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经典小故事讲述的管理失败

合集下载

经典小故事告诉你目标重要性

经典小故事告诉你目标重要性

7个经典故事让你明白目标管理的重要性[ 感性主义 ] [ 来自andrew305 ]第一个故事:爱丽丝的故事“请你告诉我,我该走哪条路?”“那要看你想去哪里?”猫说。

“去哪儿无所谓。

”爱丽丝说。

“那么走哪条路也就无所谓了。

”猫说。

——摘自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赵日磊点评:这个故事讲的是人要有明确的目标,当一个人没有明确的目标的时候,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做,别人也无法帮到你!天助先要自助,当自己没有清晰的目标方向的时候,别人说的再好也是别人的观点,不能转化自己的有效行动。

第二个故事:游泳的故事1952年7月4日清晨,加利福尼亚海岸下起了浓雾。

在海岸以西 21 英里的卡塔林纳岛上,一个43岁的女人准备从太平洋游向加州海岸。

她叫费罗伦丝·查德威克。

那天早晨,雾很大,海水冻得她身体发麻,她几乎看不到护送他的船。

时间一个小时一个小时的过去,千千万万人在电视上看着。

有几次,鲨鱼靠近她了,被人开枪吓跑了。

15小时之后,她又累,又冻得发麻。

她知道自己不能再游了,就叫人拉她上船。

她的母亲和教练在另一条船上。

他们都告诉她海岸很近了,叫她不要放弃。

但她朝加州海岸望去,除了浓雾什么也没看不到……人们拉她上船的地点,离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后来她说,令她半途而废的不是疲劳,也不是寒冷,而是因为她在浓雾中看不到目标。

查德威克小姐一生中就只有这一次没有坚持到底。

赵日磊点评:这个故事讲的是目标要看的见,够得着,才能成为一个有效的目标,才会形成动力,帮助人们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管理者在和下属制定目标的时候,经常会犯一个错误,就是认为目标定的越高越好,认为目标定的高了,即便员工只完成了80%也能超出自己的预期。

实际上,这种思想是有问题的,持有这种思想的管理者过分依赖目标,认为只要目标制定了,员工就会去达成。

实际上,制定目标是一回事,完成目标又是另外一回事,制定目标是明确做什么,完成目标是明确如何做。

与其用一个高目标给员工压力,不如制定一个合适的目标,并帮助员工制定行动计划,共同探讨障碍,并排除,帮助员工形成动力。

(完整word版)10个经典故事的管理启示

(完整word版)10个经典故事的管理启示

10个经典故事的管理启示员工管理和激励是一个复杂的事情, 有时让管理者摸不着头脑, 甚至感到头疼。

销售管理往往并非现场管理, 遥控管理无形之中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轻松一下, 看看以下的十个经典故事, 也许你会领略到管理的另一种意境。

分工▌故事: 一位年轻的炮兵军官上任后, 到下属部队视察操练情况, 发现有几个部队操练时有一个共同的情况: 在操练中, 总有一个士兵自始至终站在大炮的炮筒下, 纹丝不动。

经过询问, 得到的答案是: 操练条例就是这样规定的。

原来, 条例因循的是用马拉大炮时代的规则, 当时站在炮筒下的士兵的任务是拉住马的缰绳, 防止大炮发射后因后坐力产生的距离偏差, 减少再次瞄准的时间。

现在大炮不再需要这一角色了。

但条例没有及时调整, 出现了不拉马的士兵。

这位军官的发现使他受到了国防部的表彰。

✎分析: 管理的首要工作就是科学分工。

只有每个员工都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 才不会产生推委、扯皮等不良现象。

如果公司象一个庞大的机器, 那么每个员工就是一个个零件, 只有他们爱岗敬业, 公司的机器才能得以良性运转。

公司是发展的, 管理者应当根据实际动态情况对人员数量和分工及时做出相应调整。

否则, 队伍中就会出现“不拉马的士兵”。

如果队伍中有人滥竽充数, 给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工资的损失, 而且会导致其他人员的心理不平衡, 最终导致公司工作效率整体下降。

标准▌故事: 有一个小和尚担任撞钟一职, 半年下来, 觉得无聊之极,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已。

有一天, 主持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 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一职。

小和尚很不服气地问: “我撞的钟难道不准时、不响亮?”老主持耐心地告诉他: “你撞的钟虽然很准时、也很响亮, 但钟声空泛、疲软, 没有感召力。

钟声是要唤醒沉迷的众生, 因此, 撞出的钟声不仅要洪亮, 而且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

”✎分析: 本故事中的主持犯了一个常识性管理错误,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是由于主持没有提前公布工作标准造成的。

管理小故事

管理小故事

管理小故事第一篇:管理小故事管理小故事一家军工企业主要生产降落伞,每生产十个伞包出来时,就会由十位伞兵背着这十个伞包从试验塔上跳下,检验伞包质量是否合格。

然而由于伞包质量问题,每检验十个伞包即会摔死一个伞兵,看到此情况,厂领导立即组织质量检验专家小组对每一道生产工序进行仔细的检查,然而却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可是伞兵由于伞包质量问题摔死的事件还在发生。

此厂领导为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来杜绝伞质问题,并使企业生存下去,决定重金聘请新厂长来解决该问题。

没过多久,一名军人应聘了此职位,新厂长到任后立刻颁布一条规定:所有生产伞包的工人在生产出伞包后都必须背着自己所生产的伞包从试验塔上跳下,来检验伞包的质量。

规定实施后,伞包的质量问题立刻消失了,至此以后企业的产品再也没有发现质量问题,企业也由此而不断的发展壮大。

启示:此故事的意义扰在于如果做为一名企业中的员工,就应将企业当作自己的另一个生命去珍惜,因为只有企业的存活发展,个人的生活才能不断的改善。

也就是说员工在企业当中必须有主人翁精神,把企业当作自己的企业,为它的存活.为它的发展负责,操心,当这个企业的所有员工都为企业忧而忧,共同面对企业所有的问题时,企业才会对所有遇到的问题而飞速发展。

第二篇:小故事大管理小故事大管理(一)水中剥洋葱?——找对沟通方式大明刚刚结婚不久,某天老婆正在厨房忙晚餐。

大明想帮忙做点儿事。

于是就说:“亲爱的,我能帮什么忙吗?”老婆说:“看你笨手笨脚的,找点儿简单的,就剥洋葱好了。

”大明想,这个再简单不过了。

但是刚剥不久,他就被呛得一把鼻涕一把泪。

他不好意思去向老婆请教,只好打电话向老妈讨教。

老妈说:“这很容易嘛,你在水中剥不就得了!”大明于是按着老妈的方法,完成了老婆的任务,开心得很。

于是打电话对老妈说:“老妈,你的方法真不赖!不过美中不足的就是在水中要时常换气,好累人喔!”我们常常没有注意到,说话的效果虽然由讲者控制,但却是由听者决定的。

CEO管理中最失败的七个经典小故事

CEO管理中最失败的七个经典小故事

CEO管理中最失败的七个经典小故事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民商》
【年(卷),期】2007(000)006
【摘要】所有的失败都是管理性格的失败,因为,投资、产品问题,都可以靠别人帮助解决,而管理心理,真的跨越不过去。

【总页数】3页(P68-7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让CEO们失败的七个习惯 [J], 牛津
2.管理经典小故事 [J], 晓伊
3.目标管理中的七个经典片断 [J], 赵日磊
4.失败CEO的七个习惯 [J],
5.专访美国巴士底有限公司CEO布拉德利·拉尚:缺乏管理经验,导致97%的科学家创业失败 [J], 李莹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绩效管理经典故事集锦-绩效为纲

绩效管理经典故事集锦-绩效为纲

好成绩。
这次让裁判组更加难堪,不得不再次举行紧急会议讨论,最 后规定:撑杆跳高比赛必须要有助跑,并且不能有交替使用双手
动作。这项规定被明确下来,一直沿用至今。
经典故事一:利用漏洞来投机
管理启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家企业如果没有一套严谨、完善的 绩效管理制度,一定会滋生出许多问题。 绩效管理是一种不断地“寻偏”和“纠偏”的动态活动。因 此,绩效管理中的管理制度、考核指标、指标标准等等,都应该
不断地健全;沿用以前的方案,或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会使
绩效管理漏洞百出,难以施行。
经典故事二
黑熊和棕熊的绩效管理
经典故事二:黑熊和棕熊的绩效管理
黑熊和棕熊都以养蜂为生。有一天,它们决定比赛看谁的蜜
蜂产的蜜多。
黑熊想,蜜的产量取决于蜜蜂每天对花的“访问量”。于是
它设计了一套复杂而精准的测量蜜蜂访问量的绩效管理系统。每 过完一个季度,黑熊就公布每只蜜蜂的工作量;同时,黑熊还设 立了奖项,奖励访问量最高的蜜蜂。
臵就会偏离企业整体绩效的方向。
经典故事七
严禁烟火
经典故事七:严禁烟火
一天,施瓦伯先生去厂房巡视,无意间发现一伙工人正围在
墙角抽烟,而墙上却明确地写着“严禁烟火”4个大字。当时,他 非常生气,可是他仍然强压着心头的怒火。他并没有理直气壮地 质问他们,或者对他们当头棒喝。相反,他悄悄地走过去,接着 掏出自己的烟盒,给每个人都递过去一只烟,然后才若有所指地
小兔甲试了一试,自己一次可以抱两只萝卜,于是便每次抱
企业里很多人也具有老鼠的心态,请看看很多企业常见的绩
效会议。 营销部张经理说:“最近销售做的不好,我们有一定责任, 但是最主要的责任不在我们,竞争对手纷纷推出新产品,比我们 的产品好,所以我们很不好做,研发部门要认真总结。” 研发部李经理说:“我们最近推出的新产品是少,但是我们 也有困难呀,我们的预算很少,就是少的可怜的预算,也被财务 削减了!”

六个经典管理沟通故事分享与感悟

六个经典管理沟通故事分享与感悟

05
故事五:钉钉子
故事概述
• 故事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因为不小心把他的新衣服钉了一个 洞,他的母亲并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用一个巧妙的方法 让他明白自己的错误,并学会承担责任。
故事中的沟通问题
1. 沟通方式
男孩的母亲没有直接责备他,而是选择了一种更温和、更易于接受 的方式来指出他的错误。
2. 倾听和理解
秀才使用了复杂的语言, 而卖家则听不懂,导致沟 通中断。
缺乏共情
秀才没有考虑到卖家可能 的文化水平,过于依赖自 己的语言技巧。
缺乏明确性
秀才没有明确地描述自己 要买的柴的特性,导致沟 通模糊。
感悟与启示
沟通要注重实效
有效的沟通应该以达成共识和行动为目的,而不是空 谈。
语言要通俗易懂
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晦涩的语言,以便让更多人理解 。
母亲耐心地听男孩解释钉子掉在地上的原因,并理解他的困惑。
3. 责任承担
男孩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母亲通过实际操作让他明白后果,促 使他主动承担责任。
感悟与启示
沟通的艺术
有效的沟通不仅仅是说话,更重要的是如何说和如何表达。有时候 ,选择一个更合适的方式比直接批评更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倾听的力量
在沟通中,倾听是非常关键的。只有真正理解对方的想法和感受, 才能做出恰当的反应和决策。

3. 缺乏有效沟通
03
社区管理者和居民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问题得不到及时
解决。
感悟与启示
1. 及时反馈问题
当发现社区存在问题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反 映,以便及时解决。
2. 建立有效沟通机制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让居民和社区管理者能 够及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3. 防止问题恶化

企业管理8个经典小故事知识讲解

企业管理8个经典小故事知识讲解

企业管理8个经典小故事精品文档管理小故事1:高贵的千里马有个农场主得到了一匹千里马,一时没有发挥它特长的机会,便把它当普通马一样使用、饲养。

长期下去,千里马的特质在逐渐丧失。

终于有一天,农场主发生意外,需要千里马送他到医院的时候,千里马却只会像拉磨的驴一样原地打转了。

为此,农场主因失去最佳的治疗时机,只好截掉了一条腿,千里马也被他下了汤锅。

对于这件事,农场主本身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认为本身对千里马的冷落与关心不够是造成千里马沦落的主要原因,千里马是高贵的,不能像对待普通马那样对待它,于是农场主决定再养一匹千里马以弥补本身的遗憾。

经过长时间的打探、寻找,农场主终于又买到了一匹千里马。

看着千里马高贵、洒脱的样子,农场主开心极了,他下决心要细心饲养、照料它。

首先,农场主请了最好的工匠制作了一副精美的马鞍,上面还镶嵌了宝石,马蹬、马嚼都是最好的黄铜打造的,笼头、缰绳也是最好的牛皮制作的。

看着武装起来的千里马愈发威猛的形象,农场主感到非常满足、自豪。

同时,农场主为千里马修建了豪华的马厩,从远方买来最好的草料。

在农场主的细心照料下,千里马看上去果然更加雄健、威猛了。

农场主舍不得让千里马奔跑,更舍不得骑在它的身上,他要保存千里马的体力,以便关键时刻更好地发挥千里马的优势。

于是,千里马每天呆在豪华的马厩内享受着美味、悠闲的生活。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终于,四年一度的赛马大会要在本地召开,农场主认为这是它的千里马最好的表现机会。

他把马牵出来,细心地为它洗了一个澡,把每一根毛都梳理得顺顺当当,备上精致的马鞍,套上漂亮的笼头。

本身也打扮得干净、利落,装上那个高科技的假肢,牵着千里马向赛场走去。

干净、利落的主人,威猛、洒脱的千里马!他们走到哪里,哪里便发出一阵阵赞叹声,农场主非常得意!比赛就要开始了,农场主爬上马背,驱马走到起跑点,马与他都高傲地昂着头,似乎冠军已经非他莫属了!发令枪响,大家都开始驱马狂奔,可农场主的千里马却怎么也奔跑不起来。

管理失败的案例

管理失败的案例

管理失败的案例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管理失败的案例一:大型集团型企业的知识管理实施的负责人是一个刚刚硕士毕业的小伙子。

老板要做知识管理实施,发现新毕业的这位同学的硕士论文是关于知识管理的,就让该同学负责知识管理实施。

由于刚刚毕业没有工作经验,对公司本身和业务都不熟悉,小伙子要去做知识管理的调研时,根本无法设计问卷,当要去相关部门征询需求的时候,相关部门的人根本不支持。

后来老板催得急,他没有办法只能建议老板先买一个软件。

但由于不了解需求,老板根本不知道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知识管理软件系统,所以他就建议先选择一个便宜点的,这样出了问题也少承担点责任。

管理失败的案例二:北京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老总在emba的学习中接触到知识管理,认为其公司很有必要实施知识管理,于是在公司内部发起知识管理项目,并指定人力资源经理负责。

而人力资源经理之前没有接触过知识管理,通过参加培训和自学,制定出知识管理实施规划,提出知识管理最重要的是共享,建议购买知识管理软件平台,让研发工程师定时提交相关的知识成果。

知识管理软件上线以后,这位人力资源经理制定了相关的制度,要求每个研发的工程师和销售人员必须每周提交多少知识文档。

而研发部门经理向老总抱怨知识管理系统严重影响他们的工作,销售部门人员则是坚决不做。

老总支持该人力资源经理,认为知识管理就是要共享,强制推行。

三个月后,该经理向老总汇报知识管理的工作,说知识库中有多少条记录等。

但研发部门经理说那些东西他们部门的人从来不看。

知识库变成了垃圾库。

半年后,该老总兴趣点转移,该公司知识管理不了了之。

管理失败的案例三:对于乳业而言,要实现产能的扩张,就要实现奶源的控制。

为了不丧失奶源的控制,三鹿在有些时候接受了质量低下的原奶。

据了解,三鹿集团在石家庄收奶时对原奶要求比其他企业低。

对于奶源质量的要求,乳制品行业一般认为巴氏奶和酸奶对奶源质量要求较高,uht奶次之,奶粉对奶源质量要求较低,冰激淋等产品更次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个经典小故事讲述的管理失败
所有的失败都是管理性格的失败,因为,投资、产品问题,都可以靠别人帮助解决,而管理心理,真的跨越不过去。

你的公司员工或是下属,是否背地里抱怨这七件事?
1、工作压力太大,整天带着面具上班;
2、得不到授权,有被疏远的感觉;
3、你的承诺不兑现,公司充满政治色彩;
4、因背景、学历、资历原因受过歧视;
5、开会只是走走形式,每个重要决定都由你一个人做出;
6、大量的信息被隐藏起来,听不到内部真实的声音;
7、下属反映你按喜好决定员工的升迁,对人过于严厉。

我相信你的公司一定有几点与上面的相似。

我现在讲七个小故事,请你分析导致这些不正确工作方式的原因。

故事一:工作压力太大,怎么办?
王经理,某贸易公司的市场部经理:
我的一位员工最近陪同来自不同国家的学员参加一个高级研修班,她负责录像、记录和事务性工作,一周下来,疲劳不说,常常要承受客户的冷言冷语。

再加上,客户都是海外的大老板,她自己对比起来差距很大。

这些使她的压力很大。

研修班结业的最后一天,我给她打了一个电话。

我只说了三句话,第一是问候,第二让她先回家休息,第三向她询问另一项工作的完成情况。

另一项工作由她负责,而且到了最后期限。

我没有意料到,她大发牢骚,抱怨满天,说的都是过头的话。

我当时保持沉默,只听不说。

事后,我想这究竟为什么,平时这位员工不是这样,今天为何反常?因为压力太大。

第一,她承受客户的冷言冷语,压力已经够大了;第二,而我询问新的工作又等于向她施加了压力。

人的忍耐总是有限,在一定场合会爆发。

由此看来,一个企业不重视员工的情感或对处于超强度工作状态的员工不表示支持的话,那么,这个企业就一定要改变,否则,由此而来的副作用会积聚起来并寻找机会爆发。

看看一些服务行业,当员工在处理与客户的关系时会感到巨大的压力。

你到餐厅就餐,希望赶走那些没有笑容的服务员,将食品狠狠地摔到他们面前,但你想过没有,对于这些服务生来说,时时保持好心情可能吗?我们得有宽容心。

在电话销售行业,销售人员被要求使客户从你的声音感受到微笑服务,他们天天带着面具上班,我们应该将心比心。

酒店的礼仪小姐被要求面对非礼的客户也要保持迷人的微笑,这是人性化的管理吗?
记住:宽容不是软弱,反过来,你的宽容塑造了出色的领导力和优秀的团队。

故事二:不欣赏的员工,如何处理?
赵女士,3年前某事业单位的项目部主任:
我曾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中国的国有企业是带有政治色彩的企业,这里的人们喜欢在一些小事情上耍小手腕,而领导也热衷于玩这种政治小*戏,但最终是“玩火必自焚”。

我当时负责一个部门,有一位主管因能力不足,被免职。

她对我们这个团队极不满意,伺机报复。

一天,她捏造说,我和另外两名同事在一起,诋毁我们的上司。

上司也不做调查,相信了她的“告秘”。

我们部的所有员工被叫到一起,上司让我们“说清楚”。

我当时大吃一惊,这是根本没有的事!我们四人经过对质,谎言被揭穿,真相大白,全是那位主管一人捏造,从此以后,她在我们这个部门被疏远了。

被疏远是最难受的。

第一,你在团体中可有可无,没人理你;第二,孤立无援;第三,感到工作失去意义。

我是如何帮她树立起自信心的呢?我让她负责一个项目,而这个项目需要跨团队的合作,她必须成为团体中的一员,我首先支持她,然后做别人工作。

告诉大家,她很不幸,有过离婚的经历,多从她的角度去理解。

我还帮助她介绍男朋友。

这一切,使她重新找回了“家”的感觉。

记住:你永远不能疏远任何一个员工,不管你多么不欣赏他。

你的任务是找到他的独特基因,然后,启动基因程序!
故事三:失信了,会怎么样?
安先生,某物流公司职员:
这是我一位朋友的真实故事:一家事业单位领导找我的朋友谈话,暗示我的朋友去他那里会有更好的个人发展前景。

在调动之前,这位领导许愿说,“先过来,半年后提拔你。


我的朋友信以为真,轻信了他的话,调了过去。

结果,半年过去了,一年过去了,再也不提我朋友的发展问题。

你说,我的朋友还会相信这位领导的话吗?
人类有三个特征:第一,害怕丧失社会地位;第二,对拥有影响力的渴望;第三,对不讲信用的厌恶。

企业领导者常常低估下属对其是否信用的重视程度,破坏自己做出的承诺。

记住:别人对你的信任就像一棵树,生长需要很长时间,但瞬间可以被你锯断。

故事四:敌视圈外人,对吗?
邢先生,某外资企业的副总经理:
我在南开大学上课时,为了案例讨论,教授将我们分为几组,并按组给成绩。

课堂结束后,我询问同学哪一组好,几乎每一组的同学都能找到一处自己强于对方,总的说来认为自己一方比另一方好;而当问起对另一组的评价时,每一个同学都对对方提出批评,哪怕是自己最要好的朋友也不例外。

如果把他们放到竞争性更强的*戏中呢?我记得,在模拟决策实战演习中,对本组的积极态度和对对手的“仇恨”态度不断上升,教室里充满了敌视的情绪。

我所在的小组,一位大型国企的CEO因为开董事会离开课堂,等开完会时,马上给我打电话,第一句话是,“我们排在第几?”
对事物和人进行分类,划分你我,是人的本能。

我们天生喜欢分类思考,这种思考方式可以帮助我们辨别哪些是危险的,哪些人是不可信的。

在你的企业中,如果想让一个群体达成某个协议,只需设法将甲(你赞成的)归于好的、有益的一类即可,而将乙归到困难的、危险的一类即可。

在公开选拔高级干部时,我们看到组织部门将中意的挑出来,只需给其他所有的人选标上负面标签即可,然后再给选拔的人编个理由即可。

想一想,是不是这回事?
记住:人类容易宽容圈内人,容易敌视圈外人。

请不要轻视不同类的人。

故事五:团队为何失败?
丘先生,某广告公司资深创意师:
我是一个天生爱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的人,喜欢开会简短、直本主题。

我在一家国有单位工作时,发现这里开会总在反复、低效地进行讨论。

事实上,这个单位的每个重要的决策早就由CEO做出了,所有的人都按他的眼色行事。

开会讨论时,你的意见与他相左,他马上武断地打断别人,副手成了他的“应声虫”。

相反,当他不在会场时,大家倒是表现地积极和富有成效。

在他任CEO期间,这个单位年年亏损。

我参加过不少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会议,深深感到这里的气氛过于官僚化,没有真正意义的讨论,开会好像是为了显示级别存在,而不是为了有效解决问题。

在很多国有企业中,你找不到实际意义的团队,经常为了应付上级成立若干领导小组,成员都是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小组的成果无人过问,唯一关心的是“我是不是在这个小组名单里”。

这样的团队是失败的。

另外存在的一个典型问题是,这里的人们仅仅为代表自己利益的小团体工作,彼此之间暗中勾心斗角。

我们说,企业需要团队,但太多无用的例子说明,人们不愿意加入团队,因为上下级泾渭分明,这不是真正的团队。

记住:真正的团队是,为一个具体的目标工作,超越职能部门和上下级关系。

这样的团队能建立一种团队精神。

故事六:信息隐藏起来,会如何?
华小姐,某进出口贸易公司的海外组经理:
有一家工业公司的管理体系是如此糟糕:采购部的负责人从廉价供应商那儿进货,后来因为供应商的破产,导致公司不得不重新寻找供应商并以高于成本很多的价钱进货;生产部从国外进口设备,但新机器总出问题,后来还是使用旧机器;市场部找了一家关系户作为广告代理商,结果根本不懂广告规律,自己的促销广告为同行做了免费宣传。

而所有这些,就是因为这里的人们喜欢把实际情况隐藏起来做事,导致公司领导不断做出错误判断。

我们应该鼓励员工公开自己的想法,鼓励员工向那些“理所当然”的程序提出异议,鼓励公司把所有的事情都摆在桌面上。

整个公司创造一种公开的气氛。

记住:君子没有什么事情不可以对人说。

公开化后,即使你错了,别人可以原谅你。

故事七:读你自己
董小姐,自由人士:
我记起一家纺织厂,它的CEO是作风强硬派,依靠个人奋斗有了自己的工厂。

员工害怕让老板发现他们的错误,因为他们看到因为“勇于”暴露自己的问题而被开除的例子。

所以,他们总是试图掩盖问题,即使尽早承认就可以解决问题,但没人说。

在这里,犯错误是丢人的事,于是,为了不丢人,就故意不犯错误。

在一次,CEO当着众人的面,就一些小失误,对一位重要
的管理人员进行了严厉、尖刻的批评。

最令我吃惊的是在场的所有人,除了我,竟无一人感到尴尬。

他们会后告诉我,这种事是“家常便饭”。

几年后,这个公司因处于破产边缘被人接管。

我研究过无数的失败案例,发现失败的真正原因,既不是投资问题,也不是产品问题,而是CEO的管理性格的失败。

因为,投资、产品问题,都可以靠别人帮助解决,而管理心理,真的跨越不过去。

记住:所有的失败都是管理性格的失败,不论它千姿百态,翻来覆去总是隐性心理出了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