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建筑施工流水施工
建筑工程流水施工

(三)流水施工
流水施工,是将建筑工程划分为很多的施工过 程,每个施工过程划分为若干个施工段,以预定的时间 间隔,不同专业工作队(班组)依次投入各施工段, 陆续开工,陆续竣工,使各施工班组能连续均衡施工,不 同施工过程尽可能平行搭接施工。如图所示:
流水施工组织方式
流水施工组织方式的主要特点: 1、由于充分地利用工作面,争取了时间,所以工 期比较合理。 2、工作队能实现专业化施工,可使工人的操作技 术熟练,更好地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 3、工作队及工人能连续作业,使相邻的专业工作 队之间实现了最大限度的合理搭接。 4、单位时间内投入的资源量较为均衡,有利于资 源供应的组织工作。 5、为文明施工和进行现场的科学管理创造了有利 条件。
(二)平行施工 平行施工组织方式,是将拟建工程项目的整个建筑 工程分解成若干个施工过程,在工程任务十分紧迫、 工作面允许以及资源保证供应的条件下,可以组织几 个相同的工作队,在同一时间、不同的空间上进行施 工。
如上图:平行施工的主要特点: 1、由于充分地利用工作面,争取了时间,所以缩短 了工期。 2、工作队不能实现专业化施工,不利于改进工人的 操作方法和施工机具,不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和劳动生 产率。 3、工作队及工人不能连续作业。 4、单位时间内投入的资源量成倍增加,不利于资源 供应的组织工作。 5、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比较复杂。 由于平行施工,全部施工任务在各施工段上同时开 完工的方式,其充分利用了工作面,工期短。但单位时 间里需要的劳动力、资源成倍增加,经济效果不好 。 ★ ★适用于要求工期紧和大规模的建筑群。
第二节 流水施工的主要参数
流水施工参数:在组织拟建工程项目流水施工时,用以表达 流水施工在工艺流程、空间布臵和时间排列等方面开展状态的 参数。它主要包括工艺参数、空间参数和时间参数等三类。
建筑工程流水施工(3篇)

第1篇一、流水施工的定义流水施工是指在建筑工程中,由固定组织的工人在若干个工作性质相同的施工环境中依次连续地工作的一种施工组织方法。
它将建筑工程的建造过程在工艺上分解为若干个施工过程,在平面上划分为若干个施工段,在竖向上划分为若干个施工层,然后按照施工过程组建专业工作队(或组),并使其按照规定的顺序依次连续地投入到各施工段,完成各个施工过程。
二、流水施工的特点1. 科学利用工作面,争取时间,合理压缩工期;2. 工作队实现专业化施工,有利于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3. 工作队及其工人、机械设备连续作业,同时使相邻专业队的开工时间能够最大限度地搭接,减少窝工和其他支出,降低建造成本;4. 单位时间内资源投入量较均衡,有利于资源组织与供给。
三、流水施工的参数1. 工艺参数:指组织流水施工时,用以表达流水施工在施工工艺方面进展状态的参数,通常包括施工过程和流水强度两个参数;2. 空间参数:指组织流水施工时,表达流水施工在空间布置上划分的个数,可以是施工区(段),也可以是多层的施工层数,数目一般用m表示;3. 时间参数:指在组织流水施工时,用以表达流水施工在时间安排上所处状态的参数,主要包括流水节拍、流水步距和流水施工工期三个方面。
四、流水施工的组织形式1. 等节奏流水施工;2. 异节奏流水施工,其特例为成倍节拍流水施工;3. 无节奏流水施工。
五、流水施工的表达方式流水施工主要以横道图方式表示:横坐标表示流水施工的持续时间;纵坐标表示施工过程的名称或编号。
n条带有编号的水平线段表示n个施工过程或专业工作队的施工进度安排,其编号表示不同的施工段。
六、案例分析以某住宅装修工程为例,施工任务包括主卧和次卧木地板装修。
根据流水施工方法,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施工:1. 木工班在主卧房间和次卧房间依次进行支模板作业;2. 钢筋工在木工班支模板完成后,依次进行绑钢筋作业;3. 瓦工在钢筋工绑钢筋完成后,依次进行浇筑混凝土作业。
流水施工原理0201

第二章流水施工原理流水施工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工程项目施工组织方法之一,它可以充分地利用工作时间和操作空间,减少非生产性劳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工程施工连续、均衡、有节奏地进行,从而对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工期有着显著的作用。
第一节基本概念一、流水施工方式(一)组织施工的方式【考虑因素】施工特点、工艺流程、资源利用、平面或空间布置要求;【组织方式】依次施工、平行施工、流水施工。
【举例】某住宅区拟建三栋结构相同的建筑物,其编号分别为I、II、III,各建筑物的基础工程均可分解为挖土方、浇混凝土基础和回填土三个施工过程,分别由相应的专业队按施工工艺要求依次完成,每个专业队在每栋建筑物的施工时间均为5周,各专业队的人数分别为10人、16人和8人。
三栋建筑物的基础工程施工的不同组织方式如图所示:1.依次施工将拟建工程项目中的每一个施工对象分解为若干个施工过程,按施工工艺要求依次完成每一个施工过程;当一个施工对象完成后,再按同样的顺序完成下一个施工对象,依次类推,直至完成所有施工对象。
依次施工方式具有的特点:(1)没有充分地利用工作面进行施工,施工工期长;(2)如果按专业成立工作队,则各专业队不能连续作业,有时间间歇,劳动力及施工机具等资源无法均衡使用;(3)如果由一个工作队完成全部施工任务,则不能实现专业化施工,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程质量;(4)单位时间内投入的劳动力、施工机具、材料等资源量较少,有利于资源供应的组织;(5)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比较简单。
2.平行施工组织几个劳动组织相同的工作队,在同一时间、不同的空间,按施工工艺要求完成各施工对象。
平行施工方式具有的特点:(1)充分地利用工作面进行施工,工期短;(2)如果每一个施工对象均按专业成立工作队,劳动力及施工机具等资源无法均衡使用;(3)如果由一个工作队完成一个施工对象的全部施工任务,则不能实现专业化施工,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4)单位时间内投入的劳动力、施工机具、材料等资源成倍的增加,不利于资源供应的组织;(5)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比较复杂。
施工组织流水施工课程设计

施工组织流水施工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施工组织流水施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引导学生了解流水施工的类型、特点和适用条件;3. 帮助学生理解流水施工中各工序的协调与组织,提高施工效率。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流水施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分析和优化施工组织方案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相关软件或工具进行施工进度计划编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建筑施工行业的热爱,增强职业责任感;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团结协作的工作态度;3. 引导学生关注施工过程中的环保、节能和安全生产,提高社会责任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建筑施工基础知识,具备初步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流水施工的深入了解和实际应用尚有不足。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运用案例教学、讨论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辅导,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施工组织流水施工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流水施工基本原理:介绍流水施工的概念、特点和基本原则,使学生理解流水施工的优越性及在工程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内容:第一章 流水施工概述。
2. 流水施工类型及适用条件:分析不同类型的流水施工,如全程流水、间歇流水等,及其适用条件和优缺点。
教学内容:第二章 流水施工的类型与特点。
3. 流水施工组织与协调:讲解如何合理组织流水施工,包括施工工序划分、作业时间计算、施工进度计划编制等。
教学内容:第三章 流水施工的组织与协调。
4. 流水施工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流水施工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第四章 流水施工案例分析。
5. 流水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教授运用相关软件或工具进行施工进度计划编制的方法,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流水施工作业答案

第2章流水施工原理作业答案第1题:某分部工程有三个施工段,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如后。
试组织该分部工程的流水施工,并绘制进度图表,确定流水工期。
已知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为:(1)t1=t2=t3=3天;(2)t1=2天,t2=4天, t3=2天;(3)t1=2天,t2=3天,t3=5天解:(1)t1=t2=t3=3天,可以组织固定节拍流水施工。
流水步距k=3天进度图表如下:流水工期T = Σk + t m = 3+3+9 = 15(天)(2)t1=2天,t2=4天, t3=2天;可以组织成倍数流水施工。
流水步距k={2,4,2}的最大公约数,k=2天。
各作业班组数b i =t i / k:施工过程1,t1=2天,b1=2/2=1施工过程2,t2=4天,b2=4/2=2施工过程3,t3=2天,b3=2/2=1所有作业班组数n´=1+2+1=4进度图表如下:流水工期T = Σk + tm = 2+2+2+6 = 12(天)(3)t1=2天,t2=3天,t3=5天,可以组织分别流水施工。
各资料组合如下表:节拍 施工段施工过程I II III 1 (t1) 2 2 2 2 (t2) 3 3 3 3 (t3)555流水步距k 的确定:施工过程1与施工过程2之间的流水步距k 12=max{2,1,0,-9}=2天施工过程2与施工过程3之间的流水步距k 23= max{3,1,-1,-15}=3天 进度图表如下:流水工期T = 2+3+15 = 20天第2题:(多个方案)有两栋同类型的建筑基础施工,每栋有三个主导施工过程,即挖土t 1=3天,砖基础t 2=6天,回填土t 3=3天。
(1)试组织两栋建筑基础施工阶段的流水施工,确定每栋基础最少划分的施工段并说明原因。
(2)试计算流水工期,绘出流水施工进度计划。
方案一:解:t 1=3天,t 2=6天, t 3=3天;可以组织成倍数流水施工。
流水步距k={3,6,3}的最大公约数, k=3天。
第二章建筑工程流水施工试题及答案

第二章建筑工程流水施工试题及答案一、填空:1.建筑工程施工中常用的组织方式有三种:顺序施工、平行施工和流水施工。
2.流水施工的表示方法有三种:水平图表(横道图) 、垂直图表(斜线图) 和网络图。
3.根据组织流水施工的工程对象范围的大小,流水施工可以划分为分项工程流水施工、分部工程流水施工、单位工程流水施工、群体工程流水施工和分别流水。
4.流水施工的基本参数包括工艺参数、时间参数和空间参数。
5.工艺参数包括流水过程(数) 和流水强度。
6.时间参数包括流水节拍、流水步距、间歇时间、搭接时间、流水工期。
7.空间参数包括工作面(大小) 、施工段(数) 和施工层(数)。
8.根据流水施工的节奏特征,流水施工可划分为有节奏流水施工和无节奏流水施工。
9.有节奏流水施工又可分为等节拍流水施工、异节拍流水施工和成倍节拍流水施工。
10.流水施工的分类是组织流水施工的基础,其分类方法是按不同的流水特征来划分。
11. 分部工程流水施工是组织流水施工的基本方法。
12. 分别流水法是组织单位工程或群体工程流水施工的重要方法。
13. 分项工程流水是组织流水施工的基本单元。
14.根据工艺性质不同,可以把施工过程分为制备类、运输类和砌筑安装类三类施工过程。
15.砌筑安装类施工过程按其在工程项目生产中的作用划分,有主导施工过程和穿插施工过程两类。
16.砌筑安装类施工过程按其工艺性质划分,有连续施工过程和间断施工过程。
17.砌筑安装类施工过程按其施工复杂程度划分,有简单施工过程和复杂施工过程。
18.流水强度分为机械施工流水强度和手工作业流水强度。
19.为了避免施工队转移时浪费工时,流水节拍在数值上最好为半个班的整数倍。
20.有节奏流水施工又可分为等节拍流水施工、异节拍流水施工和成倍节拍流水施工。
二、名词解释:1.顺序施工顺序施工也称依次施工,是按照建筑工程内部各分项、分部工程内在的联系和必须遵循的施工顺序,不考虑后续施工过程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相互搭接,而依照顺序组织施工的方式。
节拍流水施工——一级建造师考试辅导《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第二章第一节讲义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建设工程教育网/一级建造师考试辅导《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第二章第一节讲义节拍流水施工2012真题背景材料某大学城工程,包括结构形式与建设规模一致的四栋单体建筑。
每栋建筑面积为21000m2,地下2层,地上四层,层高4.2m,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A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约定,除主体结构外的其他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总承包单位可以自行依法分包,建设单位负责供应油漆等部分材料。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事件一:A施工单位拟对四栋单体建筑的某分项工程组织流水施工,其流水施工参数如下表:其中:施工顺序Ⅰ→Ⅱ→Ⅲ;施工过程Ⅱ与施工过程Ⅲ之间存在工艺间隔时间1周。
问题1.事件一中,最适宜采用何种流水施工组织形式?除此之外,流水施工通常还有哪些基本组织形式?2.绘制事件一中流水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并计算其流水施工工期。
【答案】1.事件一中,最适宜采用等节奏流水施工组织形式,除此之外还有异节奏流水施工(成倍流水)、无节奏流水施工组织形式。
2.流水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工期T=(m+n-1)×K+ΣG=(4+3-1)×2+1=13(周)知识点三:等步距异节奏流水施工(成倍节拍流水)1.特点:(1)同一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都相等,不同施工过程在同一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之间存在一个最大公约数。
(2)流水步距等于各个流水节拍的最大公约数。
(3)每个专业工作队都能够连续作业,施工段没有间歇时间。
(4)专业工作队数目大于施工过程数目(某施工过程应组织的工作队数=该过程的流水节拍/最大公约数)。
流水施工的分类及计算课件

流水施工的分类及计算
6
施工
施
工
进
度 (天)
过程
1
2
3
4
5
16
施施
工工
过 程
班 组
1
2
①
A A1
B1
B B2
B3
C1
C
C2
D D1
34 ②
施
56 ③
①
工
进
度 (天)
7
8
9
1 0
1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2 0
2 1
④
⑤
⑥
④
②
⑤
③ ①
⑥
③
⑤
②
④
⑥
①
②
③
④
⑤
222 234
⑥
特征: 流水步距Ki,i+1=tmin+tj-td 流水步距数目为(N′-1)个。
2 0
2 1
2 2
2 3
2 4
2 5
2 6
A
B
C
D
T K i , i + 1 T N 6 4 8 ( 1 2 2 3 ) 2 6 天
流水施工的分类及计算
25
作业
❖ P117 T17
流水施工的分类及计算
2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 23 15
15
10
10
8
5
有间歇流水施工进度安排
混凝土垫层施工队和回填土施工队虽然做 间歇施工,但在一个分部工程若干个施工过程 的流水施工组织中,只要安排好主要的施工过 程(即工程量大、施工持续时间较长者),组 织它们连续、均衡地流水施工;而非主要的施 工过程,在有利于缩短工期的情况下,可安排 其间歇施工,这种组织方式仍认为是流水施工 的组织方式。
3. 间歇时间(tj)
根据工艺、技术要求或组织安排,留出的等待时间.
按间歇的性质,分为技术间歇和组织间歇;
按间歇的部位,分为施工过程间歇和层间间歇。
(1)技术间歇 t
j j1
由于材料性质或施工工艺的要求,需要考虑的合理工艺等待
时间称为技术间歇。如养护、干燥等。
(2)组织间歇 t
z j1
由于施工技术或施工组织的原因,造成的在流水步距以外增
2.2.1 工艺参数(施工过程和流水强度)
1、施工过程数(n)
1)意义通:常组不列入流水施工通的常不工列序(或分项工必程须列等入)个数
2) 施工入度施计过工划程进 分类
入施工进 度计划
施工进度 计划
制备类施工过程、运输类施工过程、砌筑安装类施工过程
其它分类方法:主导(穿插)、连续(间歇)、简单(复杂)
工程工期紧迫,资源有充 分的保证及工作面允许 情况下可采用
结合了顺序施工与平行施工的优
点,施工队连续施工,充分利用工 一般项目均可适用
作面,是较理想的施工组织方式
2.1.2组织流水施工的优点
(1) 生产工人和生产设备从一个施工段转移到另一施工段, 代替了建筑产品的流动;
(2) 流水施工既在建筑物的水平方向流动(平面流水),又 沿建筑物的垂直方向流动(层间流水);
程
Hale Waihona Puke 间数1 开挖基槽 3 10 I
II
III
2 混凝土垫层 2 12
I
II
III
3 砌砖基础 3 15
I
II
III
4 回填土 2 8
I
II
III
20
5
劳动力 15 动态曲线 10
15
10 12
8
15
10 12
8
15
10 12
8
5
按幢(或施工段)顺序施工安排
施
工施
施工进度/天
序
工
作工
号
过
时 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序号 施工过程
时间 人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开挖基槽 3 10
I
II
III
2 混凝土垫层 2 12
I
II
III
3 砌砖基础 3 15
I
II
III
4 回填土 2 8
I
II
III
40 35
37 33 35
劳动力 30
5
25 动态曲线 20
25 22
工期长); 3)保证工人有足够的工作面,且应符合最小劳动组合的要求; 4)要考虑结构的整体性和建筑及装饰的外观效果;
5.流水工期T
自参与流水的第一个队组投入工作开始,至最后一个队 组撤出工作面为止的整个持续时间。
2.2.3 空间参数
包括工作面、施工段和施工层三种。 1.工作面和最小工作面
工作面:表明施工对象上可能安置多少工人进行操作或 布置多少机械进行施工的场所空间的大小。
最小工作面:指施工队为保证安全生产和充分发挥劳 动效率所必须的工作面。
(1)机械作业流水强度
x
V
Ri Si
i 1
(2)人工操作流水强度
V RS
2.2.2 时间参数
包括流水节拍、流水步距、间歇时间、搭接时间、流水工期
1. 流水节拍(t)
(1)定义: 指某一施工过程的专业施工队在一个施工段上的工作延续 时间。
(2)作用: 1)影响着工期和资源投入。大----工期长,速度慢 小----资源供应强度大 2)决定流水组织方式。 相等或有倍数关系----组织节奏流水; 不等也无倍数关系----组织非节奏流水。 (3)确定方法:(三种) 1)定额计算法:据现有人员及机械投入能力计算
4
回填土
28
50
45
45
40
36
35
30
劳动力 30
5
动态曲线 25
20
15
10
5
平行施工进度安排
9
10
I II
III
24
1) 特点:
充分利用了工作面,大大缩短了工期; 资源投入集中; 若由一个施工队完成全部施工任务,工作队不能实现 专业化生产 若按专业成立施工队,各施工队不能连续施工 施工组织安排和施工管理困难
3)经验估算法:
无定额或干扰因素多,难以确定的施工过程。
t=(a +4 c + b )/ 6
t——某施工过程在某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 a——某施工过程在某施工段上的估算最短施工持续时间; b——某施工过程在某施工段上的估算最长施工持续时间; c——某施工过程在某施工段上的估算正常施工持续时间;
(4)确定节拍值要考虑的几个要点: 1)施工队组人数要满足该施工过程的劳动组合要求 2)工作面大小; 3)机械台班产量复核; 4)各种材料的储存及供应; 5)施工技术及工艺要求; 6)尽量取整数。
I
II
III
4 回填土 2 8
I
II
III
40
35
劳动力 30
5
25 动态曲线 20
15
10
10
5
37
27
22
23
15
8
无间歇流水施工进度安排
1)特点
各施工队实现了专业化施工 各专业施工队能够连续施工,工期较顺序施工大为缩
短; 资源量投入较为均衡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任何工程
工作 施工
施工进度(天)
3)划分施工过程的依据: (在组织流水的范围内)
进度计划的性质和作用 (控制性---粗;实施性---细)
建筑物的复杂程度及施工方案 (砖混少20,单厂多40)
劳动组织及施工方案(大包队,玻璃油漆)
4)注意问题:
施工过程划分时,数量不宜过多(以主导施工过程为主),以 便于流水。
2. 流水强度(V)
流水强度指施工过程在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工程量。
由于流水施工的连续性,各专业队伍尽可能连续施工,减 少了间歇,充分利用工作面,可以缩短工期。
由于流水施工实现了专业化生产,为工人提高技术水平、 改进操作方法以及革新生产工具创造了有利条件,因而改善 了工作的劳动条件,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专业化的施工提高了工人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为 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创造了条件,有利于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
由于工期缩短、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供应均衡,各专业 施工队连续均衡作业,减少了临时设施数量,从而可以节约 人工费、机械使用费、材料费和施工管理费等相关费用,有 效地降低了工程成本。
2.1.4 流水施工的表示方法
1. 水平图表(横道图) 2. 垂直图表(斜线图) 3. 网络图
施工进度(月、 日、周、年、旬
特点:1)直观地从施工段的角度反映出各施工过程的先 后顺序,以及时空状况。
2)通过比较各条斜线的斜率可以看出各施工过程的 施工速度,斜率越大,表示施工速度越快。
2.2 流水施工的基本参数
工艺参数――施工过程数 流水强度
时间参数――流水节拍 流水步距 间歇时间 搭接时间 流水工期
空间参数――工作面 施工段数 施工层
2. 流水步距(B)
(1) 定义: 相邻两个施工队组先后投入工作的时间间隔。
(不包含间歇时间和搭接时间)
(2) 作用: 影响工期;
专业队组连续施工的需要;
保证每段施工作业程序不乱。
(3) 流水步距个数:(n-1)个
(4) 安排时需考虑:
施工面允许否;
技术间歇合理否;
有无工作队连续要求;
与流水节拍的关系。
2) 适用范围
工期要求紧,规模大的建筑群及分批、分期组织施工 的工程任务
★
3.流水施工
工作 施工
施工进度(天)
序号 施工过程
时间 人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开挖基槽 3 10
I
II
III
2 混凝土垫层 2 12
I
II
III
3 砌砖基础 3 15
最小工作面所对应安排的施工人数和机械数是最多的。 见P17表2-3。
2. 施工段(m)
(1) 概念:将施工对象在平面上划分为若干个劳动量大致相等的施工区段。 (2)分段目的:使参加流水施工的各工作队组都有自己的工作面,保证不同
队组能在各自的工作面上同时施工。 (3) 分段原则 1)各段的劳动量应大致相等(相差在15%以内,以保证连续均衡); 2)以主导施工过程数为依据,段数不宜过多(否则工作面小,上人少,
(6) 为文明施工和现场的科学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2.1.3 流水施工的技术经济效果
(1)便于施工中的组织与管理。 (2)施工工期比较短。 (3)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4)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 (5)能有效降低工程成本。
由于流水施工的均衡性,因而避免了施工期间劳动力和 其他资源投入过分集中,有利于资源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