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询多址通信系统的门限服务分析方法

合集下载

网络通信中的多址技术和冲突解决方法

网络通信中的多址技术和冲突解决方法

网络通信中的多址技术和冲突解决方法网络通信是当今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人们提供了实时连接和信息交流的便利。

然而,由于大量用户同时使用网络进行通信,往往会导致冲突和传输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多址技术和冲突解决方法应运而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网络通信中的多址技术以及常见的冲突解决方法。

一、多址技术的基本原理多址技术是网络通信中常用的一种技术,它允许多个终端设备同时访问一个共享的通信信道。

多址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通信信道划分为多个时间片或频率带,通过在不同时间片或频率带上进行通信来避免冲突。

常见的多址技术包括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FDMA)、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和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DMA)。

1. 频分多址(FDMA)频分多址是通过将通信信道划分为多个频率带来实现多个用户同时进行通信的技术。

每个用户在不同的频率带上发送和接收数据。

这种技术适用于用户数量较少且稳定的场景,但可能会受到频率资源有限的限制。

2. 时分多址(TDMA)时分多址是通过将通信信道划分为多个时间片来实现多个用户同时进行通信的技术。

每个用户在不同的时间片上发送和接收数据。

时分多址对于用户数量较多的场景非常适用,但需要确保时间同步以避免冲突问题。

3. 码分多址(CDMA)码分多址是通过在通信信道上使用不同的扩频码来实现多个用户同时进行通信的技术。

每个用户在不同的扩频码上发送和接收数据。

码分多址可以在相同的时间和频率上进行通信,适用于用户数量多且同时性较强的场景。

二、网络通信中的冲突解决方法尽管多址技术可以减少冲突和提高通信效率,但仍然存在一些冲突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

1. 载波侦听多址(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载波侦听多址是一种常用的冲突解决方法,它通过监听通信信道上的载波是否被占用来决定是否发送数据。

轮询法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中的基本方法

轮询法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中的基本方法

轮询法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中的基本方法轮询法是一种常用的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其目的是使系统能够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定时执行各项任务,实现任务的及时处理和清晰的时间流程。

下面就介绍轮询法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中的基本方法。

一、任务管理在轮询法中,所有的任务都会被管理起来,按照一定的时间轮询执行。

对于每个任务,都需要设置对应的处理函数和时间间隔,以便系统能按照预定的时间执行相应的任务。

二、时间管理时间管理是轮询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中,一般使用定时器来实现时间管理。

定时器能够根据预定的时间间隔产生一定的时钟脉冲,以便精准地计时。

因此,在轮询法中,通过定时器来控制时间范围,实现各个任务的按时执行。

三、任务调度任务调度是轮询法的核心操作。

在执行任务之前,需要将所有的任务进行调度,判断哪些任务需要执行、哪些任务已经完成、哪些任务需要延迟。

任务调度需要根据时间间隔和优先级来确定任务的执行顺序和执行时间。

四、任务执行任务执行是整个轮询法的核心环节。

对于每个任务,都需要在相应的时间间隔内调用对应的处理函数。

处理函数一般会包含任务的逻辑处理和状态更新等操作,以确保任务的正常执行。

在任务执行完毕后,还需要记录任务执行的结果,以便后续对任务执行的情况进行判断和分析。

五、任务状态管理在轮询法中,任务的状态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包括任务的等待、运行、完成等状态。

系统需要对各个任务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以确定任务的执行结果和状态。

如果任务出现异常或执行错误,需要及时进行处理,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总之,轮询法是一种常见的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其主要基于时间间隔和任务调度进行任务的管理和执行,相对简单并且易于实现。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合理设置时间间隔和优先级,以避免任务冲突和延迟等问题。

门限服务轮询系统中非对称性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门限服务轮询系统中非对称性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门限服务轮询系统中非对称性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门限服务轮询系统作为一种基于云计算的网络负载均衡技术,能够将客户端请求均衡地分配到多个服务器上,从而实现请求的快速响应和高可用性。

然而,在门限服务轮询系统中,由于不同服务器的性能不同,存在着负载均衡的非对称性问题,即在高负载情况下,某些服务器的处理能力可能会远远落后于其他服务器,从而造成请求响应时间的延长和系统性能的下降。

为了解决门限服务轮询系统中的负载均衡非对称性问题,需要对该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算法,以实现系统的高效性和稳定性。

二、研究目标本文旨在研究门限服务轮询系统中的非对称性问题,探讨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机制,分析已有的解决方案和算法,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和算法,以优化门限服务轮询系统的负载均衡性能和稳定性。

三、研究内容1. 门限服务轮询系统中的负载均衡非对称性问题2. 非对称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机制3. 已有的解决方案和算法分析4. 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和算法5. 实验验证和效果分析四、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调研、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

通过对门限服务轮询系统的相关文献和实验数据的搜集和整理,分析非对称性问题的成因和机制,评估已有的解决方案和算法的优缺点,并提出新的优化方案和算法。

同时,通过实验验证和效果分析,评估新方案和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五、研究成果与意义本文通过对门限服务轮询系统中负载均衡非对称性问题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和算法,有效地解决了该问题,提高了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并对门限服务轮询系统的发展和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指导价值。

轮询多址通信系统的门限服务分析方法

轮询多址通信系统的门限服务分析方法
d ie .Ad p mb d e ro h i h oya dp o a it e e aigfn t n meh d o olr ou ra h r n) v o te e d d mak vc an te r n rb blyg n rt ci to fp l sfrne c — i n u o e
摘要 :针对 多个用户共享一个统计复用 的系统 时 ,在轮询 多址通信 系统 的门限服务 中,必须 采用适 当的服务
规 则 ( 预 约 或 轮 询 ) 的 问题 。采 用 嵌 入 马 尔 可 夫 链 理 论 和 概 率 母 函数 的 方 法 ,对 轮 询 排 队 系 统 的 门 限 服 务 如 用 两 种 不 同 的分 析 方 法 进 行 分 析 ,得 到 了相 同 的 门 限 服 务 排 队 系统 的 平 均 排 队 队 长 和 平 均 循 环 周 期 的解 析 结
S E Migh i H n — u , YANG n Bi , ZHAO n —e 。 Do g fng
( .D pr n o l t ncE gneig Mezo w n stt o eh o g,P tn3 5 ,C ia 1 eat t f e r i n ier , i u agI tue f cnl y ui 5 4 hn me E c o n h ni T o a 1 2
Absr c : Ai i h r b e tm u t l es t h r lil xn y t ms,i li g mu t— c e s c m— ta t m ng t e p o lnsa l p e us r o s a e a mu t e i g s se i p ’ poln lia c s o n
2.De a t n f E e to i gn e ig, Xi me i e st p rme to l cr n c En i e rn a n Un v riy,Xi me 6 0 a n 3 31 5, Ch n ; ia

串口主机轮询算法 -回复

串口主机轮询算法 -回复

串口主机轮询算法-回复什么是串口主机轮询算法,它有什么作用,如何实现,以及如何在应用中使用它。

一、什么是串口主机轮询算法?串口主机轮询算法是指通过在主机端不断地轮询各个被连接的串口设备,从而实现数据通信的一种算法。

通常情况下,串口通信涉及两部分:一是主机(或者是一台计算机);另一部分是各个被连接的串口设备,例如传感器、执行机构等等。

在有些情况下,主机需要不间断地与各个设备进行通信,以便不断地获取数据或者进行控制。

如果每次通信都是由被连接的设备来启动,那么主机端就会非常被动,而且容易出现通信延迟的问题。

而采用串口主机轮询算法,主机会主动地向各个设备发送数据请求,从而使得数据传输更加平稳和高效。

二、串口主机轮询算法的作用串口主机轮询算法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1. 实现通信协议:不同的串口设备之间,可能采用不同的通信协议。

而通过主机端的轮询算法,就可以按照各个设备所要求的协议类型,发送不同的数据请求,从而实现设备间的数据传输。

2. 优化通信延迟:对于需要不断和各个串口设备通信的应用场景,采用轮询算法可以大大优化通信延迟,提高数据的实时性。

3. 动态管理设备:对于通信设备的数量和种类都难以预知的系统,采用轮询算法可以在不需要编写大量专门的驱动程序的情况下,对设备进行动态管理。

三、串口主机轮询算法的实现首先,需要通过操作系统提供的串口通信接口,以及各个设备所支持的通信协议,确定数据的格式和传输规则。

然后,在主机端,需要编写一个轮询线程,不断地向各个被连接的设备发送数据请求。

根据具体情况,轮训线程可以有以下几种实现方式:1. 定时轮询:周期性地向各个设备发送数据请求,例如每隔100ms。

2. 基于事件的轮询:在设备发生事件时,向相应的设备发送数据请求,以减少通信延迟。

3. 自适应型轮询: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动态调整轮询周期,以达到最优的数据传输效果。

对于每个设备,需要针对其所支持通信协议进行相应的封装和解析。

离散时间完全与限定(K=1)服务两级轮询系统理论研究的开题报告

离散时间完全与限定(K=1)服务两级轮询系统理论研究的开题报告

离散时间完全与限定(K=1)服务两级轮询系统理论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依据现代社会中,服务质量已经成为了客户选择服务的重要指标之一。

因此,服务业向着高效、快捷、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不断前进。

服务质量的提高与技术创新密切相关,而轮询技术已经成为了提高服务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本课题研究中,我们将探讨离散时间完全与限定(K=1)服务两级轮询系统理论,为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服务两级轮询系统是一种自然的人类服务行为,其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有助于提升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本研究的目的是:对离散时间完全与限定(K=1)服务两级轮询系统进行理论分析,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研究系统的稳定性、服务水平、等待时间分布等指标,为服务提升提供决策支持。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离散时间完全与限定(K=1)服务两级轮询系统:1.服务两级轮询系统的概念与特征;2.系统模型的建立:基于排队论模型,构建离散时间完全与限定(K=1)服务两级轮询系统模型;3.系统稳定性:通过稳态概率分析,确定系统稳定性和系统性能;4. 服务水平:研究系统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关系,分析服务时间分布规律;5. 等待时间分布:分析离散时间完全与限定(K=1)服务两级轮询系统的等待时间分布,为实际服务中的时间安排提供参考。

四、预期研究结果以离散时间完全与限定(K=1)服务两级轮询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系统的稳定性、服务水平、等待时间分布等指标,并探讨这些指标的影响因素。

预期的研究结果包括:建立基于排队论的离散时间完全与限定(K=1)服务两级轮询系统模型;确定系统稳定性和系统性能;分析服务时间分布规律;探讨系统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关系;分析离散时间完全与限定(K=1)服务两级轮询系统的等待时间分布。

这些研究结果将对服务业实际应用中的服务质量提升和时间安排提供有力支持。

五、研究方法本研究将基于排队论模型,并结合实际服务场景,建立离散时间完全与限定(K=1)服务两级轮询系统模型。

轮询多址通信系统丢失率分析

轮询多址通信系统丢失率分析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理工版 )
2007年 8月
Journal ofK unm ingU n 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 o.l 32 N o 4 A ug. 2007
轮询多址通信系统丢失率分析
李俊生 1, 蔡 群2, 胡亚鹏 1, 段良和3
1. 2输入缓冲器的容量无限时
设 tn 时刻计时开始, 此时如缓冲器中有信息包存在, 则服务器将直接对其服务. 若缓冲器中无信息包, 则
将时钟向后递推任意 1 = R ∀1 ( z ) | z# 1 时隙 (其母函数用 R1 ( z) 表示 ), 以等待信息包的到来. 若 tn 时刻缓冲器
中有信息包数 !( tn ) = ∀的概率为 P ( !( tn ) = ∀), 且 tn+ 1 时刻系统的服务器为其成功地服务了一个信息包, 并 间歇了 R ( z ). 如此期间 (即一个服务周期内 ) 到达系统的信息包数为 j的概率为 P∀, n ( #( tn ) = j ), 则此时系统
( 1)
其中:
G tn ( 0) =
11- (
(+ ) + - 1)
( 2)
1. 3输入缓冲器的容量有限时
1) 状态概率母函数: 由于缓冲器容量有限, 并考虑到业务的突发性, 所以系统必存在信息包丢失 [ 7] .
%
为求系统的信息包丢失率 P , loss 先重构概率空间 (缓冲区大小为 L = 0, 1, 2, ∃ ), 因为 pi = 1,
3. F acu lty o f Con tinu ing Education, K unm ing U n iv ers ity o f Science and T echno logy, K unm ing 650051, Ch ina)

具有贝努利反馈的批到达门限服务与1—有限服务轮询系统

具有贝努利反馈的批到达门限服务与1—有限服务轮询系统


服 务 器 从 第 i 到 第 i 1 的 行 走 时 间 站 + 站
R S ( ): E ep 一 S ) (x ( R ) r E( l= R)
各 站输人 过程 、所有服 务 时间 、 有行走 时 间均相互独 立 ,各站缓 冲器容 量无 限 . 所
r=
r j
= i i| o o i
( ) n [ 一 ( ) 。 [ A一 。( ) 。, 王( 一 ) ) z= A z ] G B ( A i ) 一 B 1 P z z Pz , (
J・I


~J
() 2
( + )・B 一AP( ) ( I z) ,B.lA +( 一A z) , 一,B ^ —A ‘z ) i( ) - P (i  ̄ ( ) ] P
- - -

J v.
F Z,一 Z) E] l’, ( 【i -
收 穑 日期 :20 —0 —1 01 6 9 作 者 筒 舟 :雷 玉 洁 (9 。 女 17 一)


重 庆^ .讲 师 ,硕 士 一
主 要 从 事 概 率 统计 方 面 的 研究
维普资讯
L ( 】]_ r)


() 3
证 当服 务器 到达 f 站 时 .i 的顾客 由三部分 组 成 : 为在行 走 时间 R 内到达 i 的顾客 ; +1 站 一 站 二为 在 i 站服务 时 间内到 达 i 站的顾 客 ;三为在 i 中接受 服 务后又返 回 站 等候 下一次 服务 的顾客 .当般务器 站
西南师 范大 学学报 ( 自然科 学版 )
第2 7卷
c z,- z) i E r『 “ " , ., Ⅳ :l [ “ ] . ) 【 ( - m ‘ ( : z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in E(
n→∞
Π
j =1
Z uj( j
ui)
)
=
Ri(
Π
j =1
Aj(
Zj)
)
( 4)
设平均信息分组为 g1 ( t) ,1 号站平均队长为 g1 ( t) ,平均服务时间为 β,转换时间为 r,N 为 工作站数。
g1( 1) β + r + g2( 2) β + r + … + gN( N) β + r = E( θ)
送入信息分组;
2) 任何 2 个以逻辑相连接的终端站之间的查询转换时间的随机变量服从于一个相互独立、同分布
的概率分布;
3) 任何 1 个终端站在接受服务器时,由其存储器向外发送一个信息分组所用时间的随机变量服从
于一个相互独立、同分布的概率分布;
4) 每个终端站存储器的容量足够大,不会产生信息分组的丢失;
规则 ( 如预约或轮询) 的问题。采用嵌入马尔可夫链理论和概率母函数的方法,对轮询排队系统的门限服务
用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得到了相同的门限服务排队系统的平均排队队长和平均循环周期的解析结
果。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了仿真与理论的一致性。
关键词: 轮询多址; 门限服务; 排队队长; 循环周期
中图分类号: TN914. 5
轮询多址通信系统的门限服务分析方法
佘明辉1,杨 斌2,赵东风3
( 1.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工程系,福建 莆田 351254; 2. 厦门大学 电子工程系,厦门 363105; 3. 云南大学 信息学院,昆明 650091)
摘要: 针对多个用户共享一个统计复用的系统时,在轮询多址通信系统的门限服务中,必须采用适当的服务
Abstract: Aiming the problens at multiple users to share a multiplexing systems,in polling multi-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of threshold services,appropriate service rules must adcpted ( such as reservation or interruptdriven) . Adopt embedded markov chain theory and probability generating function method of pollers forunreachable threshold service queuing system with two different analysis methods are analyzed and the same threshold service queuing system mean queue length and average cycles of analytical results. Computer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mulation and theory are consistency. Key words: polling multi-access; gated service scheme; queue length; revolving period
∞∞

∑∑ ∑ Gi( Z1i ( Z1 ,Z2 ,…,ZN )
Z X1 1
Z2 X2 …
Z XN N
X1 = 0X2 = 0 XN = 0
ui( n) : i → i + 1,i 号终端站发送信息所需的时间 uj( ui) 表示在 ui( n) 时间内,有 uj( ui) 信息分组数进 j 号
1) 信息分组的到达过程; 2) 服务器转换查询过程; 3) 服务器发送信息分组的时间。 门限服务排队系统多队列的单服务器如图 3 所示。
图 3 多队列的单服务器
Fig. 3 Single server based on multi-queue
对轮询多址通信系统的门限服务排队系统的分析方法,笔者针对下列两种不同算法分析系统的平
uj( l1) +uj( l2) +… +uj( lui) j=1 j
=
lin E{ (
n→∞
Π
j =1
Aj
(
Zj)
)
} ui( n)
又因为
lin E(
n→∞
Z ui( j
n)
)
= Ri( Zj)
N

lin E{
n→∞
(
ΠA
j =1
j
(
Zj)
)
ui( n)
}
=
Ri(
Π
j =1
Aj
(
Zj)
)
( 3)
N
0引言
没有考虑服务规则和分组的优先级,来一个分组服务一个分组[1-4]。但当多个用户共享一个统计复 用的系统时,就必须采用适当的服务规则,如预约或轮询,对不同优先级的分组采用不同的服务方式 等[5-9]。笔者采用预约服务规则为基础,对轮询多址通信系统门限服务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两种不同 的算法。
1 系统模型
本预约传输期内,或者说在预约传输期内,将内存中所有到达的分组都传送完毕; 3) 在每个用户的预约传输期内,仅传送预约分组传输结束前到达的所有分组。在 3 种不同的处理
方式下,用户 1 的到达区间如图 1b 所示[13,14]。
图 1 采用预约方式的服务规则 Fig. 1 Service scheme based on reservation
文献标识码: A
Service Scheme of Gated Polling Multi-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HE Ming-hui1 ,YANG Bin2 ,ZHAO Dong-feng3
( 1.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Meizhouw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Putian 351254,China; 2.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Xiamen University,Xiamen 363105,China; 3.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Yunnan University,Kunming 650091,China)
假设系统采用预约方式的服务规则,周期性预约的方式 ( 类似于 LAN ( Local Area Network) 中的 令牌环协议) ,当第 1 个用户预约并传输一定数量的分组后,由第 2 个用户进行预约和传输,以此类推,
收稿日期: 2009-10-12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60362001; 69862001; F04241004) 作者简介: 佘明辉( 1965— ) ,男,福建莆田人,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随机多址通信、网络通信工程研究,( Tel)

N
N
lin E(
n→∞
Π
j =1
Z uj( ui) j
)
= lin E( Π Z ) n→∞
uj( l1) +uj( l2) +… +uj( lui) j=1 j
( 2)
lin E(
n→∞
Z uj( j
l1)
)
= Aj( Zj)
N
N
N
lin E(
n→∞
Π
j =1
Z uj( ui) j
)
= lin E( Π Z ) n→∞
均排队队长和平均循环周期。门限服务轮询系统中有 N 个排队队列 ( 终端站) ,这 N 个队列由一个服务
器依秩序查询服务。由于考虑排队服务系统是在离散时间状态下的求解过程,因此时间轴按单位时隙进
行划分。
2. 1 假设条件
假设 5 种条件:
1) 每个终端站在任一时隙期内都以相互独立、同分布的概率分布向各自的存储器 ( 排对空间) 内
在整个系统中,在 tn+1 时刻系统状态变量的概率母函数
N
N
Gi+1 ( Z1 ,Z2 ,…,ZN )
=
Ri(
Π
j =1
Aj(
Zj)
)
Gi(
Z1 ,Z2 ,…,Zi+1 ,Bi (
Π
j =1
Aj(
Zj)
)
,Zi+1 ,…,ZN )
i = 1,…,N
( 1)
N
其中
Π
表示连乘,Ri (
Π
j =1
Aj(
Aj(
( 5)
其中 g1 ( 1) β 为服务时间,r 为“1”→“2”的转换时间,E( θ) 为平均查询周期 ( 时隙) 。因此有
( ) N
N
∑ ∑ λk
βjgj( j) + rj = λkE( θ) = gk( k)
( 6)
j =1
j =1
( ) N
N
N
N
∑ ∑ ∑ ∑ βkλk
βjgj( j) + rj = gk( k) βk
2 系统分析
假设高速信道的分组到达率为 λ,服务率为 μ,所有 ( m 个) 用户的分组到达过程都是相互独立的 到达率为 λ / m 的 Poission 过程,分组传送时间的均值为 E( n) = 1 / μ,即平均服务时间为 1 / μ。
对于多用户系统,多用户系统的服务规则与单用户的差别主要是新到达分组进入不同用户的队列 ( 系统共有 m 个队列) 时,将会遇到不同数量的预约时隙数 ( 服务休假次数) [15]。设系统有 m 个用户, 当第 i 个分组到达系统时正好是第 l 个用户的预约传输期。如果第 i 个分组属于第 l - 1 个用户的队列, 则会遇到 m - 1 个预约分组的传输[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