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2020级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
江南大学807自动控制原理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807·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07科目名称:自动控制原理一、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可使用计算器.(三)试卷内容结构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约10%线性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约15%线性控制系统的根轨迹约10%线性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约10%线性控制系统的校正设计约15%非线性系统分析约12%线性离散系统分析约13%状态空间法分析和设计约15%(四)试卷题型结构简答题约10%分析题约60%综合题约30%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一)考试内容:考试的主要内容是有关线性定常连续控制系统、离散控制系统和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分析和设计系统的一般方法。
●线性定常连续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应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建立线性定常控制系统在时域和复域中的数学模型、及其数学模型的结构图和信号流图表示法,线性定常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频域分析法以及频域校正方法。
●非线性控制系统主要掌握用描述函数法分析非线性系统的性能和用相平面法来分析非线性系统的特性。
●线性离散系统主要掌握基础理论、数学模型、稳定性及稳态误差、动态性能分析等问题。
●状态空间法分析掌握用状态空间法分析和设计多变量线性定常控制系统的方法。
(二)考试要求:自动控制原理1. 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控制系统在时域和复域中的数学模型,及其结构图和信号流图表示法学会分析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绘制系统原理框图正确理解数学模型的基本概念,掌握动态微分方程建立的一般方法掌握传递函数的定义、性质和意义,以及开环传递函数、闭环传递函数的概念掌握系统结构图和信号流图两种数学图形的定义和组成方法,熟练使用等效变换法则进行结构图的简化,或会用梅森公式求系统传递函数2. 掌握线性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法(主要是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掌握时域响应的基本概念,正确理解系统时域响应的五种主要性能指标掌握一阶系统的数学模型和典型时域响应的特点掌握二阶系统的数学模型和典型时域响应的特点,并能熟练计算其在欠阻尼情况下的性能指标和结构参数掌握稳定性的定义以及线性定常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熟练应用劳斯判据判定系统稳定性正确理解稳态误差的定义,并掌握系统稳态误差、扰动稳态误差的计算方法3. 掌握线性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法重点掌握常规根轨迹及其基本绘制规则掌握参数根轨迹、零度根轨迹及其基本绘制规则掌握应用根轨迹分析参数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4. 掌握线性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以及校正方法熟练掌握绘制开环系统奈氏图和Bode图的方法重点掌握奈奎斯特稳定判据、频域性能指标的意义和计算掌握开环对数频率特性与系统性能之间的关系,正确理解低、中、高三频段的概念 掌握由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Bode图确定系统传递函数的方法重点掌握利用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曲线进行串联校正常用的方法、原理及步骤理解利用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曲线进行综合法校正的原理及特点正确理解反馈校正的原理及特点正确理解复合校正的原理及特点5. 掌握描述函数法分析非线性系统的性能或相平面法来分析非线性系统的特性重点掌握非线性系统稳定性判定的描述函数法和自激振荡的分析与计算掌握理解相平面法、奇点和奇线的基本概念6. 掌握线性离散系统的基础理论、数学模型,稳定性及稳态误差、动态性能分析正确理解采样控制系统和离散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z变换及z反变换的定义、定理和应用熟练掌握脉冲传递函数及根据结构图求闭环脉冲传递函数,理解采样系统的稳定性条件,掌握劳斯稳定性判据应用以及稳态误差计算理解采样系统暂态响应与z平面上传递函数零、极点分布的关系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学会在时域内用离散脉冲序列对离散系统的动态性能进行分析7. 掌握用状态空间法分析和设计多变量线性定常控制系统基本方法 正确理解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掌握从状态空间描述导出传递函数矩阵掌握线性线性定常连续时间系统在坐标变换下的特性掌握线性定常连续时间系统的状态转移矩阵掌握线性定常连续时间系统的能控性判据和能观测性判据掌握线性定常连续时间系统的极点配置问题:可配置条件和算法掌握线性定常连续时间系统的状态观测器设计方法。
江南大学本科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

江南大学本科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江南大学本科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和基本要求本考试旨在评估考生对于业务课程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能力,以层次分明、综合能力强、能够反映具体业务操作技能的方式来设置考题。
二、考试内容和范围1. 经济学基础- 政府经济干预-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 国内与国际经济关系- 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 基本的供求关系2. 会计学基础- 会计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会计核算的基本过程- 财务会计报告的基本要素- 现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方法- 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与分析3. 财务管理基础- 财务管理基本概念- 资金需求与资金成本- 资本预算决策- 资金运营与管理- 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4. 市场营销基础- 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市场调研与市场分析- 市场定位与产品策略- 市场推广与销售管理- 市场营销绩效评估与控制三、考试形式和要求1.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2. 考试方式:单选题、多选题、简答题、综合分析题等多种形式结合3. 考试时间:120分钟4. 考试要求:考生需具备对相关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应用能力,以及进行实际案例分析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考试评分标准1. 单选题和多选题:每题2分,答错扣0.5分,不答不扣分。
2. 简答题:根据答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和逻辑性进行评分,满分5分。
3. 综合分析题:根据答案对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解决方案的合理性进行评分,满分10分。
五、参考教材和研究资料1. 《经济学原理》- 迈尔斯·古德弗伊佐、罗纳德·弗克斯著2. 《会计学原理》- 罗伯特·威廉姆斯、乔·弗拉特里奇著3. 《财务管理导论》- 理查德·博克、兰道·弗雷东姆著4. 《市场营销原理》- 菲利普·安姆斯、加里·阿姆斯著以上是《江南大学本科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考生们可以根据大纲的内容和要求进行相应的准备和复习。
江南大学801生物化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 801
科目名称:生物化学
一、主要考核内容
生物化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体的组成与结构、代谢及其调节的一门科学。
考生应熟练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对组成生物体的主要生物物质的结构、功能以及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生物物质在体内的代谢特征有足够的了解;掌握生物体遗传信息传递的几大主要过程;掌握一些生物大分子的生化分离技术。
静态生化部分包括糖化学、蛋白质化学、脂化学、核酸化学、维生素和酶;动态生化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各种物质在体内的主要代谢途径,以及生物体内的代谢调控方式。
特别是信息大分子的生物合成、信息传递方式及其调控
二、主要参考范围
(以下书籍仅供参考)
1、王镜岩等主编生物化学(第三版,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2、张楚富主编生物化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3、魏述众主编生物化学(2009 第一版)中国轻工出版社。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综合(发酵工程专业) 考研 考试大纲

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课程名称:微生物学综合(发酵工程专业)一、考试的总体要求《微生物学》是微生物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微生物学综合重点检查考生对微生物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实验技能及其在发酵工程中的应用等知识的掌握情况,要求考生掌握发酵工业中常见及常用各类微生物的形态构造、营养与代谢、生长及控制、遗传变异与菌种选育、生态等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并能综合利用所学的知识合理设计工业微生物菌种的选育方案,并对发酵过程和工艺的微生物学原理进行合理解释。
二、试题类型及比例1、选择/ 判断题:约20 %2、名词解释:约20 %3、问答题:约60 %三、考试形式及时间考试形式为笔试。
考试时间为3小时。
四、考试主要内容(一)绪论1. 微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2. 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及工业微生物学的发展概况3. 微生物的分类和命名4. 21世纪的工业微生物学(二)微生物的形态与分类重点掌握各类微生物(细菌、防线菌、酵母菌、霉菌、担子菌、噬菌体和藻类)的形态、细胞构造、繁殖方式、培养特征和分类,并对发酵工业中常见常用的各类微生物进行了解。
(三)微生物的营养与生长1. 微生物的营养2. 微生物的生长3. 生长与发酵产物生成(四)微生物的代谢调节1. 微生物的代谢2. 微生物代谢的自动调节3. 微生物代谢的人工控制及其应用(五)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生长及代谢的影响1. 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生长和生存的影响2. 污染微生物的控制(六)微生物菌种的选育1. 从自然界中分离筛选菌种2. 基因突变及应用(含诱变育种、代谢调控育种等)3. 基因重组育种(含原生质体融合育种)4. 基因工程技术及应用5. 菌种的退化、复壮和保藏(七)微生物的生态与环境保护1. 自然界中的微生物2. 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3.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八)微生物学实验技术主要包括微生物的染色与形态观察技术;微生物的分离纯化与培养技术;微生物活菌计数技术以及微生物遗传育种技术。
(完整word版)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统考英语二考试大纲

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统考英语二考试大纲(非英语专业)(2020年版)I.考试性质英语(二)考试主要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对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并有利于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II.考查内容考生应掌握下列语言知识和技能:(一)语言知识1.语法知识考生应能熟练地运用基本的语法知识,其中包括:(1)名词、代词的数和格的构成及其用法;(2)动词时态、语态的构成及其用法;(3)形容词与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构成及其用法;(4)常用连接词的词义及其用法;(5)非谓语动词(不定式、动名词、分词)的构成及其用法;(6)虚拟语气的构成及其用法;(7)各类从句(定语从句、主语从句、表语从句等)及强调句型的结构及其用法;(8)倒装句、插入语的结构及其用法。
2.词汇考生应能较熟练地掌握5500个左右常用英语词汇以及相关常用词组(详见附录相关部分)。
考生应能根据具体语境、句子结构或上下文理解一些非常用词的词义。
(二)语言技能1.阅读考生应能读懂不同题材和体裁的文字材料。
题材包括经济、管理、社会、文化、科普等,体裁包括说明文、议论文和记叙文等。
根据阅读材料,考生应能:(1)理解主旨要义;(2)理解文中的具体信息;(3)理解语篇的结构和上下文的逻辑关系;(4)根据上下文推断重要生词或词组的含义;(5)进行一定的判断和推理;(6)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
2.写作考生应能根据所给的提纲、情景或要求完成相应的短文写作。
短文应中心思想明确、切中题意、结构清晰、条理清楚、用词恰当、无明显语言错误。
III.考试形式、考试内容与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考试形式为笔试。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满分为100分。
试卷包括试题册和1张答题卡。
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

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科目代码:715科目名称:西医医学综合一、主要考核内容(一)生理学1、细胞的基本功能(1)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2)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
(3)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简要的产生机制。
(4)刺激和阈刺激,可兴奋细胞(或组织),组织的兴奋,兴奋性及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
电紧张电位和局部电位。
(5)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6)横纹肌的收缩机制、兴奋-收缩偶联和影响收缩效能的因素。
2、血液(1)血液的组成、血量和理化特性。
(2)血细胞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
(3)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4)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与体内抗凝系统、纤维蛋白的溶解。
(5)ABO和Rh血型系统及其临床意义。
输血原则。
3、血液循环(1)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简要的形成机制。
(2)心肌的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3)心脏的泵血功能。
(4)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5)静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及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6)微循环、组织液和淋巴液的生成与回流。
(7)心交感神经、心迷走神经和交感缩血管神经及其功能。
(8)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和血压的长期调节。
(9)冠脉循环和脑循环的特点和调节。
4、呼吸(1)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胸膜腔内压,肺表面活性物质。
(2)肺容积和肺容量,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
(3)肺换气的基本原理、过程和影响因素。
气体扩散速率,通气/血流比值及其意义。
(4)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和运输,氧解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
(5)外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
二氧化碳、H+和低氧对呼吸的调节。
5、消化和吸收(1)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和电生理特性。
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和胃肠激素。
(2)唾液的成分、作用和分泌调节。
蠕动和食管下括约肌的概念。
(3)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胃液分泌的调节,胃的容受性舒张和蠕动。
胃的排空及其调节。
2024年硕士研究生初试考试自命题大纲

2024 年硕士研究生初试考试自命题大纲科目:金融学考试范围:一、金融基础•金融的概念和作用•金融市场和工具•金融机构和监管二、资产定价•股票和债券定价•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CAPM)•风险与收益三、投资管理•投资组合管理•风险管理•业绩评估四、公司金融•公司治理和代理问题•资本结构和融资•投资决策和资本预算五、国际金融•汇率和汇率制度•国际贸易与金融•外汇市场和衍生品六、实证金融学•金融数据的分析方法•时间序列分析•事件研究七、应用金融学•金融科技•行为金融学•绿色金融考试要求:•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理解金融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金融领域中的实际问题。
•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分析金融数据和信息,提出有见地的结论。
•研究能力:熟悉金融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案例分析能力:对金融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参考书目:•Ross, S. A., Westerfield, R. W., & Jordan, B. D. (2023). Fundamentals of Corporate Finance (12th ed.). McGraw-Hill Education.•Brealey, R. A., Myers, S. C., & Allen, F. (2023). Principles of Corporate Finance (13th ed.). McGraw-Hill Education.•Hull, J. C. (2023). Options, Futures, and Derivatives (10th ed.). Pearson Education.•Madura, J. (2023).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13th ed.). Cengage Learning.•Malkiel, B. G. (2022). The Elements of Investing (10th ed.). HarperCollins.考试时间: 3 小时考试题型:•单选题(50%)•多选题(20%)•判断正误题(10%)•简答题(10%)•论述题(10%)。
食品工艺学—夏文水版(简答题)

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课程名称:食品工艺学一、考试的总体要求食品工艺学是研究食品加工和保藏的一门应用科学,作为从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名考生,应掌握食品保藏和加工基本原理、相关技术和工艺、食品原料特性以及典型代表食品等专业知识,了解食品加工条件和因素对食品质量方面的影响,了解食品工艺学的范围和内容,了解食品工业的发展和进展。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1.食品的概念:包括食品的功能与特性;食品加工工艺概念;食品工业及其发展趋势包括我国食品工业的概况;食品工艺学的研究内容和范围。
(5-10%)2.食品的脱水:食品干藏原理:包括食品中水分存在的形式、水分活度与食品保藏性的关系;食品的干燥机制:包括干燥机制、干制过程的特性和影响干制的因素;干制对食品品质的影响:包括干制过程中食品的主要变化、干制品的复原性和复水性、贮藏水分含量以及合理选用干制工艺条件。
食品的干制方法:包括人工干制的四大类方法、食品干制方法的选择。
干制品的包装和贮藏:包括包装前干制品的预处理、干制品的包装和贮藏。
(10-20%)3.食品的热处理与杀菌:热处理原理:包括微生物的耐热性、食品的传热、杀菌强度的的计算及确定程序;热处理技术:包括商业杀菌、巴氏杀菌、热烫;热处理与产品质量:包括商业杀菌与产品质量、巴氏杀菌与产品质量、热烫与产品质量;(10-20%)4.食品冷冻:食品低温保藏原理,包括低温对于反应速度影响、低温对于酶的影响、低温对于微生物的影响;食品的冷却与冷藏:包括食品的冷却、食品的冷藏和回热;低温气调贮藏:气调贮藏对果蔬与其他制品的保藏效果及病原菌控制;食品的冻结与冻藏:包括食品冻结、冻结对食品品质的影响、食品的冻结方法;冻制品的包装和贮藏:包括冷冻过程中食品质量的变化、冻制食品的解冻;冷耗量与冻结时间预测;冷冻食品包装与贮藏;(10-20%)5. 食品的腌渍发酵和烟熏处理:食品的腌渍保藏:包括食品腌渍保藏的理论基础、腌制防腐原理、影响腌制的因素、腌制品的成熟、食品的腌制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南大学2020级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 825
科目名称:外国文学与文学理论基础
外国文学与文学理论基础包括“欧美文学”与“文学理论”两部分。
一、欧美文学
(一)主要考核内容
要求考生掌握一般的欧美文学基础,包括从古希腊到20世纪文学发展史的基本脉络,各个阶段主要的文学运动、思潮及其形成原因,了解与此相关的一些作家情况。
在此基础上,阅读每个重要阶段的代表性作家的代表性作品,了解其主要创作思想、审美特点和基本的文化背景渊源,把握这些经典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贡献,并能结合文学史背景进行独立的分析和论述。
(二)主要参考范围
(以下书籍仅供参考)
1.《外国文学史》(欧美文学,上下),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文学理论基础
(一)主要考核内容
要求学生对文学理论的基本知识有较系统的掌握,对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最新动态有较深入的了解,具备较系统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能力基础,能够运用文学理论分析和评论文学作品,对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进行理论阐发,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具体包括:文学的本质问题、文学形象(典型、意境)、文学的内容、形式构成、文学风格与流派、文学思潮、文学与文化的关系等,侧重考察对理论问题的逻辑分析能力,对作品的审美感受和判断能力,及解答问题所展示的理论素养与表达能力。
(二)主要参考范围
(以下书籍仅供参考)
1.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中国古代文论选》(一卷本),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