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建设情况1223

合集下载

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博学笃行自强不息
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是中国第一个城市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该保护区成立于1983年,总面积达约1.36万亩,其中红树林面积约为9000亩。

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不仅是深圳市的生态绿肺,还是中国南海独一无二的城市红树林湿地自然景观。

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保护区内生物物种种类繁多,包括红树林、鸟类、鱼类、软体动物等。

这里是候鸟的栖息地和迁徙中途站,每年都有大量的候鸟在此栖息和觅食。

保护区内还有湿地公园、游步道等设施,可以供游客观赏红树林的美景、了解并体验湿地生态。

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对于保护城市湿地生态环境和提升城市整体生态品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它也成为了深圳市培育可持续发展理念与生态城市建设的标志性项目之一。

同时,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也是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和学习保护环境知识。

1。

深圳大鹏半岛七娘山红树林植被实地考察报告

深圳大鹏半岛七娘山红树林植被实地考察报告

深圳大鹏半岛七娘山红树林植被实地考察报告深圳大鹏半岛七娘山红树林植被实地考察汇报实习时间:20XX.7.19实习人员:古伟唐李康铭曲俊樵麦桂冰姚兰实习地自然概况:大鹏半岛位于深圳龙岗区东南部,约114°28′~114°37′E,22°26′~22°34′N,总面积约为106.7km2。

该半岛三面环海,海岸线漫长,长达65km,约占深圳市海岸线的33%。

绵长曲折的海岸为各种滨海植物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海拔在200m以上的地区约占总面积的一半。

其中最大的山脉为七娘山脉,主峰海拔为867m。

此外,东部的大燕顶海拔800m,抛狗岭海拔429m,花山顶328m。

在山丘之间零星分布着一些小的盆地,如新大盆地,南澳圩镇盆地等。

土壤属于赤红壤、红壤。

土壤的酸性较大,土质粘重,有机质含量少。

这些地带多生长着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多种灌丛和草本群落。

海滨沙滩上的冲积土多生长着红树林群落。

气候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

冬季,受极地大陆气团及其变性气团的影响,天气干凉。

年均气温22.3℃,年均降水量为2000mm,年均雨日140d,相对湿度达80%,属于我国的高温多雨地区。

地带性植被的代表类型为热带季雨林型的常绿季雨林,主要有榕树(Ficusmicrocarpa)+假苹婆(Sterculialanceolata)+水石梓(Elaeocarpushaina2nensis) 1 / 13群落、香蒲桃(Syzysiumodoratum)+密花树(Rapaneaneriifolia)+银柴(Aporosachinensis)群落、浙江润楠(Machiluschekiangensis)+荷木(Schimasuperba)+降真香(Acronychiapedunculata)群落、乌榄(Canariumpimela)+金叶树(Chrysophyllumlanceolatum)+五月茶(Antidesmabunius)群落。

深圳湾福田红树林砍伐后萌生更新的初步研究

深圳湾福田红树林砍伐后萌生更新的初步研究

择 伐 与 皆 伐迹 地 的森 林 恢 复 和 演 替 、 苗木培育、 强 度 择 伐 的 天 然 林 恢 复 以及 人 工 林 经 营 中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3 。 引, 而在 红树 林植 物萌 生更 新方 面 的研 究还 未见 报道 。深圳 湾福 田凤 塘河 红树林 位 于广 东 内伶仃 福 田国家 级 自然保 护 区的 核心红 树林 区带 。 1 9 9 4年 , 广东 深圳湾 福 田下 沙村 当地村 民非 法 修建避 风 塘 , 将 凤 塘 河河 口东侧 红 树林 非法 砍 伐 , 后 经 制止 , 被 砍 伐 的红树 林 区域 的 一部分 没 有进 行 建 设 , 砍 伐 迹 地红 树林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 6 6 0 0 ( 2 0 1 3 ) 0 2 — 0 1 0 7 — 0 6
森林 植 物 的萌 生更 新 主要 是指 干 基萌 生 和地 下茎 萌 生 , 是 利 用树 木地 下 茎和 残 留体 ( 树桩 ) 上 的休 眠
芽 或不 定芽 形 成新 植株 的过 程 , 以达到 森林 植 物更 新 的 目的 。 由于 萌 生植 株能通 过 其原 有 的强大根 系更 有 效 地 利用土 壤 中 的养分 资源 , 通 常 比实生 苗植 株生 长得 快 , 具有更 强 的环 境适应 能 力[ ' 1 - 3 3 。 红 树林 是分 布 于热 带 、 亚 热带 海岸 潮 间带 特有 的滨 海湿 地植 物群 落 , 具 有保 护堤 岸 、 去 除污染 物 、 维护 物 种 多样性 、 提 供化 工 原料及 社会 教育 与 旅游 景观 价值 等功 能[ 4 ] 。但 是 , 由于城 市 建设 及无 计划 的 围垦 滥 用, 红 树林 生 态系统 的结 构屡 遭破 坏 [ 5 ] 。 因此 , 如何 将被 破坏 的红 树林 生态 系统 较快 地恢 复起 来 , 在 理论 研 究 和生 产 实践 中都有 重要 意义 。

深圳湾湿地红树林有害生物现状及综合防控措施

深圳湾湿地红树林有害生物现状及综合防控措施

深圳湾湿地红树林有害生物现状及综合防控措施作者:王孟琪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9年第4期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有“海上森林”之美称,为世界珍稀植物。

红树林是生长在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统,对于维持海岸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因其抵制风浪、保护海岸的能力,也被称为“海岸卫士”。

深圳湾(N22°24′18″~N22°32′12″,E113°53′06″~E114°02′30″)位于珠江口的东部,为一开口向西南的半封闭性小海湾,面积约100 hm2,兼具河口和海湾的性质,跨越深圳香港2个国际大都市。

在深圳湾生长着世界珍稀植物红树林,其东南侧为受拉姆萨尔湿地公约保护的香港米埔红树林,北面为深圳福田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者共同构成了国际知名的后海湾红树林湿地。

该区域有红树植物9 科16 种,主要红树植物包括本地红树种白骨壤、秋茄、木榄、桐花树、老鼠簕以及外来红树海桑、无瓣海桑等。

深圳湾也是东亚———澳大利亚国际候鸟迁徙的越冬地、中转站和加油站,此地记录的鸟类超过380 种,每年有60 多种、近10万只鸟类在此越冬、栖息,其中,世界极度濒危鸟类黑脸琵鹭的数量占全球总量10%以上,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

近年来,由于气候环境变化以及深港两地经济高速发展,湾内水质较差,氮磷等含量超标使得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加上填海造地、城市建设占用湿地等不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导致红树林及周边环境遭受破坏,改变了海洋生态平衡,致使害虫天敌种类和数量以及群落生物多样性大幅减少,从而造成近年来磷翅目食叶害虫如海榄雌瘤斑螟、螟蛾、夜蛾等有害生物的侵入。

它们危害嫩梢、嫩枝、果实、花蕾和叶片,严重时会造成红树林成片干枯,对红树林的开花繁殖影响很大,威胁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收集和整理近年来深圳湾湿地红树林有害生物研究成果和有关文献,以期提示目前深圳湾红树林有害生物的危害现状和趋势,并提出相应的综合防控措施。

2012.4-2013.4福田红树林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报告(缩略版)

2012.4-2013.4福田红树林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报告(缩略版)
3
浮游植物优势种主要以近海种硅藻如中肋骨条藻、威氏海链藻和极微小环藻为主,淡水性种类如裸藻和细小平裂藻在一些月份也成为优势种,表明调查区域属咸淡水性质(表2)。赤潮藻和耐污染特征的种类是浮游植物的主要成分,如中肋骨条藻、威氏海链藻。底栖性和附着性的硅藻各个站位中大量存在,特别是观鸟亭站位特别明显。有毒的赤潮藻如裸甲藻、亚历山大藻等也有出现。
表2-1 2008~2012年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门类
6
6
5
6
6

66
49
54
45
42
种类数
127
135
140
90
92
2
2008年至2012年浮游植物细胞密度的变化范围为0.7×105~8.79×106个/L,0.1×106~519.9×106个/L,0.39×105~7..8×106个/L、2.3×105~6.1×106个/L和1.5×105~2.5×108个/L,其中2009年1月、4月和7月浮游植物的细胞密度最高值均超过了108个/L,也是4年监测中出现细胞密度最高的年份。2008年和2010年细胞密度的高峰主要出现在7月份,而2009和2011年细胞密度的高峰主要出现在1月和10月。2012年4月份沙嘴、凤塘河口和鱼塘站位细胞密度均超过了107个/L,均高于2010和2011年这3个站位的细胞密度。
第一章
完成单位: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1
1)鸟类群落组成
调查共记录鸟类108种,隶属13目35科。水鸟(包括翠鸟科)有57种,其余的51种陆生鸟类主要为各种生境广泛分布的广布种以及多数在湿地活动的湿地依赖种类。按照居留型划分,留鸟有51种,迁徙鸟有57种,其中以福田保护区作为越冬地的有42种。受保护和受胁鸟种共有13种。其中列入IUCN红皮书的有5种,包括有黑脸琵鹭(platalea minor)-濒危(EN)、黑尾塍鹬(Limosa limosa)-近危(NT)、大滨鹬(Calidris tenuirostris)-易危(VU)、小葵花鹦鹉-极危(CR)和白颈鸦(Corvus torquatus)-近危(NT);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9种,包括有黑脸琵鹭、隼形目7种猛禽和褐翅鸦鹃(Centropus sinensis)。

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实施案例

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实施案例

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实施案例
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是深圳市福田区政府为保护和修复珍稀的
红树林资源而打造的一处绿色生态公园。

该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植被保护、调整周边区域的土地利用方式、引入生态观光业等,从而实现了对红树林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对周边经济的促进以及对公众生态教育的提升。

为了实现对红树林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福田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在公园建设前,政府对周边山体进行了植树造林,增强了土壤保水、固土防滑的能力。

其次,在公园建设过程中,政府严格控制了土地改变的规模和方式,避免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最后,在公园建设后,政府对公园内的红树林进行了保护和修复,采取了适当的人工干预和生态恢复措施,提高了红树林的生存率和健康水平。

除了对红树林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福田区政府还通过调整周边区域的土地利用方式,促进了周边经济的发展。

政府将公园周边的一些传统农业用地转为观光农业用地,引入了一些新型农业业态,如农家乐、果园观光等,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和消费,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农民的收入增加。

此外,政府还在公园内引入了生态观光业,设立了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展示区等,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和学习,增加了公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最后,福田区政府通过实施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项目,也提升了公众的生态教育意识。

政府在公园中设置了许多生态教育展示板和生态教育活动,向公众宣传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提高了公众的生态保
护意识,增强了公众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认识。

总的来说,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的实施,展现了政府在生态保护和发展经济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对其他地区也有借鉴意义。

深圳湾福田保护区红树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深圳湾福田保护区红树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深圳湾福田保护区红树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一、本文概述《深圳湾福田保护区红树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一文旨在全面、深入地探讨深圳湾福田保护区内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及其价值。

红树林作为一种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在维护生物多样性、防止海岸侵蚀、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深圳湾福田保护区的红树林生态系统,更是这一地区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本文首先将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在全球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进行简要介绍。

随后,文章将重点分析深圳湾福田保护区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包括其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屏障构建、资源供给、休闲旅游等多方面的功能。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采用科学的方法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估,以量化其价值,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本文还将对深圳湾福田保护区红树林生态系统当前面临的挑战和威胁进行剖析,如污染、人为干扰、气候变化等。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分析,文章将提出针对性的保护和管理建议,以期为该地区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深圳湾福田保护区红树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一文旨在通过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评估,揭示深圳湾福田保护区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多重服务功能及其价值,为相关决策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促进该地区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二、红树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概述红树林作为一种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拥有多重且重要的服务功能。

它们不仅为众多生物提供了栖息地,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护海岸线、减缓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深圳湾福田保护区的红树林生态系统,作为珠江口乃至我国东南沿海红树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功能尤为突出。

红树林是众多物种的栖息地,具有很高的生物多样性价值。

它们为鱼类、贝类、鸟类等生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繁殖场所,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

同时,红树林还能够净化水质,吸收和分解污染物,对维护海洋环境的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深圳红树林海滨生态公园.

深圳红树林海滨生态公园.

深圳红树林海滨生态公园中文:深圳市红树林海滨生态公园坐落在滨海大道西海岸边,与福田红树林保护区相邻,为了保护红树林及其鸟类,1999年初在建设滨海大道时,市政府决定把滨海大道向北移200多米,将这块原来准备建滨海大道的约21公顷建设用地进行绿化,改造成目前的红树林海滨生态公园,并且把它移交给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管理。

公园筹建于1999年,2000年12月正式向公众开放,2001年3月成立生态公园管理站。

生态公园东面是有绿色长城之称的红树林,西面是滨海大道秀丽迷人的植物长廊,南面是蔚蓝广阔的深圳湾,北面是平坦宽阔的滨海大道。

公园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成为人们直接观赏大海和红树林景色的旅游观光胜地。

这里绿草如茵,林荫夹道,四季鲜花不败。

大海、草坪、树林、飞鸟、彩蝶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令你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据初步估算,公园日平均客流量可达数千人之多。

生态公园是用植物为题材来突出“以自然为本”之理念的公园,这里植物种类丰富,数量繁多,其中乔木有100多种,有独树成林之称、四季如春的桑科树种小叶榕、橡胶榕、黄葛榕、高山榕等;有花繁叶茂的大叶紫薇、凤凰木、羊蹄甲、刺桐等;有婀娜多姿的棕榈科树种海南椰子、鱼尾葵、加拿利海枣、散尾葵等。

花坛灌木近百种,有观叶为主的黄金叶、黄金榕、大叶红草、花叶良姜、白蝴蝶、朱蕉、龟背竹、鸭趾草等,有观花为主的毛杜鹃、月季、龙船花、马樱丹、小叶紫薇、金凤花、夹竹桃、黄虾花、长春花、希美丽等。

草地面积约18公顷,主要草种为马尼拉草。

公园植物配置、造型手法多样,乔木、灌木、地被高低错落,荫凉幽静的密林、宽阔绿茵的草坪、嫣然怒放的花坛各显其色,但又互相衬托、相得益彰,形成一道道秀丽壮观的风景。

为了更有效地发挥其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生态公园在第一期绿化建设的基础上,正在有计划、有步骤地按国际花园式城市的标准进行第二期建设,逐步完善相应配套设施,倾力营造人类生活需求与自然法则相适应的大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建设情况
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位于福田区广深高速公路以南,东临新洲河,南面为深圳湾,西部与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紧密相连,与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一水相隔,最近距离仅300米,占地面积约为38公顷,是深圳湾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域原属广东省公安边防总队第六支队的边防管制区。

一、项目背景
(一)深圳湾概况
南部紧邻的深圳湾是一个位于香港和深圳之间的浅水湾,东经22°24′18″~22°32′12″,北纬113°53′06″~114°02′30″,西面连接珠江口的内伶仃洋中游,东面连接深圳河,北面连有大沙河,整个湾的面积大约为80平方公里。

湾内水深自西向东逐渐变浅,东侧最浅处大约为1米。

在深圳河口附近的南北两侧,有著名的香港米埔和福田红树林湿地,是国际候鸟的栖息地。

深圳湾地处城市腹地,呈半封闭形状,湾内河海相互作用,咸淡水混合,细物质沉积丰富,两侧均有宽广的淤泥滩,为红树林发育提供了良好的地貌和物质环境,具有极高的生物多样性,已经成为了深圳的“生态名片”。

(二)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唯一一个位于中心城区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沿海岸线长约9公里。

它是上天赐予深圳的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

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有红树植物9科16种,鸟类194种,其中23种为珍稀濒危物种。

每年有10万只以上长途迁徙的候鸟在深圳湾停歇,是东半球国际候鸟通道上重要的“中转站”、“停歇站”和“加油站”,是国际上生物多样性和湿地生态保护的重要对象。

(三)原公园区域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生态环境亟待修复
公园建设前,该区域地块功能混杂,建设凌乱,除南侧红树林外,分为十宗土地使用,同时还聚集了三十多家经营商户,一百多处违法搭建。

长期作业的运沙码头,练车场、灯光球场的噪音、夜晚灯光,让滩涂湿地失去了本来面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对两岸保护区内动物的栖息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四)为市民提供红树林湿地科普教育基地
红树林已成为深圳市的第二市树,代表了特区人开拓进取、刚强坚毅、无私忘我的人文精神。

因此福田红树林湿地这块“绿色瑰宝”不仅属于福田,更是属于全深圳人民的,亟需广大市民关注红树林、呵护红树林,形成保护自然生态的良好氛围,从根本上保护好我市的自然生态。

因此,为市民提供一个近距离接触红树林湿地空间和红树林湿地科普教育基地非常必要。

(五)满足市民休闲需求
公园用地北侧临近上下沙、金地、益田等多个生活区及福田保税区,其500米半径腹地范围内居住、就业人口约7万人,目前区域内尚无较大的城市公园,需要切实解决周边人群日常休闲需求。

二、规划设计
(一)项目性质。

作为深圳湾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红树林生态公园以亚热带海湾红树林湿地为主要风景特征,集“科普教育、海滨文化、自然景观、休闲游览”各种功能为一体的公园。

(二)目标定位。

1.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部缓冲带;2.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示范区(环境友好、生态文明典范);3.红树林湿地科普教育基地;4.适度满足市民休闲需求。

(三)设计理念。

“生态优先,结合艺术、科普展示、便于管理”。

(四)功能分区。

根据场地的特性及设计定位,公园分为8个功能片区:1.入口广场区、2.访客中心区、3.室外科普区、4.红树林探索区、5.原生红树林保护区、6.浅滩红树林区、7.恢复湿地区、8.绿化隔离区。

其中原生红树林保护区为生态保护功能区;红树林
探索区、浅滩红树林区、恢复湿地区为生态恢复功能区;入口广场区、访客中心区、室外科普区为风景游览区。

(五)设计选材。

公园设计运用绿色环保技术与材料,贯彻环保体验。

如翻新废旧材料,循环再用,实现生态环保理念,贯穿园区各个部分,如用固体废弃物再利用作为公园的园路,碎石、碎砖作为屏风、墙面装饰等。

三、建设历程
公园项目于2012年4月启动,2013年6月举行了项目奠基仪式,2014年4月正式开工建设,2015年10月主体工程完工。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建设工作,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吕锐锋多次主持会议、莅临现场协调解决公园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福田区委区政府把福田红树林公园建设作为落实十八大提出的“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抓手,并把项目列为2014、2015年民生实事项目和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区”的亮点工程,全力推进、重点督办。

区政府还专门成立了由区长挂帅、分管副区长主抓,由区委区府办(法制办)、区委宣传部、区委政法委、区民政局、环水局、城管局、规划土地监察局、福田公安分局、更新办、人武部、沙头街道办事处等成员单位组成的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项目建设指挥部,负责公园建设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工作。

其中区环水局负责项目的前期和施工组织、区规划土地监察局负责项目用地清拆的工作。

公园用地权属涉及多家单位,用地拆迁工作一直是公园建设的难点。

区领导多次带队走访相关单位,召开会议协调各块用地的收地和用地清理工作。

在清理场地内经营活动中,工作人员主动走访经营户,了解他们思想动态、经营和诉求等情况,向经营户宣讲政策、消除误解,争取他们的支持。

面对公园场地内部分商户无理诉求和野蛮阻挡,耐心细致地做好疏导稳控工作。

2014年5月完成
全部征地拆迁工作,公园施工全面铺开。

由于公园用地位于边防管制区范围,场地内地质条件差,通行道路低矮狭窄,且紧邻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施工必须考虑对候鸟栖息的影响等因素,对工程建设进度造成一定影响。

施工过程中,项目建设指挥部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加班加点,确保工程如期完成。

广东省公安边防总队第六支队、深圳市公安边防支队、市广电集团、福田区人武部等共建单位,在项目用地上,以大局为重,牺牲局部利益,大力支持生态文明和民生项目建设,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基础。

四、管理模式
(一)管理模式。

福田区政府探索试点引进“政府+社会公益性组织+专业管理委员会”的新模式。

先后与多家社会公益组织进行了沟通对接,经比选择优,确定与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建立合作关系,并签订了《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合作框架协议》。

通过与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使公园管理更具“公益性、专业性、社会性”。

充分发挥政府与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的资源和能力的互补优势,扩大红树林生态公园的社会影响力,创新市政公园的管理模式,并实现红树林生态公园后期管理资金部分社会化募集。

(二)具体分工。

福田区政府:监督检查社会公益性组织的管理团队和员工培训情况,按进度和标准检查评估结果,支付委托管理经费;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充分发挥公募基金会优势,在公园日常管理、生态保护和科普教育中充分利用自筹经费,节约、补充政府资金投入,严格执行专业管理委员会设定的评估标准和要求;专业管理委员会:由行业专家及市民代表组成,设定监管和评估的标准和要求,对社会公益性组织的工作进行全面的技术指导、监督和评估。

五、后期规划
公园后期将开展访客中心的布展及科普建设工作,让人们在体验与互动中认识和了解红树林湿地、探索红树林湿地的多元价值及
其与人类的关系,激发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对红树林湿地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引导人们自觉去爱惜和维护红树林湿地资源,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最终达到构建美好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的。

六、建设意义
(一)公园位于深圳河、新洲河汇入深圳湾的出海口,东连罗湖、西接南山绿道上的重要节点,是该绿道上规模最大的市政公园。

公园的建设为市民提供了一个观赏“两河一湾”特殊景致的空间。

(二)公园的建成有利于改善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说明了深港两地产业合作的同时,也要加强两地生态合作,共同保护深圳湾红树林湿地。

(三)福田区政府探索试点引进“政府+社会公益性组织+专业管理委员会”的新模式。

使得公园管理更具“公益性、专业性、社会性”,是深化改革、探索社会治理的重要举措和尝试。

(四)公园地块原属边防管制区,是反偷渡的热点区域,是深圳离香港最近的位置(300米)。

同时该地块有多家土地权属单位,各驻区部队和单位克服困难,共同参与公园建设,是军民合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典范。

(五)公园建设对改善周边环境有着深远意义,有利于促进周边片区(特别是福保片区)的转型升级。

体现了福田区政府在注重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