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兼顾的基本内涵
科学发展观

一、选择题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发展;B、以人为本;C、统筹兼顾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发展;B、以人为本;C、统筹兼顾3、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的报告。
A、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C、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D、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4、党的十七大,是我们党在()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
A、改革发展B、改革调整C、开放巩固D、改革开放5、十六大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作出()的战略决策。
A、构建和谐社会B、科学发展C、加快发展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6、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A、以人为本;B、全面发展;C、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7、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把()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改善民生C、以人的发展为中心D、以经济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8、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确保到()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A、2010B、2015C、2020D、20309、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
A、以人为本;B、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C、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0、()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A、实事求是B、解放思想C、改革开放D、与时俱进11、()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A、与时俱进B、解放思想C、实事求是D、改革开放12、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A、根本要求B、基本要求C、重要基础D、根本基础13、科学发展观是怎样提出来的?()A、是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来的;B、是在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C、是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14、以人为本的“人”指()。
江西省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

综合基础知识五江西华图1、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A 构建和谐社会B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C 坚持以人为本D 注重改革创新2、统筹兼顾的基本内涵是()A 既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B 既坚持建设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又要建设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C 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助全局的主要工作。
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着力推进,重点突破D 既要发展,又要解决人民的利益问题3、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当代中国走向光明未来的正确道路。
深刻揭示了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根本途径。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D.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4、 2012年11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中国共产党党章修改的最大亮点和最突出的历史性贡献是()A 把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写入党章;B 把科学发展社会主义作为党的行动指南写入党章;C 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入党章D 把党的十八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思想写入党章。
5、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当前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A 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人口多、底子薄C、生产力不发达D、上层建筑不完善答案1.【解析】答案:C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解析】答案:C 十七大报告指出统筹兼顾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其基本内涵是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网上答题答案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网上答题答案沈阳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网上答题活动答案新城子乡中心小学文/瑞雪烹梅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c)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C.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2.首次以中央决定的形式阐明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及其内涵是在(b)上。
B.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3.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a)。
A.发展4.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b)。
B.以人为本5.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在分析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时,提出了“两个没有变”,一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二是(c)没有变。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6.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根本途径是(b)。
B.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7.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B)。
B.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8.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a)。
A.密切联系群众9.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首先是要提高(c)。
C.领导发展的能力10.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是(b)。
B.改善人民生活11.(b)是当代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的中心内容。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2.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b)。
B.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13.作为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促进作用的是(c)。
C.党内民主14.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在论述文化建设方面,首次明确把文化作为(b)提出来。
B.国家软实力15.实现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a)、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A.经济发展方式16.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a)。
A.提高自主创新能力1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b)。
B.改善民生18.当前我国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b)。
五个统筹的实质与内涵

五个统筹的实质与内涵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维理念。
它的基本内涵是:一是全面发展;二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所谓协调,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王梦奎指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这五个统筹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其实质,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
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
我国正处在深刻的社会转型过程中,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变,将是今后几十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
"三农"问题过去主要是农业生产问题,现在是在围绕"农"字做文章的同时,更要注重从"农"外找出路,通过"三化"---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促进"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
下一步的经济改革,要着眼于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国家政策要对解决"三农"问题给予更大支持。
统筹区域发展的实质,是实现地区共同发展。
保持比较发达的地区快速发展的势头和扶持落后地区的发展,都是国家的既定政策。
地区差距不仅表现在东部和中西部之间,也表现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还表现在省、自治区内部地区之间。
地区差距问题要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发展进程中逐步得到解决。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增进全体人民的福利。
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和改革的深入,经济发展中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出来。
社会发展领域存在的问题,许多同经济转轨过程中政府职能不到位有直接关系,需要转变政府职能。
中特复习要点

绪论1、当代中国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中共担当完成任务的责任体现在三件事:1、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3、进行改革开放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现阶段的奋斗目标:到2020年要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坏境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基本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最根本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共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包含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学习科学发展观之统筹兼顾

◆(二)统筹区域发展:通过健全市场机 统筹区域发展: 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 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 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 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 发展的新格局
33
34
• 统筹区域发展,继续推进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 统筹区域发展,继续推进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 略,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 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 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 优势和积极性,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 和产业合理布局,加强国土规划,推动形成主 体功能区,完善区域政策,注重实现基本公共 服务均等化,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财政转移 支付力度,大力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 疆地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形成东 中西部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 局。
44
以基尼系数为例: 以基尼系数为例:
指标 含义 收入高 度平均 <0.2 收入比 较平均 收入相 对合理 收入差 距较大 0.4~0.5 收入差 距悬殊 >0.6
指标值
0.2~0.3
0.3~0.4
45
根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提供的数据: 根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提供的数据: • • • • • • •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 0.16/改革开放前; 0.16/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前 0.3/1980年 0.3/1980年; 0.437/1999年 0.437/1999年; 0.447/2002年 0.447/2002年; 0.47/2006年 0.47/2006年 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实际更高 目前,
37
上图既表明城乡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又表明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例子: 例子: 2008年 上海的人均GDP突破一万美元。 2008年,上海的人均GDP突破一万美元。 GDP突破一万美元 而与这个数字相对应的,则是在云南县市中, 而与这个数字相对应的,则是在云南县市中, 有三分之二的人均GDP 有三分之二的人均GDP没有达到一千美元的国 GDP没有达到一千美元的国 家平均水平 (我国的地区经济分布很不平衡) 我国的地区经济分布很不平衡)
统筹兼顾的基本内涵

统筹兼顾的基本内涵
统筹兼顾是管理和决策层面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在处理不同事
物之间的关系时,要兼顾、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合理分配资源,达到
一个最优的结果。
这一概念在各行各业都有其重要性和应用。
在企业管理中,统筹兼顾可以帮助企业把握市场机会,调整资源
配置,提高经营效率和利润。
在制定企业策略时,无论是生产、销售、财务还是人力资源管理,都应该充分考虑到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将所
有的资源和因素都纳入统筹兼顾的范畴中,在各项因素之间形成良好
的互动和平衡,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政治领域,统筹兼顾是国家和政府应该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
政府在制定各种政策时,需要考虑到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协调各方
面的利益矛盾,避免产生不良的社会后果。
例如,政府在制定经济发
展政策时,要兼顾环境、资源、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推动经济持续
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在社会生活中,统筹兼顾也是我们每个人的素质和能力之一。
在
处理工作与家庭、个人与他人等关系时,需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利益
和需要,做到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不偏袒一方,从而实现个人和家
庭的 harmonious 和谐生活,更好地融入社会。
总之,统筹兼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的实践需要我们不断
思考和实践。
只有不断优化统筹兼顾的方法,才能实现个人、企业和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简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简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摘要: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二、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1.统筹兼顾2.动态调整3.创新发展4.民生优先三、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的应用四、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意义正文: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它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概括起来就是“统筹兼顾、动态调整、创新发展、民生优先”。
首先,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我们要正确处理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方面的关系,实现全面发展。
这就需要我们在发展中充分兼顾各个领域的需求,做到各个领域协调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其次,动态调整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手段。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我们要根据发展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发展策略,确保发展始终适应时代要求。
动态调整要求我们在发展中保持清醒头脑,增强战略思维能力,灵活应对各种挑战。
再次,创新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动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创新发展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勇攀科学技术高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最后,民生优先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
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民生优先要求我们在发展中关注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实践证明,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法宝,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
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使之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筹兼顾的基本内涵
题目:
是()
A、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
B、既坚持建设高度发达的物质礼貌,又要建设高度发达的精神礼貌
c、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D、既要发展,又要解决人民的利益问题
答案:c
解析:
统筹兼顾是指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題,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故本题答案选c。
【相关阅读】
统筹兼顾就是要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实际上讲的就是统筹兼顾。
“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五个统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群众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统筹兼顾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务必坚持统筹兼顾。
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群众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用心性。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必需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
也是党领导社会主
义建设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
毛泽东1956年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提出: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就是“统筹兼顾,各得其所”。
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进一步指出: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邓小平和江泽民也都十分重视这一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方法。
利益协调是做到统筹兼顾的关键。
统筹是建立在充分发挥各方面用心性和创造性的基础上的统筹;兼顾是一种整合和优化。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五个统筹”,实际上是农村发展与城市发展、区域发展与全国发展、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以及人与自然关系不断整合、不断优化和不断协调的过程。
五个统筹的战略方针是妥善处理当前各方面突出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所必需的。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统筹兼顾、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是关系到加强我们党的执政潜力建设、提高领导水平的重大政策问题。
城乡统筹被广泛地应用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