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预防有毒有害气体危害的措施

在生产过程中加强通风和排风, 降低空气中气体浓度,减少职业
病的发生。
采用个人防护用品,如呼吸器、防护服等
为员工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个 人防护用品,如呼吸器、防护 服等。
加强对员工个人防护用品使用 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 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定期对个人防护用品进行检查 和维护,确保用品的完好性和 有效性。
定并执行严格的通风和气体排放标准。
安装和使用气体检测设备
02
在工业生产场所安装和使用气体检测设备,可以实时监测有毒
有害气体的浓度,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提供个人防护装备
03
为工作人员提供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手套
、护目镜等,以降低有毒有害气体对人体的伤害。
室内装修和家具市场
选择绿色环保材料
在学校开展科普教育,向学生传授 有关有毒有害气体的基本知识和自 我保护技能。
媒体宣传
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广 泛宣传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及防范 措施。
提供相关培训,增强公众的应急处理能力
应急救援培训
组织针对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的应 急救援培训,提高公众在紧急情
况下的应变能力。
消防安全培训
开展消防安全培训,教授公众如 何正确使用灭火器材和应急疏散
预防有毒有害气体危害的措 施
汇报人:
汇• 有毒有害气体的来源和危害 • 预防有毒有害气体危害的措施
目录
• 针对不同场所的预防措施 • 增强公众对有毒有害气体的认识和意
识 • 总结
01
引言
背景介绍
01
02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不断增加,对环境 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应急物资储备
有害气体的防护措施

有害气体的防护措施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有害气体排放成为了环境和健康的重要问题。
有害气体可以对空气质量产生恶劣影响,并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因此,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和对人体的危害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一些常见的有害气体,并介绍相应的防护措施。
一、硫化氢硫化氢是一种常见的有毒气体,具有刺激性臭味并对人体产生危害。
它通常由化学工业、石油工业和废物处理等过程中产生。
以下是一些减少硫化氢危害的防护措施:1. 通风系统:工作场所应配置良好的通风设备,确保空气能够流通和循环,将有害气体稀释到安全水平。
2. 防护装备:工作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面具和防护服,以减少接触硫化氢的风险。
3. 提前警报系统:安装硫化氢泄漏警报器可以及时发现气体泄漏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以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二、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但有毒的气体,由不完全燃烧产生,如汽车尾气和燃煤设备等。
以下是一些减少一氧化碳危害的防护措施:1.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工作场所应安装一氧化碳检测设备,定期检测室内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一旦超过安全标准,应及时采取措施降低浓度。
2. 合理燃烧:在燃煤设备中,确保燃烧效率高,并及时修理和维护设备,以减少不完全燃烧造成的一氧化碳排放。
3. 个人防护:工人在进行可能产生一氧化碳的作业时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和呼吸器。
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一类易挥发的化学物质,广泛用于油漆、溶剂和清洁剂等工业产品中。
VOCs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
以下是一些减少VOCs排放的防护措施:1. 防护设备:在含有VOCs的作业场所中,工人应佩戴防护面具和手套等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以减少接触和吸入VOCs的风险。
2. 环境控制:在使用含有VOCs的产品时,应确保室内空气流通,同时尽量选择低VOCs含量的产品,减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
有毒气体中毒与防护

有毒气体中毒与防护一、有毒气体中毒的危害有毒气体中毒是由于人体在接触有毒气体环境时吸入毒气过程中出现的症状或反应,能导致人体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其中,常见的有毒气体包括有机气体、无机气体和可燃气体等,如氢气、氨气、氧气、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
1. 有机气体:常见的有机气体有烷基气体、芳香族气体和卤代烃气体等。
这类气体的主要特点是引起中毒的剂量通常很小,但对人体损害较大。
例如,甲醛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气体,长期暴露于甲醛环境中容易导致皮肤炎症和呼吸系统疾病。
2. 无机气体:常见的无机气体有氨气、氢氟酸气溶胶、二氧化硫、氯气等。
这类气体的特点是致死剂量较小,呼吸道和眼部受害较大,有些还具有剧毒性和爆炸性。
例如,氨气能刺激眼结膜、呼吸道和皮肤,产生类似流感的症状,还会引起心肺功能障碍。
3. 可燃气体:这类气体指易燃、易爆炸的气体,如氢气、乙炔和丙烷等。
在空气中形成一定浓度时,容易爆炸。
例如,氢气就是一种常见的可燃气体,长时间暴露在氢气环境中可导致晕厥、手足麻木、心悸等症状。
二、有毒气体中毒的防护措施为防止有毒气体对人体造成伤害,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以下是常见的有毒气体中毒防护措施:1. 使用防护装备:防护装备是抵御有毒气体对人体影响的重要手段。
例如,面部戴防毒面具,穿上防护服、手套和鞋子等装备,可以起到隔离毒气的作用。
2. 接受早期训练:及早接受有毒气体防护训练能提高人们对毒气的识别能力,增强人们对有毒气体的危害认识和应变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有毒气体中毒。
3. 呼吸道保护:呼吸道保护是防护有毒气体的重要环节。
例如,在高污染环境下,可以佩戴呼吸防护面具或带有过滤器的呼吸器,过滤或吸入空气中的毒气物质。
4. 做好通风:通风是防止有毒气体污染的有效措施。
可以通过开启通风设备、使有机气体的挥发物和废气排放得到积极处理和排除,减少环境中的有毒气体浓度。
5. 做好现场标识:在工作环境中,应根据情况设置相应的现场标志,指引工作人员警惕有毒气体的存在,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有毒有害气体危害防护措施

有毒有害气体危害防护措施常见有毒有害气体按其毒害性质不同,可分为:①刺激性气体——是指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的气体它是化学工业常遇到的有毒气体。
刺激性气体的种类甚多,最常见的有氯、氨、氮氧化物、光气、氟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硫酸二甲酯等。
②窒息性气体——是指能造成机体缺氧的有毒气体窒息性气体可分为单纯窒息性气体、血液窒息性气体和细胞窒息性气体。
如氮气、甲烷、乙烷、乙烯、一氧化碳、硝基苯的蒸气、氰化氢、硫化氢等。
1.刺激性气体的危害与预防许多工业生产过程都存在刺激性气体,如电焊、电镀、冶炼、化工、石油等行业。
这些气体多具有腐蚀性,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可造成急性中毒。
刺激性气体对机体的毒作用的共同特点,是对眼、呼吸道粘膜及皮肤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刺激性。
一般以局部损害为主,但也可引起全身反应。
“三酸”蒸气既可刺激呼吸道粘膜,也可引起皮肤烧伤;长期接触低浓度酸雾,还可刺激牙齿,引起牙齿酸蚀症。
氯、氨、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水溶性大,遇到湿润部位即易引起损害作用。
如吸入这些气体后,在上呼吸道粘膜溶解,直接刺激粘膜,引起上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肿、和分泌增加,产生化学性炎症反应,出现流涕、喉痒、呛咳等症状。
氮氧化物、光气等水溶性小,它们通过上呼吸道粘膜时,很少引起水解作用,故粘膜刺激作用轻微;但可继续深入支气管和肺泡,逐渐与粘膜上的水分起作用,对肺组织产生较强的刺激和腐蚀作用,严重时出现肺水肿。
刺激性气体的预防重点,是杜绝意外事故,防止跑、冒、滴、漏,并作好废气回收及综合利用。
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机械化和管道化采用自动控制技术,自动调节以维持正常操作条件,防止事故发生;提高设备的密闭性,防止金属设备腐蚀破裂;根据生产工艺特点选用合适的通风方法。
加强个人防护,大量接触酸、碱等腐蚀性液体毒物时,应穿戴耐腐蚀的防护用具,如聚氯乙烯、橡皮制品、橡皮手套、防护眼镜、防护胶鞋等;戴防毒口罩或防护面具;涂皮肤防护油膏。
加强健康监护,做好岗前及定期体检,发现有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皮肤病或皮肤暴露部位有湿疹等疾患、眼及鼻、咽喉、气管等呼吸道慢性疾患、肺结核(包括稳定期)以及心脏病患者,不应做接触刺激性气体的工作。
预防有毒有害气体危害措施

预防有毒有害气体危害措施概述在工作、生活和日常活动中,我们常常会接触到有毒有害气体,这些气体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
因此,预防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预防有毒有害气体危害的措施,以帮助人们提高对这些气体的防范意识,并避免潜在的健康危害。
了解有毒有害气体首先,了解有毒有害气体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认识这些气体的性质、来源和危害程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预防和应对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
一些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苯、氨气等。
可以通过相关的安全资料、科普文章以及咨询专业人士等途径来获取相关信息。
加强通风设施良好的通风设施是预防有毒有害气体危害的一项基本措施。
通过增加室内的新鲜空气流动,可以有效稀释和排除空气中的有害气体。
在设计建筑物、车辆和工作场所时,应考虑安装合适的通风系统,并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使用个体防护装备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当无法有效控制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和浓度时,使用个体防护装备是必要的。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
在使用这些装备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和操作指南进行正确佩戴和使用,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进行定期检测和监测定期检测和监测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工作场所和容易受到污染的环境中。
通过使用特定的气体检测仪器,可以及时发现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的超标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同时,监测数据也可以用于评估和改进现有的防护措施。
加强安全培训和意识加强安全培训和意识对于预防有毒有害气体危害至关重要。
雇主应对员工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包括有关有毒有害气体的知识、预防措施和紧急情况的应对等。
同时,雇主还应建立相关的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并确保员工充分理解和遵守。
个人也应增强自己的安全意识,遵循安全操作规程,减少事故和伤害的发生。
健康监测和就医长期接触有毒有害气体可能对健康产生潜在的威胁。
因此,定期进行健康监测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长期从事与有毒有害气体有关的工作人员。
预防有毒有害气体危害的措施

预防有毒有害气体危害的措施1.加强通风,将各种有害气体浓度稀释到《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标准以下。
⑴机电队必须按规定定期检查主要通风机运行情况,确保主要通风机连续运转。
主通风机发生故障时,必须及时启动备用通风机。
凡因机电事故而突然停电造成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必须及时启动《兴通煤矿事故应急预案》,将无风区内的所有人员撤至全风压进风巷中,并设置栅栏揭示警标。
恢复通风必须按规程及措施规定进行,严禁无风作业、无风放炮。
⑵通风队对矿井通风系统、通防设施等要建立巡查制度,通防队每旬至少全面检查测定一次矿井、主要进回风巷及采掘工作面等地点风量,保证矿井通风系统合理,各采掘工作面及其它用风地点的风量必须满足煤业公司、作业规程和措施的要求。
⑶加强局部通风管理,井下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及必须实现"双风机、双电源'并自动切换。
⑷煤矿井下实施爆破时,局部通风机风筒出风口距工作面的距离不得大于5m,加强通风增加工作面的风量,及时排除炮烟。
人员进入工作面进行作业前,必须把工作面的炮烟吹散稀释,并在工作面洒水。
爆破时,人员必须撤到新鲜风流中,并在回风侧挂警戒牌。
2.加强个体防护,佩戴合格的个体防护用品。
3.加强采空区管理。
工作面采空区应及时予以封闭,设立警示牌,需要进入时,必须首先进行有害气体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入;需要进入闲置时间较长的巷道进行作业的,必须先通风、后作业。
盲道或废弃巷道应及时予以密闭或用栅栏隔断,并设立警示牌。
4.加强瓦斯排放和巷道贯通管理。
杜绝盲巷,停风超过24小时的盲巷必须立即封闭。
5.坚持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配备齐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
6.采掘工作面必须按规定设置甲烷自动检测报警断电装置,并定期标校。
7.杜绝失爆,提高供电质量,消灭无计划停电停风。
8. 凡揭露或接近老空区、废弃巷道均需制定专门的防治瓦斯及其它有毒有害气体措施。
简述常见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简述常见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及预防措施常见有毒有害气体按其毒害性质不同,可分为:①刺激性气体——是指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的气体。
它是化学工业常遇到的有毒气体。
刺激性气体的种类甚多,最常见的有氯、氨、氮氧化物、光气、氟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硫酸二甲酯等。
②窒息性气体——是指能造成机体缺氧的有毒气体。
窒息性气体可分为单纯窒息性气体、血液窒息性气体和细胞窒息性气体。
如氮气、甲烷、乙烷、乙烯、一氧化碳、硝基苯的蒸气、氰化氢、硫化氢等。
GT-QB2000N硫化氢检测仪一、刺激性气体的危害与预防1.危害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都有刺激性气体,如焊接、电镀、冶炼、化工、石油等行业。
这些气体大多具有腐蚀性,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会引起急性中毒。
刺激性气体对机体毒性作用的共同特点是对眼睛、呼吸道粘膜和皮肤有不同程度的刺激。
一般以局部损害为主,但也可引起全身反应。
2.预防刺激性气体的防治重点是杜绝事故,防止跑、冒、滴、漏,废气回收和综合利用。
生产过程自动化、机械化、流水线化采用自动控制技术,能自动调节维持正常运行状态,防止事故发生;提高设备的气密性,防止金属设备的腐蚀和开裂;根据生产过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通风方式。
加强个人防护,穿戴耐腐蚀的防护用品,如PVC、橡胶制品、橡胶手套、防护眼镜、防护胶鞋等。
当暴露于腐蚀性液体毒物(如酸和碱)时。
佩戴防毒面具或防护面具;涂护肤膏。
二、窒息性气体的危害及预防1.危害常见的窒息性气体包括一氧化碳、硫化氢和氰化物。
它们进入人体后,阻碍血液的运氧能力或组织利用氧气的能力,导致组织缺氧,造成危害。
2.预防窒息性气体的主要预防措施是加强密闭和通风,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宣传教育,普及急救和预防知识,做好工作前的健康监护和定期体检。
三、安装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报警器事实上,防止有毒有害气体的科学方法是安装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报警器。
气体传感器是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报警器的核心部件,可以24小时连续检测气体浓度。
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
(1)严格控制带压作业,应把与其设备容器相通的阀门关死,撤掉余压;
•
(2)佩戴适用的防毒面具,有专人监护;
•
(3)拆卸法兰螺丝时,在松动之前,不要把螺丝全部拆开,严防有毒气体大量冲
出。
精品课件
一、硫化氢中毒的急救及防范措施
• 7、检查生产装置的注意事项
•
(1)平稳操作,严防跑、冒、滴、漏;
•
(2)装置内安装固定式硫化氢报警仪;
作业步骤:
•
(1)制定施工方案;
•
(2)作业人员经过安全技术培训;
•
(3)佩戴适用的防毒面具,携带好安全带(绳);
•
(4)进设备容器作业前,必须作好采样分析;
•
(5)作业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30min;
•
(6)办理安全作业票;
•
(7)施工过程须有专人监护,必要时应有医务人员在场。
•
精品课件
一、硫化氢中毒的急救及防范措施
• 5、油池清污作业
•
(1)下油池清理前,必须用泵把污油、污水抽干净,用高压水冲洗置换;
•
(2)采样分析,根据测定结果确定施工方案格安全措施;
•
(3)佩戴适用的防毒面具,有专人监护,必要时要携好安全带(绳);
•
(4)办理好有限空间作业票。
• 6、堵漏、拆卸或安装作业
•
设备、容器、管线存有硫化氢物料的堵漏、拆卸或安装作业时,必须做到:
鼻内的分泌物。 • 4.用手导引人中,足三里、内关等穴,及时吸氧
。如有窒息立即口对口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 5.很快送医院抢救。 精品课件
• 预防措施 • 1.平时严格检查煤气管道、阀门是否跑气,应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对含有硫化氢的废水、废气、废渣,要进行净化处理,
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
3.进入可能存在硫化氢的密闭采取通风排毒措
施,确认安全后方可操作。
4.硫化氢作业环境空气中硫化氢浓度要定期测定。
5.操作时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戴好防毒面具,作业工人腰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 作毕,淋浴更衣。及时换洗工作服。作业人员应 学会自救互救。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 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精品文档
一、硫化氢中毒的急救及防范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 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150m,大泄漏时隔离 30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从上风 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 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 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 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 或使其通过三氯化铁水溶液,管路装止回装置以 防溶液吸回。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 后再用。
精品文档
一、硫化氢中毒的急救及防范措施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火防毒服。
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 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 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 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精品文档
一、硫化氢中毒的急救及防范措施
各行业注意事项:
1、采样作业注意事项
4、进入下水道(井)、地沟作业
(1)执行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护规定;
(2)控制各种物料的脱水排凝进入下水道;
(3)采用强制通风或自然通风,保证氧含量大于20%;
(4)配带防毒面具;
(5)携带好安全带(绳);
(6)办理安全作业票;
(7)进入下水道内作业井下要设专人监护,并与地面保持密切联系。
5、油池清污作业
(4)脱水过程中人不能离开现场,防止脱出大量的酸性气。
3、设备内检修作业
需进入设备、容器进行检修,一般都经过吹扫、置换、加盲板、采样分析合格、办理进设备
容器安全作业票后,才能进入作业。但有些设备容器在检修前,需进人排除残余的油泥、余渣,
清理过程中会散发出硫化氢和油气等有毒有害气体,必须做好安全措施。以下七项为设备内检修
作业步骤:
(1)制定施工方案;
(2)作业人员经过安全技术培训;
(3)佩戴适用的防毒面具,携带好安全带(绳);
(4)进设备容器作业前,必须作好采样分析;
(5)作业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30min;
(6)办理安全作业票;
(7)施工过程须有专人监护,必要时应有医务人员在场。
精品文档
一、硫化氢中毒的急救及防范措施
间缚以救护带或绳子。做好互保,要2人以上人员在场,发生异
常情况立即救出中毒人员。
6.患有肝炎、肾病、气管炎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硫化氢作
业。
7.加强对职工有关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精品文档
一、硫化氢中毒的急救及防范措施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带过 渡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建议佩带氧气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
(1)检查采样器是否完好;
(2)佩戴适用的防毒面具,站在上风向,并有专人监护;
(3)采样过程中手阀应慢慢打开,不要用扳手敲打阀门。
2、切水作业注意事项
(1)佩戴适用的防毒面具,有专人监护,站在上风向;
(2)脱水伐与脱水口应有一定距离;
(3)脱出的酸性气要用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并有隔离措施,防止过路行人中毒;
急救:
有人中毒昏迷时,抢救人员必须做到:
1.戴好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穿好防毒衣,有两个以上
的人监护,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切断泄漏源。
2.进入塔、封闭容器、地窖、下水道等事故现场,还需携
带好安全带。有问题应按联络信号立即撤离现场。
3.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硫化氢。
4.尽快将伤员转移到上风向空气新鲜处,清除污染衣物,
精品文档
一、硫化氢中毒的急救及防范措施
判断:
接触硫化怪氢的病史,并出现以下症状:头 痛剧烈、头晕、烦躁、谵妄、疲惫、昏迷、抽搐、 咳嗽、胸痛、胸闷、咽喉疼痛,气急,甚至出现 肺水脵、肺炎、喉头痉挛以至窒息,可有结膜充 血,水肿、怕光、流泪,进而血压下降,心律紊 乱等。
精品文档
一、硫化氢中毒的急救及防范措施
有毒有害气体危险特性及预防措施 甲醇公司生产准备部 2012.3.5
精品文档
一、硫化氢中毒的急救及防范措施
硫化氢的理化性质:
分子式:H2S ,分子量:34.076,熔点:-85.5℃ ,沸点:60.4℃ ,燃点:260℃ ,爆炸上限%(V/V): 46.0 ,爆炸下限%(V/V): 4.0 ,蒸汽:2026.5kPa/25.5℃ ,闪点:<-50℃ ,溶解性:溶于水、 乙醇。溶于水(溶解比例1:2.6)称为氢硫酸(硫化氢未跟水反应) 密度:相对空气密度1.19(空气密度设为1),稳定性:不稳定, 加热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H2S=H2+S,禁配物: 强氧化剂、碱 类 。有刺激性(臭鸡蛋)气味(注意:在一定浓度下无气味) 嗅觉阈值:0.00041ppm,常温下为无色气体,广泛存在于石油、 化工、皮革、造纸等行业中,废气、粪池、污水沟、隧道、垃圾 池中,均有各种有机物腐烂分解产生的大量硫化氢。如吸入浓度 300mg/m3/小时即对呼吸道、眼睛产生刺激症状。吸入2~3小时 达1000mg时,可发生“闪电式”死亡。硫化氢在空气中的最高 容许浓度是10mg/m3。
(1)下油池清理前,必须用泵把污油、污水抽干净,用高压水冲洗置换;
保持呼吸道畅通,立即给氧。
5.观察伤员的呼吸和意识状态,如有心跳呼吸停止,应尽
快争取在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救护(勿用口对口呼吸)。
6.有条件时静脉注射50%高渗葡萄糖20ml,加维生素
C300~500mg。
7.在到达医院开始抢救前精,品文心档肺复苏不能中断。
一、硫化氢中毒的急救及防范措施
预防:
1.产生硫化氢的生产设备应尽量密闭,并设置自动报警装 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