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食的小儿推拿
一位妈妈的分享小儿推拿 三豆饮搞定积食发烧

一位妈妈的分享小儿推拿三豆饮搞定积食发烧周六上午,二妞哭着喊着要吃旺仔牛奶糖,一个没忍住,就给她买了一包。
结果这娃一口气吃了半包,下午又吃了半包。
买了点水果用来招待客人,回来就放桌上了。
结果两个小姐妹趁我不注意,偷偷吃了一个芒果(不是不给吃,是两个经常积食,不敢给吃。
)看她们没出现什么异常情况就没管了。
周六晚,大妞膝盖痛的情况又犯了,痛的哭的不得了。
实在没法,给她用温灸器灸了一下膝盖,大概10分钟的样子,结果不痛了。
这个是意外的惊喜,以往每次都要痛上一两个小时,甚至是一晚上。
这次十分钟就好了。
以前每次她痛的时候,就会去买个大骨头给熬汤,娃爸爸说补补钙就好了(没想到这次的骨头汤还惹祸了)。
第一天星期天中午,两个娃每人啃了两块骨头,喝了一碗骨头汤。
午睡醒来,开始玩拼图,玩到半下午,二妞就开始说:妈妈,我好累。
以为是玩累了,就让她休息一会。
结果吃了晚饭,孩子就直接哭起来了,说要睡觉。
简单洗了一下就给她脱衣睡觉。
这才摸到孩子身上好烫。
试了体温,37.8!在以往,这个温度足以让我恐慌,因为一旦发烧,意味着要吊水吃药两三天,折折腾腾一个礼拜好不利索。
这次知道孩子发烧了,心里还是蛮淡定的。
因为这段时间在安和四季小儿群(安和四季中医小儿群:533831622)里,没少看到类似的例子。
联系到孩子这两天的饮食,以及两天都还没大便的情况,猜测八成是积食发烧。
这个判断方法老师在群里多次提到,所以我赶紧摸一下孩子的肚子和后背,发现肚子温度确实微微高于后背,小手小脚也是温温的,没有出现冰冷的情况。
再看舌苔,黄,厚,腻,这些确定了是积食发烧。
赶紧翻看群里的聊天记录,搜索积食发烧,以及退烧这些关键字,找到老师以往给别的娃提供的方案。
治疗方案1、把老师提过的关于退烧的几个穴位都推拿了一遍:清天河水,退六腑,清肺经,推天柱,推脊柱,摩膀胱经。
2、再把消积食的几个穴位也推拿了一遍:摩腹,清大肠,清肝,揉中脘(揉中脘的时候孩子说有点痛,估计是这块积食比较严重),分推腹阴阳,揉涌泉。
积食的征兆表现和小儿推拿的方法

积食的征兆表现和小儿推拿的方法首先,宝宝积食有哪些征兆表现呢?睡眠不好因为宝宝吃的东西太多,肠胃在晚上是不会休息的。
这个时候宝宝就会睡不好,翻来覆去的。
有的喜欢撅着屁股睡,磨牙,哼唧,大哭。
嘴巴里面有味道这个味道不是奶腥味。
是一种臭臭的味道或者酸酸的味道。
因为食物在胃里停留的时间太长了,会让宝宝嘴巴里的味道很难闻。
我家沐沐的嘴巴里面是一种酸酸的味道,很难闻呀!舌苔的颜色正常的舌苔是薄薄的一层。
积食的舌苔会发黄,厚厚的一层,积食上火的宝宝嘴唇会比平时要红,尤其是下嘴唇。
屁多屁臭,大便异常因为消化负担的引起,宝宝会不停地放臭屁。
有的宝宝会出现便秘的情况,大便干燥,颜色发黑并且很臭。
而有的宝宝就是腹泻的厉害,大便味道是一种臭鸭蛋臭鸡蛋的味道。
因为消化不良,可能食物拉出来的都是原型。
肚子不舒服因为食物在肚子里停留的时间过长,会容易产生胀气。
宝宝会因为烦躁不安,胃痛或者肚子痛。
拉臭臭以后会好受一点。
口渴,频繁的想要喝水这个我家沐沐没有。
可是有的积食的宝宝会有这种现象,频繁想要喝水。
食欲不好或者食欲太好如果宝宝前几日吃饭很正常,忽然不好了就要警惕是不是积食了。
或者有的宝宝忽然总是叫饿,家长也是需要惊心的。
那一旦我们的宝宝积食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给我家小沐沐选择的是小儿推拿:清大肠经300次:揉板门3~5分钟板门重按的时候会有酸麻感,为胃全息反应点。
严重的积食可以用指甲掐,揉三次掐一次。
顺运内八卦3~5分钟:推小横纹3分钟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成为推法,四横纹穴为改善积食等问题的要穴。
掐揉四横缝5分钟四横纹是常用的消积穴位之一,夜市民建挑疳的部位之一。
美日一穴,四横纹。
下椎七节骨500次七节骨对于宝宝腹泻便秘。
尿床都有很好的效果。
分腹阴阳5分钟摩腹5分钟揉足三里5分钟。
小儿积食推拿方法(一)

小儿积食推拿方法(一)展开全文小儿推拿益处多穴位与经络的治疗功能,已被现代临床医学所证实。
穴位即为经络上的最重要点,通过刺激穴位,就可以起到调整经络气血、阴阳平衡的作用。
正气自然充足,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也就是抵抗力增强,得病的机会相应减少。
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小儿推拿确有增强儿童免疫功能的作用,同时,小儿推拿还可以使小儿气血充盈,饮食不偏,食欲旺盛、发育正常等。
小儿食积是小儿常见病之一,主要是由于内伤乳食、停聚不化、气滞不行,影响到小儿的消化功能,使食物停滞胃肠所形成的一种胃肠道疾患。
笔者经多年临床工作证明,运用小儿推拿治疗,患儿易于接受,并且具有较好的疗效。
手法操作用葱姜水作介质,上肢取穴均为左手,治疗顺序先手掌、掌心、上肢、腹部,最后背部,1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清大肠经位置:食指桡侧边缘,自指尖至虎口一直线(从虎口到指尖向外为清)作用:清利肠腑,除湿热,导积滞次数:约100~500次▼清脾经位置:拇指外侧缘作用:健脾和胃,消积导滞次数:5分钟500次清胃经位置:大拇指桡侧面,腕横纹到指尖,脾和胃连起来清,向外清作用:清胃热、泻胃火、导积滞、降逆止呕次数:约100~300次▼捏脊位置:由尾骨到大椎,从下向上捏脊作用:强身健体,健脾益气次数:5次▼两手沿脊柱两旁,由下而上连续地挟提肌肤,边捏边向前推进,自尾骶部开始,一直捏到项枕部为止(一般捏到大椎穴,也可延至风府穴)。
重复3~5遍后,再按揉肾俞穴2~3次。
一般每天或隔天捏脊1次,5次为一个疗程。
慢性疾病在一个疗程后可休息1周,再进行第二个疗程。
摩腹位置:肚脐周围,顺时针慢慢按摩作用:消食,理气,通肠道次数:100~200次▼下推七节骨位置:七节骨位于背部正中线第4腰椎至尾椎上端,成一直线。
作用:泄热通便,多用于便秘、脱肛等症。
次数:100~300次▼按语由于小儿食积主要是积滞损伤脾胃,而致脾胃运化失司,积聚留滞于中与脾胃虚弱互为因果,故通过小儿推拿止泻、消食导滞、疏调肠胃积滞,并用捏脊法扶正祛邪以振奋阳气、补脾经,按揉足三里,以健脾开胃、消食和中。
小孩积食怎么推拿

小孩积食怎么推拿文章目录*一、小孩积食怎么推拿*二、如何判断小孩积食*三、小孩积食的饮食疗法小孩积食怎么推拿1、小孩积食怎么推拿1.1、揉腹部:腹部涂上按摩油油,顺时针轻揉腹部100下,手法轻柔不宜用力。
1.2、捏脊:双手捏住脊柱两侧肌肤,从下往上提捏,动作轻柔,以小儿舒适为度,捏30次。
1.3、按揉足三里:足三里是胃经上的一个主要穴位,常按揉有保健,促进消化的作用,按揉100次。
1.4、运内八卦:在掌心内劳宫四周,用拇指或中指腹作顺时针方向轻推。
有效缓解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推100次。
1.5、清胃经:在拇指掌面向指根方向直推,推100次,具有和胃降逆的作用。
1.6、清肺经:无名指面向指根方向直推,推200-300次,止咳效果很好。
2、小儿积食有哪些症状2.1、厌食饭入口后久含不呑,吃一顿饭要很长时间。
2.2、腹胀,大便硬结或腹泻小孩吃多了积食会出现腹胀,大便硬结或腹泻,主要是因为小孩消化功能不好,腹部胀满、小便短黄或清长、大便干燥或酸臭、矢气臭秽、嗳气酸腐、肚腹胀热。
2.3、免疫力低如果小孩吃多了的话出现了长期积食的现象,,而长期的积食会影响生长发育,,从而导致抵抗力下降的现象发生,还会经常反复感冒、咳嗽,甚至肺炎。
2.4、烦躁易哭,精神不好。
3、小儿积食的危害3.1、胃积热攻到肝,舌苔黄厚燥,引起情绪急噪,好动,晚上12点到4点轻者不睡觉,重者哭闹,恶心不想吃饭,只吃生冷零食。
3.2、胃积热攻到脾,舌苔白厚,引起脾虚导致腹泻、消化不良、吸收不好。
3.3、胃积热攻到肠,舌首黑燥,引起腹涨,形成肠痉孪、痢疾、下垂。
3.4、胃积热攻到肺引起易感冒,咳嗽、气喘造成过敏性支气管炎、哮喘、肺炎、抵抗力差。
如何判断小孩积食1、口气臭秽如果感觉孩子口中味道最近变得非常大,则比较有可能是积食。
情况严重的孩子还有呕吐的情况,吐出的都是酸臭的未消化食物。
这种情况,要考虑积食的可能。
2、大便比较臭古人说“臭如败卵”,也就是说,大便有腐败的臭鸡蛋的味道,这种情况也要考虑积食的可能。
推拿手法在小儿积食症上的应用研究

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重要性
针对不同年龄段和症状表现的小儿积食症患 者,需要制定个体化的推拿治疗方案,以达 到最佳治疗效果。
对临床实践的启示和建议
推广小儿推拿疗法
鉴于推拿手法在小儿积食症上的 显著疗效,建议在儿科临床中积 极推广小儿推拿疗法,让更多的 医生和家长了解并掌握这一治疗 方法。
实验组小儿在推拿手法治疗后 ,食欲、腹胀、便秘等积食症 状均有明显改善。
安全性评估
推拿手法治疗过程中,未出现 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安全性良 好。
结果分析和解释
1 2 3
推拿手法的作用机制
通过推拿手法刺激小儿特定穴位和经络,可以调 节脏腑功能,促进气血流通,从而改善积食症状 。
症状改善原因分析
推拿手法能够缓解胃肠道痉挛,促进胃肠道蠕动 ,增加消化液分泌,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从而改善小儿积食症状。
THANK YOU
感谢聆听
80%
捏脊法
通过捏拿脊柱两侧的皮肤和肌肉 ,刺激背部穴位和经络,促进气 血流通,改善脾胃功能,缓解小 儿积食症状。
100%
揉腹法
以手掌或指腹在腹部进行顺时针 或逆时针方向的按摩,可以促进 肠道蠕动,帮助消化食物和排泄 废物。
80%
推脾经法
在小儿拇指桡侧缘进行推拿按摩 ,可以清补脾经、和胃消食,对 于小儿积食引起的腹胀、食欲不 振等症状有良好效果。
研究假设
推拿手法可以通过调节患儿的脾胃功能,改善其消化系统的症状 ,从而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研究范围和限制
研究范围
本研究将针对小儿积食症患者,采用推拿手法进行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和 安全性。
小儿积食的推拿办法

小儿积食的推拿办法
小孩子如果长期积食的话,对于身体是有很大伤害的,可能会造成胃肠类疾病,并且影响到孩子的发育,一般,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婴幼儿的时期,主要的症状是腹部比较胀,大便非常干燥或者有酸臭味道,时间久了,会导致孩子营养不良,那么对于小儿积食可以使用推拿的方法,但是人们必须要注意正确的小儿积食推拿方法。
1、揉腹部:腹部涂上按摩油油,顺时针轻揉腹部100下,手法轻柔不宜用力。
2、捏脊:双手捏住脊柱两侧肌肤,从下往上提捏,动作轻柔,以小儿舒适为度,捏30次。
3、按揉足三里:足三里是胃经上的一个主要穴位,常按揉有保健,促进消化的作用,按揉100次。
4、运内八卦:在掌心内劳宫四周,用拇指或中指腹作顺时针方向轻推。
有效缓解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推100次。
5、清胃经:在拇指掌面向指根方向直推,推100次,具有和胃降逆的作用。
6、清肺经:无名指面向指根方向直推,推200-300次,止咳效果很好。
在进行以小儿积食推拿的时候,必须要注意以上各动作每次重复100~300次,每天一次,每次15分钟左右即可,注意根据孩子的年龄、体质、症状轻重适当增减次数,按摩前,操作者可用爽身粉或按摩油涂抹双手,以免损伤孩子皮肤,按摩力度适中,不要太大、太猛,饭后半小时内不可进行推拿按摩。
小儿推拿总结计划大全

.~一 . 孩子手上有 4 个消食积穴小孩子自己脾胃功能不完满,但是又特别能吃,所以很简单食积。
其实,孩子手上有 4 个消食积的穴位,家长可以经常给孩子揉揉,消食积于无形。
清胃经胃经穴在大拇指凑近掌端的第 1 节,注意,可不是整个大拇指。
向心为补,离心为清,所以从指根向指尖推就是清胃经了。
把孩子抱在怀里,用您的左手抓住孩子的小手,您右手的大拇指放在孩子的左右胃经上,清 300 次即可。
清大肠肺与大肠相表里,孩子有食积,大肠经有热就会传导到肺经上,孩子就简单感冒、发热、肺炎等。
若是孩子有食积,大便还比较干,可以清清大肠。
食指上凑近大拇指一侧就是大肠经了,用同样的方法,从指根向指尖推 300 次即可。
推四横纹四横纹的地址大家看一下,地址在哪儿如数家珍,就不多说了。
把您的大拇指放在孩子的四横纹上来回横推 150 次左右就可以了。
四横纹穴可以“理中行气,化积消胀,退热除烦”,所以若是您的孩子肚子胀,不消化,不吃饭,烦燥,内热大,可以给孩子推推四横纹,收效会特别明显。
.~揉小横纹在小拇指跟手掌的交界处有个穴位叫小横纹,若是有的孩子有食积,肚子胀,甚至还伴有口腔溃疡等,可以给揉揉小横纹。
手法很简单,用您的大拇指顺时针揉 300 次就可以了。
.~二 . 开天门、运太阳,治疗感冒不忧虑!感冒,俗称伤风,主若是由于身体感觉外邪所致,主要症状为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咳嗽等,一年四时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多发。
这是由于小儿脏腑娇贵,身体抵抗力差,加上春、冬每日气变化大,冷热异常时,外邪便会顺便而入,惹起感冒。
其中,风寒感冒、风热感冒以及暑湿感冒是最常有的感冒类型 .小儿风寒感冒主要症状是:常有于冬春季节,其主要症状为发热轻、恶寒(怕冷)重,鼻塞,流清涕、头痛无汗、咳嗽喉痒、痰稀白、全身筋骨酸痛、舌苔薄白等。
1.开天门:天门穴又名攒竹,位于两眉中(印堂)至前发际成一竖直线两拇指交替自印堂向上直推至前发际线,称“推攒竹”或称“开天门”。
儿童积食的推拿方法

儿童积食的推拿方法小儿积食中医有句话叫四季脾旺不受邪,这是医圣张仲景说的。
这句话就说明了脾的重要性,意思是脾是人体正气的来源,任何时候,只要脾气旺盛,那么人体就不容易受邪。
关于孩子的脾胃,有一个问题容易出现,就是小孩特别容易积食,这是小孩的特点。
我们说不能给孩子吃多了,现在绝大多数孩子的脾胃太弱了,我们给他吃了好多好吃的,堆到里面了,一下就瘀住了。
小儿积食到底是什么?说白了,就是吃的过多或者过于高营养,超出了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导致很多食物不能被消化吸收,使脾胃功能受损。
中医称之为积食。
也叫食积。
1、食积易生痰食积的孩子容易脾虚,中医讲“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食积的时候孩子容易生痰。
2、食积易咳嗽“脾主升清,胃主降浊”,食积的时候脾气不能升清,而“脾生气,肺司气”,气机乱了,孩子怎么能不咳嗽呢?咱老百姓常说的“食咳”就是这个道理。
3、食积易发烧食物就是热量嘛,积得多了,孩子内热大,体温自然就上去了,这个很好理解。
4、食积长不高经常食积的孩子,吃饭容易厌食、偏食、挑食,时间长了,营养不均衡,自然就影响到长高了。
5、食积爱生病食积的孩子,身体吸收的营养不充分。
就好像一支部队的后勤保障跟不上一样,战斗力自然不强。
孩子食积,免疫力自然就会出问题,所以容易经常生病。
6、食积易肺炎食积的孩子爱生痰,爱咳嗽,痰阻肺道,时间久了,孩子得肺炎的机率自然就会大大增加。
7、食积易反复呼吸道感染食积的孩子又爱生痰,又有内热,又爱咳嗽,这时候稍一受寒,就容易呼吸道感染。
8、食积易扁桃体发炎、肥大扁桃体、腺样体发炎、肥大的孩子容易反复发烧,让很多家长发愁,最后没办法去给孩子做扁桃体切除手术。
9、食积易咽炎咽喉是肺胃的门户,积食的时候容易“化火”,火热之邪上行容易攻击咽喉,这时候孩子还容易出现咽炎。
10、食积爱便秘食积的孩子容易让热邪蕴结肠道,导致肠道传导失常,这时候容易出现便秘。
11、食积易腹泻有些孩子食积的时候,吃的食物肠道消化吸收不了,干脆一股脑儿地排泄出去,这时候孩子就会表现为腹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治疗积食的几个穴位
• 脾经 • 板门穴 • 大肠穴 • 小肠穴 • 分阴阳 • 天河水
脾经
板门穴
大肠
大肠
小肠穴
分阴阳
合阴阳
清天河水
清天河水
运水入土(运水入胃)
总体治疗思路
• 胃里有积食;取手法
取天河水(小清天河水)
补肾水(补肾经)
分发出去(分阴阳)
运水入胃
清大肠(大便走) 清小肠(小便走)
清胃经
退六腑
如果积食伴有咳嗽
• 平肝清肺 • 分推肩胛骨 • 点揉肺脾俞
如果积食伴有腹泻
• 补大肠 • 揉神阙龟尾 • 上推七节骨
中原小儿推拿 归一新手法
运水入土(运水入胃)
乾的方位是西北代表天 (肺) 坎的位置在正北代表水 (肾) 艮的位置在东北代表山 (胃)
积食和便秘
• 便秘 有本小儿医书叫《幼科发挥》,其中 写道:“太饱伤脾”。太饱一方面可以理 解为吃得太饱,也可以理解为腹胀、积食。 所以,就会有:太饱伤脾→脾常不足→脾 胃运化不及→积滞肠腑→积久化热→积热 蕴结→肠道传导失常→大便秘结不通。
积食和腹泻
• 泄泻 泄泻就是腹泻、拉肚子。中医上说, 积食常与“风寒”、“湿热”、“暑湿” 之邪相兼并存,交结胃肠,脾胃气机难复 升降之常,所以积食会导致泄泻反复发作, 难以治愈。
小儿推拿治疗积食的实 操演练
什么是积食?
• 指小儿内伤乳食,停聚中焦,积而不化, 气滞不行所形成的一种胃肠疾患。以不思 乳食,食而不化脘腹胀满,气酸腐,大便 溏薄或秘结酸臭为特征。积食又叫积滞
积食的病因
积食的病因
• 胃之所钠,脾气不足以胜之(摄入多) • 脏气虚弱,宿谷未消新谷又入 • 脾气既若,故不能磨之(功能不足)
如果积食伴有发烧感冒
• 头部四大法 • 点揉三风穴
中原小儿推 拿归一新手 法
如果积食伴有夜啼
• 清肝补肾 • 点揉小天心 • 点揉百会加四神聪
中原小儿推拿归一新 手法
小儿积食的辨证
• 从病史,症状,病程长短辨分虚、实、寒、 热(辨证的方法)
乳食内积
症候:以实为主、分乳积和食积之分证候: 不思乳食,嗳腐酸馊或呕吐食物,乳片脘 腹胀满疼痛,大便酸臭,烦躁啼哭,夜眠 不安,手足心热,舌红苔白厚或黄厚腻, 指纹发紫。
脾虚夹积
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肢倦不思饮食, 食则饱胀,腹满喜按大便稀溏酸腥,或有 有不消化残渣舌淡苔白腻指纹紫滞
积食和贫血
• 贫血 积食容易导致脾虚,而脾为气血生化 之源,所以积食时间久了,小孩子容易血 虚。从西医上说,孩子脾胃不好,就容易 偏食厌食挑食,营养不均衡,时间长了就 会贫血。所以,贫血的时候也应当调理脾 胃。
积食和夜啼
• 胃不和则卧不安”。食滞于中→气滞不行 →胀满、腹痛→不眠不安。另外,还会积 滞化热→内扰心脾→惊啼不止。
食积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 从食欲看 • 看舌苔 • 看手上的温度 • 看大便 • 看呕吐情况 • 看鼻涕
积食的并发症是什么?
• 发烧 • 感冒 • 咳嗽 • 便秘 • 贫血 • 夜啼
积食和发烧
• 、发热 积食导致的发热叫“积热”,吃的 食物都停滞在中焦,积滞时间长了就会生 热,热蒸于内,孩子体温就上去了。《脉 经》中有说:“小儿有宿食,尝暮发热.明 日复止,此宿食热也。”孩子可表现为腹 胀、吐泻、乳食不化、大便酸臭异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