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故事》读后感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相关推荐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精选22篇)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
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篇1陶行知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响。
20世纪过去了,在新的世纪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仍具有现实意义。
本人读罢《陶行知教育名篇》,掩卷沉思,顿觉获益匪浅。
“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一语道出我们应该做一个怎样的老师。
世界上有两种不合实际的教学方式:1、只会教书,只会拿一本书要学生读它、记它。
2、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注意的中心点是从书本上移到学生身上来。
这两种教学方法学生都是处在被动的地位,知识是无限的,老师能教给学生的.也是有限。
想想自己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想得更多的就是如何把知识教给学生,或者说把学生看成一只鸭子,把知识当作粮食,只知道把鸭子喂饱,今天看来这就是典型的填鸭式教学,只注重了老师的教,没有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
那我们到底需要的怎样的课堂教学呢?陶行知先生为我们指出了课堂教学的出路:就是要把教与学联系起来:一方面要教师负指导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
他又为我们指出了具体的做法: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教师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妥当,指导他,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
我仔细思量,他的想法含义深刻,不仅为我们指出了教师教的方法,还为我们指出了学生该如何去学,同时也告知我们学生到底要学什么。
想想我们开展的活动教学,要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教师要提出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的问题,正是学生解决问题所要进行得的手续、程序,一此讨论问题设置得恰到好处,学生就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出解决问题提的方法,同时也就是依靠了自己的能力解决了问题,掌握了新知,最后还能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陶行知的经典教育故事读后感范本(2篇)

陶行知的经典教育故事读后感范本陶行知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
先生如果只'教'或只'教学',这是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先生只有'教学生学',交给学生学习方法和钥匙,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才能'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因为先生不能一生一世跟着学生,热心的先生固然想将他的所有传给学生,然而世界上新理无穷,先生安能把天地间折奥妙为学生一齐发明?'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在学校里获得一种学习能力比学习知识本身更重要。
有了这种能力,即使离开了老师,离开了课堂,他们照样能获取知识。
当今时代知识更新非常快,过去那种在学校里十几年所学到的知识毕业后受用一辈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教师要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不断地充电、加油、完善、更新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
这也是当今社会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
二、'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一生奉行的格言。
陶先生不仅热爱儿童,热爱青少年,而且热爱教育、热爱科学、热爱真理、热爱祖国人民、热爱全人类。
'爱'是陶先生一生献身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也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现。
'爱学生'是教师人格的灵魂。
爱心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没有爱心便没有教育教学活动。
作为教师,我很自豪在人生的道路上能用自己无尽的爱为孩子们的世界添抹一簇缤纷。
1、播下爱的种子作为一名耕耘者,自己心中充满爱的阳光,把爱的种子播种在泥土里,就能让娇嫩的幼苗在阳光的沐浴下茁壮成长。
为了教好每位学生,让每位家长放心,我认真完成家长拜托的任何事。
有时家长出门在外,托我多多关心他们的孩子,我就会在工作之余找那些孩子聊天,为他们分忧解愁,有时还辅导他们的学习,并定期与身在外地的孩子家长联系。
陶行知教育故事读后感

陶行知教育故事读后感陶行知,中国近现代教育家,他的故事深受人们的喜爱。
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一直是教育界的研究和借鉴对象。
陶行知教育故事中的一些片段让我深有感触,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
陶行知教育故事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的耐心和爱心。
在故事中,陶行知总是能够用心倾听学生的问题,细心解答,不厌其烦地给予指导。
他对学生的爱心让我深受感动。
在他的故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一种真挚的关怀和爱护,这种爱心和耐心是每一个教育者都应该具备的。
另外,陶行知故事中的教育方法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勇于探索。
他的教育方法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发现、去创造。
这种教育方法对我来说是一种启发,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
陶行知教育故事中的故事情节也让我深有感触。
在他的故事中,我们能够看到他对待学生的态度是平等的、尊重的,他不会因为学生的家庭背景或成绩而有所偏袒,而是以一个平等的眼光对待每一个学生。
这种平等和尊重的态度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明白了教育的本质是平等和尊重。
通过阅读陶行知教育故事,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格和能力。
一个优秀的教育者应该具备爱心、耐心、平等和尊重的品质,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
陶行知教育故事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思考,也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总之,陶行知教育故事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感悟,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他的故事让我明白了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品格和能力,一个优秀的教育者应该具备爱心、耐心、平等和尊重的品质,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希望我们都能够从陶行知的故事中汲取教育的力量,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者。
《陶行知教育名篇》心得体会(精选5篇)

《陶行知教育名篇》心得体会(精选5篇)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
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陶行知教育名篇》心得体会(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陶行知教育名篇》心得体会1作为教师,早就熟知陶老先生的大名,不过却是第一次拜读他老人家的文章,领会他的经典教育理论。
细细品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文章短小精辟,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仿佛在听一位慈眉善目的长者语重心长地讲述他的教育。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以及他实实在在的教育行为,使我不禁为自己在教育理念和行为上的落后和愚昧无知而汗颜。
因此我由刚开始的好奇应付阅读,到及时记录阅读中引发的真切感想,再到对难以理解的地方能一遍两遍地反复阅读。
这一切,都让我感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是那么的贫乏,认识到自己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积累。
陶老先生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
他对教育现象的深刻剖析,对教育理论的透彻研究,对今天的素质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更是为我们树立起了光辉的榜样,就如一盏明灯,始终照亮在我们的心田。
下面谈一谈我对读书的几点体会:一、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论,给了我很大的启迪。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
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
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
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
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
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
先生拿做来教,乃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真学。
“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
陶行知的教育故事读后感范文(通用20篇)

陶行知的教育故事读后感范文(通用20篇)陶行知的教育故事范文篇1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师生有一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他希望自己的学生除了在学业上不断进步,还要多学本领,追求真理,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
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他都以身作则教育孩子:“宁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
为人处世,不假、不虚、不滑,做个“真人”,做个“实人”,将“诚信”作为立身之本。
诚信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
诚信是人生永远最美好的品格。
在一个小镇上,有个锁匠,修锁技艺高超,并且价格公道,童叟无欺,大家都喜欢到他店里修锁。
每次他修完锁都会说:“我修过的锁,若是不满意或有任何问题,随时等候你们来换。
”他的正直和诚信赢得了人们的敬重。
锁匠经营的小店规模越来越大,锁匠也渐渐老了。
为了把自己的修锁技艺传下去,他培养了两个徒弟。
两个徒弟性格各异,大徒弟性格外向,脑子也很灵活,老锁匠教给他的技巧,他一学就会。
小徒弟呢,平时不喜欢说话,有时候,反应也有些慢,不过师傅教给他的知识,他一直很认真地学习。
老锁匠有些为难了,两个徒弟,他都很喜欢,但是只有一个人能得到真传。
后来,他想到一个办法,准备对他们进行一次考验。
老锁匠在两个房间各放了一个加锁的箱子,让两个徒弟去开锁。
很快,大徒弟把锁打开了,小徒弟却用了半个小时,大家都以为大徒弟是胜利者。
老锁匠问大徒弟:“箱子里有什么?”顿时,大徒弟眼睛中放出了光亮,“师傅,里面有很多钱啊。
”老师傅转向小徒弟,小徒弟支吾了半天说:“师傅,我没注意里面有什么。
”片刻之后,老锁匠郑重宣布,小徒弟为他的惟一接班人。
大徒弟很不服气,老锁匠微微一笑说:“做我们这一行,要讲究一个信字。
我收徒弟,不仅仅是要把他培养成一个高超的锁匠,还要有高超的职业道德——诚信。
”老锁匠接着说:“一个成功的锁匠,必须做到心无私念,对钱财视而不见,心中装的只有锁。
否则,一念之差,用修锁的技法去打开门锁易如反掌,最终只能害人害己。
陶行知教育故事读后感

陶行知教育故事读后感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对教育的贡献不仅体现在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中,也体现在他的一生中充满教育情怀的故事中。
以下是我对陶行知教育故事的读后感,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陶行知教育故事中最能感动我的是他对学生的关爱和对教育的热爱。
在故事中,陶行知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
他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尊重学生的个人价值并给予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
他的教育方法并不是一味灌输知识,而是通过观察学生的兴趣、特长和需求,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在陶行知教育故事中,我也看到了教师对教育的责任和担当。
陶行知无论是在担任校长还是普通教师时,都尽职尽责地对待自己的工作。
他用心去研究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方法,耐心倾听他们的困扰和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的方法。
他对教育工作的热情和执着,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教育事业的伟大和崇高。
此外,陶行知的故事也反映出中国传统教育观念的问题。
在故事中,我们看到了许多学生们被束缚在传统教育的桎梏中,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陶行知通过他的教育方法和思想改变了传统教育的局面,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希望。
陶行知坚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天赋和潜能,只要给予他们适当的引导和培养,就能够实现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通过阅读陶行知教育故事,我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培养。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给予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并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
同时,我们也需要反思传统教育观念对学生发展的限制,并积极探索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教育方法和理念。
陶行知教育故事中所体现的关爱、尊重和创新精神,深深地触动了我。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应该努力践行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教育智慧,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教育者能够关注学生的个性和需求,用心去教育、关爱每一个学生,为中国的教育事业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希望。
陶行知教育故事读后感(精选5篇)

陶行知教育故事读后感(精选5篇)陶行知教育故事篇1我最喜欢的一个名人,就是陶行知,他是一位务实的人民教育家。
他的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反映了他献身教育事业的伟大精神。
陶行知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生活比较艰难,他很懂事,小小年纪就能主动帮助妈妈做许多事情。
中午妈妈给他一个红薯吃,他总要再硬塞一半到妈妈嘴里。
他真是一个有孝心的孩子。
在现在的生活里,许多独生子女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衣来伸手、饭开张口,不知道报答父母。
这些人和陶行知比一比,难道不感觉惭愧吗?等他再大一些时,父母送他去当地名师吴尔宽那里读书。
他刻苦学习,不懂就问,知识面不断扩大。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要向他学习,学习他那种奋发向上的精神,迎难而上,勇攀科学高峰。
14岁那年,他写下了“我是一个中国人,要为中国做出一些贡献”的。
这表明他有远大的志向和伟大的爱国精神。
我们是炎黄子孙,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要记住一句话:“我们的根在中国”。
我们也要有自己的理想,将来在祖国各行各业创建一片辉煌。
要实现美好理想,从小就要打好基础,否则“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加油吧!“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
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
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就产生教育效果。
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调皮捣蛋,不尽人意的学生有很多,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付出一定的细心,耐心和爱心,但效果不是很好,我又该怎样做才能做到药到病除?我千万遍地质问自己。
后来,我静下来仔细一想,终于悟出一个道理:从一开始我就没有耐心,给予他的爱也微不足道,怎能要求他会随我所愿,成为一名好学生呢?我从来都没有站在一个孩子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总是盯着问题、缺点以及背后的苛求,改变,统统把缺点扫除,以便适应我的眼光,我的标准,我的高度。
学习陶行知思想教育感悟3篇

学习陶行知思想教育感悟学习陶行知思想教育感悟精选3篇(一)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家、思想家和教育学家,他提出了许多有深刻意义的教育思想,对我个人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学习陶行知的思想教育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感悟:1.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陶行知强调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应该关注并尊重他们的兴趣、需求和特长。
在教育实践中,我意识到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是非常重要的,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模式,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差异来设计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最大的发展。
2. 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品德培养:陶行知认为情感教育和品德培养同等重要,甚至比学科知识更为重要。
他强调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价值观,以及协助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人格。
在我教育实践中,我注重学生的情感培养,关注他们的精神和心理发展,并通过身教和言传并重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行为。
3. 倡导实践教育和体验式学习:陶行知主张教育要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强调实践教育和体验式学习的重要性。
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我的教育实践中,我尽量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体验和运用所学知识。
4. 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和自主学习:陶行知提倡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支持者,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
在教育实践中,我努力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和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总之,学习陶行知的思想教育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我将继续以陶行知的思想为指导,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习陶行知思想教育感悟精选3篇(二)陶行知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被广大教育工作者称为陶行知思想。
陶行知思想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倡以自由、自主、自由的方式引导学生的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行知教育故事》读后感
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师生有一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他希望自己的学生除了在学业上不断进步,还要多学本领,追求真理,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
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他都以身作则教育孩子:“宁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
为人处世,不假、不虚、不滑,做个“真人”,做个“实人”,将“诚信”作为立身之本。
诚信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
诚信是人生永远最美好的品格。
在一个小镇上,有个锁匠,修锁技艺高超,并且价格公道,童叟无欺,大家都喜欢到他店里修锁。
每次他修完锁都会说:“我修过的锁,若是不满意或有任何问题,随时等候你们来换。
”他的正直和诚信赢得了人们的敬重。
锁匠经营的小店规模越来越大,锁匠也渐渐老了。
为了把自己的修锁技艺传下去,他培养了两个徒弟。
两个徒弟性格各异,大徒弟性格外向,脑子也很灵活,老锁匠教给他的技巧,他一学就会。
小徒弟呢,平时不喜欢说话,有时候,反应也有些慢,不过师傅教给他的知识,他一直很认真地学习。
老锁匠有些为难了,两个徒弟,他都很喜欢,但是只有一个人能得到真传。
后来,他想到一个办法,准备对他们进行一次考验。
老锁匠在两个房间各放了一个加锁的箱子,让两个徒弟去开锁。
很快,大徒弟把锁打开了,小徒弟却用了半个小时,大家都以为大徒弟是胜利者。
老锁匠问大徒弟:“箱子里有什么?”顿时,大徒弟眼
睛中放出了光亮,“师傅,里面有很多钱啊。
”老师傅转向小徒弟,小徒弟支吾了半天说:“师傅,我没注意里面有什么。
”
片刻之后,老锁匠郑重宣布,小徒弟为他的惟一接班人。
大徒弟很不服气,老锁匠微微一笑说:“做我们这一行,要讲究一个信字。
我收徒弟,不仅仅是要把他培养成一个高超的锁匠,还要有高超的职业道德——诚信。
”
老锁匠接着说:“一个成功的锁匠,必须做到心无私念,对钱财视而不见,心中装的只有锁。
否则,一念之差,用修锁的技法去打开门锁易如反掌,最终只能害人害己。
”
诚信,是人生的一大考题。
在考试中,我们能否拒绝作弊,捡到钱财,我们能否坚持还给失主┉┉
而你想怎样在你的人生考卷上作答呢?
近年来,很多人失去了诚信。
欺骗隐瞒多了,社会上的假冒伪劣也泛滥了。
但是我们要坚信,社会中还是有诚信,在你我他身上都可以看到诚信的影子。
毕竟,人之初,性本善。
我们倡导并和千千万万善良的正直的人在一起。
呼唤诚信,让我们身边共同种植培育起诚信的森林,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人生,漫长路远,面对的诱惑也很多,在人生的考卷面前,拥有诚信,做最真诚的自己。
没有信,没有德,惟有能力,是修不成正果的,还极有可能误入歧途。
在人生与风浪的洗礼中,有了诚信,心中才能有一把永远打不开的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