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嘴鲟饲养技术方法是什么
鸭嘴鱼养殖技术要点

鸭嘴鱼养殖技术要点鸭嘴鱼,又称为红鲫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因其嘴形状独特而得名。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水产养殖的需求增加,鸭嘴鱼的养殖也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兴趣爱好和创业方式。
但是,鸭嘴鱼养殖也有其一定的技术要点,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鸭嘴鱼的养殖技术要点。
养殖场选址鸭嘴鱼属于淡水鱼类,适合在水质较好的低温水环境下生长。
因此,在养殖鸭嘴鱼之前需要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
首先,需要选择水质清新,适宜生长的自然河流或湖泊;其次,选用有良好水质的显著水源或具有自然水流的水库、水道等地;还可以利用旧水产养殖区或其它浅水场地,重新进行规划和整建。
鱼苗选购鸭嘴鱼的成活率和质量跟选购的鱼苗有着密切关系,因此,选购鱼苗也是养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在选购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选购鱼苗的年龄和大小要适中,推荐选购35周龄,长度在35厘米之间的鱼苗;2.对鱼苗的外观进行检查,在外型和鳞片完整性、口腔、鳃腑等方面均应符合标准;3.选购时应注意打听养殖过程中的细节,如寄养、养殖环境等;4.选择信誉良好的养殖场家族供货。
养殖池塘建设鸭嘴鱼生活的环境应以水质为中心。
由于鸭嘴鱼喜欢在水中遨游,因此养殖池塘的大小至关重要,大小宜根据养殖的数量和规模来选择。
池塘的建设要有下列要求:1.选用平整广泛的场地,场地开间要容易进出和转弯曲折,便于管理;2.选用全池、齐底、平整,池墙顺墙性好的场地,池深一般宜在1.5米以上;3.池塘底部常建利用回收材料填筑颗粒物的工艺,底床筑层要分别进行处理,以便滤清底水;4.池塘应开设产卵区、生长区、育苗区、投饲口、出水口等专业区域。
饲料投放鸭嘴鱼适宜饲喂常规饲料和发酵饲料,具体饲料种类根据鱼的数量、养殖方式、季节等不同因素而异,适当搭配可尽可能提高鸭嘴鱼的生长速度和群体生长水平。
在饲喂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给鱼喂食的时间应该固定,并且不能过于频繁,推荐按照1~2次/天的频率投饲;2.饲喂的时间和饲喂的数量要适当,并且必须按照正规的流程执行该项工作;3.推荐人工饲喂或自动投饲器饲喂;4.鱼缸和水质必须干净,否则可能会影响饲料的降解和鱼类的健康。
鸭嘴鱼受精卵孵化苗种驯养经验

更多,不及时清污会直接影响孵化和驯养
的水质。
• 7.鱼病防治 匙吻鲟在鱼苗阶段很少发病,
偶尔有车轮虫等寄生。鱼体和鳃上的车轮
虫寄生过多,会直接影响鱼体生长,严重
者会造成苗种大量死亡。防治方法是用
15ppm~25ppm福尔马林杀灭,切忌使用
硫酸铜来杀灭车轮虫。
• 8.捕捞和收获 鱼苗经过一段时间的驯养,
化环道中的鱼苗及时分稀培育。
• 3.水量控制 鱼苗刚放入孵化环道时,水量
不宜过大,孵化环道内的水深保持在 40cm~50cm,以利于鱼苗摄食饵料生物。 每小时水体交换量为1立方米左右,并在每
鸭嘴鱼养殖网/yzy/
• 个水池中安放3个增氧气石充气。随着鱼体
有的生长快而有的生长缓慢。体长达到
10cm以土的苗种,可以转入成鱼池养殖;
体长在10cm以下的鱼种,应将规格差别较
大的分成2~3个等级,分别放养至各个微
流水的环道中继续培育,直到大部分鱼种
• 的体长达到10cm时进行再一次分筛和转池
培养。
的生长,水位逐渐增加,10天后水深保持
在80cm以上。
• 4.水温调控 匙吻鲟虽然是广温性鱼类,但 在幼鱼时期对水温非常敏感。水温低于 13℃时会逐渐死亡,水温高于26℃则对鱼
• 苗生长不利。鱼苗培育阶段,最适宜水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要求掌握在20℃~24℃。
• 5.合理投喂 在匙吻鲟鱼苗培育期间,饲料
投喂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首先,应选 择适口的饵料生物,开始每1000尾鱼苗每 次投喂红虫或其它小型浮游动物3g~5g,
• 且让鱼苗一开口就都摄食到,每天需要投
喂9次~10次,即每隔2小时投喂1次。随着
鸭嘴鲟养殖方法和技术

鸭嘴鲟养殖方法和技术鸭嘴鲟是一种珍稀的淡水鱼类,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科研价值。
随着人们对鸭嘴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鸭嘴鲟养殖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鸭嘴鲟养殖的方法和技术。
首先,鸭嘴鲟的孵化是鸭嘴鲟养殖的起点。
鸭嘴鲟的卵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因此在筛选适合的鸭嘴鲟产卵鱼时要谨慎选择。
在选择好的产卵鱼之后,需要模拟自然环境提供适宜的孵化条件,如水温、光照、水质等。
通常,孵化箱中的水温控制在20-25摄氏度之间,光照时间控制在12-16小时。
接下来是鸭嘴鲟的初养。
鸭嘴鲟仔鱼在孵化出来后需要特殊的饲养条件。
饵料的选择非常重要,最好使用微粒饲料,含有充足的蛋白质和营养物质。
温度和光照条件也需要继续控制,以确保仔鱼的正常生长。
此外,饲养池的水质管理也非常关键,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换水,控制水质中的氨氮等有害物质的含量。
当鸭嘴鲟仔鱼长到一定大小后,就需要转移至养殖池中进行进一步的养殖。
在选择合适的养殖池时,需要考虑池塘的大小、深度、水质等因素。
养殖池要保持适宜的水温和pH值,以及充足的氧气。
为了满足鸭嘴鲟的营养需求,合理的饲料配方也非常重要。
饲料应该含有适当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以促进鱼的健康成长。
在鸭嘴鲟养殖过程中,疾病防控也是关键的一环。
养殖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并排查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防疫措施,如增加鱼类的免疫力,调整饲料配方,清洁养殖池等。
与此同时,定期进行养殖池的清洁和消毒工作,保持良好的水质和环境。
总之,鸭嘴鲟养殖的成功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技术。
从孵化到养殖,都需要精心的管理和细致的操作。
只有科学合理地运用养殖方法和技术,才能确保鸭嘴鲟健康快速地生长,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鸭嘴鱼养殖的注意事项

鸭嘴鱼养殖的注意事项鸭嘴鱼叫美国匙吻鲟,它是一种大型的淡水经济鱼类养殖项目,也是目前非常珍稀的一个鱼类品种。
鸭嘴鱼没有鳞片、鱼刺很少、鱼骨是透明的可以食用,所以它也是大厨的最爱。
现在市场上的鸭嘴鱼都是人工养殖的,那么下面我就来教大家几个在养殖鸭嘴鱼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一起来看看你是否真正了解鸭嘴鱼吧。
1、清塘管理鸭嘴鱼一般都是采用池塘养殖或箱养殖。
箱养殖我们则只需要选择水质良好的区域并且对箱进行消毒清理即可。
而采用池塘养殖则需要先选好适合养殖鸭嘴鱼的鱼塘,然后用生石灰进行消毒,消毒完之后加入肥料补充水体肥力,最后注入新水再进行养殖。
如果鱼塘选址不当或者是清理不当的话,会影响鱼苗的成活率。
2、鱼苗选择鱼苗选择其实和其他的鱼苗一样,要选择规格大小均匀的、健壮的、精神状态好的、没有病虫害的、没有机械伤害的、好游动、摄食好的鱼苗。
在放养之前,要将鱼苗进行消毒,然后取少量鱼塘中的水进行试养,如果试养没有问题的话才能投入养殖。
3、水质管理鸭嘴鱼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但对水质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尤其水中绝对不能出现缺氧的现象,否则很容易造成大规模的死亡。
一般情况下池塘水深要一米五到两米左右,其次就是我们要配备好增氧机,及时的补充水池中的氧气。
还有就是一般每隔十天到十五天左右换一次水,并且要将池塘中的杂鱼消灭,杂草清除。
当然也可以适当的栽培一些水草,用于调节水质,增强水体中的氧气含量。
4、养殖方式鸭嘴鱼可分为单养和混养,对于新手养殖的话建议单养,这样不容易出问题。
如果是混养的朋友,那么我们就需要注意混养的搭配比例,控制养殖的数量。
一般情况我们都是搭配白鲢鱼和草食性鱼类进行养殖,比例控制在一比一比八。
同时还需要控制水草的数量,避免水体富营养化,导致养殖失败。
5、饲养管理首先我们要注意的就是饲养的密度,单养的话一般每亩投放四十到一百尾左右,而混养的话一般是二十到七十尾。
其次就是要注意水体的温度,并且根据水温、天气、水质等情况,合理的控制饲料的供给量。
大水面增殖名优品种匙吻鲟的养殖技术

大水面增殖名优品种匙吻鲟的养殖技术匙吻鲟又称鸭嘴鲟,隶属于鲟形目、白鲟科、匙吻鲟属,原产于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是美国特有的一种大型滤食性淡水经济鱼类。
我国自1998年引进该鱼后得到迅速推广,已普及20余个省、市、自治区。
其体形独特,既可食用又有观赏价值。
匙吻鲟肉味鲜美,营养丰富,鱼籽可以加工成鱼籽酱,因此开发匙吻鲟的养殖和增殖,对调整水产名优品种的结构,推进大、中型水面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1 生物学习性1.1 形态特征匙吻鲟形态奇特,体表裸露,泽润无鳞,在头部前方、口的上端有l个长而扁平的长吻,形如鸭嘴又象汤匙,吻长度为体长的1/3;尾鳍歪尾形,分叉,上叶长,下叶短;体表光滑,眼小,口在吻下,不能伸缩;前额高于口部,腮盖布满梅花状的花纹;鳃耙密而细,鳃盖骨向后延到腹鳍。
体色为背部灰褐色,常有一些斑点点缀其中,腹部灰白色。
1.2 生活习性匙吻鲟性情温顺,生长迅速,适宜的pH范围为6.5~8.0,养殖水溶氧应保持在3 mg/L 以上。
因为匙吻鲟是广温性鱼类,具有适应性强,生长迅速,食物链短的特点。
匙吻鲟饵料来源广泛,生活周期长,个体较大,有易于捕捞等优点,适合于大型水体中养殖。
在河流中,匙吻鲟喜欢生活在水流较为缓慢、饵料生物比较丰富的区域中。
在湖泊、水库中匙吻鲟喜欢栖息于水体中上层,对水位、流量变化等十分敏感,养殖中最重要的是要创造适合匙吻鲟生长的生态环境。
1.3 食性匙吻鲟主要滤食浮游动物,偶尔也吃摇蚊幼虫等食物。
摄食方式与鲢鱼相同,枝角类和水蚤类的浮游生物是匙吻鲟最喜爱的食物。
幼鱼摄食浮游动物,且主要选择枝角类,但在鳃耙发育完善前,其摄食方式主要是吞食。
直到体长12~13 cm左右时,幼鱼的鳃耙才起滤食作用。
全长12 cm以前的匙吻鲟采取逐个吞食浮游动物的摄食方式,也吞食小鱼小虾;待全长超过12 cm的时候,其摄食器官鳃耙发育完善,转为滤食方式摄食。
经过驯化的匙吻鲟也可以摄食颗粒饲料,最好选用合适的浮性膨化颗粒饲料。
鸭嘴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鸭嘴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鸭嘴鱼是一种养殖价值较高的淡水鱼类,其独特的形态和口部结构使其备受渔农和爱好者的青睐。
本文详细介绍了鸭嘴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选择合适的养殖池塘、饲养管理技巧以及常见疾病防控措施等。
通过正确的养殖方法和科学的管理,可提高鸭嘴鱼的产量和质量,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正文:鸭嘴鱼,又称为箭水形、向阳鱼、蓝鳜鱼等,属于软骨鱼纲,是一种生活在淡水中的鱼类。
其独特的鸭嘴形态和灵活的游泳姿势深受人们喜爱,并且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下面将详细介绍鸭嘴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首先,选择合适的养殖池塘是养殖鸭嘴鱼的关键。
鸭嘴鱼适合生活在面积适中且水质清澈透明的水域中。
养殖池塘的选址应避免河流水下游或水源受到污染的地区,以确保鱼群健康。
此外,养殖池塘应有足够的水深,一般要求大于1.5米,以提供鸭嘴鱼优良的游泳和生活环境。
其次,合理的饲养管理对于鸭嘴鱼的养殖至关重要。
在饲养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饲料选择要合理,一般可以采用鱼类专用饲料和自制饲料的混合形式。
鸭嘴鱼以小型无脊椎动物为主食,因此,在鱼类专用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虫类或软体动物可以增加饵料的营养价值。
其次,饲养密度要适中,根据池塘的面积和深度来确定饲养数量,过高的饲养密度会导致水质变坏,影响鱼类的生长发育。
此外,饲养期间要定期检查水质和饲料摄入情况,并及时清除死亡鱼苗和残渣,确保池塘清洁卫生。
此外,常见疾病防控也是鸭嘴鱼养殖的重要方面。
在养殖过程中,鸭嘴鱼容易受到某些疾病的影响,如细菌性疾病、寄生虫等。
为了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定期进行消毒和杀虫处理,清除池塘和设备上的细菌和寄生虫,加强池塘的生态环境改造。
其次,合理调整饲养密度,避免过度饲养和过度捕捞,以减少鱼群的生产压力。
另外,在刻意养殖鸭嘴鱼的过程中,还可以饲养一些对鸭嘴鱼有益的微生物,如硫酸盐还原菌、植物浮游生物等,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鸭嘴鱼的养殖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养殖池塘、合理的饲养管理以及常见疾病的防控措施等。
鸭嘴鲟鱼养殖条件

鸭嘴鲟鱼养殖条件
鸭嘴鲟鱼养殖条件如下:
(1)池塘要求水面3~5亩、水深1.5~2米、进排水方便的池塘较好,每池应配备一台1.5千瓦的增氧机。
下塘前需带水清塘,每亩用生石灰150~200公斤,杀灭其中杂鱼,水草等。
池水温度2~37℃均可,适25~32℃。
(2)肥水下塘下塘一周前,要做到施肥培育好水质,一般肥料为大粪(400~500公斤/亩)及鸡、牛粪等,3天后向池内撒豆浆,用量5公斤/亩。
下塘前还要用水花网再捞一次,清除蝌蚪与杂物,池中水温与盛鱼容器的水温差不得超过±3℃,操作宜在傍晚进行。
(3)合理稀养主要养殖方式是单养,同时可搭配少量底层鱼类和草食性鱼类,切勿搭配花白鲢及凶猛鱼类。
放养密度每亩以100尾为好。
在养殖过程中,除了施肥培育水体外,还要投喂豆浆(2公斤/亩),饼粕及浮性麦粉、麸糠或专用颗粒饵料,始终都要求保持水质的肥、活、嫩、爽的要求。
(4)加强管理坚持每天巡塘,认真做好养殖记录。
网箱养殖匙吻鲟技术

网箱养殖匙吻鲟技术文章摘要:匙吻鲟,又称鸭嘴鲟,原产于美国,它适温范围广、生长快、个体大、肉味鲜美、生产费用低、经济价值高,是一种食用兼观赏的名贵经济鱼类。
食性与花鲢相似,主要摄食水中的浮游动物,也能摄食丝蚯蚓和人工配合饲料...匙吻鲟,又称鸭嘴鲟,原产于美国,它适温范围广、生长快、个体大、肉味鲜美、生产费用低、经济价值高,是一种食用兼观赏的名贵经济鱼类。
食性与花鲢相似,主要摄食水中的浮游动物,也能摄食丝蚯蚓和人工配合饲料。
千岛湖水质好、溶氧丰富、浮游生物量高,十分有利用匙吻鲟网箱养殖。
县水产技术推广站2002年在坪山网箱养殖基地进行了试养,养殖成活率达95%,年底平均达0.75kg/尾,每平方米获净利润1029.3元,投入产出比为1:2.25。
1、网箱结构和设置网箱设置参考鲢鱼网箱,选择浮游生物量丰富的水头或库湾,要求水流平稳、避风向阳、环境安静。
网箱框架采用毛竹或杉木,箱体材料选用聚乙烯结节网片。
网箱规格3m×4m×3m或4m×6m×3m,网目大小2a=2-2.5cm。
匙吻鲟怕光,网箱表面用黑色薄膜遮盖。
2、苗种选择和放养选择10—30cm体质健壮、游动活泼、规格整齐、无病无伤的优良苗种,放养密度40—50尾/平方米。
匙吻鲟苗种对水温变化较敏感,苗种进箱时温差不宜过大,以不超过±2℃为宜,尽量调节好水温。
同时,用1.5%—2%的食盐水进行8—10分钟的鱼体消毒。
3、利用灯光诱集浮游生物根据浮游动物的趋光性,在夜间6:00至早晨6:00每只网箱点2盏60W灯泡,提高网箱内饵料生物密度,节约饲料成本,满足匙吻鲟生长要求,饲料系数比池塘养殖低0.3。
4、科学投喂配合饲料放养初期以灯光诱集浮游动物为主,然后逐步改投人工配制的浮性颗粒饲料。
投饲量依据水温高低来确定,在水温20—30℃时,日投饲率为1.5—2%;水温20℃以下时,日投饲率为0.5—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鸭嘴鲟饲养技术方法是什么一、鱼苗培育鱼苗培育是鸭嘴鲟养殖生产过程中—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也是培育难度较大的一个阶段,稍有疏忽会造成苗种大量死亡,直接影响整个养殖生产。
鱼苗可以在池塘中培育,由于刚开口的鱼苗,摄食能力弱,又因池塘中的天然饵料和水中溶氧难以掌握好.往往会因缺饵或缺氧造成大量死亡,成活率极不稳定,高的可达到50%,最低的成活率为零,一般在25—30%。
现采用水槽培育鸭嘴鲟鱼苗,苗种成活率明显提高,成活率超过50%,鱼的体制健壮。
现将水槽培育方法介绍如下:1、准备工作(1)水槽水槽是培育鱼苗的主要设备,用砖或石块和水泥、砂搅拌成混凝士砌成,也可用不锈钢制成。
一般为长方形,长度为5—6米。
宽度为1.5米,底部呈斜坡.前端深度为1米,后端深度为1.3米,槽长壁底部两端高于中间约5厘米,排水口直径为3英寸,离排水口50厘米处设置一座拦鱼栅,是由木框和403网布制成。
池壁要光滑,排水口连接阀门或活动水管进行排水和调节槽内水的深度。
也育圆形水槽,直径约5米,排水口设在中间,内部设施和长形水槽相同。
还可利用现有四大家鱼圆形产卵池和孵化环道代替水糟。
(2)饵料(3)机电设施水槽中培育鱼苗必须不断有新水流人,同时将多余的水排出,而且还要充气,使水中一直保持有充足的溶氧。
注水和冲气设备为水泵、充气泵和发电机。
(4)必要的用具和药品鱼苗培育期间常用的工具和药品有小网箱、刮污板、吸管、天秤、盆桶和福尔马林。
2、培育方法(l)放养密度每立方米水体放养鱼苗500—600尾为宜,6米长的水槽一般放养鱼苗3000—3500尾。
鱼体长度达到4—5厘米时,如果发现咬尾鱼较多的情况、应将水槽中的鱼及时分稀。
(2)水量鱼苗刚放入水槽时水量不宜过多,水槽内的水深保持40—50厘米时,有利于鱼苗摄到饵料。
每个水槽每小时进水和排水量各为l立方米左右,并在每个水槽中安放二个气头冲气。
随着鱼体长大,水槽的水量必须逐渐增加,鱼苗放入水槽10天后、水深保持在80厘米以上。
(3)水温鸭嘴鲟虽然是广温性鱼类,但在鱼苗时期对水温十分敏感,水温低于13。
C会逐渐死亡,水温高于26。
C对鱼苗生长不利。
鱼苗培育阶段最适宜水温范围为20—24℃。
(4)投饵(5)清污清污是培育鱼苗期间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
水槽底部往往沉积着不少残饵和鱼的粪便等污物,投喂冰鲜饵料以后补充配合饲料的水槽底部,沉积物会更多,如果不及时清除掉,会直接影响水质。
(6)防治鱼病鸭嘴鲟很少得病,在鱼苗阶段,偶尔有车轮虫寄生,鱼体和鳃耙上车轮虫数量过多,直接影响鱼的生长,造成鱼体衰弱,严重者造成苗种大量死亡。
防治方法:用15—25%浓度的福尔马林杀除。
切忌使用硫酸铜杀除车轮虫。
(7)生长速度鸭嘴鲟在鱼苗阶段的生长速度十分快,经过25—30天培育,平均体长可达到5厘米。
(8)咬尾鸭嘴鲟体长达到4—5厘米时,在水槽中往往可以发现有大鱼咬小鱼,强壮鱼咬瘦弱鱼,也有咬相同大小的鱼,养鱼者称这种现象叫“咬尾”。
造成咬尾的原因是水槽内鱼密度过高、饵料不足。
如果发现“咬尾”应增加水量和饵料量。
严重“咬尾”应立即将大小鱼分开和分稀。
二、鱼种培育有池塘培育和水槽培育两种,培育方法分别介绍如下:1、池塘养育池塘培育一般采用单养。
(l)池塘大小大小池塘都能培育鸭嘴鲟大鱼种,但若池塘太小,水中的溶氧和浮游动物量变化较大,对鱼种不利,培育大鱼种的池塘面积以5—15亩为宜。
(2)池塘整理清塘消毒在放养鱼种前必须将塘内原有的鱼类、有害昆虫和水草除掉,并杀灭塘内病菌。
方法是将搪水全部排干,让它在阳光下曝晒10天以上,在池塘底部和四周投放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消毒。
难以将水排干的池塘,可带水清塘。
每亩投放生石灰100—150公斤或每亩水面,水深1米,投放漂白粉17公斤,都采用全搪泼洒。
注水施肥鱼种放入池塘前10—14天应注人新水并投放肥料,常用牛、猪等畜类粪肥和陆上的绿肥,以发酵的混合堆肥为好。
每亩水面第一次施肥量为75—100公斤,还可以全塘泼洒豆浆、渣,每天每亩水面用量为5公斤,连续投放4—5天,黄豆浆、渣既可作为追肥,又能作为鱼种的直接饵料,有利于塘内浮游动物的繁殖和鱼种的生长。
过早注水或施肥,塘内不仅会滋生有害昆虫,而且会浪费肥料,鱼种刚下塘时,水深保持l米左右,随着鱼的生长,每周加水2次,每次增加水深10厘米,两星期后,池水深度保持在1.5米以上。
(3)放养和生长(4)捕捞和收获小鱼种经过30天饲养。
有的鱼生长快而有的鱼生长慢,为了使长得慢的鱼能正常生长,必须及时将大、小鱼分开。
捕捞方法有带水捕捞和干塘捕捞两种。
干搪容易损伤鱼体,不宜采用。
带水捕捞是用围网让围住的鱼自动进入网箱,然后用手将大小不同的鱼分开。
操作时,动作小心,以免损伤鱼体。
体长达到15厘米以上的鱼,可以转移到其他水面养殖成鱼或向外销售。
体长在15厘米以下的鱼,将规格差别较大的鱼分成2—3个等级,分别放至各个池塘中继续培育,直到大部分鱼的体长达到]5厘米时,再一次进行分鱼和转养。
2、水槽培育水槽培育大鱼种的方法可参照培育鱼苗方法。
每立方米水体放养体长5厘米的鱼种70—80尾,在水温20—28。
C情况下,经过30多天培育,平均体长可达15厘米。
水槽培育大鱼种的优点是容易掌握水质,水中溶氧充足,易于观察鱼的活动,随时需要随时容易捕取,成活率高。
缺点是生产费用较高。
三、成鱼养殖l、池塘养殖鸭嘴鲟可采取混养,分两种方法:一是在养殖食草性和食肉性鱼类的塘中混养少量鸭嘴鲟。
在养殖食肉性鱼类的塘中,鸭嘴鲟的规格必须大于肉食性鱼类。
每亩水面混养鸭嘴鲟15—20尾,第二年底,鸭嘴鲟体重可达1.5公斤左右;二是主养鱼为鸭嘴鲟,塘中混养食草性鱼和食肉性鱼,混养鱼种类有草鱼、青鱼、沟鲶和鲈鱼等,每亩水面放养鸭嘴鲟鱼种200—250尾和混养鱼150尾左右。
混养鱼的规格必须小于鸭嘴鲟。
饲养期间需要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混养食草性鱼类的池塘还需要投喂鲜嫩牧草或水草。
鸭嘴鲟也能摄食一些配合饲料,一旦塘中的浮游动物不足时,需要投放混合堆肥和黄豆浆、渣来繁殖浮游动物。
经过一年时间养殖,鸭嘴鲟平均体重可达1公斤以上。
3、湖泊、水库养殖湖泊和水库是放养鸭嘴鲟最好的水面,以大、中型湖泊和水库为最好,可采取粗放即在湖泊和水库中放养适量的鱼种,首先选择已放养花鲢而且已有良好效果的湖泊和水库。
每亩水面放养l—5尾鸭嘴鲟,在不影响湖、库原有鱼的产量下增产鸭嘴鲟,提高了经济效益。
要不了多久,鸭嘴鲟人工繁殖将会在我国获得成功,将会生产大量低价的鸭嘴鲟苗种。
这时可以在已养花鲢的湖泊和水库中增加鸭嘴鲟鱼种放养数量,逐步减少花鲢鱼种放养量,湖泊和水库养鱼的经济效益会得到大幅度提高。
有了大量的低价鸭嘴鲟苗种后,还可以开发尚未放养鱼类的湖泊和水库以及江河等水面放养鸭嘴鲟鱼种,开发这些水面可为国家创造更多财富。
湖泊和水库养鱼成功的关键:(一)建好拦鱼设施,不让放养的鸭嘴鲟外逃。
(二)经常清除凶猛鱼类,减少鸭嘴鲟的损失。
(三)确定合理放养密度,根据湖泊和水库中浮游动物数量以及现有花鲢生长情况来决定鸭嘴鲟合理的放养数量。
大水面放养的鸭嘴鲟,其生长速度一般都快于小水面中的鸭嘴鲟。
当年鱼体重可以达到0.75公斤以上,第二年底可超过2公斤,第三年底可超过3公斤。
3、网箱养鱼目前国内外尚没有关于网箱养殖鸭嘴鲟的报道,1998年湖北省英山县大别山能源发展公司进行了网箱养殖鸭嘴鲟试验。
7月5日他们在湖北白莲河水库一个库湾中设置两个网箱,每个网箱放养体长15厘米的鸭嘴鲟10尾。
因遭受到水葫芦的灾害,当地花、白鲢网箱中的鱼已不能生存。
两个网箱中鸭嘴鲟完全依靠摄食水中的浮游动物而生长,经4个多月,于1998年11月18日检查,网箱内的鸭嘴鲟体质强壮,全部成活,平均体长已达40厘米,试验初步获得成功。
今后需要在合理放养密度和提高产量上进一步试验。
用小活鱼做诱饵,可以钓到鸭嘴鲟。
鸭嘴鲟终生摄食浮游动物,摄食方式与我国的鳙相同,为滤食性鱼类。
枝角类特别是水蚤等是匙吻鲟最喜好的食物,摇蚊幼虫等小型水生昆虫也偶尔摄食。
全长在12厘米以下的鱼逐个吞食浮游动物,也吞食小鱼、小虾,全长超过12厘米以后,其摄食器官发育完善,转营滤食方式。
经济价值鸭嘴鲟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可作为一种高档观赏鱼类饲养。
成鱼肉多刺少,质细味鲜,属高蛋白低脂肪肉类。
鱼卵加工成鱼子酱被称为"黑色金块",因此,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
鸭嘴鲟(匙吻鲟)由于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食用方式多种多样,其吻部、软骨、鱼皮、鱼鳍、鱼肝、鱼肠、鱼肚鸭嘴鲟药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