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海洋教育教案

合集下载

《蓝色家园海洋教育篇》二年级教学设计

《蓝色家园海洋教育篇》二年级教学设计

《蓝色家园海洋教育篇》二年级教学设计青岛版《蓝色家园海洋教育篇》二年级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青岛版《蓝色家园海洋教育篇》二年级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教学内容:《海洋是个聚宝盆》一课青岛版《蓝色家园海洋教育篇》二年级第10课46-49页内容。

二、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教材从以下几方面呈现了本课的教学内容:1、情境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并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海里的宝藏,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海里蕴藏着丰富的宝藏。

2、海洋宝贝大搜索:通过引导学生对海洋生物、海底矿藏、海水等进行探究,使学生了解海洋生物种类丰富,用途广泛,海底蕴藏着储量极为丰富的各种矿产,即使是我们最为常见的海水也是海洋中不可或缺的宝。

3、海洋宝贝数不清:教师补充资料,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了解海洋里蕴藏着数量极其庞大的宝藏,我们目前所知道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人类正在积极开发、利用海洋里的宝藏,让海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4、珍爱海洋宝库:本环节旨在让学生把了解到的海洋宝贝画一画,同时让学生知道虽然海洋是个聚宝盆,但我们也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体现集约用海的理念。

三、学情分析:《海洋是个聚宝盆》这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在海洋这个学习领域会有更深的学习。

在学习的过程,激发学生爱海洋的情感,理解“保护海洋,人人有责”的深刻内涵,让学生从自我做起,爱护海洋,在生活中能养成环保的习惯,具备环保的意识。

四、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道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及能源等。

2.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初步感知海洋资源对人类发展的作用,培养珍爱海洋的.情感。

五、教学重难点:知道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及能源等;培养珍爱海洋的情感。

六、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搜集海洋生物的资料或图片七、教学方法:在每个教学环节中我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记忆,自然而然地把书本中的知识内化成自己思维里的东西,轻松﹑愉快地获得新的知识。

海洋安全教育教案:掌握在海洋中安全行动的知识和技巧

海洋安全教育教案:掌握在海洋中安全行动的知识和技巧

海洋安全教育教案:掌握在海洋中安全行动的知识和技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洋中的安全问题2. 掌握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技巧3. 学会正确的海洋救援方式4. 增强学生的海洋保护意识二、教学内容1. 海洋中的常见危险(1) 海浪:海浪是海洋中常见的危险。

当你在海中畅游时,要时刻关注是否有大浪来袭。

如发现海浪过大,应尽快靠近岸边或寻找其他安全的地方避难。

(2) 海流:一些地方的海流十分强劲,尤其是在汹涌的大海中。

当你游泳或潜水时,要警惕海流,不要轻易接近可能有危险的区域。

(3) 海豹、鲨鱼等海洋生物:海豹看上去很温顺,但是当它受惊或者感到威胁时,会将自己的利齿暴露出来。

而鲨鱼则是极具攻击性的海洋生物,一旦激怒,就会发动攻击。

在接近这些海洋生物时,一定要保持足够的距离,不要手抚它们。

2. 海洋安全手册(1) 珍惜生命:海洋环境是十分危险的,在海洋中保护自己的生命是最最重要的。

(2) 不要单独下海:在大海中,人类是非常脆弱的,在单独下海时,我们无法保护自己。

一定要有同伴和教官一起下海,互相照应和保护。

(3) 遵守纪律:我们需要遵守一定的海洋行为规则,不要超越限制区域,也不要随意丢弃垃圾。

同时,在观赏海洋生物时,也需要保持各位观看的距离。

(4) 应急处理:在海洋中,无论是潜水还是游泳,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应急处理能力,如绑住伤口,控制大量出血,灌注水消除毒素等。

3. 海洋救援(1) 不要惊慌,要保持冷静。

(2) 认识问题,确定危险程度。

(3) 选择正确的救援手段,如拿到救生圈向对方投掷,或者使用泳板推到对方身边,托住对方以慢速游回来,或者使用叽叽声和手势向危险中的人指引下落方向。

4. 海洋环保意识(1) 不乱扔垃圾。

在海洋中,垃圾问题很严重。

如果随手扔垃圾,会对海洋生态带来非常大的影响。

(2) 珍惜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是很脆弱的,我们要珍惜它,用它的方式正确保护它。

5. 海洋文化教育海洋是人类的浩大之源,也是崇高的文化精神之所在。

二年级_海洋教育备课

二年级_海洋教育备课
札记、修改
一、导入
二、讲授
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准备带大家去一个既神秘而又美丽的地方,是哪里呢?我们一起看看吧,可以同桌边看边说,说一说你们看到什么?(播放课件)(板书课题:海底世界出示课件)
师:谁来说一说海底世界给你什么感觉?你可以用学过的词语形容一下师:海底的生物太丰富了,今天我们一起先来认识一下鱼儿吧。(播放课件,不同的鱼)
师:有这么多动物朋友呀!它们在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真高兴呀!我们请梅海鸥坐上旅游车好不好?火车继续出发,呜——
学生参与游戏
扮演“海鸥”的小朋友作自我介绍:
思考问题
课题
海洋不是垃圾箱
课型
新授
课时安排
2




本课主要介绍了不同地区的一些海上的污染情况,与其呈
现的壮观景象




1.让同学们认识各种景观
2.初步了解由于环境恶化所导致的海鸟生存面临的困境。
3.树立保护海鸟、保护海洋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树立保护海鸟、保护海洋的环保意识。
课前准备
课前
预习
有关海鸟的知识
教具
运用
多媒体、图片
第页
教学过程
第页
第课时
授课时间
年月日
教学内容
海上飞行家
教学重点
树立保护海鸟、保护海洋的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欣赏东营黄河入海口的景观
2.观看烟台万鸟岛的视频片段
3.观赏烟台的海市蜃楼影片
带领同学们观赏以下景象:
1.澳大利亚大堡礁
2.塞班岛喷水洞
3.海上龙卷风
4.南极冰山

小学海洋教育教案模板

小学海洋教育教案模板

年级:二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海洋的基本知识,知道海洋对地球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保护海洋、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海洋的基本知识。

2. 海洋对地球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保护海洋的情感。

2. 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海洋知识PPT、海洋生物图片、海洋环保视频、海洋保护手册等。

2. 学生准备:收集海洋相关资料、制作海洋保护手抄报。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展示海洋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海洋的了解。

二、新课导入1. 教师讲解海洋的基本知识,包括海洋的面积、深度、生物种类等。

2. 学生通过观看海洋生物图片,了解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三、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收集海洋保护的相关资料。

2. 学生制作海洋保护手抄报,展示自己的成果。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海洋知识?2. 学生回答。

二、新课导入1. 教师讲解海洋对地球的重要性,包括调节气候、提供资源、维持生物多样性等。

2. 学生观看海洋环保视频,了解海洋面临的困境。

三、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保护海洋。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并制定保护海洋的行动计划。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并表示要为保护海洋做出贡献。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

2. 评估学生的手抄报制作情况,了解学生对海洋知识的掌握程度。

3.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实践活动,评价学生保护海洋的意识。

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教师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海洋的热爱。

3.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海洋环保,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年级上 海洋教育 1-8课

二年级上 海洋教育 1-8课

《海洋教育》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 海上奇观教学目标:1.知道自然界有许多海上奇观。

2.欣赏海上奇观,初步了解海洋奇观的成因。

3.培养学生探究海洋、热爱海洋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山东的海上景观1.通过“石老人”的传说引出本科的教学内容。

2.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海洋奇观的资料、图片等。

3.像这样的奇观海上还有很多,让我们来探讨一下我们的家乡山东省内的著名海上景观。

出示山东海上奇观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欣赏、观察、探究,激发学生热爱海洋、热爱家乡的情感。

4.请同学们说说你最想去观赏哪一个景观?二、海上奇观集萃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70%,海上的神奇景观多不胜数,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世界各地有名的自然海洋景观吧。

师生搜集海上奇观的图片或视频资料,组织学生观察讨论交流感受自然界的神奇,激发热爱海洋、探索海洋奥秘的热情。

三、景观推介会。

引导学生以推介会、导游等形式交流收集到的海上奇观的资料,培养学生整理信息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四、总结教学,拓展延伸2.多变的海浪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海浪形成的原因和海水运动的规律。

2.了解海浪与人们生活的联系,感受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并能主动提出问题,开展探究活动。

教学过程:一、通过播放海浪拍岸的短片引出教学内容1.海浪是怎样形成的呢?2.你都见过什么样的海浪?二、海浪的形成1.海浪是风吹起来的吗?2.动手做一做:老师准备一盆水和一个吹风机,用吹风机模拟风的大小,观察海浪波动的变化。

3.吧看到的现象画一画!画一画风小的时候海浪的形状,再画一画风大的时候海浪的形状。

三、海浪的运动1.海浪能传播到很远的地方。

2.乘着海浪可以前进到远方吗?海浪的推移能将人随着波浪推高或者降低,但在短时间内人之在原处运动,并没有随着海浪前进。

四、海浪与生活1.海浪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出示图片)“想一想,海浪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教材通过对海浪与生活、生产关系的情境呈现,拉近了海浪与人的关系,并通过卡通人物的语言提示,引发学生产生更多的思考。

小学海洋世界教案

小学海洋世界教案

小学海洋世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的基本概念、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以及海洋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海洋生物和珍惜海洋资源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海洋的基本概念:海洋的定义、海洋的面积和深度、海洋与陆地的关系。

2. 海洋生物的多样性:海洋生物的分类、海洋生物的特征及其适应海洋环境的方式。

3. 海洋资源的利用:海洋资源的种类、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4. 海洋环境的保护:海洋环境问题的表现、海洋环境保护的措施和国际合作。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海洋知识。

2. 利用图片、视频等multimedia 资源,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4. 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海洋的神秘与美丽。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海洋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海洋,激发学生对海洋的兴趣。

2. 讲授:介绍海洋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海洋的面积和深度,分析海洋与陆地的关系。

3. 探讨:让学生思考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分析海洋生物的特征及其适应海洋环境的方式。

4. 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所了解的海洋资源,讨论海洋资源的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5.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海洋知识,强调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调查身边的海洋资源,了解海洋资源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绘制一幅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手抄报。

六、教学内容1. 海洋生物的适应策略:探讨海洋生物如何适应盐度变化、深海压力、光照不足等极端环境。

2. 海洋食物链与生态平衡:介绍海洋食物链的基本结构,分析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的关系,探讨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七、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海洋生物为例,引导学生了解其适应策略。

2. 利用图表和模型展示海洋食物链,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

我爱海洋教案

我爱海洋教案

我爱海洋教案教案标题:我爱海洋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海洋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海洋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海洋的定义和特点。

2. 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3. 海洋的重要性和保护海洋的意义。

教学准备:1. 海洋相关的图片、视频和实物展示。

2. 海洋生物的图片和简介。

3. 海洋保护的相关资料和案例。

教学活动:1. 导入活动:播放一段海洋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并讨论他们对海洋的第一印象。

2. 学习海洋的定义和特点:通过图片和简单的解释,让学生了解海洋的概念和基本特点。

3. 探索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展示不同种类的海洋生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外貌和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海洋生物如此多样化。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选择一个海洋生物进行深入研究,包括它的生活环境、饮食习性等。

每个小组准备一份简单的海洋生物介绍,并在班级中分享。

5. 探讨海洋的重要性和保护海洋的意义:通过讨论和案例分享,让学生了解海洋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以及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海洋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6. 总结活动:让学生总结他们对海洋的新认识和学到的知识,以及对海洋保护的具体行动计划。

教学评估: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对海洋相关问题的理解和回答能力。

3. 学生的小组海洋生物介绍的质量和内容。

4. 学生对海洋保护的意识和具体行动计划的提出。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海洋馆或进行海洋生物实地考察。

2. 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科普活动或参与海洋保护志愿者活动。

3. 布置海洋主题的绘画、写作或手工制作作业,展示学生对海洋的理解和想象力。

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案,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了解海洋,培养对海洋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通过学习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和海洋保护的意义,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

教学活动的设计旨在激发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学习,形成对海洋的深入理解。

青岛出版社二年级下册《蓝色家园——海洋教育篇》第三课《海洋里的好伙伴》。教案

青岛出版社二年级下册《蓝色家园——海洋教育篇》第三课《海洋里的好伙伴》。教案

《海洋里的好伙伴》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出版社二年级下册《蓝色家园——海洋教育篇》第三课《海洋里的好伙伴》。

【教学目标】1.让学生们认识不同的鱼类,知道海洋中动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2.提高小组合作能力,初步了解海洋中动物之间互利共生的原因。

3.让学生感受到海洋动物之间和谐共处的生存,形成保护海洋,热爱海洋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了解海洋中具有共生关系的动物,并知道互利共生的原因。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把搜集到的关于海洋动物的图片、音频、视频做成课件,根据学生发言随机出示。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搜集海洋动物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自由表达主题:我的好伙伴。

师:欢迎进入今天的自由表达时间。

听说同学们在班里都有自己的好伙伴,是这样吗?那你能不能介绍一下你的好伙伴呢?二、导入1.同学们有这么多的好伙伴,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海洋里同样也有许许多多的好伙伴,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海洋,去寻找海洋里的好伙伴。

(板书齐读)2.同学们,大海里的动物千姿百态,多姿多彩,非常美丽,想不想去看一看呀?那老师现在就带你们去旅游吧!注意在看的时候“小手放放好,眼睛仔细瞧”记住你感兴趣的动物。

(视)3.旅行结束,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生交流)三、小丑鱼和海葵的故事1.是呀,大海里生活着这么多可爱的动物,这此动物呢都有自己的伙伴,瞧!小丑鱼和海葵就是一对亲密的好伙伴,他们为什么能成为好伙伴呢?2.想不想听听他们的故事呢?听说咱班的故事小组故事讲得非常棒,那下面的时间就交给他们,有请我们的故事小组闪亮登场!3.故事讲完了,咱们比一比谁听得最认真呀!第一个问题:小丑鱼为什么没被大鱼吃掉呀!第二个问题:海葵为什么能救小丑鱼呢?最后一个问题:大鲨鱼那么凶猛,海葵都不害怕,都能毒倒它,把它当作食物而吃掉,为什么伤害不到小丑鱼呢?(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4.同学们的知识还真丰富呀,让我们来听一听专家的介绍吧。

5.师总结:是呀,小丑鱼遇到危险时,海葵会出手相救,而小丑鱼在海葵身边进进出出,又给海葵带来了许多食物,所以说他们是一对亲密无间的好伙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海洋教育教案1.千姿百态的海洋植物活动目标:1.认识海洋植物,初步了解海洋植物的种类和数量。

2.了解海洋植物的用途,感受海洋植物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3. 感受海洋植物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感受海洋植物的丰富性和在生活中的用途。

教师准备:海洋植物图片、视频片段学生准备:搜集生活中常见的海洋植物实物、图片以及含有海洋植物的食品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海吗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欣赏美丽的海底世界。

2.出示有关海底植物丛生、动物穿梭的视频,提出问题:你都看到了什么3.学生交流自己的所观、所想。

4.小结:大海是个物产丰富的世界,不但有鱼、虾、蟹等各种各样的海洋动物,还有海带、紫菜等种类繁多的海洋植物,千姿百态的海洋植物构成了“海底森林”、“海底草原”,让我们一起走进海洋植物王国。

二、走进海洋植物王国(一)认识海洋中的藻类植物1.教师谈话: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生活中常见的海洋植物,咱们交流一下好吗2.学生交流搜集的海洋植物实物、图片等,比如:海带、紫菜、裙带菜。

(学生可以介绍这些海洋植物的名字、描述它们的样子等等)3.教师出示“巨藻”图片⑴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它的样子。

⑵这是“巨藻”,从它的名字中你能知道什么⑶是呀,巨藻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它们最长的可达百米以上呢。

4.出示“马尾藻”图片:⑴你认识这种海洋植物吗⑵补充有关马尾藻的资料(如:充满神秘色彩的马尾藻海等等)。

5.教师小结:刚才我们认识的海带、紫菜、裙带菜、巨藻、马尾藻都属于藻类。

海洋植物以藻类为主,这个家族有8000多种呢。

大的有高达几百米的巨藻,小的要用显微镜放大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才能看见呢。

(二)认识海洋中的种子植物。

1.出示一组“红树”图片(有被淹没在海底的,有在海岸边仅仅露出树冠的……):你认识这种植物吗2.学生交流自己的认识。

3.介绍红树:这就是红树,也是一种海洋植物。

它们被称为“海底森林”。

涨潮时,它们被海水淹没,或者仅仅露出绿色的树冠,仿佛在海面上撑起一片绿伞;潮水退去,就成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各种各样的鸟儿在树梢歇脚,可美了。

4.你知道红树的作用吗(教师补充红树林在维持海岸生态环境、抵御风浪、净化海水等方面的作用)5.小结:红树属于海洋中的种子植物。

海洋里的植物有一万多种呢!主要包括藻类植物和种子植物。

三、海洋植物用处多1.情景表演:“小海草用途大”。

(八个小朋友头戴卡通海草头饰,两个小朋友扮演成小鱼、小虾。

小鱼、小虾在海草丛中游来游去,不时地啄食海草吃。

突然,一只被大鲨鱼追赶的海豹跑了过来,海草们齐声叫道:“小海豹快躲到我们身后来……”)2.看完表演,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交流自己的理解)3.其中的“卡通海草”向同学们说:我们可以为小鱼、小虾提供食物,能为海洋里的动物提供保护,让它们免遭危险,我们还能制造氧气,净化大海呢。

4.教师小结:人们把海洋植物称为鱼、虾、蟹、贝、海兽等动物的“天然牧场”呢。

5.出示一组图片:餐桌上的海洋植物。

(餐桌上摆着做好的菜肴,让学生说说哪些是由海洋植物做成的,比如海带炖豆腐、凉粉等。

)6.说说生活中经常食用的海洋植物都有哪些(学生联系生活体验交流)7.教师出示一个果冻:制作果冻离不开琼胶,这个果冻里的琼胶是从大海里的褐藻中提取的,是绿色食品呢。

8.教师出示保健品:这是用海洋植物——螺旋藻制成的保健品。

我们还可以用海洋植物制药、制作工业原料、农业肥料等,可以说用途非常广泛。

(教师可以补充相关的资料)9.小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海洋植物,它们的用处可真多呀。

四、活动总结: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认识了哪些海洋植物把你今天所了解的告诉爸爸、妈妈,好吗2.课后给你喜欢的海洋植物制作小名片吧。

2、漫游海洋水族宫教学目标:1.认识一些海洋动物,初步了解海洋动物的种类及其特点。

2.学会通过观察、分析等方法给海洋动物分类。

3. 激发学生认识一些海洋动物,初步了解海洋动物的种类及其特点。

喜爱、探究海洋动物的情感,培养保护海洋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一些海洋动物,初步了解海洋动物的种类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学会通过观察、分析等方法给海洋动物分类。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首先呈现一幅美丽的海洋世界图片,通过学生看图说话“大海里动物真多啊!我们快到海洋水族宫参观吧!”引到游览海洋水族宫这一主题;而后,通过学生边观看海洋水族宫示意图边思考先看哪个馆的情景图,使学生初步认知海洋动物的基本分类。

出示一组优美的海洋世界图片和视频,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产生兴趣,激发探究的欲望;二奇妙的海洋无脊椎动物、海洋脊椎动物大观园:模拟参观海洋水族馆,参照教材呈现内容的顺序带领学生探究不同类别海洋动物的特点,并找出富有代表性的动物。

1)呈现海洋无脊椎动物:种数、门数最为繁多,占海洋动物的绝大部分。

主要的门类有:原生动物海绵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纽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腕足动物、毛颚动物、须腕动物、棘皮动物)和半索动物等。

其中腕足动物、毛颚动物、须腕动物、棘皮动物、半索动物等是海洋中特有的门类。

海洋为最古老的栖地,生命源于海洋。

早在寒武纪诸多高阶分类单元如门、纲的代表种就已同时出现,但后来有很多类别灭绝,仅留下化石或少数的活化石种,例如鹦鹉螺、鲎、海豆芽等等,有的绵延子孙,众多分歧成许多品种。

就现生动物门而论,概略可分为30多门(分类学家对此最高阶分类单元仍时有新发现并修正、综合),其中自由生活栖息在海洋的有 8 门之多,又有14 门动物只分布于海洋;分布于淡水的有14 门,但没有整个门的动物都只产于淡水的;陆地产的则只有10 门,其中有一门动物只产于陆地,显见海洋为生命之母。

此外,海洋无脊椎动物诸门中,有许多动物门的种类很少,而且型态又特异,这些物种本身就是演化天择的成果。

2)呈现海洋有脊椎动物经过几十年来海洋科技工作者的调查研究,已在我国管辖海域记录到了20278 种海洋生物。

这些海洋生物隶属于5个生物界、44个生物门。

其中动物界的种类最多(12794种),原核生物界最少(229种)。

我国的海洋生物种类约占全世界海洋生物总种数的10%。

我国海域的海洋生物,按照分布情况大致可以分为水域海洋生物和滩涂海洋生物两大类。

在水域海洋生物中,鱼类、头足类(例如我们常吃的乌贼,也叫墨鱼)和虾、蟹类是最主要的海洋生物。

其中以鱼类的品种最多,数量最大,构成了水域海洋生物的主体。

水域海洋生物种数的分布趋势是南多北少,即南海的种类较多,而黄海、渤海的种类较少。

物种约占世界物种总数的10%,数量占50%根据最新的调查资料,分布在我国滩涂上的海洋生物种类共有1580多种。

其中以软体动物(也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贝类)最多,有513种,其次是海藻358种,甲壳类(主要是平常我们所说的虾、蟹)308种,其他类群种类很少。

我国沿海滩涂生物的种数与海域生物一样,也是自北向南逐渐增多。

三参观归来:1)先说一说自己认识了多少海洋的生物。

2)帮海洋动物找家的形式,让学生给呈现的几种海洋动物分类。

3.鱼儿超级变变变教学目标:1.了解某些鱼种从幼鱼到成鱼的特殊变化。

2.探究鱼的外形变化与其生活环境、生活习性之间的关系。

3.激发探究海洋奥秘的兴趣。

教学准备:1.不同的鱼的卡片,答题卡、评价卡。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你说我说,激发学习的兴趣。

1、提出话题:同学们,海洋里不少可爱的鱼儿(贴:鱼儿),你都知道哪些大家说说你知道的海洋里的鱼儿有什么特点2、全班交流3、看图片,同学们说的海洋鱼儿可真不少,让我们随海底摄影师的镜头去看看海底世界都哪些美丽的鱼儿。

(课件播放海底鱼儿的图片,最后把图片定格在小黑鳗和黄鳗上)。

4、激趣揭题:大家知道吗漂亮的黄鳗是由小黑鳗变化而来的,它们是怎么变化的,让我们走进我们的海洋王国去看看。

(补贴)二、你看我看,了解鱼儿的变化。

1、播放视频,黑鳗成长记。

小时候,我是黑色的丑小鳗,我快乐地在海底玩耍。

当我成年之后,我学会了装扮,我变成海底华丽的蓝帅哥。

后来,蓝帅哥的衣服渐渐变成了蓝黄色,我也由“帅哥”变成了“淑女”。

老年时,我才成为优雅的“黄丝带”奶奶。

2、看了视频,你了解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3、认一认:在黑板上出示不同时间五彩鳗的图片,让学生认一认是哪个阶段,回答正确的就给他一张海洋小博士的卡片。

3、小结过渡:五彩鳗的成长过程就像是一场魔法,在海洋王国里有不少这样的魔法公民,让我们去认识认识它们。

三、找找贴贴,拓展海洋的知识。

1、认识海洋王国的“魔法”公民。

粘贴:皇帝神仙鱼、双印龙、短鳍红娘鱼、花尾美鳍鱼、圆翅燕鱼。

你还知道哪些吗(学生交流后,以PPT介绍这些不同的变身鱼)2、了解不同种类鱼的幼年和成年:老师来考考大家,能不能根据图片,来找出那些是它们的幼年,那些是它们的成年。

(请不同小组的代表上来把不同种类的鱼粘贴在“幼年”和“成年”的类别里)3、评价,交流,看大图说一说。

4、小结过渡:我们已经认识了不少海洋王国的魔法公民,我们想不想进一步成为海洋魔法堂的讲解员。

四、练练看看,培养探索能力。

1、练一练:要想观看海洋魔法堂的电影,首先要通过过关考试,出示答题纸,让学生把成年鱼和幼年鱼连一连。

2、:通过过关考试,我们进入了魔法堂。

魔法堂给我们揭秘了几种可以变身的鱼,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我是比目鱼,刚出生时我在海面生活,眼睛长在身体两侧。

长大后,我横卧在海底生活,一只眼睛就移动到另一只眼睛旁边了。

(2)我是清道夫鱼。

在我的家族里,大雄鱼是“家长”,如果它不在了,最大的雌鱼就会变成雄鱼,成为新的“家长”。

(3)小丑鱼,他们与海葵同生,一只海葵只与两条成年小丑鱼生活在一起,周围还跟随着一群幼鱼。

每当成年的雌性小丑鱼死亡或迁移出走后,周围的一条最大的幼年雄性小丑鱼就会变成雌性,从而取代原来那条雌鱼的地位。

五、总结。

1、孩子谈收获。

2、教师总结:神奇的海洋有很多的有趣的事情,让我们人人争当海洋小博士,勇敢去探究吧!4、海上奇观教学目标:1.知道自然界有许多海上奇观。

2.欣赏海上奇观,初步了解海洋奇观的成因。

3.培养学生探究海洋、热爱海洋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了解山东的海上奇观,世界着名的海上奇观现象。

初步了解海上奇观现象形成的原因。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课件学生准备:课前查阅资料,搜集奇特的海上景观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教师引导: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海洋小博士,她要带领大家去见识一些奇特的海上景观。

课件出示小博士奇奇(板书:海上奇观)2、出示石老人海上日出的图片交流感受。

3、奇奇相机简介石老人景观。

青岛石老人,是我国基岩海岸典型的海蚀柱景观。

海浪冲击岸边的岩石,把岩石磨成细沙,唯独这块石柱很坚固,留了下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