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话排毒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子午流注.ppt

肌 肉 ,
口液分泌增多,流涎。
虚胖、消瘦。
午时(上午11时—午后1时),心经当令。这是午餐时间,除要营养丰 富,荤素搭配外,建议可以喝点汤,菜要少盐。酒可喝但不能醉。饭 后宜睡半小时,不要过多。
心经主要管头部,头部的活动,调理您的心经能缓解头部的压力,改 善失眠多梦等睡眠质量的问题;
五行五脏
够顺应这种经脉的变化,采用不同
的方法,就可以达到良好的养生效
果。
子时(子夜11—凌晨1时),胆经当令。这段时间正是中医养生中特别 强调的“子觉”时间。《黄帝内经》里,“凡是十一藏取决于胆”讲的 就是人体内有11个脏器都依赖胆经的功能支持,因此要有足够优质的睡 眠以保胆经获得充足的能量。 胆经不通会严重影响您的腿部血液血环,出现腿凉,还会引起肥胖, 经常调理胆经可辅助肝脏的调理,并协助减肥减脂的效果,还能缓解偏 头痛的现象;
五行五脏
五行 五脏 五腑 五季 五方 五色 五味 情志 开窍 其华 在身
木肝胆春东青酸怒目爪筋
火 心 小肠 夏 南 赤 苦 喜 舌 面 心脉
土 脾 胃 长夏 中 黄 甘 忧思 口 唇 肉
金 肺 大肠 秋 西 白 辛 悲 鼻 皮肤 皮毛
水
肾 膀胱 冬
北
黑
咸
恐
耳及 二阴
发
骨
肺气失宣→鼻塞流涕, 嗅觉失灵, 慢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
两目干涩,流 泪增多或目眵
肝—血之存库
肝,血之存库
藏血
急躁易怒
在志为怒
藏血,主疏泄,在体合筋, 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在志 为怒,在液为泪。
主疏泄
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 通而不滞,散而不郁。
其华在爪
肝阴不足→两目干涩 肝阳不足→视物不清 肝经风热→目赤痒痛 肝火上炎→目赤肿痛
口液分泌增多,流涎。
虚胖、消瘦。
午时(上午11时—午后1时),心经当令。这是午餐时间,除要营养丰 富,荤素搭配外,建议可以喝点汤,菜要少盐。酒可喝但不能醉。饭 后宜睡半小时,不要过多。
心经主要管头部,头部的活动,调理您的心经能缓解头部的压力,改 善失眠多梦等睡眠质量的问题;
五行五脏
够顺应这种经脉的变化,采用不同
的方法,就可以达到良好的养生效
果。
子时(子夜11—凌晨1时),胆经当令。这段时间正是中医养生中特别 强调的“子觉”时间。《黄帝内经》里,“凡是十一藏取决于胆”讲的 就是人体内有11个脏器都依赖胆经的功能支持,因此要有足够优质的睡 眠以保胆经获得充足的能量。 胆经不通会严重影响您的腿部血液血环,出现腿凉,还会引起肥胖, 经常调理胆经可辅助肝脏的调理,并协助减肥减脂的效果,还能缓解偏 头痛的现象;
五行五脏
五行 五脏 五腑 五季 五方 五色 五味 情志 开窍 其华 在身
木肝胆春东青酸怒目爪筋
火 心 小肠 夏 南 赤 苦 喜 舌 面 心脉
土 脾 胃 长夏 中 黄 甘 忧思 口 唇 肉
金 肺 大肠 秋 西 白 辛 悲 鼻 皮肤 皮毛
水
肾 膀胱 冬
北
黑
咸
恐
耳及 二阴
发
骨
肺气失宣→鼻塞流涕, 嗅觉失灵, 慢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
两目干涩,流 泪增多或目眵
肝—血之存库
肝,血之存库
藏血
急躁易怒
在志为怒
藏血,主疏泄,在体合筋, 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在志 为怒,在液为泪。
主疏泄
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 通而不滞,散而不郁。
其华在爪
肝阴不足→两目干涩 肝阳不足→视物不清 肝经风热→目赤痒痛 肝火上炎→目赤肿痛
(子午流注与养生)PPT课件

致全身浮肿;下焦肝胆肾,
不通导致下肢浮肿,眼袋浮
肿。
虚症:免疫力下降、易疲劳、
上肢无力、腹部堵胀、呼吸
困难、胃寒等。
.
27
十二时辰养生对照表
十二时辰
别名
解析
当 对应 令 生肖 器
官
循行经脉
常见症状
时辰宜忌
子时 (23:00~1:00)
夜半, 又名子夜、 中夜
由天黑转为天亮这 一时间段
鼠胆
丑时
鸡鸣,
.
8
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 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 而醒。 虚症:皮肤免疫力下降、 易感冒、手足冰冷、气 喘、咽喉干、咳嗽等。
.
9
卯时(5—7点),大肠经旺
卯时大肠蠕,排毒宿便出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 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 养、排出渣滓的过程。
.
7
寅时(3—5点),肺经旺
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
“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
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这个过程需要在熟睡状态
中完成。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寅时,有肺
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
虚症:皮肤免疫力下降、易感冒、手足冰冷、气喘、咽喉干、
咳嗽等。
.
5
丑时(1—3点),肝经旺
丑时不睡晚,脸上不长斑。 “肝藏血。”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的支持,废旧的
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需要产生,这种代谢通常在肝经最 旺的丑时完成。如果丑时不入睡,肝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 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
.
6
黄帝内经讲:“卧则血归于 肝”。所以丑时未入睡者, 面色青灰,情志倦怠而躁, 易生肝病。 虚症:易疲劳、视力减退、 月经不调、性功能减退、头 晕眼花、肋痛等
最新中医十二时辰养生(子午流注)PPT课件

在 志 为 悲
过悲则伤肺
皮毛防御功能减退,容易感冒, 皮毛憔悴枯槁,皮肤易发炎,毛 窍多闭塞现痤疮粉刺,肤质差, 疤痕难消等肤质问题。
卯时(早晨5—7时),大肠经当令。 早起不贪睡,晨起首先活动四肢筋骨, 打太极拳,叩齿摩面或双手扣后脑, 做“鸣天鼓”。
大肠经调理能促进大肠的蠕动,能将 人体大肠内的宿便排除,并且改善调 理便秘,使人体的万恶之源得到有效 的清理和排出;
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并且统管人 体的阴血,经常调理脾经可以改善脾 胃不合,月经淋漓不尽,水肿虚胖的 症状,并有效改善预防松弛下垂的肌 体;
专注养生 传递中华养生智慧
五行五脏
脾——“后天之本” 气血化生之 源
脾运失健:唇色淡白; 脾火上炎:唇色血红; 湿热困脾:唇燥褪皮;
运化失调:腹胀,食欲不振, 大便溏烂,疲倦,消瘦,湿症、 痰症、饮症,甚至水肿。
辰时(上午7—9时),胃经当令。活动后喝一杯开水,用木梳梳发
百遍,然后洗漱。早餐应该清淡,要吃饱。饭后可以百步走,但不宜
做强度锻炼。
胃经是人体长寿的保证,调理胃经可以有效改善胃部不适,眼歪斜, 面部萎黄等现象,脾胃经的气血不足直接影响您25岁以后的身体机 能;
巳时(上午9—11时),脾经当令。开窗 通风后,可从事脑力活动,但要注意 劳逸结合,让眼睛得到及时的休息。
➢ 说明五脏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以五行相生说明五脏之
间的联系,另一方面以五行相克说明五脏之间相互制约 的关系。
五行五脏
在中医理论中,不仅四季的变换
是一个完整的循环,有一套相应的 养生理论,一天24小时也是如此。 由于古人将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
因此这套养生之法又被清代养生家 尤乘称为“十二时辰无病法”。
子午流注理论与中医操作 ppt课件

根据这种规律,选择适当时间治疗疾病,可以获得较佳疗效。 因此提出“因时施治”、“按时针灸”、“按时给药”等。
子午流注就是辨证循经按时针灸取穴的一种具体操作方法,它是 依据经脉气血受自然界影响有时盛,有时衰并有一定规律而制定的。 其含义就是说:人身之气血周流出入皆有定时,运用这种方法 可以推算出什么疾病应当在什么时辰取什么穴位进行治疗。
ppt课件 12
十二时辰养生法
辰 时 (7点至9点)
胃经最旺。 人在7点吃早饭最容易消化, 如果胃火过盛,会出现嘴唇 干裂或生疮。 可以在7时清胃火,胃寒者 7时养胃健脾
ppt课件
13
十二时辰养生法
巳 时 (9点至ll点) 脾经最旺。“脾主运化,脾统血” 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 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 血的质量好,嘴唇才是红润的。 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 唇紫标志寒人脾经。
子午流注理论与中医操作
ppt课件
1
目录
ppt课件
2
基本概念
子午流注是中医圣贤发现的一 种规律,中医认为人体中十二 条经脉对应着每日的十二个时辰
ppt课件
3
子午流注的含义
ppt课件
4
子午流注的含义
子午流注,是中医针灸以“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为功能活动、 病理变化受自然界气候变化、时日等影响而呈现一定的规律。
ppt课件
29
ppt课件
30
子午流注在消化科的应用
• • • • 根据疼痛时辰判断疾病的部位 通过痛症的发生时间可以判断疾病的部位, 如疼痛在子时丑时发生,考虑胆疾病, 疼痛发生在寅时卯时,考虑为肺与大肠疾病,
ppt课件
31
子午流注与养生课件ppt课件

也可见小肠热盛,循经上炎于心, 出现心烦、口舌生疮等症。
申时养生
• 开经时间:15:00-17:00 • 疏通膀胱经——主筋所生病 • 主气化 • 主水道 • 主一身之表
申时(15点至17点) 膀胱经当令
膀胱经为足太阳之脉,主诸阳之 气,阳气者,柔则养筋,最利于滋 阴清热排毒。 膀胱经的有效范围很 广,它在后背循行的两条路线上分 布着所有背腧穴,是脏腑器官的反 应点。脊椎骨的位置一定 要正,如 果脊椎歪了,歪在那一个腧穴的位 置,那个内脏就衰弱。因为交感, 副交感神经的神经节就在脊柱的两 旁,调控脏器的功能。是体内最大 的排毒经络。
寅时养生
开经时间:3:00——5:00 调理肺经——主肺所生病 主宣发肃降 主气,司呼吸 主治节
寅时(3点至5点) 肺经当令
与肺经有关系的是肺、胃、大肠和皮 毛以及悲之情。
肺在五行属金,专司呼吸,主“宣 发”、“肃降”,通调水道,协助心君调 节气血运行,故又称“相傅之官” 。很 多慢性病,只是不同程度低血气水平的症
子午流注学说
• 中医哲学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大自然的组 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把 人的脏腑在12个时辰中的兴衰联系起来看,十 分有序:
• 子午:为时辰,即子时为夜晚,午时为正午 • 流:为流动 体内气血 血液 津液 营养的流动 • 注:为注入 注入营养 氧气 养分等
子 午 流 注 的内容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液为 涎。”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的 质量好,嘴唇才是红润的。唇白标志血 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人脾经。
巳时(9点至ll点) 脾经当令
脾经不通,人体会出现下列病症:
外经病:大脚趾内侧、脚内缘、小 腿、膝盖、大腿内侧、腹股沟等经络路 线上会出现冷、酸、胀、麻、疼痛等不 适感 。
申时养生
• 开经时间:15:00-17:00 • 疏通膀胱经——主筋所生病 • 主气化 • 主水道 • 主一身之表
申时(15点至17点) 膀胱经当令
膀胱经为足太阳之脉,主诸阳之 气,阳气者,柔则养筋,最利于滋 阴清热排毒。 膀胱经的有效范围很 广,它在后背循行的两条路线上分 布着所有背腧穴,是脏腑器官的反 应点。脊椎骨的位置一定 要正,如 果脊椎歪了,歪在那一个腧穴的位 置,那个内脏就衰弱。因为交感, 副交感神经的神经节就在脊柱的两 旁,调控脏器的功能。是体内最大 的排毒经络。
寅时养生
开经时间:3:00——5:00 调理肺经——主肺所生病 主宣发肃降 主气,司呼吸 主治节
寅时(3点至5点) 肺经当令
与肺经有关系的是肺、胃、大肠和皮 毛以及悲之情。
肺在五行属金,专司呼吸,主“宣 发”、“肃降”,通调水道,协助心君调 节气血运行,故又称“相傅之官” 。很 多慢性病,只是不同程度低血气水平的症
子午流注学说
• 中医哲学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大自然的组 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把 人的脏腑在12个时辰中的兴衰联系起来看,十 分有序:
• 子午:为时辰,即子时为夜晚,午时为正午 • 流:为流动 体内气血 血液 津液 营养的流动 • 注:为注入 注入营养 氧气 养分等
子 午 流 注 的内容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液为 涎。”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的 质量好,嘴唇才是红润的。唇白标志血 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人脾经。
巳时(9点至ll点) 脾经当令
脾经不通,人体会出现下列病症:
外经病:大脚趾内侧、脚内缘、小 腿、膝盖、大腿内侧、腹股沟等经络路 线上会出现冷、酸、胀、麻、疼痛等不 适感 。
《中医养生子午流注》课件

《中医养生子午流注》 PPT课件
中医的养生方式一直以来备受瞩目,近年来,子午流注引发了广泛关注。本 课件将为大家深入介绍子午流注的概念、应用、养生功效以及实践等方面内 容。
中医养生的理论基础
1
生命活动动态平衡观
平衡与协调是保持人体健康平衡的关键,子午流注则通过调节人体内部的阴阳、 五行相生相克、内脏功能等因素,使人体能够达到动态平衡状态。
2 养肺
通过呼吸和气功的调节,提升肺的代谢能力,增强人体的免疫系统。
3 养肝
子午流注对肝的调节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使肝功能得到平衡,有利于维持人体的健康 状态。
子午流注的实践应用
1
实践运用方法
按照不同的疾病和个体情况,选择针灸、按摩、气功等不同类型的治疗方法,掌 握好子午流注的调理方法,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子午流注的运用方法
按摩、针灸、气功等方式都可 以运用到子午流注的调理中, 应根据不同的疾病和个体的情 况,分别制定运用方案。
子午流注的作用和功能
通过调节人体内部的阴阳、增 强免疫功能、提升脏腑的代谢 能力以及平衡人体情绪等方面 来实现养生和治疗的目的。
子午流注的养生功效
1 养心
子午流注可以提升心脏的能量,保持心情的愉悦和平静。
历史
子午流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时期,但受到认识和技术的限制,直到近年来才被 重新认识和引起关注。
意义
子午流注对人体健康起关键性作用,如果能够将其有效地运用到治疗和养生中,能够达到事 半功倍的效果。
子午流注的应用
子午流注与脏腑经络的 关系
子午流注与脏腑经络有着密切 的联系,通过调节生命活动的 节律,提升人体的保护机能和 自愈能力非常丰富和 完整,久经考验,其特点 在于讲究个体化,强调的 是预防和调理;优势在于 其疗效显著,同时具有涵 盖面广的优越性。
中医的养生方式一直以来备受瞩目,近年来,子午流注引发了广泛关注。本 课件将为大家深入介绍子午流注的概念、应用、养生功效以及实践等方面内 容。
中医养生的理论基础
1
生命活动动态平衡观
平衡与协调是保持人体健康平衡的关键,子午流注则通过调节人体内部的阴阳、 五行相生相克、内脏功能等因素,使人体能够达到动态平衡状态。
2 养肺
通过呼吸和气功的调节,提升肺的代谢能力,增强人体的免疫系统。
3 养肝
子午流注对肝的调节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使肝功能得到平衡,有利于维持人体的健康 状态。
子午流注的实践应用
1
实践运用方法
按照不同的疾病和个体情况,选择针灸、按摩、气功等不同类型的治疗方法,掌 握好子午流注的调理方法,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子午流注的运用方法
按摩、针灸、气功等方式都可 以运用到子午流注的调理中, 应根据不同的疾病和个体的情 况,分别制定运用方案。
子午流注的作用和功能
通过调节人体内部的阴阳、增 强免疫功能、提升脏腑的代谢 能力以及平衡人体情绪等方面 来实现养生和治疗的目的。
子午流注的养生功效
1 养心
子午流注可以提升心脏的能量,保持心情的愉悦和平静。
历史
子午流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时期,但受到认识和技术的限制,直到近年来才被 重新认识和引起关注。
意义
子午流注对人体健康起关键性作用,如果能够将其有效地运用到治疗和养生中,能够达到事 半功倍的效果。
子午流注的应用
子午流注与脏腑经络的 关系
子午流注与脏腑经络有着密切 的联系,通过调节生命活动的 节律,提升人体的保护机能和 自愈能力非常丰富和 完整,久经考验,其特点 在于讲究个体化,强调的 是预防和调理;优势在于 其疗效显著,同时具有涵 盖面广的优越性。
子午流注课件PPT课件

2013年12月
子午流注的定义
❖ 子午,代表时间。十二时辰中,子为夜半为由阴转 阳之时,午为日中为由阳转阴之刻。《针灸大全》 曰:“子时一刻,乃一阳之生;午时一刻,乃一阴 之生。故以子午分之而得乎中也。”可知子午是阴 阳转化的起始和界限。《灵枢?卫气行》曰:“岁 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 说明子午所涉及的时间和空间概念具有广泛的意义 。
未时:13:00~15:00
小肠经络最旺盛。 小肠分清浊,把水 归入膀胱,糟粕送 入大肠,精华上输 送至脾。小肠经在 未时对人体一天的 营养进行调整。
申时:15:00~17:00
膀胱经络最旺盛。 膀胱贮藏水液和津 液,水液排出体外 ,津液循环在体内 。若膀胱有热,可 致膀胱咳,且咳而 遗尿。
酉时:17:00~19:00
井金 荥水 输木 原 经火 合土
阴经五输
五输穴 脏腑
井木 荥火 输土 经金 合水
胆(水)
窍阴
侠溪 临泣
丘墟 阳辅
阳 泉
陵
小肠(火) 少泽 前谷 后溪 腕骨 阳谷 小海
胃(土)
厉兑
内庭 陷谷
冲阳 解溪
足 里
三
大肠(金) 商阳 二间 三间 合谷 阳溪 曲池
胆(木) 大敦 行间 太冲 中封 曲泉
心(火) 少冲 少府 神门 灵道 少海
❖ 《内经》有天人相应、气血流注、候气逢时针刺的 思想。这是子午流注针法的理论基础。《素问·八正 神明论》说,"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 气,气定乃刺之。"《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认 为,人与自然息息相关,自然界对人体气血运行有 直接影响,故"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 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 ,日入为秋,夜半为冬。"如果生病,也会因时空变 化对人体的影响而产生“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的病情变化。
子午流注的定义
❖ 子午,代表时间。十二时辰中,子为夜半为由阴转 阳之时,午为日中为由阳转阴之刻。《针灸大全》 曰:“子时一刻,乃一阳之生;午时一刻,乃一阴 之生。故以子午分之而得乎中也。”可知子午是阴 阳转化的起始和界限。《灵枢?卫气行》曰:“岁 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 说明子午所涉及的时间和空间概念具有广泛的意义 。
未时:13:00~15:00
小肠经络最旺盛。 小肠分清浊,把水 归入膀胱,糟粕送 入大肠,精华上输 送至脾。小肠经在 未时对人体一天的 营养进行调整。
申时:15:00~17:00
膀胱经络最旺盛。 膀胱贮藏水液和津 液,水液排出体外 ,津液循环在体内 。若膀胱有热,可 致膀胱咳,且咳而 遗尿。
酉时:17:00~19:00
井金 荥水 输木 原 经火 合土
阴经五输
五输穴 脏腑
井木 荥火 输土 经金 合水
胆(水)
窍阴
侠溪 临泣
丘墟 阳辅
阳 泉
陵
小肠(火) 少泽 前谷 后溪 腕骨 阳谷 小海
胃(土)
厉兑
内庭 陷谷
冲阳 解溪
足 里
三
大肠(金) 商阳 二间 三间 合谷 阳溪 曲池
胆(木) 大敦 行间 太冲 中封 曲泉
心(火) 少冲 少府 神门 灵道 少海
❖ 《内经》有天人相应、气血流注、候气逢时针刺的 思想。这是子午流注针法的理论基础。《素问·八正 神明论》说,"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 气,气定乃刺之。"《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认 为,人与自然息息相关,自然界对人体气血运行有 直接影响,故"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 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 ,日入为秋,夜半为冬。"如果生病,也会因时空变 化对人体的影响而产生“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的病情变化。
子午流注养生PPT课件

子午流注
十
包三胆
二 经
肾
戌亥 酉
子 丑
肝
任脉颈段
脉 的 流 注
手膀三阴手申三阴大周天 寅 肺 小周天 督
次 序
小
未 午
巳
卯 辰
大
脉
任脉腹段
学经 说络
心 脾胃
寅时:肺经当令
• 寅时:3点到5点 • 中医的经脉也是从肺经开始的 • 人体的气机静变为动的开始 • 需要有一个深度的睡眠。
尺泽:肘部自然生长的横纹外侧(手心朝 上,靠大拇指侧,即桡侧)端点处。
又主喜乐。
劳宫:手心正中,握拳中指尖处。 • 可直接补养心脏,且补养的速度极快 • 是一个大补穴 • 揉这个穴可使心情放松
பைடு நூலகம்
内关:腕横纹上2寸 • 镇静安神 • 双向调节心律 • 失眠 • 止呕,晕车 • 慢性肠炎
亥时:三焦经当令--阴阳交和
• 亥时:21点到23点 • 人体整个体腔的通道 • 三焦通畅 • 不温不火 • 休息待子时阳气生发
• 降血压 • 长寿
听宫:耳洞前,张口凹陷处
• 耳部疾病、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症
申时:膀胱经当令--好好学习
• 申时:15点到17点 • 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 • 适当活动,有助于体内津
液循环
睛明:两眼头,鼻根部。 • 预防近视和眼部疲劳。
委中:膝盖后窝正中。 • “腰背委中求”,此穴既是治疗腰背
酸痛、腰肌劳损的要穴,也是人体排 毒的重要出口,还可用刺血疗法释放 毒素。
外关:在腕背横纹上2寸,与正面内关穴相对 • 落枕、肩周炎、感冒、中耳炎、痄腮、结膜炎 • 善调情志病
• 月经不调、心烦头痛、厌食口苦、胸肋胀满、 五心烦热、失眠急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