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1

合集下载

〖2021年整理〗《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优秀教案

〖2021年整理〗《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优秀教案
地形:平原人口稠密,高山、高原地区人口较稀疏
气候:北半球温带地区,气温适宜人类居住和农业生产,人口稠密。降水少的地方人口稀少,降水较多的地方人口较密集
水资源和土壤:人口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源分布。干旱地区,人口稠密区依水源多呈点状、线状和片状分布。不同的土壤自然肥力和耕作性能不同,开发利用程度也不同,影响到人口分布
1.3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
一、世界人口分布
1.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的联系与区别
1人口密度是衡量人口分布的指标
我们要研究人口大部分集中在什么区域,一般要看这个地区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而疏密程度一般用每平方千米土地上的人口数即人口密度来表示。我们把一个国家或地区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叫做人口密度。用公式表示就是:人口密度=人口总数/面积
教学方法
讨论法、个案分析法
学法指导
通过分析地理图、表各种地理信息载体,能够得出一定结论(规律),并能够较深入地分析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教学用具
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示意图、有关我国人口与环境的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导入新课:
我国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1935年提出:“今试自黑龙江的爱珲(今黑河),向西南作一直线,至云南腾冲为止,分全国为东南与西北两部:则此东南部的面积计四百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6%;西北部之面积,计七百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4%。惟人口之分布,则东南计四亿四千万,约占总人口的96%;西北部之人口,仅一千八百万,约占总人口的4%。其多、寡之悬殊,有如此者。”此线形象反映了我国“东多西少”的人口宏观分布格局,被地理学界称为胡焕庸线,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国人口分布宏观格局不仅没有变化,而且“东多西少”的现象更加突出
设问:阅读中国人口分布图,说出中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什么?

1.3: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1.3: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东平明湖中学高一地理学案班级姓名座号排号科目:地理课题:1.3: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编号:03课型:新授课主备人:王申华审核人:高一地理组使用时间:2.23教学重难点:1、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2、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学法指导:通过分析地理图、表等各种地理信息载体,能够得出一定结论(规律),并能够较深入地分析并解释其形成原因教师寄语: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补何及!【知识梳理】一、人口分布1.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人口分布一般以为衡量指标,我们不仅要了解人口分布的状况,而且要分析研究格局。

2.世界人口分布:世界人口分布很。

主要分布在半球的20°—60°N;一半以上人口分布距海岸千米范围内;近80%人口分布在海拔低于米范围内。

小结: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规律是:。

3.世界人口密集地区在东亚、南亚、西欧、北美洲的东部,在图1-3-2中分别用字母A、B、C、D标出东亚、南亚、西欧、美国东北部等世界人口密集地区的位置,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地区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练习1:(1)一下地区中,既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又是人口负增长的地区是()A、南美洲B、北美C、欧洲D、大洋洲(2)下列四个流域中,人口最稀少的是()A、尼罗河流域B、亚马孙河流域C、刚果河流域D、印度河流域4.我国人口分布的显著特点:东西部对比,人口多,人口少。

从地形看,人口多,人口少;从经济和交通发展状况看,人口多,人口少;从各民族居民住地看,人口多,人口少。

5.我国人口地理分布界线()线:由到。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①地形:有的工农业生产活动大多集中在地区。

②气候:气候主要通过和来影响人口分布,降水主要通过影响分布间接影响人口分布。

一般来讲,北半球并且多的地方人口较密集。

阅读P20知识窗思考:为何热带多雨地区人口最稠密的地方通常在高原和山区?③水资源和土壤:干旱地区,人口稠密区依水源多呈、、分布。

一地理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教案

一地理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地理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教案学科领域:地理年级:八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及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2)掌握人口密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3)理解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观察世界人口分布;(2)利用数据计算不同地区的人口密度;(3)探讨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人口问题的关注;(2)增强学生的人口国情意识;(3)培养学生的人口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教学内容1. 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1)人口的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2)世界人口分布的很不均匀;(3)四大人口稠密地带和四大人口稀疏地带。

2. 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1)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分布格局;(2)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较多;(3)农业地区人口较多,城镇地区人口较少。

3. 人口密度的计算方法及应用(1)人口密度的概念及计算公式;(2)不同地区人口密度的计算实例;(3)人口密度在地理分布研究中的应用。

4. 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及其重要性(1)人口合理容量的定义;(2)人口合理容量与资源、环境、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3)人口合理容量在制定人口政策和区域发展规划中的作用。

5. 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1)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2)科技水平的高低;(3)地区开放程度;(4)人口消费水平;(5)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展示世界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2)展示我国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

2. 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人口密度的计算方法及应用;(2)学生计算不同地区的人口密度,并进行交流分享。

3. 课堂讲解(1)讲解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及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2)讲解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013—2014学年高一地理(鲁教版)第二册同步导学案:1.3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1)

2013—2014学年高一地理(鲁教版)第二册同步导学案:1.3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1)
课题:——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1)姓名:
一、学习目标
1、区别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
2、了解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3、学会分析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问题。
二、课前预习
1、人口分布一般以为衡量指标。
2、我国人口分布的显著特点
东西部对比,多,少。
地形看,多,少
经济和交通发展状况看多,少
各民族居民住地看,多,少等。
3、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A.低纬度沿海平原上
B.中纬度内陆地区
C.中低纬度沿海平原上
D.热带山地与高原地区
4、对人口分布影响最大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生产活动方式
C.交通运输条件
D.文化教育状况
5、有关我国人口叙述,分布情况不正确的是
A.东部沿海省市人口少,内地人口多
B.平原地区人口稠密,山区人口稀少
C.东部沿海人口密集,西部高原地区人口稀少
D.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较小
课外训练——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1)姓名: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两图中和表中材料表示的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2)由表中材料可知,世界人口最集中的温度带是__________________。
(5)读图1—3—2世界人口密度图,找出人口最稠密的4个地区,试解释这些地区人口稠密的原因。
2、读图1—3—3中国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及“胡焕庸线”?
3、从自然和社会角度,说说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沿海地区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
四:学后反思
备注
检测案——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1)姓名: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PPT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PPT

2.造成该地区主要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是( A.人口密度超过该地区合理承载力 B.A地区的人口密度高于B地区 C.人口密度在北部最为合理 D.本区人口合理承载力较大
)
解析:读图可知,本区的人口合理承载力为每平方千米30 人,而目前A、B地区的人口密度已分别高达64人、47人,
说明该地的人口密度已超过该地区的承载力,从而导致人
合理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200 100 90 30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及温带季风气候区
(1)表中所列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测算主要考虑的是什 么因素? 解析:该表反映了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
密度,故说明这种测算主要考虑的是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因素。
答案:自然因素(或气候因素) (2)据表格推算,远没有达到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气 候区是哪个? 解析:热带雨林气候区的水热资源极为丰富,从表中信息可知, 该气候区的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都较大,而目前该气 候区却是世界上人口稀少的地区,有极大的潜力。
答案:热带雨林气候区
核心解读
重难点1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环境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概 念
参考角度
自然资源的承载力 自然资源、生态环境 生 大 存
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经济、 社会发展、消费水平 自然、经济、社会 发 小 展
区 别
限定因素 体现的意义 人口数量
制约的因素不确定,历史时期不同,制约因素发生变化,使人口容 共同 量具有不确定性;但在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可 点 以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估计,即具有相对确定性。
(4)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 低平
中低(或中) 纬度地区和 沿海 地区的趋向性。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6章 第1讲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教案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6章 第1讲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教案

第一讲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一、人口分布 1.世界人口分布(1)衡量指标: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格局。

(2)规律⎩⎪⎨⎪⎧从纬度看:集中于北半球的中低纬度从海陆位置看:集中于近海地带从地形上看:集中于平原地区(3)人口密集地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西欧,美国东北部。

2.我国的人口分布(1)特点:地理分布很不平衡。

(2)具体表现以西以北人口稀疏。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影响逐渐减弱,包括地形、气候、水源和土壤、矿产资源。

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文化教育状况等,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

3.政治文化因素战争、宗教、文化习俗、政策和历史因素等。

三、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1)实质:某地环境承载力的直观反映。

(2)制约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其中资源是主要的制约因素。

3.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1)条件: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不妨碍未来人口的生活质量。

(2)实质: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4.世界各国实现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1)世界:发展中国家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建立公平的秩序。

(2)地区: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

◎目前,全球70多亿人口主要分布在北纬70°至南纬50°地区。

下图显示“纬度每隔10°范围分布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比重”。

结合下图完成1~2题。

1.占全球人口比重最大的纬度范围是()A.10°S~20°S B.20°N~30°NC.30°N~40°N D.40°N~50°N2.南纬40°~50°范围人口分布稀少的主要原因为()A.气候酷寒B.山地多,平原少C.陆地面积小D.干旱区面积大1.B 2.C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

高一地理必修一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地理必修一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练习题及答案

1.3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同步练习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是世界人口稠密区,有关其分布共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处于中低纬度B.多濒临海洋C.经济高度发达D.多为平原地形2.图中⑤、⑥、⑦、⑧四地人口稀少,其成因组合正确的是( )A.⑤—湿热B.⑥—干热C.⑦—干旱D.⑧—高寒解析:第1题,世界人口一般分布在中低纬度(即温带大陆)沿海平原地带,所以A、B、D正确;其中①②是我国和印度,是发展中国家,③④是西欧和美国东北部,是发达国家。

所以C项的描述不正确。

第2题,⑤是北非撒哈拉沙漠,炎热干旱;⑥是亚马孙热带雨林,高温多雨;⑦是南极大陆,寒冷干燥;⑧是青藏高原,是高寒地带。

根据分析,本题的答案应该是D。

答案:1.C 2.D3.第五次人口普查和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其变化比率最明显的是( )A.青壮年人口B.老龄人口C.十万人中具大学程度人数D.城镇人口4.有关目前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口总量大,人口增长速度快B.资源总量大,人均量少C.经济发展速度快,对资源需求量大D.每年净增人口多,对环境压力大5.为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措施是( )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减轻就业压力③积极发展科学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④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调整产业结构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第3题,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表格的能力。

10万人中具大学程度人数第四次人口普查是1422人,第五次人口普查是3611人,变化的比率最大。

第4题,我国人口增长速度较慢,但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加的人口数量多。

第5题,高新技术产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劳动力,对减轻就业压力起不到明显的作用。

答案:3.C 4.A 5.C6.读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因素表示________,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科技发展水平
人口的生活和 文化消费水平
决定开发数量 决定消耗数量
资 最主要 人口合 源 的因素 理容量
M县在制定县域内精准扶贫方案时,规划将某个村实行生态搬迁。读图,回答1~2 题。
1.考虑环境承载力等因素,该村最适宜选址在
√A.甲
B.乙
C.丙
D.丁
2.搬迁后,该村适宜重点开展的生产经营活动是
A.开采矿山
的人口空间分布曲线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人口密度最大值的分布区在
√A.渭河平原
C.汉水谷地
B.秦岭 D.大巴山
2.影响秦巴山区109°E经线上人口空间分布差异的
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城镇分布
C.海陆位置
√D.地形起伏
叙利亚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地中海沿岸为降水较多的平原。近年来,叙 利亚国内矛盾激化,政局动荡。下图示意1950~2020年叙利亚总人口数变化情况。据 此完成3~4题。
12345678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和平区常住人口小于户籍人口,表明该区经济落后,以人 口迁出为主,商业、服务业欠发达,A错误。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与人口的多少无关,B错误。 材料中没有给出河北区和南开区的人口合理容量数值,无法判断是否达到人口 合理容量,C错误。 西青区户籍人口远远少于常住人口,表明外来人口数量多,导致常住人口与户 籍人口差异大,D正确。
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和 金融贸易区
中国人口分布空间地带性:
“胡焕庸线”(我国人口分界线)
稀疏
稠密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
地形
平原和低地 高山和高原
气候
气温 降水
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案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00~2000 2.3%
>2000 1.5%
56.2%
结论:沿海地区人口分布较稠密
世界人口分布主要规律:世界人口稠密;
* 沿海地区人口分布较稠密;
* 平原、低地人口分布较稠密;
back
问题:1.读上图找一找人口分布密集的地区,这些地区主要在哪里? 2.试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地区人口稠密的原因。
(二) 人口合理容量
1、环境人口容量
概念:
警戒性
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理解:时间、条件、人口数量
资源、 科技、 消费水平
不确定 性
相对确 定性
归纳:
环境人口容量
概念 制约因素 特点 估计
2、人口合理容量 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 且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 续发展的人口规模。 不确 定性
>60°N 40°~60°N
20°~40°N
0°~20°N
0°~20°S
0.4%
30%
49.4%
10.4%
6.1%
3.5%
0.2%
结论: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人口分布较稠密
表1-3-2世界各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面积、人口 占各洲的比例(%)
地区 面积 人口 欧洲 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世界
环境所能容纳的最适宜人口数
3、地球环境人口容量
100亿 110亿
环境人口容量 4、中国 合理人口容量
最大 人口数: 16亿
依据:
适宜 7~10亿
耕地
思考: 谋求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
小结: 人 口 合 理 容 量
1、环境人口容量 2、人口合理容量
3、中国环境人口合理容 量及合理容量
back
人口分布密集的地区主要有: 1. 亚洲东部;
2. 亚洲南部; 3. 欧洲的大部分地区; 4. 北美洲美国、加拿大的五大湖区和大西 洋沿岸地区。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1) 地形 (2)气候 (3)水资源和土壤 (4)矿产资源
1.自然环境因素 2.社会经济因素
的影响最为显著。
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
48.7 54.9
26.9 47.3
19.4 45.1
38.5 51.3
26.8 62.8
44.2 94.3
30.1 50.3
结论:沿海地区人口分布较稠密
表1-3-3世界人口垂直分布趋势
海拔(米) <200
人口占世界总 人口的比例
200~500 24.0%
500~1000 11.6%
1000~1500 4.4%
3. 政治文化因素 如战争、政府政策等因素有
时可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人口分布状况。
总结: 一、世界人口分布主要规律:世界人口分布不均 匀,具体表现在:
* 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人口分布较稠密; * 沿海地区人口分布较稠密; * 平原、低地人口分布较稠密.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 2.社会经济因素 3. 政治文化因素
第三节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一. 世界人口分布
人口分布:是人口在某一特定时间内 的空间形式。主要指人口数量的地域差 异。 人口密度:是一定时期单位土地面积 上居住的人口数。
A地 N
B地
图1 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对比
表1-3-1世界人口纬度分布趋势
纬度
人口占世界 总人的比例
go
20°~40°S >40°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