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建筑特点

合集下载

芬兰赫尔辛基大教堂

芬兰赫尔辛基大教堂

芬兰赫尔辛基大教堂
赫尔辛基大教堂建于19世纪,是芬兰最著名的宗教建筑之一。

它位于市中心的岩石山上,高耸入云,成为城市的地标。

教堂的外观非常独特,它采用了希腊神庙的风格,拥有白色的圆顶和长长的台阶,给人一种庄严而又神圣的感觉。

一旦你踏入教堂内部,你会被它的美丽和宁静所震撼。

教堂的内部设计简洁大方,充满了自然光线。

高大的圆顶和细长的窗户让整个空间显得明亮而宽敞。

你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壁画、雕塑和其他艺术品,感受到芬兰文化和基督教信仰的融合。

除了它的美丽外,赫尔辛基大教堂也是一个活跃的宗教场所。

每周都会举行多场宗教仪式和音乐会,吸引着许多信徒和游客前来参观和参与。

如果你来到芬兰,一定不要错过赫尔辛基大教堂。

它是一座令人难以忘怀的建筑,带给你独特的体验和美好的回忆。

北欧各国设计特点

北欧各国设计特点

北欧各国设计特点北欧地区是指位于欧洲北部的一系列国家,包括丹麦、瑞典、挪威、芬兰和冰岛。

这些国家拥有自己独特的设计特点,这些特点体现了北欧地区的人文历史、自然环境和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

以下将详细探讨北欧各国的设计特点。

1.丹麦设计特点丹麦设计以简约、实用和功能性闻名。

丹麦的设计师注重产品的实际使用价值,追求美与实用的完美结合。

他们追求简单的线条和整洁的外观,避免过多的装饰品和华丽的细节。

丹麦的设计师们善于利用可持续材料,并注重环保。

丹麦的家居设计也有着相似特点,以木质家具为主,色彩鲜明但不过分浮夸,注重舒适和实用性。

2.瑞典设计特点瑞典设计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同时追求线条简洁和极简主义的理念。

瑞典的设计风格以白色为基调,注重自然光线的利用和空间的开放感。

瑞典设计师的作品通常融入了自然元素,如使用天然材料、植物装饰等,以创造温暖、舒适的氛围。

瑞典设计擅长利用空间,充分利用小空间来提高居住效能,并且善于重组和重组利用物品。

3.挪威设计特点挪威设计讲究简洁、现代和实用。

挪威设计师们追求美与实用的平衡,他们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挪威设计常使用深意的色彩和木质材料,如白色、蓝色和深红色等,以表现出北欧的冷峻和沉静。

挪威的设计师还注重创新和技术应用,为人们带来更方便、舒适的生活方式。

4.芬兰设计特点芬兰是著名的设计之乡,以其独特的现代主义风格著称。

芬兰的设计注重简洁、实用和创新。

芬兰设计师们注重产品的高品质和可持续性发展,因此他们通常使用天然材料,如木材和皮革等。

芬兰的设计风格注重产品的实际使用效果,并提供人们独特的设计体验。

5.冰岛设计特点冰岛设计具有独特的原始和自然风格,反映了这个国家自然环境的特点。

冰岛设计师通常使用当地的可持续材料,如岩石、木材和羊毛等,以体现冰岛无垢的自然美。

冰岛的设计风格注重自然材料的使用,追求简洁、原始和舒适。

冰岛的设计常常受到北欧神话和传统艺术的启发,使人们感受到北欧地区独特的文化和自然环境。

芬兰木屋特点介绍

芬兰木屋特点介绍

芬兰木屋特点介绍一、木屋的自然环境,、性能芬兰木屋的特性与优点●抗震性——小地震木屋不会破坏,大地震发生时也不会倒塌原木建筑在地震中有很好的生命安全性能,芬兰木屋采用榫接建造,主结构交错连接,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所以在地震和台风灾害来临时原木屋是最具安全性的建筑物。

●耐久性——使用寿命达百年之久木材是一种稳定性强、寿命长、耐久性强的材料。

芬兰木屋的原木材料都经过了现代技术的加工,更加坚固耐用,而且“层压原木”不会开裂,这些特点使得“芬兰木屋”可以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环境下被推广和使用。

●防火性、防潮性——多年实践证明,木屋是安全的天然的木材防火、防潮性能不好,但“芬兰木屋”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重要的问题。

原木材料都经过了现代技术的加工处理,在防火、防潮方面有良好的性能,这样才使得“芬兰木屋”成为安全的房屋,并能够适应气候较为潮湿的国家的环境。

●绿色环保、保温节能性芬兰木屋被称为“会呼吸的房子”,由于选用天然的木材作为材料,原木房屋具有良好的环保性,室内可以保持良好新鲜的空气,是真正意义上环保自然的房屋产品。

原木材料采用一流的北欧木材,木质优良,这样使得“芬兰木屋”冬暖夏凉,大大的节约了能源。

●施工作业简单化“芬兰木屋”的原木材料都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下的严格符合规格的产品,施工主要采用现场拼装的方式,只需要将各种尺寸的原木材料用专业的连接件拼装起来,大大的减少了工作时间。

●木结构建筑体系对环境的影响最小1、能量消耗比较:对制造,运输及安装过程中的能量损耗进行比较后,结果显示木结构在几种结构中能量消耗最低。

钢结构是木结构的2.4倍。

2、温室效应比较:结果显示,木结构建筑的温室效应最低。

钢结构是木结构的1.8倍。

3、空气污染指数比较:结果显示,木结构污染指数最低,钢结构是木结构的1.42倍。

4、水污染指数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钢结构的污染指数是木结构的120倍。

5、固体废料比较:研究表明,木结构在生产及建造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料最少。

建筑知识:零线性建筑:杰出的芬兰现代风格

建筑知识:零线性建筑:杰出的芬兰现代风格

建筑知识:零线性建筑:杰出的芬兰现代风格零线性建筑:杰出的芬兰现代风格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建筑设计也开始逐渐走向现代化,传统的建筑形式开始被一些新的风格所取代。

芬兰作为北欧国家之一,以其特有的现代风格建筑在世界范围内备受瞩目。

零线性建筑就是其中的一种,它具有清晰的几何线条,简洁的风格,为芬兰现代建筑开创了崭新的局面。

零线性建筑最早由芬兰建筑师Alvar Aalto提出,这种建筑风格突破了传统建筑风格的束缚,大量运用了现代材料,表现了建筑师的创新思想。

零线性建筑注重整体、材料和造型的协调,强调建筑的美感和实用性。

零线性建筑的特点是一系列平面,自上而下呈现出清晰的几何比例关系,相互关联形成整体,强调线条的纵向和横向关系,将建筑分割为若干平面,大胆采用不规则的几何线条,展示出建筑的艺术性与技术性。

同时,零线性建筑也非常注重细节的处理,每一个元素都富有美感和设计感。

零线性建筑的材料使用上也非常讲究,以玻璃、钢铁、水泥等现代化建筑材料为主,具有强大的韧性和十分显眼的光泽,大量的光线穿透建筑中的玻璃墙面,营造出明亮空旷的体验,使人具有更加直观的观感和感受。

零线性建筑不同于传统的建筑形式,它更强烈地反映了现代艺术的风格。

设计者不再局限于规则、标准和刻板的立面和构造,而是尝试将建筑视为一种艺术品,让建筑本身成为展示作品,而不仅仅是人类生活的场所。

当零线性建筑出现时,它很快造成了轰动。

它成功地挑战了传统建筑的局限性,让建筑仅仅成为“住宅”一个狭窄的定义被打破,从而为未来的建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零线性建筑除了气质独特、造型奇特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其实用价值。

露营地被设计成能够独立完好地满足居住需求的简易居所,而旅店则被设计为可以长期使用的经济型住宅。

这些建筑既美观又实用,为人们提供了舒适而宜居的生活空间。

零线性建筑的兴起给世界建筑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灵感,它也成为现代建筑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芬兰现代风格的建筑得到全球越来越多人的钟爱,零线性建筑也因此成为芬兰现代建筑风格的代表,大大推动了芬兰建筑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居住场所选择。

芬兰的设计理念

芬兰的设计理念

芬兰的设计理念芬兰一直以来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而闻名于世。

芬兰设计理念注重简洁、实用、功能性和美学的结合,体现了这个北欧国家独特的文化和价值观。

首先,芬兰设计注重简洁。

芬兰人认为简约是一种美,他们通过减少不必要的装饰和元素,追求简单而精致的设计。

设计师们注重产品的线条和外形的简洁,让产品给人一种纯粹和清新的感觉。

这种简洁的风格也体现在芬兰建筑上,例如芬兰著名的阿尔瓦·阿尔托设计的芬兰赫尔辛基大教堂,它以它简洁而独特的外观风格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其次,芬兰设计注重实用和功能性。

芬兰人非常重视产品的实用性,他们喜欢设计出解决实际问题的产品。

芬兰是一个冰雪覆盖的国家,因此他们的设计师们经常围绕热、保暖等问题进行创新设计。

例如,芬兰的著名家具品牌Artek就设计出了一系列的可调节角度的椅子,以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另外,芬兰设计也常常结合自然元素,例如使用可持续发展的材料和保护环境的设计思路。

此外,芬兰设计注重美学。

尽管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芬兰设计也非常重视产品的美观性。

芬兰人追求简约的外观和对细节的重视,在外观和形状上注重协调和对称。

芬兰设计也倡导与自然融合,通过使用木材等自然材料,为产品赋予自然的气息。

这种美学风格在芬兰家具设计中尤为明显,例如芬兰的著名家具品牌Marimekko以其充满活力和鲜艳颜色的花卉图案而闻名。

总之,芬兰的设计理念体现了简洁、实用、功能性和美学的结合。

芬兰设计师注重产品的简约和实用性,同时也重视其美观性和与自然的融合。

这种独特的设计理念使芬兰的设计受到世界各地的欢迎,成为国际舞台上的瑰宝。

芬兰木屋的别样情趣

芬兰木屋的别样情趣

芬兰的木制建筑 雨雪考验的精致建筑物 。 是 其 3大优 势树 种 ,分 别 占森林 值得一提 的是 , 近年来 , 在世 界上 首屈 一 指 。国 内的能 工 芬兰流行用木材建造整幢建筑 。 面 积 的 4 % 、6 6 3 %和 1%。森 林 6 巧匠们不但 能制作 各种各样 结 在充分满足 国内的住房需求 , 中 , 它 的矮 树 和灌 木数 量不 多 。 其 为 林中有湖 , 中有树 , 湖 空气清 构精巧 、样式大方 的木制器具 , 国民提供一片片的现代木屋建筑 新 洁净 , 环境 优美 宜人 , 得天 独厚 还可 以生 产种类繁 多 的预制 结 的 同时 ,芬 兰还 尝试 出 口有 关木 夏 的 自然条件加上政府采取 的一系 构木质住宅、 日别墅和厂房。 制建筑的技术 ,向国外推销包括 几 个 世纪 以来 , 芬兰 人对 木 阳台、 列绿 化 育林 措 施 ,成 就 了芬 兰 的 外部结构、 棚屋 以及木屋等 美丽 和绿 色 。 在 10多年前 , 早 0 芬 制房屋情有独钟 。在他们看来 , 在 内的木建筑制品 ,世界各地随 置身其 间 处 可见 芬兰木 屋 的踪 迹 。 兰政 府就严 格 规定 ,每砍 伐一 棵 木屋里空气新鲜纯净 , 树, 就要栽 3 棵树苗。延续至今 , 不但 舒适温馨 ,而且 有益于 健
水 画卷 。 ~ 芬 兰拥 有 极 其 丰 富的森
见 , 分 地 部
区 已 经 出
林资源 ,国土
面 积 的 6
森林 所 覆 盖 ,
面 积 多 达
20 6 0万 公 顷 。
造 的 住 宅 区 , 人 耳 令 目一 新 , 倍 感 亲切 。 随着对
O esa as l 外传真 vr s ci e海 e F mi
北欧 的芬 兰 被誉 为 “ 千湖 之 芬兰的森林储备极其丰富 ,每

赫尔辛基大教堂北欧宗教建筑的瑰宝

赫尔辛基大教堂北欧宗教建筑的瑰宝

赫尔辛基大教堂北欧宗教建筑的瑰宝赫尔辛基大教堂位于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心脏地带,是北欧地区最引人注目的宗教建筑之一。

这座建筑不仅以其独特的外观和壮丽的尖顶而闻名,还承载着丰富的宗教文化和历史遗产。

下面将对赫尔辛基大教堂的建筑特点、宗教意义以及对游客的吸引力进行探索。

一、建筑特点赫尔辛基大教堂的建筑风格独特而精美。

它是以古典主义的风格为基础设计的,灵感来源于古罗马的帕尔马神庙。

教堂的外部由白色花岗岩砌成,给人一种宁静而崇高的感觉。

尖顶是该建筑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它高达62米,从远处看就像是一枚绽放的白花。

内部的设计简洁而优雅,中央是一座巨大的穹顶,四周配以细腻的壁画和雕塑,为参观者提供了一种神圣而庄重的氛围。

二、宗教意义赫尔辛基大教堂是芬兰福音路德教会的主要教堂,也是芬兰最重要的宗教象征之一。

该教堂建于19世纪初,目的是为了向当时的俄罗斯支配者展示芬兰的文化和宗教独立性。

因此,这座教堂不仅是宗教仪式的场所,也是芬兰民族自豪感的象征。

人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到芬兰人对神圣的热爱和奉献精神。

三、游客吸引力赫尔辛基大教堂成为了赫尔辛基的地标之一,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前来参观。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壮丽的建筑风格和精美的艺术装饰。

从教堂的尖顶俯瞰整个城市,可以欣赏到壮观的景色。

此外,教堂还定期举办音乐会和宗教庆典,吸引着音乐和文化爱好者。

赫尔辛基大教堂的独特之处和丰富的历史背景为这座宏伟的宗教建筑增添了更多的魅力。

结论赫尔辛基大教堂是北欧地区最瑰丽的宗教建筑之一,其建筑风格和宗教意义使其成为赫尔辛基的重要地标和旅游景点。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壮丽的建筑和艺术装饰,体验到芬兰福音路德教会的信仰和文化。

走进这座教堂,人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庄严而神圣的氛围,深入体会到北欧宗教建筑的独特魅力。

无论是对于当地居民还是游客来说,赫尔辛基大教堂都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地方。

北欧五国气候建筑特点是什么

北欧五国气候建筑特点是什么

北欧五国气候建筑特点是什么北欧五国气候建筑特点是什么北欧五国包括欧洲北部的挪威、瑞典、芬兰、丹麦和冰岛5个国家。

这里的建筑有着共同的特点。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北欧五国气候建筑特点是什么,希望能帮到大家!北欧五国气候建筑特点“建筑直接源于其所处的环境特征和功能起点,而脱离风格的羁绊,对环境的呼应是建筑师以自由的方法来塑造空间。

”对于北欧(芬兰-瑞典-丹麦-挪威)的建筑师而言,自然界的结构与尺度一直是其设计的重要起点之一。

而体现出来的就是北欧建筑设计现代、简约、富于变化,强调空间的近人尺度和舒适感。

建筑布局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联系,致力于营造良好的邻里交往空间和氛围,突出社区和谐温暖的人情味。

细部处理和材料使用都非常细腻精致,品质感很强。

北欧风格不是顶级富贵的奢华,却是处处用心的缜密体贴,近年在中国地产界也屡有创新,同时结合对中国元素的娴熟运用,造就了清雅不俗的别致风格。

北欧建筑风格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特别注重人文和自然,擅长园林式的景观环境和社区规划,倾力于创造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

规划设计突出宽松、休闲、人性化的生活空间,形成非常温和、富有亲和力的居住感受。

理念——以简洁手法创造设计和装修的精髓。

建材——以木材为主打造室内空间灵魂为了有利于室内保温,北欧人在进行室内装修时大量使用了隔热性能好的.木材。

因此,在北欧的室内装饰风格中,木材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北欧风格的居室中使用的木材,基本上都使用的是未经精细加工的原木。

这种木材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木材的原始色彩和质感,有很独特的装饰效果。

为了防止过重的积雪压塌房顶,北欧的建筑都以尖顶、坡顶为主,室内可见原木制成的梁、檩、椽等建筑构件。

这种风格应用在平顶的楼房中,就演变成一种纯装饰性的木质“假梁”。

这种装饰手段,经常被京城的消费者用来遮掩空间中的过梁。

除了木材之外,北欧室内装饰风格常用的装饰材料还有石材、玻璃和铁艺等,但都无一例外地保留这些材质的原始质感。

北欧的气候类型由于北欧地处北温带向北寒带交界处,大部分地方终年气温较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阿尔托Hugo Alvar Herik Aalto,(1898~1976)芬兰现代建筑师,人情化建筑理论的倡导者。

生平1898年2月3日生于库奥尔塔内,1921年毕业于赫尔辛基工业专科学校建筑学专业。

1923年起,先后在芬兰的于韦斯屈莱市和土尔库市开设建筑事务所。

1928年参加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1929年,按照新兴的功能主义建筑思想同他人合作设计了为纪念土尔库建城700周年而举办的展览会的建筑。

他抛弃传统风格的一切装饰,使现代主义建筑首次出现在芬兰,推动了芬兰现代建筑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头10年,阿尔托主要从事祖国的恢复和建设工作,为拉普兰省省会制订区域规划(1950一1957)。

阿尔托于1940年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客座教授, 1947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名誉美术博士学位,1955年当选芬兰科学院院士。

1957年获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金质奖章,1963年获美国建筑师学会金质奖章。

1976年5月11日逝于赫尔辛基。

民族化和人情化建筑思想阿尔托主要的创作思想是探索民族化和人情化的现代建筑道路。

他认为工业化和标准化必须为人的生活服务,适应人的精神要求。

他说:“标准化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房屋都一模一样,而主要是作为一种生产灵活体系的手段,以适应各种家庭对不同房屋的需求,适应不同地形、不同朝向、不同景色等等。

”他所设计的建筑平面灵活,使用方便,结构构件巧妙地化为精致的装饰,建筑造型娴雅,空间处理自由活泼且有动势,使人感到空间不仅是简单地流通,而且在不断延伸、增长和变化。

阿尔托热爱自然,他设计的建筑总是尽量利用自然地形,融合优美景色,风格纯朴。

芬兰地处北欧,盛产木材,铜产量居欧洲首位。

阿尔托设计的建筑的外部饰面和室内装饰反映木材特征;铜则用于点缀,表现精致的细部。

建筑物的造型沉着稳重,结构常采用较厚的砖墙,门窗设置得宜。

他的作品不浮夸,不豪华,也不追随欧美时尚,创造出独特的民族风格, 有鲜明的个性。

创作的三个阶段阿尔托的创作范围广泛,从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到市政中心设计,从民用建筑到工业建筑,从室内装修到家具和灯具以及日用工艺品的设计,无所不包。

根据阿尔托建筑思想发展和作品的特点,他的创作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维堡图书馆1927-1935年在建,A.阿尔托设计1923-1944年为初期阶段。

作品外形简洁,多呈白色,有时在阳台栏板上涂有强烈色彩;建筑外部有时利用当地特产的木材饰面,内部采用自由形式。

代表作为维堡图书馆(1927-1935)和帕伊米奥结核病疗养院(1929-1933)。

芬兰帕伊米奥结核病疗养院,芬兰现代主义建筑名作,1929-1933年建,A.阿尔托设计1945-1953年为中期阶段,创作已臻于成熟。

这时期他喜用自然材料与精致的人工构件相对比。

建筑外部常用红砖砌筑,造型富于变化。

他还善于利用地形和原有的植物。

室内设计强调光影效果,讲求抽象视感。

代表作为芬兰珊纳特赛罗市政中心(1950- 1952)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宿言-贝克大楼(1946-1949)。

芬兰珊纳特赛罗市政府中心,1950-1952年建,A.阿尔托设计1953-1976年为晚期阶段,这时期建筑再次回到白色的纯洁境界。

作品空间变化丰富,发展了连续空间的概念,外形构图重视物质功能因素,也重视艺术效果。

代表作为伊马特拉附近的伏克塞涅斯卡教堂(1956-1958)、德国沃耳夫斯堡的沃尔斯瓦根文化中心(1958-1962)和不来梅市的高层公寓大楼(1958-1962)。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贝克大楼,1946一1949年建,A阿尔托设计德国活尔斯瓦根文化中心,1958-1962年建A.阿尔托设计赫尔辛基芬兰地亚会议厅,1962-1975年建,A.阿尔托设计阿尔托主要的创作思想是探索民族化和人情化的现代建筑道路。

他认为工业化和标准化必须为人的生活服务,适应人的精神要求。

阿尔托的创作范围广泛,从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到市政中心设计,从民用建筑到工业建筑,从室内装修到家具和灯具以及日用工艺品的设计,无所不包。

他说:"标准化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房屋都一模一样,而主要是作为一种生产灵活体系的手段,以适应各种家庭对不同房屋的需求,适应不同地形、不同朝向、不同景色等等。

"他所设计的建筑平面灵活,使用方便,结构构件巧妙地化为精致的装饰,建筑造型娴雅,空间处理自由活泼且有动势,使人感到空间不仅是简单地流通,而且在不断延伸、增长和变化。

阿尔托热爱自然,他设计的建筑总是尽量利用自然地形,融合优美景色,风格纯朴。

简洁、实用是芬兰设计的特点,构思奇巧是芬兰设计的精髓。

芬兰人特别擅长利用自然资源达到设计目的。

Alvar Aalto开辟了家具设计的新道路,在30年代创立了"可弯曲木材"技术,将桦树巧妙地模压成流畅的曲线。

阿尔托将多层单板胶合起来,然后模压成胶合板,这些实验创造了当时最具创新的椅子。

1936年,阿尔瓦·阿尔托为他负责室内装修设计的赫尔辛基甘蓝叶餐厅(Ravintola Savoy)设计了一款花瓶作为装饰品之一,即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经典玻璃制品,不仅在1937年巴黎国际博览会上展现了芬兰现代设计的水平,还成为世界众多博物馆的珍藏品,并在1988年获得国际桌上用品奖。

其设计趣味来自随意而有机的波浪曲线轮廓,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对称玻璃器皿的设计标准。

人们猜测波浪曲线轮廓象征着芬兰星罗棋布的湖泊。

这是天才的设计大师阿尔托除了建筑之外,为玻璃器皿制造业留下的经典杰作。

从年龄上看阿尔托花瓶已经是"古董",但从设计上看,他至今仍然很超前,很现代。

芬兰地处北欧,盛产木材,铜产量居欧洲首位。

阿尔托设计的建筑的外部饰面和室内装饰反映木材特征;铜则用于点缀,表现精致的细部。

建筑物的造型沉着稳重, 结构常采用较厚的砖墙,门窗设置得宜。

他的作品不浮夸,不豪华,也不追随欧美时尚,创造出独特的民族风格,有鲜明的个性。

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阿尔托的杰作比比皆是,有赫尔辛基理工大学的校园,芬兰大厦(Finlandia)音乐厅及会议中心,赫尔辛基文化宫,斯道拉·恩索(StoraEnso)公司总部大楼等等芬兰地外北欧,冬季气候寒冷,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自然环境造就了芬兰,浪漫而又具有人情的民族风格。

阿尔瓦"阿尔托是现代建筑第一代著名大师之一,人情化建筑理论的倡导者,他深受芬兰地域传统的影响,重视建筑作品的有机性,力求建筑与自然环境结合,在建筑中表现出传统的地方特色,又不失时代的功能要求和科技要求。

根据阿尔瓦建筑思想的发展和作品的特点,大致可以把他的创作品分为三个阶段:一、初期阶段(1923—1944)也称之为“第一白色时期”,在这个时期里的创作基本上是发展欧洲的现代建筑,并结合芬兰的特点,作品外形简洁,多呈白色,有时在阳台栏板上涂有强烈色彩,或者建筑外部利用当地特产的木材饰面,内部采用自由设计。

代表作品:帕米欧疗养院,玛利亚别墅。

二、成熟时期(1945—1953)也称之为“红色时期”或“塞尚时期”。

这个时期他常喜欢利用自然材料与精细的人工构件相对比,建筑外部经常用红砖砌筑,造型自由弯曲,变化多端,且善于利用地形和自然绿化,室内强调光影效果,形成抽象视感,代表作品:珊纳特塞罗市政厅。

三、晚期(1953—1976)也称之为第二白色时期,这时期再次回到白色的纯洁境界,建筑作品空间变化莫测,进一步表现流动感,外形构图既有功能因素,更强调艺术效果,代表作品:路易卡雷住宅,芬兰音乐厅。

阿尔托的作品充分表现了地域性和民族性格,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几种:1、人、环境和场所阿尔托一直认为建筑是为人服务的,建筑对他是一种媒介,借此表达他的生活方式和经历,建筑师不仅是职业,也是一种使命,对人的关怀成为他设计的核心,例如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社区里人与人的关系,确定空间是否与空间内人的活动相适宜。

对于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一方面,阿尔托办求他的建筑不仅是环境和城市结构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他通过建筑创造了一种场所,这种场所不是单一的室内或室外空间,而是室内外空间,建筑形体,建筑材料和光线交织在一起,形成与地形特征相符,又有自己个性的环境,这种场所不是为了好看而设计的,而是围绕着人的需要来设计,因此这种场所充满了内涵和人情味。

如玛利亚别墅的流线处理,赫尔辛基全国民众退休金管理局抬高的内院。

2、空间和光在阿尔托的建筑里,光线空间和结构总是结合在一起,光是建筑灵魂,在芬兰温暖的是阳光十分珍贵,阿尔托对建筑的采光方式考虑得很仔细,他建筑中的任何一个开口及形状都有着特殊的意义,屋顶采光是他建筑特色之一,如他在维普里图书馆阅览厅内采用圆形屋顶采光窗,这种话筒形的圆锥体开口深1.8m,太阳光在内壁反射入室内,整个阅览室充满了温射的自然光,这种采光与北欧寒冷的气候相符。

3、直线与曲线阿尔托经常采用“L”平面塑造出一个方形庭院,既利于北欧房子的保暖,又有北方人所需的安定感,在阿尔托的大部分作品中未曾着意设计一个封闭庭院,而是不断发展了“L1”形布局。

因为对他来说,室外半围合空间,既便于生活起居,又容易和自然环境结合,这一点在阿尔托夏季别墅和阿尔托事务所中体现的非常清晰。

阿尔托经常使用曲线,一种是自由曲线,如“麻省理工学院学生宿舍大楼”,其灵感来源于芬兰优美的海岸线,另一种是蝴蝶线,如“不莱梅市高层公寓大楼”,阿尔托借用仿生建筑学原理,隐喻着蝴蝶展翅,同时又结合他惯用的浪漫造型手法,使作品在平面与外观上均有显著特色。

波形面是阿尔托设计手法的一大特征,从维普里市立图书馆的波浪形天花,到麻省理工学院贝克大楼的蜿蜒体型都反映了它使用这种手法时所考虑的功能因素,同时也为建筑艺术塑造了新的空间形式,产生了动态感,犹如巴洛克建筑手法的再现,隐喻着自由,奔放的性格。

4、强化与弱化强化与弱化是阿尔托在处理建筑与环境关系时常用的手法,如伏克塞涅斯卡教堂,阿尔托使用纯净的白色墙面,弱化与天空的界线,而参差不齐的开窗方式,强化与树林的呼应,这一弱一强,就将建筑完美的融到环境里。

体量的弱化与秩序的强化在阿尔托的作品也经常使用,他为图把建筑的总体量表现为若干片断,弱化对环境的影响,这些片断再以某种变导的秩序组合,反映建筑的空间是由许多平面或实体所构成,隐喻着建筑发展的观点。

5、材料的运用阿尔托的成就和天才之一就是对不同材料的理解和自己的表达形式,对材料的运用,首先要求的是对材料特性的认识,进一步寻找材料与空间构造的关系,他最常用的材料就是当地传统的木材和红砖;阿尔托常应用两种不同性质的材料组合在一起,取其质地与颜色的对比,并以柔和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环境取得协调。

6、竖线的抽象森林在芬兰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阿尔托把森林中最基本的符号“竖线”抽象出来运用到建筑上,从玛利亚别墅木板的构造方式到伏克塞涅斯卡教堂参差的开窗形式,再到芬兰音乐厅片断的组合形式,都反应了这一主题,对以后的芬兰建筑也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