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海洋教育教案完整版
《蓝色家园海洋教育篇》二年级教学设计

《蓝色家园海洋教育篇》二年级教学设计青岛版《蓝色家园海洋教育篇》二年级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青岛版《蓝色家园海洋教育篇》二年级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教学内容:《海洋是个聚宝盆》一课青岛版《蓝色家园海洋教育篇》二年级第10课46-49页内容。
二、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教材从以下几方面呈现了本课的教学内容:1、情境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并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海里的宝藏,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海里蕴藏着丰富的宝藏。
2、海洋宝贝大搜索:通过引导学生对海洋生物、海底矿藏、海水等进行探究,使学生了解海洋生物种类丰富,用途广泛,海底蕴藏着储量极为丰富的各种矿产,即使是我们最为常见的海水也是海洋中不可或缺的宝。
3、海洋宝贝数不清:教师补充资料,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了解海洋里蕴藏着数量极其庞大的宝藏,我们目前所知道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人类正在积极开发、利用海洋里的宝藏,让海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4、珍爱海洋宝库:本环节旨在让学生把了解到的海洋宝贝画一画,同时让学生知道虽然海洋是个聚宝盆,但我们也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体现集约用海的理念。
三、学情分析:《海洋是个聚宝盆》这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在海洋这个学习领域会有更深的学习。
在学习的过程,激发学生爱海洋的情感,理解“保护海洋,人人有责”的深刻内涵,让学生从自我做起,爱护海洋,在生活中能养成环保的习惯,具备环保的意识。
四、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道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及能源等。
2.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初步感知海洋资源对人类发展的作用,培养珍爱海洋的.情感。
五、教学重难点:知道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及能源等;培养珍爱海洋的情感。
六、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搜集海洋生物的资料或图片七、教学方法:在每个教学环节中我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记忆,自然而然地把书本中的知识内化成自己思维里的东西,轻松﹑愉快地获得新的知识。
海洋安全教育教案:掌握在海洋中安全行动的知识和技巧

海洋安全教育教案:掌握在海洋中安全行动的知识和技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洋中的安全问题2. 掌握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技巧3. 学会正确的海洋救援方式4. 增强学生的海洋保护意识二、教学内容1. 海洋中的常见危险(1) 海浪:海浪是海洋中常见的危险。
当你在海中畅游时,要时刻关注是否有大浪来袭。
如发现海浪过大,应尽快靠近岸边或寻找其他安全的地方避难。
(2) 海流:一些地方的海流十分强劲,尤其是在汹涌的大海中。
当你游泳或潜水时,要警惕海流,不要轻易接近可能有危险的区域。
(3) 海豹、鲨鱼等海洋生物:海豹看上去很温顺,但是当它受惊或者感到威胁时,会将自己的利齿暴露出来。
而鲨鱼则是极具攻击性的海洋生物,一旦激怒,就会发动攻击。
在接近这些海洋生物时,一定要保持足够的距离,不要手抚它们。
2. 海洋安全手册(1) 珍惜生命:海洋环境是十分危险的,在海洋中保护自己的生命是最最重要的。
(2) 不要单独下海:在大海中,人类是非常脆弱的,在单独下海时,我们无法保护自己。
一定要有同伴和教官一起下海,互相照应和保护。
(3) 遵守纪律:我们需要遵守一定的海洋行为规则,不要超越限制区域,也不要随意丢弃垃圾。
同时,在观赏海洋生物时,也需要保持各位观看的距离。
(4) 应急处理:在海洋中,无论是潜水还是游泳,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应急处理能力,如绑住伤口,控制大量出血,灌注水消除毒素等。
3. 海洋救援(1) 不要惊慌,要保持冷静。
(2) 认识问题,确定危险程度。
(3) 选择正确的救援手段,如拿到救生圈向对方投掷,或者使用泳板推到对方身边,托住对方以慢速游回来,或者使用叽叽声和手势向危险中的人指引下落方向。
4. 海洋环保意识(1) 不乱扔垃圾。
在海洋中,垃圾问题很严重。
如果随手扔垃圾,会对海洋生态带来非常大的影响。
(2) 珍惜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是很脆弱的,我们要珍惜它,用它的方式正确保护它。
5. 海洋文化教育海洋是人类的浩大之源,也是崇高的文化精神之所在。
二年级海洋教育

3.鱼儿超级变变变教学目标:1.了解某些鱼种从幼鱼到成鱼的特殊变化。
2.探究鱼的外形变化与其生活环境、生活习性之间的关系。
3.激发探究海洋奥秘的兴趣。
教学准备:1.不同的鱼的卡片,答题卡、评价卡。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你说我说,激发学习的兴趣。
1、提出话题:同学们,海洋里不少可爱的鱼儿(贴:鱼儿),你都知道哪些?大家说说你知道的海洋里的鱼儿有什么特点?2、全班交流3、看图片,同学们说的海洋鱼儿可真不少,让我们随海底摄影师的镜头去看看海底世界都哪些美丽的鱼儿。
(课件播放海底鱼儿的图片,最后把图片定格在小黑鳗和黄鳗上)。
4、激趣揭题:大家知道吗?漂亮的黄鳗是由小黑鳗变化而来的,它们是怎么变化的,让我们走进我们的海洋王国去看看。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海底视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引出小黑鳗和小黄鳗的变化结果。
二、你看我看,了解鱼儿的变化。
1、播放视频,黑鳗成长记。
小时候,我是黑色的丑小鳗,我快乐地在海底玩耍。
当我成年之后,我学会了装扮,我变成海底华丽的蓝帅哥。
后来,蓝帅哥的衣服渐渐变成了蓝黄色,我也由“帅哥”变成了“淑女”。
老年时,我才成为优雅的“黄丝带”奶奶。
2、看了视频,你了解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3、认一认:在黑板上出示不同时间五彩鳗的图片,让学生认一认是哪个阶段,回答正确的就给他一张海洋小博士的卡片。
3、小结过渡:五彩鳗的成长过程就像是一场魔法,在海洋王国里有不少这样的魔法公民,让我们去认识认识它们。
【设计意图】:以视频的形式介绍小黑曼的变化过程,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然后通过贴图的形式进行练习,巩固本节所学知识。
三、找找贴贴,拓展海洋的知识。
1、认识海洋王国的“魔法”公民。
粘贴:皇帝神仙鱼、双印龙、短鳍红娘鱼、花尾美鳍鱼、圆翅燕鱼。
你还知道哪些吗?(学生交流后,以PPT介绍这些不同的变身鱼)2、了解不同种类鱼的幼年和成年:老师来考考大家,能不能根据图片,来找出那些是它们的幼年,那些是它们的成年。
二年级海洋教育Microsoft Word 文档 (4)

1.千姿百态的海洋植物活动目标:1.认识海洋植物,初步了解海洋植物的种类和数量。
2.了解海洋植物的用途,感受海洋植物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3. 感受海洋植物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感受海洋植物的丰富性和在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海洋植物图片、视频片段学生准备:搜集生活中常见的海洋植物实物、图片以及含有海洋植物的食品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海吗?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欣赏美丽的海底世界。
2.出示有关海底植物丛生、动物穿梭的视频,提出问题:你都看到了什么?3.学生交流自己的所观、所想。
4.小结:大海是个物产丰富的世界,不但有鱼、虾、蟹等各种各样的海洋动物,还有海带、紫菜等种类繁多的海洋植物,千姿百态的海洋植物构成了“海底森林”、“海底草原”,让我们一起走进海洋植物王国。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谈话,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视频,欣赏生机勃勃、动植物和谐相处的海底世界,可以初步感受海底的美和海洋植物的丰富与多样,调动其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二、走进海洋植物王国(一)认识海洋中的藻类植物1.教师谈话: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生活中常见的海洋植物,咱们交流一下好吗?2.学生交流搜集的海洋植物实物、图片等,比如:海带、紫菜、裙带菜。
(学生可以介绍这些海洋植物的名字、描述它们的样子等等)3.教师出示“巨藻”图片⑴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它的样子。
⑵这是“巨藻”,从它的名字中你能知道什么?⑶是呀,巨藻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它们最长的可达百米以上呢。
4.出示“马尾藻”图片:⑴你认识这种海洋植物吗?⑵补充有关马尾藻的资料(如:充满神秘色彩的马尾藻海等等)。
5.教师小结:刚才我们认识的海带、紫菜、裙带菜、巨藻、马尾藻都属于藻类。
海洋植物以藻类为主,这个家族有8000多种呢。
大的有高达几百米的巨藻,小的要用显微镜放大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才能看见呢。
(二)认识海洋中的种子植物。
《蓝色海洋教育》二年级上册.doc

《海洋教育》二年级上册情系海洋:航海家郑和活动目标:1.知道郑和是我国明代著名的航海家,2.了解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及在世界航海史上的重要意义。
3.感受人类探索海洋付出的艰辛。
活动重难点: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历程,感受郑和为促进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感受人类探索海洋付出的艰辛。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郑和远航相关视频、航海路线图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郑和的图片,提出问题:“同学们,你知道他是谁吗?”“你知道他做了一件怎样的大事吗?”学生回答交流。
2.出示《郑和下西洋》视频,提出问题:“为什么每年的7月11日是我国的航海日?”“与郑和有关系吗?”3.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走近航海家郑和,了解郑和远航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视频资料等,让学生知道郑和,引导学生初步认识郑和在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地位。
)二、扬帆远航1.首先让我们一起看一段资料,出示郑和远航出发时的视频资料(配解说)。
2.这是郑和远航出发时的资料,看了这段资料,你都了解到了什么?学生回答交流:郑和远航的时间、次数、船队规模等。
3.我们一起认识一下郑和远航时的宝船吧!你知道它是做什么的吗?出示“郑和宝船”图片,附有尺寸说明,并与周围事物进行尺寸比较,直观的感受宝船的大。
4.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郑和和他的船队,领略了郑和场帆远航的壮观,那你现在还想知道有关郑和远航的哪些事情呢?学生提问、交流。
教师梳理后,板书:为什么远航、远航做了什么、到了哪里、远航的意义。
5.接下来,我们就把大家的问题一个一个的来解决。
第一个问题:郑和为什么要远航呢?同学们看书上的同学是怎么说的?你还有哪些了解?6.教师出示图片(讲解当时明朝的经济发展状况,如农业、纺织(丝织品)、造纸、陶瓷、印刷、造船业、航海技术等),同时进行小结:明朝时,中国是世界上很强盛的国家,经济非常发达,而且有着当时世界一流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为了加强和其他国家的交流来往,于是郑和率船队七次远航。
小学海洋教育教案模板

年级:二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海洋的基本知识,知道海洋对地球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保护海洋、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海洋的基本知识。
2. 海洋对地球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保护海洋的情感。
2. 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海洋知识PPT、海洋生物图片、海洋环保视频、海洋保护手册等。
2. 学生准备:收集海洋相关资料、制作海洋保护手抄报。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展示海洋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海洋的了解。
二、新课导入1. 教师讲解海洋的基本知识,包括海洋的面积、深度、生物种类等。
2. 学生通过观看海洋生物图片,了解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三、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收集海洋保护的相关资料。
2. 学生制作海洋保护手抄报,展示自己的成果。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海洋知识?2. 学生回答。
二、新课导入1. 教师讲解海洋对地球的重要性,包括调节气候、提供资源、维持生物多样性等。
2. 学生观看海洋环保视频,了解海洋面临的困境。
三、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保护海洋。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并制定保护海洋的行动计划。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并表示要为保护海洋做出贡献。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
2. 评估学生的手抄报制作情况,了解学生对海洋知识的掌握程度。
3.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实践活动,评价学生保护海洋的意识。
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教师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海洋的热爱。
3.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海洋环保,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海洋教育教案

海洋教育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小学海洋教育1、《海滨休闲游》教学目标:1.了解富有海滨特色的各种休闲活动。
2.了解并感受滨海旅游业给家乡带来的变化。
3.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准备:知道主要的海上运动项目;知道海洋节、沙滩文化节等海洋节庆活动;鼓励学生关注蓝色新生活,培养热爱家乡、热爱海洋的情感。
教学方法:小组活动、自主探究教学过程:一、课程引入:在享受大海魅力无穷时,大家都到海边进行哪些休闲游?通过导入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探讨。
二教授内容:1.听涛看海引入图片,让那个学生讨论2.海中畅游在海中游泳时都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同时需要准备哪些泳具?3.动感地带小组讨论到海边还有哪些活动?教师总结:大海魅力无穷,可以在沙滩上进行各种休闲活动,我们在海中享受轻松与愉快,让我们共同拥抱大海、感受大海生活。
教后记:2、《跟我学游泳》教学目标:1.初步学习、掌握游泳的一些基本技能,了解游泳的一些基本常识。
2.了解游泳等海边生活的安全自护常识。
3.培养学生亲近海洋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游泳的基本技能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教学准备:课件、资料板书设计:游泳的技巧“游泳”的思考{游泳自护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你会游泳吗?指名说。
二、探究新知:思考:1、我们在游泳之前需要做什么热身运动又有哪些(做示范)2、若动作不熟悉,应如何做(做示范)3、有用的自护方式有哪些?出示图片4、发生意外时怎么办?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和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
教师总结: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游泳时大家要注意安全。
做好自护措施准备活动。
教后记:3、《沿海风景线》教学目的:1.初步了解我国沿海地区风景的特点,感受沿海地区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
2.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呈现信息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语言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海的的情感。
教学重点:介绍沿海风景。
二年级上 海洋教育 1-8课

《海洋教育》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 海上奇观教学目标:1.知道自然界有许多海上奇观。
2.欣赏海上奇观,初步了解海洋奇观的成因。
3.培养学生探究海洋、热爱海洋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山东的海上景观1.通过“石老人”的传说引出本科的教学内容。
2.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海洋奇观的资料、图片等。
3.像这样的奇观海上还有很多,让我们来探讨一下我们的家乡山东省内的著名海上景观。
出示山东海上奇观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欣赏、观察、探究,激发学生热爱海洋、热爱家乡的情感。
4.请同学们说说你最想去观赏哪一个景观?二、海上奇观集萃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70%,海上的神奇景观多不胜数,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世界各地有名的自然海洋景观吧。
师生搜集海上奇观的图片或视频资料,组织学生观察讨论交流感受自然界的神奇,激发热爱海洋、探索海洋奥秘的热情。
三、景观推介会。
引导学生以推介会、导游等形式交流收集到的海上奇观的资料,培养学生整理信息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四、总结教学,拓展延伸2.多变的海浪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海浪形成的原因和海水运动的规律。
2.了解海浪与人们生活的联系,感受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并能主动提出问题,开展探究活动。
教学过程:一、通过播放海浪拍岸的短片引出教学内容1.海浪是怎样形成的呢?2.你都见过什么样的海浪?二、海浪的形成1.海浪是风吹起来的吗?2.动手做一做:老师准备一盆水和一个吹风机,用吹风机模拟风的大小,观察海浪波动的变化。
3.吧看到的现象画一画!画一画风小的时候海浪的形状,再画一画风大的时候海浪的形状。
三、海浪的运动1.海浪能传播到很远的地方。
2.乘着海浪可以前进到远方吗?海浪的推移能将人随着波浪推高或者降低,但在短时间内人之在原处运动,并没有随着海浪前进。
四、海浪与生活1.海浪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出示图片)“想一想,海浪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教材通过对海浪与生活、生产关系的情境呈现,拉近了海浪与人的关系,并通过卡通人物的语言提示,引发学生产生更多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海洋教育教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千姿百态的海洋植物教学目标1、感受神奇的海洋植物的千姿百态,通过展示海洋植物的图片对海洋植物喜爱之情。
2、通过组织学生搜集资料。
调查访问等多种方式,开展探究活动,交流、汇报探究成果,培养学生的交流与表达能力等各种综合能力。
教学重难点感受神奇的海洋植物的千姿百态教学过程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了许多的海洋知识,你们都学到了哪些东西呢?今天我们去看看海洋王国吧~你都知道哪些海洋植物呢?把你们收集的材料拿出来分享一下吧~收集的材料真多,那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植物吧~1.人类已知的海洋植物大约有一万多种,主要包括藻类植物和种子植物。
2.我们还认识马尾藻,我们来看看他的样子。
红树是海洋中的种子植物。
巨藻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
他们最长的可达百米。
3.海洋植物的用处很多,大家来说说你指导的。
海藻是小鱼的食物,能制造氧气,还是很多海洋生物的栖息场所。
4.还有更多的有点,大家自己读读书,来说一说~你吃过这些海洋食品吗?给你喜欢的海洋植物制作小名片吧。
漫游海洋水族馆教学目标1、了解海洋中的动物们。
2、通过神奇的海底世界,感受海洋的美,激发学生热爱海洋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了解海洋中的动物教学过程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海洋植物,你还记的有哪些吗?今天我们来到了海洋水族宫,一起去漫游、去看看海洋动物们吧:1.大海里动物很多,呈现各种图片。
2.但是动物们分成两类,我们也分成两个小组,分头参观,记录重点,然后交流你所看到的好吗?3.海洋动物分为脊椎和无脊椎动物,来看看都有哪些?脊椎动物有哪些呢鸟类、哺乳类、鱼类、爬行类。
你能说出几个吗无脊椎动物也有很多:海绵动物,软体动物,节支动物,棘皮动物,腔肠动物。
来看看他们的样子。
4.我们先来看看海绵动物。
海绵动物有五千多种,他们的形状千奇百怪,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动物。
5.再来看看棘皮动物,你们来观察一下棘皮动作的特点。
是不是因为他们身上有刺,才叫棘皮动物呢?讲解棘皮动物门快来看看,腔肠动物馆就像个大花园。
有海葵,珊瑚,水母,还有海笔,海身体笔是有许多水螅虫群居形成的。
6.还有这些软体动物,有些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些却长着壳。
7.海洋无脊椎动物没有脊椎骨,有些靠体内的水压维持身体的形状,我们常见的虾蟹都是无脊椎动物。
8.现在我来考考大家,来看看这些动物哪些是无脊椎动物,哪些是脊椎动物。
鱼儿超级变变变教学目标1.了解某些鱼种从幼鱼到成鱼的特殊变化。
2.探究鱼的外形变化与其生活环境、生活习性之间的关系。
3.激发探究海洋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了解某些鱼种从幼鱼到成鱼的特殊变化。
2.探究鱼的外形变化与其生活环境、生活习性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你说我说,激发学习的兴趣。
1、提出话题:同学们,海洋里不少可爱的鱼儿(贴:鱼儿),你都知道哪些大家说说你知道的海洋里的鱼儿有什么特点2、全班交流3、看图片,同学们说的海洋鱼儿可真不少,让我们随海底摄影师的镜头去看看海底世界都哪些美丽的鱼儿。
(课件播放海底鱼儿的图片,最后把图片定格在小黑鳗和黄鳗上)。
4、激趣揭题:大家知道吗?漂亮的黄鳗是由小黑鳗变化而来的,它们是怎么变化的,让我们走进我们的海洋王国去看看。
(补贴)(设计意图:通过观看海底视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引出小黑鳗和小黄鳗的变化结果。
)二、你看我看,了解鱼儿的变化。
1、播放视频,黑鳗成长记。
小时候,我是黑色的丑小鳗,我快乐地在海底玩耍。
当我成年之后,我学会了装扮,我变成海底华丽的蓝帅哥。
后来,蓝帅哥的衣服渐渐变成了蓝黄色,我也由“帅哥”变成了“淑女”。
老年时,我才成为优雅的“黄丝带”奶奶。
2、看了视频,你了解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3、认一认:在黑板上出示不同时间五彩鳗的图片,让学生认一认是哪个阶段,回答正确的就给他一张海洋小博士的卡片。
4、小结过渡:五彩鳗的成长过程就像是一场魔法,在海洋王国里有不少这样的魔法公民,让我们去认识认识它们。
(设计意图:以视频的形式介绍小黑曼的变化过程,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然后通过贴图的形式进行练习,巩固本节所学知识。
)三、找找贴贴,拓展海洋的知识。
1、认识海洋王国的“魔法”公民。
粘贴:皇帝神仙鱼、双印龙、短鳍红娘鱼、花尾美鳍鱼、圆翅燕鱼。
你还知道哪些吗?(学生交流后,以PPT介绍这些不同的变身鱼)2、了解不同种类鱼的幼年和成年:老师来考考大家,能不能根据图片,来找出那些是它们的幼年,那些是它们的成年。
(请不同小组的代表上来把不同种类的鱼粘贴在“幼年”和“成年”的类别里)3、评价,交流,看大图说一说。
4、小结过渡:我们已经认识了不少海洋王国的魔法公民,我们想不想进一步成为海洋魔法堂的讲解员。
(设计意图:介绍其它变身鱼幼年到成年的不同变化,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此类变身鱼的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和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其它变身鱼的变化历程。
)四、练练看看,培养探索能力。
1、练一练:要想观看海洋魔法堂的电影,首先要通过过关考试,出示答题纸,让学生把成年鱼和幼年鱼连一连。
2、:通过过关考试,我们进入了魔法堂。
魔法堂给我们揭秘了几种可以变身的鱼,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五、总结。
1、孩子谈收获。
2、教师总结:神奇的海洋有很多的有趣的事情,让我们人人争当海洋小博士,勇敢去探究吧!(设计意图:让孩子谈谈本节课的收获,进行本节课的提升,从而激发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究海洋知识的欲望。
)海上奇观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感受海上奇观黄河入海口、万鸟岛、海市蜃楼的美丽,通过展示世界各地海上奇观对大海产生热爱、敬仰之情。
2、通过组织学生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等多种方式,开展探究活动,交流、汇报探究成果,培养学生的交流与表达能力等各种综合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地方吗(出示石老人的图片)它像什么(像一位老人)这是海上的奇观。
石老人是我国基岩海岸典型的海蚀柱景观。
千百万年的风浪侵蚀和冲击,使崂山脚下的基岩海岸不断崩塌后退,并研磨成细沙沉积在平缓的大江口海湾,唯独石老人这块坚固的石柱残留下来,乃成今日之形状。
在崂山脚下临海断崖南侧,距岸百米处有一座17米高的石柱,形如老人坐在碧波之中,人称“石老人”。
老公公以手托腮,注目凝神,每天晨迎旭日,暮送晚霞,伴着潮起潮落,历尽沧桑,不知度过了多少岁月。
你还知道哪些海上奇观美丽的景象二、感受海上奇观的美与壮观1.让我们来看一些图片,请说说你看到了哪些海上奇观,美丽的景象?让学生说一说。
三、介绍山东的海上奇观介绍山东的几个海上奇观:黄河入海口、万鸟岛、海市蜃楼,以及形成的原因。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海上平流雾形成的原因。
2、通过展示世界各地海上奇观集萃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欣赏了海上奇观的壮丽美景,同学们对大海充满了好奇,今天老师要来介绍海上的另一奇观——海上平流雾,查阅资料的同学上来为大家讲讲吧。
二、介绍海上平流雾1.学生自己介绍2.教师补充:当暖空气流到冷海(地)面上时,就会降温而凝结成雾,这种雾称为平流雾。
平流雾是暖湿空气移到较冷的陆地或水面时,因下部冷却而形成的雾。
通常发生在冬季,持续时间一般较长,范围大,雾较浓,厚度较大,有时可达几百米。
三、欣赏看完了我们身边的海上奇观,让我们看看世界上的海上奇观吧。
(出示世界海上奇观的图片,并出示一段大碉堡的视频),你最喜欢哪一个?让学生来说一说。
三、树立环保意识1.海洋是我们的家,但是现在大量的开采海洋资源、过度的捕捞海洋中的生物、旅游业的发展都对海洋形成了极大的威胁,作为环境的一分子,我们该为海洋做点什么呢?2.学生交流3.除了要爱护海洋,生活中我们还应该如何保护环境?四、我是小导游下面请同学们来做小导游,介绍一处你最喜欢的海上景观。
完成P4景观推介会。
完成后进行展示。
多变的海浪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海浪的成因及类型2、初步感知海浪与生活的关系。
3、通过实验发现风是导致海浪形成的重要因素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件展现了浩瀚大海惊涛拍岸的场景,岸边的孩子们正在猜测海浪形成的形式呈现,将学生带入大海的情境,使其感受浪的气息,对问题探究产生兴趣。
学生对海浪形成原因的猜测并不会只局限在这一单一方面,教师先引导学生多方面提出问题并进行合理猜测,在相互的交流中,将错误的猜测排除掉,然后选择自己感兴趣选择探究主题,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们根据研究兴趣及主题自由结合,开展探究活动。
二、了解海浪的成因及类型1.做实验:究竟“海浪的形成与风有什么关系”让我们做个实验吧2.学生分小组通过讨论、对鱼缸进行吹起实验来初步感知风与浪的关系。
3.是海浪的成因并非只源于风,“除了风,海浪的形成还于什么有关呢?”让我们课后查阅一下相关的资料来了解了解吧。
三、感知海浪与生活的关系1.“想一想,海浪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通过对海浪与生活、生产关系的情境呈现,拉近了海浪与人的关系,引发学生产生更多的思考。
2.海浪不仅能为人类所用,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危害。
分小组谈一谈海浪对人类的危害。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进一步了解海浪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通过组织学生搜集资料、了解海浪的形成还有哪些因素。
3、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保护海洋,保护环境。
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了海浪的成因,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海浪的形成除了和风有关还和什么有关让我们一起交流探讨一下吧。
二、交流资料、了解海浪的成因1.学生自主交流资料2.教师总结:海水是由许多水分子聚集而成的。
当外来的力量发生作用时,水分子先是跟着外力的作用方向走。
可是海水的表面张力和地心引力,又把水分子往下拉。
于是,水分子就沿着固定的圆心,上上下下的兜圈子。
很多水分子一起运动,因此形成上下起伏的波浪。
三、认识海浪的危害,树立防范意识1.海浪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好处,同时也有很多危害,谁来谈一谈都有哪些危害学生交流2.“我们怎样才能减少海浪带来的危害呢?学生交流3.教师总结:海啸与海底地震有关,可引发高达30米的巨浪,在沿海地带会造成巨大破坏。
感觉强烈地震或长时间的震动时,需要立即离开海岸,快速到高地等安全处避难。
如果收到海啸警报,没有感觉到震动也要立即离开海岸,快速到高地等安全处避难。
通过收音机或电视等掌握信息,在没有解除海啸警报之前,勿靠近海岸。
不是所有地震都引起海啸,但任何一种地震都可能引发海啸。
当你感觉大地发生颤抖时,要抓紧时间尽快远离海滨,登上高处。
不要去看海啸---如果你和海浪靠得太近,危险来临时就会无法逃脱。
若是在海上航行时遇到海啸,应快速驶向海深的地方四、树立环保意识只要我们热爱大自然,大自然是不会轻易伤害我们的,交流交流生活中我们该如何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