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设备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发酵工程与设备课程设计

发酵工程与设备课程设计

发酵工程与设备课程设计一、前言发酵工程与设备是当今生物制造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是指利用微生物、酶或其他生物体生理代谢过程,将有机原料转化为有用的终端产品和中间体的过程。

本课程设计旨在使学生了解发酵工程原理、技术与设备,提高发酵工程设计能力,并通过实验综合掌握发酵过程控制基本技术。

二、教学内容与目标2.1 教学内容本课程设计将涵盖以下内容:1.发酵工程原理2.发酵过程控制3.发酵设备设计4.实验掌握发酵过程控制技术2.2 目标1.理解发酵工程的基本原理2.掌握发酵过程控制的基本技术3.熟悉发酵设备的设计方法和操作指导4.实验熟悉并掌握发酵过程控制的基本技术三、教学方法1.前期讲授2.现场演示3.讨论交流4.实验操作3.1 前期讲授前期课程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通过课堂讲解、课件演示等方式,讲解发酵工程与设备的基本知识理论,包括发酵过程原理,发酵工艺设计,以及设备选型等内容。

3.2 现场演示通过现场演示,让学生了解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操作流程等,并注意安全操作,熟悉各种发酵设备的特点及优缺点,培养学生维护设备的基本技能,提高实践能力,增加学生实际操作的经验。

3.3 讨论交流通过讨论及交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思考,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使他们在互相合作、互相帮助、共同探索、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3.4 实验操作实验环节是发酵工程与设备课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练习发酵设备的操作、监测及控制技术,同时将前面所学到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培养实际操作的能力,加深对发酵工程与设备的理解。

四、实验方案在本课程设计的实验部分,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对学生的培养:4.1 实验目的让学生熟悉发酵计算和控制技术,实践运用各种发酵设备如发酵罐、摇瓶等,加深对微生物发酵过程的理解和应用。

4.2 实验材料1.液体培养基2.离心机3.稀释管4.发酵罐5.摇瓶6.发酵设备控制系统4.3 实验操作1.发酵罐操作实验在实验室中,选择一种微生物,用该微生物进行发酵实验,包括对发酵基质的处理、发酵罐的操作和监控、pH值、DO值的测定,最后得出发酵反应动力学参数。

发酵工厂设计课程设计

发酵工厂设计课程设计

发酵工厂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发酵技术的概念、原理和应用范围。

2. 学生能了解发酵工厂的组成、工作流程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3. 学生能掌握发酵过程中影响菌种生长、代谢的主要因素。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设计简单发酵实验方案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生物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能运用发酵技术进行产品制备,具备初步的产品分离、提纯和鉴定能力。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够进行发酵工厂设计,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生物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树立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

2. 学生能够关注发酵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生物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

3. 学生在发酵工厂设计过程中,培养环保意识、责任感及工匠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生物技术领域的实践性课程,结合学生年级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生物学基础,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喜欢通过实践探索未知。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发酵工厂设计,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上述具体、可衡量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发酵技术基本概念与原理:包括发酵定义、菌种选育、培养基制备、发酵过程控制等,对应教材第3章内容。

2. 发酵工厂组成与工艺流程:介绍发酵罐、控制系统、产品分离提纯设备等,分析发酵工艺流程,对应教材第4章内容。

3. 影响发酵过程的主要因素:探讨温度、pH、溶氧、转速等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对应教材第5章内容。

4. 发酵实验设计与实施:学习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发酵实验操作,观察记录发酵过程,对应教材第6章内容。

5. 发酵产品制备与鉴定:学习产品分离、提纯方法,对发酵产品进行鉴定,对应教材第7章内容。

6. 发酵工厂设计与实践:结合所学知识,分组设计发酵工厂,进行模拟实践,对应教材第8章内容。

发酵罐设备图课程设计

发酵罐设备图课程设计

发酵罐设备图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发酵罐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2. 学生能够掌握发酵罐设备图中各个部分的名称及功能;3. 学生能够了解发酵过程中涉及的生物化学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发酵罐设备图,提高空间想象和识图能力;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发酵罐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3. 学生能够运用发酵罐设备图,进行简单的发酵过程设计与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生物工程及发酵技术的兴趣,提高科学探究精神;2. 学生能够认识到发酵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合作,培养沟通与协作能力,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生物工程领域的一节实践性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发酵罐设备图,掌握发酵罐的结构、原理和应用。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中阶段,具有一定的生物知识和空间想象力,对实际应用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需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科学探究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发酵技术。

二、教学内容1. 发酵罐的基本结构- 罐体、罐盖、搅拌装置、冷却装置、空气分布系统等部分的结构特点;- 发酵罐的材料选择及对发酵过程的影响。

2. 发酵罐的工作原理- 发酵罐内微生物的生长与代谢过程;- 搅拌、冷却、通气等对发酵过程的影响;- 发酵过程中涉及的生物化学原理。

3. 发酵罐设备图解读- 设备图中各部分的名称、位置及连接方式;- 通过设备图分析发酵罐的工作流程;- 设备图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4. 发酵罐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 发酵罐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案例;- 发酵罐的选型与优化;- 发酵罐操作注意事项及安全防护。

教材章节:本教学内容基于教材中关于发酵工程技术、发酵设备及其应用的相关章节。

某大学发酵工程与设备课程设计

某大学发酵工程与设备课程设计

某大学发酵工程与设备课程设计某大学发酵工程与设备课程设计引言发酵工程与设备是一门专业的学科,其对于各类生化制品的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某大学中,该课程是一门必修课程,旨在让学生熟悉发酵工程的基本知识和学习发酵工程中所需使用到的设备,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课程设计目的本次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掌握发酵工程的基本原理与设备使用技能,并且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结合工业现状对发酵工程进行改进、优化和创新设计。

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主要分为理论课和实验课两个部分。

其中,理论课主要涵盖以下内容:1. 发酵工程中的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如微生物的分类、生长、代谢等。

2. 发酵工程中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和基本反应机理。

3. 发酵工程中的发酵反应条件及其影响因素。

4. 发酵工程中的发酵工艺流程及设备使用原理。

5. 发酵工程中的消毒方式和操作规范。

实验课的内容分为两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是对发酵工艺的实验操作,以突出学生对工艺操作及其调试的掌握。

第二部分是让学生进一步探讨发酵工程的机理和方法,以及对现有工艺流程的优化和改进。

实验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发酵菌种的培养及选优。

2. 发酵条件的掌握及调试,如温度、pH值、氮源、碳源、氧气浓度等。

3. 发酵产物的提取和分离纯化,以及相关的检测方法。

4. 对发酵工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和改进。

5. 探索发酵工程的应用范围,如利用发酵工程生产植物药物等。

实验课的设计让学生体验到发酵工艺的实际操作和掌握分析方法,以及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相互促进。

同时,鼓励学生针对现有的问题进行探索和改进,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实践效果在课程设计的实践过程中,学生们充分理解了发酵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设备使用技能。

并且通过实际操作,学生们不仅能够掌握工艺流程的调试和分析方法,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部分学生不仅成功地对工艺流程进行了优化改进,也在后续的研究工作中有所应用。

发酵设备课程设计

发酵设备课程设计

发酵设备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发酵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包括发酵罐、搅拌装置、温度控制系统的功能及操作方法。

2. 学生能够了解发酵过程中涉及的微生物种类及其对发酵设备的要求。

3. 学生能够掌握发酵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如温度、pH、溶氧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发酵设备进行简单的发酵实验,并能够正确操作设备,确保实验安全与准确性。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记录发酵过程中的现象,分析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优化发酵工艺流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生物工程领域的兴趣,增强对科学研究的热情。

2. 学生树立安全生产意识,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

3. 学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生物工程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生物学基础和实验操作能力,对发酵技术有一定了解,但对发酵设备的具体操作和使用尚不熟悉。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课本内容,以实例为引导,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索,掌握发酵设备的操作方法和发酵工艺流程。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的方向。

二、教学内容1. 发酵设备基本原理及结构- 发酵罐的设计原理与种类- 搅拌装置的功能与选型- 温度控制系统的作用与操作- 空气供给与排放系统的原理2. 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及其要求- 常见发酵微生物的种类及特性- 微生物对发酵设备的要求- 发酵过程中的无菌操作技术3. 发酵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温度、pH、溶氧对发酵过程的影响- 发酵过程中参数的检测与控制- 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分析4. 发酵设备操作与实验- 发酵设备的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发酵实验的设计与实施- 发酵过程中问题的分析与解决5. 发酵工艺流程设计与优化- 发酵工艺流程的组成与设计原则- 发酵工艺参数的优化方法- 发酵设备运行效率的提升策略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制定,以教材相关章节为基础,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发酵设备及工厂设计课程设计

发酵设备及工厂设计课程设计

发酵设备及工厂设计课程设计引言发酵是一种将有机物转化为有用产物的过程,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生物工程等领域。

发酵设备及工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发酵设备和工厂设计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介绍这门课程的设计内容和目标,并展示一些经典案例和教学方法。

课程设计内容1. 发酵设备设计原理本部分将介绍发酵设备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内容包括发酵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发酵过程中的质量传递和热传递等基本原理。

学生将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发酵设备,并进行设备设计和优化。

2. 发酵工厂布局与设计本部分将介绍发酵工厂的布局与设计原则。

内容包括合理的流程设计、设备选型和设备布局等。

学生将学习如何优化发酵工厂的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发酵工艺参数控制与调节本部分将介绍发酵工艺参数的控制和调节方法。

内容包括pH值、温度、氧气浓度等参数的控制原理和方法。

学生将学习如何通过优化工艺参数,提高发酵产物的产率和质量。

4. 发酵设备及工厂设计案例分析本部分将介绍一些经典的发酵设备及工厂设计案例。

学生将通过分析这些案例,了解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5. 实践操作和实验设计本部分将进行发酵设备的实践操作和实验设计。

学生将亲自操作发酵设备,学习设备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同时,还将设计并开展一系列发酵实验,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

课程设计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目标:1.掌握发酵设备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熟悉发酵工厂的布局与设计原则;3.理解发酵工艺参数的控制和调节方法;4.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发酵设备及工厂设计中的问题;5.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和实验设计能力;6.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

经典案例分析1.Case Study 1: XX公司发酵设备改进方案该案例介绍了XX公司对其发酵设备进行改进的实际操作。

通过改进设备的液气分离、控温系统和搅拌系统等关键部件,公司成功提高了产品的产率和质量。

发酵工程及设备教案

发酵工程及设备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发酵工程及设备教案课时安排:45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发酵工程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掌握发酵过程中常用的微生物和发酵设备。

3. 理解发酵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发酵工程的定义、原理和应用。

2. 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发酵过程的微生物和设备的选择。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食品发酵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发酵工程的应用。

教学准备:1. 发酵工程的PPT课件。

2. 相关的食品发酵案例资料。

二、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发酵?发酵在食品制作中有什么作用?2. 讲解发酵工程的定义(5分钟)讲解发酵工程的定义,包括发酵过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3. 介绍发酵过程中常用的微生物(10分钟)介绍发酵过程中常用的微生物,如酵母菌、乳酸菌等,并讲解它们在发酵过程中的作用。

讲解发酵设备的种类及作用,包括发酵罐、生物反应器等,并介绍它们在发酵过程中的应用。

5. 发酵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10分钟)通过具体的食品发酵案例,讲解发酵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如啤酒发酵、酸奶制作等。

6. 互动环节(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发酵过程的微生物和设备的选择,以及发酵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重要性。

7. 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复习发酵工程的定义、微生物和设备,并思考发酵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三、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发酵工程的定义、微生物和设备,以及发酵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使学生了解了发酵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通过互动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发酵过程的微生物和设备的选择,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但在授课过程中,需要注意把握讲解的深度和广度,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发酵工程的知识。

四、作业布置1. 复习发酵工程的定义、微生物和设备。

2. 思考发酵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发酵工程的实例及发展趋势。

某大学发酵工程与设备课程设计

某大学发酵工程与设备课程设计

湖北大学发酵工程与设备课程设计题目醋酸的发酵生产专业年级0*生物工程学生姓名***学号 20***10**00**指导老师****2008 年 6 月23 日目录1前言 (3)1.1醋酸简介 (3)1.2全球醋酸的生产状况 (3)1.3国外生产研究现状 (3)1.4国内醋酸的生产状况如下 (3)1.5国内生产研究现状 (3)1.6主导生产方法 (4)1.7食用醋酸生产研究现 (4)1.8生产技术的革新与改造 (4)1.8.1纯种固态食醋生产技术的建立 (4)1.8.2纯种液态食醋生产技术的建立 (4)1.8.3传统酿造食醋的技术改造 (4)1.9我国目标 (4)2发酵机制 (4)2.1淀粉水解 (4)2.2酒精发酵 (4)2.2.1精发酵微生物 (4)2.2.2 酒精发酵中的物质变化 (4)2.3 醋酸发酵 (5)2.3.1 醋酸发酵微生物 (5)2.3.2 醋酸发酵中的物质变化 (5)2.4 醋酸的提取 (5)3 发酵工艺及特点 (5)3.1 原料 (5)3.2 调浆 (6)3.3 液化和糖化 (6)3.4 酒精发酵 (6)3.4.1 前发酵期 (6)3.4.2 主发酵期 (7)3.4.3后发酵期 (7)3.5 醋酸发酵 (7)3.5.1淋醋发酵工艺 (7)3.5.2 深层发酵工艺 (7)3.5.3固定化细胞发酵法 (8)3.5.5 醋酸提取 (8)菌种的制备及种子的扩大培养 (9)4.1实验室种子制备: (9)4.1.1选育酿酒酵母株的方法 (9)4.1.2 醋酸菌筛选流程 (9)4.2 扩大培养 (10)4.2.1酒母的制备 (10)4.2.2醋酸菌扩大培养 (10)5.培养基的组成及制备 (10)5.1酒精发酵培养基组成 (10)5.2醋酸发酵培养基 (10)5.3发酵罐灭菌 (10)5.4灭菌流程 (11)6无菌空气制备系统 (11)6.1发酵生产中制备无菌空气过程 (11)6.2特点 (12)6.3设备选择 (12)7工艺计算 (12)7.1.说明 (12)7.2 计算 (12)8.三废处理 (15)8.1废气 (15)8.2废水 (15)8.3废渣 (15)发酵工程与设备课程设计正文1 前言1.1醋酸简介:醋酸(Acetic Acid)是食用醋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无色透明液体(低于16.7°C时为白色晶体),有刺激性的酸味,它的蒸汽对粘膜,尤其是对眼睛的粘膜有刺激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产15万吨木薯干酒精工厂的设计附:设计依据及设计范围(1)、设计依据原始数据如下:生产要求:年产150,000吨医药酒精,酒精含量%(V)生产原料:木薯干片年生产天数:300天厂址选择:南方某城市(符合建厂条件)气候条件:良好最高气温:38℃最低气温:4℃平均气温:20℃最高湿度:95% 平均湿度:78%主导风向:冬季东北风夏季东南风河水温度:最高30℃最低10℃深井水温度:最高25℃最低:20℃自来水温度:最高31℃最低:14℃(2)、设计范围:○1. 工艺流程的选取与论证○2. 全厂水、电、汽及原料耗用量的平衡计算○3. 设备的设计与计算○4. 安全防火、经济核算、三废处理途○5. 绘制重点车间设计施工图○6. 编写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前有中、英文摘要各一份。

重点车间:原料蒸煮车间重点设备:糖化罐绘图内容:○1.重点车间工艺、设备流程图(带自动控制点)○2.重点车间设备平面布置图○3.重点设备装配图目录1 工艺流程的选取与论证2 物料及热量衡算3 酒母制造4 液化罐与糖化罐设计5 安全防火、三废处理1 工艺流程的选取与论证1.(1)原料预处理:木薯干片原料较大块,不易在一次粉碎达到要求,故采用二次粉碎以提高粉碎度[4]。

(2)调浆:采用一个冲量计进行粉水自动化调浆,实现了自动化生产过程,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

(3)蒸煮工艺:采用带喷雾转盘的锅式低温常压连续蒸煮方法,生产条件温和,操作安全、简便,热利用率高,节省了蒸汽、能耗,提高了淀粉利用率和设备利用率。

(4)糖化酶的利用:该酶活性高,用量少,配制成溶液即可投入使用,不用进行高温蒸煮,节约了资金、能源,且快速、易操作。

(5)糖化工艺:采用真空前冷却的连续糖化法,使冷却用水用量大大减少,可将醪液在瞬间降低到相应的温度,冷却好的醪液连续进入糖化锅,锅内有搅拌器,冷却器,使糖化温度得以保证。

(6)发酵工艺:采用连续发酵,缩短了发酵周期,提高设备利用率,便于实现自动化、连续化,降低了生产成本。

(7)精馏工艺:采用两塔式蒸馏,粗馏塔采用泡罩塔,精馏塔采用浮阀塔,二塔间用气相过塔,从而节省加热蒸汽、冷却水,但要注意成品质量控制。

2.工艺及设备计算(1)根据工艺流程草图逐步地进行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

(2)计算单位基本是以每小时计,并尽量采用国际单位。

(3)计算中的物理化学参数基本来源一致。

(4)对于标准设备,直接根据生产能力进行选型,而对于非标准设备,则进行设计计算。

(5)对重点设备——糖化罐进行详细地设计计算。

(6)对于其他内容,如经济核算、安全防火、综合处理费用进行估算。

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生产规模:年产95%(V)医药酒精150,000吨(2)日产酒精量:500吨(生产天数:300天/年)(3)淀粉出酒率:54%(4)淀粉利用率:%(5)原料出酒率:%(6)每吨酒精耗原料:吨原料/吨酒精(7)水单耗:T酒精(8)电单耗:T酒精(9)汽单耗:T酒精4.主要工艺参数(1)原料淀粉含量:68%(2)加水比:1:(3)调浆温度:50℃(4)液化温度:85℃(5)糖化温度:60℃(6)发酵温度:35℃(7)α-淀粉酶:2500单位/g,用量对淀粉为u/g。

(8)糖化酶:10万单位/g, 用量对淀粉为180-220 u/g.(9)蒸煮率:99%,糖化率:99%,发酵率:90%蒸馏率:99%(每塔损失%)(10)调PH值的工业硫酸用量:吨/天2 物料及热量衡算本设计中采用的主要数据生产规模:150000吨/年95% (v)医药酒精全年生产天数:300天生产原料:木薯干片平均直径:0.14m木薯干成份:水份12%、粗蛋白%、粗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粗灰分%、粗淀粉:%。

2.1 淀粉的利用率:%淀粉质原料制酒精化学方程式糖化酶 (C 6H 10O 5)n + n H 2O nC 6H 12O 6 (3-1)18酒化酶 C 6H 12O 62C 2H 5OH+2CO 2 + 生物热 (3-2) 92 88 得(C 6H 10O 5)n2n C 2H 5OH + 2nCO 2 + 生物热 设:对于100kg 纯淀粉,理论上可生产成无水酒精x kg 。

162n :2n *46 = 100 :xx =100kg 纯淀粉,理论上可生产成CO 2 y kg 。

162n :2n *44 = 100 :yy =无水酒精折换95%(v )= % (w )酒精,得相应的淀粉出酒率为% / * 100%= %但在实际生产中,由于生成酵母菌体生命活动消耗及副产品生成及其他损失,生产95% (v )酒精生产实际中的经验出酒率为53-55% ,本设计为54%则:%86.87%10046.6154%100=⨯=⨯=理论出酒率实际出酒率淀粉利用率 原料出酒率:54%* 68% =%酒精产量:150000/300=500T/d=h每天原料用量: 500T/%=粉浆调制:每吨酒精所需原料量: 500=木薯片/t 酒精每小时原料用量:24=h每小时淀粉投入量:*68%=h薯片干粉含量:56740*(1-12%)= h薯片含水量:56740*12% = / h粉浆加水比:物料:水 = 1:(1)原料加水量 :56740* = / h(2)粉浆量 : *(1+)= / h现选用α-淀粉酶2500单位/g,用量对淀粉为 u/g ,为确保酶量现选取g 。

则α-淀粉酶量:(**1000*70%)/2500= kg / h(*1000*)/2=17496ml/h=h(3)粉浆干物质浓度:[(+*)/(196664+)]*100% = %,相当于。

Bx ,查《毕业设计指导书》[11]知锤度比重d=1.09894kg / l(4)粉浆体积 :(295048+)/= l /h = 粉浆的预热及其他薯干粉温度取为25℃,调浆水温40℃(蒸馏冷却水),用4 kgf/cm 2(绝压) 蒸汽,热焓为 6 Kcal/kg,把蒸馏冷却水预热至50℃,再进行调浆。

薯干比热 :Ci =[ * (1-12%) + * 12% ]= kg.℃其中 为绝干物质比热粉浆比热 :Ci =*%+*(%)=kg.℃调浆温度 :热平衡方程式: 11m c ∆0001t m c t ∆=式中字母分别代表:每小时投入干粉量、每小时加水量、薯干比热、水比热、薯干干粉温差、水温差。

分别代入数据得:*37820*(50-25)=*158844*(t-50)t=52.65℃故可用52.65℃水进行调浆。

采用4kgf/蒸汽2cm 预热蒸馏冷却水至52.7℃,该蒸汽焓为i= Kcal/kg,则粉浆预热耗蒸汽量为:D = =h液化工段液化温度设为85℃,液化时间为120min加热蒸气消耗量预热醪的比热 C=*+ *(1-)=kg.℃蒸煮理论上的蒸汽消耗量:D= =h蒸气热损失按理论值的10%计,实际需蒸气为:*(1+10%)= 11877.48kg / h液化醪总量液化醪总量 = 预热醪量+蒸汽冷凝水+ 淀粉酶=331084++ = / h液化醪中干物质含量:+ *)/*100%=%相当于,查《毕业设计指导书》,知蒸煮醪比重d=1.095547kg/l液化醪体积: /= 3m h糖化工段糖化酶用量糖化酶糖化力:10万单位/ g 原料,用量对淀粉180-220 U/ml,取200 U/g 原料所以糖化酶用量:(200**1000*70%)/150000=h调成200 U/ml 酶液,则:(*1000*200)/200=40410ml/h = l/h糖化醪总量糖化醪总量= 液化醪量+ 糖化酶量=+ =h糖化醪干物质含量= =%相当于。

Bx,查《毕业设计指导书》的糖化醪比重:d=1.09741kg /l糖化醪体积:= l/ h = h3 酒母制造酵母品种:H5-2耐高温酵母,作用最高温度为40℃取36℃为主发酵温度,发酵总时间为50h糖化醪总量:糖化醪总量:h,查得糖化醪比重:1.09741kg/l接种量按10%计,因糖化醪部分送往酒母缸制造酒母,而酒母醪中70%物质是糖化醪,则酒母醪量为:(1+10%*70%)*10% =h= l/h= m3/h其中糖化醪量:*70%= kg/h送往发酵缸的糖化醪量为:H2SO4 和(NH4)2SO4消耗量一般在小酒母缸中加H2SO4 进行酸化()并补充1‰(NH4)2SO4作为氮源。

H2SO4消耗量:*10%*%=h(NH4)2SO4消耗量:*10%*1%=h(按大酒母缸醪量为发酵醪的10%,小酒母缸醪液为大酒母缸醪液的10%进行计算)则:大酒母缸醪量= *10% = kg/h小酒母缸醪量= *10% =h4 液化罐与糖化罐设计液化罐(1)蒸煮醪量为28561 m 3/h ,时间为120min 。

液化罐有效容积V= 采用4个蒸煮罐。

取:填充系数为80%,则V 总=V/==,D :H=1:3,h 上=h 下=,因为(4-27) 所以D= =(4-28)取:D= 则H=3D=,液化罐实际容积为:V 实=3**4=每个罐都配备涡轮式拌料器一套,涡轮直径Di=3==1400mm ,选用1300-90,HG5-221-65-8配套电机IS 型2台,功率45kw 。

(2)壁厚[8]圆筒 S ,选用普通A3钢板,[]ξ取1100kg/cm 2, C= , ϕ= 所以+==,取s=13mm, 封头和封底: , 8.0'=ϕ所以 :取 : s=16mm 预热醪加热蒸煮管设计(1)已知预热蒸汽量为:h取蒸汽管内流速为25m/s 蒸汽压力为cm 2(表),查表知密度为2.614kg/m 3加热管径 选用Φ273*8.0mm 的普通热轧无缝钢管[9]。

mm m d 6.2532536.025*3600*614.2*48.11877*0.41===π[])(2cm C PDn +=ϕξ[]C P PD S +-=25.1'225.1''ϕξ(2)预热醪管V=h , 取流速为1m/s , 绝热材料多孔混凝土厚60mm ,以选用Φ377*的普通热轧无缝钢管[9]。

(3)过缸管或排料管管径V= m 3/h 取v=0.9m/s所以d===351mm选用Φ377*的普通热轧无缝钢管[9]。

糖化罐的计算及选型4.3.1 糖化罐(1)糖化罐的直径及圆筒高选用两个糖化罐,其中一个备用,取糖化罐填充系数ϕ=,取D :H=1:2,糖化罐圆筒容积:,因为 m 3,D=4.23m, V==,因为取D=4.3m H=(2)上下封头均选用圆锥形封头,上、下封头的锥角ɑ=150°锥高h= ,h1=h2=, ,(3)罐高度 H=+2*=(4)罐的总容积 V=H+2*(***h)=(5)搅拌装置[8]选用圆盘六弯叶涡轮,二组搅拌,设外涡轮直径Di=1/3 D ,取Di=, 应选用电机700-80,HG5-221-65-8型2台电动机, N=45kw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