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精、气、血、津液

合集下载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神习题集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神习题集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精气血津液神习题集第四章精气血津液一、选择题1.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及脏腑机能活动的气是()A。

元气 B。

宗气 C。

营气 D。

卫气 E。

肺气答案:C。

选择题中的问题都是关于精气血津液的基本知识点。

本题中询问的是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及脏腑机能活动的气是哪一种,正确答案是营气。

2.血的生成与哪个脏腑的关系最密切()A。

肝 B。

心 C。

肺 D。

脾 E。

肾答案:A。

血的生成与哪个脏腑的关系最密切,正确答案是肝。

3.出现畏寒喜暖,是气的哪一项功能失常()A。

防御作用B。

温煦作用C。

气化作用D。

推动作用E。

固摄作用答案:B。

出现畏寒喜暖,是气的哪一项功能失常,正确答案是温煦作用。

4.下列哪项不属于津液的排泄途径()A。

汗 B。

尿 C。

呼气 D。

呕吐物 E。

粪答案:E。

下列哪项不属于津液的排泄途径,正确答案是粪。

5.具有推动呼吸和血行功能的气是()A。

心气 B。

肾气 C。

卫气 D。

宗气 E。

肺气答案:E。

具有推动呼吸和血行功能的气是肺气。

6.充养脑髓,滑利骨节的主要物质是()A。

气 B。

血 C。

津 D。

液 E。

精答案:B。

充养脑髓,滑利骨节的主要物质是血。

7.临床出现自汗、多尿、出血、遗精等症,为气的何种功能减退()A。

防御作用B。

固摄作用C。

温煦作用D。

推动作用E。

气化作用答案:D。

临床出现自汗、多尿、出血、遗精等症,为气的何种功能减退,正确答案是推动作用。

8.治疗血瘀证时,常配补气、行气药物的理论依据是()A。

气能生血B。

气能行血C。

气能摄血D。

血能载气E。

血能生气答案:B。

治疗血瘀证时,常配补气、行气药物的理论依据是气能行血。

9.气的哪项功能减退易于引起感冒()A。

推动作用B。

温煦作用C。

防御作用D。

气化作用E。

固摄作用答案:C。

气的哪项功能减退易于引起感冒,正确答案是防御作用。

10.布散于肌肤、孔窍,主要起滋润作用的是()A。

精 B。

血 C。

津 D。

液 E。

气答案:C。

布散于肌肤、孔窍,主要起滋润作用的是津。

中医师-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练习题及答案详解

中医师-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练习题及答案详解

第八单元气、血、津液一、A11、与血液运行相关的脏腑包括A、肝B、心C、脾D、肺E、以上皆是2、与血生成无关的脏腑包括A、心B、肺C、肝D、脾胃E、肾3、易于感冒是气的哪一种功能减退的表现A、推动与调控作用B、温煦与凉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中介作用4、观察“虚里”的变化,可以了解下述什么气的盛衰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5、由水谷精微之气中精华部分化生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6、元气运行的道路是A、脉外B、三焦C、心脉D、胸腔E、全身7、生气之源指的是A、肝B、心C、脾胃D、肺E、肾8、生气之主指的是A、肝B、心C、脾胃D、肺E、肾9、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不易逸出脉外体现了气的A、推动与调控作用B、温煦与凉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中介作用10、主管生长发育是气的A、推动的作用B、温煦与凉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中介作用11、元气生成的主要物质来源是A、先天之精B、水谷精气C、清气D、脏腑精气E、以上均非12、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中气13、清气与水谷之气结合关系到A、宗气的生成B、元气的生成C、营气的生成D、卫气的生成E、中气的生成14、影响宗气盛衰的因素是A、心与肺的功能活动B、肝与肾的功能活动C、肺与肾的功能活动D、肺与脾的功能活动E、肝与脾的功能活动15、贯注于心肺之脉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16、具有行气血作用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17、具有司呼吸作用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18、与语言、声音、呼吸强弱有关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19、膻中又称作A、气海B、血海C、髓海D、水谷之海E、经脉之海20、营气的分布特点是A、上出息道,下走气街B、熏于肓膜,散于胸腹C、与血同行,环周不休D、行于脉外,布散全身E、通过三焦,流行全身21、与气的生成密切相关的脏是A、心、肝、脾B、肺、肝、肾C、肺、脾、肾D、肝、脾、肾E、心、肺、肾22、生气之根指的是A、肝B、心C、脾胃D、肺E、肾23、具有固摄、推动、温煦、防御功能的是A、精B、气C、血D、津E、液24、津液的丢失必然会导致气的损耗,说明了A、气能生津B、气能行津C、津能生气D、津能载气E、气能摄津25、治疗大出血时用益气固脱法的理论基础是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血能载气E、血能养气26、“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理论依据是A、气能生血B、气能化津C、气能摄血D、津能载气E、津血同源27、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的是A、精B、气C、血D、津E、液28、布散于皮肤、肌肉和孔窍中的是A、精B、气C、血D、津E、液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心、肝、脾、肺等脏生理功能的相互协调与密切配合,共同保证了血液的正常运行。

中医基理论试题及答案1

中医基理论试题及答案1

中医基理论试题及答案1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核心,它涵盖了中医对人体健康、疾病及其防治的基本认识和方法。

本文将围绕中医基础理论的常见试题及其答案进行阐述,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医的基本原理。

一、阴阳五行学说试题:请简述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答案: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基础之一,它认为宇宙万物都由阴阳两种基本属性构成。

阴阳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并通过消长平衡来维持事物的和谐与稳定。

在医学上,阴阳用于描述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指导诊断和治疗。

试题: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有何应用?答案:五行学说将自然界和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归纳为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类型。

五行之间存在生克制化的关系,这些关系在中医中用来解释脏腑功能和相互影响,以及指导临床用药和治疗方法的选择。

二、脏腑经络学说试题:中医如何通过脏腑学说理解人体?答案:脏腑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人体内部的器官分为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每个脏腑都有其特定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通过脏腑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医能够解释和治疗各种疾病。

试题:经络学说在中医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中描述人体内部通道系统的理论,它认为经络是气血运行和脏腑联系的通道。

经络畅通与否直接影响到气血的流动和脏腑的功能,中医通过针灸、按摩等手段调节经络,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气血津液学说试题:气血在中医学中有何重要性?答案:气血是中医学中描述人体生命活动基本物质的重要概念。

气是推动生命活动的基本动力,血则承载着气和营养物质,二者相互依存,共同维持生命活动。

气血的盛衰和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状态。

试题:津液在中医中有何作用?答案:津液是中医理论中的一种体液,包括体内的各种液体,如唾液、胃液、关节液等。

津液有滋养、润泽、调节的作用,对于维持脏腑功能和生理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中医通过调整津液的生成和分布来治疗相关疾病。

中医基础理论(经气血津液神)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_0

中医基础理论(经气血津液神)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_0

中医基础理论(经气血津液神)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3. X型题1.“夺血者无汗”所说明的生理关系是( ) (2011年第7题)A.气与血B.气与津C.血与津D.精与津正确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血汗之问的关系,属于理解型考题。

血与律液都来源于水谷精气,由水谷精气所化生。

血溢脉外化为津液,津液渗注于脉中,又为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者相互资生、相互转化,称为“津血同源”,因汗为津液所化,故又称为“血汗同源”,当血与汗的任何一方丢失过多,可致男一方的亏损,故有“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亡血家不可发汗”等理论总结。

2.“亡血家不可发汗”的生理基础是( )(2010年第7题)A.气能摄津B.气能生津C.血能载气D.津血同源正确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血汗之间的关系,属于理解型考题。

3.“夺雪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说明了哪两者的关系( )(2009年第11题) A.气与血B.津液与血C.气与津液D.津液与汗正确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津汗同源,属于理解型考题。

4.水符精气与清气相结合,关系到( ) (2009年第9题)A.宗气的生成B.卫气的生成C.营气的生成D.元气的生成正确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宗气的生成,属于识记型考题。

宗气是由水谷精气与自然界之清气相结合而成,聚汇于胸中,贯心脉以行气血,与全身的气血运行相关。

元气藏于肾中,为先天之气,卫气和营气都是由水谷4精微所化生.营气行于脉内,卫气行于脉外。

故选A。

5.随神往来者,谓之( )(2008年第9题)A.志B.魄C.魂D.意正确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内经》原文的掌握,属于识记型考题。

《灵枢.本神》:“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

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朗朗上口的一段《内经》原文,也是考试重点内容,望考生掌握。

中医基础理论(4.6)--精、气、血、津液

中医基础理论(4.6)--精、气、血、津液

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从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1、防止血液溢于脉外为气的何种作用(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气化作用答案:D解析:气的固摄功能可使血行脉中而不溢出脉外。

2、全身气机升降的枢纽为( )A.脾胃 B.肝肺 C.心肾 D.心肝 E.肝胆答案:A解析:脾胃居于人体中焦,脾升胃降,故为全身气机升降的枢纽。

3、能够推动呼吸和血行的气是( )A.卫气 B.宗气 C.营气 D.元气 E.中气答案:B解析:宗气的生理功能:走息道以司呼吸,贯注心脉推动血行。

4、元气运行的通道是( )A.血液 B.三焦 C.脉 D.津液 E.以上都不是答案:B解析:三焦功能之一:通行元气。

5、人体中最根本、最重要的且根源于肾的气,称为(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脏腑之气答案:A解析:元气是人体中最根本、最重要的且根源于肾的气。

6、营卫之气的共同点为( )A.特点相同 B.性质相同 C.分布相同 D.功能相同 E.来源相同答案:E解析:两者都同源于水谷精气。

7、以下何项不属于津液排泄途径是( )A.汗液 B.尿液 C.粪便 D.呼气 E.痰饮答案:E解析:津液排泄通过汗液、尿液、粪便、呼气途径排泄,与痰饮无关。

8、在治疗血虚时可加入补气药,其理论依据是( )A.气能行血 B.气能生血 C.气能摄血 D.血能养气 E.血能载气答案:B解析:气对血的关系之一表现为气能生血,故治疗血虚证可加入补气药。

9、“夺血者无汗”的生理基础是( )A.精血同源 B.乙癸同源 C.津血同源 D.肝肾同源 E.以上均不是答案:C解析:汗为津液所化,根据津血同源理论,故“夺血者无汗”。

10、“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基础是( )A.气能生津 B.气能行津 C.气能摄津 D.津能载气 E.津能化气答案:D解析:气无形而动属阳,津液是有形质的而属阴,气到达全身必须依附津液为载体。

中医执业医师第九单元精、气、血、津液、神章节练习(2014-09-10)

中医执业医师第九单元精、气、血、津液、神章节练习(2014-09-10)

1. 与气的生成关系最密切的是0与血的生成关系最密切的是()
入肺脾肾
B. 脾肝肾心
C・心肺脾肝
D. 肺脾肝肾
E. 心肺脾肾
2. 贯心肺以行气血,走息道以行呼吸之气是0根源于肾,通过三焦而布散全身之气是0
A. 元气
B. 宗气
C・卫气
D. 营气
E. 脏腑经络之气
3. 上贯心肺下注气街之气是0具有“像疾滑利”特性之气是0
A. 元气
B・宗气
C. 营气
D. 卫气
E. 气
4 .与津液生成关系最密切的是0对津液的输布排泄起主宰作用的是0
扎心
B肺
C. 睥胃
D•肝
E.肾
5 •与血液循行关系密切的脏腑为0与津液输布关系密切的脏腑为0
扎心肺脾肝
B心肺脾肾
C.心肝脾肾
r>・肺脾肝肾
E.心肺肝肾
6・气随汗脱的理论依据是0
入气能生津
B. 气能化津
C・气能摄津
D•津能载气
E.以上均非
7.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是()
A •体液
B.阴液
C・津液
D津
E・液
8・推动人体生长发育,激发各脏腑经络等组织生理功能是气的0 入推动作用
B.混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 固摄作用
E. 气化作用
9. 清气与水谷之气结台关系到0
A. 元气的生成
B. 宗气的生成
C. 营气的生成
D. 卫气的生成
E. 全身之气的生成
10. 与语言、声音、呼吸强弱有关的气是0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C卫气
E.以上均非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练习题及答案-气血津液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练习题及答案-气血津液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练习题气血津液部分1、气的运动称为A、神气B、气出C、气入D、气化E、气机2、由先天之精化生的气称为A、营气B、卫气C、宗气D、元气E、谷气3、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及脏腑机能活动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动气4、患者畏寒喜暖,四肢不温,是气的什么功能减弱的表现?A、温煦作用B、推动作用C、气化作用D、防御作用E、中介作用5、营气的生理功能是A、司腠理的开合B、充养皮毛C、抵御外邪D、温养内脏E、化生血液6、与呼吸和心脏搏动有密切关系的气是A、卫气B、宗气C、中气D、元气E、元气7、关于五脏与血液关系,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A、肝主藏血B、心调节血量C、脾为气血生化之源D、肺助心行血E、肾精化血8、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的是A、气B、血C、神D、津E、液9、体内液态物质的运行、输布和排泄,主要依赖气的哪些功能?A、推动与温煦B、防御与固摄C、推动与气化D、推动与防御E、气化与温煦10、血虚病人往往兼有气虚的表现,其机理在于A、气能生血B、气能摄血C、血能养气D、血能载气E、气能行血11、治疗水肿病证时,常配伍行气药,其机理在于A、气能行血B、气能摄津C、气能生津D、气能行津E、津能载气12、“夺血者无汗”的理论根据是A、气能生津B、津能生气C、津能载气D、津血同源E、精血同源13、治疗某些出血病证时,常使用补气药,其机理在于A、血能生气B、气能摄血C、血能载气D、气能行血E、气能生血《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练习题参考答案气血津液部分1、E2、D3、A4、A5、E6、B7、B8、E9、C 10、C 11、D 12、D 13、E。

西藏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试题

西藏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试题

西藏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1、恶心呕吐,呃逆嗳气等症频作,其病机是A.痰浊上壅B.肺气上逆C.肝气上逆D.胃气上逆E.奔豚气逆2、肉瘿相当于西医的A.甲状腺腺瘤B.单纯性甲状腺肿C.甲状腺癌D.甲状腺炎症E.结节性甲状腺肿3、清气化痰汤和贝母瓜蒌散共有的药物是A.瓜蒌、茯苓、枳实B.桔梗、茯苓C.茯苓、橘红D.杏仁、枳实、陈皮E.杏仁、瓜蒌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腹壁静脉曲张可见于上腔静脉梗阻B.腹壁静脉曲张可见于下腔静脉梗阻C.腹壁静脉曲张可见于门静脉受阻D.腹壁静脉曲张可见于肾动脉狭窄E.门静脉高压时在脐部可听到“营营”音5、心在液为A.津B.汗C.尿D.涎E.唾6、“百病多由痰作祟”是指痰A.致病广泛B.病势缠绵C.阻滞气机D.阻碍气血E.扰动神明7、患儿,女,18个月,因咳喘2天入院。

体检:T38℃,鼻翼煽动,三凹征(+),双肺听诊可闻及哮鸣音,余未见异常。

家长述说患儿曾发生类似情况4次。

初步诊断为A.婴幼儿哮喘B.支气管肺炎C.急性支气管炎D.上呼吸道感染E.支原体肺炎8、决定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是A.禀赋的强弱B.正气的盛衰C.邪正的斗争D.邪气的性质E.感邪的轻重9、照海通于A.任脉B.督脉C.冲脉D.带脉E.阴跷脉10、“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说明____A.六淫的侵袭与传变致病B.阴阳失调致病C.正气不足使邪气可乘虚致病D.脏腑之间协调平衡被破坏致病E.人与外界环境的协调平衡被破坏致病11、下列不能连接为电针同一输出线的两极是A.左风市——右环跳B.左内关——右尺C.左上巨墟——右伏兔D.右合谷——右手三里E.左天枢——右天枢12、发颐初期内治宜A.托毒透脓B.清营解毒C.清热解毒D.化痰泄热E.养阴生津13、患者,男,55岁。

咳嗽月余,近日加重,痰多黏稠,脘痞胸闷,纳差,倦怠乏力,舌苔白腻,脉濡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精、气、血、津液一、A11、精的本始含义是指A、脏腑之精B、基本物质C、血液津液D、水谷之精E、生殖之精2、具有固摄、中介、温煦与凉润功能的是A、精B、气C、血D、津E、液3、生气之根指的是A、肝B、心C、脾胃D、肺E、肾4、与气的生成密切相关的脏是A、心、肝、脾B、肺、肝、肾C、肺、脾、肾D、肝、脾、肾E、心、肺、肾5、营气的分布特点是A、上出息道,下走气街B、熏于肓膜,散于胸腹C、与血同行,环周不休D、行于脉外,布散全身E、通过三焦,流行全身6、膻中又称作A、气海B、血海C、髓海D、水谷之海E、经脉之海7、与语言、声音、呼吸强弱有关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8、具有司呼吸作用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9、具有行气血作用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10、贯注于心肺之脉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11、影响宗气盛衰的因素是A、心与肺的功能活动B、肝与肾的功能活动C、肺与肾的功能活动D、肺与脾的功能活动E、肝与脾的功能活动12、清气与水谷之气结合关系到A、宗气的生成B、元气的生成C、营气的生成D、卫气的生成E、中气的生成13、具有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和官窍生理活动功能的气是A、宗气B、元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14、与生长发育有关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15、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中气16、元气生成的主要物质来源是A、肾中精气B、水谷精气C、清气D、脏腑精气E、以上均非17、推动人体生长发育,激发各脏腑经络等组织生理功能是气的A、中介作用B、固摄作用C、防御作用D、推动与调控作用E、温煦与凉润作用18、主管生长发育是气的A、推动与调控作用B、温煦与凉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中介作用19、易于感冒是气的哪一种功能减退的表现A、推动与调控作用B、温煦与凉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中介作用20、能使血液不逸出于脉外是气的什么作用A、推动与调控作用B、温煦与凉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中介作用21、生气之源指的是A、肝B、心C、脾胃D、肺E、肾22、“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理论依据是A、气能生血B、气能化津C、气能摄血D、津能载气E、津血同源23、治疗大出血时用益气固脱法的理论基础是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血能载气E、血能养气24、津液的丢失必然会导致气的损耗,说明了A、气能生津B、气能行津C、津能生气D、津能载气E、气能摄津25、布散于皮肤、肌肉和孔窍中的是A、精B、气C、血D、津E、液26、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的是A、精B、气C、血D、津E、液27、元气运行的道路是A、脉外B、三焦C、心脉D、胸腔E、全身28、由水谷精微之气中精华部分化生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29、观察“虚里”的变化,可以了解下述什么气的盛衰A、元气B、宗气C、营气E、脏腑之气30、精的功能包括A、濡养脏腑B、化血C、化气D、化神E、以上皆是31、与血生成无关的脏腑包括A、心B、肺C、肝D、脾胃E、肾32、与血液运行相关的脏腑包括A、肝B、心C、脾D、肺E、以上皆是33、“身之本”指的是A、心C、肾D、精E、气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人体之精,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之精,特指具有繁衍后代作用的生殖之精,也是精的本始含义。

2、【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气的功能:(1)推动与调控作用:气的推动作用,指气中属阳部分(阳气)的激发、兴奋、促进等作用。

(2)温煦与凉润作用:气的温煦作用,指气中属阳部分(阳气)的促进产热,消除寒冷,使人体温暖的作用。

气的凉润作用,指气中属阴部分(阴气)的抑制产热,消除热量,使人体寒凉的作用。

(3)防御作用:气既能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同时也可以祛除侵入人体内的病邪。

(4)固摄作用:指气对体内血、津液、精等液态物质的固护、统摄和控制作用,防止其无故流失,保证它们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

(5)中介作用:指气能感应传导信息以维系机体的整体联系。

3、【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肾为生气之根:肾藏先天之精,并受后天之精的充养。

先天之精化生元气。

4、【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肾为生气之根,脾胃为生气之源,肺为生气之主。

5、【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A是宗气的特点;B、D是卫气的特点;C是营气的特点;E是元气的特点。

6、【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宗气的生成直接关系到一身之气的盛衰。

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灵枢·五味》称为“气海”,亦名“膻中”。

7、【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凡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气血的运行,肢体的寒温和活动能力,视听的感觉能力,心搏的强弱及其节律等,皆与宗气的盛衰有关。

8、【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宗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走息道以行呼吸、贯心脉以行血气和下蓄丹田以资先天三个方面。

9、【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宗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走息道以行呼吸、贯心脉以行血气和下蓄丹田以资先天三个方面。

10、【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宗气贯心脉行血气。

11、【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宗气是由水谷精微和自然界的清气所生成的。

饮食物经过脾胃的受纳、腐熟,化生为水谷精气,水谷精气赖脾之升清而转输于肺,与由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相互结合而化生为宗气。

肺和脾胃在宗气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肺的呼吸功能和脾胃之运化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宗气的盛衰。

12、【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宗气的生成有两个来源,一是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一是肺从自然界中吸入的清气,二者相结合生成宗气。

13、【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元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二是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14、【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元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二是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15、【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元气含有元阴、元阳,为一身阴阳之根,脏腑阴阳之本,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16、【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元气由肾精化生,根于命门。

《难经·三十六难》说:“命门者……原气之所系也。

”肾精的主体成分是先天之精,但必须得到水谷之精的充养,方能充盛而化生充足的元气。

17、【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气的推动作用,指气中属阳部分(阳气)的激发、兴奋、促进等作用。

主要体现于:①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及生殖功能;②激发和促进各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③激发和促进精血津液的生成及运行输布;④激发和兴奋精神活动。

气的调控作用,指气中属阴部分(阴气)的减缓、抑制、宁静等作用。

主要体现于:①抑制和减缓人体的生长发育及生殖功能;②抑制和宁静各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③抑制和减缓精血津液的生成及运行输布;④抑制和宁静精神活动。

18、【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气的推动作用,可以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及生殖功能;气的调控作用,可以抑制和减缓人体的生长发育及生殖功能。

19、【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气既能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同时也可以祛除侵入人体内的病邪。

气的防御功能正常,则邪气不易入侵。

20、【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气的固摄作用表现之一为统摄血液,使其在脉中正常运行,防止其逸出脉外。

21、【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脾胃为生气之源,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共同完成对饮食水谷的消化和水谷精微的吸收。

水谷之精化生水谷之气。

22、【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血和津液都由饮食水谷精微所化生,都具有滋润濡养作用,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资生,相互转化,这种关系称为“津血同源”。

由于汗由津液化生,故又有“血汗同源”之说,《灵枢·营卫生会》有:“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之论。

23、【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血在脉中运行而不逸出脉外,主要依赖于气的固摄作用。

如果气虚而固摄作用减弱,可以导致多种出血病证,则称为“气不摄血”。

所以治疗大出血时,常用益气固脱法来达到止血的目的。

24、【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津液是气运行的载体之一。

在血脉之外,气的运行必须依附于津液,否则也会使气漂浮失散而无所归,故说津能载气。

因此,津液的丢失,必定导致气的损耗。

25、【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质地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并能渗入血脉之内,起滋润作用的,称为津。

26、【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质地较浓稠,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起濡养作用的,称为液。

27、【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部位三焦的总体生理功能有二:一是通行诸气,即部位三焦是一身之气上下运行的通道。

肾精化生的元气,自下而上运行至胸中,布散于全身;胸中气海的宗气,自上而下达于脐下,以资先天元气。

二是运行津液,即部位三焦是全身津液上下输布运行的通道。

28、【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源于饮食物的水谷精微,被人体吸收后化生为水谷之气,布散于全身后成为人体之气的主要组成部分。

元气来源于先天,即在胚胎形成之时,禀受于父母的肾中精气,是元气的先天基础。

出生以后,又赖后天水谷之气的充养,以保持元气的充足。

宗气是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和由脾吸收转输而来的水谷精气在胸中相结合而生成。

营气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由其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并进入脉中而运行,荣养于全身。

卫气亦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水谷精微化生水谷之气,其中慓悍滑利的部分化生为卫气。

29、【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由于宗气具有推动心脏的搏动、调节心率和心律等功能,故曰:“胃之大络,名曰虚里(相当于心尖搏动部位),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手),脉宗气也。

……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素问·平人气象论》)。

所以临床上常常以“虚里”的搏动和脉象状况,来测知宗气的旺盛与衰少。

宗气不足,不能助心行血,就会引起血行瘀滞,所谓“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灵枢·刺节真邪》)。

30、【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人体之精的功能包括繁衍生命、濡养作用、化血、化气以及化神。

31、【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脾胃是血液生化之源;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化生的营气和津液结合,灌注心脉,在心气的作用下化赤为血;肾藏精,精生髓,精髓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之一。

同时肾精充足肾气充沛,可促进脾胃运化功能,助生血液。

肝主藏血,与血的生成无关。

32、【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心、肝、脾、肺等脏生理功能的相互协调与密切配合,共同保证了血液的正常运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