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猪的杂交繁育体系

合集下载

《养猪学》——精选推荐

《养猪学》——精选推荐

《养猪学》名词解释:1、温热环境:指直接影响猪体热调节的环境因素,包括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和热辐射。

2、口蹄疫:由小核糖酸病毒科的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

3、联合育种:通过一定组织方式,利用公共的性能测定站和人工受精站,在饲养相同猪种的选育场之间形成稳定的种质交流,从而把各独立种猪场的猪群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大规模的选育群,提高了育种效率和育种水平。

4、杂种优势:指不同种群的猪杂交所产生的后代群,具有较强的生活力,生产性能高于双亲均值的遗传现象。

5、争斗行为:指动物个体间在发生冲突时的反应,由“攻击”和“逃避”两个部分组成。

6、遗传相关:指一头种猪某两个性状的遗传潜力(育种值)之间的关联程度。

7、产业化经营: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把产前、产中、产后环节按合同形式有机联合起来的经营模式。

8、功能关系:指猪场各种建筑物和设施之间在管理和生产中的关系。

9、猪的杂交繁育体系:指为了满足杂优商品猪的高效稳定生产而组织的一套供种体系,主要由纯种的选育、种猪的扩繁和商品猪的杂交生产三个环节组成,分别由育种场(核心群)、繁殖场和商品场来承担相应的任务,从而实现优质高效的供种。

10、必需氨基酸:指那些在猪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的数量很少,不能满足猪体正常代谢的需要,必须由饲料供给的氨基酸。

11、必需脂肪酸:对幼猪来说,为了生长发育,必须从饲料中获得其机体不能合成的3种不饱和脂肪酸,即亚油酸(十八碳二烯酸)、亚麻酸(十八碳三烯酸)和花生油酸(二十碳四烯酸)。

营养上称这3种脂肪酸为必需脂肪酸。

12、哺乳仔猪:指从出生到断奶阶段的仔猪。

13、断奶仔猪:指出生4-5周龄断奶到10周龄阶段的仔猪。

14、繁育体系:指为了满足杂优商品猪的高效稳定生产而组织的一套供种体系。

15、反交:地方品种或培育品种作为父本,瘦肉型品种作为母本的杂交称为“反交”。

16、经济杂交:指采用遗传上有差异的不同品种或不同专门化品系之间进行杂交,使之产生具有杂种优势的杂种猪,大都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家畜育种学11杂种优势利用

家畜育种学11杂种优势利用

4.配套系不强调规模和结构,但强调突出的特点、高纯合 程度及表型的一致性
5.配套系间杂交,要能充分利用相互间的互补效应及杂种 优势 6.配套系的新陈代谢强度较高 新的配套系不断被育成,旧配套系被从杂交体系中更 换下来
第一节
杂种优势利用的概念和意义
一、杂种优势
概念: 不同种群(品种或品系)个体杂交的后代往往在
生活力、生长和生产性能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
优于其亲本纯繁群平均值的现象。
/jcyzx/index.htm
杂种优势的度量 杂种优势值: ;
为杂一代均值,即杂种组平均值;
/jcyzx/index.htm
五、配套杂交
确定最优杂交组合后,采用固定杂交方式进行杂种 后代的生产 六、杂种的培育 提供适宜的饲养管理条件,保证杂种后代能够表现 杂种优势 七、随机抽样性能测定
检验生产的商品代的生产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jcyzx/index.htm
/jcyzx/index.htm
五、顶交 用近交系公畜与无亲缘关系的非近交系母畜 交配。 此杂交方式用于近交系杂交的情况,由于近 交系母畜生活力和繁殖力都差,不适宜做母 本,所以改用非近交系母畜。 六、底交 用无亲缘关系的非近交系公畜与近交系母畜 交配。
/jcyzx/index.htm
四、配合力的测定 (一)测定方法
双列杂交(完全、不完全、正反循环);经纬杂交 设A、B、C、……、n个品种或品系,设(A×B)、 (A×C)、(A×D)为杂种的成绩,A2、B2、C2、…为纯繁 的成绩,则有:
母本 父本 A B A A2 B×A B A×B B2 C A×C B×C D A×D B×D …… …… …… 父本均值
/jcyzx/index.htm

2022年养殖综合高考试题

2022年养殖综合高考试题

湖南省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养殖类专业综合知识试题本试题卷共五大题,52道小题,共4页。

时量150分钟,满分390分。

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4分,共120分)1.生物体的细胞形态多样,其接受刺激并传导冲动的神经细胞呈A.球形B.星形C.长梭形D.纤维状2.纤维软骨主要分布在A.关节面B.会厌C.椎间盘D.喉3.头骨的连接属于A.纤维连接B.软骨连接C.滑膜连接D.无缝连接4.禽类特有的淋巴器官是A.胸腺B.脾C.法氏囊D.淋巴结5.当血液中的K+浓度过低时,可使A.心跳减慢B.传导阻滞C.心肌自律性增强D.心肌额外舒张6.调节体温的神经中枢在A.延脑B.下丘脑C.小脑D.中脑7.三元杂交的杂交繁育体系是A.两级B.三级C.四级D.五级8.临床上可用于对公畜进行化学去势的激素是A.促黄体素B.雄激素C.雌激素D.孕激素9.具有子叶型胎盘的动物是A.猪B.牛C.犬D.马10.精液冷冻保存的常用冷源是A.冰水B.冰块C.液氮D.液氧11.母猪产后发情的时间一般为断奶后A.3~7天B.10~15天C.1个月左右D.2个月左右12.能早期对配种后母猪进行妊娠诊断的方法是A.外部观察法B.阴道检查法C.触诊法D.超声波诊断法13.猪场布局按全年风向及地势高低由上而下的排列顺序为:A.繁殖猪舍→分娩舍→仔猪培育舍→育成猪舍→育肥舍B.分娩舍→繁殖猪舍→仔猪培育舍→育成猪舍→育肥舍C.仔猪培育舍→育成猪舍→育肥舍→繁殖猪舍→分娩舍D.分娩舍→仔猪培育舍→育成猪舍→育肥舍→繁殖猪舍14.蛋鸡从开产到产蛋率达70%的这一阶段称为A.初产期B.高产期C.产蛋后期D.产蛋末期15.牛养殖过程中应用最普遍的青贮饲料是A.青草青贮B.玉米青贮C.小麦青贮D.燕麦青贮16.属于兼用型牛的是A.荷斯坦牛B.安格斯牛C.西门塔尔牛D.海福特牛17.属于裘皮羊的是A.美利奴羊B.湖羊C.蒙古羊D.滩羊18.羊的初配体重通常要达到成年体重的A.30%B.50%C.60%D.70%19.“虎斑心”是指心肌细胞发生了A.水泡变性B.脂肪变性C.黏液变性D.淀粉样变性20.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会引起消化机能紊乱和继发性肠炎,此属于A.副作用B.毒性作用C.过敏反应D.二重感染21.大叶性肺炎的热型是A.回归热B.驰张热C.稽留热D.间歇热22.“观星状”鸡是因缺乏A.维生素AB.维生素B1C.维生素B2D.维生素D23.青霉素的作用机理是A.干扰细胞壁的合成B.影响膜通透性C.抑制核酸合成D.抑制菌体蛋白合成24.作为传染病早期诊断或胎儿宫内感染检测的抗体指标是A.IgMB.IgGC.IgED.IgA25.适于病毒复制的条件是A.营养琼脂培养基B.血液琼脂培养基C.肉汤培养基D.活细胞26.家鱼亲鱼池的池深要求是A.0.5~1.0mB.1.5~2.0mC.2.5~3.5mD.4.0~5.0m27.孵化桶纱罩上的尼龙纱网是A.20目B.40目C.60目D.80目28.鲢鱼胚盘分裂成两个大小相等细胞的时期称为A.1细胞期B.2细胞期C.4细胞期D.8细胞期29.鱼苗下塘的安全水温不能低于A.12.0℃B.12.5℃C.13.0℃D.13.5℃30.属于肥水鱼的是A.青鱼B.草鱼C.鲤鱼D.鲢鱼二、多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是正确的,请选出正确答案,多选、少选不给分。

猪的繁育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猪的繁育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市 场
年 限为4 6 ,4 -年 年后 ,生产 能力显著下 降 。为保证猪 群
的均 衡生产 及生 产水平 的不断提 高 ,应注意 做好种 猪群
经 济下 ,猪 的繁育体 系 多种 形式 并存 。保证高 品位高 质 量 。生产适销 对路 的品种猪 需要 业务 部 门的指导 。根据 市场 需 求 ,以村 化 片 , 生产 类 型 应该 给 予 合 理规 划 布 局 。对 良种 繁育场( 包括纯种 繁育与二元 、三元杂 交的繁 育场 ) ,必 须严格按 种畜禽管 理条例 的要 求进行生 产,否 则不准留作种用 。
32 忽视 了地方 品种的利用 在养 猪生产 中 由于过 分强 . 调 生长速 度及饲 料报酬 ,忽 视 了地 方 品种的利 用 。地 方 品种 在长 期选育 中表现 了极 强 的适 应性 。如 以莱芜猪 为
代 表 的 地 方 优 良品 种 为 例 , 具 有 抗 病 力 强 、 耐 粗 饲 、 繁
1 实施 品牌 战略 ,提 高市场 竞争力 从猪 的繁育 体系 . 3
中建 设 的内涵看 ,猪 的繁 育体系 建设 是 以市场 为导 向, 通 过市 场牵 龙头 、龙 头带基 地 、基地连 农户 的形 式 ,围 绕 当地养猪 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 ,逐步形成产供销、牧工 商、经科教一体化的较大经营集散地 ,便 于产品的集中与 经营,便于朝着高产优质 、高效 的方 向协调 发展,容易形 成名牌产 品,便于与大场对接,提高市场竞争力。
的表现 型是 不一样 的 。好 的饲养 管理条 件 ,合 理 的饲料 配方 ,对猪 的优 良性 状 ,尤其对 杂交优 势 的利 用表 现更
为 明显 。但 目前部 分养猪 户只注 意选 种 ,不注 意科 学 的 饲养管理 ,致使品种优势不 明显 。

猪养殖技术试题

猪养殖技术试题

猪养殖技术试题姓名:成绩:一、名词解释(25分,每小题5分)1、窝产仔数与断奶窝重2、三元杂交3、繁育体系4、直线肥育法5、双重配种二、选择题(10分)1、猪的妊娠期平均为()A.30天B.114天C.150天D.280天E.330天2、猪的发情周期平均为()A.17天B。

114天C。

2—5天D.21天E。

24—36小时3、猪用重复配种方式,两次间隔最好为()A.10—20分钟B。

8—24小时C。

2—4小时D.24小时以上E。

1—2天4、母猪最后一次配种日期为五月十三日,则其预产期为()A.9月7日B.9月4日C.8月7日D。

9月19日E.8月19日5、寄养时两窝仔猪产期最好相差不超过()A。

1—2时B。

12小时C。

2—3天D。

4—5天E.1周6、最佳的补料时间为()A.3—5日龄B.7日龄C。

10-15日龄D.3周龄E.1月龄7、肥育期间应驱虫()次A.1 B、2 C.3 D.4 E.58、合理分群的原则是()A.留弱不留强,拆多不拆少,昼合夜不合B。

留强不留弱,拆多不拆少,夜合昼不合C. 留弱不留强,拆少不拆多,夜合昼不合D。

留弱不留强,拆多不拆少,夜合昼不合E.留强不留弱,拆少不拆多,昼合夜不合9、仔猪断奶后,多数母猪在()内发情A.1-3天B。

3-10天C.14—20天D.25—30天E。

33-40天10、生泡料水料比例为()A.1:2-4 B.1:1 C.1:5D.2:1E.3:1(11—16题共用备选答案)A.长白猪B.约克夏猪C.杜洛克猪D.汉普夏猪E.皮特兰猪11()原产于英国12。

()被毛黑色,肩颈结合部有一条宽白带13。

()原产于美国东北部,全身被毛红色14.()缺点是抗寒性较差,皮肤病与腰肢病较多,对饲料条件要求较高15.()缺点是90kg后生长显著减慢,肌纤维较粗,应激性强16。

()是原产于丹麦的世界著名瘦肉型猪品种猪养殖技术试题三、比较区别(20分)1、单次配种与重复配种(5分)2、寄养与并窝(5分)3、出栏率与商品率(5分)4、常规断奶与早期断奶(5分)四、简答题(19分)1、仔猪的生理特点(6分)2、药物预防用药的原则(7分)3、母猪发情鉴定的方法(3分)4、妊娠母猪的饲养方式(3分)五、论述题1、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20分)猪养殖技术试题答案一、名词解释(25分)1、窝产仔数与断奶窝重前者指母猪每胎生产的产仔总数,包括产活仔数、死产、死胎与木乃伊数。

商品猪生产模式和种猪繁育体系课件(共27张PPT)《猪生产》

商品猪生产模式和种猪繁育体系课件(共27张PPT)《猪生产》
商品猪生产模式和种猪 繁育体系
猪生产
工作任务1-6 商品猪生产模式和种猪繁育体系 一 相关知识 二 拓展知识
猪生产
一 相关知识
商品猪杂交生产模式 猪的繁育体系建设
猪生产
1、简单杂交
一 相关知识
简单杂交(或二元杂交)是指以两个品种的公母猪杂交,直接利 用杂种一代的杂种优势为经济目的(后代作商品猪)的一种方式。这 是我国养猪生产应用最多的一种杂交方法,如图1,特别适合于我国 农村的经济条件。一般农户家中饲养本地母猪,然后与外种公猪,如 长白公猪、大约克公猪、杜洛克公猪等,杂交生产商品肥育猪。随着 集约化养猪的发展,可采用外种公猪与外种母猪的二元杂交,如长白 公猪与大约克母猪或大约克公猪与长白母猪。
猪生产
2、多元杂交

相关知识
猪的三元杂交,如图2,其形式为: A品种的公猪(♂)与B品种的母猪(♀)杂交,在其后代中选 择优良的母猪(AB)再与C品种的公猪杂交,所产的后代可作商品 肥育猪。 优点:既能获得最大的个体杂种优势,也能获得效果十分显著的 母体杂种优势,并且遗传基础也较广泛,可以利用三个品种的基因 加性互补效应。
进行杂交,产生经济用商品猪,如图3。
A
B
C
D
AB
C
D
ABCD
图3:四元杂交
猪生产
2、多元杂交
一 相关知识
猪的四元杂交(双杂交)的形式为: A品种的公猪与B品种的母猪杂交,其后代公猪再与C品种公猪跟 D品种母猪杂交所得后代的母猪杂交,获得的商品肥育猪具有ABCD 四个品种的优势。 优点:(1)可充分利用父本、母本和后代的杂交优势,遗传性更 广泛,从而带来较大的杂种优势。(2)可以充分利用杂种公猪的杂 种优势,表现为配种能力强。 缺点:要保持四个纯种,组织工作很复杂。

畜牧学概论

畜牧学概论

1.生长:是指当家畜的体重的增加,即细胞数目增多和各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是细胞分裂增殖的量变过程发育:是指家畜达到体成熟前的体态结构的发育和各种机能的完善,即各组织器官的分化和形成,是生长的发展与转化,是细胞分化的质变过程2.生长波:生长强度有顺序的依次移行的现象生长中心:生长波汇合部位3.选种:根据预定目标,采用适当选择方法,从畜群中选出优良个体作种用,同时淘汰不良个体选配:根据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优秀种公母畜配种方案,使其产生优良后代的工作4.纯种繁育:品种内的个体相配,达到保持品种纯度,增加整个品种质量的目的杂交繁育:品种间的个体相配,促使各对基因杂合性增加5.日粮:指一个个体饲养动物在一昼夜(24h)内所采食的各种饲料组分的总量饲粮:指按日粮中各种饲料组分的比例配制的饲料7.近交衰退:由于近交而表现的繁殖力减退,死胎和畸形增多,生活力下降,适应性变差,体质变弱,生长较慢,生产力降低等。

杂种优势:不同品种或品系的动物相杂交所产生的杂种,往往在生活力、生长势和生产性能等方面,表现一定程度上的优于其亲本纯繁群体。

8.消化:动物把进入消化道的食物经过物理的、化学的和微生物的作用,使其由大块变成细粒、固体溶解成液体,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使养分变成能够被消化管吸收的物质吸收:指被消化的营养物质通过消化管进入血液或淋巴液中,随血液运送到身体各部供组织利用的过程9.累积生长:任何一个时期所测的的体重和体尺,都代表该动物被测定以前生长发育的累积结果绝对生长:指一定时间内的增长量,用以说明某个时期动物生长发育的绝对速度10.猪饲料中粗纤维不能超过9%,鸡不能超过6%11.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遗传因素,母体大小,饲养因素,性别因素,环境因素12.反刍动物日粮配方设计方法:试差法,对角线法,联立方程法13.饲料的加工调制:物理调制,化学调制,发酵处理,晒制干草,青贮14.牧区畜牧生产:放牧饲养为主,属分散经营的草原畜牧业农区畜牧生产:以饲养猪禽羊兔为主,牛驴骡主要作役畜,多以舍饲为主,属集约式畜牧生产15.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条件:①科学技术是先决条件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③要有相对稳定的产品销路渠道或加工体系主要环节:品种(良种及良种繁育),饲料,环境,疫病,管理饲料中的6大营养物质:水分,粗灰分,蛋白质,维生素,粗脂肪,碳水化合物16.必需氨基酸: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及数量不能满足动物正常生长需要,必须由饲料来供给的一类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动物体内能合成或合成速度及数量能满足动物正常生长需要,不需由饲料来供给的一类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对猪禽来说,胱氨酸可代替50%的蛋氨基酸,酪氨酸可代替30%的苯丙氨基酸,丝氨酸可代替甘氨基酸,胱氨酸,酪氨酸,丝氨酸有时也叫半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指饲料中的某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低于动物的需要量,而且由于他们的不足限制了其他氨基酸的利用,这种氨基酸称作17.营养性添加剂: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非营养性添加剂:生长促进剂,动物保健剂,助消化剂,代谢调节剂,动物产品品质改进剂,饲料保护剂18.设计饲料配方的原则:科学性,经济性,可操作性,市场性,合法性,安全性22.氨基酸平衡:指所供给的日粮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种类、数量与比例符合动物体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种类、数量与比例要求氨基酸互补:饲料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有很大差异,有些饲料中含甲种aa多,乙种少,而另一种的相反,如果在配合饲粮是有意识的按适当比例将2种或2中以上饲料配合使用,相互间则可取长补短,互相补充,以提高整个饲粮的价值9.饲料编码的分类体系我国现行饲料分类和编码系统是按照国际管用分类原则将所有饲料分为8大类,选用七位数字进行编码。

畜禽生产知识点

畜禽生产知识点

甘南职教中心学校2011年冬高二生产知识点复习一、名词解释1、有效繁殖力每次产仔最终都能提供9—13头成活仔猪,称之为有效繁殖力。

2、潜在繁殖力猪为多胎动物,每次母猪发情时,都要从卵巢中排放20—30枚卵子,称之为潜在繁殖力。

3、实际繁殖力母猪每胎能生产10—15头仔猪,称之为猪的实际繁殖力。

4、群居性猪群居时猪体之间发生的各种交互作用。

5、两重性仔猪,尤其是初生仔猪对环境温度要求较高;大猪,100Kg以上的猪对环境温度要求比较低。

6、三点定位当猪舍面积允许时,猪只能够明显的将其划分出几个不同的地带,分别为吃域、睡域、和排域。

7、拱地性猪在觅食时,首先用吻突来拱掘,然后才是啃咬和咀嚼的性质。

8、产仔数一般是指母猪一窝的产仔总数(包括死的、活的)9、初生重包括出生个体重和出生窝重,前者是指仔猪出生后12小时以内,未吃初乳前的重量,后者指各个个体重的总和。

10、泌乳力20日龄仔猪窝重表示母猪的泌乳力。

11、育成率仔猪断乳时存活的个数占出生时活仔猪个数的百分数。

12、日增重单位时间内猪的平均日增重。

13、饲料利用率单位增重所消耗的饲料量。

14、胴体活体猪经过宰杀放血,脱毛,去掉内脏(保留肾脏和柏油),去掉头蹄尾所余下的部分。

15、屠宰率:胴体重占宰前活重的百分数。

16、瘦肉率将半片胴体进行剥离,分为骨骼、皮肤、肌肉、脂肪四中组织,并分别称重,然后计算肌肉占四中组织总量的百分数。

17、眼肌面积胸腰椎结合处的背最长肌的横断面积。

18、选配在选种的基础上,进一步有计划的为母猪选择适宜的交配公猪,目的是使个体间获得更好的交配机会,促使有益基因结合起来,产生大量品质优良的后代。

19、同质选配选择性状相同,性能表现一致的优秀公母猪交配。

20、异质选配选择性状不同或同一性状而性能表现不一致的公母猪交配。

21、亲缘选配根据配对双方亲缘关系的远近和程度的高低进行的选配。

22、表型选配根据双方个体品质的选配。

23、杂交不同品系、品种间个体的交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我国部分地区,利用地方品种作母本与长白或大白 杂交生成F1代母本,再与杜洛克公猪杂交形成商品猪。如在 安徽用皖南黑猪作母本与长白或大约克夏杂交的F1代,再与 杜洛克公猪杂交形成商品猪,四川普遍采用荣昌猪作母本与 长白或大约克夏杂交的FI代,再与杜洛克公猪杂交形成商品 猪。
猪的杂交繁育体系
猪的杂交繁育体系
我国已基本形成以国家良种中心、良种场、繁育场、人工授精站为主的杂 交繁育体系。一批国家级或省部级重点种猪场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引进和繁育 了大量国外优良品种,在北京、广州、杭州、武汉等地,先后建立了种猪性能测 定站,大大推迸了良种化普及推广进程,为猪的杂交优势利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体系的最顶端是原种场、核心群,也叫曾祖代猪场(GGP),其任务是纯繁、测定、 选育、提高,产品是提供纯种猪;下面是种猪场、扩繁场,也叫祖代场(GP), 其任务是扩繁、开展杂交,产品是提供父母代种猪;再下面是父代场(PS)其生 产任务是开展杂交,生产商品仔猪;最后是商品肉猪肥育场,其任务是总父母代 场购回商品杂优代(MK)仔猪,肥育到出栏,向市场提供商品肉猪。下面以杜长 大三元杂交繁育体系为例,介绍该体系。
母本、第一父本、第二父本均为引进良种猪,杂交生产 出三元杂交瘦肉型商品猪。在国内从南方到北方普遍采用三 元杂交猪为杜、长、大杂交模式。
其中育种材料长白猪、大白猪和杜洛克猪均是世界优秀 品种,由此获得商品猪杜、长、大能较好,很受市场欢迎。
据统计,杜、长、大杂交模式在国内市场有80%的占有 量,尤其广东珠江三角洲一带及港澳地区一律采用这种模式 。该模式生产杜、长、大商品猪瘦肉率在60%以上,料肉比 在3.2左右。
要说明的是在我国特有的饲养水平下形成了以地方品 种为第一母本的三元杂交模式及土三元,以本地优良母猪为 母本,大约克夏公猪为第一父本,杂交生产出一代杂种母猪 即二元母猪,这样的母猪抗逆性强、耐粗饲、易饲养,而且 产仔多、母性好、泌乳性能优良,再用杜洛克或长白公猪等 作第二父本与二元母猪杂交,生产出三元杂交猪。在中小型 猪场,或者管理水平不太高的猪场,这种模式对于提高生产 效益意义很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