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张家界市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永定区2018年秋季七年级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一、积累运用(22分)

1.下列词语中字音全都对

....的一项是()。(2分)

A.黄晕.(yùn ) 粗犷.(ɡuǎnɡ) 吝.啬(lìn) 咄咄

..逼人(duō) B.发髻.(jì) 酝.酿(yùn) 莅.(wèi)临人声鼎.沸(dǐnɡ)

C.澄.清(dènɡ)徘徊.(huái)诀.别(jué)疲倦不堪.(kān)

D.侍.弄(sì)嗅.觉(xiù)抖擞.(sǒu)截.(jié)然不同

2.下列词语中字形无误

....的一项是()。(2分)

A.瘫痪絮叨倜傥不求胜解

B.绿茵茵姊妹匿笑各得其所

C.搓捻奥密和蔼恍然大悟

D . 倘若争执确凿人迹憾至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

....的一项是()。(2分)

A.(鸟儿)卖弄

..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展示)

B.那么清亮

..,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透明清亮)

C.轻捷

..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轻快敏捷)

D.我用这种不求甚解

....的方式,学会了很多单词。(不用掌握)

....

A.读《济南的冬天》,你会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爱山水、爱生活的情感。

B.冬天的张家界是一个温情的季节。

C.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今年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D.李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我这次单元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7.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史铁生,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散文《我与地坛》。

B.冰心,原名谢婉莹,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

C.《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由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

D.老舍,原名舒庆春,北京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8.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3分)

你班将召开一次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参与其中:

9.默写。(5分,每空1分)

(1),洪波涌起。(《观沧海》曹操)

(2)我寄愁心与明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3)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诗中能体现发展就是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句子是:,。

(4)枯藤老树昏鸦。(《天净沙·秋思》冯致远)

二、阅读(38分)

(一)阅读《论语》节选,完成10-13题。(12分)

《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②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③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④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⑤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0.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每空1分)

(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2)人不堪.其忧堪:

(3)饭.疏食,饮水饭:(4)择其善者

..而从之善者: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12.第③④则,作者的主张是。(2分)13.《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成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如“温故知新”“诲人不倦”,你还知道哪些?请你分享两个。(2分)

(二)阅读《春》选段,完成14—16题。(9分)

春(节选)

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

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②“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③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4.选文向我们描述了春天的三幅图景,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3分)

15.想象下列各句描绘的情景,说说加点语句的表达效果。(4分)

(1)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着你。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

..

16.“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三个分句的语序可否颠倒?为什么?(2分)

(三)阅读《五猖会(节选)》,完成17—20题。(9分)

五猖会(节选)

鲁迅

①孩子们所盼望的,过年过节之外,大概要数迎神赛会的时候了。

②现在看看《陶庵梦忆》,觉得那时的赛会,真是豪奢极了,虽然明人的文章,怕难免有些夸大。因为祷雨而迎龙王,现在也还有的,但办法却已经很简单,不过是十多人盘旋着一条龙,以及村童们扮些海鬼。那时却还要扮故事,而且实在奇拔得可观。他记扮《水浒传》中人物云:“……于是分头四出,寻黑矮汉,寻梢长大汉,寻头陀,寻胖大和尚,寻茁壮妇人,寻姣长妇人,寻青面,寻歪头,寻赤须,寻美髯,寻黑大汉,寻赤脸长须。大索城中;无,则之郭,之村,之山僻,之邻府州县。用重价聘之,得三十六人,梁山泊好汉,个个呵活,臻臻至至,人马称娖而行……”这样的白描的活古人,谁能不动一看的雅兴呢?可惜这种盛举,早已和明社一同消灭了。

③赛会虽然不像现在上海的旗袍,北京的谈国事,为当局所禁止,然而妇孺们是不许看的,读书人即所谓士子,也大抵不肯赶去看。只有游手好闲的闲人,这才跑到庙前或衙门前去看热闹;我关于赛会的知识,多半是从他们的叙述上得来的,并非考据家所贵重的“眼学”。然而记得有一回,也亲见过较盛的赛会。开首是一个孩子骑马先来,称为“塘报”;过了许久,“高照”到了,长竹竿揭起一条很长的旗,一个汗流浃背的胖大汉用两手托着;他高兴的时候,就肯将竿头放在头顶或牙齿上,甚而至于鼻尖。其次是所谓“高跷”、“抬阁”、“马头”了;还有扮犯人的,红衣枷锁,内中也有孩子。我那

时觉得这些都是有光荣的事业,与闻其事的即全是大有运气的人,——大概羡慕他们的出风头罢。我想,我为什么不生一场重病,使我的母亲也好到庙里去许下一个“扮犯人”的心愿的呢?……然而我到现在终于没有和赛会发生关系过。

18.第②段作者写童年时看迎神赛会与张岱记载的明人赛会很不一样,文章用了两个二字词语对此进行了对比介绍,请写出这两个二字词语。(2分)

19.读完全文,你认为第③段中划线句子应该如何理解?(2分)

20.某班在组织阅读鲁迅的《朝花夕拾》时,展开了专题探究活动,有的探究“鲁迅的童年”,有的探究“鲁迅笔下的人物”,假如你探究的是《朝花夕拾》的“艺术特色”,请仿照下例再写一条。(3分)

示例:把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如描写百草园的景致,绘声绘色,令人神往。

(四)阅读《散步》,完成21—24题。(8分)

散步

龙应台

①回屏东看母亲之前,家萱过边境来访。细致的她照例带了礼物。一个盒子上写着“极品燕窝”,我打开看一下,黑溜溜的一片,看不懂。只认得盛在瓷碗里头加了冰糖的白糊糊又香又甜的燕窝。不过,家萱当然是送给母亲吃的,我不需操心。

②她又拿出一个圆筒,像是藏画的。一卷纸拿出来,然后一张一张摊开,她说:“我印得多了,想想也许你妈可以用。”

③海报大小的白纸,印着体积很大、油墨很浓的毛笔字,每一张都是两三行,内容大同小异:

最亲爱的妈妈:

我们都是您含辛茹苦培养大的。

我们感念您。

我们承诺:您所有的需要,都由我们承担。

请您放心。相信我们对您的深爱。

您的孩子:家萱家齐家仁

④我看着家萱,忍不住笑。上一回,我们在交换“妈妈笔记”时,她说到八十岁的母亲在安养院里如何如何地焦虑自己没钱,怀疑自己被儿女遗弃,而且一转身就忘记儿女刚刚来探视过而老是抱怨孩子们不记得她。我拿出自己“制造”的各种银行证明、抚养保证书,每一个证明都有拳头大的字,红糊糊、官气赫赫的印章,每一张都有一时的“安心”作用。没想到家萱进步神速,已经有了独家的海报!

⑤“是啊,”她笑着说,“我用海报把她房间的墙壁贴得满满的。她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可以一张一张读,每一张我们姐弟都给签了名。”“有效吗?”我问。她点头,“还真有效,她读了就安心。”“你拿回屏东,贴在你妈房里吧。”

⑥她的笑容,怎么看都是苦的。我也发现,她的白发不知何时也多了。

⑦我把这些海报一张一张拾起,一张一张叠好,卷起,然后小心地塞回圆筒。摇摇头,“妈妈又过了那个阶段了。她已经忘了字了。我写的银行证明,现在她也看不懂了。”

⑧回到屏东,春节的爆竹在冷过头的冬天,有一下没一下的,凉凉的,仿佛浸在水缸里的酸菜。陪母亲卧床,她却终夜不眠。窗帘拉上,灭了大灯,她的两眼晶亮,瞪着空蒙蒙的黑夜,好像瞪着一个黑色的可以触摸的实体。她伸出手,在空中捏取我看不见的东西。她呼唤我的小名,要我快起床去赶校车,不要迟到了,便当已经准备好。她说隔壁的张某某不是个东西,欠了钱怎么也不还。她问,怎么你爸爸还没回家,不是说理了发就马上回来吗?

⑨我到厨房拿热牛奶给她喝。她不喝。我抚摸她的手,拍她的肩膀,像哄一个婴儿,但是她安静了一会儿又开始躁动。我不断地把她冰冷的手臂放回被窝里,她又固执地将我推开。我把大灯打开,她的幻觉消失,灯一灭,她又回到四十年前既近又远、且真且假的彷徨迷乱世界。

⑩大年初三,二○○八年的深夜,若是从外宇宙看过来,这间房里的灯亮了又暗,暗了又亮,一整夜。清晨四时,我下了床,光脚踩在冰冷的地板上,说:“妈,既然这样,我们干脆出去散步吧。”帮她穿上最暖的衣服,围上围巾,然后牵着她的手,出了门。

?冬夜的街,很黑,犬吠声自远处幽幽传来,听起来像低声呜咽,在解释一个说不清的痛处。

?路底有一家灯火通明的永和豆浆店,我对她说:“走吧,我带你去吃你家乡浙江淳安的豆浆。”她从梦魇中醒来,乖顺地点头,任我牵着她的手,慢慢走。空荡荡的街,只有我,和那生了我的女人。(选自龙应台《目送》,有删改) 【注】龙应台:台湾著名女作家。文中家萱是她的好友。

21.“我”和家萱对因年迈而失智的母亲的照顾,有什么相似的做法?阅读②~⑦节,概括回答。(2分)

22.比较下列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甲句在表达上的好处。(3分) 甲我把这些海报一张一张拾起,一张一张叠好,卷起,然后小心地塞回圆筒。

乙我把这些海报一张张拾起,一张张叠好,卷起,然后塞回圆筒。

23.说说文章为什么取题为《散步》。如果换一个角度另拟一个题目,你会以什么为题?

(3分)

三、作文(40分)

24.我们每个人都在家庭的怀抱中生活、成长。家人的关怀和照顾、理解支持,都给我们无尽的勇气与力量。在你的生活中,曾有过什么事情,让你深切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

请以《我们是一家人》为题,写一篇作文。

永定区2018年秋季七年级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

1.A, 2.B, 3.D,4.尊君、家君,5.略,6.A,7.D,8.略9.(1)秋风萧瑟,(2)随君直到夜郎西,(3)海日生残度夜,江春入旧年,(4)小桥流水人家。

二、阅读

10.(1)诚信(2)能忍受(3)吃(4)好的方面,优点

11.(1)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2)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12.乐在其中,安贫乐道。

13.略

14.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

15.(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蜜蜂人格化,不仅写出了蜜蜂的声音,而且写出了春天万物生机勃勃的情态。

(2)运用拟人、引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春风轻柔、温暖的特点。16.不能颠倒,因三个比喻分别对应前文的“桃树、杏树、梨树”,以及后面授机宜“桃儿、杏儿、梨儿”

17.略,

18.豪奢,简单,

19.这句话非常符合孩子的心理,写出了“我”特别渴望看赛会,希望参与到赛会中去的心理

20.能写出要点可。

(1)常用对比手法。如《五猖会》写了我前后心境的对比;《无常》通过无常这个“鬼”

和现实中的“人”对比;《狗?猫?鼠》作者对小隐鼠的爱和对猫的强烈憎恨形成了

鲜明的对比。

(2)在对往事深情的回忆时,时不时插入一些对现实的议论,显示了鲁迅先生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如《狗?猫?鼠》一文既有作者对童年时拥有过的一只可爱

的小隐鼠的深情回忆,又有对祖母讲述的民间故事生动的记叙,同时揭示了现

实中那些像极了“猫”的正人君子的真实面目。

(3)善于写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小见大。如在《无常》中,从无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实中,作者既写出了无常富于人情味的特点。(4)多用反讽手法。表面上

很冷静地叙述事件的始末,其实是反话正说,如在《父亲》中,对庸医的行医

过程细细道来,没有正面指责与讽刺,但字里行间处处蕴含着作者激愤的批判

和讽刺。

21.“我”和家萱都制作了让自己母亲“安心”的各种证明。

22.甲句“一张一张.小心地”这些词,使描写更细腻,更能表达“我”的理解、无奈等复杂心理。(大意写出即可)

23.略

24.(3分)示例:本文不仅表达了人们感同身受的对至亲的爱,也有作者对母亲的生命逐渐走向衰老引发的思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