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矿井内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成分及危害

合集下载

煤矿矿井内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成分及危害

煤矿矿井内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成分及危害

煤矿矿井内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成分及危害随着煤矿开采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对矿工健康和安全的不断重视,越来越多的煤矿在开采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的安全措施。

然而,煤矿矿井内的空气中仍然存在许多毒害气体成分,给矿工们的健康和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

首先,煤矿矿井内最常见的有害气体是甲烷气体(CH4)。

煤矿开采过程中,由于煤层中的甲烷气体被释放出来,煤矿矿井内的空气中容易积聚甲烷气体。

甲烷气体是一种易燃气体,遇到火源或高温时极易引发爆炸事故,给矿工和煤矿带来巨大的危害。

其次,还有一种常见的有害气体是一氧化碳气体(CO)。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煤在受高温氧化的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一氧化碳气体,一氧化碳气体具有无色、无味、无臭的特点,矿工难以察觉。

一氧化碳气体与血红蛋白结合后,会形成一种血红蛋白一氧化碳,阻止血液输送氧气,导致人体缺氧,引发意识不清、昏迷、死亡等症状。

除此之外,煤矿矿井内还存在其他一些毒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气、氧气不足等,这些气体虽然对矿工的健康和安全都带来极大的威胁,但它们的危害程度相对较轻。

面对煤矿矿井内空气中的毒害气体成分,煤矿企业应该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来防范和避免潜在的危害。

首先,要对煤矿矿井内的甲烷气体进行监测,及时清理矿井内积聚的甲烷气体,避免发生爆炸事故。

其次,在煤矿开采过程中要加强通风设备的维护,减少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浓度,确保矿工的健康和安全。

此外,还要加强矿工的安全教育,提高矿工对煤矿安全的认识和危机意识,培养其自我保护的能力。

总之,煤矿矿井内空气中的毒害气体成分及其危害不容忽视,任何一种气体都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给矿工的健康和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

只有在煤矿企业加强安全管理,采取一系列有力有效的安全措施,才能彻底消除这些威胁,确保矿工的健康和安全。

矿井有害气体及瓦斯检查防治讲解

矿井有害气体及瓦斯检查防治讲解

矿井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检测及防治第一节矿井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及检测矿井空气中常见的有害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氮气、一氧化氮、硫化氢、氧化硫、二氧化氮、氨气、氢气、甲烷等。

本节将重点介绍其中的部分气体性质、危害、浓度标准和检测方法。

一、矿井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及其基本性质(一)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0.97, 微溶于水,能燃烧,当体积密度达到13%-17%时遇火源有爆炸性。

一氧化碳有剧毒。

人体血液中的血红素与一氧化碳的亲和力比它与氧气的亲和力大250-300倍,因此,人体吸入含有一氧化碳的空气时,一氧化碳首先与血红素相结合,阻碍了氧气的正常结合,从而造成人体血液缺氧引起窒息和中毒。

一氧化碳的中毒程度与中毒浓度、中毒时间、呼吸频率和深度及人的体质有关。

一氧化碳中毒程度和中毒浓度的关系如下表:一氧化碳的中毒程度与浓度的关系一氧化碳中毒除上述症状外,最显著的特征是中毒者黏膜和皮肤呈樱桃红色。

(二)硫化氢(H2S)硫化氢是无色、微甜、略带臭鸡蛋味的气体,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1.19,易溶于水,当浓度达4.3%-46%时具有爆炸性。

硫化氢有剧毒,它不但能使人体血液缺氧中毒,同时对眼睛及呼吸道黏膜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能引起鼻炎和飞、气管炎和肺水肿。

当空气中其浓度达到0.001%时可嗅到臭味,但当浓度较高时(0.005%-0.01%),因嗅觉神经中毒麻痹,臭味“减弱”或“消失,” 反而嗅不到。

硫化氢的中毒程度与浓度的关系如下表:硫化氢的中毒程度与浓度的关系矿井中硫化氢的主要来源有:坑木等有机物的腐烂;含硫矿物的水化;从老空区和旧巷积水中放出。

有些的矿区的煤层中也有硫化氢涌出。

(三)二氧化硫(so)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强烈硫磺及酸味的气体,当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达到0.0005%时即可嗅到刺激气味。

它以溶于水,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2.32,是井下有害气体密度最大的,常常积聚在矿井下巷道的底部。

矿井空气主要成分和有毒有害气体

矿井空气主要成分和有毒有害气体

矿井空气主要成分和有毒有害气体一、矿井空气主要成分矿内空气主要成分除氧气(O2)、氮气(N2)、二氧化碳(CO2)、水蒸气(H2O)以外,还混有大量的有害气体,如瓦斯(CH4)、一氧化碳(CO)、硫化氢(H2S)、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氨气(NH3)和氢气(H2)等。

二、气体的特性1、氧气(O2)氧气是无色、无臭、无味、无毒和无害的气体,当空气中的氧气浓度降低时,人体就可能不良的生理反应,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为氧气浓度正常;%为氧气最小允许浓度;当空气中氧气浓度下降到17%时,人在静止状态下尚无影响,如果从事强度较大的活动或劳动时就会呼吸困难和心跳加速,引起喘息;当氧气浓度下降到15%时,人就会呼吸急促,感到迟钝,以致不能从事劳动活动;当氧气浓度下降到10%-12%时,人就会失去理智,如果时间稍长就会对生命构成威胁;当氧气浓度下降到6%-9%时,人则会失去知觉,如果不及时进行抢救就会造成死亡)。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得低于20%。

2、氮气(N2)氮气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惰性气体,是空气的主要成分,它本身无毒、不助燃,也不供呼吸。

空气中氮气浓度升高,会造成氧气浓度相对降低,从而可能导致人员的窒息性伤害。

3、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是无色略带酸臭的气体,不助燃,也不供呼吸,易溶于水,生成碳酸,使水溶液成弱酸性,对眼、鼻、喉粘膜有刺激作用。

微量的二氧化碳对人体是无害的,它对人的呼吸有刺激作用;但二氧化碳的浓度过高时,也将是空气中的氧气浓度相对降低,轻则使人呼吸加快,呼吸量增加,严重时可能造成人员窒息。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二氧化碳不超过%,采取回风巷和采掘工作面回风巷回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时。

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

总回风巷或一翼回风巷中二氧化碳超过%时,必须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4、瓦斯(CH4)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难溶于水,虽然无毒,但浓度较高时会引起窒息;在空气(氧气达到12%以上)中具有一定浓度(5%—16%)并遇到高温(650—750℃)时会引起爆炸。

煤矿井下有毒有害气体

煤矿井下有毒有害气体
煤矿井下有害气体及防治
张建光 工程硕士 通风专业工程师 注册安全工程师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有毒有害气体对财产与人的 健康、生命造成危害。我国政府不但成立了专 门的政府机构,而且还相继出台并实施的《安 全生产法》与《职业病防治法》等法津、法规 ,以保障职工的健康与安全,创造安全、健康 的工作环境,防止各种伤害和爆炸事故,保护 国家资源和财产。
一、煤矿井下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分 析
有毒气体是指在足够时间内吸人足够浓度会使 人致残、致死的气体。根据它们对身体的作用 机理分为窒息性气体、刺激性气体和毒性气体 三大类。窒息性气体包括CO、CH4、H2S、 CO2等气体。这些化合物进入机体后导致的组 织细胞缺氧各不相同。CO进人体内后主要与 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 以致使红细胞失去携氧能力,从而使组织细胞 得不到足够的氧气。
一、煤矿井下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分 析
短期接触高浓度刺激性气体,可引起严重急性中 毒,而长期接触低浓度则可造成慢性损伤。急性 刺激性气体中毒通常先出现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 状,如眼结膜充血、流泪、流涕、咽干、咳嗽、 胸闷等症状,随后这些症状可减轻或消失,经过 几小时至3天不等的潜伏期后症状突然重现,很快 加重,严重者可发生化学性支气管肺炎、肺水肿 ,表现为剧烈咳嗽、咯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呼 吸困难、发绀等,可因肺水肿或并发急性呼吸窘 迫症等导致残废。
二、矿井有害气体的基本性质及来源
煤H2矿S、井N下O常2、见S有O毒2等有。害气体有:CH4、CO、CO2、 瓦到斯类(似C苹H4果)是的无香色味、,无这味是、由无于臭芳的香气族体的,碳但氢有气时体可同以瓦闻
斯同时涌出的缘故。瓦斯对空气的相对密度是0.554, 在标准状态下瓦斯的密度为0.716 kg,所以,它常积 聚在巷道的上部及高顶处。瓦斯的渗透能力是空气的 1.6倍,难溶于水,不助燃也不能维持呼吸,达到一定 浓度时,能使人因缺氧而窒息,并能发生燃烧或爆炸 。瓦斯的燃烧、爆炸性是矿井主要灾害之一。瓦斯 (的C气H4体)是,在瓦成斯煤是过煤程矿中井形下成危的害,最并大大的量气贮体存。于煤层之中

矿井空气成分及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

矿井空气成分及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

矿井空气成分及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矿井空气成分及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第一章矿井空气一、教学内容:1、矿井空气主要成分及其基本性质、质量浓度标准、检测仪器与方法;2、矿井空气主要有害气体及其基本性质、质量浓度标准、检测仪器与方法、防止有害气体危害的措施;3、矿井气候条件标准、改善方法,二、重点难点:1、矿井空气主要有害气体的质量浓度标准 ;2、气体检测仪器与检测方法;3、防止有害气体危害的措施;4、矿井气候条件各参数的测定仪表及测定方法。

三、教学要求:1、了解矿井空气各主要成分的基本性质;2、了解矿井气候条件的质量标准及改善办法;3、掌握矿井空气各主要成分的质量浓度标准、检测仪表及方法;4、掌握矿井气候条件各参数的测定仪表及方法。

第一节矿井空气成分地面空气又称为大气, 是混合气体, 大气中除了水蒸气的比例随地区和季节变化较大以外, 其余化学组成成分相对稳定。

一般将不含水蒸汽的空气称为干空气 , 它的组成成分和体积百分比分别为氧气(20.9 6% ) 、氮气 7 9% 和二氧化碳 0 .04% 。

地面空气从井筒进入井下就成了矿井空气 , 将发生一系列变化。

主要有 : 氧气含量减少; 有毒有害气体含量增加;粉尘浓度增大; 空气的温度、湿度、压力等物理状态变化等。

在矿井通风中,习惯上把风流分作新鲜风流(新风) 和污风风流 (污风或乏风) 。

一、矿井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基本性质(一) 氧气( O 2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 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 1.10 5 。

氧气很活跃, 易使多种元素氧化 ,能助燃。

氧气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所不可缺少的气体。

一般情况下 , 人在休息时的需氧量为0.2~ 0 .4L / m i n ;在工作时为 1~ 3L / m i n 。

人体缺氧症状与空气中氧气浓度的关系如表 1- 1 所示。

表 1- 1 人体缺氧症状与空气中氧气浓度的关系氧气浓度(体积) / % 人体主要症状静止状态无影响, 工作时会感到喘息、呼吸困难和强烈心跳1 7呼吸及心跳急促, 无力进行劳动1 5失去知觉,昏迷, 有生命危险1 0 ~ 1 2短时间内失去知觉 ,呼吸停止 ,可能导致死亡6 ~ 9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后, 氧气浓度要有所降低, 氧气浓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有: 人员呼吸 ; 煤岩、坑木和其他有机物的缓慢氧化;爆破工作;井下火灾和瓦斯、煤尘爆炸 ;煤岩和生产中产生其他有害气体等。

矿井空气中的有害气体

矿井空气中的有害气体

• 3)测定步骤 • (1)采样与送气 • 对于很不活泼的气体,如CO、CO2等,一般是先将气 体吸入采样器,在此之前应在测定地点将活塞往复抽送 2~3次,使采样器内原有的空气完全被气样(待测气体) 所取代。打开检定管两端的封口,把检定管浓度标尺标 “O”的一端插入采样器的插孔2中,然后将气样按规定 的送气时间以均匀的速度送入检定管。如果是较活泼的 气体,如H2S,则应先打开检定管两端封口,把检定管 浓度标尺上限的一端插入采样器的入口1中,然后以均 匀的速度抽气,使气样先通过检定管后再进入采样器。
• 表1-3 人体缺氧症状与空气中氧气浓度的 关系 氧浓度(体积)
/% 17 人体主要症状 静止状态无影响,工作时会感到喘息、呼吸困难 呼吸及心跳急促,耳鸣目眩,感觉和判断能力降低,失 去劳动能力 失去知觉,时间稍长有生命危险 失去知觉,呼吸停止,如不及时抢救几分钟内可能导致 死亡
15 10~12 6 ~9
• 氨气是一种无色、有浓烈臭味、易溶于水 的气体,比空气轻,相对密度为0.6。当空 气中的氨气浓度达到30%时遇火有爆炸性。 • 氨气有剧毒。它对皮肤和呼吸道粘膜有刺 激作用,可引起喉头水肿,严重时失去知 觉,以致死亡。 • 矿井中氨气的主要来源有:爆破工作;用 水灭火时产生;部分岩层中也有氨气涌出。
• 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无毒、不助燃、 难溶于水的惰性气体,略轻于空气,相对密度 为0.97,,不能供人呼吸。 • 氮气在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无害,但当空气中的 氮气浓度增加时,会相应降低氧气浓度,从而 可能导致人员窒息。同时,氮气是惰性气体, 可以将其用于井下防灭火和防止瓦斯爆炸。 • 矿井中的氮气主要来源于:井下爆破;有机物 的腐烂;天然生成的氮气从煤岩中涌出等。在 井下废弃旧巷或封闭的采空区中,会积存氮气。

金属矿矿井空气中常见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性分析

金属矿矿井空气中常见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性分析
14硫化氢h2sh2s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味的气体分子量34标准状况下的密度152kgm是空气密度185no2浓度ppm对人体的危害仅感到有臭气刺激味35接触2h嘴部细菌感染性增强感到有强烈刺激臭味类似臭氧1015刺激眼鼻上呼吸道25短时间接触的安全限度50在一分钟内引起鼻刺激及呼吸不全80接触35min引起胸痛100150接触3060min引起肺水肿有死亡危险200以上瞬时接触导致生命危险症状死亡h2s浓度ppm对人体的危害0025能嗅到刺激味因人而异03有明显的臭味35中等强度不舒适感10刺激眼粘膜2040肺粘膜刺激下限短时尚能忍耐10025min嗅觉麻钝接触1h刺激眼与呼吸道848h连续接触往往造成死亡173300接触1h不会引起重大的健康损害400700接触30min1h有生命危险800900迅速丧失意识呼吸停止死亡1000立即死亡so2浓度ppm对人体的危害051感到臭味23变为刺激味感到不舒服510刺激鼻喉咳嗽20眼受刺激咳嗽激烈3040呼吸困难50100短时间051h的忍耐界限400500短时间接触生命危险地质矿山煤矿实现安全生产的途径平煤股份八矿摘要
毒有 害气体 的来 源、 危害及其允许浓度。 矿 井空气是 指矿 井内各种气
面 的 人们 非 常 习惯 于 新 鲜 空 气 , 但在井下新鲜空气可是来之不易 ; 在 开放 性 的 地 面 一 阵 自然 风 就 可 以 把 污 风 吹 开 ,但在 井 下 污风 的排 放 可不是轻而易举。 矿 井没有 空气 , 矿井就不能下人 。 矿 井空气 是关系 到矿 井人 员 生 命 的 大 事 !本 文根 据 矿 井 有 毒 有 害气 体 的 特征 及危 害 性提出一些防治措施 , 以保 证 矿 工 的安 全 与 健 康 !
金 属矿矿 井空气 中常见 有毒有害气体 的危 害性分析

金属矿矿井空气中常见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性分析

金属矿矿井空气中常见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性分析

(上接第183页)摘要: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矿井空气的主要成分及性质,矿井有毒有害气体的来源、危害及其允许浓度。

矿井空气是指矿井内各种气体、蒸汽和矿尘的总称。

地面空气进入矿井后,由于物质氧化、分解和其他气体与矿尘的混入,成分发生变化,O 2减少,CO 2增加,混入的有毒有害气体通常有CH 4,CO 2,CO,H 2S,NO 2,SO 2,H 2等。

生活在地面的人们非常习惯于新鲜空气,但在井下新鲜空气可是来之不易;在开放性的地面一阵自然风就可以把污风吹开,但在井下污风的排放可不是轻而易举。

矿井没有空气,矿井就不能下人。

矿井空气是关系到矿井人员生命的大事!本文根据矿井有毒有害气体的特征及危害性提出一些防治措施,以保证矿工的安全与健康!关键词:金属矿矿井空气有毒有害气体1矿井空气中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金属非金属矿山井下常见的对安全生产威胁最大的有毒气体有:CO,NO x ,SO,H 2S 等。

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允许浓度常采用ppm 做单位,它表示按体积比的百万分之几,相当于1m 3空气中有害气体有多少cm 3数,ppm 通百分率的关系为10000ppm 相当于1%。

有毒有害气体在空气中得浓度还可以用mg/m 3表示。

ppm 和mg/m 3的关系在标准状况下为式(1-1)(1-2):1ppm=1mg/m 3×22.41M(1-1)1mg/m 3=1ppm×M 22.41(1-2)式中:M———物质的分子量。

1.1一氧化碳(CO )CO 是无色、无味、无嗅的气体,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kg/m 3,是空气密度的0.97倍,能够均匀地散布于空气中,不用特殊仪器不易觉察。

一氧化碳微溶于水,爆炸界限为13%~75%。

CO 极毒,在空气中含有0.4%时,很短时间内人就会死亡。

日常生活中的“煤气中毒”就是CO 中毒。

CO 的毒性是因为: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专门在肺部吸收空气中的氧气以维持人体的需要,而血红蛋白与CO 的亲和力超过它与氧的亲和力250~300倍,血红蛋白与CO 亲和就形成CO 血红素,妨碍体内的供氧能力,使人体各部分组织和细胞产生缺氧现象,引起一系列血液中毒现象,严重时造成窒息死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矿井内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成分及危害
(1)一氧化碳(CO):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它可燃烧,当含量在13%~75%时,遇火能引起爆炸;一氧化碳极毒,当其含量达0.4%时,人在短时间内就可中毒死亡。

《规程》规定其最高容许浓度为0.0024%。

(2)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微甜、有臭鸡蛋味的气体,易溶于水,遇火后能燃烧及爆炸;硫化氢极毒,它能使血液中毒,对眼睛及呼吸系统的粘液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规程》容许其最高浓度为0.00066%。

(3)二氧化硫(SO2):是一种无色、有强烈硫磺味及酸味的气体,同呼吸气管潮湿表皮接触能产生硫酸,刺激并麻痹上部呼吸气管的细胞组织,使肺及支气管发炎。

《规程》规定其最高容许浓度为0.0005%。

(4)二氧化氮(NO2):为红褐色,易溶于水,是剧毒气体,对人的眼睛及呼吸器官有强烈刺激作用。

《规程》容许其最高浓度为0.00025%。

(5)沼气(CH4):沼气是煤矿常见的有害气体,化学名称叫甲烷,无色、无味、无臭、无毒;它比空气轻常聚集在巷道上方,当其在空气中含量高时可降低氧含量,引起窒息;它具有爆炸性,爆炸浓度一般为5%~16%。

《规程》中对沼气容许浓度因在井下各点不同,后面详述。

(6)氨气(NH4):是一种无色气体,有似氨水的剧臭;它极毒,能刺激皮肤和上呼吸道并能严重损伤眼睛。

《规程》规定其最高容许浓度为0.004%。

(7)二氧化碳(CO2):是一种无色、微毒、稍有酸味的气体,它不助燃,也不维持久的呼吸,它比空气重,常聚集在巷道的下方及通风不良的下山尽头;易溶于水,生成碳酸,对人的眼、鼻、喉的粘膜有刺激作用。

《规程》规定其最高容许浓度为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