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PPT精品文档23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64年初,毛泽东发表关于中小学教育的“春节 讲话”,提出“学制可以缩短”,“课程可以砍 掉一半”,接着又开展了“文化大革命”。1963 年新的教学计划及各科的教学大纲、教材,并没 有全面实行。
第五次课程改革
1978年,教育战线拨乱反正,教育部制定了《全 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实行草案〉,规定小 学五年,中学五年。《草案》及配套教学大纲和 教材,汲取国际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训,进 行了教学内容现代化的改革。
1988年国家教委颁发了《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 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92年更名为 “课程计划”,首次将小学、初中课程统一设计, 分“六三制”和“五四制”,将全部课程分为学 科类与活动类,还留有空间让地方开设课程。据 此,编写形成了24个学科义务教育教学大纲,92 年与修订后的课程计划同时正式颁行。
这套教材1977年开始编写,各科教材的第一册从 1978年秋就开始向全国供书。这套教材对于拨乱 反正、正本清源,提高教学质量,稳定社会秩序, 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六次课程改革
1981年,教育部对78年《草案》的小学部分作了修 订,将“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恢复历地 课,增设劳动课,外语课改为有条件的学校在四、 五年级开设。84年提出“全日制六年制小学教学计 划的安排意见”,对城市小学和农村小学的数学、 外语等课程提出不同的要求。
1952年2月教育部颁发《四、二旧制小学暂行教学计 划》。1952年公布《小学暂行规程》、《中学暂行规 程》。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颁行的第一个全面规范中小 学课程的政府文件。
第二次课程改革
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国民经济“一五”计划。 毛泽东主持会议讨论教育工作,决定抽调大批 干部编写教材。195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开始编 写新的中小学教材,1956年编写完毕并于秋季 开始实施,适用学制为12年,1957年根据教育 部指示又进行了精简。
第七次课程改革
1990年国家教委颁发《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 调整意见》,注意克服原计划文理科课程比例不 够合理的情况,加大选修课比重。
2019年颁行《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试验 稿) 》。2019年秋季在天津、江西、山西进行试 验。
2000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 (试验稿修订)》,并在全国10多个省市试验。 2019年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再 次修订,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一、新课程改Biblioteka Baidu的背景
从三个方面分析: 我国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 现行课程面临的现实问题 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趋势
(一)我国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
第一次课程改革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全国没有统一的教学 计划,各地以1941年的《六年制中学各科课程标准草 案》为蓝本,进行必要的修改并实施;
1950年教育部颁行《中学暂行教学计划》和《中等 学校暂行校历》。1951年8月政务院颁发了改革学制 的命令,规定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取消初高两级分 段制,中学修业6年,分初高两级,各三年。这个学 制执行起来当时比较困难。
1953——1958年,教育部几乎每年都要颁发一 个新学年的教学计划(主要内容时课程表与说 明),根据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对课程做 一些调整,变动最多的是政治与外语。
第三次课程改革
1959年5月17日中共中央转发教育部党组《关于编 写普通中小学和示范学校教材的意见》。教育部 开始重新编写中小学通用教材。
根据小平“要办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 精神,81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 教学计划》,规定从高二开设选修课,并将劳技课 列入正式课程,首次提出并开始形成文理分科、高 二分流的办学模式。
第七次课程改革
1986年全国人大通过《义务教育法》,刚成立的 教材审定委员会通过修订后的18个学科的教学大 纲,各科教材又作了一次大修订。
习活动,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 1、全球化趋势
课程目标:培育“在全球化社会生存的人”应具 备的素质——国际视野、国际意识、国际观念、 尊重文化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环保意识等。
课程结构:独立开设有关全球化的课程;或在各 门课程中渗透全球化的观念。日本:国际理解课 程:美国:全球教育课程。
(二)现行课程存在的问题
在新的历史时期,现行课程确实存在 一些有悖于素质教育要求、有悖于教 育规律的问题。
课程目标的理想与现实产生严重的偏离 课程内容偏多偏难偏高且与课程目标偏离 学生的学校生活质量不容乐观 考核方式单一,结果处理不当
课程改革:世界性话题
克林顿:8岁儿童会阅读;12岁少年会上网;18岁 青年上大学。布什:“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法》,首次推行国家课程, 制定国家课程标准,2019年颁布新一轮国家课程 标准,提出精神、道德、社会与文化四方的发展目 标以及交往、快速处理问题、信息技术、改进学习、 解决问题与共同学习六项技能。
韩国:2019年开始课程改革,强调实验、学习、 讨论、自由活动、社区服务等亲身体验为中心的学
1960年下半年,人教社根据缩短学制、提高程度 的指示精神,编写10年制中小学教材。目的是 “去掉重复、繁琐、少慢差费……脱离政治,脱离 实际(生产和师生水平)、教材中陈腐落后和不 科学的部分。
1961年这套教材陆续发行,供试验10年制的学校 选用。
第四次课程改革
1963年在总结1958年教育大革命的经验教训后, 教育部根据中央《两个条例》,重新制定《全日 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草案)》,确立了以“双基” 为重点的课程模式,编制了相应的教学大纲和教 材。
课程改革的历史启示
课程改革总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课程 改革是一种持续的行为,一个不断完善的过 程,也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
对课程的关注也是一个过程。最早关注的是 学制,然后是课程教学计划,再次是教学大 纲和教材,对课程实施与评价方面重视不够。
有关课程目标的讨论还没有设计;课程结构 只是做些微调;课程越来越专门化与专业化; 课程管理体制的改革还有待深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