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电气防爆安全知识(新版)

合集下载

煤矿电气防爆安全知识

煤矿电气防爆安全知识

煤矿电气防爆安全知识是指在煤矿中使用电力设备时需要注意的防爆安全知识。

煤矿是一种特殊的工作环境,其中存在着大量的可燃气体和可燃尘埃,因此在使用电力设备时需要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以下是煤矿电气防爆安全知识的一些重点内容。

1.电气设备选择和安装:煤矿中应选择符合防爆要求的电气设备,如防爆电机、防爆开关和防爆灯具等。

同时,设备的安装位置和方法也要合理,避免发生火花或热源直接接触可燃气体或尘埃。

电气设备应有可靠的保护措施,如过电流保护、过热保护等。

2.电气设备维护和保养: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包括清洁、检查和紧固。

特别注意设备的接地和绝缘情况,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及时更换老化或损坏的电气元件,防止出现火花和短路情况。

3.电气线路敷设和绝缘:电气线路的敷设要合理,避免与可燃气体和尘埃接触。

电气线路应有良好的绝缘,避免因绝缘破损而引发火花或短路。

绝缘材料应经过测试和认证,确保其防爆性能。

4.接地保护:煤矿电气设备接地是防止电气设备触电和静电积聚的重要手段。

接地装置应按照规定要求进行设计和安装,确保接地电阻符合标准要求。

定期检查接地系统,及时修复损坏或老化的接地线路和装置。

5.电气设备防爆性能检测:定期对煤矿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进行检测和测试,确保其防爆能力良好。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设备,应及时更换或修复。

同时,煤矿员工也应接受相关的培训,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电气设备,避免人为因素引发的安全事故。

6.应急预案和灭火设施:煤矿中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电气设备故障和火灾的处理流程和责任分工。

同时,煤矿应备有灭火器材和消防设施,以便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扑灭。

7.员工安全意识培养: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养,提高其对煤矿电气防爆安全知识的了解和应用能力。

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醒员工在操作和使用电气设备时要谨慎小心,切实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规定。

总之,煤矿电气防爆安全知识是煤矿工作者必须掌握和遵循的重要知识。

煤矿电气安全知识

煤矿电气安全知识

煤矿电气安全知识在煤矿工作,安全永远都是第一位的。

尤其是在电气方面,了解并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可以有效预防电气事故的发生。

下面介绍一些在煤矿电气方面需要了解的安全知识。

1. 煤矿电气安全的基本要求在煤矿电气方面,一切操作以及设备都必须符合以下基本要求:(1)绝缘性能可靠煤矿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非常重要,必须经过检查和测试,并且符合国家标准。

在操作时,应仔细检查绝缘性能是否可靠,并视情况进行加强绝缘措施。

(2)接地电阻小在煤矿电气设备中,接地电阻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指标。

如果接地电阻过大,会增大电气事故的风险。

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仔细检查接地电阻是否合格,并且定期进行检测。

(3)可靠的保护措施煤矿电气设备需要设置可靠的保护措施,以防电气事故的发生。

例如断路器、保险丝等安全保护设备。

这些保护设备必须保证能够及时起到作用,防止电气事故的发生。

2. 煤矿电气安全操作规程在煤矿电气操作中,必须遵循以下规程:(1)禁止擅自操作在煤矿电气设备操作过程中,必须禁止擅自操作。

只有经过合格的电气工程师进行操作后,才能启动设备。

(2)禁止过载在操作电气设备时,必须注意设备的负荷情况。

严禁超载操作,以防设备发生故障。

(3)禁止带电操作煤矿电气设备禁止带电操作。

在维修、更换零部件等情况下,必须先切断电源并进行安全切换后,才能进行操作。

(4)应用隔离变压器进行电气隔离在有特殊需求的情况下,应用隔离变压器进行电气隔离。

这可以有效地防止电气事故的发生。

3. 煤矿电气安全常见事故在煤矿电气操作中,有时会发生一些事故。

这里介绍几种煤矿电气安全常见事故及应对措施。

(1)电机过负荷在煤矿电气设备中,由于超负荷或其他原因,电机可能会过热而烧毁。

发现过负荷时,应当立即切断电源,检查并及时更换零部件。

(2)短路故障短路故障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电气故障,可能会导致电器设备的损坏甚至引发火灾。

在发现短路故障时,应立即切断电源,进行修理。

(3)电气触电电气触电是一种严重的电气事故,可能会给人身体带来危害。

煤矿电气防爆安全知识范文(二篇)

煤矿电气防爆安全知识范文(二篇)

煤矿电气防爆安全知识范文一、煤矿电气防爆安全的重要性煤矿是一种特殊的工作环境,存在着火灾和爆炸的危险。

在煤矿工作场所,电气设备是必不可少的,但同时也是火灾和爆炸的主要起因。

因此,煤矿电气防爆安全是煤矿安全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煤矿电气防爆安全的目标是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保障煤矿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只有全面掌握煤矿电气防爆安全知识,才能及时发现隐患并采取措施,确保矿井的安全稳定运行。

二、煤矿电气设备的分类煤矿电气设备根据其防爆性能可以分为非防爆设备和防爆设备两大类。

非防爆设备指不能在爆炸危险环境中使用的电气设备,而防爆设备则是可以在爆炸环境中使用的特殊设备。

防爆设备按其防爆方式又可分为以下几类:1. 隔爆型防爆设备:将火花和高温区域隔离,防止其与可燃气体混合,避免爆炸的发生。

2. 止爆型防爆设备:在设备内部填充防爆介质,阻止燃气进入并发生爆炸。

3. 防封型防爆设备:通过特殊结构防止燃气进入设备内部,避免爆炸事故。

4. 隔离型防爆设备:将电源部分与电气设备主体隔离,在电气设备主体内部产生爆炸,不会引发外部事故。

5. 压力型防爆设备:在设备内部设置压力释放装置,使爆炸产生的压力通过此装置释放,避免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

三、煤矿电气防爆安全知识1. 煤矿电气设备的合理布置和选择是防爆安全的基础。

应根据矿井的特点、电气设备的性能、工作空间的要求等因素,合理布置和选择电气设备,确保其防爆性能符合要求。

2. 电气设备的维修和检修要定期进行,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

在进行维修和检修时,应注意防止由于火花、高温等引起的爆炸危险。

3. 煤矿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对电气设备的使用和保护的培训。

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如合理疏导电缆、防止电缆弯曲等,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

4. 危险区域内的电气设备要配备专门的防爆装置,并定期进行维修和检测。

防爆装置如遇到故障要及时更换,切忌满足表面上的需求而忽视实际的安全问题。

煤矿电气设备防爆知识

煤矿电气设备防爆知识

煤矿电气设备防爆知识主要是为了保护矿井中的电气设备免受可燃气体爆炸的影响,并确保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煤矿作为一种封闭空间,容易积聚可燃气体,而电气设备的工作过程中又容易产生电弧、火花和高温,因此,煤矿电气设备的防爆是十分重要的。

以下是该领域的一些常见知识。

1. 防爆标志与认证:煤矿电气设备必须经过防爆性能测试和认证,符合特定的防爆标准,并在设备上加贴相应的防爆标志,如Ex标志。

防爆标志是防爆电气设备是否满足相关要求和标准的标志,可由国家、行业等进行认证。

2. 防爆等级:防爆电气设备按其抗爆能力的不同分为不同的防爆等级,如Exd(隔爆型)、Exe(增安型)和Exi(固有安全型)等。

防爆等级越高,防爆性能越好。

3. 防爆工艺:煤矿电气设备在制造和安装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爆工艺,如防爆密封、防爆接地、防爆隔离等。

这些工艺旨在防止可燃气体进入设备内部,防止电弧、火花扩散和引燃周围可燃物质。

4. 防爆控制与管理:煤矿电气设备应配备相应的防爆控制设备,如防爆开关、防爆按钮等,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操作。

同时,煤矿应建立完善的防爆管理和监测系统,对电气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防爆性能持续有效。

5. 防爆工具和仪器:在进行电气设备的维修和检修时,煤矿工作人员需要使用防爆工具和仪器,如防爆手电筒、防爆电压表等。

这些工具和仪器必须符合防爆要求,以避免因操作不当引发火灾或爆炸。

6. 防爆培训和安全意识:煤矿工作人员需要接受专业的防爆培训,掌握防爆电气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要求,增强防爆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只有员工具备了防爆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预防和应对可能出现的火灾和爆炸事故。

7. 环境监测与通风:煤矿中存在大量的可燃气体,因此需要进行环境监测和通风工作。

环境监测包括对可燃气体浓度、氧气含量和温度的监测,通风则是通过正压、负压等方式,将可燃气体及时排出矿井,保持矿井内的空气清新。

总结起来,煤矿电气设备防爆知识是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煤矿工人的电气安全与防护知识

煤矿工人的电气安全与防护知识

煤矿工人的电气安全与防护知识在煤矿工作环境中,电气设备是必不可少的,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了解电气安全与防护知识,对煤矿工人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键的电气安全知识和防护方法,以帮助工人们提高安全意识并降低事故风险。

1. 理解电气安全规定煤矿工人应该熟悉并遵守有关电气安全的规定。

首先,正确使用和维护电气设备,确保其符合标准和规范要求。

其次,遵循工作程序和安全操作指南,不私自改动电气设备。

最后,定期检测电气线路、设备和安全装置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

2. 佩戴防护装备在进行与电气设备有关的工作之前,煤矿工人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绝缘手套、安全鞋和防护眼镜。

这些装备可以提供额外的保护,降低电流通过人体的风险。

同时,佩戴防护装备还能有效地防止火花溅射和眩光对工人带来的伤害。

3. 掌握正确操作方法熟练掌握正确的电气设备操作方法是确保工作安全的关键。

工人应该接受相关的培训,并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

例如,在进行电气设备维护或更换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并使用合适的工具。

此外,要避免在设备开启状态下接触电气线路,以免触电事故发生。

4. 防止电气火灾电气火灾是煤矿工作环境中常见的危险。

为了防止电气火灾,煤矿工人应该定期检查电气线路和设备,确保其为干燥、清洁和无尘。

同时,要随时留意线路的过热现象,并及时处理潜在的问题。

在工作现场附近,应该配备灭火器材,并确保工人了解其正确使用方法。

5. 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设备(PPE)个人防护设备是保障工人电气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工人应该配备合适的PPE,并确保其在使用前处于良好状态。

常见的个人防护设备包括绝缘手套、绝缘胶靴、带有绝缘罩的头盔等。

在使用PPE时,工人要确保其正确佩戴,紧固并正确使用。

6. 配备合适的紧急设备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电气事故,煤矿工作区域应该配备合适的紧急设备。

例如,每个工人都应该有易于操作的急救箱,并接受基本的急救培训。

此外,应在工作现场设置安全出口和标示牌,以方便工人在紧急情况下脱离危险区域。

煤矿电气设备防爆知识

煤矿电气设备防爆知识

煤矿电气设备防爆知识随着煤矿工作条件及技术设备的不断更新,煤矿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同时也给煤矿安全带来了更高的风险。

为了保障煤矿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煤矿电气设备的防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煤矿电气设备的防爆知识,以帮助煤矿电气设备的使用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防爆工作知识。

煤矿电气设备防爆原理煤矿是一种封闭空间,煤尘、瓦斯等易燃气体的积累会给煤矿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煤矿电气设备在运转的过程中会产生火花、电弧等强烈的电场,进而引起爆炸,因此必须对煤矿电气设备进行防爆设计。

煤矿电气设备的防爆,主要是考虑其防爆特性和环境参数,通过对电气设备、矿井内部环境等方面的分析,结合使用条件来确定其防爆方式。

防爆的原理有三种:屏蔽防爆、隔爆防爆和限制能防爆。

屏蔽防爆屏蔽防爆即在防爆器件与环境之间加一定的屏蔽保护,使电气设备内部发生的火花、电弧、静电等能量不会传导出来,从而避免了设备的爆炸危险。

在煤矿中,采用屏蔽式防爆设备的防爆等级一般比较低,主要用于防爆要求不是特别高的地方。

屏蔽防爆的设备有隔爆盒、隔爆柜、隔爆插头、隔爆配电箱等。

隔爆防爆也称隔离式防爆,即采用隔离式构造,内外两者本质上是隔开的,不共同存在气体混合环境中。

隔爆设备具有防爆正压性,能够保证在设备内部产生的火花和电弧不传到设备外部,从而避免发生爆炸事故。

隔爆防爆的设备有隔爆电缆、隔爆断路器、隔爆型液晶显示器等。

限制能防爆限制能防爆是采取各种措施限制设备内部产生的火花和电弧能量,从而保证设备在煤矿中运行时不会引起爆炸。

限制能式防爆设备通常采用稳压电源或阻性限流等控制电气设备的电能,从而使得设备内部的电路参数得到合理控制,降低引起煤尘或瓦斯爆炸的危险性。

煤矿电气设备防爆分类按照防爆设备的防爆等级分,煤矿电气设备防爆可分为以下六级:未防爆设备未防爆设备是没有采用任何防爆措施的设备,不能进入煤矿作业面。

直接用在有爆炸危险场所的防爆设备直接用在有爆炸危险场所的防爆设备是能直接放置于煤矿作业面等存在爆炸危险的场所,并能满足该场所的防爆要求的设备。

煤矿电气安全(新)

煤矿电气安全(新)
用,并实时监测瓦斯浓度。 (3)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电缆和电线:检修前或搬
迁前应制定安全措施。 措施:切断电源→检查瓦斯→在其巷道通风流中瓦斯浓度低于1.0%时
→验电→无电后放电→开关手把闭锁→悬挂“有人工作,不准送电” 警示牌→检修工作完毕,方可摘牌送电,中途不得换人。 (4)井下操作电气设备遵守规定443条。 a、非专职人员或非值班电气人员不得擅自操作电气设备。 b、操作高压电气设备主回路时,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并穿电 工绝缘靴或站在绝缘台上。 C、手持式电气设备的操作手柄和工作中必须接触的部分必须有良好 的绝缘。 (5)防爆设备入井前应取得“两证一标志”。 (6)失爆设备应立即更换或处理,不得在井下继续使用。
耐爆性由外壳机械强度满足:一般采 用钢板或铸铁制成,设计时,以0.8MPa和 2200℃来设计,并安全系数,钢板,最小 厚度3~4mm,铸铁为6mm。
b、隔爆性: 由外壳装配接合面的结构参 数(如宽度、间隙、表面粗糙度)来保证 的。
(3)失爆:隔爆型电气设备失去隔爆性或耐爆性。 (4)常见失爆现象:(现场易发现的)
a、隔爆间隙超限。 b、盖子的紧固螺丝缺少或没有拧紧。 c、无电缆接线嘴(卡爪),缺橡胶密封圈和金 属挡板。 d、外壳严重变形,有裂缝。 e、隔爆面有锈斑,有油漆。 f、密封圈不合格。 g、外壳上的机械闭锁装置失效。
三、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标志为
“i”
在设备铭牌上或外壳上标有“Exi”
(1)本质安全电路是指在正常工作或规定的故障状 态下产生的电火花和热效应均不能点燃规定的爆炸 性混合物的电路。全部采用本质安全电路的设备称 为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第三部分 矿井电网的保护
一、保护的分类、保护范围、方法 和手段

煤矿电气设备防爆知识范文(二篇)

煤矿电气设备防爆知识范文(二篇)

煤矿电气设备防爆知识范文煤矿是一种具有潜在危险的工作环境,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就是防爆措施的实施和电气设备的安全性。

在煤矿作业过程中,电气设备防爆知识是保证矿工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深入探讨煤矿电气设备防爆知识,以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保障矿山生产的安全。

1. 了解煤矿爆炸的原因和特点煤矿爆炸是因为煤尘和甲烷等可燃气体与空气形成可燃混合物,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爆炸。

了解煤矿爆炸的原因和特点是煤矿电气设备防爆的基础。

爆炸源主要分为机械火花、静电火花和电火花。

静电火花主要来自煤尘颗粒和金属设备的摩擦,而电火花主要来自电气设备的故障或不合格使用。

因此,了解爆炸源并做好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2. 电气设备的分类和爆炸防护等级根据煤矿的危险区域和电气设备的作用,电气设备根据防爆等级分为不同的类别。

常见的防爆等级有Exd,Exe和Exn等。

Exd是指防爆型电气设备的外壳是防爆结构,在内部形成了无火花,阻止火焰以及热源进入周围危险环境的安全空间。

Exe是指电气设备的外壳没有防爆结构,但可以限制爆炸产生的火焰扩散到周围环境,Exn是指电气设备不会产生爆炸火花,并且能够在使用过程中防止火焰扩散。

煤矿内的电气设备必须经过严格的防爆防护等级测试和认证,以确保其安全性。

3. 电气设备防爆标志和使用要求电气设备防爆标志是煤矿电气设备防爆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可以指示和提醒工作人员在危险环境中正确使用电气设备。

常见的电气设备防爆标志有Ex标志、IIA、IIB和IIC等标志。

Ex标志表示这款设备是防爆设备,IIA、IIB、IIC表示爆炸环境的危险等级,具体等级和环境条件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使用电气设备的要求包括:按照设备防爆标志选择正确的设备,确保设备符合防爆要求;严禁在有可燃气体存在的地方使用非防爆电气设备;设备的维护和操作必须符合防爆要求,避免造成设备故障。

4. 静电电荷的防护措施静电火花是导致煤矿爆炸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来防止静电火花的形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煤矿电气防爆安全知识(新版)
煤矿电气防爆安全知识(新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

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

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

"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一、煤矿机电安全知识
1、煤矿五大自然灾害是什么?瓦斯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瓦斯爆炸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1)水、火、瓦斯、煤尘、顶板是煤矿的无大自然灾害。

(2)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俗称沼气,此外还有氮气、一氧化碳、硫化氢等,瓦斯中甲烷含量一般在83%以上。

(3)瓦斯爆炸的三个条件是:a、瓦斯达到一定的浓度,一般为5%-16%,低于5%或高于16%只能燃烧。

但当混合气体中有煤尘时,会使爆炸下限下降,这是因为煤尘在300-400℃时能释放出大量可燃气体。

b、有火源,一般温度在650-750℃之间,c、氧气含量,混合气体中氧气含量在12%以上时就有可能引起瓦斯爆炸。

2、矿用电气设备防爆的重要性
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行或故障状态下可能出现火花、电弧、热表面和灼热颗粒等,它们都具有一定能量,可以成为点燃矿井瓦斯和煤尘
的点火源。

大量统计资料表明,电火源是井下瓦斯爆炸的主要点火源,约占50%左右。

而且随着煤矿井下电气化程度的提高及井下电气设备电压等级的提高,电气设备的事故更易发生,因此搞好电气设备的防爆,对防止瓦斯、煤尘爆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矿用电气设备防爆的基本措施
(1)采用间隔隔爆技术,比如我们使用的防爆开关,把正常运行或故障状态下可能引爆瓦斯或煤尘的电气设备置于坚固的具有隔爆结构的外壳内,当隔爆外壳内发生爆炸时不会引起外壳外部瓦斯或煤尘的爆炸。

(2)采用本质安全技术,其特点就是限制热源的热量,使本质安全型设备在事故或故障状态下所产生的电火花不能点燃瓦斯或煤尘,但这种防爆技术只适用于“弱电”系统。

(3)采用增加安全程度的措施,主要依靠提高设备设备的安全程度,降低故障率,从而防止电弧、火花或危险温度的产生。

(4)采用快速断电技术,又叫超前断电技术,其特点是采取可靠的自动快速切断故障电流的措施,使可能产生的电火花或电弧存在的时间小于点燃瓦斯或煤尘所需要的最小时间。

瓦斯爆炸的感应期一般为10ms以上,煤尘爆炸的感应期一般为40-250ms。

4、隔爆性能的保证
(1)隔爆结构要符合要求,隔爆结合面的长度和间隙直接关系着隔爆外壳的隔爆性能,只要宽度设计适当,在爆炸压力作用下,结合面的瞬间和残余变形都不会影响隔爆间隙。

隔爆面要求清洁等,隔爆面的粗糙度也应符合要求。

(2)隔爆面要有防锈措施,如电镀、硫化等,但不准涂漆,因为油漆在高温作用下易分解,使得结合面
间隙变大,影响隔爆外壳的隔爆性能。

(3)隔爆面之间的紧固及防松。

(4)联锁和警告标志的设置。

5、短路故障的预防
目前我们国家生产的电气设备,其外壳强度和隔爆参数都是根据小功率点火源引爆瓦斯的试验制定的,当外壳内发生弧光短路时,其防爆性能就得不到保障,因此,对电气设备应尽量避免内部发生短路故障,所以说,经常性的对电气设备进行预防性检修和合理的对电气设备的保护进行整定是预防电气设备故障最有效的方法。

6、停电检修制度
为了预防人身触电,在检修和拆装电气设备时严禁带电操作,在
停、送电及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停送电制度、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和《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主要应做到如下几点:(1)停送电人员必须懂得安全生产知识和熟悉电气设备,并取得合格证;
(2)停电工作前,对受影响的单位和地点必须办理停电手续,取得批准后,凭停电操作票进行停电操作;
(3)停电后,必须在控制开关上悬挂有“有人工作,不得送电”停电牌,除停电人员外,其他人不得摘下此牌;
(4)禁止乘全矿停电、部分停电或事故停电机会,未办停电手续就触动电气设备进行检修或拆装;
(5)因停电而影响通风的地点,停电前需经瓦检员检查瓦斯,恢复送电前必须检查瓦斯,经许可后方可送电;
(6)停电后,检修工作开始前,必须以相应的验电笔验电、放电,并将导体接地(在可能聚集瓦斯的地方,必须检查瓦斯浓度在1%以下时才准放电);
(7)交接班时,如检修工作未完成,必须将停电情况及未完成的工作在现场向下一班交待清楚;
(8)检修完毕恢复送电时,必须由原来悬挂停电牌并参加检修的
人员取下停电牌,然后才准合闸送,严禁由别人约时送电;
(9)如有两组以上人员在同一条线路上工作时,应各自悬挂自己的停电牌,一组工作完毕后,有其它停电牌未摘除时,绝对禁止合闸送电
XX设计有限公司
Your Name Design Co., Lt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