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五运六气之六气的奥秘
风水一起学77-五运六气

风水一起学77-五运六气五运六气是建造新宅需要考虑的,我们之前总讲盖房子需要注意和避开各种凶煞,今天就讲一个对盖房子有帮助的六气,如果能纳到这六气,对房子整体宅体将有有很大提升。
五运六气是中医理论,中医的都得懂这个,有句话说得好:不通五运六气,遍读书方无济。
是通过主气和客气在不同年份五行生克来判断什么季节呀容易引发哪方面的疾病,来预防和治疗。
五运六气的五运就是天干合化,如甲己之年合化土,甲己都是土年,五运说的也就是五行金木水火土,再通过六气的主气和客气来考虑哪个年份哪个五行太过和不及,六气为: 初之气为厥阴风木、二之气为少阴君火、三之气为少阳相火、四之气为太阴湿土、五之气为阳明燥金、终之气为太阳寒水,为了表示太过和不及的程度呀,把古代五音阶纳入进来,角、徵、宫、商、羽,所以也叫“五音六气”。
中医不说了,主要说我们阳宅风水的六气怎么找。
我们阳宅风水用到是六气,六气分为主气与客气,主气是固定的,客气是轮换的。
纳六气要用到二十四节气,二十四山,主气与客气的生克关系来判断哪个座山在哪个节气盖房子是否纳到六气,纳到最好,不纳到只是不得其吉而已,也不用太过于强求纳六气而轻凶煞,反而是得不偿失。
先说主气初之气厥阴风木对应的节气是大寒-惊蛰,对应的二十四山是:甲乙寅卯巽。
二之气少阴君火对应的节气是春分-立夏,对应的二十四山为:丙巳三之气少阳相火对应的节气是小满-小暑,对应的二十四山是:丁午四之气太阴湿土对应的节气为大暑-白露,对应的二十四山为:辰戌丑未艮坤五之气阳明燥金对应的节气是秋分-立冬,对应的二十四山为:申庚酉辛乾终之气太阳寒水对应的节气为小雪-小寒,对应的二十四山为:亥壬子癸也就是每个气对应两个月。
下面说客气子、午年-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丑、未年-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寅、申年-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卯、酉年-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辰、戌年-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巳、亥年-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把年份对应的司天放到三之气,按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和太阳顺时针对应初之气至终之气便可以。
五运六气推算方法

五运六气推算方法胜复:岁运不及,为相胜之气所胜,胜气当令一段时期后,被抑的不及之气会产生相生之气来报复胜气。
如岁木不及,燥气大行以后,会产生火气来复。
另,岁运太过,亢盛失常以后,亦会出现胜己之气出来报复的情况。
在胜复情况下,气候变化较大,病变亦比较复杂。
郁发:五运之气受到制胜而过度被抑制,则可郁极而发。
如木运过胜,土气过度受抑,则可郁极而爆发。
郁发时气候常有剧烈的变化,发过之后则气归于平。
其病变则与郁发之气有关,如土郁之发多病心腹胀满、肠鸣下利、呕吐霍乱、痰饮、水肿等病。
(二)六气的主客变化情况1.主气的常变六气正变(常):主岁之气,应时而至。
说明气候比较正常,疾病亦不会有太多的异常。
六气胜复(变):主岁之气未至而至,是为太过,太过则本气过亢而所胜之气受病。
所胜之气又会产生复气,复气过甚亦会使气候和疾病出现较大异常。
2.客气的司天、在泉司天和在泉之气对一年的气候和疾病亦有较大影响。
一般来说,司天主要影响上半年,在泉主要影响下半年。
3.客主加临客气加临于固定不变的主气之上,按其五行生克关系判断其常变顺逆。
客主相同或相生为常为顺,相克则为逆。
君相二火则以"君位臣则顺,臣位君则逆"。
(三)运气合治的周期变化五运5年(10年)一个小周期,六气6年一个小周期,运气合治,故30年为一纪,60年为一周,其德、化、政、令全部出现。
掌握60年的运气格局纪能推算任何年份的气候和疾病情况。
(七篇大论,特别是《六元正纪大论》有了推算。
)二、运气推演举例例1:癸未年(2003年)运:少徵火(阴火不足,伏明)气:太阴湿土司天;左间少阳相火,右间少阴君火。
太阳寒水在泉;左间厥阴风木,右间阳明燥金。
[交司时刻:初运起于壬午年(2002)大寒日(农历12月18日癸巳亥时初刻)五运格局:客运:火(少徵)土(太宫)金(少商)水(太羽)木(少角)主运:木(太角)火(少徵)土(太宫)金(少商)水(太羽)六气变化格局:初之气(大寒惊蛰 1.20 .21)客气厥阴(风木);主气厥阴(风木)二之气(春分立夏 3.21 .21)客气少阴(君火);主气少阴(君火)三之气(小满小暑 5.21 .23)客气太阴(湿土);主气少阳(相火)四之气(大暑白露 7.239.23)客气少阳(相火);主气太阴(湿土)五之气(秋分立冬 9.23 .23)客气阳明(燥金):主气阳明(燥金)终之气(小雪小寒 11.23 .1.21)客气太阳(寒水);主气太阳(寒水)运气特点:火运不及;太阴湿土司天。
中医~什么是五运六气

中医~什么是五运六气什么是“五运六气”呢?五运六气主要是由“五运”和“六气”两部分组成的。
什么是五运呢?五运,即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运动。
什么是六气呢?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的变化。
因为暑和火性质相同,所以运气学说中的六气是指风、君火、相火、湿、燥、寒。
五行临御五方,合应五时,就产生了寒、暑、燥、湿、风五时气候更迭的主气,反映出一年中气候寒、热、温、凉的变化。
故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素问。
天元纪大论》)。
五气和五行,分则二,合之则一。
化气为风、寒、湿、燥、火,成形为木、火、土、金、水。
形气相感,形化气,气成形,形为阴,气为阳,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故曰:“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
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
~《素问》天元纪大论六气为病,其化寒化热,总由邪气与人身两者之阴阳而定。
若阳邪感阳胜之体,则化热速;阴邪感阴胜之体则化寒速。
若阳胜之体而感阴邪,阴胜之体感阳邪,邪虽重而证轻缓,此阴阳和合,自能缓解,《伤寒论》谓:“阳得阴则解,阴得阳则解”。
虽其所论之阴阳不同,其理则一,此亦阴阳相得之理。
六气之邪感人,感之重者而即病,为伤寒、温热、暑湿、燥症等。
感之轻者不会立即发病,其邪漫延,或乘人身内在之素因,或乘饮食劳作之失宜,因隙入内而潜伏,潜伏于可容邪之处。
《内经》云:“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
今独解六气病之“伤燥病”,燥者,阳明燥金,乃肺与大肠之气也。
诸涩枯涸,干劲揭皴,皆属于燥。
燥病,是秋天的主气,故燥病多见于秋天。
外燥与气候环境有关,内燥则是由于体内精血减少,或过多用温燥药物或食物,或热性病后期,或汗、吐、下,下后所致。
有温燥与凉燥之分。
① 温燥:燥有偏热,风热感冒兼有肺燥伤津。
发热,恶寒、口渴,目赤,咽痛,咳痰不爽带血丝,尿短赤,苔薄黄而干。
五运六气

中医有一个根本的特色,是整体观念。
中医的整体观念是将人放在宇宙、天地这个大背景里去考虑,人的状态、健康、疾病,都与它们密切相关,人与天地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个实在的整体。
人是作为天地这个整体的小局部,因而,必须遵循局部服从整体的原则,也就是“物由之,人应之”的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最能体现这个特色的就是五运六气了。
一、解读五运六气五运六气涉及到五运(中运)、六气、主气、客气等,下面分别介绍。
由于这部分会涉及到天干、地支以及三阴三阳等称谓,初次接触有一定的难度。
(1)五运首先,我们来看,每一个农历年都有一个由天干和地支组成的年份,如辛卯年,“辛”属天干,“卯”属地支。
天干共有十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天干两个一组,与五运对应,其中1、6是一组,2、7是一组,……每组对应相同的运(见下表)。
五运也叫做中运,是一年的主运。
五运有木、火、土、金、水五种情况。
其中又分太过与不及。
中运太过,为本气流行;中运不及,为克已之气流行。
表一:五运(中运)与天干土甲太过已不及金乙不及庚太过水丙太过辛不及木丁不及壬太过火戊太过癸不及2011年是辛卯年,从表中可见,辛对应水运,情况是不及,则该年的中运是水运不及,而土克水,则为土气流行;2012年是壬辰年,从表中可见,壬对应木运,情况是太过,则该年的中运是木运太过。
是不是很好算呢?(2)六气十二地支即对应六气的司天因素。
六气代表的是三阴三阳,是风、寒、暑、湿、燥、火。
与五运的分法一样,十二地支也可以两个一组,分成六组,1、7一组,2、8一组,……,每组对应相同的气。
在一年中,司天主要影响上半年。
表二:六气与地支少阴君火子午太阴湿土丑未少阳相火寅申阳明燥金卯酉太阳寒水辰戌厥阴风木巳亥再来看在泉因素,在泉与司天是阴阳对立的关系,知道司天,就可以算出在泉。
具体是:三阳司天,必定三阴在泉;三阴司天,必定三阳在泉。
一阳对一阴,二阳对二阴,三阳对三阴。
在一年中,在泉主要影响下半年。
一篇文章读懂中医最深奥的学问:五运六气!

一篇文章读懂中医最深奥的学问:五运六气!小编导读五运六气看似是很复杂的理论,其实只要明白了基本原理,则可以非常简单地推导出其中的运气条件。
本文从五运六气的总体出发,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五运六气的整体框架,包含了五运六气的基础框架内容,如能够深入学习,从一定程度上掌握五运六气的基本规律,也是入门整体内容的不错选择。
能细读、能深思、能实行,则大有所益!一、缘起雅斯贝尔斯说“哲学起源于惊奇”,譬如人民看见了雷电,就会觉得很奇怪,西方就有科学家去捕捉雷电,但是很多人见识过雷电的危害后,就知道雷电会致命。
比如,在中国,就以天打雷劈作为一种最严重的处罚,谁要是做了大逆不道的事情,就会被天打雷劈。
哲学,其实在中国古代就是所谓的“道”,研究的不是一个小小的实物,但是同时又研究每一个实物。
在众多学问的开端,都有一个问。
比如《楚辞》中有一篇文章“天问”就很好地体现了远古文明对这个世界的困惑与心态。
只不过,中国是一个善于总结的民族,是一个极其重视历史的民族,所以历史上不管有什么事情发生,我们都会总结凝练,最后形成理论,被“藏诸名山,传诸后世”,而所有这些学问的渊源都是《周易》。
《周易》的学问渊源又是上古圣人的“仰观俯察”,得天地之象,世历三古,人更三圣。
有了这些基础,才有整个中华文化的后续发展,甚至在殷商时期,人民崇拜的是天空中飞的玄鸟,也就是现代大家知道的燕子。
其实,燕子之所以成为图腾,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燕子是候鸟,可以指示节气变化;二是燕子是天空中飞翔的动物,具有一定的天文属性。
农业文明是靠天吃饭的,所以气候是所要关注的要点。
五运六气就是这么一种学问,其包含了两个体系,一个是五运体系,另一个是六气体系,这两个体系都可以很好地解释很多问题,但是如果要非常精准地预测,就必须结合起来。
现代很少有人会关注天文,因为我们对气候的求知欲并没有以前那么强烈,而古人的经验又足以让我们正确地进行生产。
但是,正是因为我们对天象的关注没有太在意,很多时候气候的预测就会出错,不能很好地提前预知。
五运六气推算方法

五运六气推算方法胜复:岁运不及,为相胜之气所胜,胜气当令一段时期后,被抑的不及之气会产生相生之气来报复胜气。
如岁木不及,燥气大行以后,会产生火气来复。
另,岁运太过,亢盛失常以后,亦会出现胜己之气出来报复的情况。
在胜复情况下,气候变化较大,病变亦比较复杂。
郁发:五运之气受到制胜而过度被抑制,则可郁极而发。
如木运过胜,土气过度受抑,则可郁极而爆发。
郁发时气候常有剧烈的变化,发过之后则气归于平。
其病变则与郁发之气有关,如土郁之发多病心腹胀满、肠鸣下利、呕吐霍乱、痰饮、水肿等病。
(二)六气的主客变化情况1.主气的常变六气正变(常):主岁之气,应时而至。
说明气候比较正常,疾病亦不会有太多的异常。
六气胜复(变):主岁之气未至而至,是为太过,太过则本气过亢而所胜之气受病。
所胜之气又会产生复气,复气过甚亦会使气候和疾病出现较大异常。
2.客气的司天、在泉司天和在泉之气对一年的气候和疾病亦有较大影响。
一般来说,司天主要影响上半年,在泉主要影响下半年。
3.客主加临客气加临于固定不变的主气之上,按其五行生克关系判断其常变顺逆。
客主相同或相生为常为顺,相克则为逆。
君相二火则以"君位臣则顺,臣位君则逆"。
(三)运气合治的周期变化五运5年(10年)一个小周期,六气6年一个小周期,运气合治,故30年为一纪,60年为一周,其德、化、政、令全部出现。
掌握60年的运气格局纪能推算任何年份的气候和疾病情况。
(七篇大论,特别是《六元正纪大论》有了推算。
)二、运气推演举例例1:癸未年(2003年)运:少徵火(阴火不足,伏明)气:太阴湿土司天;左间少阳相火,右间少阴君火。
太阳寒水在泉;左间厥阴风木,右间阳明燥金。
[交司时刻:初运起于壬午年(2002)大寒日(农历12月18日癸巳亥时初刻)五运格局:客运:火(少徵)土(太宫)金(少商)水(太羽)木(少角)主运:木(太角)火(少徵)土(太宫)金(少商)水(太羽)六气变化格局:初之气(大寒惊蛰 1.20 .21)客气厥阴(风木);主气厥阴(风木)二之气(春分立夏 3.21 .21)客气少阴(君火);主气少阴(君火)三之气(小满小暑 5.21 .23)客气太阴(湿土);主气少阳(相火)四之气(大暑白露 7.239.23)客气少阳(相火);主气太阴(湿土)五之气(秋分立冬 9.23 .23)客气阳明(燥金):主气阳明(燥金)终之气(小雪小寒 11.23 .1.21)客气太阳(寒水);主气太阳(寒水) 运气特点:火运不及;太阴湿土司天。
五运六气天大的一点小秘密

五运六气天大的一点小秘密在五运六气的运转中,一共有六种运转方式混绕躔度在一起,这六种运转方式分不开,不管你真正地掌握了多少知识,你都无法把五运六气转起来。
五运六气的运转动不起来,就没有办法知道时间是怎样走着的,时间的余气是怎样来的,不足是怎样来的,中医的医理是怎样符合到五运六气上的。
万民式的研究《黄帝内经》的人,更是无法知道它,说明它,应用它。
比如,当求左右二间气的时候,司天的气为正宫,为当其位的气,当其时的气。
左右的间气为緯宫。
当其位当其时的气,论的只是司天气的盛衰。
司天的气为真气,同司天的气为正气。
司天的气总是气化专一。
是阳从阴化,还是阴从阳化,都从的是司天的气,不入合到左右间气中去。
求得是司天气的阴阳平衡。
故为“司天的气在正宫,天令专化”。
在求五运六气这种专化的时候书中告知,总是要先立起年的年气,(为了区别当其位,当其时司天的气和间气司天的气,为了说话的方便,往往有时把当其时司天的气叫大司天的气,把间气司天的气叫小司天的气。
)而且年气总是把它放在正南方,即离方,夏天的位置上。
夏天的气位,在五色戊癸火的气位中,即,在少阳火的气位。
叫天周的第三气位上,左右有四间气。
然后按照二十四节气分布的顺序看气。
看的是步气,看的是当其时哪一个节气的侯气。
凡是这样看五运六气的人,都是《黄帝内经》里说的方法,凡不是这样看气的人,都不是用《黄帝内经》里说的方法。
凡是这样看气的人,必是唐·王冰随文注释的方法和明·马莳注释的方法。
一切用《奇门》的方法符合,用《十二僻卦》和《六十四卦》的方法符合,都是无法办到的。
更无法把五运六气的道理符合到天度,脉度,肉度,筋度,骨度,阴阳,上下,左右。
在《黄帝内经》给出的五运六气的运转图中,外圈的六元六气叫上位,里圈五运的气叫下位。
运转时,书中说“推其天地”。
外圈的六气叫“天”,叫主气,叫人的十二条经脉。
里圈五运气的气叫“地”,叫春、夏、长夏、和秋、冬的气位,叫五脏六腑,叫主运的气。
中医五运六气基本知识

中医五运六气基本知识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中医里超级神秘又超有趣的五运六气。
这五运六气啊,就像是中医界的魔法密码一样。
你可以把五运想象成五个超级英雄,各自有着独特的超能力。
木运呢,就像是春天里那个活力满满的精灵,所到之处都充满了生机,就像它拿着魔法棒一点,花草树木就蹭蹭地长起来啦。
火运就像是个热情似火的舞者,跳着最热烈的舞蹈,带来炎热和活力,感觉就像太阳都成了它的跟班,到处都是炽热的气息。
土运呢,那可是个憨厚老实的大管家,默默地掌管着万物的根基,就像大地母亲一样,包容着一切,所有的东西都在它的怀抱里稳稳当当的。
金运像是个冷酷的剑客,所到之处,一片肃杀之气,叶子纷纷掉落,就像被它的剑气扫过一样。
水运就像个神秘的冰法师,把世界变得寒冷而静谧,河流都像是被它施了魔法,乖乖地冻起来。
再来说说六气,这六气就像是天气精灵们的聚会。
风、寒、暑、湿、燥、火这六位小精灵,各自有着独特的性格。
风就像个调皮的小鬼,到处乱窜,一会儿吹吹你的头发,一会儿又把树叶吹得沙沙响。
寒呢,就像个冰冷的大怪兽,所到之处都被冻得哆哆嗦嗦的。
暑气就是个热情过头的家伙,在夏天里把大家热得只想躲在空调房里。
湿气就像个黏人的小妖怪,让你感觉浑身都不舒服,像是被裹在湿漉漉的棉花里。
燥气像个干巴巴的小老头,走到哪里都把水分带走,让你的皮肤干干的。
火气嘛,就像个暴躁的小火龙,一不小心就发火,让人口干舌燥、喉咙痛。
五运六气组合起来就更神奇了。
它们就像一场超级复杂又有趣的大戏。
有时候,木运和风气相呼应,那就像是春天里的一场欢乐派对,万物生长,微风轻拂,那画面简直美极了。
要是金运和燥气凑到一块儿,那就是一场“干燥大作战”,整个世界都变得干干的,皮肤都要抗议啦。
中医通过解读五运六气,就像是在解读大自然这个超级大老板的心情。
知道了这个心情,就能预测疾病的发生,提前做好准备。
这就好比你知道明天要下大雨,就提前带伞一样。
它可不是什么封建迷信,而是古人通过长时间的观察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五运六气之六气的奥秘解读五运六气之六气的奥秘《破解五行》节选作者:容建平解读六气六气是什么,六气是指风、寒、暑、湿、燥、火这六种各有不同特征的自然气候现象,简称为“六气”。
六气是大地上的风云变幻,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气候现象,六气虽然有各自的表现特征,形成各自独立的性质功能,但从本质上分析,六气共同由阴气阳气相互运动变化而制造出来,阴气阳气在相互消长的量变过程中,由量变引起质变,在不同的质变范畴内,形成六个各个特色的波段,这些波段分别以风、寒、暑、湿、燥、火为特征,在地球的近地大气层上显示出来。
六气有这样的特点,它主要确定在以一年时间为基础,对全年进行分段统管的六气变化,而出现在每月支、每日支、每时支周期上的变化,则不称为六气。
六气的具体统治方式,是在每一年当中,将四季划分为平均的六个时段,风、寒、暑、湿、燥、火各占有其中的一个时段,每个时段的时间为两个月。
古代人将统治这六个时段之气,按照排列顺序分别称之为初之气、二之气、三之气、四之气、五之气、终之气,初之气统管正月和二月,二之气统管三月和四月,三之气统管五月和六月,四之气统管七月和八月,五之气统管九月和十月,终之气统管十一月和十二月。
虽说阴气阳气的相互运动变化在制造出六气,但又是谁在制造这阴阳运动变化呢,追根寻底,是天上的五运在幕后策划,天上五运之气被地球吸收后,再经过转化,于是生成了六气,人们应该注意到这样的天地对应关系,在一年之中,五运之气制造出初运、二运、三运、四运、五运,按顺序统辖每一年中的相关时空,受到五运的影响,地上产生出初之气、二之气、三之气、四之气、五之气、终之气,与其遥呼相应,在天运和地气之间,金运和燥气有相同性质,木运和风气有相同性质,水运和寒气有相同性质,火运和火气有相同性质,土运和湿气有相同性质,暑气的本质为火,因此它也和火气一样,同火运相对应。
如果再从深一层次分析六气的形成原因,发现地球在制造六气过程中的阴气阳气相互量变过程,同两个方面的因素有关,一是同天上的五运变化有关,二是同地球在地支轨道上的运行有关,天上统运五气的影响再加上大地的自行运动,共同制造出了六气。
五运有两种运行模式,一种是主运,一种是客运,两者有各自独立的不同运行程序,由此制造的六气也必然有两个体系,一个是由主运制造的六气体系,为主运六气,简称为“主气”,一个是由客运制造的六气体系,为客运六气,简称为“客气”,主气和客气虽然都显示风、寒、暑、湿、燥、火,但它们的运行程序则各不相同。
从对五运的解读中知道,天上的太阳在轨道上运行过程中制造出五运,轮流在统辖不同阶段的时空,形成了五运,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员,天上五运之气的变化,必然会对地球发生相应的影响,这是不可避免地必然要发生的事,在地支轨道上运行的地球,不断地接受到五运之气变化的影响后,必然会作出相应的变化,按照道理,天上五运的性质必然会原样地在地球上复制出来,在地上形成相对应的五气,但人们感到疑惑的是,为什么在吸收了天上的金、木、水、火、土五运之气后,却又不能在地球上原样复制,而在此基础上相应地扩展为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呢,长期以来,不少人前赴后继地试图破解这些在典藉上完全没有解释的疑问,但始终都没有找出其原因所在,以至被遭到以科学的名义向六气提出质疑时,竟然无人能够摆出其中的科学道理理直气壮地回应,疑点的存在,也导致六气被一些人指责为毫无科学根据的臆想。
完全可以肯定,地球在吸收了天上五运之气后,经过转化,再创造性地制造出六气,这必然有它的原因所在,而找出这个原因,才是破解六气之迷的关键,破解这个原因,正是本文要探索的重点。
,、解读主气主气由主运统运时制造的五运变化,经过大地吸收后,再转化为主运六气,简称为“主气”。
主运统运时所制造的五运变化,有一个固定不变的特点,它永远都是按照初运为木运,二运为火运,三运为土运,四运为金运,五运为水运的运行程序,绝对不会因年分的更改而发生变化,每一年都是如此运行,成为一个固定化的运行模式。
地球在吸收了主运统运的五气固定程序模式后,经过转化,也相应地制造出一套固定不变的主运六气运行程序模式,对应地制造出初之气为风气,二之气为火气,三之气为暑气,四之气为湿气,五之气为燥气,六之气为寒气的程序,主气不受年分的变化影响而发生变化,年年都是如此固定地运行。
如果将主运统运制造的五运程序,和主运六气的运行程序相比较,就会发现,两者的五行性质基本上有相同的对应,初运的木运对应了初之气的风气,二运的火运对应了二之气和三之气的火气与暑气,三运的土运对应了四之气的湿气,四运的金运对应了五之气的燥气,五运的水运对应了终之气的寒气,具体的不同之处是六气中多出了一个暑气。
人们或者带有这样的疑问,地球在轨道上运行时,受到太阳的影响,不是已经制造出了有规律性的地支周期现象了么,那些地支不是已经全部都有五行性质的么,寅卯性质为木,巳午性质为火,申酉性质为金,亥子性质为水,辰戍丑未性质为土,它们形成的明显性四季现象,已是人人皆知的事,为什么太阳的影响又会制造出另外的一套六气变化周期现象,有这个可能吗,这有科学根据吗, 受到太阳的影响而同时制造出地支四季现象和主运六气现象,单从表面现象上看,似乎是不可能的事,但从内在性质上作具体分析,这又显得并不矛盾,因为制造地支现象的主体和制造六气现象的主体,分别是太阳中的不同层次的能量物质,不同层次的能量物质,以相互不同的性质,制造出不同的事物现象,这就是以一个太阳的影响力,能够同时制造出地支现象和六气现象的根本原因。
制造地支现象的主体,是太阳中的光和热,特别是太阳制造的热量,为体现地支现象变化规律的主宰,热量在地支周期中的体现,为一种显性表达,光能够被人们直接观察,热能够被明显地感地觉得到,这种亲身感受,在人们的体验中形成了春夏秋冬的四季现象,这种现象成为了人们认识地支周期的基本概念。
制造六气现象的主体则是五运,五运之气是太阳中有别于光和热以外的信息能量波,信息能量波最突出的形态是频率,频率是一种隐性表达,它与光和热的波频不一样,为处于光波和红外线波以下的低频波段,它们不能被人们直接感受到,虽然人们对这些频率没有特别的感觉体验,但它却实实在在地发挥着作用,正是由于信息能量波的频率不能直接被感觉和认识,因此五运之气的本质长期以来不能被人们正确地理解,人们只在《黄帝内经》对风、寒、暑、湿、燥、火的解释中,发现它作用力的存在。
热量和信息能量波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热量具有滞留性质,它可以在物质上停留一段时间,而信息能量波则没有这种性能,热量能滞留,由它的物理性质所决定,在以地支为规律的季节转换过程中,这种滞留性制造出了季节转换过渡期,四个季节的转换,相应地制造出四个过渡期。
应该注意到,一年中十二地支的变化,分别为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子、丑,寅卯为春季木气,当它转化为巳午夏季火气时,中间有一个土气辰在中间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同样,夏季火气转化为秋季金气时,也有一个土气未在中间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当秋季金气转化为冬季水气时,也有一个土气戍在中间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当冬季水气转化为春季木气时,一样有一个土气丑在中间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由于信息能量波没有滞留性,来就到,去就走,由接收信息能量波而制造出来的六气之间,根本就不存在有什么过渡期,在风气统治两个月后,立刻转换给火气,火气统治完后,立刻转换给暑气,暑气统治完后,立刻转换给湿气,湿气统治完后,立刻转换给燥气,燥气统治完后,又立刻转换给寒气,在寒气统治完后,马上转换给风气,进入下一轮的循环,没有滞留性的阻碍,使得六气转换变得干脆利落,毫不拖泥带水。
受太阳中的光、热、和信息能量波的不同影响,使到地球在自己的轨道上运行时,在制造了一套十二地支的周期现象后,同时又还能够制造出另外一套主运六气周期现象。
由光和热制造的地支变化有这样明显的特点,它体现为春季温暖,夏季炎热,秋季凉爽,冬季寒冷,而且春夏的特征为潮湿,秋冬的特征为干燥,地支的这些气候变化对人体产生强烈的感觉,又是控制大自然生物生长的决定因素,尤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特别明显,令到植物形成一种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有序生长规律。
由信息能量波制造的六气则没有明显的标示性特征,原因是信息能量波的强度远远不如光和热的强度,因此,由信息能量制造的主运六气,其性质特征大大弱于四季的性质特征,于是主气的性质完全被强大的地支四季气候所淹盖,成为一种隐性的存在,隐藏在明显体现的四季气候之中,让人们不容易发现。
既然六气隐藏于四季气象变化之中,那么就必然会在四季气候变化的大背景复盖下,有自己独特的体现,形成独特的风格,虽然六气的这种体现不明显,但还是被我们的祖先发现了,不但发现了,而且还了解清楚了它对自然环境气候和对人体生命的影响状态。
在人们的心中,还隐藏着这样的一个疑问,如果说是主运统运制造的五运之气,经过地球吸收之后,再相应地制造出主运六气来,按理应该制造出一对一对应才是,但不明白为什么那个火运偏偏在对应了一个火气后,又能再对应一个暑气,在主运统运中,初运木、二运火、三运土、四运金、五运水,各自统治的时间基本相同,都为七十三天多一点,这说明五运之间的作用力基本相等,为什么经过地球吸收转化后,单单火运的作用力得到暴增,突然间就有能力制造出一个火气和一个暑气,而在同等的条件下,那木、金、土、水四运就只有安分守己的本份, 这种种的现象显然很不正常,也极不合理,但偏偏事实就是不合常理地如此摆在面前,简直是不容置疑,由此可以断定,既然事实如此,就肯定有它形成这样的原因所在,问题是要知道这其中的原理是什么。
如果单单盯住五运的作用力,想要解开这个谜的话,是不可能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从地球身上找线索,必须明白到,主运六气是由地球吸收了五运之气之后再经转化制造出来的,由于五运的影响力相等,因此,地球在吸收了木运之气后,必然只能相应地制造出一个风气,吸收了火运之气后,只能相应地制造出一个火气,吸收了土运之气后,只能相应地制造出一个湿气,吸收了金运之气后,只能相应地制造出一个燥气,吸收了水运之气后,只能相应地制造出一个寒气,通过这样的对应转化就会发现,暑气应该与五运无关,一个火运根本不可能在转化出一个火气之后,还能再转化出一个暑气来,这是毫无道理的,五运之间作用力为均势的事实作证,证明了暑气根本不是地球吸收了五运之气后制造的加工产品。
因为主运六气全部都是在地球上制造出来,如果暑气不是从吸收五运之气后转化制造的话,那么其来源只有一个,它必定是由地球自行制造出来的产物。
断定暑气是由地球自行制造,有没有科学根据呢,它的原理和过程又是怎样的呢,只要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令人信服,否则的话,只是猜测而已。
断定暑气由地球自行制造,完全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主运统运之气的本质是以太阳为主的信息能量波,请不要忘记,地球本身也一个信息能量波的波源,也时时刻刻不断地在制造和发射着信息能量波,基于这一点,可以想象到,当地球吸收了太阳系的信息能量波后,必然要将它和本身的信息能量波相融合,通过这样的融合,在大地上重新制造出一条组合性的信息能量波,在这条天地组合波的量变过程中,体现为多出了一段火气,而这段被延长了火气,便成为了暑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