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子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加热炉课程设计说明书

加热炉课程设计说明书
t中1= t表1–Δt1=671.46-110.19=561.27℃
⑨计算金属热焓值
当t1均=610℃时,查表得cp= 0.5887 kJ/(kg.℃)
所以,i预=610×0.5887 = 359kJ/kg;Δi预=359-20×0.4773=349.6kJ/kg
注:与假设所得Δi预相差很小,故计算正确,不必重新校核,i预=610×0.5887 = 359kJ/kg。
4总加热时间
5单位加热时间
符合连续加热炉加热中碳钢时间要求。
2.4
1.炉子长度计算
①有效炉长:
②预热段长度:
③加热段双面加热长度:
④加热段单面加热长度:
⑤炉子总长:L总=L效+A=28517+1600=30117mm
2.炉门数量和尺寸确定
①进料炉门:炉门宽度B进= B=3.132m;炉门高度H进=3×0.11=0.330m;进料炉门数量:1个(炉尾端部)。
3.耐火材料和尺寸确定
本炉采用砌砖结构:拱顶(60度拱顶):加热段用一级硅砖300mm+硅藻土砖120mm;预热段用一级粘土砖300mm+硅藻土砖120mm;炉墙用一级粘土砖348mm+硅藻土砖120mm;
4.炉底水管布置及规格确定
①纵水管:最大中心距 ,取a实=1600mm;根数n=3132/1600=1.96,取n=2根;纵水管规格Ф121×20mm(横水管中心距b=2320mm条件下)。
②由k=0.977可计算天然气湿成分,计算结果列入下表
成分
CH4
C2H6
C3H8
H2
CO
CO2
N2
H2O
总和
天然气(%)
88.55
1.57

管式电阻炉设计说明书

管式电阻炉设计说明书

热处理炉课程设计炉型管式电阻炉学院专业材料工程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日期设计任务书编号02材料冶金学院专业年级班级:材料工程学号:姓名:一、基本条件1.炉型:管式电阻炉2.用途:实验室作化学分析、物理测定及热电偶检定等加热用。

3.额定温度:1000℃4.炉壁外壳温度≤80℃5.炉膛尺寸:φ50×600(㎜)6.功率:5Kw7.电源:220V8.加热元件:高电阻合金二、设计要求1.砌体部分2.电热元件及接线部分、炉盖、炉壳构架3.标定主要技术数据(1)额定功率(2)额定电压(3)额定温度(4)电源相数(5)电热元件接法(6)炉膛有效尺寸(7)炉膛尺寸(8)空炉升温时间(9)外形尺寸4.提交资料(1)纸质和电子版本的《设计计算说明书》,规格:A4(2)纸质和电子版本的炉子总图(AotuCAD绘制),幅面:A1指导教师:前言热处理是现代机械工业的一项重要基础技术,通常像轴、轴承、齿轮、连杆等重要的机械零件和工模具都是要经过热处理的,而且,只要选材合适,热处理得当,就能使机械零件和工模具的使用寿命成倍、甚至十几倍地提高。

配合热处理进行的基本设备就是热处理炉。

我国热处理炉在近些年发展迅速,许多的技术实现了革新与突破,但是不可否认我国与西方国家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许多先进的可控气氛炉还必须要依赖进口,此次的坩埚电阻炉结构比较简单,设计起来容易与书本上的知识联系起来。

管式电阻炉外形呈一横置的圆柱体,它安置于由薄钢板制成的底座上。

炉壳系用薄钢板圈焊制成,工作室为一由石英耐火材料制成的管形炉膛,炉膛外表面制有螺旋形的单丝槽,加热元件铁铬铝合金绕于丝槽内,炉膛两端用耐火材料制成的炉圈固定于炉盖上,炉膛与炉壳之间用硅藻土砖、耐火纤维等砌筑为保温层。

目录一炉型的选择 1 二确定炉体结构尺寸 12.1、炉膛尺寸 12.2、炉衬材料及厚度 1三炉子散热的计算 1 四炉子空蓄热计算 2五空炉升温时间计算 3六功率的分配 3七电热元件材料选择及计算 37.1、求1000℃时电热元件的电导率 37.2、确定电热元件的表面功率 47.3、每组电热元件的功率 47.4、每组电热元件端电压 47.5、线状电热元件直径 47.6、每组电热元件长度及质量 47.7、校核电热元件表面负荷 47.8、电热元件在炉膛的布置 5八炉子的技术指标 5九参考文献5十设计小结 6设计项目计算内容计算结果一、炉型的选择二、确定炉体结构的尺寸三、炉子散热的计算一、炉型的选择根据设计任务书给的生产特点,拟选用管式电阻炉,并用220V的交流电压。

真空热处理炉设计说明书

真空热处理炉设计说明书

真空熱處理爐設計說明書一、設計任務說明說:WZC-60型真空淬火爐技術參數:二、確定爐體結構和尺寸:1、爐膛尺寸的確定由設計說明書中,真空加熱爐的有效加熱尺寸為900mm×600mm×450mm ,隔熱屏內部結構尺寸要紧根據處理工件的形狀、尺寸和爐子的生產率決定,並應考慮到爐子的加熱成效、爐溫均勻性、檢修和裝出料操作的方便。

一样隔熱屏的內表面與加熱器之間的距離約為50—100mm;加熱器與工件(或夾具、料筐)之間的距離為50一150mm。

隔熱屏兩端通常不佈置加熱器,溫度偏低。

因此,隔熱屏每端應大於有效加熱區約150—300mm,或更長一些。

從傳熱學的觀點看,圓筒形的隔熱屏熱損失最小,宜儘量採用。

則:L=900+2×(150~300)=1100~1400mmB=600+2×(50~150)+2×(50~100)=800~1100mmH=450+2×(50~150)+2×(50~100) L=1300㎜=650~950mm B=900㎜不妨,我們取L=1300 mm;B=900mm;H=850mm。

H=850㎜2、爐襯隔熱材料的選擇由於爐子周围具有相似的工作環境,我們一样選用相同的材料。

為簡單起見,爐門及出爐口我們也採用相同的結構和材料。

這裡我們選用金屬隔熱屏,由於加熱爐的最高利用溫度為1300℃,這裡我們採用六層全金屬隔熱屏,其中內三層為鉬層,外三層為不銹鋼層。

按設計計算,第一層鉬輻射屏與爐溫相等,以後各輻射屏逐層降低,鉬層每層降低250℃左右,不銹鋼層每層降低150℃左右。

則按上述設計,各層的設計溫度為:第一層:1300℃;第二層:1050℃;第三層:800℃;第四層:550℃;第五層:400℃;第六層:250℃;水冷夾層內壁:100℃最後水冷加層內壁的溫度為100℃<150℃,符合要求。

3、各隔熱層、爐殼內壁的面積及厚度(1)、隔熱屏由於隔熱層屏與屏之間的間距約8~15mm,這裡我們取10mm。

井式炉课程设计说明书

井式炉课程设计说明书

数据及结果试验设计及计算一、设计任务设计要求:1、50800Φ⨯碳钢淬火用炉中温淬火炉;2、最高使用温度900℃,生产率70g hK;3、画出总装图、画出炉衬图、炉壳图、电热元件图。

二、炉型的选择因为工件材料为碳钢,热处理工艺为淬火,对于碳钢最高温度为900℃,选择中温炉(上限900℃)即可,同时工件为圆棒长轴类工件,因而选择井式炉,并且无需大批量生产、工艺多变,则选择周期式作业。

综上所述,选择周期式中温井式电阻炉,最高使用温度900℃。

三、炉膛尺寸的确定1、炉膛有效尺寸(炉底强度指标法)1.1确定炉膛有效高度H由经验公式可以得知,井式炉炉膛有效高度H应为所加热元件(或者料筐)的长度的基础上加0.1~0.3m。

H效=800+300=1100mm由于电阻炉采用三相供电,放置电热元件的搁砖应为3n层,H砌=3n×(65+2)+67,取整后取n=5,得H砌=1072mm1.2确定炉膛内径D工件尺寸为Φ120×1700,装炉量每炉9根,生产率245.3㎏/h,对长轴类工件,工件间隙要大于等于工件直径;工件与料框的间隙取100~200。

D料=4×120×+120+2×(100~200)=999~1199,取D料=1000D砌比D效大100mm至300mm,取D砌=1350mm。

查表[1]得可用砌墙砖为8S L·427·446(A,B,R,r)=(168,190.8,765,675)型轻质粘土扇形砖。

由该砖围成的炉体的弧长为S=πD砌=3.14×1350=4239mm砖的块数为:4239÷168=25.2块,取整后N=25,对D进行修正得:D砌=25×168÷3.14=1350mm,取1350mm 选用代号为SND-427-09的扇形搁砖每层搁砖数目为N=πD砌÷50=84.78,取整为84块。

课程设计说明书 箱式 回火炉

课程设计说明书  箱式 回火炉

课程设计说明书箱式回火炉(电阻炉)设计说明书材料0702刘伟20071570目录绪言 (3)热处理电阻炉设计 (5)一.设计任务 (5)二.炉型的选择 (5)三.确定炉体结构和尺寸 (5)1. 炉底长宽高的确定 (5)2. 炉衬材料及厚度的确定 (6)四.砌体平均表面积计算 (6)1. 炉墙平均面积 (6)2. 炉底平均面积 (6)五.计算炉子功率 (6)1. 根据经验公式计算炉子功率 (7)2. 根据热平衡计算炉子功率 (7)六.炉子热效率计算 (10)1. 正常工作时的效率 (10)2. 在保温阶段,关闭炉门时的效率 (10)七.炉子空载功率计算 (11)八.空炉升温时间计算 (11)1. 炉墙及炉顶蓄热 (11)2. 炉底蓄热计算 (12)3. 炉底板蓄热 (13)九.功率的分配与接线 (13)十.电热元件材料选择及计算 (13)ρ (13)1. 求950℃时电热元件的电阻率tρ (13)2. 确定电热元件表面功率t3. 每组电热元件功率 (14)4. 每组电热元件端电压 (14)5. 电热元件直径 (14)6. 每组电热元件长度和质量 (14)7. 电热元件的总长度和总重量 (14)8. 校核电热元件表面负荷 (14)9. 电热元件在炉膛内的布置 (15)绪言热处理热处理是将金属材料放在一定的介质内加热、保温、冷却,通过改变材料表面或内部的金相组织结构,来控制其性能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金属热处理是机械制造中的重要工艺之一,与其他加工工艺相比,热处理一般不改变工件的形状和整体的化学成分,而是通过改变工件内部的显微组织,或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赋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

其特点是改善工件的内在质量,而这一般不是肉眼所能看到的。

为使金属工件具有所需要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除合理选用材料和各种成形工艺外,热处理工艺往往是必不可少的。

钢铁是机械工业中应用最广的材料,钢铁显微组织复杂,可以通过热处理予以控制,所以钢铁的热处理是金属热处理的主要内容。

毕业设计说明书热轧加热炉(模板)

毕业设计说明书热轧加热炉(模板)

绪论1 工业炉的发展概况工业炉的用途:在工业生产中,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或者将电能转化为热量对工件或物料进行加热的设备,称为工业炉。

工业炉的技术进步对工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炉子的结构类型、加热工艺、热工控制和炉内气氛都直接影响加工后的产品质量。

工业炉的发展状况:以日本为例,1945年以前,燃料为煤,单面加热的小炉子。

1946-1955年战后,燃料从发展到重油,引进国外技术,开始工业炉的现代化过程。

1956-1965年开始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炉子向大型化,双面加热,炉子段数也在增多,产量提高到250吨/小时。

1966-1975年,加热能力进一步提高,加热工艺更为先进,结构上出现了步进炉。

1976年以来,步进炉和步进底式炉进一步增加,并且把节能提上日程,发展节能型炉型。

2 加热炉炉型分类按供热方式分工业炉可分为两类:一是火焰炉;二是电炉。

常用的火焰炉炉型有环形炉、推钢炉及近些年来推广起来,步进炉。

环形炉的炉子生产率一般较低,产量受到限制。

步进炉和推钢炉相比,则具有明显优点,表现在:1)工件依靠步进梁的运动在炉内前进,因此工件之间可以留出间隙,加热后的高温炉料不会相互粘连,还有于缩短加热时间,减少工件的氧化和脱碳。

2)工件和步进梁或炉底没有摩擦,避免加热过程中工件底面被划伤。

3)炉子长度不受推钢倍数的限制,但过长时工件跑偏量增大。

4)外形不太规整和厚薄不同的工件在装炉条件上有较宽的适应性。

5)停炉时炉内工件可以利用步进机械全部出空,必要时可以将工件倒退一段距离,从而避免了工件在高温下停留时间过长或重复加热所造成的氧化损失。

6)通过改变工件之间的间隙、步进机械的水平行程和步进周期以调整炉子的生产能力。

7)可缩短凉炉检修和开炉升温周期、易于采用计算机对钢坯跟踪。

由于以上优点步进炉得到了很快推广使用。

这也是本设计以步进炉为设计题目主要依据。

3 设计依据与方案的选择设计参数炉子生产率:G=240t/h。

罩式炉设计说明书

罩式炉设计说明书

罩式炉设计说明书一,概述罩式炉属与间断式变温炉,炉膛不分区供热,炉温按规定的加热制度随时间变化. 罩式炉主要用于工件的光亮退火,也用于工件的一般热处理.罩式电阻炉则主要用于高温热处理加热和中温退火.本次设计的就是中温矩形电阻炉,功率为60千瓦,最高加热温度为850度.二,中温矩形电阻炉能处理工件的类型尺寸形状在罩式炉内加热的工件多为:成卷的带材和线材,成捆的棒材和管材,成多的板材以及尺寸不大但形状复杂的异型件.本次电阻炉的设计标准以处理成卷的带材为依据.材料为08F钢,含碳量为0.08%,带材厚20毫米.三,材料的热处理工艺,根据热处理特点,分析处理后的组织特点和所获得性能把扎制后的工件放在炉内加热到700度,加热大约2个小时,然后炉冷到300度左右,炉冷2个小时左右,再出炉进行空冷到室温.根据回复再结晶的特点,得到与原组织一样的组织,即球状珠光体和铁属体.由于球状珠光体的存在,所以退火后的工件有很好的延展性和切削性.工艺曲线如下:四,确定工件的年产量,炉子的每次最大出料量,炉子的实际的生产率1生产能力Gz =G/τ1=2/4=0.5t/hGt =G/(1τ+2τ)=2/(4+1)=0.4t/hGl l=G/3τ=2/0.5=4t/h式中G—罩式炉的装载量(t)Gz ,Gt, Gl--处理某工件时炉罩,炉台及冷却罩的生产能力(t/h);τ1--整个生产周期占用外罩的时间,包括加热,保温,带外罩冷却及辅助作业时间(h)2τ--揭外罩后继续站用炉台的时间,包括冷却,装卸料辅助时间(h)τ--快速冷却罩占用的时间(h)3*τ=0.4*8400=3360(t)2年产量Q=Gt五,炉体结构分析1外罩;外罩由钢板,外壳,炉衬,炉顶吊梁组成, 炉衬下方加一层托板以支撑外罩下部炉衬. 外罩下部焊有一对导向环,扣外罩时用以套在炉台两边高度稍有不同的导向柱上以确保炉台的中心线重合. 外罩顶部有一个带吊孔的横梁.孔的位置与外罩的重心一致.根据功率的要求, 外罩尺寸定为:长⨯宽⨯高=2600⨯1800⨯2000.2内罩;内罩的作用是将烟气流动空间与工作所处的可控气氛流动空间隔开,同时又是传热过程中的热交换面,因此内罩必须是密封的,耐温抗氧化的,并且还有一定的刚度. 内罩一般用耐热钢板焊接.并有纵向波以增大换热面积,同时能减少变形面积并延长使用寿命. 内罩尺寸: 长⨯宽⨯高=2200⨯1400⨯1100.3炉台;见设计图.4密封结构外罩和内罩与炉台之间要求密封. 密封结构形式有砂封,水封,胶封和耐火纤维密封等多种形式,通常组和使用.砂封结构简单,成本底,能承受高温,但严密性差,因而气氛泄露量高于其他密封形式. 内罩中气压过大时,砂子易被吹走;过小,则易被气带动并附着在工件表面.所用砂子多为河砂,或改用硅砂及锆砂,外罩采用水封和砂封复合结结构,效果较好。

电炉设计说明书参考

电炉设计说明书参考

第一章总论一、设计的目的掌握有关钢铁厂设计的基本知识,处理有关的技术和经济问题。

二、设计的主要内容1、钢铁厂设计的基本原则;2、钢铁厂主要生产工艺及布置;3、车间的主要设备和选择与计算以及有关技术及经济指标;三、基本原则1、贯彻国家的有关规定;2、设计中的技术决定与方案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3、充分利用当地的物质资源和民挥现有的工业基地的物资资源;4、合理的提高产品质量;5、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四、厂址的选择要求:1、所选厂址的面积和外形要满足生产工艺的过程的需要;2、厂址的地势要平整,并且有向外倾斜的坡度,以防雨水大,向厂外排水不至于注入车间;3、良好的工程地质和水利条件;4、钢铁厂的选择要接近原料、燃料的基地;5、处于城市的下风向;6、渣料的堆场选择在河流、山谷等低洼地带;7、合理地利用土地,尽量减少占用农用耕地。

第二章设计方案一、依设计任务提出具体钢种及冶炼的方法1、具体钢种轴承钢 GCr152、冶炼方法轴承钢:GCr15 氧化法二、冶炼作业指标的确定1、冶炼周期的确定冶炼周期受炉子的吨位、冶炼方法、钢种、供电制度、原材料情况、加料方式和操作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初选冶炼周期为1.5小时。

其中:扒渣炉———10min 装料———5min熔化期———50min 氧化期——10min扒渣————5min 还原期——10min2、炉衬寿命及材料炉衬寿命受钢种、冶炼方法、供电制度、操作水平、炉衬材质及砌筑方法等因素的影响。

炉盖:一级高铝砖110炉;炉墙:镁砖80炉;炉底:镁砖80炉3、停炉时间及停工的影响因素本设计取停工率s=10%,则:总停炉时间=10%×365×24=876小时停工的影响因素:停工有热停工和冷停工。

热停工的影响因素:换炉盖、换炉壳、换水冷圈、抢修炉电气、机械故障(大、小修)、天车调度和炉料配置。

冷停工的影响因素:大修、小修、修变压器和停产。

4、作业率:a=1-s=1-10%=90%,作业天数取330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处理炉课程设计
炉型中温箱式电阻炉
学院材料与冶金学院
专业金属材料工程
学号 ************ 学生姓名曾文聪
指导教师从善海
日期 2011年5月16日~5月27日 -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1
二炉型的选择--------------------------------1
三确定炉体结构尺寸-------------------------2 3.1 炉底面积的确定----------------------------2 3.2 炉底长度和宽度的确定---------------------2 3.3 炉膛高度的确定----------------------------2 3.4 炉衬材料及厚度的确定---------------------3四砌体平均表面积的计算-------------------3 4.1 炉顶平均面积------------------------------3 4.2 炉墙平均面积------------------------------4 4.3 炉底平均面积------------------------------4五计算炉子功率-----------------------------4 5.1 根据经验公式法计算炉子功率--------------4 5.2 根绝热平衡计算炉子功率-------------------4六炉子热效率计算---------------------------9七炉子空载功率计算---------------------------9八空炉升温时间计算-------------------------9 8.1 炉墙及炉顶蓄热----------------------------9 8.2 炉底蓄热计算-----------------------------10 九功率分配与接线---------------------------11
十电热元件材料材料选择及计算------------12
热处理炉设计任务书编号:09
材料冶金学院专业年级班级:金属材料工程08级0801班
学号:200802127009 姓名:曾文聪
一、基本条件
1.炉型:中温箱式电阻炉
2.用途:中碳钢、低合金钢的中小型毛坯工件的正火、淬火及调质,无定型产
品,多品种小批量。

3.最高工作温度:1000℃
4.炉壁外壳温度≤80℃
5.生产率:60kg/h
6.空炉升温时间:≤3小时
7.生产特点:周期式成批装料,长时间连续生产
8.电源:三相
二、设计要求
1.设计内容
1) 砌体部分
2)炉门及启闭机构电热元件及外部接线炉壳构架部分
2.标定主要技术数据
(1)额定功率(2)额定电压(3)额定温度
(4)电源相数(5)电热元件接法(6)炉膛有效尺寸(7)炉膛尺寸(8)空炉升温时间(9)外形尺寸
3.提交资料
(1)纸质和电子版本的《设计计算说明书》,规格:A4
(2)纸质和电子版本的炉子总图(AotuCAD绘制),幅面:A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