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中新环境生态科技城环境生态规划报告第一章环境生态规划

苏州中新环境生态科技城环境生态规划报告第一章环境生态规划
苏州中新环境生态科技城环境生态规划报告第一章环境生态规划

第一章生态规划概述

1.1生态规划编制背景

中新生态科技城是苏州市和新加坡联合开发的苏州工业园区中的一个区块。其控制性详细规划委托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于2005年底完成了《苏州工业园区中新科技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该项规划在传统规划方法的框架内进行了建设用地、道路交通、绿地景观、市政工程规划等专项规划,解决了地块南区的研发工厂区和北区研发居住区等基本的功能分区问题。

该项规划建立了中新科技城用地基本合理的框架,满足了土地迅速开发的要求,但局限于当时的视野与环境,是按传统规划方法以土地开发为目的规划,简单地采用从预测人口规模到功能分区到土地开发的以需定供的线性思维模式,没有充分考虑资源、能源的有限性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以及如何通过各种规划措施,降低对资源与能源的耗用;也没有充分考虑场地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问题。

近年来,在规划建设中要考虑能源、资源、生态、环境问题已成共识,“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四节一环保”等已成为政府的口号和要求。在此背景下,苏州工业园区审时度势提出建设生态科技城,从生态优先,资源、能源与环境一体化的视角重新审视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因此在2005年《苏州工业园区中新科技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2008 年月,委托清华大学联合北京林业大学等规划设计、研究机构组织编制苏州中新生态科技城生态规划,目标是建设一个倡导绿色生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具有苏州本土特色的示范性科技新城。

当生态规划编制启动时,中新科技城场地已经按原有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了“三通一平”的场地准备工程,主要路网已经成形,部分市政管线已经敷设,地

块划分基本完成,部分土地已在拍卖,主要水系已经成形,大部分驳岸工程已经完成。所以此次生态规划并非在场地原生态状况下的“初始”规划,而是在场地工程已经基本完成条件下的“改进”规划,并要配合开发建设的进程(如地块拍卖、招商引资)等。

经过对场地及周边的生态、资源、环境、交通、等诸多条件的详细分析,我们决定生态规划应立足苏州本土与园区的实际情况,在已经完成的规划框架内,首先在可行的情况下按照生态原则,结合绿色交通规划对土地利用进行调整与优化;引入能源规划,通过优化能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实现污染物的低碳排放,通过市政设施规划与可再生能源相结合,能源规划和建筑设计的集成与优化建设低碳节能型生态科技城;引入景观生态规划,以中央生态湿地公园、集中绿地、水系廊道建设为中心,初步构建生态城绿地景观系统框架,提升公共绿地人均占有量,为实现生态宜居的目标提供生态环境保障;积极开发利用雨水及地表水,等非传统水源,建立梯级用水模式,通过水的合理循环,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充分利用雨水,提供区内低质供水并补充、完善区内景观水系统,使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建设系统相互融合,构建水系发达、景观优美、循环良好的生态环境;引入环卫规划,结合环卫管理的先进经验和最新发展趋势,以可操作性和先进性为指导,实施固体废弃物的全过程管理,重点建设中新生态科技城的资源回收体系,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促进废弃物回收利用,建设生态友好的新城区。1.2生态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

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1)

3.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

4.国务院1996年18号文件《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

5.《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6.《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建规[2002]204号

7.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l37—90)

8.《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58)

9.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 95)

10.苏州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建设规划(2004)

11.《苏州市总体规划》(1996--2010)

12.《苏州工业园区第二、三区总体规划》”(19,95.8)

13.苏州阳澄湖地区控制性规划(2005)

14.苏州工业园区情况汇编(2005)

15.苏州一阳澄湖地区概念规划设计(2003)

16.苏州工业园区唯亭中心组团及阳澄湖南岸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4.) 17.苏州工业园区北部地区概念规划(2003)

18.中国·新加坡苏州工业园一二期建设指导详细规划(1995)

19.苏州工业园区唯亭镇空间布局整合规划

20.苏州工业园区跨塘镇(南部)镇区域城市设计

21.苏州工业园区中新科技城地形图

22.各专业相关的行业标准、规范、规定

23.苏州中新科技城控制性详规文本

24.航拍图

25.苏州中新科技城土地拍卖情况及建筑物现状

26.苏州工业园区回顾性环境影响报告书

27.苏州工业园区绿色建筑评奖办法

28.苏州生态市建设纲要研究报告专题部分

2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30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

31环境标志生态住宅(住区)认证评价指南

1.3生态规划定位与目标

生态优先,从资源、能源与环境一体化的视角重新审视生态科技城的规划和建设,全面推进园区的生态环境和绿色建筑的建设,建设一个倡导绿色生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资源节约、生态环保具有浓郁苏州本土特色的示范性江南水乡科技新城。

1.4生态规划内容

包括土地利用生态规划,绿色交通规划,能源规划,水环境规划,景观生态规划,环卫规划,产业规划等七个方面(见图1.1)。

图1-1 规划内容1.5 生态规划框架图

图1-2 规划框架图

1.6 生态科技城发展战略

在尽量减少自然资源、能源消耗的条件下,实现环境、社会、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图1-3 生态发展战略图

(一)生态环境建设战略

1.保护场地土壤的生态功能,如渗透和储水功能,保护土壤免受有害物质污染;保护并提升现有水体的生态功能,使其不被污染;通过绿色交通规划、

能源规划、景观生态规划、采取提高出行公交化水平,限制小汽车使用优化

能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积极的生态补偿等措旌,减少空气污染,减少二氧

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保证生态科技城良好的空气质量,为全球气候保护

起到表率的作用。

2 将资源、能源利用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3 针对场地人工—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现状(经过扰动,非纯粹自然状态)保护

现有场地内的水系,改善中央湿地生态公园的生态功能,建立完善的绿化网络体系,形成动物迁徙廊道,提高场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环境质量。

4提供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鼓励骑车和步行,创建以可持续交通模式带动紧凑、功能复合生机勃勃的科技新城,避免成为“卧城”。

5.建设与绿色空间连接生机勃勃的开放空间和景观,创造更清洁、更安全、更绿色、同时具有苏州本土特色一水网密布商业居住高度混合的社区与研发园区(舒适度)。

6.通过适当的功能分区,绿化配置等方法将高速公路、规划中的高铁以及将工业企业对居住区及研发基地的不利影响(噪声及可能的污染)降至最低(二) 生态支撑系统发展战略

1.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规划:收集与利用雨水,经自然和机械处理后用于景观补水,采用节水规划降低污水量。采用直饮水系统保证供水安全及节

能。

2.能源规划:建设合理规模的市政基础设施,优化用能方式,推广和应用节能新技术,可再生能源资源利用与市政设施相结合,节能与建筑设计相结合,实施节能型物业管理模式。建设低碳节能型生态科技城。

3.材料利用与固体废弃物处理:提高材料的循环利用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达到5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 00%。

(三) 社会发展战略

1.通过创造清洁健康的自然环境,向居民提供高质量、经济的公共服务和设施以及从早至晚丰富的生活体验,吸引高素质创造型人才在此工作和居住。使科技城从早到晚生机勃勃避免成为卧城。

2.为所有居民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厂区配套公寓),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以

及文化、休闲、运动、教育和培训机会。

3.创造可持续的多样化住宅混合开发,以丰富高品质的绿化空间营造和谐亲人的城区。

4.形成繁荣的具有综合性、内聚力和包容力的混合收入社区。

(四) 产业与经济发展战略

1.确保经经济稳定地可持续地发展,讲求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平衡,促进生态科技城单一制造型经济向高科技研发型经济转型。

苏州中新生态科技城生态规划说明

2.建构以信息产业、高新技术服务业、环境保护与修复、新能源开发与利用为主要特色的可持续新技术的研发与中试基地,以商务休闲为特色的高端服务业聚集区,产业内部实现循环经济。

1.7生态规划成果

苏州中新生态科技城生态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规划说明、规划图纸与地块生态控制性指标等三部分组成。

1.8项目定位

综合时间维度(规划——设计——建设施工——使用——改建——拆除—

再利用)、技术维度(建筑、能源、水、景观、生态)和使用者的维度(健康、舒适、高效),建设“自然和谐、经济循环、资源高效、生态文明”的示范江南水乡宜居新城,打造“现代化、园林化、人性化、科技化”的生态城镇。1.9规划指导原则

1.重视水乡特色之自然环境的生态修复、生态补偿与建设

2.强调景观系统的区域绿量平衡和生态功能提升

3.重视土地生态价值的提升和土地的集约利用

4.注重公共交通和绿色出行

5.重视低碳节能可再生能源供应系统、绿色建筑与社区

6.注重高端技术与适宜节能生态技术的协同应用

7.重视雨水收集利用和非传统水源利用

8.强调全生命周期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

9.强调社区的和谐与活力、重视公众参与及生态文明建设

l 0.重视市场运作,推动政策与制度创新

1.10建设目标

针对场地现有状强、周边资源情况及未来产业结构,设计的建设目下表所示

表1.1建设目标

1绿能量指的是建设用地单位面积上的叶面积值,是景观生态规划的重要考核指标。叶面积就是绿量,可

甚反映绿地的质量。

2指屋顶绿化面积占屋顶可绿化总面积的比例,具体通过总体规划和分区域景观绿化规划指标进行控制。

3城市内一个区域的气温与郊区气象测点温度的差值,为热岛效应的表征参数。

4物种多样性指数=考核验收年的动植物种树/基准年为生态规划实施的前一年。具体的考核方式为专项调查。5指参考现有居住建筑节能65%的设计标准(如北京、天津、重庆等地方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公共建筑节能50%设计标准进行设计,包括围护结构节能、设备系统节能等技术的集成。

6指太阳能与建筑实现一体化的比例,按照建筑的栋数进行统计。具体一体化的要求参考《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等技术标准。具体考核方式为设计阶段的图纸审核和建成后的现场检查。

7指应用包括地源热泵、水源热泵、太阳能光热、太阳能光电等可再生能源后,对常规能源的替代率。

8至少达到《苏州工业园区绿色建筑评奖办法》的要求,并参照建设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执行。

1.11现状条件

1.11.1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的中新生态科技城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北部,阳澄湖的东南角,距离工业同区一期核心区直线距离约lO公里,距离苏州旧城中心区约15公里,距离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直线距离约23公里.用地东部边界为规划城市道路,南部边界为沪宁高速公路,西部边界为青剑湖.北部边界为规划沪宁高速铁路(见

图1_4),规划用地总面积3 99平方公里。

1.11.2 自然与生态条件分析

(1)地形地貌

苏州中新生态科技城处于滨湖堆积平原地区,地形较平坦,地面高程一般在1.3m~2.6m左右(黄海高程,以下均同),局部低洼地区高程不足1.Om。园区

除表层土层经人类活动而堆积外,其余均为第四纪沉积层,坡度平缓,一般呈水平成层、交互层或夹层,较有规律。

(2)气候气象

苏州市地处中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较大,日照充分,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属北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区,季风变化明显,冬季盛行大陆来的偏北风,以寒冷少雨天气为主,夏季盛行海洋来的东南风,以炎热多雨天气为主,春秋两季为冬夏季风交替期。

(3)植被与动物

该地区自然植被基本已消失;次生植被分布面积极小;人工植被为园区的主要植物类群。园区内次生植被主要为高度次生的野生灌草丛植物,一般分布在荒草地和田坎上。灌丛高度为20—80cm,大小不等,覆盖率约为40%-50%。常见的物种为紫花地丁、菟丝子、马鞭草、夏枯草、曼陀罗、车前草、蒲公英、艾蒿、

结缕草等。园区内人工植被大体分为园林绿化和农业作物两大类。园区的渔业生产历史十分悠久,目前以养殖为主,养殖水产种类繁多,主要鱼类有青、草、鲢、鳙、鲤、鳊、梅鲚鱼、白鱼、鳜鱼、鳗鲡、鳝鱼等;甲壳类有虾、蟹等;贝类有田螺、蚌等;爬行类有龟、甲鱼等。两栖类有蛙等。

园区内原有农业生态系统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为后期人工建设的绿化林和景观观赏绿地。由于原有生态系统的消失和长时间的开发建设,园区内的鸟类大多数已迁徙。有一些林栖型的鸟类。项目区所在位置是世界鸟类迁飞路线中,东重与澳大利亚路线的一个环节。目前,一些本区域内历史上有过记录的候鸟一般很难发现,这些鸟类包括:白鹭、白鹳、东方白鹳、白琵鹭、池鹭、凤头麦鸡、黑水鸡、花田鸡、环颈鹆、卷羽鹈鹕、流苏鹬、牛背鹭、水雉、夜鹭等等。

苏州中新生态科技城生态规划说明

1.11.3 区位与现状交通条件分析

1.外部交通条件

生态科技城道路网系统由城市主次干道和城市支路两级道路构成,城市干道的主要功能是划分城市功能组团,联系城市对外交通、以及城市功能组团间的快速联系。城市功能组团内部的交通由干路和支路构成不规则的方格网,已形成环型加“十”字的主干路格局道路网系统,主干道间距控制在1000~1500米。2.外部交通条件分析结论

图l-5 外部交通条件分析

(一) 优势

快速路半包络规划区北部和东部,形成较好的物流集散优势。与唯亭镇联系成为主要的生活联系方向,而且交通联系顺畅。

(二)劣势

从苏州市整体(宏观区位)来看,规划区处于东西向区域交通走廊上。从中观区位来看,规划区北侧的京沪高铁对规划区与阳澄湖之间形成阻隔。规划区南侧被多条密集的国家级交通走廊分割与工业区中心的联系。规划区除东北侧快速路及园区西侧主干路之外,缺乏向南联系的干线道路,与南部腹地广大的城市组团联系天然不畅。尽管规划区东西向对外联系条件很好,然而由于处于工业园区北边缘,主要联系方向应为向南,因此东西向并不是扩展与其它地区联系的主要方向。

与唯亭镇联系成为主要的生活联系方向,并进一步通过唯亭镇与工业区中心联系。这样的绕行联系不佳,增加了唯亭镇的过境交通。

规划区距离市级快速公交走廊普遍有3—5公里的距离,超过人步行的极限,公交换乘条件不佳。

1.11.4基础设施条件分析

1.能源供应现状

(1)电力:规划建设一座110kV变电站,位于双阳路南侧,作为生态城主要电源。规划建设十五座10kV/0.4kV变电站分布于各个地块内。

计算最大电负荷:159746kW,选取同时使用系数为0.4,则规划最大用电负

荷为63898kW。

(2)燃气:规划以双阳路:D300mm市政燃气管道为主要气源供气。

规划年用气量920万标米,气化率100%,最高小时用气量3927标米。2.供、排水及河湖水系现状

(1)供水现状:区内自来水由双阳路市政供水管道(DNl000mm)直接供给。

图I-6规划区给水管道现状

(2)排水现状:区内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体系,污水量约2万m3/d,污水经双阳路市政污水干管收集,排入市政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规划区及周边有南北向水系3条,东西向水系I条,雨水经雨水管道就近排入自然水体。

图1-7规划区排水管道现状

图1-8规划区雨水管道现状

规划区现有给水排水系统结构完善,布置合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给排水管网覆盖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均达100%,可以沿用。

(3)河湖水系现状:规划区及周边有南北向水系3条,东西向水系1条,中心有人工湖一座.具有泄洪、蓄水、排灌的功能。

根据园区环境影响报告提供的数据,表明园区内地表水均为Ⅳ、v类水质标准。地下水除氨氮指标外,其余各项指标基本在《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I~Ⅲ类标准之间。

3.环卫规划现状分析

目前苏州中新生态科技城生活垃圾转运站已建成,其余环卫设旅尚未开始建设.生活垃圾的收运及保洁工作由苏州市工业园区城市管理局下属的环卫所负责。区内已购入两台上海恒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餐厨垃圾生化处理机,对个别单位食堂餐厨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区内建筑垃圾主要以回填利用为主。粪便直接接入城市污水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总体而言,苏州中新生态科技城目前仍处于初期建设阶段,环卫工作尚未形成完整的系统。

环境工程专业考研院校排名

环境工程专业考研院校排名 环境工程是21世纪重点发展的高新科技之一。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环境工程理论知识、专业技术和工程设计能力,特别是在(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生物化学处理、可持续发展的垃圾填埋处置及环境污染修复的生态工程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独具特色。 主干学科与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 主干课程:物理化学、工程流体力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生态学、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影响评价、水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大气污染控制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测量实习、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习、水力学实验、微生物实验、环境监测实验、水处理实验、空气污染控制实验等,一般安排40周左右。 相近专业: 环境工程安全工程灾害防治工程水质科学与技术给水排水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风能与动力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城市规划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

B+等(44个):南昌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河海大学、厦门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江苏大学、安徽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江南大学、东北大学、兰州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长安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北电力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郑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暨南大学、苏州科技学院、浙江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广西大学、中南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江苏工业学院、复旦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B等(43个):华南农业大学、沈阳理工大学、长江大学、北京工商大学、贵州大学、兰州大学、大连大学、福州大学、武汉科技大学、重庆工商大学、河北科技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桂林工学院、江西理工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建筑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南京林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沈阳农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武汉工程大学、中北大学、济南大学、安徽工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华东交通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南昌航空工业学院

最新惠州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含参考答案)

惠州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奈曼沙漠位于内蒙古东部的科尔沁沙地南缘,大兴安岭东侧。这里黄沙遍布,但某团队却通过在地下0.8—1米处铺设特制的衬膜,在该地成功开垦出万亩稻田。据此完成1~3题。 1. 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奈曼沙漠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是 A. 热量充足 B. 地形平坦 C. 光照充足 D. 土壤肥沃 2. 该地种植水稻的主要水源来自于 A. 地下水 B. 河流水 C. 大气降水 D. 冰雪融水 3. 该地稻田地下铺设特制的衬膜的主要目的是 A. 增加肥力 B. 减少蒸发 C. 阻隔沙尘 D. 防止渗漏 干热岩是指内部不存在或仅存在少量流体、温度高于180℃的异常高 温岩体,可用于发电和取暖。初步估算中国埋深3~10 km范围内的干热岩 资源量相当于860万亿吨标准煤,按2%的可开采资源量计算,相当于中 国2010年能源消耗总量的5200倍。干热岩资源的开发主要利用增强型地热系统(如图所示)来提取其内部的热量,我国研究起步较晚,目前西安市多个小区和办公场所已经实现干热岩供暖。据此完成4~5题。 4. 目前限制我国大规模开发干热岩资源的主要因素是 A. 资源 B. 政策 C. 技术 D. 市场 5. 西安市大力开发利用干热岩资源,有利于 A. 缓解沉降 B. 改善大气 C. 减少地震 D. 减少能耗 地下水位是指地下水水面的海拔高度,浅层地下水水位的起 伏形势通常与当地地表一致且催生地下径流,而地下水“埋深” 则是指其相对于地表的埋藏深度。下图示意苏州市2005~2015年 浅层地下水平均水位与平均埋深。据此完成6~8题。 6. 苏州市地势 A. 西南高东北低 B. 东南高西北低

国内环境工程院校排名

国内环境工程院校排名 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 1 清华大学A+ 11 南京大学 A 21 北京工业大学 A 2 同济大学A+ 12 山东大学 A 22 北京师范大学 A 3 哈尔滨工业大 学 A+ 13 华中科技大 学 A 23 上海大学 A 4 西安建筑科技 大学 A+ 14 武汉大学 A 24 四川大学 A 5 浙江大学A+ 15 上海交通大 学 A 25 中国海洋大学 A 6 北京大学A+ 16 北京化工大 学 A 26 中国地质大学 A 7 华南理工大学A+ 17 东南大学 A 27 东华大学 A 8 大连理工大学 A 18 北京科技大 学 A 28 中国科学技术 大学 A 9 湖南大学 A 19 南开大学 A 29 北京理工大学 A 10 重庆大学 A 20 天津大学 A B+等(44个):南昌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河海大学、厦门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江苏大学、安徽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江南大学、东北大学、兰州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长安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北电力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郑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暨南大学、苏州科技学院、浙江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广西大学、中南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江苏工业学院、复旦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B等(43个):华南农业大学、沈阳理工大学、长江大学、北京工商大学、贵州大学、兰州大学、大连大学、福州大学、武汉科技大学、重庆工商大学、河北科技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桂林工学院、江西理工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建筑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南京林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沈阳农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武汉工程大学、中北大学、济南大学、安徽工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华东交通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南昌航空工业学院[1]

(完整版)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设计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区总体规划报告第1章苏州市概况 1.1 天然环境 苏州市域面积8488平方公里,其中178平方公里(包括14.2平方公里的古城)是属于市区。苏州境内位于太湖东部的地区,包括苏州市本身,地势基本平坦。太湖(2,425平方公里)位于苏州市以西15公里,它汇集了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安徽南部的水流,并由多条河道将水注入长江和大海,五千年前这里还是东海,所以在苏州境内有众多的湖泊、河流和水道与太湖连接。这种纵横交错的河道网络有助于灌溉和运输,同时也能调节长江和太湖的水量和水位。这些风景怡人的水道和湖泊,也使苏州成为众所皆知的“东方威尼斯”。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是上海以西最邻近的城市,它的西部是无锡和常州,南部与浙江的嘉兴和湖州毗邻,北部长江对岸是南通市。京沪线铁路和京杭大运河都经过苏州市,此外,完善的公路网络和众多的河流/水道网络也提供了前往苏州的水陆交通途径。 1.2 人口 苏州市在1992年拥有总人口567万人。其中:市区人口856,700人,自1975年以来,苏州市人口的平均增长率为每年1.85%,虽然增长率在1980年后开始下降(平均增长率是每年1.5%),但是随着苏州市的经济活动增加,外来人口涌人,这里的人口增长率相信

会升高。我们假设这个新的苏州工业园区必须要能应付每年2.0%的人口增长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外来人口对苏州市人口的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这和苏州地区的情形相反,苏州地区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来自自然增长。苏州市参与劳动者总数约占总人口的60,这和中国其他主要城市相似,如下表所示:

上海、天津和苏州的劳动力中少于10%是从事第一产业(比如农业和渔业),大约60%从事第二产业(比如制造业),30-40%则从事第三产业(比如零售业、酒店和金融业)。 1.3 城市发展形式 苏州是中国一大古城,以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迹以及秀丽的风景而著称。古代的苏州市建于公元前514年,建城的地点就在目前14.2平方公里古城的所在地。传统的城市格局以及独特的道路/河道系统大部分都被保留了下来。1981年,中国宣布将苏州市列为重点保护的历史与文化名城,及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风景旅游城市和沿海开放地区。随着苏州的迅速发展,古城的基础设施已经显得不足,不适应经济和人口增长的步伐。在保护历史古城,同时促进城市现代化的宏观规划目标这个基础上,苏州已经将古城指定为历史和文化中心,主要用于发展传统工业以及旅游业,在古城的西部,一个面积26.5平方公里,称为“新区”的地区已经获得相当的发展,以适应该市不断增长中的经济和新时代的需求。域西新区由大运河划分为河东和河西两部分,河东主要是住宅区,河西则用于国家批准的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在苏州市以西,靠近著名的太湖边的

2020年全国环境工程专业大学排名.doc

2020年全国环境工程专业大学排名_高考升 学网 当前位置:正文 2020年全国环境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更新:2019-12-24 09:41:43 一、教育部全国环境工程专业大学排名环境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学校名称1清华大学2南开大学3哈尔滨工业大学4华中科技大学5西安交通大学6东南大学7天津大学8华南理工大学9湖南大学10重庆大学11中南大学12西北工业大学13电子科技大学1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5北京交通大学16吉林大学17北京科技大学18华东理工大学19西南交通大学20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21东北大学22福州大学23深圳大学24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25兰州大学26东华大学27江南大学28北京化工大学29北京林业大学30中国地质大学(北京)31华中农业大学3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3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34大连海事大学35哈尔滨工程大学36长安大学37上海理工大学38南昌大学39江苏大学40南京农业大学41太原理工大学42青岛大学43中国民航大学44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45贵州大学46扬州大学47武汉科技

大学48广西大学49西安理工大学50湘潭大学51长沙理工大学52湖北大学53四川农业大学54长春理工大学55华东交通大学56青海大学57石河子大学58大连交通大学59上海工程技术大学60西南交通大学61青岛理工大学62天津工业大学63湖北工业大学64西南石油大学65湖南农业大学66三峡大学67江苏科技大学68河南工程学院69山东理工大学70安徽师范大学71湖南科技大学72南昌航空大学73兰州交通大学74江西理工大学75吉林建筑大学76江汉大学77山东建筑大学78山西大学79武汉轻工大学80大连大学81江西农业大学82长春工业大学83烟台大学84石家庄经济学院85西北民族大学86内蒙古工业大学87长江大学88兰州理工大学89琼州学院90中北大学91沈阳工业大学92河南工业大学93桂林理工大学94嘉兴学院95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96台州学院97东华理工大学98安徽建筑大学99安徽工程大学100河南农业大学101沈阳理工大学102华北科技学院103洛阳理工学院104东北电力大学105淮海工学院106沈阳航空航天大学107长沙学院108河北联合大学109西华大学110安徽科技学院111湖北理工学院112景德镇陶瓷学院113太原工业学院114陕西理工学院115临沂大学116莆田学院117武夷学院118湖北师范学院119井冈山大学120合肥学院121吉林化工学院122长春工程学院123齐齐哈尔大学124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125文华学院126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127武昌理工学院128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129江汉大学文理学院130燕山大学里仁学院131苏州科技学院天平学院132贵州大学明德学院133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134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135福州大学至诚学院136武汉工商学院137武汉生物工程学院138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139湖北师范学院文理学院二、环

苏州科技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动态更新公示

《苏州科技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动态更新》公示 为推动苏州高新区转型发展,实现“真山真水新天堂”的发展目标,践行科技城“科字当头、生态优先、民生为本”的建设理念,特开展《苏州科技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动态更新》的编制。规划在法定要求基础上,提出产业提质增效、自主创新发展、民生设施优化、支撑系统完善、城市设计提升以及智慧生态建设等重要事项,全面引导新形势背景下苏州科技城规划建设。 本次规划于2016年4月份启动,现对该规划成果进行网上公示,公示时间为2016年9月21日——10月20日。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E-mail:ghj.sfw@https://www.360docs.net/doc/4b8373923.html, 一、规划范围 北至金墅港、东至绕城高速公路、西至230省道、南至高新区行政边界。总规划用地面积26.96平方公里。 二、功能定位 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高新区生态、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示范区,坚持“科技、山水、人文和创新”特色,建设成为集科技创新、现代服务、生态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绿色智慧城区。 三、建设规模 规划范围内居住人口容量约12万人。规划建设用地2221.33公顷,规划城市建设用地2198.59公顷;非建设用地面积为474.52公顷。 四、规划结构 规划形成“一心一带、三核两轴、四区多片”的空间结构。 “一心”:即科技城中心,以太湖大道、科普路、锦峰路、科研路围合的中心区域为主体,包括行政、商业、商务等功能,是科技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要载体,也是科技城最为重要的形象展示窗口。 “一带”:即浒光运河风光带,是科技城内部纵向重要的绿色滨水游憩景观带,通过沿运河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滨水景观的建设,将科技城由南至北的各个功能组团有机衔接,融合两岸片区,塑造“一河两岸”的优美景观。 “三核”:以诺贝尔湖为中心的水核与以五龙山为中心的绿核,是苏州高新区“真山、真水”城市特质的具体表现,是科技城重要的生态公园。围绕诺贝尔湖和五龙山设置文化商业和休闲游憩等功能,打造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为科技创新和人才集聚创造优质空间环境。位于五龙山及锦峰山之间的智慧核,充分利用现有自然资源及产业空间优势,打造以创智、创新为主体的智慧引擎,提升科技城未来创新动力。 “两轴”:包括沿太湖大道的城市发展轴和纵向的中心景观轴。

苏州科技学院城市规划设计(6小时快题)2010真题

苏州科技学院 201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专业:城市规划与设计考试科目:城市规划设计(6小时快题) 科目代码:511 请考生注意:试题解答务请考生做在专用“答题纸”上; 做在其它地方的解答将视为无效答题,不予评分。 某大学生创业园规划设计 一、基地条件 苏南某城市新区与区内高校共建一大学生科技创业园,为不同类型和不同阶段的大学生搭建创业平台,为大学生创业起步孵化、发展壮大提供资金、辅导、人才推荐、技术咨询、财税咨询、法律咨询、市场开发、生产办公场地等全方位的创业服务和保障。 创业园规划用地为14.5公顷。地块三面临城市道路,南侧为河流。用地东侧已建成金融、商业服务中心;西面、北面为居住区,河流南面为大学校园。用地现状较好,地势平坦,内有小河在其中穿过。地形见附图。基地西侧城市次干道中段近创业园一侧规划建设一公交始发站(港湾式,最大停放4辆公交车,可根据创业园规划设计方案定位)。 根据建设内容和规划要求,提出功能布局合理、结构清晰、形式活泼,环境友好的大学生创业园规划设计方案。 二、拟建设主要项目内容 1、设计研发用房 建筑面积40,000平方米。分电子信息研发、广告动漫、工程设计、精密机械研发、生态节能研发五大产业孵化器,各孵化器设50~80个创业空间及产品展示、会议等附属设施。 2、生产用房 建筑面积70,000平方米,提供一定规模的厂房、办公场地以及产品展示、会议等附属设施,用以接纳经“孵化出壳”的成长性大学生创业企业,同时引进具有一定规模和良好发展潜力的高科技企业。形成集聚、示范和带动效应。 3、创业公寓 建筑面积40,000平方米,40—70平方米/套。

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总体 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区总体规划报告 第1章苏州市概况 1.1 天然环境 苏州市域面积8488平方公里,其中178平方公里(包括14.2平方公里的古城)是属于市区。苏州境内位于太湖东部的地区,包括苏州市本身,地势基本平坦。太湖(2,425平方公里)位于苏州市以西15公里,它汇集了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安徽南部的水流,并由多条河道将水注入长江和大海,五千年前这里还是东海,因此在苏州境内有众多的湖泊、河流和水道与太湖连接。这种纵横交错的河道网络有助于灌溉和运输,同时也能调节长江和太湖的水量和水位。这些风景怡人的水道和湖泊,也使苏州成为众所皆知的“东方威尼斯”。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是上海以西最邻近的城市,它的西部是无锡和常州,南部与浙江的嘉兴和湖州毗邻,北部长江对岸是南通市。京沪线铁路和京杭大运河都经过苏州市,另外,完善的公路网络和众多的河流/水道网络也提供了前往苏州的水陆交通途径。 1.2 人口 苏州市在1992年拥有总人口567万人。其中:市区人口856,700人,自1975年以来,苏州市人口的平均增长率为每年1.85%,虽然增长率在1980年后开始下降(平均增长率是每年

1.5%),可是随着苏州市的经济活动增加,外来人口涌人,这里的人口增长率相信会升高。我们假设这个新的苏州工业园区必须要能应付每年2.0%的人口增长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外来人口对苏州市人口的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这和苏州地区的情形相反,苏州地区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来自自然增长。苏州市参与劳动者总数约占总人口的60,这和中国其它主要城市相似,如下表所示:

上海、天津和苏州的劳动力中少于10%是从事第一产业(比如农业和渔业),大约60%从事第二产业(比如制造业),30-40%则从事第三产业(比如零售业、酒店和金融业)。 1.3 城市发展形式 苏州是中国一大古城,以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迹以及秀丽的风景而著称。古代的苏州市建于公元前5 ,建城的地点就在当前14.2平方公里古城的所在地。传统的城市格局以及独特的道路/河道系统大部分都被保留了下来。1981年,中国宣布将苏州市列为重点保护的历史与文化名城,及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风景旅游城市和沿海开放地区。随着苏州的迅速发展,古城的基础设施已经显得不足,不适应经济和人口增长的步伐。在保护历史古城,同时促进城市现代化的宏观规划目标这个基础上,苏州已经将古城指定为历史和文化中心,主要用于发展传统工业以及旅游业,在古城的西部,一个面积26.5平方公里,称为“新区”的地区已经获得相当的发展,以适应该市不断增长中的经济和新时代的需求。域西新区由大运河划分为河东和河西两部分,河东主要是住宅区,河西则用于国家批准的高技术产业开发

包晓兵 - 苏州科技学院公告系统

附件2: 2012年上半年拟授予硕士学位名单(225人)城市规划与设计(56人) 高娄辉纪伟李健嘉梁晓冬刘强卢琳骆小龙任朋朋盛成盛嘉王爱王军王震吴文治徐康徐天真徐晓山徐勇严剀杨凯健杨晟姚程明周德坤周有军祝钰毕婧陈玲玲高萌萌耿立晴郭静何颖岑蒋晓玲李慧君李爽彭晓梅饶欢欢孙宁唐慧娟王雪松魏美英吴丹丹张丹华张莉张晓乐张玉梅周璐周芮言周银波贾建东魏超锋马丹丹成晋晋刘红生姜淑芬魏然张琼予 环境工程(45人) 陈义丁曙东范帆付杰兰风岗陆成栋钱玮任伟申杰宋小康苏祥王寅徐玉俊许聪薛峰杨旭鹏张欣欣赵晓陈勤陈烨崔颖杜娜方宁顾晓丹韩婵娟焦宁李花李建金李雪娇廖丽妃梅玫任静任维琰盛学敏王红琴王若云杨艳丽袁淼卉张春蕾张娜周懿朱文婷朱艳霞邹蓓蓓赵印举 市政工程(17人) 顾广发桂永馨贾博姜涛刘浩王传琦王秋云吴昊肖友道张鹏赵生培赵忠涛祝成成曹倩男顾梦雅陆艳晨朱亚琴 结构工程(33人) 成健程俊涛代金亮冯超付栋梁高良书郭健韩昌标金晓飞李良伟卢国辉马吉满建政彭成陶硕王军良王君王一帆

魏宇翔吴亚进肖俊俊闫二伟尤元宝袁星张健赵闯周德昊朱恩皮淑萍郁文赵文娟赵月周璇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8人) 卜超鹏曹长城杜智亮贾红星王进夏瑞光于彦彦王晓峰 世界史(11人) 李建勇徐达杨尚荣展翔耿伟刘沥王鑫张晓莲周芬芬黄令显张天乐 专门史(8人) 邵敏史书各魏尧排张帆赵学鹏刘慧娟王晓蕊祖晶然 伦理学(14人) 崔尧冯光耀后永义梅平平沈大卫王亮吴勇杜君璞胡可人孙莹王怿夏盼盼夏艳洁王舒 基础数学(8人) 陈伟旭滕海勇王磊雷晶李俊玲唐明慧于丽娟朱爱静 应用化学(25人) 丁晓锋冯磊冯连荣耿佳顾银君吉凤成解金库康天飞柯荣锋刘兴吕桃林罗建芳王晓宏杨兴赵帮岭钟钦朱玉刚庄俊涛陈恭葛梦媛孔丹李婷婷孙为慧徐金玲张艳丽

苏州近期发展规划(2012-2015)

《苏州市近期建设规划(2012—2015)》 为深化和落实《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实现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住建部《关于加强“十二五”近期建设规划制定工作的通知》(建规[2011]31号),我局委托编制了《苏州市近期建设规划(2012—2015)》。现将成果主要内容公示如下: 一、规划范围 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所确定的中心城区以及外围近期重点发展区域(西部生态城科技城、南部吴中区太湖新城、北部高铁新城及苏相合作区),总面积约为777平方公里。 二、规划期限 近期建设规划基准年为2011年,规划期限为2012年至2015年,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期限保持一致。 三、近期城市建设目标 经过三至四年的努力,使苏州市的城市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提升;历史文化特色更加凸显;人居环境条件得到更大改善;城市内外交通体系基本建立;“一核四城”格局初步形成;城市综合功能和区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使苏州真正成为长三角地区具有重要地位的区域中心城市和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名城。

四、近期发展规模 1、近期人口规模 至2015年,规划范围内常住人口总量360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81万,暂住半年以上人口179万人。 2、近期用地规模 苏州市近期用地规模 苏州市近期用地规模 至2015年,规划范围内建设用地总量将达483KM2左右。城市新增可建设用地66 KM2,其中净增建设用地约35KM2,已批未建用地约15KM2,挖潜建设用地16 KM2。 五、近期城市空间结构 至2015年,规划区将基本形成“一核四城、两轴三环五楔”的总体结构。 六、近期建设重点地区 1、重点提升地区:为苏州古城区。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格式与书写规范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格式与书写规范 (试行)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的主要成果,是申请硕士学位的重要依据,也是科研领域中的重要文献资料和社会的宝贵财富。高质量、高水平的学位论文不仅在内容上要有创造性和创新性,在表达方式上也应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严谨性。为此,特作如下规定: 一、学位论文的组成与排列顺序 学位论文,一般由封面、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书、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注释表、引言(第一章)、正文、结论(最后一章)、参考文献、致谢、附录和作者简历等部分组成,并按前后顺序排列。对不符合要求的学位论文不能进入答辩程序和上报申请学位。 (一)封面:由首页、中文题名页、英文题名页三部分组成。用研究生处统一规定的封面格式(见附件1-1、附件1-2、附件1-3)。内容填写要求如下: 1、学位论文题目要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应切题、简洁,不超过30字,可一行或两行排列; 2、申请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 3、署名的导师人数不超过2人,应有排序; 4、学科专业名称、研究方向应严格按照专业目录和培养方案填写; 5、分类号:按《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要求填写; 6、密级:注明论文密级为公开、内部、秘密、机密,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根据国家规定的密级范围和法定程序审查确定密级,并注明相应保密年限; 7、日期:学位论文完成时间。 (二)独创性声明和论文使用授权书(见附件2)附于学位论文摘要之前,需研究生和导师本人签字。 (三)摘要:由中文和英文两部分组成。 中文摘要(见附件3-1):字数一般为500个以内,除个别英文缩写外,一律用汉字写成,不得出现公式。内容包括研究工作目的、研究方法、所取得的结果和结论,应突出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语言精炼。摘要应当具有独立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论文所能提供的主要信息。 为便于文献检索,应在论文摘要后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5个)。 英文摘要(见附件3-2):与中文摘要对应。 (四)目录(见附件4):应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以阿拉伯数字分级标出,一般列至三级标题,注明页码。

环境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高校名称

环境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高校名称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长安大学 常州大学(江苏工业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 大连工业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东华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东南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州大学 复旦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贵州大学 桂林理工大学 国家海洋局 哈尔滨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河北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河海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大学 后勤工程学院 湖南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华侨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吉林大学 济南大学 暨南大学 江苏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兰州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 南昌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南开大学 青岛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清华大学(含北京协和医学院) 山东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山西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 上海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沈阳化工大学(沈阳化工学院) 沈阳建筑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四川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天津大学 同济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工程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西北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南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厦门大学 湘潭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郑州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中山大学 重庆大学 硕士点 安徽工程大学(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安徽工业大学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长江大学 大连大学 大庆石油大学(大庆石油学院) 第二炮兵工程学院 东北电力大学 防化研究院 防化指挥工程学院 广西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苏州科技城迅速崛起的高新区CBD

苏州科技城迅速崛起的高新区CBD 对于刚刚来到科技城的年轻人来说,因为经济实力限制,一时间买不起房,只能靠租房过渡。针对他们的需求,科技城创苏州先河,推出了商品房与公租房打包开发的全新模式。 据悉,科技城将于近期推出一宗地块,面积为245亩,拍卖条件之一就是开发商要建5万平米的公租房交给政府。这是苏州首例商品房与公租房相结合的案例,目前这块地很受开发商关注。 4条路通达,立体交通打破发展壁垒 科技城濒临太湖,背靠大阳山国家森林公园,在苏州人的心目中还是有点“距离”的。然而去年北环西延线工程7月竣工,市区到科技城的距离一下“缩短”了,驱车20余分钟即可到达。 除交通外,科技城的生活、教育、休闲等配套设施也在不断推进,如清山酒店、伊顿国际学校、科技城实验中学、科技主题公园、采石湖生态公园等。“今年科技城将开工建设一家三甲医院。”徐军表示,“这些配套都是将科技城当作一个‘城’来对待的。”

内涵延伸,科技城在“长大” 2003年,25平方公里的科技城启动开发。“产业集聚是科技城发展的重要支撑,目前,科技城已引进企业300多家,主要从事高科技研发。”徐军告诉记者,时至今日,科技城 已经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通过不断提高准入门槛,引进高科技企业,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秉承这一目标,科技城遵循“科技、山水、人文”完美融合的建设理念,正在把昔日落后的偏僻农庄改建成一座“科技伊甸园”,不仅开辟了一片新的发展空间,形成了一个科技创新高地,更重要的是即将崛起一座宜居新城,成为高新区的一大亮点。 大力发展房产,营造城市氛围 将科技城打造为城市副中心,重中之重就是营造城市氛围。所谓“城”,人气、房子、商业必不可少,为此科技城 大力发展房地产,已成为其“核心工作”。据介绍,科技城 今年将投入110个亿,其中房地产开发建设投入占一半。 科技城的房地产开发犹如一匹“黑马”,发展迅猛,受 人瞩目。近两年来,科技城的楼盘由原来指定的人才公寓青山绿庭到MAX未来、万科新都会等多盘并存,物业类型丰富多样;开发商由一家科技城房地产公司到艾维克、永新、万科等品牌大佬争相进驻;楼面价突破5000元/?O、普通公寓房价9000元/?O左右……“如今科技城板块比较热,这说明大家对科技城比较认可。”徐军表示,过高的房价对集聚人

苏州工业园区规划背景

1995年版总体规划图 附件二: 苏州工业园区二三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 划 背 景 ● 区位 1 ● 原规划编制过程 1 ● 规划调整的原因 2 ● 规划调整思路 2 ● 规划调整指导思想及园区发展目标 2 ● 总体布局调整主要内容 2 ● 二三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任务和目标 3 中新合作区总体规划图 5 中新合作区道路交通规划图 6 苏州工业园区二三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 划 背 景 一、 区位 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合作区西距苏州市中心约15公里,东距上海约75公里,包括一区、二区、三区三个组成部分,由西向东顺序展开。本规划的范围为其中二、三两区,位于中新合作区东部。 二、 原总体规划、建设指导详细规划编制过程 1994年—1995年,中新双方合作编制完成《苏州工业园区第二、三区总体规划》,该规划于1995年10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1994—1996年,中新双方合作编制完成了《苏州工业园区二期建设指导详细规划》、《苏州工业园区三期建设指导详细规划—— 初步报告》(二期、三期的用地总范围即为第二区、三区的用地范围,二期用地在二区、三区北部,三期用地在二区、三区南部)。 总体规划、建设指导详细规划与以后陆续编制的重要地区的城市设计、修建性详规等组成了完整的规划系列,对园区建设起到重要指导作用,被实践证明是一个高水平的规划。

1995年版二期建设指导详细规划 1995年版三期建设指导详细规划 三、规划调整的原因 1、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来自周边地区激烈的竞争,促使园区站在新世纪的起点上,重新审视自身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调整其空间发展结构,进一步提升园区综合竞争力。 2、苏州市社会经济发展“十五”计划纲要对园区提出明确的发展目标和要求,促使园区在区域协调和自身功能完善等方面作更深层次的思考。 3、经济快速发展,招商形势迅猛,园区发展面临全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近两年园区土地批租速度明显加快,在项目选址、建设控制等方面极易对规划产生冲击;另一方面,新进项目数量多,投资额高、用地需求大,对园区建设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 4、园区首期建设基本完成,二、三区开发已全面启动,一些近期建设项目逐步明确,急需规划的宏观把握和详细指导。 5、根据《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备忘录》的要求,每5—10年应调整或修订一次规划。 四、规划调整思路 立足宏观背景的思考,在深入分析园区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充分研究园区与城市的协调发展。同时,在对首期规划全面检讨的基础上,调整总体布局规划,进而完善园区的功能结构、交通体系、绿地系统以及基础设施规划等。 五、规划调整指导思想及园区发展目标 1、规划指导思想: 体现“总体框架不变”的原则,反映整体协调的规划思路,坚持空间布局规划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理念,强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突出规划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2、园区发展目标: 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园区 有吴文化底蕴的现代化新城区 有水乡特色的生态化园区 六、总体布局调整主要内容 1、进一步确立园区作为苏州市现代化新城区的功能定位,积极拓展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发展空间,承担起苏州市部分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职能,进而提升园区的国际

苏州科技学院课外学分

校园文化活动实施细则 为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全面提高我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第二课堂作用,按照《苏州科技学院本科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拓展课外学分实施办法》的要求,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一条本细则所指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指全国、省市、学校各级部门、院系以及各级学生组织,面向学生开展的各种演讲、征文、辩论、文艺演出、知识竞赛、文化交流活动及其他课外文化活动,活动的参与者、获奖者均可申请获得本细则所规定的学分; 第二条校园文化活动所设的课外学分根据活动的形式、内容、规模及效果,按以下具体规定申请: 1. 受学校委派,对外代表学校参加全国性演讲、征文、辩论、各种知识竞赛、文艺演出以及各类社团活动等文艺活动者,按以下等次申请学分: (1) 特等奖(金奖)获得者,可申请12个学分(4人以上的集体项目非主力成员加分减半); (2) 一等奖(银奖)获得者,可申请8个学分(4人以上的集体项目非主力成员加分减半); (3) 二等奖(铜奖)获得者,可申请6个学分(4人以上的集体项目非主力成员加分减半); (4) 三等奖获得者,可申请4学分(4人以上的集体项目非主力成员加分减半); (5) 三等奖以下的参赛奖、优胜奖、佳作奖、鼓励奖等获得者,可申请3个学分(4人以上的集体项目非主力成员加分减半); (6)经选拔参赛但未获奖或参与活动组织或演出训练者,可申请2个学分。 2. 受学校委派,对外代表学校参加省、市级演讲、征文、辩论、各种知识竞赛、文艺演出以及各类社团活动等文艺活动者,按以下等次申请学分: (1) 省级特等奖(金奖)获得者可申请8个学分(4人以上的集体项目非主力成员加分减半);市级特等奖(金奖)获得者可申请6个学分(4人以上的集体项目非主力成员加分减半); (2) 省级一等奖(银奖)获得者可申请6个学分(4人以上的集体项目非主力成员加分减半);市级一等奖(银奖)获得者可申请4个学分(4人以上的集体项目非主力成员加分减半); (3) 省级二等奖(铜奖)获得者可申请4个学分(4人以上的集体项目非主力成员加分减半);市级二等奖(铜奖)获得者可申请2个学分(4人以上的集体项目非主力成员加分减半);

住在青山绿水间―――苏州科技城打造自然生态风景线解读

住在青山绿水间———苏州科技城打造自然生态风景线 作为高新区创新发展的高地,转型升级的主战场,苏州科技城在规划建设之初,就要求入驻企业100%高科技的同时,也要求100%的零污染,以让这个科技新城无愧于“绿色生态新城”的称号,以求科技、山水、人文的完美和谐共生。 从自身的建设来讲,科技城遵循“科技、山水、人文”完美融合的建设理念。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设有融合山水特色的生态休闲区这一特色功能区,旨在实现“城区园林化、开发园区化、产业生态化、环境自然化”景象,别具匠心的打造,建设了独具苏州特色的综合性科技城、山水生态城和科技文化城。 在环境上,苏州科技城作为青山掩映下的科技新城名副其实。东临“城市绿肺”之称的巍峨大阳山国家森林公园,南接素称“花果山”的玉屏山生态园,西面太湖,山水相映,郁郁葱葱,花鸟虫鱼,宛若世外桃源。另外,科技城更在城市内的环境建设上投入了巨资,建设40万平方米诺贝尔湖休闲景观区、彩石湖景区、5公里绿色生态文化走廊,区域内生态绿地、水域及自然山体覆盖率达到40%以上。 去过科技城的人都知道,一条太湖大道将科技城与苏州市区和太湖连为一体,除了不可多得的太湖资源,科技城本身的山水环境也非常好,东面有大阳山、科技城内部有青山、五龙山各种山体;浒光运河从南到北穿过科技城。另外,太湖大道北侧,科技城中央配套区,还有一个总占地600多亩的人工湖———诺贝尔湖。真山真水赋予了这里极佳的生态环境。 太湖大道景观长廊 东起建林路、西至纵四路,总投资约4亿元的太湖大道景观绿化已基本成形。在全长约11.5公里的道路两边,既有现代气息浓郁的高科技企业,也有芦苇荡、水体、山体、苗圃等自然景致,景观绿化部门依据不同路段的区域特色,制定了因地制宜的布景规划。通过将乔、灌、草不同植物交错种植,落叶及常绿树种的有机结合,有色植物的艺术穿插,植物季相、色相的变化,营造密林、疏林、草坡、缀花草坪等

《苏州科技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动态更新》公示

精心整理 《苏州科技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动态更新》公示 为推动苏州高新区转型发展,实现“真山真水新天堂”的发展目标,践行科技城“科字当头、生态优先、民生为本”的建设理念,特开展《苏州科技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动态更新》的编制。规划在法定要求基础上,提出产业提质增效、自主创新发展、民生设施优化、支撑系统完善、城市设计提升以及智慧生态建设等重要事项,全面引导新形势背景下苏州科技城规划建设。 本次规划于2016年4月份启动,现对该规划成果进行网上公示,公示时间为2016年9月21日——一、 26.96二、 区。 三、 2198.59四、 城市特质的具体表现,是科技城重要的生态公园。围绕诺贝尔湖和五龙山设置文化商业和休闲游憩等功能,打造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为科技创新和人才集聚创造优质空间环境。位于五龙山及锦峰山之间的智慧核,充分利用现有自然资源及产业空间优势,打造以创智、创新为主体的智慧引擎,提升科技城未来创新动力。 “两轴”:包括沿太湖大道的城市发展轴和纵向的中心景观轴。 太湖大道城市发展轴:高新区未来“T ”型城市空间发展轴的主轴之一、未来高新区城市发展的活力之轴,是高新区西向太湖的窗口,也是科技城对外联系及展示的重要界面。 中心景观轴:科技城内部纵向的景观轴,南北向联系五龙山绿核、中心科技商务区、诺贝尔湖

蓝核等,是科技城创新、生态、活力、宜居等主题的集中展现。 “四区”:高新技术产业区、研创服务区、中心科技商务区和科技创新区。 “多片”:多个居住片区。 五、各类建设用地 1、建设用地 ①城市建设用地 在规划范围内,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2198.59公顷。其中,规划居住用地面积为321.04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为14.63%;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184.58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 公顷, 规划绿 2 332.19 六、 1 1号线或2 2 (1 (2)主干路 “三横四纵”主干路结构,“三横”为秦岭路、青城山路和玉屏路;“四纵”为嘉陵江路、龙山路、天佑路和锦峰路。红线宽度为40—60米。 (3)次干路 次干路主要承担各功能片区内部的交通,兼有交通性和生活性功能,发挥交通集散作用。红线宽度为24—54米。 (4)支路 支路是次干路与街坊内部道路的连接线,红线宽度为8—24米。

新版苏州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专硕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在很多年之前我从来不认为学习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那个时候我混迹于人群之中,跟大多数的人一样,做着这个时代青少年该做的事情,一切都井井有条,只不过,我不知做这些是为了什么,只因大家都这样做,所以我只是随众而已,虽然考上了一个不错的大学,但,我的人生目标一直以来都比较混乱。 但是后来,对世界有了进一步了解之后,我忽而发现,自己真的不过是这浩渺宇宙中的苍茫一粟,而我自身的存在可能根本不能由我自己来把握。认识到个体的渺小之后,忽然有了争夺自己命运主导权的想法。所以走到这个阶段,我选择了考研,考研只不过是万千道路中的一条。不过我认为这是一条比较稳妥且便捷的道路。 而事到如今,我觉得我的选择是正确的,时隔一年之久,我终于涅槃重生得到了自己心仪院校抛来的橄榄枝。自此之后也算是有了自己的方向,终于不再浑浑噩噩,不再在时代的浪潮中随波逐流。 而这一年的时间对于像我这样一个懒惰、闲散的人来讲实在是太漫长、太难熬了。这期间我甚至想过不如放弃吧,得过且过又怎样呢,还不是一样活着。可是最终,我内心对于自身价值探索的念头还是占了上峰。我庆幸自己居然会有这样的觉悟,真是不枉我活了二十多个春秋。 在此写下我这一年来的心酸泪水供大家闲来翻阅,当然最重要的是,干货满满,包括备考经验,复习方法,复习资料,面试经验等等。所以篇幅会比较长,还望大家耐心读完,结尾处会附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希望会对各位有所帮助,也不枉我码了这么多字吧。 苏州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专硕的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811)环境学概论

(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812)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811)环境学概论参考书目: 《环境学》左玉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812)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参考书目: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四版)周群英、高廷耀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关于英语复习的一些小方法 英语就是平时一定要做真题,把真题阅读里面不会的单词查出来,总结到笔记上,背诵单词,在考试之前,可以不用大块的时间,但一定要每天都看最起码2小时英语,把英语当做日常的任务,真题一定要做,而且单词要背熟,我在考试之前背了3遍的考研单词,作文可以背诵一些好词好句,在考场灵活运用。 我从开始准备考试起每天要背单词,不要一直往后背,可以第二天复习前一天背的然后再往下走。我买的木糖英语单词闪电版,这本书我觉得好的一点是,每一页底下都有这一页的单词回顾,方便第二天复习,我大概每天背两个单元。 如果开始备考的早的话真题可以先放一放,因为数量比较少很宝贵,可以先阅读模拟题或者经济学人之类,不用做题,每天认真阅读两篇即可。我大概是八月份左右月份英语开始做的真题,开始的时候每天两三篇阅读,做完之后认真对答案和看错题找正确答案的思路,把有价值的句子和陌生单词都记下来弄懂背过。没有停下一直在背,把之前背过但是后来看没有印象的单词(这些单词之前已经标记过了)再过一遍。 在做完阅读真题之后,后面开始做真题套卷,这时候可以买一本新的真题,防止自己之前做题的想法干扰自己。我听同学们的买的《木糖英语真题手译》,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图及空间布局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图及空间布局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简介: 苏州工业园区于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实施启动,行政区划面积27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下辖四个街道,常住人口约76.2万。目前,园区以占苏州市3.4%的土地、5.2%的人口创造了15%左右的经济总量,并连续多年名列“中国城市最具竞争力开发区”排序榜首,综合发展指数位居国家级开发区第二位,在国家级高新区排名居全省第一位。 工业园区建设规划: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响应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相关要求,立足苏州工业园区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资源环境特点,以现代化发展为引领,已发展方式转型为途径,提升苏州工业园区发展能级,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引导园区建设成为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高科技园区和创新型、生态型、幸福型综合商务城区。2012年8月起,苏州工业园区启动了《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2030)》编制工作,目前为止,规划总体出炉。

1. 空间布局涉及娄葑、斜塘、胜浦和唯亭街道四片 在布局结构上:规划形成“双核多心十字轴、四片多区异彩呈”的空间结构。 双核:湖西CBD、湖东CWD围绕金鸡湖合力发展,形成园区城市核心区。 多心:结合城际轨道站点、城市轨道站点、功能区中心形成三副多点的中心空间。 十字轴:结合各功能片区中心分布,沿东西向城市轨道线和南北向城市公交走廊,形成十字型发展轴,加强周边地区与中心区的联系。 四片多区:包括娄葑、斜塘、胜浦和唯亭街道四片,每片结合功能又划分为若干片区。 2. 中心体系规划“两主、三副、八心、多点”的中心体系结构 “两主”即两个城市级中心,包括苏州市中央商务区(CBD)、苏州东部新城中央商业文化区(CWD)和白糖生态综合功能区。 “三副”即三个城市级副中心,即城铁综合商务区、月亮湾商务区和国际商务区。 “八心”即八个片区中心。包括唯亭街道片区中心(3个)、娄葑街道片区中心(1个)、斜塘生活区中心、车坊生活区中心、科教创新区片区中心和胜浦生活区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