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装阀原理图

合集下载

插装阀的原理

插装阀的原理

这里给出两张图,来简要说明盖板式插装阀的基本原理1、第一张图表明,插装阀从原理上是在传统单向阀的基础上改造过来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插装阀的功能是传统单向阀所无法比拟的。

原来的单向阀液流只能从下往上流动,反方向截止。

右图的阀芯,不开单向阀阀芯那样的几个小孔,并在弹簧腔顶部开出控制油口,这样只要加上或不加上控制油,就可以自如地开或关这个阀口,正向、反向都可以。

也就是说,改造过的阀口是一个完全可控的阀口,即液阻。

2、仔细考虑一下就可以发现,传统液压阀实际上都是由液阻构成,只不过液阻的形式有所差别。

但进一步思考,发现上面介绍的阀口,如果加于适当的控制,也可以实现不同形式液阻的作用。

例如,让阀口全开,就像换向阀阀口;如果将其开度加于限制,就可以是节流阀阀口。

3、第二张图,表示了用传统液压阀构成的液压系统(下部),如何用插装阀组成等价的系统(上部),黑三角表示油源。

传统的系统由大规格,例如32通径的7个大阀组成:2只节流阀(02,03),1只溢流阀(04),3只单向阀(01,05,06),1只电液换向阀(00)。

而上部的插装阀只要4只插装阀(01,02,03,04,其规格完全可以比常规阀小一个档次,其阀口过流面积非常可观)和一只10通径的电磁换向阀(09),和1只先导压力阀(10,与插装阀04构成先导式溢流阀,作背压阀用)。

4、下图:电液换向阀处于右位时,油液经过02节流阀进入液压缸的左腔(进油节流控制);液压缸右腔的油经过04背压阀(先导式溢流阀)和06单向阀回油箱。

与此相对应的上图:电磁换向阀09处于右位,先导油将01、03两只插装阀关闭。

油液经过02节流阀进入液压缸左腔(进油节流控制);液压缸右腔经过04插装阀与10先导阀组成的背压阀(先导式溢流阀)回油箱。

5、下图电液换向阀处于左位的情况,与上图电磁阀处于左位的情况相对应,这里就不罗嗦了。

6、这张图下图的电液换向阀应该改为中位时PABT四个油口都封闭的O型阀,就跟上部电磁阀处于中位时完全对应了。

插装阀原理图

插装阀原理图

1插装阀概述二通插装阀是插装阀基本组件(阀芯、阀套、弹簧和密封圈)插到特别设计加工的阀体内,配以盖板、先导阀组成的一种多功能的复合阀。

因每个插装阀基本组件有且只有两个油口,故被称为二通插装阀,早期又称为逻辑阀。

1.1二通插装阀的特点二通插装阀具有下列特点:流通能力大,压力损失小,适用于大流量液压系统;主阀芯行程短,动作灵敏,响应快,冲击小;抗油污能力强,对油液过滤精度无严格要求;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故障少,寿命长;插件具有一阀多能的特性,便于组成各种液压回路,工作稳定可靠;插件具有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程度很高的零件,可以组成集成化系统。

1.2二通插装阀的组成二通插装阀由插装元件、控制盖板、先导控制元件和插装块体四部分组成。

图1是二通插装阀的典型结构。

图1二通插装阀的典型结构控制盖板用以固定插装件,安装先导控制阀,内装棱阀、溢流阀等。

控制盖板内有控制油通道,配有一个或多个阻尼螺塞。

通常盖板有五个控制油孔:X、Y、Z1、Z2和中心孔a(见图2)。

由于盖板是按通用性来设计的,具体运用到某个控制油路上有的孔可能被堵住不用。

为防止将盖板装错,盖板上的定位孔,起标定盖板方位的作用。

另外,拆卸盖板之前就必须看清、记牢盖板的安装方法。

图2盖板控制油孔先导控制元件称作先导阀,是小通径的电磁换向阀。

块体是嵌入插装元件,安装控制盖板和其它控制阀、沟通主油路与控制油路的基础阀体。

插装元件由阀芯、阀套、弹簧以及密封件组成(图3)。

每只插件有两个连接主油路的通口,阀芯的正面称为A口;阀芯环侧面的称作B 口。

阀芯开启,A口和B口沟通;阀芯闭合,A口和B口之间中断。

因而插装阀的功能等同于2位2通阀。

故称二通插装阀,简称插装阀。

图3插装元件根据用途不同分为方向阀组件、压力阀组件和流量阀组件。

同一通径的三种组件安装尺寸相同,但阀芯的结构形式和阀套座直径不同。

三种组件均有两个主油口A和B、一个控制口x,如图4所示。

a)方向阀组件b)压力阀组件c)流量阀组件1-阀套2-密封件3-阀芯4-弹簧5-盖板6-阻尼孔7-阀芯行程调节杆图3-89插装阀基本组件2插装阀主要组合与功能2.1插装方向控制阀插装阀可以组合成各式方向控制阀。

插装阀与叠加阀 电液伺服阀 电液比例控制阀PPT课件

插装阀与叠加阀   电液伺服阀   电液比例控制阀PPT课件

当有电流信号输入时,衔铁带动挡板 逆时针方向偏转一θ角时,阀芯因p1 p2而向左移动输出液压信号。阀芯 左移,带动反馈杆下端小球也左移, 最终阀芯停止运动,取得一个平衡位
置,并输出相应的流量。
第43页/共121页
∴ 一定的I,对应一定 的θ,一定的阀口开 度,一定的输出q。
第44页/共121页
特点
插装阀和数字阀的工作原理和应 用
第1页/共121页
提问作业
1 在速度稳定性要求较高的系统中为什 么要用调速阀,而不用节流阀?
2 调速阀的组成和稳速原理各是什么?
第2页/共121页
5、4 插装阀与叠加阀
5、4、1 插装阀 (插装式锥阀或逻辑阀)
5、4、2 叠加阀
第3页/共121页
5、4、1 插装阀(插装式锥阀或逻 辑阀)
目的任务 重点难点 提问作业
第71页/共121页
目的任务
了解柱塞泵和液压马达分类结构,泵性能比较 掌握柱塞泵和马达工作原理、参数计算,泵选用
第72页/共121页
重点难点
轴向柱塞泵 液压马达工作原理、参数计算
液压泵性能比较
第73页/共121页
提问作业
1 YB型泵是否有困油现象?为什么?
2 齿轮泵和双作用叶片泵各用于什么 压力?为什么?
第62页/共121页
*5、7 电液数字阀
发展 方法 分类 举例
第63页/共121页
电液数字阀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可用 计算机实现电液系统控制的新型
元件,目前应用较少。
第64页/共121页
方法
增量式数字阀
第65页/共121页
电液数字阀分类
数字式流量阀
< 数字式压力阀

插装阀

插装阀

插装阀主要组合与功能2.1 插装方向控制阀插装阀可以组合成各式方向控制阀。

1作单向阀如图5a和5b,将x腔和A或B腔连通,即成为单向阀。

连接方法不同,其导通方式也不同。

若在控制盖板上如图5c连接一个二位三通液动换向阀,即可组成液控单向阀。

图52.作二位二通阀如图6a和6c连接二位三通阀,即可组成二位二通电液阀。

3.作二位三通阀如图7连接二位四通阀,即可组成二位三通电液换向阀。

4.作二位四通阀如图8连接二位四通阀,即可组成二位四通电液换向阀。

5.作三位四通阀O型换向阀如图9连接三位四通阀换向阀和单向阀,即可组成三位四通阀中位为O型电液换向阀。

6.作多机能四通阀如图10连接换向阀,利用对电磁换向阀的控制实现多机能功能。

先导阀控制状态下的机能如表1。

电磁铁的带电状态用符号“+”表示;断电状态用“-”表示。

表1 先导阀控制的滑阀机能1YA 2YA 3YA 4YA 中位机能1YA 2YA 3YA 4YA 中位机能+++++-+-+++-+--+++-+-+++++---++-+-++-+-+--++--+-+------+-+------2.2 插装压力控制阀对插装阀的x腔进行压力控制,便可构成压力控制阀。

1.作溢流阀或顺序阀如图11a,在压力型插装阀芯的控制盖板上连接先导调压阀(溢流阀),当出油口接油箱,此阀起溢流阀作用;当出油口接另一工作油路,则为顺序阀。

2.作卸荷阀如图11b连接二位二通换向阀,当电磁铁通电时,出口接油箱,则构成卸荷阀。

3.作减压阀采用插装阀芯和溢流阀如图11c连接,则构成减压阀。

液压油从P1流入P2流出,出口油液通过阀芯上的中心阻尼孔、盖板和先导阀接通。

当减压阀出口的压力较小,不足以顶开先导阀芯时,主阀芯上的阻尼孔只起通油作用,使主阀芯上、下两腔的液压力相等,而上腔又有一个小弹簧作用,必使主阀芯处在下端极限位置,减压阀芯大开,不起减压作用;当压力增大到先导阀的开启压力时,先导阀打开,泄漏油液单独流回油箱,实行外泄。

插装阀原理图之欧阳文创编

插装阀原理图之欧阳文创编

1 插装阀概述时间:2021.03.12 创作:欧阳文二通插装阀是插装阀基本组件(阀芯、阀套、弹簧和密封圈)插到特别设计加工的阀体内,配以盖板、先导阀组成的一种多功能的复合阀。

因每个插装阀基本组件有且只有两个油口,故被称为二通插装阀,早期又称为逻辑阀。

1.1 二通插装阀的特点二通插装阀具有下列特点:流通能力大,压力损失小,适用于大流量液压系统;主阀芯行程短,动作灵敏,响应快,冲击小;抗油污能力强,对油液过滤精度无严格要求;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故障少,寿命长;插件具有一阀多能的特性,便于组成各种液压回路,工作稳定可靠;插件具有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程度很高的零件,可以组成集成化系统。

1.2 二通插装阀的组成二通插装阀由插装元件、控制盖板、先导控制元件和插装块体四部分组成。

图1是二通插装阀的典型结构。

图1 二通插装阀的典型结构控制盖板用以固定插装件,安装先导控制阀,内装棱阀、溢流阀等。

控制盖板内有控制油通道,配有一个或多个阻尼螺塞。

通常盖板有五个控制油孔:X、Y、Z1、Z2和中心孔a(见图2)。

由于盖板是按通用性来设计的,具体运用到某个控制油路上有的孔可能被堵住不用。

为防止将盖板装错,盖板上的定位孔,起标定盖板方位的作用。

另外,拆卸盖板之前就必须看清、记牢盖板的安装方法。

图2盖板控制油孔先导控制元件称作先导阀,是小通径的电磁换向阀。

块体是嵌入插装元件,安装控制盖板和其它控制阀、沟通主油路与控制油路的基础阀体。

插装元件由阀芯、阀套、弹簧以及密封件组成(图3)。

每只插件有两个连接主油路的通口,阀芯的正面称为A口;阀芯环侧面的称作B口。

阀芯开启,A口和B口沟通;阀芯闭合,A 口和B口之间中断。

因而插装阀的功能等同于2位2通阀。

故称二通插装阀,简称插装阀。

图3 插装元件根据用途不同分为方向阀组件、压力阀组件和流量阀组件。

同一通径的三种组件安装尺寸相同,但阀芯的结构形式和阀套座直径不同。

三种组件均有两个主油口A和B、一个控制口x,如图4所示。

液压控制阀介绍——插装阀

液压控制阀介绍——插装阀

液压控制阀介绍——插装阀一、概述二通插装阀是插装阀基本组件(阀芯、阀套、弹簧和密封圈)插到特别设计加工的阀体内,配以盖板、先导阀组成的一种多功能的复合阀。

因每个插装阀基本组件有且只有两个油口,故被称为二通插装阀,早期又称为逻辑阀。

1、二通插装阀的特点二通插装阀具有下列特点:流通能力大,压力损失小,适用于大流量液压系统;主阀芯行程短,动作灵敏,响应快,冲击小;抗油污能力强,对油液过滤精度无严格要求;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故障少,寿命长;插件具有一阀多能的特性,便于组成各种液压回路,工作稳定可靠;插件具有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程度很高的零件,可以组成集成化系统。

2、二通插装阀的组成二通插装阀由插装元件、控制盖板、先导控制元件和插装块体四部分组成。

图1是二通插装阀的典型结构图1 二通插装阀的典型结构控制盖板用以固定插装件,安装先导控制阀,内装棱阀、溢流阀等。

控制盖板内有控制油通道,配有一个或多个阻尼螺塞。

通常盖板有五个控制油孔:X、Y、Z1、Z2和中心孔a(见图2 )。

由于盖板是按通用性来设计的,具体运用到某个控制油路上有的孔可能被堵住不用。

为防止将盖板装错,盖板上的定位孔,起标定盖板方位的作用。

另外,拆卸盖板之前就必须看清、记牢盖板的安装方法。

图2 盖板控制油孔先导控制元件称作先导阀,是小通径的电磁换向阀。

块体是嵌入插装元件,安装控制盖板和其它控制阀、沟通主油路与控制油路的基础阀体。

插装元件由阀芯、阀套、弹簧以及密封件组成(图3 )。

每只插件有两个连接主油路的通口,阀芯的正面称为A口;阀芯环侧面的称作B口。

阀芯开启,A 口和B口沟通;阀芯闭合,A口和B口之间中断。

因而插装阀的功能等同于2 位2 通阀。

故称二通插装阀,简称插装阀。

图 3 插装元件根据用途不同分为方向阀组件、压力阀组件和流量阀组件。

同一通径的三种组件安装尺寸相同,但阀芯的结构形式和阀套座直径不同。

三种组件均有两个主油口 A 和 B、一个控制口 x ,如图 4 所示。

第06插装阀

第06插装阀

插装阀分类:插装式方向控制阀,插装式压力控制阀,插装式流量控制阀功能:采用插入连接方法,能实现常规液压控制阀的功能,且结构简单,通用性强,体积小,流阻小,密封性好,抗污染能力强,动作灵敏特别适合大流量(大于200L/min)的液压系统。

前面所介绍的方向阀、压力阀、流量阀是普通液压阀,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液压阀,如插装阀、比例阀和伺服阀等。

插装阀插装阀(逻辑阀)是一种较新型的液压元件,它的特点是通流能力大,密封性能好,动作灵敏,结构简单,因而主要用于流量较大系统或对密封性能要求较高的系统。

插装阀的工作原理插装阀的结构及图形符号如图所示。

它由控制盖板、插装单元(由阀套、弹簧、阀芯及密封件组成)、插装块体和先导控制阀(设先导阀为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见图组成。

由于这种阀的插装单元在回路中主要起通、断作用,故又称二通插装阀。

方向控制插装阀插装阀组成各种方向控制阀如图所示,图 (a)为单向阀,当p A>p B时,阀芯关闭,A与B不通,而当p B>p A时,阀芯开启,油液从B流向A。

图 (b)为二位二通阀,当电磁阀断电时,阀芯开启,A与B接通;电磁阀通电时,阀芯关闭,A与B不通。

二通插装阀的工作原理相当于一个液控单向阀,图中A和B为主油路仅有的两个工作油口,K为控制油口(与先导阀相接)。

当K口无液压力作用时,阀芯受到的向上的液压力大于弹簧力,阀芯开启,A与B相通,至于液流的方向,视A、B口的压力大小而定。

反之,当K口有液压力作用时,且K口的油液总压力大于A和B口的油液压力,才能保证A与B之间关闭。

插装阀与各种先导阀组合,便可组成方向控制阀、压力控制阀和流量控制阀。

☐图 (c)为二位三通阀,当电磁阀断电时,A与T接通,电磁阀通电时,A与P接通。

☐图 (d)为二位四通阀,电磁阀断电时,P与B接通,A与T接通,电磁阀通电时,P与A接通,B与T接通。

压力控制插装阀插装阀组成压力控制阀如图所示。

在图 (a)中,若B接油箱,则插装阀用作溢流阀,其原理与先导式溢流阀相同。

插装阀PPT学习课件PPT教案

插装阀PPT学习课件PPT教案
图 中 A和 B为 主 油 路 仅有的 两个工 作油口 ,K为 控制油 口(与 先导阀 相接) 。 当K口 回油 时,阀 芯开启 ,A与 B相 通 ;当K口 进油时 ,A与 B之 间 关闭。
第4页/共24页
几种插装阀的控制方法
1)K口接控制油,A到B;B到A均不通。
K
B A
相当于断路
第5页/共24页
内孔变形、阀芯外圆柱面拉伤、油液污染等原因使 主阀芯卡住在关闭状态位置。
第20页/共24页
★不能实现系统保压要求 其主要原因是泄漏: 1)从高压腔引出的控制油经先导电磁阀的阀芯配合
间隙泄漏到油箱,或经主阀芯圆柱导向面的间隙 泄漏到低压腔; 2)阀芯与阀套的配合锥面不密合; 3)阀套外圆柱面上的密封圈失效; 4)通道块体内部铸造质量不好(如气孔、裂纹、疏 松等); 5)通道块连接面间密封不良。
内孔变形、阀芯外圆柱面拉伤、油液污染等原因使 主阀芯卡住在开启状态位置。
第19页/共24页
★主阀芯不能开启 主要原因: 1)控制油腔内的控制压力过高; 2)弹簧力过大; 3)油路口A或油路口B内油液压力不正常; 4)阀套的小锥面磨损,造成进出油口有效作用面积分
配变化,使开启压力降低; 5)先导阀故障或盖板有异常; 6)主阀芯与阀套制造精度差、阀套嵌入通道块体时其
插装阀PPT学习课件
会计学
1
插装阀
插装阀又称逻辑阀
,是以锥体二通插装式
阀芯为基本单元,以芯 先
子插入式为基本连接形 式,配以相应的盖板和 不同的先导阀来满足各
导 阀 控 制
种动作要求的阀类。因 每个插装阀基本组件有
盖 板
且只有两个油口,故被
称为二通插装阀,早期
主 阀
又称为逻辑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插装阀概述二通插装阀就是插装阀基本组件(阀芯、阀套、弹簧与密封圈)插到特别设计加工得阀体内,配以盖板、先导阀组成得一种多功能得复合阀。

因每个插装阀基本组件有且只有两个油口,故被称为二通插装阀,早期又称为逻辑阀。

1、1二通插装阀得特点二通插装阀具有下列特点:流通能力大,压力损失小,适用于大流量液压系统;主阀芯行程短,动作灵敏,响应快,冲击小;抗油污能力强,对油液过滤精度无严格要求;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故障少,寿命长;插件具有一阀多能得特性,便于组成各种液压回路,工作稳定可靠;插件具有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程度很高得零件,可以组成集成化系统。

1、2二通插装阀得组成二通插装阀由插装元件、控制盖板、先导控制元件与插装块体四部分组成。

图1就是二通插装阀得典型结构。

图1二通插装阀得典型结构控制盖板用以固定插装件,安装先导控制阀,内装棱阀、溢流阀等。

控制盖板内有控制油通道,配有一个或多个阻尼螺塞。

通常盖板有五个控制油孔:X、Y、Z1、Z2与中心孔a(见图2)。

由于盖板就是按通用性来设计得,具体运用到某个控制油路上有得孔可能被堵住不用。

为防止将盖板装错,盖板上得定位孔,起标定盖板方位得作用。

另外,拆卸盖板之前就必须瞧清、记牢盖板得安装方法。

图2盖板控制油孔先导控制元件称作先导阀,就是小通径得电磁换向阀。

块体就是嵌入插装元件,安装控制盖板与其它控制阀、沟通主油路与控制油路得基础阀体。

插装元件由阀芯、阀套、弹簧以及密封件组成(图3)。

每只插件有两个连接主油路得通口,阀芯得正面称为A口;阀芯环侧面得称作B口。

阀芯开启,A口与B口沟通;阀芯闭合,A口与B口之间中断。

因而插装阀得功能等同于2位2通阀。

故称二通插装阀,简称插装阀。

图3插装元件根据用途不同分为方向阀组件、压力阀组件与流量阀组件。

同一通径得三种组件安装尺寸相同,但阀芯得结构形式与阀套座直径不同。

三种组件均有两个主油口A与B、一个控制口x,如图4所示。

a)方向阀组件b)压力阀组件c)流量阀组件1-阀套2-密封件3-阀芯4-弹簧5-盖板6-阻尼孔7-阀芯行程调节杆图3-89插装阀基本组件2插装阀主要组合与功能2、1 插装方向控制阀插装阀可以组合成各式方向控制阀。

1作单向阀如图5a与5b,将x腔与A或B腔连通,即成为单向阀。

连接方法不同,其导通方式也不同。

若在控制盖板上如图5c连接一个二位三通液动换向阀,即可组成液控单向阀。

图52.作二位二通阀如图6a与6c连接二位三通阀,即可组成二位二通电液阀。

3.作二位三通阀如图7连接二位四通阀,即可组成二位三通电液换向阀。

4.作二位四通阀如图8连接二位四通阀,即可组成二位四通电液换向阀。

5.作三位四通阀O型换向阀如图9连接三位四通阀换向阀与单向阀,即可组成三位四通阀中位为O型电液换向阀。

6.作多机能四通阀如图10连接换向阀,利用对电磁换向阀得控制实现多机能功能。

先导阀控制状态下得机能如表1。

电磁铁得带电状态用符号“+”表示;断电状态用“-”表示。

1YA 2YA 3YA4YA中位机能1YA2YA3YA4YA中位机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对插装阀得x腔进行压力控制,便可构成压力控制阀。

1.作溢流阀或顺序阀如图11a,在压力型插装阀芯得控制盖板上连接先导调压阀(溢流阀),当出油口接油箱,此阀起溢流阀作用;当出油口接另一工作油路,则为顺序阀。

2.作卸荷阀如图11b连接二位二通换向阀,当电磁铁通电时,出口接油箱,则构成卸荷阀。

3.作减压阀采用插装阀芯与溢流阀如图11c连接,则构成减压阀。

液压油从P1流入P2流出,出口油液通过阀芯上得中心阻尼孔、盖板与先导阀接通。

当减压阀出口得压力较小,不足以顶开先导阀芯时,主阀芯上得阻尼孔只起通油作用,使主阀芯上、下两腔得液压力相等,而上腔又有一个小弹簧作用,必使主阀芯处在下端极限位置,减压阀芯大开,不起减压作用;当压力增大到先导阀得开启压力时,先导阀打开,泄漏油液单独流回油箱,实行外泄。

减压阀在调定压力下正常工作时,由于出口压力与先导阀溢流压力与主阀芯弹簧力得平衡作用,维持节流降压口为某定值。

当出口压力增大,由于阻尼孔液流阻力得作用产生压力降,主阀芯所受得力不平衡,使阀芯上移,减小节流降压口,使节流降压作用增强;反之,出口得压力减小时,阀芯下移,增大节流降压口,使节流降压作用减弱,控制出口得压力维持在调定值。

2、3 插装流量控制阀插装流量阀同样有节流阀与调速阀等型式。

1.作节流阀在方向控制插装阀得盖板上安装阀芯行程调节器,调节阀芯与阀体间节流口得开度便可控制阀口得通流面积,起节流阀得作用,如图12a。

实际应用时,起节流阀作用得插装阀芯一般采用滑阀结构,并在阀芯上开节流沟槽。

2.作调速阀插装式节流阀同样具有随负载变化流量不稳定得问题。

如果采取措施保证节流阀得进、出口压力差恒定,则可实现调速阀功能。

如图12b连接得减压阀与节流阀就起到这样得作用。

3 插装阀设计使用注意事项1)插装阀在工作中,由于复位弹簧力较小,因此阀得状态主要决定于作用在A、B、X三腔得油液压力,而pA、pB由系统或负载决定。

若采用外控(即控制油来自工作系统之外得其她油源),则p x就是可控得;若采用内控(即控制油来自工作系统本身),则p x也将受到负载压力得影响。

所以负载压力得变化及各种冲击压力得影响,对内控控制压力得干扰就是难免得。

因此,在进行插装阀系统设计时必须经过仔细分析计算,清楚了解整个工作循环中每个支路压力变化得情况,尤其注意分析动作转换过程冲击压力得干扰,特别就是内控方式。

须重视梭阀与单向阀得运用,否则将造成局部误动作或整个系统得瘫痪。

2)如果若干个插装阀共用一个回油或泄油管路,为了避免管路压力冲击引起意外得阀芯移位,应设置单独得回油或泄油管路。

3)应注意面积比、开启压力、开启速度及密封性对阀得工作影响。

4)由于插装阀回路均就是由一个个独立得控制液阻组合而成,所以它们得动作一致性不可能像传统液压阀那样可靠。

为此,应合理设计先导油路,并通过使用梭阀或单向阀等元件得技术措施,以避免出现瞬间路通而导致系统出现工作失常甚至瘫痪现象。

5)阀块又称集成块或通道块,它就是安装插装元件、控制盖板及与外部管道连接得基础阀体。

阀块中有插装元件得安装孔(也称插入孔)及主油路孔道与控制油路孔道,有安装控制盖板得加工平面、安装外部管道得加工平面及阀块得安装平面等。

二通插装阀得安装连接尺寸及要求应符合国家标准(GB2877)。

阀块可选用插装阀制造厂商得标准件,也可根据需要自行设计。

4插装阀集成液压系统得油路标示与识图插装阀构成得液压系统油路比一般系统要复杂,通过油路标示可较好地展示油路走向。

4、1液压系统相关资料某3150kN液压机插装阀系统如图13所示。

系统包括五个插装阀集成块。

由F1、F2组成进油调压回路,F1为单向阀,用以防止系统中得油液向泵倒流,F2得先导溢流阀2用来调整系统压力,先导溢流阀1用于限制系统最高压力,缓冲阀3与电磁换向阀4配合,用于液压泵卸载、升压缓冲;由F3、F4组成上缸上腔油液三通回路,先导溢流阀6为上缸上腔安全阀,缓冲阀7与电磁换向阀8配合,用于上缸上腔泄压缓冲;由F5、F6组成上缸下腔油液三通回路,先导溢流阀11用于调整上缸下腔平衡压力,先导溢流阀10为上缸下腔安全阀;由F7、F8组成下缸上腔油液三通回路,先导溢流阀15为下缸上腔安全阀,单向阀14用于下缸作液压垫时,活塞浮动下行时上腔补油;由F9、F10组成下缸下腔油液三通回路,先导溢流阀18下缸下腔安全阀。

另外,进油主阀F3、F5、F7、F、9得控制油路上都有一个压力选择梭阀,用于保证锥阀关闭可靠,防止反压使之开启。

图133150kN液压机插装阀集成系统系统实现上缸加压、下缸顶出自动工作循环得工作原理如下。

(1)启动按启动按钮,电磁铁全部处于失电状态,三位电磁阀4处于中位。

插装阀F2控制腔经阀3、阀4与油箱连通,主阀开启。

泵输出油液经阀F2流回油箱,泵空载启动。

(2)上缸快速下行电磁铁1Y、3Y、6Y得电,插装阀F2关闭,F3、F6开启,泵向系统供油,输出油经阀Fl、F3进入上缸上腔。

上缸下腔油液经阀F6快速排回油箱。

于就是液压机上滑块在自重作用下加速下行,上缸上腔产生负压,通过充液阀21从上部油箱充液。

(3)上缸减速下行当滑块下降至一定位置触动行程开关2s后,电磁铁6Y失电,7Y得电,插装阀F6控制腔与先导溢流阀11接通,阀F6在阀11得调定压力下溢流,上缸下腔产生一定背压。

上缸上腔压力相应增高,充液阀21关闭。

上缸上腔进油仅为泵得流量,滑块减速。

(4)上缸工作行程当上缸减速下行接近工件时,上缸上腔压力由压制负载决定,上缸上腔压力升高,变量泵输出流量自动减小。

当压力升达先导溢流阀2调定压力时,泵得流量全部经阀F2溢流,滑块停止运动。

(5)保压当上缸上腔压力达到所要求得工作压力后,电接点压力表发信号,使电磁铁1Y、3Y、7Y全部失电,阀F3、F6关闭。

上缸上腔闭锁,实现保压。

同时阀F2开启,泵卸载。

(6)泄压上缸上腔保压一段时间后,时间继电器发信号,使电磁铁4Y得电,阀F4控制腔通过缓冲阀7及电磁换向阀8与油箱相通,由于缓冲阀7得作用,阀F4缓慢开启,从而实现上缸上腔无冲击泄压。

(7)上缸回程上缸上腔压力降至一定值后,电接点压力表发信号,使电磁铁2Y、5Y、4Y、12Y得电,插装阀砣关闭,阀F5、F4开启,充液阀21开启,压力油经阀F1、阀F5进入上缸下腔,上缸上腔油液经充液阀21与阀F4分别至上部油箱与主油箱。

上缸实现回程。

(8)上缸停止当上缸回程到达上端点,行程开关1S发信号,使全部电磁铁失电,阀F2开启,泵卸载。

阀F5将上缸下腔封闭,上滑块停止运动。

(9)下缸顶出及退回令电磁铁2Y、9Y、10Y得电,插装阀F9、F8开启,压力油经阀F1、F9进入下缸下腔,下缸上腔油液经阀F8排回油箱,实现顶出。

令电磁铁9Y、10Y失电,2Y、8Y、11Y得电,插装阀F7、F10开启,压力油经阀F1、F7进入下缸上腔,下腔油液经阀F10排回油箱,实现退回。

表2为其电磁铁动作顺序表。

表23150KN液压机插装阀系统电磁铁动作顺序表2液压系统油路标示插装式液压系统有一定得特殊性,识图与油路分析往往有困难。

在此,根据上述资料,标示部分动作得油路,主进油路用粗实线与实箭头标示,主回油路用粗实线与虚箭头标示;控制油进油路用细虚线与实箭头标示,控制油回油路用细虚线与虚箭头标示;电磁铁得电用“+”标示。

图14所示为主缸快速下行时得油路,图15所示为主缸回程时得油路。

其她动作得油路可参照这两图标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