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管的历史与发展

合集下载

空管系统发展历程简述

空管系统发展历程简述

空管系统发展历程简述空管系统(Air Traffic Control System,简称ATC)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航空业的诞生。

本文将按照时间顺序简要概述ATC系统的发展历程。

20世纪初,当航空交通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交通方式时,国家开始意识到需要一个系统来管理和监控空中交通。

1913年,美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空中交通控制组织——空中交通管制委员会(ATCC)。

该组织采用人工方式通过无线电通信来协调飞机的航行。

到了1920年代,随着飞机数量的快速增长,人工监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航空业的需求。

因此,出现了一种叫做雷达的新技术。

雷达能够用无线电波监测目标物体的位置和速度,为空管系统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1930年代,英国率先开始使用雷达用于空中交通管制。

随着空中交通的不断发展,国际民航组织(ICAO)成立于1944年,其目标是协调各国的航空安全和空管系统的发展。

ICAO在空管系统的标准化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各国按照ICAO的标准逐步建立了自己的空管系统。

到了20世纪50年代,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空管系统的管理和监控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计算机能够处理更多的数据,提供更准确和及时的空中交通信息,从而帮助控制员更好地完成工作。

1960年代,英国引入了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辅助空中交通控制系统(CADCS)。

这个系统能够自动提供飞机的位置和高度,辅助控制员进行空管工作。

20世纪70年代,卫星导航技术的应用使得空管系统的监控能力又有了质的飞跃。

卫星导航系统能够提供更准确和可靠的飞机位置信息,使得空管系统的管理更加高效和安全。

到了21世纪,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空管系统的改进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无线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控制员可以远程和飞机通信,无需通过语音或无线电。

而且,现代化的空管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天气状况,提前警示飞机和控制员风险。

总的来说,空管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从人工到机械化再到电子化的过程。

从无线电通信到雷达监控再到卫星导航,各种技术的应用和进步都极大地提升了空管系统的管理和监控能力。

空中交通管理

空中交通管理
航空器的飞行应当事先向空中交通管制单位 提出飞行预报申请,未经批准的飞行预报不得执 行。 新型航空器首次投入航班飞行前,航空器的 经营人、所有人应当向空中交通管制单位提供航 空器的有关性能数据。 航空器的经营人、所有人或者航空器驾驶 员,应当于飞行实施前一日15时前,向当地机 场空中交通服务报告室提交飞行预报申请。 抢险救灾等紧急飞行任务,可以不受此限制 随时申请,但应当在得到批准后,方可执行。
谢谢大家!
空管发展简史
灯光和信号弹时代; 20世纪30年代美国采用无 线电管制、目视飞行向仪表 飞行过渡; 1935年随着飞行流量的增 大,航线管制应运而生;

空中交通管制发展状况



我国空中交通管制体制基本是军事管制 体制,但在民用航路上实施由民航总局 统一管制的空中交通管制体制。 20世纪60年代,规定一切飞行由空军 统一实施管制,由各航空部门分别实施 指挥 我国民航空管系统下属44个地区空管 局、空管分局(站)共有一线各类管制 人员共4309人(区调、塔台、进近、 站管调等)
(二)飞行情报服务

飞行情报服务的任务是 向飞行中的航空器提供 有助于安全和有效地实 施飞行的建议和情报。
(三)告警服务

告警服务的任务是向有关 组织发出需要搜寻援救航 空器的通知,并根据需要 协助该组织或协调该项工 作的进行。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
〔管理机构〕民用航空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实行统一管 理,分级实施。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空中交通 运行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全国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实施 工作。全国飞行流量管理机构分为民航总局飞行流 量管理单位和地区管理局飞行流量管理单位两级。 〔管理的原则、目的〕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应当有效地 利用民用航空资源,平衡空中交通需求和空中交通 管制系统容量,促进空中交通安全、有序、快捷地 运行。 〔流量管理的内容〕空中交通流量管理是对飞行计划、 飞行时刻、飞行路径、飞行间隔的预先和实时的安 排及调整。

民航概论第1章 发展史

民航概论第1章 发展史
通用航空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
通用航空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
四、民航系统的组成
政府部门 民航企业 民航机场 参与通用航空各种活动的个人和企事业单位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中国民用航空管理机构
交通运输部
中国民用航空局
东北地区 华北地区 华东地区 中南地区 西北地区 西南地区 新疆地区 管理局 管理局 管理局 管理局 管理局 管理局 管理局
2. 紧跟新的方法、新的技术的发展;
课程总括
学习《民航概论》的目的
➢ 全面了解民航系统的总体情况,以及发展中的 问题、限制、前景和挑战
➢ 掌握民航各部门基本知识 ➢ 树立全局观点 ➢ 培养民航意识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民航在航空工业中的位置
1.航空制造业
航班 ➢ 1961年,第一次劫机事件。一名男子在美国劫持了Miami
飞往Key West航线上的一架飞机,并迫使它降在古巴
第一章 总论 第三节 民航史
1970-2007 全球旅客运输量
第一章 总论 第三节 民航史
二、中国民航史
旧中国时期(1920—1949) 1909冯如研制试飞成功了一架飞机 1910北京南苑也研制成功了一架飞机 1918年,北洋政府设立航空事务处 1920年北洋政府开通了北京—天津航线 1928-29开通了上海—南京航线 1930年成立了中国航空公司 1931年成立了欧亚航空公司 1933年成立了西南航空公司 1936年开通了广州—河内的第一条国际航线 1937年-1945年 抗战时期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Nhomakorabea基本概念
航空公司
油料公司

空管系统发展历程简述

空管系统发展历程简述

空管系统发展历程简述空管系统,即空中交通管制系统,是指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和协调措施保障航空交通安全和运行效率的系统。

空管系统的发展历程可以简要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手工空管阶段。

在航空交通刚刚出现的初期,空管系统的工作主要依靠人工操作和面对面的沟通。

空管员通过肉眼观察飞行器的位置和高度,手动指挥航空器的起飞和降落,确保航空交通的安全进行。

第二阶段是雷达空管阶段。

随着雷达技术的发展,空管系统开始应用雷达设备来监控航空器的位置和运行情况。

雷达技术使空管员能够更准确地了解航空器的动态信息,提供有效的引导和控制。

这一阶段的空管系统大大提高了空中交通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

第三阶段是通信、导航和监视(CNS)系统的引入。

随着无线通信、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和自动侦测设备的发展,空管系统逐渐出现了探测距离更远、精度更高的监视设备和先进的导航工具。

这使得空管员能够更好地掌握航空器的准确位置和动态信息,提前预警和避免潜在的冲突。

CNS系统的引入进一步提高了空管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第四阶段是自动化空管阶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空管系统逐渐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

计算机系统通过复杂的算法和模型对航空器进行自动分流、冲突避免和路径优化等控制操作,减轻了空管员的负担,提高了航空交通的安全和效率。

自动化空管系统的引入使得空管业务的处理速度和准确性大幅提高。

第五阶段是未来空管系统的展望。

如今,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无人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的空管系统将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和自适应。

预计未来空管系统将能够更好地适应航空业的快速增长,处理更大规模的航空交通,同时提供更高水平的安全保障和个性化服务。

航空安全管理

航空安全管理

机场安全管理 空中交通管理
航空材料安全:选用高质量、经过严格 检测的材料,确保航空器的制造质量, 降低因材料缺陷引发的安全风险。
航空电子与导航安全管理
2023
PART 05
航空安全风险控制
REPORTING
人为因素风险控制
飞行员技能与培训
确保飞行员具备足够的技能和知识,定期进行复 训和考核,以应对紧急情况和复杂气象条件。
航空安全管理的历史与发展
早期的航空安全管理主要关注飞行员的培训和航空器的适航性,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管理的进步,航空 安全管理逐渐涉及到飞行运营、机场管理、空中交通管理等多个方面。
国际民航组织(ICAO)在航空安全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制定了一系列国际标准和建议措施,促 进了全球航空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02
评估风险等级
03
制定应对措施
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 度,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等级评 估。
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制定相应 的预防和应对措施,降低风险对 航空安全的影响。
安全计划制定
制定安全目标
明确航空安全管理的总体目标和具体指标,为安全管理提供方向 和依据。
制定安全策略
根据安全目标,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策略,包括人员培训、设备维 护、应急预案等方面。
制定安全程序
针对飞行、机场、空管等各个环节,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程序和规 范,确保工作人员按照标准执行。
安全培训
培训需求分析
01
根据岗位需求和人员素质要求,分析培训需求,确定培训内容
和方式。培训计划制定02根据培训需求分析结果,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包括培训课程
、时间安排、师资力量等。
培训实施与效果评估
飞机部件老化、维护不当等原因 可能导致机械故障。

美国空管简介

美国空管简介

美国空管简介作者:房师俭刘玉杰来源:《商情》2010年第25期[摘要]本文从美国空管发展简史入手,对美国空管发展现状以及先进的空管技术和完善的设施建设进行了简要介绍。

重点对FAA(联邦航空局)自1998年至2015年的三阶段实施的长期发展计划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美国空管设施建设一、美国空管发展简史美国在空中交通管制体制方面的改革大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58年以前,全国分为民航和军航2个系统,分别实行管制。

当时,为协调军民航在空中交通管制方面的关系,设立了航空协调委员会。

第二阶段是1958年以后,经美国国会通过并经总统批准,设立了联邦航空局(FAA),国会指令该局经营和维持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和法律,并管理国家空域。

美国的空中交通由FAA实施统一管制。

FAA平时吏属于运输部,战时划归国防部。

FAA成立后,开始研究并建立国家空域系统,不断扩建机场、增加跑到、开辟新航路,迅速增加空域系统的容量,为美国的航空运输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美国空管发展现状目前,美国空管分为三级管制。

FAA和军航分别设立进近管制中心和塔台管制中心,在特定情况下,军航机场的塔台和管制设备也可以由FAA建设和管理。

无论是军航还是民航,管制程序和标准都是一样的。

FAA设有空管系统指挥中心1个,航路管制中心21个,终端进近管制中心242个,塔台管制中心463个,飞行服务站175个。

FAA负责管理国家空域,但无所有权,作为国家空域资源管理者,必须与国防部(DOD)密切联系与合作,时刻保持良好的协调关系。

FAA和军航各级均有密切合作和协调的制度。

FAA对空域的划分需充分听取军民航各方的意见,并制定使用原则。

为了保证军队的需要,划设了特殊用途空域,并要求各级管制部门充分考虑国防的需要。

美国空管系统和国土防空系统虽然是两个独立的系统,但关系密切。

另外,美国总统规定,FAA要保持适当的应变能力,在战时由国防部接管,成为国防部的一个职能部门,利用现有的空管手段,全力支持国防部和指定的军事部门。

民航基础知识课件第一章

民航基础知识课件第一章
构,装有自动驾驶 装置,起落架可以收放,机上装有 两台功率为410千瓦的发动机
1939年—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这6年的战争中, 航空技术取得了飞跃发展,对战争的胜负起了很大的作 用,特别是战争后期喷气飞机的出现,飞机在战争中被 大量使用,为以后民航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飞机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带来民航业的兴旺发展
7、高速发展时期(2005——至今)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民航 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中国民航平均增长速度17.6% 。 2011年,中国民航运输总量达到573亿吨公里 ,旅客运 输量达到2.93亿人次,货邮运输量达到557.5万吨。北京 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达7868万人次,稳居全球第二位,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达115.8万吨,居全球第三 位。
一、最早的飞行器
中国人自古以来有了四大发明(造纸、火药、指南针、 活字印刷术),文明古国在航空方面也有了许多前奏。 4000多年前,我们祖先已经在实际生活中使用了空气 动力制作了木船上的帆和舵,以及风扇、风车等。 2000多年前,(2100多年前)中国出现了风筝,它也 是世界上第一种重于空气的飞行器,并且已得到世界的 公认。
1958年开始的民用喷气时代是民航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标志着民航进入了全球大众化运输的新时代。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1958年民用航空经历 了恢复和大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民用航空发展的特点: 国际航空迅速发展,机场和航路网等基础设施大量兴建, 直升机进入民航服务,喷气民用飞机的研制进入试用阶 段。
三、中国航空业的发展
1、创建时期(1949-1957)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民航事业 迈向了新起点。1949年11月2日,中国民用航空局成立, 从此开始了中国民航业发展的新篇章。

浅析空中交通管制的发展

浅析空中交通管制的发展

浅析空中交通管制的进展空中交通的问题就是随着其自身的形成和秘籍过程,飞机飞行从无序自由飞行进展到有序的管制飞行,这些出现的都是人为设置了很多自我约束。

而这种约束是飞机飞行群体中安全保障中必需的。

从牺牲个体中的自由来换得群体的共同安全的一种进步。

但是这种管制的措施,使空中交通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把飞机放到了一个很有限度的划定好的飞行航道上。

空中交通管制的进展最早的空中交通是飞机靠地标领航和目视飞行实行的,其中只有在天气比较好,并沿着铁路线和江河等地标来做低空实行飞行;机场上没有是这陆空通信、风斗和丁字布,仅仅靠着信号灯、型号单和旗帜来联系;而气象则是利用气压计、风标、温度计等等来实行目测天气。

平面通信则是由短波电报来传递飞行的计划、动态和气象报告。

20世纪30年代,空中交通逐步的建立起来短波通信网络,同时还开始建设陆空通信网络,到40年代时空中交通才开始使用语音的陆空通信。

同时出现了自动定向机,俗称无线电全罗盘。

机场上还设置了简易的塔台,用望远镜来观察飞机,再通过陆空话音通信来操纵飞机降落。

机场上的设施和航路沿途的设施都是处于飞机航行的保障系统。

空中交通从战术管制到战略治理的前途2001年NASA则对自由飞行的概念航路飞行再一次提出了分布式的地/空交通上的治理,简称DAG-TM,所谓的分布式就是把飞行的决策因素分布在空中交通治理部门或者AOC(航空公司的服务部门)和驾驶舱的ATC,构成了一个三角决策结构。

2001年又对空中交通的防撞策略实行了相对应的仿真研究,知其中主要是对传统的地面管制员的集中式间隔管制和驾驶员自由飞行的自主间隔保障实行比较,结论就是非集式驾驶员自主间隔保障在空中交通密度阈值使采纳的是瞻前策略避让,这样就能够幸免连锁冲突现象发生,系统也是稳定的。

2002年对下一代操纵交通管制系统提出了自动化空域概念,它是完全的靠地面双余度计算机系统实行防撞和间隔的传达指令系统。

在同一年当中,还提出了一个支持自由飞行的地面治理系统无扇区ATM的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有关法律和法规
Civil Aviation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中华人民共和 国民用航空法)
General Flight Rule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中华 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
的领导下,由空军负责实施全国的飞行管制,军用飞 机由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实施指挥,民用飞行和外航飞 行由民航实施指挥。
国家空管委统一领导
军队空管体制
民航空管体制
空管机构的设置
2007年改革之后,我国民航空管行业业务管理体 系从上至下为:
总局空管局 地区空管局 空管分局
空管
1 1 1
设备
1 1 1
气象
1 1 1
Communication(通信) “See and be seen”
Flag and gun (信号旗和信号灯)
1930年 2月,克利夫机场开始使用无线电空中交通指挥塔
Surveillance (监视) maps and blackboards, mental calculation , flight progress strips (FPS)
最早关注空中交通管制的是国土面积相对较小的欧洲诸 国。在1919年的凡尔赛和平大会上,一个名称为ICAN的 空中交通国际组织诞生了,并制定了最早的空中航行规 则——“空中守则”。
由于ICAN是当时唯一与飞行有关的国际性组织,绝大多 数拥有飞机的 欧洲国家不但参加了这一组织,而且在他 们的飞行活动中都开始执行这一 规定。
空管机构的设置
民航 空管局
华北地区 东北地区 华东地区 中南地区 西南地区 西北地区 新 疆 空 管
空管局
空管局
空管局
空管局
空管局
空管局 局
河北、山
西、天津 、内蒙古 4个空管
分局
呼伦贝尔 空管站
海南、河
南、湖北 、湖南、 广西、广 东6个空 管分局
桂林、湛
江、深圳 、三亚、 汕头、珠 海6个空 中交通管
空中交通服务




空中理
空中交通管制服务 飞行情报服务 告警服务
问题——空管的“广义”与“狭义”之分?
目前,行业内普遍认为空管广义的涵义为空 中交通管理(ATM,Air Traffic Management),包括空中交通服务(ATS, Air Traffic Services),空域管理(ASM, Airspace Management)和空中交通流量管理 (ATFM, Air Traffic Flow Management)。
Rules for China Civil Aviation Air traffic Management(CCAR-93TMR4)(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 则)
法行 律政
法 规
规规 章范
性 文 件
1.4 国际相关组织与机构介绍
ICAO: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
——国际民航组织ICAO
空中交通管理是有效地维护和促进空中交通 安全,维护空中交通秩序,保障空中交通畅通, 其内容主要包括空中交通服务、空中交通流量管 理和空域管理。
——《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
其目的是有效地维护和促进空中交通安 全,维护空中交通秩序,保障空中交通 畅通
空中交通管理由地面部分和空中部分组 成,两者都是为了保证在飞行各个阶段 中飞机的飞行安全和运行效率
第一步,在京广深航路上进行统一管制服务的试点;
第二步,实现民航对全国航路、航线上的运输机提供统一的管制 服务;
第三步,实现国家统一空中交通管制。
1994年民航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的成立标志着空管体制改 革的开始。
此次空管体制改革将原各机构的空中交通管理业务(包括航 行管制、航行情报、通信导航、气象保证等)相对分立出来, 组建相对独立的民航空中交通管理系统。
空中交通管理的空地部分要相互作用, 按照规定的程序协调工作,完成空中交 通管理的任务
目前,空中交通管理的任务主要由地面 空中交通服务单位来执行。
航空器在空中绝不是任意的自由飞翔,而 是按照交通管制工作规则的规定,在指定 的航线和高度上飞行,机组人员的任何积 极性和主动性,只能在飞行规则规定的范 围内发挥,任何越轨行为,都可能造成机 毁人亡等飞行事故。因此航空器在空中时 时刻刻都要接受航空管制员的依法管理, 严格执行管制员的正确指令,否则就难以 保证飞行安全。
In November 1944, an 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conference initiated by USA was held in Chicago.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国际民航公约)
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
一切飞行由空军统一实施管制, 各航空部门分别指挥,大部分 空域和航路的管制指挥权仍由 军方负责。
第二次 始于1987年的政企分离,基本形成现代民航业架构
1986年,成立了国务院、中央军委空中交通管制委员会, 统一领导全国的空中交通管制工作。
1993年9月,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发文件,确定了我国空 管体制改革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空中交通管理概论
An Introduction to Air Traffic Management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和考核标准
要求: 1、出勤 2、纪律
考核: 考试课程
平时出勤 15% 闭卷考试 85%
1.1空中交通管理―定义及组成
空中交通管理是必须确保飞机在所有飞行阶 段安全和效率的空基与地基功能(包括空中交 通服务,空域管理和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的综合。
(国际民航组织)
ICAO
A specialized agency of the United Nations
Headquartered in Montreal, Canada
To develop the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of international air navigation (开发国际航 行原则和技术)
空中交通管理的任务和组成
基本任务:使航空公司或经营人能够按 原来预定的起飞时间和到场时间飞行, 在实施过程中,能以最少程度的限制, 不降低安全系数地有序运行。
组成:空中交通服务(ATS: Air Traffic Service)、空域管理(ASM: Air Space Management)和空中交通 流量管理(ATFM:Air Traffic Flow Management)。
第一部飞行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飞 行基本规则。
两航起义
新中国的空管工作
从新中国成立到21世纪,我国空管工作在管理体制上先后 经过了多次改革。
第一次,始于1980年的军转民,迈上企业化道路。 第二次,始于1987年的政企分离,基本形成现代民航业架构 第三次,始于2002年的政企彻底分离、政资分离和行业重组
当航班量增加,出现延误时,空管就不再局 限于管制技术了,于是出现了空中交通管理 这个更为丰富的概念,这时空中交通管制不 再仅仅是一种技术,而开始发展为服务的概 念,隶属于空中交通管理的一个分支“空中 交通服务”。
1.2空中交通管理发展历程
飞行历史
航空业的崛起
空管的萌芽
提出空中飞行要有规则,最初是由飞机员们自发搞起来 的。
美国当时虽未参加ICAN组织,但在实际飞行活动中也开 始遵守这一 规则。
1926年,美国国家航空局成立后,也制定了一系列有关 规定
1.2空中交通管理发展历程―第一阶段
1929-1934年 标志:飞机的出现 飞行特点:螺旋桨飞机,飞机少、航程短、飞行 速度慢 空管技术:目视飞行规则、无线电通信
1.2空中交通管理发展历程―第二阶段
程序管制
1934-1945年 航路网、航路交通管制中心、塔台、航站 约定规则、无线电通信设备、简单导航设施 飞行特点:飞行增多、增快、军事飞行为主 空管技术:程序管制系统,主要依靠管制员和 飞行员的经验 ATC: Air Traffic Control
Navigation (基本导航方式) Pilotage(地标领航): is navigation by reference to landmarks or checkpoints. (rivers, railroads, lakes, power lines…)
Dead reckoning(推测领航): is navigation solely by means of computations based on time, airspeed, distance, and direction.
理站
1个珠海
进近管制 中心
网址:/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12号
中国民用航空局 空中交通管理局
直线与曲线的组合; 刚与柔的组合; 坚实稳固与流线美感的组合; 静态的管理与动态的速度的组合; 指挥中心与飞机个体的组合; 最高权威与绝对服从的组合
中国民航空管系统现行行业管理体制为民航局 空管局、地区管理局空管局、空管中心(站)三 级管理; 运行组织形式基本是区域管制、进近管制、机 场管制为主线的三级空中交通服务体系; 全系统现有员工12000余人。
1.2空中交通管理发展历程―第二阶段
程序管制
新泽西洲内沃克机场的空中交 通管制人员正在工作的情形
程序管制
1.2空中交通管理发展历程―第三阶段
雷达管制
1944-1988年 航管二次雷达的应用 1935年,英国研制出第一部雷达(RADAR) 1983年,首部二次雷达(SSR:Secondary Surveillance Radar)用于空管系统 仪表着陆系统的出现 飞行特点:航速快、航程长、飞行多 空管技术:雷达管制系统、空中交通管制ATC 全世界的航空法规的需求:1945年成立民航组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