本支出。

【知识点2】管理用利润表

1.税前利息费用

【思考】税前金融损益=?

-税前利息费用

2.税后利息费用

税后利息费用=税前利息费用×(1-所得税税率)

这里严格来说应该使用各项金融活动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但为了简化,本书使用平均所得税税率。

平均所得税税率=所得税费用/利润总额

【提示】各年的平均所得税税率不一定相同。

【思考】税后金融损益=?

-税后利息费用

3.税后金融损益和税后经营损益

税后金融损益=-税后利息费用

税后经营损益(税后经营净利润)

=净利润-税后金融损益=净利润+税后利息费用

4.管理用利润表的构造

项目本年金额上年金额

经营损益

一、营业收入

减:营业成本

二、毛利

减: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经营)

加:投资收益(经营)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经营)

【知识点3】管理用现金流量表

1.实体现金流量计算

2.融资现金流量计算

①股权现金流量=股利-股权资本净增加

=股利-股票发行(或+股票回购)

【提示】

股权现金流量=(净利-留存利润)-股权资本净增加

=净利-股东权益增加

②债务现金流量=税后利息-净债务增加

3.管理用现金流量表的基本格式

管理用现金流量表

项目本年金额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税后经营净利润(管理用利润表)加:折旧与摊销(标准现金流量表)

5 / 39

=营业现金毛流量

减:经营营运资本增加(管理用资产负债表)

=营业现金净流量

减:资本支出(管理用资产负债表)

实体现金流量

金融活动现金流量

税后利息费用(管理用利润表)

减:净负债增加(管理用资产负债表)

=债务现金流量

股利分配(股东权益变动表)

减:股权资本净增加(股东权益变动表)

=股权现金流量

融资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计算总结】

【总结】三X报表之间的关系

基础知识模块二:财务指标及财务分析体系【知识点1】传统财务指标及财务分析体系

7 /

39

【知识点2】基于管理用财务报表的财务指标与财务分析体系

主要财务比率

计算公式

相关指标的关系

1.税后经营净利率 税后经营净利润/销售收入 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经营净利率×净经营资产周转次数

2.净经营资产周转次数

销售收入/净经营资产

3净经营资产净利率

税后经营净利润/净经营资产

4.税后利息率 税后利息费用/净负债

净金融负债报酬率=税后利息/净负

5.经营差异率 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利息率

6.净财务杠杆 净负债/股东权益

7.杠杆贡献率 经营差异率×净财务杠杆

8.权益净利率

净经营资产净利率+(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利息率)×净财务杠杆 其他扩展指标 经营营运资本周转率(次数)=销售收入/经营营运资本 净经营长期资产周转率(次数)=销售收入/净经营长期资产

净经营资产负债率=净负债/净经营资产

净经营资产权益乘数=净经营资产/股东权益 注意母子率类指标、周转类指标的扩展

【应用——题目设计思路】

2010年考题:G公司2010年的预计销售增长率为8%,经营营运资本、净经营性长期资产、税后经营净利润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与2009年修正后的基期数据相同。公司采用剩余股利分配政策,以修正后基期的资本结构(净负债/净经营资产)作为2010年的目标资本结构。公司2010年不打算增发新股,税前借款利率预计为8%,假定公司年末净负债代表全年净负债水平,利息费用根据年末净负债和预计借款利率计算。G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10%。

……要求:计算2010年的实体流量、股权流量、债务流量。

实体流量=税后经营利润-净经营资产增加

债务流量=税后利息-净负债增加

股权流量=净利润-股东权益增加

2011年考题:……(1)C公司2010年的销售收入为1 000万元。根据目前市场行情预测,其2011年、2012年的增长率分别为10%、8%;2013年及以后年度进入永续增长阶段,增长率为5%。

(2)C公司2010年的经营性营运资本周转率为4,净经营性长期资产周转率为2,净经营资产净利率为20%,净负债/股东权益=1/1。公司税后净负债成本为6%,股权资本成本为12%。评估时假设以后年度上述指标均保持不变。

(3)公司未来不打算增发或回购股票。为保持当前资本结构,公司采用剩余股利政策分配股利。

……要求:计算2011、2012、2013年股权现金流量。

股权流量=净利润-实体净投资×(1-负债率)

【总结】

计算制度单利、复利计算原理终值、现值

应用普通年金、预付年金、递延年金、永续年金偿债基金、投资回收额

注意系数之间的关系

名称系数之间的关系复利终值系数与复利现值系数互为倒数

普通年金终值系数与偿债基金系数互为倒数

普通年金现值系数与资本回收系数互为倒数

预付年金终值系数与普通年金终值系数①期数加1,系数减1

②预付年金终值系数=普通年金终值系数×(1+i)

预付年金现值系数与普通年金现值系数①期数减1,系数加1

②预付年金现值系数=普通年金现值系数×(1+i)

9 / 39

报价

利率

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为利息报价时,通常会提供一个年利率,并且同时提供

每年的复利次数。此时金融机构提供的年利率被称为报价利率

不符合复利

原理计息

期利率

借款人对1元本金每期支付的利息

计息期利率=报价利率/每年复利次数

符合复利原

有效

年利率

在按照给定的计息期利率和每年复利次数计算利息时,能够产生相同结果

的每年复利一次的年利率。

符合复利原

基础知识模块四:价值与收益率【考点1】财务管理的价值理念与价值计算

1.价值理念

价值是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折现率与现金流量的风险同方向变化。

证券投资

股票投资股票投资人的必要报酬率

债券投资债券投资人的必要报酬率

项目投资中的风

险处置

调整现金流量法无风险报酬率

风险调整折现率

项目风险调整折现率=无风险报酬率+贝塔系数×(市场平均

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

企业价值评估

实体现金流量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股权现金流量权益资本成本

实物期权

扩X期权第二期项目投资额折现PV(X)(无风险报酬率)

放弃期权固定成本支出折现(无风险报酬率)

特例:期权估价

期权估价原理及

应用

(1)复制原理中涉及到的折现;

(2)风险中性原理涉及到的折现;

(3)平价定理

以上均为无风险利率(将年利率看成报价利率,且按照计息期

利率折现)

2.价值计算

零增

长模型

现值=年现金流量/折现率

固定增

长模型

现值=未来第1年现金流量/(折现率-增长率)

非固定增长模型

(两阶段模型)

现值=第一阶段现值+第二阶段现值

【提示】第二阶段一般为永续增长

【考点2】收益率计算原理及其应用

原理

能使“现金流入现值=现金流出现值”成立的“折现率”。

【提示】①逐步测试法原理(结合内插法)必须掌握。

②注意有效年利率公式的应用

应用

一般债券投资收益率资本成本计算的“到期收益率法”

股票投资收益率

项目投资内涵报酬率

附认股权证债券投资收益率税前筹资资本成本

一般可转换债券投资收益率税前筹资资本成本

【特殊情形下税后收益率的计算】——投资时间为1年

基础知识模块五:资本成本【考点1】普通股资本成本

1.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Ks=R F+β×(Rm-R F)

参数确定

R F长期政府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一般使用名义利率)

β

(1)定义法

(2)回归分析法

【提示】①选择预测期间长度时注意公司风险特征变化;

②收益计量间隔一般为月或周。

Rm

历史数据分析:①长期;②一般几何平均数

【提示】注意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的计算原理。

2.股利增长模型

11 / 39

模型

若考虑发行成本,新发股票成本=

参数确定(g)历史增长率

①按几何平均数计算增长率;②按算术平均数计算增长率

【提示】一般采用几何平均数

可持续增长率

证券分析师预测

不稳定增长率平均化(几何平均增长率)

【提示】计算资本成本时,注意D1的问题。

3.债券收益加风险溢价法

模型K s=K dt(税后债务成本)+RP c

参数确定经验估计

一般认为,某企业普通股风险溢价对其自己发行的债券来讲,大约在3%~

5%之间。对风险较高的股票用5%,风险较低的股票用3%。

历史数据分

比较过去不同年份的权益收益率和债务收益率。

【考点2】债务资本成本

方法适用情况原理

到期收益

率法

上市债券计算债券的到期收益率法作为税前成本,然后计算税后成本。

可比公司法没有上市债券

可比公司法:寻找拥有可交易债券的可比公司作为参照物计

算。

【提示】可比公司:处于同一行业,具有类似的商业模式。

最好两者的规模、负债比率和财务状况也比较类似。

风险调整法没有上市债券,并找不

到合适的可比公司,但

有信用评级资料

债务成本通过同期限政府债券的市场收益率与企业的信用风

险补偿相加求得:

税前债务成本=政府债券的市场回报率+企业的信

用风险补偿率

财务比率法没有上市债券,找不到

可比公司、没有信用评

级资料

需要知道目标公司的关键财务比率,根据这些比率可以大体上

判断该公司的信用级别,有了信用级别就可以使用风险调整法

确定其债务成本

【思考】

(1)以上计算没有考虑筹资费用,如果考虑如何计算?

(2)如果债券半年付息一次,如何计算资本成本(有效年资本成本)?

【考点3】优先股成本的估计

优先股成本的估计方法与债务成本类似,不同的只是其股利在税后支付,没有“政府补贴”,其资本成本会高于债务。

K=D/P

【思考】

1.考虑筹资费用,如何计算?

2.如果每季度支付一次股利,如何计算?

【考点4】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计算

【考点5】项目资本成本计算

一、使用公司当前资本成本作为项目资本成本的条件

(1)等风险假设;

(2)资本结构不变假设。

二、不能使用当前资本成本作为项目资本成本时——可比公司法

可比公司法是寻找一个经营业务与待评估项目类似的上市企业,以该上市企业的β值作为待评估项目的β值。

调整的基本步骤如下:

1.卸载可比企业财务杠杆

β资产=β权益÷[1+(1-所得税税率)×(负债/权益)]

2.加载目标企业财务杠杆

β权益=β资产×[1+(1-所得税税率)×(负债/权益)]

3.根据得出的目标企业的β权益计算股东要求的报酬率

股东要求的报酬率=无风险利率+β权益×风险溢价

如果使用股东现金流量法计算净现值,它就是适宜的折现率。

4.计算目标企业的加权平均成本

如果使用实体现金流量法计算净现值,还需要计算加权平均成本:

【考点6】主观资本成本与客观资本成本

剩余收益剩余经营收益

=(净经营资产净利率-净经营资产要求的报酬率)×平均净经营资产=税后经营净利润-平均净经营资产×净经营资产要求的报酬率剩余权益收益

=(权益报酬率-权益要求的投资报酬率)×平均权益账面价值

13 / 39

=净收益-平均权益账面价值×权益投资人要求的报酬率

剩余净金融支出

=(净金融负债报酬率-净金融负债要求的报酬率)×平均净负债

=净金融支出-平均净负债×净负债要求的报酬率

EVA 调整后的税后经营利润-调整后的投资资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主观题模块

模块一:管理用财务报表相关内容

【考点1】管理用财务报表编制或项目计算、财务指标计算以及财务分析(因素分析或比较分析)

15 /

39

【考点2】业绩评价(经济增加值、剩余收益计算) 一、公司层面 1.剩余收益

剩余权益收益

剩余权益收益

=净收益-权益投资要求报酬率×平均权益账面价值

=平均权益账面价值×(权益报酬率-权益投资要求报酬率) 【思考】权益报酬率=“权益净利率” 剩余净金融支出 剩余净金融支出

=净金融支出-净负债×净金融负债要求的报酬率

=净负债×(净金融负债报酬率-净金融负债要求的报酬率)

【提示】净金融支出——“税后利息费用”;

净金融负债报酬率—“税后利息/净负债”—“税后利息率” 剩余经营收益

剩余经营收益

=净经营收益-净经营资产×净经营资产要求的报酬率

=净经营资产×(净经营资产报酬率-净经营资产要求的报酬率) 【提示】净经营收益——“税后经营净利润” 净经营资产报酬率——净经营资产净利率

关系

剩余经营收益=剩余权益收益+剩余净金融支出

2.经济增加值

经济增加值

=调整后税后经营利润-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调整后的投资资本 二、内部层面

部门投资报酬率

=部门税前经营利润/部门平均净经营资产 剩余收益

=部门税前经营利润-部门平均净经营资产×要求的报酬率 经济增加值

=调整后税前经营利润-调整后投资资本×加权平均税前资本成本 【考点

3】外部融资额、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内含增长率

一、外部融资额计算

外部融资额=净经营资产增加(筹资总需求)-可动用金融资产-留存收益增加

1.净经营资产增加的计算方法:

方法一:基期净经营资产×销售增长率

方法二:(经营资产销售百分比-经营负债销售百分比)×销售额增加

2.留存收益增加的计算

预计销售收入×销售净利率×(1-股利支付率)

二、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计算及其应用

1.计算

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外部融资额/销售额增加

如果可动用金融资产为0,则有:

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经营资产的销售百分比-经营负债的销售百分比-预计销售净利率×[(1+增长率)/增长率]×(1-股利支付率)

2.应用

(1)预测外部融资:外部融资额=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销售增长

(2)调整股利政策

(3)预计通货膨胀对融资的影响

公式中的销售增长率是销售额的增长率,如果题目中给出的是销售量的增长率,在不存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是一致的。但如果存在通货膨胀,则需要根据销售量增长率计算出销售额含有通胀增长率。

销售额含有通胀的增长率

=(1+通货膨胀率)(1+销量增长率)-1

三、内含增长率

销售额增加引起的资金需求增长,如果企业没有可动用的金融资产,不能或者不打算从外部融资,则只能依靠内部积累,此时达到的增长率,就是所谓的“内含增长率”。

【计算原理】

根据:经营资产销售百分比-经营负债销售百分比-计划销售净利率×[(1+增长率)÷增长率]×收益留存率=0,计算得出的增长率就是内含增长率。

【注意】内含增长率的计算也可以直接根据外部融资额的公式计算,令外部融资额=0,求解预测期销售额,然后再计算增长率。

【提示】

(1)当实际增长率等于内含增长率时,外部融资需求为零;

(2)当实际增长率大于内含增长率时,外部融资需求为正数;

(3)当实际增长率小于内含增长率时,外部融资需求为负数。

【考点4】可持续增长率

(一)计算

(1)根据期初权益计算:四个指标相乘(权益乘数中使用期初权益)(2)根据期末权益计算:四个指标相乘除以“1-四个指标相乘”

(二)计划增长率大于可持续增长率时的措施分析

1.比率指标推算

推算有两种方法:

17 / 39

方法二:根据可持续增长率公式推算(特殊情况下应用)

【快速记忆】销售净利率、利润留存率可以按照公式进行推算,比率指标公式中包含资产的均不能采用此方法。

2.外部股权融资推算

由于资产周转率(或净经营资产周转次数)不变,因此,资产(或净经营资产)增长率等于销售增长率,由于权益乘数(或净经营资产权益乘数)不变,所有者权益增长率等于销售增长率。

【考点5】企业价值评估一、常用模型

股权现金流量模型、实体现金流量模型

关系:实体价值=股权价值+净债务价值

【应用】

(1)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股权价值。

(2)股权价值→实体流量(永续增长模型)

二、模型参数的确定

1.模型参数

三个参数:预测期年数、资本成本、各期现金流量。

①预测期年数:预测期与后续期的划分、判断企业进入稳定状态的两个条件。

②资本成本:与现金流量匹配

③现金流量:

2.计算现金流量的编表法

(1)确定基期数据方法。一种是以上年实际数据作为基期数据;另一种是以修正后的上年数据作为基期数据。如果通过历史财务报表分析认为,上年财务数据具有可持续性,则以上年实际数据作为基期数据。如果通过历史财务报表分析认为,上年的数据不具有可持续性,就应适当进行调整,使之适合未来的情况。

(2)预计资产负债表与预计利润表的编制。交叉编制。

(3)预计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3.计算现金流量的公式法

基本方法实体现金流量=税后经营净利润+折旧摊销-经营营运资本增加-资本支出股权现金流量=股利分配-股份资本发行+股份回购

简化方法实体现金流量=税后经营利润-净经营资产净投资

股权现金流量=税后利润-股东权益增加

【提示】如果企业按照固定的负债率(净负债/净经营资产)为投资筹集资本,则:股权现金流量=税后利润-净经营资产净投资×(1-负债率)

4.计算企业价值的方法

永续增长模型

两阶段模型

模块之二:资本预算相关内容

【考点1】项目净现金流量计算

【基本原则】增量流量才是相关的流量。

19 / 39

(一)初始现金流量

一般初始现金流量=-(货币资本支出+营运资本投资)

特殊情况(1)如果涉及项目利用企业现有的“非货币性资源”,则需要考虑非货币性资源的机会成本。

如果非货币性资源的用途是唯一的,则不需做以上考虑。

(2)相关培训费问题(付现成本)。

(3)前期咨询费问题(非相关)。

(4)营运资本投资问题(猫狗法则)

一是直接给出;二是分项给出;三是闲置存货利用。

(5)运营期生产线拆旧建新(差量分析)

(二)经营期现金流量

含义经营期现金流量,主要是营业现金流量

营业现金流量估计方法直接

营业现金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间接

营业现金流量=税后(经营)净利润+折旧摊销

分算

营业现金流量=税后收入-税后付现成本+折旧与摊销×所得税率=收入×(1-税率)-付现成本×(1-税率)+折旧摊销×税率

【提示】折旧计提必须按照税法规定进行。尤其注意折旧年限与实际使用年限不一致的情况。

特殊问题(1)本项目对其他项目的影响(对现金流量的影响、对收入的影响、对净利润的影响等),如果本项目无论是否上马,影响都会产生,则不需考虑(非相关)。(2)营运资本投资或收回问题;

(3)运营期的资本化支出和费用化支出问题。

(三)终结现金流量

内容终结现金净流量主要包括:

1.营运资本投资收回(猫狗法则)

2.处置长期资产产生的现金流量(需要考虑所得税问题)

注意事项由于折旧对现金流量的影响体现在对所得税的影响上,因此,计算现金流量时,必须按照税法的规定计算年折旧额以及账面价值,即账面价值=固定资产原值-按照税法规定计提的累计折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