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热处理原则

合集下载

小儿发热的处理

小儿发热的处理

小儿发热的处理1. 许多家长看到小孩子就很着急,急着给小孩子喂退烧药,其实,小孩子发烧并不都是坏事,不要急着退烧,要分清低热中热和高热。

还有夏天由于天气很热,许多小孩子常常是满头大汗,满脸通红,别以为都是暑热造成的。

只要孩子不想吃饭,懒得动弹,就要怀疑是否发烧,用体温计测一测,一旦发烧就应引起注意,及时查找原因。

2. 小儿发烧最常见的原因还是上呼吸道感染,一般会出现打喷嚏、怕冷、咳嗽、头痛等症状,如果热度在39摄氏度以下,家里还可以对付。

让孩子多睡觉,多喝水,吃点感冒药,休息几天就会好的,不必太紧张。

孩子高烧在39摄氏度以上,剧烈的咳嗽,则应怀疑是小儿肺炎,应立即送医院求治。

许多人以为肺炎是发烧“烧”出来的,这种看法不对,因果关系颠倒。

对付小儿发烧,目前一般家庭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服用退烧药物,二是采取外部降温。

其实,这两种方法都不值得提倡。

发烧是人体与病菌抗争的一种免疫反应,病菌在相对高温下容易被杀灭。

许多人有“发热恐怖症”,家长往往怕儿童烧出什么毛病来,不时地给孩子服退烧药,结果,即使暂时降了下来,一会儿也会再度上升。

正确的方法是应及时给孩子补充一定的营养和充足的水份。

如果确实需要给孩子服用退烧药,也要按医生的处方严格执行。

3. 发热是机体抵抗疾病的防御机能之一。

小儿的正常体温存在个体差异,因体温中枢神经发育尚不完善,易受环境因素影响。

小儿正常体温在36—37度之间,早晨3—6点稍低,下午5—7点稍高。

体温在37—38度之间为低热,39—40度为高热,40度以上为超高热。

发热是身体对细菌或病毒入侵所产生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毒和细菌。

从而有利于小儿正常发育,体温不超过38一般不要急于退热,特别是在没有明确诊断之前,如果盲目急于退烧,就可能掩盖病情,干扰对病情的诊断,当体温达到39以上就要在医生指导下退热。

有4%-12%的孩子在高热时会发生惊厥,惊厥反复发作可能造成脑损伤。

也是某些癫痫的先兆表现,还可能导致其他危险。

儿童发烧护理工作总结

儿童发烧护理工作总结

儿童发烧护理工作总结
儿童发烧是家长们最为担心的问题之一,因为孩子的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到感染。

在面对儿童发烧时,家长们需要及时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以确保孩子能够尽快康复。

以下是对儿童发烧护理工作的总结和建议。

首先,当发现孩子发烧时,家长们不要慌张,要冷静地测量孩子的体温。

通常,儿童的正常体温在36.5°C至37.5°C之间,如果超过37.5°C,就属于发烧。


测量体温时,可以使用电子体温计或者耳温枪,但要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其次,当孩子发烧时,家长们要及时给孩子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并让孩
子休息。

同时,可以给孩子擦拭温水或者温酒精湿毛巾,以降低体温。

如果孩子体温持续升高或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此外,家长们在给孩子服用退烧药时,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和药品说明书来
使用,不要随意更改剂量或者频率。

同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果出现过敏或者其他不良反应,要及时停止使用并就医。

最后,儿童发烧护理工作需要家长们保持耐心和细心,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情况,并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护理措施。

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交叉感染。

总的来说,儿童发烧护理工作需要家长们保持冷静、细心和耐心,及时采取正
确的护理措施,以确保孩子能够尽快康复。

同时,也要注意预防措施,避免孩子受到感染。

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儿童发热的处理和常见病症介绍

儿童发热的处理和常见病症介绍

3
遵医嘱用药
切勿擅自中止治疗或调整药物剂量,以免影响疗效。
4
密切关注
持续关注孩子的病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时向医生反馈问题,随时准备就诊。
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关注症状变化
密切观察孩子的体温、精神状态、饮食、睡眠等变化,及时掌握病情发展。
记录病程情况
保持详细的病程记录,有助于医生诊断和评估病情。
保持沟通交流
与医生保持密切沟通,根据医嘱正确使用药物,并及时反馈孩子的情况。
预防措施
勤洗手、适当休息、饮食均衡等有助于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接种疫苗也是很好的预防措施。
下呼吸道感染
咳嗽与痰液
下呼吸道感染常表现为持续性咳嗽和痰液增多。咳嗽可能有粘稠痰液随之而来。
发烧与呼吸困难
感染会导致体温升高,同时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和疼痛的症状。严重感染还可能引发呼吸困难。
需要及时就医
下呼吸道感染如果症状严重,需要尽快就医进行氧疗和其他治疗。及时诊治很关键。
耳鼻喉疾病
耳部感染
如中耳炎、外耳道感染等,常见症状包括耳痛、耳鸣、听力下降。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如脑膜炎。
鼻部疾病
如鼻炎、鼻窦炎等,引起鼻塞、流鼻涕、嗅觉障碍。可能造成颜面疼痛和呼吸困难。
咽喉疾病
如扁桃体炎、喉炎等,症状有咽痛、吞咽困难、发声异常。可能危及呼吸。
泌尿系统感染
泌尿系统感染的症状
泌尿系统感染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痛、发烧、小腹疼痛等。及时诊治很重要,否则可能加重并发并发肾脏损害。
症状表现
发热通常伴有畏寒、出汗、头痛等症状,需要及时处理以防病情恶化。
发热的原因有哪些?
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如感冒、流感等是最常见的发热原因。病毒会引起身体炎症反应从而导致体温升高。

小儿发热分级用药处理及常见问答

小儿发热分级用药处理及常见问答

小儿发热分级用药处理及常见问答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发热是常见的症状,发热的因素有很多,如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或是打预防针过后、长牙齿等,都有可能引起发热。

发热的定义正常体温肛温36.5~37.5℃,腋温36~37℃。

若腋温超过37.4℃,且一日间体温波动超过1℃以上,可判断为发热。

儿童用药原则:儿童建议体温≥38.2℃或者孩子的精神状态不好需要使用退烧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发烧属于急症,不建议使用缓释剂型。

(缓释剂型作用时间长,起效慢)1.低热:37.5~37.9℃伴随感冒症状使用感冒药配合物理降温如: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物理降温伴随腹泻症状使用止泻药物配合物理降温如蒙脱石散+妈咪爱+物理降温伴随咽喉不适使用治疗咽喉药物配合物理降温如开喉剑气雾剂+物理降温物理降温1、贴退热贴:一般贴于腋下、腹股沟、颈部、额头2、温水泡手脚:多用于体温上升期。

如儿童感觉较为冷,且四肢末梢冰凉,可以将水温保持在40℃左右,将手或脚放置水中,保持15~20分钟,从而可以起到降温的效果。

3、冷敷降温:可以将冷水毛巾放至额前、腹股沟、腋下等有动脉搏动的地方,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体表散热和降温的效果。

4、多喝温开水:可以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降温的效果。

2.中热:38.0~38.9℃超38.2使用退烧药,同时配合物理降温。

根据年龄选药:2~6月龄儿童首选对乙酰氨基酚,一般情况下,6月龄及以上儿童选择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均可。

起效时间及副作用: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一般30min起效,二者总体疗效和安全性相似。

对乙酰氨基酚胃肠安全性高,胃肠道不适伴发热优选对乙酰氨基酚。

选择合适的剂型:选择适合儿童的剂型,首选口服剂型,如滴剂或混悬液。

低龄儿童(如3岁以下)优选浓度高、体积小的滴剂。

3.高热:39.0~40.9℃,超高热:>41°退烧药选择参考中热。

需要注意的时使用退烧药物后高烧不退,宝宝精神状态不好及时就医,超高热建议配合退烧药的同时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发热患儿健康教育

发热患儿健康教育

发热患儿健康教育一、背景介绍发热是儿童常见的症状之一,可能由感染、免疫反应或其他原因引起。

对于家长来说,如何正确应对发热患儿,提供适当的护理和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发热患儿的健康教育进行详细介绍。

二、发热患儿的护理原则1. 注意观察: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的体温变化、症状和一般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保持室内环境舒适:保持室温适宜,通风良好,避免过度穿戴或过度覆盖。

3. 饮食调理:提供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饮食,适量增加水分摄入,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4. 适当休息:根据患儿的病情,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5. 必要的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退热药物,但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

三、发热患儿的健康教育内容1. 发热的定义和常见原因:向家长介绍发热的定义、常见原因,如感染、免疫反应、药物反应等,让家长了解发热的可能性和可能的病因。

2. 体温测量方法和频率:详细介绍不同年龄段患儿的体温测量方法,如腋下测温、耳温计、额温计等,并告知测量频率,如每4小时测量一次。

3. 退热药物的正确使用:向家长介绍常用的退热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并告知正确的用药方法和剂量,提醒家长遵循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

4. 饮食调理:详细介绍发热期间的饮食调理,如提供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增加水分摄入,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等。

5. 适当休息和活动:告知家长在发热期间合理安排患儿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但也要适当进行轻度活动,促进康复。

6. 病情观察和处理:指导家长注意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如呼吸困难、皮疹、持续高热等异常情况,及时就医或咨询医生。

7. 家庭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强调家庭环境的清洁卫生,保持通风良好,避免交叉感染,同时提醒家长和患儿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8. 预防措施:介绍一些预防发热的常见措施,如避免接触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人群,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四、发热患儿健康教育的重要性1. 提高家长的健康意识:通过发热患儿健康教育,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发热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提高对患儿健康的关注和护理能力。

儿童发热处理原则

儿童发热处理原则
炎39%;脑外病灶 10%; 败血症 7% 最常见细菌感染为泌尿系感染;败血症
新生儿期常见的致病菌
早期发病 <7 天
✓B族链球菌 ✓大肠杆菌 ✓李斯特菌 ✓肠道杆菌 ✓肠道球菌 ✓绿色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 ✓嗜血流感杆菌 ✓单纯疱疹病毒
迟缓发病 >7 天
✓B族链球菌
✓李斯特菌 ✓肠道杆菌
✓肺炎链球菌
对症治疗的选择
物理降温:宽衣松裹\温水擦浴\不用 酒精\不用冰敷
虽然在对乙酰氨基酚退热基础上;联合温水 擦浴;并没有更好的退热效果;却会明显增加 患儿不适感;不推荐使用温水擦浴退热;更不 推荐冰水或乙醇擦浴方法退热
✓单纯疱疹病毒 ✓流脑双球菌
新生儿期感染的危险因素
早产儿 胎膜早破 > 12 小时 绒毛膜羊膜炎或产妇产前发热 泌尿系感染 多胎妊娠 缺氧 Apgar score < 6 贫穷或母亲年龄<20岁 ➢ 1/3-1/2新生儿感染并无明显危险因素
新生儿期感染的危险因素
筛查指标: 白细胞<5.0×109/L 或 >20×109/L; 多核细胞 <4×109/L; >10×109/L 血小板<100×109/L; C反应蛋白>10mg/L; 肝功能指标升高
选择2
血、尿培养
24小时后重新评 估
29-90天婴儿发热的诊断要点
婴儿发热后就诊的时机和临床表现是关键
❖ 婴儿发热并且表现中毒性外表 ✓ 收住院 ✓ 全套婴儿感染系统诊治 ✓ 静脉抗生素;氨卞青 + 头孢噻肟;
❖ 婴儿发热表现健康并无中毒性外表 ✓ 满足Rochester 标准 ✓ 门诊治疗较为“安全”
儿童体格检查
一般情况 舒服程度:安静;焦虑;害羞 健康状态:正常;有病表现;萎靡不振 活动水平:安静;警觉;活跃;烦躁 外表:整洁;不整洁 行为和态度:高兴;悲伤;易激惹;好斗 体质:超重;体重低;个子矮;个子高 营养状况:营养不良;正常;肥胖

儿科招聘面试题及答案

儿科招聘面试题及答案

儿科招聘面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新生儿黄疸的常见原因不包括以下哪项?A. 母婴血型不合B. 红细胞增多症C. 肝脏疾病D. 母乳性黄疸答案:C2. 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估不包括以下哪项?A. 体重B. 身高C. 头围D. 血压答案:D二、填空题1. 儿童哮喘的常见诱发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过敏原、感染、运动2. 儿童腹泻的治疗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补充水分、调整饮食、抗感染三、简答题1. 简述儿童发热的处理原则。

答案:儿童发热的处理原则包括:评估发热程度,观察伴随症状;保持环境通风,适当降低室温;给予足够的水分,避免脱水;必要时使用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 描述儿童急性喉炎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

答案:儿童急性喉炎的临床表现包括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呼吸困难等。

处理方法包括保持空气湿润,避免刺激咽喉;使用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以保证呼吸道通畅。

四、案例分析题某3岁儿童,因高热、咳嗽、呼吸困难入院,体温39.5℃,心率120次/分,呼吸频率40次/分,听诊双肺可闻及湿啰音。

请分析可能的诊断及治疗方案。

答案:可能的诊断为急性肺炎。

治疗方案包括:立即给予退热处理,如物理降温和使用退热药物;进行血常规、痰培养等实验室检查以确定病原体;根据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给予充分的氧疗,必要时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五、论述题论述儿童营养不良的常见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答案:儿童营养不良的常见原因包括:食物摄入不足,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疾病影响,以及不良的饮食习惯。

预防措施包括:保证儿童获得充足和均衡的营养,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教育家长和儿童正确的饮食观念,及时治疗可能影响营养吸收的疾病,以及鼓励儿童参与体育活动,促进食欲和身体健康。

儿科发热处理原则

儿科发热处理原则

儿科发热处理原则儿科发热是指儿童体温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症状。

发热多数情况下是因为感染所导致,但也可能是其他疾病或情况引起的。

对于儿童的发热,处理原则如下:1.观察并评估病情:在处理儿科发热时,首先应观察并评估儿童的病情。

这包括观察儿童的一般状况、体温、有无其他症状以及热度的高低。

同时,还需要注意儿童的年龄、免疫状况、既往病史以及家族病史等情况。

2.维持充足的水分和营养供应:发热时,儿童的代谢率提高,需要更多的能量和水分来应对身体的需要。

因此,保持儿童充足的水分摄入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应保证儿童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

3.护理措施:在处理儿童发热时,可以采取一些护理措施来缓解症状,如脱掉多余的衣物、让儿童休息、保持室内环境的通风等。

在低热或中低热的情况下,可以用冷敷或温水擦浴的方法来帮助退热。

4.应用退热药:如果儿童的体温超过38.5℃,或者有不适症状,可以考虑使用退热药来控制体温。

常用的退热药有扑热息痛、布洛芬等,但应按照儿科专家或医生的建议使用,并严格按照剂量和用法使用,避免滥用。

此外,年龄在3个月以下的婴儿,一般不宜使用退热药物。

5.寻求医生的专业意见:对于儿科发热,如果儿童出现高热、持续性发热、呕吐或腹泻、严重的咳嗽或呼吸困难、昏迷或意识障碍等症状时,需要及时就医,寻求医生的专业意见和治疗。

6.根据原因进行治疗:儿科发热的原因各不相同,如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药物反应等。

根据具体的原因,要进行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抗生素治疗、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剂治疗等。

7.注意预防传染:儿科发热通常是由感染引起的,因此在处理儿童发热时,要注意预防传染。

如保持儿童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与有传染性的疾病患者接触等。

综上所述,儿科发热的处理原则包括观察并评估病情、维持充足的水分和营养供应、护理措施、应用退热药、寻求医生的专业意见、根据原因进行治疗以及注意预防传染。

在处理儿童发热时,应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和病情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确保儿童能够尽快康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 36.6~~37.6 。 C

腋下 36.2~~37.2 。 C
.
.
• 人类的体温是依赖大脑内的 体温调节中枢来控制的,婴 幼儿由于此调节中枢尚未稳 定成熟,所以体温高低相差 较大,而且常会受到环境温 度的影响。
.
• 正常人的体温并非恒定不变, 而是呈波动状,大约介于 36.5-37.5℃。清晨因身体 尚在休息状态,所以体温较 低;而下午及黄昏时分因身 体的活动增加,所以体温会 较高
.
发热:朋友还是敌人?
• 机体炎症反应中的组成部分,在抗感染方面起一 定作用
• 在体温38-40 。C时,白细胞吞噬功能最强,并杀 灭大部分细菌。
• 中性粒细胞制造更多的过氧化离子,更具活性的 干扰素。
• 细菌和病毒的复制直接受到抑制。
.
发热:朋友还是敌人?
• 发热的不利 代谢率增加 氧耗增加 二氧化碳产生增加 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需求增加(由其对休克或
.


• 儿童发热最常见的原因是?
.


• 儿童发热最常见的原因是?
答:自限性的病毒感染
.


• 在评估一个儿童的情况时,观 察其一般状态比发热温度的高
低更为重要?
.


• 在评估一个儿童的情况时,观察其一般 状态比发热温度的高低更为重要?
是的,这个很重要
.
治疗发热
• 发热不总是需要处理 中耳炎,鼻窦炎,肺炎,脑膜炎对退热剂均可能见效
.
儿童时期疾病
麻疹
退烧药 会使发 热的症 状延长
.
水痘
发热后 的护理
• 小孩发烧的原因大多数是外感风寒(或风 热)内有积滞
• 小孩发烧时或烧刚退,不能吃的很油腻, 要清谈饮食
.
.
.
发热的定义

体温≥38。C
经直肠测定 无过度包裹的 4-6小时内未服过退热剂 近日无免疫接种史
.
• 腋温超过37.4℃,且一日间体温波动超过 1℃以上。
• 低热,指腋温为37.5℃~38℃、 • 中度热38.1~39℃、 • 高热39.1~40℃、 • 超高热则为41℃以上。 • 发热时间超过两周为长期发热。
.
准确体温建立在核心体温的准确测量上
经直肠测定:最精确,可作权威标准 经耳测定:快速, 3 岁以下不准确 经体表或腋下:不准确,受环境温度 影响
.
非 病 态性
• 1、 运动过度,体内过量活动所产生的热 量无法散出,而使暂时的体温提高。
• 2、预防针注射后的短暂发烧,是因身体对 疫苗的反应作用。
• 3、婴幼儿包裹衣物过多,体热无法散去。 • 4、刚喝过温热的水(测量口温)。 • 5、刚洗完热水澡。 • 6、暑热症
• 在以下情况发热才需处理 休克儿童 有神经系统或心肺系统疾病的儿童 高热 有高热惊厥病史 为了使病人舒服
.
世卫组织建议2个月 内的婴儿禁止使用
任何退热药品
.
www,
对症治疗的选择
物理降温 宽衣松裹 温水擦浴 不用酒精 不用冰敷
.
.
• 孩子发烧不超过38.5℃,建议只用物理降 温,但如超过38.5℃或孩子有惊厥史,要 及时用退烧药。父母最好选用对乙酰氨基 酚(百服宁、泰诺林等)、布洛芬(美林 等)这两款儿科医生使用最广,临床安全 性较高的药物。
.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2种儿童 用退热药
布洛芬:易致胃炎和胃肠道出血?? 过量时,
比对乙酰氨基酚和阿司匹林容易处理 每6小时用10 mg/kg
对乙酰氨基酚: 除非过量,几乎无毒性 每4至6小时用10-15 mg/kg
.
www,
Diagram
美林退烧药主要成份为:
布洛芬
泰诺林的主要成分:对
乙酰氨基粉
.
.
高热紧急处理
• 采用冷敷和拭浴的方法,使患儿尽快降温。 • 在作物理处理的同时还要服退热药,有高热抽
筋病史的同时加服镇静药。 • 遇高热最好不要不管一切抱着孩子往医院跑,
尤其家离医院远而交通又不方便的,否则病孩 很容易在途中或在繁忙的急诊室候诊中,体温 继续升高而发生意外,应先在家中作上述紧急 处理。
心肺异常的儿童则是个问题) 加重脑损害 使病人不舒服 易致高热抽搐
.
心率
呼吸方 式
呼吸频 率
发热儿童 体格检查
皮肤颜 色
神志状态
.
中毒或病态 表现
一般情况
舒服程度:安静,焦虑,害羞 活动水平:安静,警觉,活跃,烦躁 行为和态度:高兴,悲伤,易激惹,好斗 健康状态:正常,有病表现,萎靡不振 营养状况:营养不良,正常,肥胖
.
儿童看起来有病
注意病人的自主体位:完全安静地躺在检查床上,言 语上有反应 试着变换体位时有退缩表现,可能表明急腹症 取坐直前倾位表明哮喘加重
.
清醒
对声音有反应
神志状

只对疼痛有反应
无反应
.
如果儿童在 哭
注意哭的程度和强度 狂暴的使劲的大哭,可以放心 虚弱的倦怠的哭,表明严重疾病 高调尖叫,表明颅内压增高
儿童发热 处理原则
张淑玲
.
婴儿发热 = 难题
发热:一个常见的主诉
3 岁以下伴发热的儿科病人尤其难 诊断,不会说话,由家长的定义 2 发热的原因和利弊
3 发热患儿的临床评估 4 发热的临床处理原则
.
正常体温

直肠 36.9~~37.9 。 C
(Core Temperatu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