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热的处理

合集下载

WHO(世界卫生组织)对小儿发热的处理意见

WHO(世界卫生组织)对小儿发热的处理意见

WHO(世界卫生组织)对小儿发热的处理意见WHO规定,肛温在39度以上时应用退热剂.2个月以下婴儿肛温38.5度时均应认为有感染或严重感染存在,应首先进行抗感染治疗,不主张先用解热剂。

对2个月以上的小儿,一旦做出治疗发热的决定,即应选择适当的解热方法。

传统包括药物和非药物两方面。

首先应选择非药物治疗,包括多饮水,降低室温(夏季),脱去过多的衣服,确保患儿处于凉爽(但不寒冷)通风环境中。

WHO不主张传统的在发热时应用冷、温水或酒精擦浴的降温方法,研究证明这种方法违反了生理机制。

冷、温水擦浴可加重肺炎和其他疾病,酒精擦浴则可经皮肤吸收,使婴儿产生酒精中毒症状。

安全有效的方法是依靠药物治疗,WHO推荐应用扑热息痛口服,每次10-15mg/kg,发热持续不退可每4小时服用一次。

近年来有学者主张应用新型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萘普生(此药副作用大,本版不推荐)等,因多数发热与内生热原有关。

内生热原可产生多种炎症介质,非甾体抗炎药则可减少炎症介质的产生。

其中萘普生的解热作用为阿司匹林的22倍,抗炎作用为保泰松的11倍,镇痛作用为阿司匹林的7倍,是一种高效的解热镇痛药物,剂量为每次8-10mg/kg。

目前不推荐肌注解热剂,尤其是安痛定或复方氨基比林,用后可产生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有致命危险,其几率远远高于氯霉素。

介绍常用测量体温的方法及标准小儿正常体温常以肛温36.5~37.5℃,腋温36~37℃衡量。

通常情况下,腋温比口温(舌下)低0.2~0.5℃,肛温比腋温约高0.5℃左右。

肛温虽比腋温准确,但因种种原因常以腋温为准。

若腋温超过37.4℃,且一日间体温波动超过1℃以上,可认为发热。

所谓低热,指腋温为37.5℃38、中度热38.1~39℃、高热39.1~40℃、超高热则为41℃以上。

发热时间超过两周为长期发热。

但是,服用扑热息痛也会产生副作用。

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粉)为非处方药,是目前解热、镇痛、治疗感冒的常用药之一。

幼儿园儿童发热的处理和护理

幼儿园儿童发热的处理和护理

注意饮食调整
保持充足水分
鼓励儿童多喝水以保持充足的水分,有助于降低体温和排出体内毒素。
提供易消化的食物
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稀饭、面条、水果等,避免油腻和高热量的食 物。
适当增减衣物和被褥
根据气温增减衣物
根据气温变化适当增减儿童的衣物,避免过度包裹导致热量无法散发。
保持干燥和清洁
及时更换潮湿的衣物和被褥,保持干燥和清洁以避免进一步感染。
症状:发热、口腔疼痛、皮疹、咳嗽等。
处理和护理
03
案例三:手足口病患儿的发热处理和护理
遵医嘱用药,如抗病毒药物和对症治 疗药物。
保持幼儿皮肤清洁,避免抓挠皮疹部 位。
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饮食,避免刺激 性食物。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高热不退 、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等症状应及时 就医。
案例四:水痘患儿的发热处理和护理
在流感高发季节,要 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 的场所,如商场、车 站等。
加强儿童营养和锻炼,增强免疫力
保证儿童的饮食均衡,多吃蔬 菜、水果和蛋白质食物,少吃 油腻和糖分过高的食物。
鼓励儿童多参加户外活动和锻 炼,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让儿童 有足够的精力进行学习和玩耍 。
06
发热的案例分析与讨论
保证宝宝充足的休息时间,有助于身 体恢复和抵抗力的提升。避免在发热 期间进行剧烈运动或疲劳活动。
心理护理与家庭支持
01
关注宝宝的情绪变化,发热可能 导致宝宝出现烦躁、焦虑等情绪 ,家长应给予关爱和支持,缓解 宝宝的不安情绪。
02
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宝宝感 受到温暖和支持。与宝宝进行简 单的交流和互动,有助于增强亲 子关系和宝宝的情感发展。

儿童发热的处理ppt课件

儿童发热的处理ppt课件
1 身体温度上升
当儿童出现发热时,身体温度会明显升高。
2 全身乏力
发热会导致儿童感到疲劳和乏力,影响日常活动。
3 头痛和不适
儿童可能出现头痛、不适甚至烦躁不安的症状。
处理方法
1
药物治疗
根据病因和症状,医生可பைடு நூலகம்会建议采用适
物理降温方法
2
当的药物治疗。
可以使用温水擦浴、冷敷等物理降温方法
帮助降低儿童的体温。
结论
通过正确的发热处理和预防方法,我们可以帮助儿童维持健康的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感谢您的关注和参与!
3
注意事项
保持室内通风,多饮水,避免穿得过厚, 避免使用退热贴等方法以降低儿童的发热。
如何预防发热
1 科学的饮食
提供均衡营养饮食,增加儿童身体的抵抗力。
2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教育儿童正确洗手、咳嗽时遮盖口鼻等良好习惯。
3 加强免疫系统
按时接种疫苗,增强儿童免疫力。
如何正确测量体温
• 使用适当的体温计。 • 将体温计放入儿童口腔、腋窝或肛门测量。 • 按照体温计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 记录测量结果以便咨询医生。
儿童发热的处理ppt课件
欢迎来到我为您制作的"PPT课件:儿童发热的处理"。在本课件中,我们将探 讨儿童发热的一般原因、处理方法以及预防措施。
常见原因
感染性疾病
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导致儿童发热,如感冒、流 感和咽喉炎。
非感染性疾病
儿童发热也可能由非感染性疾病引起,如过敏 反应、结缔组织疾病等。
发热的症状

幼儿园发热儿童处理流程

幼儿园发热儿童处理流程

幼儿园发热儿童处理流程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场所,孩子们在这里与老师和同伴一起度过了快乐的时光。

然而,孩子们身体状况的变化在幼儿园中是不可避免的。

其中,发热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介绍幼儿园中发热儿童的处理流程,以保证孩子们的安全与健康。

一、体温监测与记录对于一名有发热现象的孩子,幼儿园应该设定一个标准的体温区间。

通常,体温超过37.5摄氏度可以被视为发热。

幼儿园的老师或医务人员需定期测量每位孩子的体温,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二、就医咨询与评估发现发热儿童后,幼儿园应及时通知孩子的家长,并咨询家长有关孩子的病史和病情。

家长可以向医务人员寻求建议,并决定是否需要就医。

幼儿园应根据家长的意见和孩子的病情,评估是否需要紧急处理或监控。

三、隔离与保护为了防止疾病传播,幼儿园需要为发热儿童设立一个隔离区域,以限制他们与其他健康儿童接触。

隔离区域需配备必要的设备和物资,如温度计、面罩、手消毒剂等。

此外,幼儿园的工作人员应当加强对隔离区域的清洁与消毒工作。

四、与家长的沟通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是保障发热儿童安全与健康的重要一环。

幼儿园需要向家长通报孩子的体温情况,并向家长提供必要的医疗建议。

同时,幼儿园应要求家长在孩子痊愈之前不得将其带回幼儿园。

五、病情跟进与监测对于较为严重的疾病或需要特殊处理的孩子,幼儿园需要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病情进展。

针对不同的病情,幼儿园可能需要提供额外的护理、监测或咨询服务。

六、与医疗机构的合作幼儿园应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与当地的医疗机构保持联系。

在处理发热儿童时,如有需要,幼儿园应及时联系并寻求医疗机构的协助。

医疗机构可以提供更专业的医疗建议和教育资源,为幼儿园提供支持。

七、疫情风险评估与应对在疫情流行期间,幼儿园需要进行疫情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针对不同的疾病,幼儿园需要根据卫生部门的指导,制定相应的处理流程和防护措施,以确保幼儿园的安全与卫生。

八、培训与教育幼儿园的教职员工应接受相关的培训,掌握处理发热儿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儿童发热的处理原则

儿童发热的处理原则

儿童发热的处理原则
嘿,各位家长们!今天咱来聊聊孩子发烧这事儿。

我家那小宝贝呀,有一回突然就发烧了。

那可把我给急坏了。

小家伙脸蛋红红的,摸上去滚烫滚烫的。

我赶紧拿出体温计一量,妈呀,38 度多。

我这心里就开始打鼓了,这可咋办呢?先别慌,我告诉自己。

我想起以前听别人说过,孩子发烧不能随便乱用药。

得先看看情况。

我就先给孩子脱了点衣服,让他别穿那么多。

然后用湿毛巾给他擦了擦额头、脖子、手心这些地方。

小家伙还有点没精神,我就抱着他,轻轻地哄着他。

过了一会儿,我又量了一下体温,还是有点高。

这时候我就有点不淡定了。

我赶紧给孩子他爸打电话,他爸说先别着急,要是体温再高上去,就去医院。

我就一直盯着孩子,隔一会儿就量一下体温。

还好,体温没有再往上升。

我就继续给孩子擦身子,喂他喝点水。

小家伙也慢慢有点精神了,开始哼哼唧唧的。

到了晚上,孩子的体温终于降下来了一点。

我这心里才松了一口气。

这一晚上我都没怎么睡,就怕孩子的体温又升上去。

经过这次事儿,我也算是有点经验了。

孩子发烧的时候,咱家长可不能慌。

先看看孩子的情况,如果体温不是特别高,可以先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

要是体温一直降不下来,或者孩子的精神状态不好,那就赶紧去医院。

咱当家长的,可得多注意孩子的身体,让孩子们都能健健康康的。

儿童发热的病因与处理方法

儿童发热的病因与处理方法
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
气道病毒感染
感冒、流感等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感染往往会引起发热。病毒侵入呼吸道引发免疫系统反应导致体温上升。
皮肤病毒感染
水痘、手足口病等皮肤类病毒感染也会引起发热。这些病毒感染皮肤和粘膜组织,导致身体出现炎症反应。
肠道病毒感染
一些肠道病毒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会引起腹泻、呕吐等症状,同时也会导致发热。
环境热源
高温环境或剧烈运动也可能引起体温上升,这种情况下发热并非疾病引起。
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
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是儿童发热的一个常见原因。细菌可以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或尿路感染。
临床症状
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常伴有喉咙痛、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孩子会表现出不适和疲劳。
医疗诊断
医生可通过体检和相关检查确定细菌感染的类型,并给出针对性的抗生素治疗方案。
注意孩子的饮水情况
保持充足水分
确保孩子每天喝足够水量,可帮助降低发热时的脱水风险。
适量饮用
适量饮用冷水或温开水,避免喝太多冰水导致胃肠不适。
食用流质食物
可给孩子喂食汤类、果汁等流质食物,有助于补充水分。
保持室温适宜
保持合适温度
室温保持在18-22°C之间是最舒适的。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可能影响孩子的身体。适当调节暖气或空调,营造一个温暖舒适的室内环境。
根据体温判断发热程度
体温范围
发热程度
相关描述
低于37.3°C
正常体温
身体正常热量发散,没有发热
37.3°C - 38°C
低烧
症状轻微,可能由于感冒或其他轻微疾病引起
38°C - 39°C
中度发烧
可能由于感染引起,需要观察病情发展
39°C - 41°C

幼儿园午休期间幼儿发热处置方案

幼儿园午休期间幼儿发热处置方案

幼儿园午休期间幼儿发热处置方案标题:幼儿园午休期间幼儿发热处置方案导言:幼儿园作为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场所,必须时刻关注幼儿的健康和安全。

其中,处理幼儿在午休期间出现发热的情况是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介绍幼儿园午休期间幼儿发热的处置方案,旨在为园方和教师提供指导和参考,确保幼儿的安全和健康。

一、发热症状的识别和评估在幼儿园午休期间,有时会出现幼儿发热的情况。

教师需要及时识别和评估幼儿的症状,以作出适当的处理。

以下是发热症状的常见特征:1. 体温超过正常范围(通常是38摄氏度以上);2. 幼儿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和疼痛;3. 皮肤发红或出现皮疹;4. 呼吸急促或有其他呼吸道症状;5. 幼儿表现出饮食不振、嗜睡或其他行为变化。

二、紧急处置措施1. 立即安排幼儿进入安静、清洁、通风良好的休息室,避免交叉感染。

2. 测量幼儿的体温。

使用耳温计或额温计更为便捷准确。

3. 如体温超过正常范围,及时通知幼儿家长,请求他们前来接孩子并就医。

4. 在等待家长到来的期间,守候在幼儿身边,观察其症状的变化,并提供基本护理,如给予足量的水和清淡的食物。

三、与家长的沟通和协作家长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与家长的沟通和协作至关重要。

以下是与家长合作的建议:1. 及时向家长说明幼儿发热的情况,并建议他们接孩子回家并就医。

2. 向家长提供医疗资源的信息,如附近的诊所、医院等。

3. 跟踪幼儿的病情,如果病情加重或持续发热,建议家长咨询医生并及时就医。

四、卫生措施和预防措施在幼儿园午休期间处理幼儿发热的同时,还要加强卫生措施和预防措施,以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1. 教育幼儿正确的咳嗽和打喷嚏礼仪,如用纸巾或肘部遮盖口鼻。

2. 定期清洁和消毒休息室和其他共用设施,如床铺、玩具、餐具等。

3. 鼓励幼儿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和清洁鼻腔等。

结论:幼儿园午休期间幼儿发热是一项常见但需要应对的问题。

通过正确的识别、评估和处置,园方和教师能够及时处理幼儿的发热情况,保障幼儿的健康和安全。

儿科发热处理原则

儿科发热处理原则

儿科发热处理原则儿科发热是指儿童体温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症状。

发热多数情况下是因为感染所导致,但也可能是其他疾病或情况引起的。

对于儿童的发热,处理原则如下:1.观察并评估病情:在处理儿科发热时,首先应观察并评估儿童的病情。

这包括观察儿童的一般状况、体温、有无其他症状以及热度的高低。

同时,还需要注意儿童的年龄、免疫状况、既往病史以及家族病史等情况。

2.维持充足的水分和营养供应:发热时,儿童的代谢率提高,需要更多的能量和水分来应对身体的需要。

因此,保持儿童充足的水分摄入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应保证儿童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

3.护理措施:在处理儿童发热时,可以采取一些护理措施来缓解症状,如脱掉多余的衣物、让儿童休息、保持室内环境的通风等。

在低热或中低热的情况下,可以用冷敷或温水擦浴的方法来帮助退热。

4.应用退热药:如果儿童的体温超过38.5℃,或者有不适症状,可以考虑使用退热药来控制体温。

常用的退热药有扑热息痛、布洛芬等,但应按照儿科专家或医生的建议使用,并严格按照剂量和用法使用,避免滥用。

此外,年龄在3个月以下的婴儿,一般不宜使用退热药物。

5.寻求医生的专业意见:对于儿科发热,如果儿童出现高热、持续性发热、呕吐或腹泻、严重的咳嗽或呼吸困难、昏迷或意识障碍等症状时,需要及时就医,寻求医生的专业意见和治疗。

6.根据原因进行治疗:儿科发热的原因各不相同,如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药物反应等。

根据具体的原因,要进行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抗生素治疗、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剂治疗等。

7.注意预防传染:儿科发热通常是由感染引起的,因此在处理儿童发热时,要注意预防传染。

如保持儿童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与有传染性的疾病患者接触等。

综上所述,儿科发热的处理原则包括观察并评估病情、维持充足的水分和营养供应、护理措施、应用退热药、寻求医生的专业意见、根据原因进行治疗以及注意预防传染。

在处理儿童发热时,应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和病情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确保儿童能够尽快康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阳修。他于庆历五年被贬谪到滁州,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滁州市。也是在此期间,欧阳修在滁州留下了不逊于《岳阳楼记》的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教学提示】结合前文教学,有利于学生把握本文写作背景,进而加深学生对作品含义的理解。二、教学新
课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背景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因此他又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
但对于较小的幼儿不建议使用冰袋和冰枕,因幼儿不易转动身体,不 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感受,冰袋或冰枕易造成局部过冷或致体温过低。
不超过38.5度的处理措施
重点提醒:
酒精擦身降温的方法比较危险,现在基本不建议使用这 种方法,因为用酒精擦身可引起血管扩张,血容量下降, 家长掌握不好很容易令患儿休克。
超过38.5度的处理措施
如果宝宝体温超过38.5或既往有高热惊厥病史,就要及时服用退烧药, 控制体温后前往医院就医,以避免在前往医院的途中或在医院就诊过 程中出现高热惊厥,抽搐等医生使用最广, 临床安全性较高的药物。
Company Logo
幼儿发热护理的注意事项
1.衣着要凉爽,切忌采用捂被子发汗的办法 2. 居室的空气要流通,千万不可关窗户不让孩子见风 3. 多饮水。以助散热,以免脱水 4.注意营养,可多吃水果,尤其是西瓜,既能补充水分、糖分和 维生素,又有清热的功效,此外还应注意大便通畅 5. 在宝宝高热时要注意及时清洁口腔,最好在每次进食后用盐 水漱口
发热的原因有哪些?
呼吸道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喉炎、支气管炎、肺炎等; 消化道感染:如肠炎、细菌性痢疾引起; 传染性疾病:手足口病、麻疹、水痘、幼儿急疹、猩红热等也可以导致 发烧。
不超过38.5度的处理措施
发热是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重要防御反应
炎症引起发热时血管扩张,血流加快,局部和全身的新陈代谢加 强;血液中白细胞和其他淋巴细胞消灭病原微生物的能力提高, 可以促使炎症消退;发热使细菌和病毒的复制直接受到抑制。
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关于“醉翁”与“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 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节奏划分思考“山行/六七里”为什么不能划分为“山/行六七里”?
此五物之间,岂不为六一乎?”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醉翁亭记》就是在这个时期写就的。目标导学二:朗读文章,通
会员免费下载 文顺字1.初读文章,结合工具书梳理文章字词。2.朗读文章,划分文章节奏,标出节奏划分有疑难的语句。节奏划分示例
Company Logo
祝大家本周工作愉快
11 醉翁亭记
1.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培养文言语感。
2.结合注释疏通文义,了解文本内容,掌握文本写作思路。
3.把握文章的艺术特色,理解虚词在文中的作用。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政治理想。一、导入新课范仲淹因参与改革被贬,于庆历六年写下《岳阳楼记》,寄托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实际上,这次改革,受到贬谪的除了范仲淹和滕子京之外,还有范仲淹改革的另一位支持者——北宋大文学家、史学家欧
孩子发烧了!
我们怎么办?
作为家长,
我们遇到的最多最棘手的问题就是-------
孩子发烧了!
首 先 ……
我们要确定是否有发烧(医学称发热)
发热的定义
通常以小儿 腋下体温来衡量
低热: 37.5-38度 中度热:38.1-39度 高热: 39.1-41度 超高热:超过41度
小宝宝为什么容易发热?
1. 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功能不健全。 2. 婴幼儿抵抗力弱,常会因感染而发热。 3. 部分孩子在接种疫苗后 一段时间会发生低热现象。 4. 长期的低热也可能有肺结核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引起的。
因此对38.5度以下的发热,不必匆匆降温退热。见烧就退,可能掩盖 病情,不利于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不超过38.5度的处理措施
发热的物理降温方法
1. 温水洗澡:水温调节在37摄氏度左右,注意不要给宝宝洗热水澡 2. 热水泡脚: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不适症状,能帮助降温 3. 冰袋冷敷: 为避免太冷要包上毛巾后冷敷。 4. 冰枕: 高烧时用冰枕既舒服效果又好
明确:“山行”意指“沿着山路走”,“山行”是个状中短语,不能将其割裂。“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为什么不能划分为“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明确:“蔚然而深秀”是两个并列的词,不宜割裂,“望之”是总起词语,故应从其后断句。【教学提示】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划分朗读节奏,在 划分节奏的过程中感知文意。对于部分结构复杂的句子,教师可做适当的讲解引导。目标导学三:结合注释,翻译训练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行疏通文义,并画出不解之处。【教学提示】节奏划分与明确文意相辅相成,若能以节奏划分引导学生明确文意最好;若学生理解有限,亦可在解读文 意后把握节奏划分。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组内互助解疑,并尝试用“直译”与“意译”两种方法译读文章。3.教师选择疑难句或值得翻译的句子,请学生用两种翻译方法进行翻译。翻译示例: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 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直译法:那太阳一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是山间早晚的景色。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泉水浅了,石底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