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11—【人教版教材】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上课课件
合集下载
1.1 动量—【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件

二、动量
1. 定义:在物理学中,把物体的质量 m 和速度 ʋ的乘积叫做 物体的动量 p,用公式表示为 p = mʋ
2. 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动量的单位是千克•米每秒,符号 是 kg•m/s
3. 对动量的理解 (1) 矢量性: 方向由速度方向决定,与该时刻的速度方向相同 (2) 瞬时性: 是状态量,与某一时刻相对应。速度取瞬时速度。 (3) 相对性: 与参考系的选择有关,一般以地球为参考系。
碰前
碰后
次数
v1
v2
v1 v2 m1 m2
1
m1v1 m2v2
v v m1v12
m2v22
' ' v1' v2' 1 2 m1 m2
m1v1&2 m2 v2 ' 2
2
3
注意:速度为矢量,表格中的那些量仍为矢量
实验探究
碰撞实验1:质量相等物体的弹性碰撞 m1=0.275kg, m2=0.275kg,
•
速度与规定方向一致取正,与规定方向相反取负。
• 碰撞实验1:
• 质量相等物体的弹性碰撞
• 碰撞实验2: • 质量不等物体的弹性碰撞
• 碰撞实验3: • 质量不等物体的非弹性碰撞
,
实验探究
• 实验仪器:滑块1、2、3 ;光闸1、2;电子秤
•
传感器及软件处理;气垫导轨
•
光闸2
光闸1
实验探究
▪ 表格设计与数据处理:
思考与讨论
动量的变化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汽车以速度V运动,急刹车到停止。若对车施加很大的阻力, 则车停止时间______;如果对车施加很小的阻力,则车停止时 间______。
两种情况下,汽车的_______变化相同。可见,引起运动状 态改变,要考虑_______和_________这两个因素。
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波的干涉—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件

波的衍射
1.定义:波可以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这种现象叫做波的 衍射.
2.两种衍射现象 (1)在水波槽中,在波源的前方放一个障碍物,使波源振动 产生水波.当障碍物较大时波被阻挡,在靠近障碍物后面没有 波,只是在障碍物较远处,波才稍微有些绕到“影子”区域里, 如下图甲所示,虽然发生衍射现象,但不明显.
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波的干涉—人教 版高中 物理选 择性必 修第一 册课件
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波的干涉—人教 版高中 物理选 择性必 修第一 册课件
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波的干涉—人教 版高中 物理选 择性必 修第一 册课件
将一只瓶子立于水波槽中,在槽中激发水波,若想在瓶子 后面看到水波绕过的现象,激发水波的振子的振动频率大些好, 还是小些好?为什么?
答案:见解析
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波的干涉—人教 版高中 物理选 择性必 修第一 册课件
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波的干涉—人教 版高中 物理选 择性必 修第一 册课件
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波的干涉—人教 版高中 物理选 择性必 修第一 册课件
(2)波的叠加原理是波具有独立传播性的必然结果,由于总 位移是两个位移的矢量和,所以叠加区域的质点的位移可能增 大,也可能减小.
两列同向波的叠加,振动加强,振幅增大.(如左下图所示) 两列反向波的叠加,振动减弱,振幅减小.(如右下图所示)
【解析】 衍射是一切波特有的现象,所以 A 正确,C 错误; 发生明显衍射是有条件的,只有缝、孔、障碍物的尺寸跟波长差 不多或比波长更小时,才能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所以 B 正确; 声波的波长在 1.7 cm~17 m 之间,一般缝、孔、障碍物与之相 比都较小,所以声波容易发生衍射,D 正确.
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任何波都能发生衍射现象,但发生明 显的衍射现象应满足一定的条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1章 动量守恒定律 1.动量

能碰撞前后两个物体的动能之和不变,可能两个物体碰撞前后速度与质量
的乘积之和不变。
实验(二)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两辆小车都放在滑轨上,用一辆运动的小车碰撞一辆
静止的小车,碰撞后两辆小车粘在一起运动。小车的速度用滑轨上的数字
计时器测量。表1中数据是某次实验时采集的。其中,m1是运动小车的质
量,m2是静止小车的质量,v是运动小车碰撞前的速度,v'是碰撞后两辆小车
教你析题
读取题干
获取信息
足球从静止开始下落20 cm
足球竖直向下的位移为20 cm
被竖直顶起,离开头部后上升的最大
高度仍为20 cm
足球竖直向上的位移也为20 cm
教你破题
获取题干关键信息
↓
足球从静止开始下落20 cm,被竖直顶起,离开头部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仍为
20 cm
↓
求得与头部接触时的速度和离开头部上升时的速度
(2)300 kg·m/s,方向向西。
知识归纳
1.动量
(1)动量是状态量。进行动量运算时,要明确是哪一物体在哪一状态(时刻)
的动量,p=mv中的速度v是该时刻的瞬时速度。
(2)动量的相对性:①物体的速度与参考系的选择有关,因此,物体的动量与
参考系的选择也有关。②选不同的参考系时,同一物体的动量可能不同。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一、寻求碰撞中的不变量
1.现象:如图所示,用两根长度相同的线绳分别悬挂两个完全相同的钢球A、
B,且两球并排放置。拉起A球,然后放开,该球与静止的B球发生碰撞。可以
看到,碰撞后A球停止运动而静止,B球开始运动,最终摆到和A球被拉起时
同样的高度。即B球的速度等于碰前A球的速度。
情境链接
的乘积之和不变。
实验(二)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两辆小车都放在滑轨上,用一辆运动的小车碰撞一辆
静止的小车,碰撞后两辆小车粘在一起运动。小车的速度用滑轨上的数字
计时器测量。表1中数据是某次实验时采集的。其中,m1是运动小车的质
量,m2是静止小车的质量,v是运动小车碰撞前的速度,v'是碰撞后两辆小车
教你析题
读取题干
获取信息
足球从静止开始下落20 cm
足球竖直向下的位移为20 cm
被竖直顶起,离开头部后上升的最大
高度仍为20 cm
足球竖直向上的位移也为20 cm
教你破题
获取题干关键信息
↓
足球从静止开始下落20 cm,被竖直顶起,离开头部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仍为
20 cm
↓
求得与头部接触时的速度和离开头部上升时的速度
(2)300 kg·m/s,方向向西。
知识归纳
1.动量
(1)动量是状态量。进行动量运算时,要明确是哪一物体在哪一状态(时刻)
的动量,p=mv中的速度v是该时刻的瞬时速度。
(2)动量的相对性:①物体的速度与参考系的选择有关,因此,物体的动量与
参考系的选择也有关。②选不同的参考系时,同一物体的动量可能不同。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一、寻求碰撞中的不变量
1.现象:如图所示,用两根长度相同的线绳分别悬挂两个完全相同的钢球A、
B,且两球并排放置。拉起A球,然后放开,该球与静止的B球发生碰撞。可以
看到,碰撞后A球停止运动而静止,B球开始运动,最终摆到和A球被拉起时
同样的高度。即B球的速度等于碰前A球的速度。
情境链接
1.1动量人教版(教材)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PT

4.用高超的手法描写动人的音乐: 答:大堰河纯洁无私的内心世界如同雪一样的洁白无暇,而白雪覆盖大地的庄严肃穆的景象正好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悼念。正因为这许多原因,艾青想起了这个给过他无限温暖的大 堰河,想起了她悲苦的身世(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想起了她低下的社会地位(她是童养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想起了她死后草盖的坟墓,枯死的瓦菲,长 了青苔的石椅,这一切在我们的心中构成了怎样的一种意境呢?(凄凉、衰败、荒寂)这样的景象,寄托了诗人深深的哀悼和怀念之情。因此,我们在读这几节时,该用怎样的语 气去朗读呢?(低沉、舒缓)好,大家一起把第三节读一下。注意把握诗人的感情。 9.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例4.一个质量为 0.1 kg 的钢球,以 6 m/s 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 碰到坚硬的墙壁后弹回,沿着同一直线以 6 m/s 的速度水平向左 运动。碰撞前后钢球的动量变化了多少?
解:以向右为正方向。 初态动量 p=mv=0.6 kg·m/s 末态动量 p'=mv'=-0.6 kg·m/s 动量的变化量△p=p'-p= -1.2 kg·m/s ∆ p 的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1.2 kg·m/s
一、寻求碰撞中的不变量
猜想1:两个物体碰撞前后动能之和不变,所以质量小的球 速度大;
猜想2:两个物体碰撞前后速度与质量的乘积之和可能是不 变的…… 也许还有……
实验方案:
两辆小车都放在滑轨上,用一辆运动的小车碰撞一辆静止的 小车,碰撞后两辆小车粘在一起运动。小车的速度用滑轨上 的光电计时器测量。下表中的数据是某次实验时采集的。其 中,m1 是运动小车的质量,m2是静止小车的质量 ;v 是运 动小车碰撞前的速度,v′是碰撞后两辆小车的共同速度
例4.一个质量为 0.1 kg 的钢球,以 6 m/s 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 碰到坚硬的墙壁后弹回,沿着同一直线以 6 m/s 的速度水平向左 运动。碰撞前后钢球的动量变化了多少?
解:以向右为正方向。 初态动量 p=mv=0.6 kg·m/s 末态动量 p'=mv'=-0.6 kg·m/s 动量的变化量△p=p'-p= -1.2 kg·m/s ∆ p 的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1.2 kg·m/s
一、寻求碰撞中的不变量
猜想1:两个物体碰撞前后动能之和不变,所以质量小的球 速度大;
猜想2:两个物体碰撞前后速度与质量的乘积之和可能是不 变的…… 也许还有……
实验方案:
两辆小车都放在滑轨上,用一辆运动的小车碰撞一辆静止的 小车,碰撞后两辆小车粘在一起运动。小车的速度用滑轨上 的光电计时器测量。下表中的数据是某次实验时采集的。其 中,m1 是运动小车的质量,m2是静止小车的质量 ;v 是运 动小车碰撞前的速度,v′是碰撞后两辆小车的共同速度
课时作业11—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件(21张)

点 1 已发生的位移为 x.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
A.t=T4时质点 5 的运动方向向下 B.t=T2时质点 7 的加速度方向向上 C.t=34T时质点 5 运动的路程为 3x D.t=T 时质点 9 向下运动
5.科学探测表明,月球表面无大气层,也没有水,更没有任 何生命存在的痕迹.在月球上,两宇航员面对面讲话也无法听到,
解析:根据纵波与横波的概念,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 垂直者为横波,同一直线者为纵波,可确定.
课时作业11—人教版(2019)高中物 理选择 性必修 第一册 课件(共 21张PP T)
课时作业11—人教版(2019)高中物 理选择 性必修 第一册 课件(共 21张PP T)
11.2010 年 1 月海地首都地区发生了里氏 7.3 级大地震,已 知地震中的纵波和横波在地表附近的传播速度分别是 9.1 km/s 和 3.7 km/s,在某地的观测站中,记录了海地首都的纵波和横波到达 该地的时间差为 5.4 s.
这是因为( B )
A.月球太冷,声音传播太慢 B.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 C.宇航员不适应月球,声音太轻 D.月球上太嘈杂,声音听不清楚
6.机械波按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的关系可分为横波和 纵波.关于介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BC )
A.在横波中二者方向有时相同 B.在横波中二者方向一定不同 C.在纵波中二者方向有时相同 D.在纵波中二者方向一定不同 解析:在横波中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 所以二者方向一定不同,故 A 错,B 对;在纵波中二者方向在同 一直线上,既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故 C 对,D 错.
•
4.联觉现象对于人类认知和意识行为 的研究 ,具有 特殊意 义。许 多专家 指出, 联觉现 象的研 究为找 到比喻 和语言 能力的 神经学 基础打 开了大 门。一 些针对 联觉现 象的研 究提出 ,使声 音和物 体形状 之间建 立联系 的能力 可以成 为语言 和抽象 思维发 展的一 粒种子 。
A.t=T4时质点 5 的运动方向向下 B.t=T2时质点 7 的加速度方向向上 C.t=34T时质点 5 运动的路程为 3x D.t=T 时质点 9 向下运动
5.科学探测表明,月球表面无大气层,也没有水,更没有任 何生命存在的痕迹.在月球上,两宇航员面对面讲话也无法听到,
解析:根据纵波与横波的概念,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 垂直者为横波,同一直线者为纵波,可确定.
课时作业11—人教版(2019)高中物 理选择 性必修 第一册 课件(共 21张PP T)
课时作业11—人教版(2019)高中物 理选择 性必修 第一册 课件(共 21张PP T)
11.2010 年 1 月海地首都地区发生了里氏 7.3 级大地震,已 知地震中的纵波和横波在地表附近的传播速度分别是 9.1 km/s 和 3.7 km/s,在某地的观测站中,记录了海地首都的纵波和横波到达 该地的时间差为 5.4 s.
这是因为( B )
A.月球太冷,声音传播太慢 B.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 C.宇航员不适应月球,声音太轻 D.月球上太嘈杂,声音听不清楚
6.机械波按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的关系可分为横波和 纵波.关于介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BC )
A.在横波中二者方向有时相同 B.在横波中二者方向一定不同 C.在纵波中二者方向有时相同 D.在纵波中二者方向一定不同 解析:在横波中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 所以二者方向一定不同,故 A 错,B 对;在纵波中二者方向在同 一直线上,既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故 C 对,D 错.
•
4.联觉现象对于人类认知和意识行为 的研究 ,具有 特殊意 义。许 多专家 指出, 联觉现 象的研 究为找 到比喻 和语言 能力的 神经学 基础打 开了大 门。一 些针对 联觉现 象的研 究提出 ,使声 音和物 体形状 之间建 立联系 的能力 可以成 为语言 和抽象 思维发 展的一 粒种子 。
光的折射—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件

1.观察水中的物体会变浅,是物体真的变浅了吗? 2.观察水中的物体会变浅,实际看到的是物体的像,要作 出物体的像,至少要用几条光线? 3.当角度很小时,这个角的正弦跟正切可以近似认为相等 吗?
光的折射—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 修第一 册课件
光的折射—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 修第一 册课件
【解析】 设水池的实际深度为 H,水的视深为 h,从正上 方沿竖直向下的方向观察池底 S 时,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其视 深位置为 S′处,观察光路如图所示.
光的折射—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 修第一 册课件
光的折射—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 修第一 册课件
考点二
折射率
1.定义 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 角的正弦之比,叫做这种介质的绝对折射率,简称折射率,用 符号 n 表示. 2.物理意义 折射率是反映介质折射光的本领大小的一个物理量.
二、光的折射及折射定律 1.光的折射及折射定律
2.光路可逆性 在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光的折射—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 修第一 册课件
光的折射—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 修第一 册课件
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不是正对着看到的鱼去叉,而是对 着所看到的鱼的下方叉,如图所示.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光的折射—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 修第一 册课件
考点一 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1.光的反射 (1)反射现象:光从第 1 种介质射到它与第 2 种介质的分界
面时,一部分光会返回到第 1 种介质的现象. (2)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 【答案】 2.25 m
光的折射—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 修第一 册课件
光的折射—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 修第一 册课件
光的折射—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 修第一 册课件
【解析】 设水池的实际深度为 H,水的视深为 h,从正上 方沿竖直向下的方向观察池底 S 时,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其视 深位置为 S′处,观察光路如图所示.
光的折射—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 修第一 册课件
光的折射—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 修第一 册课件
考点二
折射率
1.定义 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 角的正弦之比,叫做这种介质的绝对折射率,简称折射率,用 符号 n 表示. 2.物理意义 折射率是反映介质折射光的本领大小的一个物理量.
二、光的折射及折射定律 1.光的折射及折射定律
2.光路可逆性 在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光的折射—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 修第一 册课件
光的折射—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 修第一 册课件
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不是正对着看到的鱼去叉,而是对 着所看到的鱼的下方叉,如图所示.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光的折射—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 修第一 册课件
考点一 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1.光的反射 (1)反射现象:光从第 1 种介质射到它与第 2 种介质的分界
面时,一部分光会返回到第 1 种介质的现象. (2)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 【答案】 2.25 m
光的折射—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 修第一 册课件
课时作业11—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PT完美课件(共21张)

课时作业11 波的形成
时间:45 分钟 一、选择题(1~5 为单选,6~9 为多选)
1.以下对机械波的认识正确的是( A )
A.形成机械波一定要有振源和介质 B.振源做简谐运动形成的波中,各质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 C.横波向右传播时,处于波峰的质点也向右迁移 D.机械波向右传播时,右方的质点比左方的质点早一些振动
解析:由简谐运动规律可知,质点所受回复力大小与位移的 大小成正比,因而加速度的大小与位移的大小成正比,所以这四 个质点的加速度关系为 ac<ab<aa=ad,A 选项正确.而质点越靠 近平衡位置速度越大,位移越大则速度越小,四个质点的速度大 小关系为 va=vd<vb<vc,D 选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解析:本题关键弄清计时起点,并注意声音分别沿空气、水
及铁管传播的速度不同,到达人耳的时间也不同.
声音到达人耳的先后顺序(传声物质)是:铁、水、空气.设
声音传播的距离为 s.要分辨(相邻的)空气和水传来的声音,应有:
s1 - 340 m/s 1
s1 700
m/s≥0.1
m/s,解得:s1≥42.5
m.
7.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 )
A.振动是波的成因,波是振动的传播 B.振动是单个质点呈现的运动现象,波是许多质点联合起 来呈现的运动现象 C.波的传播速度就是质点振动的速度 D.波源停止振动时,波立即停止传播
解析:机械波的产生条件是有波源和介质,由于介质中的质 点依次带动由近及远传播而形成波,所以选项 A、B 正确.波的 传播速度是波形由波源向外伸展的速度,在均匀介质中其速度大 小不变;而质点振动的速度和方向都随时间周期性地发生变化, 选项 C 错误.波源一旦将振动传播给了介质,振动就在介质中 向远处传播;当波源停止振动时,介质仍然继续传播,不会随波 源停止振动而立即停止传播,选项 D 错误.
时间:45 分钟 一、选择题(1~5 为单选,6~9 为多选)
1.以下对机械波的认识正确的是( A )
A.形成机械波一定要有振源和介质 B.振源做简谐运动形成的波中,各质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 C.横波向右传播时,处于波峰的质点也向右迁移 D.机械波向右传播时,右方的质点比左方的质点早一些振动
解析:由简谐运动规律可知,质点所受回复力大小与位移的 大小成正比,因而加速度的大小与位移的大小成正比,所以这四 个质点的加速度关系为 ac<ab<aa=ad,A 选项正确.而质点越靠 近平衡位置速度越大,位移越大则速度越小,四个质点的速度大 小关系为 va=vd<vb<vc,D 选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解析:本题关键弄清计时起点,并注意声音分别沿空气、水
及铁管传播的速度不同,到达人耳的时间也不同.
声音到达人耳的先后顺序(传声物质)是:铁、水、空气.设
声音传播的距离为 s.要分辨(相邻的)空气和水传来的声音,应有:
s1 - 340 m/s 1
s1 700
m/s≥0.1
m/s,解得:s1≥42.5
m.
7.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 )
A.振动是波的成因,波是振动的传播 B.振动是单个质点呈现的运动现象,波是许多质点联合起 来呈现的运动现象 C.波的传播速度就是质点振动的速度 D.波源停止振动时,波立即停止传播
解析:机械波的产生条件是有波源和介质,由于介质中的质 点依次带动由近及远传播而形成波,所以选项 A、B 正确.波的 传播速度是波形由波源向外伸展的速度,在均匀介质中其速度大 小不变;而质点振动的速度和方向都随时间周期性地发生变化, 选项 C 错误.波源一旦将振动传播给了介质,振动就在介质中 向远处传播;当波源停止振动时,介质仍然继续传播,不会随波 源停止振动而立即停止传播,选项 D 错误.
课时作业—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PT课件1

9.一列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象如图所示,a、b、c、d 为 介质中的四个质点.a 在波峰,d 在波谷,c 在平衡位置,b 的位 移大小等于振幅的一半,四个质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aa、ab、
ac、ad,它们的速度大小分别为 va、vb、vc、 vd,则( AD )
A.ac<ab<aa=ad B.ac>ab>aa=ad C.va=vd>vb>vc D.va=vd<vb<vc
课时作业—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 修第一 册PPT课 件1
课时作业—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 修第一 册PPT课 件1
7.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 )
A.振动是波的成因,波是振动的传播 B.振动是单个质点呈现的运动现象,波是许多质点联合起 来呈现的运动现象 C.波的传播速度就是质点振动的速度 D.波源停止振动时,波立即停止传播
A.振源上下振动形成的波是横波 B.振源左右振动形成的波是纵波 C.振源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形成的波是横 波 D.在固体中传播的波一定是横波
解析:区分横波和纵波的依据是波的传播方向和质点振动方 向的关系,而横波和纵波都能在固体中传播.
3.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有机械波必有振动 B.有机械振动必有波 C.离波源远的质点振动较慢 D.波源停止振动时,介质中的波立即停止传播
解析:机械振动在介质中向外传播就形成了机械波,所以有 机械波必定有机械振动.但如果只有振动,而没有介质的传播, 就不会有机械波的产生.因各质点的振动都是重复波源的振动, 不论距波源远近,振动的快慢都一样;在波源停止振动时,波仍 将继续向外传播而不会立即停止.
4.下图是某绳波形成过程示意图,1、2、3、4……为绳上的 一系列等间距的质点,绳处于水平方向.质点 1 在外力作用下沿 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带动 2、3、4……各个质点依次上下振动, 把振动从绳的左端传到右端.t=0 时质点 1 开始竖直向上运动, 质点振动周期为 T.经过四分之一周期,质点 5 开始运动,此时质
ac、ad,它们的速度大小分别为 va、vb、vc、 vd,则( AD )
A.ac<ab<aa=ad B.ac>ab>aa=ad C.va=vd>vb>vc D.va=vd<vb<vc
课时作业—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 修第一 册PPT课 件1
课时作业—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 修第一 册PPT课 件1
7.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 )
A.振动是波的成因,波是振动的传播 B.振动是单个质点呈现的运动现象,波是许多质点联合起 来呈现的运动现象 C.波的传播速度就是质点振动的速度 D.波源停止振动时,波立即停止传播
A.振源上下振动形成的波是横波 B.振源左右振动形成的波是纵波 C.振源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形成的波是横 波 D.在固体中传播的波一定是横波
解析:区分横波和纵波的依据是波的传播方向和质点振动方 向的关系,而横波和纵波都能在固体中传播.
3.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有机械波必有振动 B.有机械振动必有波 C.离波源远的质点振动较慢 D.波源停止振动时,介质中的波立即停止传播
解析:机械振动在介质中向外传播就形成了机械波,所以有 机械波必定有机械振动.但如果只有振动,而没有介质的传播, 就不会有机械波的产生.因各质点的振动都是重复波源的振动, 不论距波源远近,振动的快慢都一样;在波源停止振动时,波仍 将继续向外传播而不会立即停止.
4.下图是某绳波形成过程示意图,1、2、3、4……为绳上的 一系列等间距的质点,绳处于水平方向.质点 1 在外力作用下沿 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带动 2、3、4……各个质点依次上下振动, 把振动从绳的左端传到右端.t=0 时质点 1 开始竖直向上运动, 质点振动周期为 T.经过四分之一周期,质点 5 开始运动,此时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本题关键弄清计时起点,并注意声音分别沿空气、水
及铁管传播的速度不同,到达人耳的时间也不同.
声音到达人耳的先后顺序(传声物质)是:铁、水、空气.设
声音传播的距离为 s.要分辨(相邻的)空气和水传来的声音,应有:
s1 - 340 m/s 1
s1 700
m/s≥0.1
m/s,解得:s1≥42.5
m.
12.假定有前后两次声音传到人的耳朵里,如果这两次声音 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0.1 s,人耳就能够把这两次声音 分辨开.也就是说,如果两次声音传到人耳的时间间隔不足 0.1 s, 人耳就只能听到一次声音.某中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为了体验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的物理现象,他们请一位同学在 输送水的直铁管道(充满水)上敲击一下,使铁管发出清脆的声音, 其余同学沿铁管分别在不同位置将耳朵贴近铁管听声.实验结束 以后,A 同学说自己只听到了一次响声;B 同学说自己听到了两 次响声;C 同学说自己听到了三次响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 播速度是 v 气=340 m/s,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 v 水=1 700 m/s,在 钢铁中的传播速度是 v 铁=5 100 m/s,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在铁管 上某处敲响一次,A、B、C 三位同学的位置到敲击点的距离各在 什么范围内(请写出计算过程和对结论的分析过程)?
A.振源上下振动形成的波是横波 B.振源左右振动形成的波是纵波 C.振源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形成的波是横 波 D.在固体中传播的波一定是横波
解析:区分横波和纵波的依据是波的传播方向和质点振动方 向的关系,而横波和纵波都能在固体中传播.
3.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有机械波必有振动 B.有机械振动必有波 C.离波源远的质点振动较慢 D.波源停止振动时,介质中的波立即停止传播
课时作业11 波的形成
时间:45 分钟 一、选择题(1~5 为单选,6~9 为多选)
1.以下对机械波的认识正确的是( A )
A.形成机械波一定要有振源和介质 B.振源做简谐运动形成的波中,各质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 C.横波向右传播时,处于波峰的质点也向右迁移 D.机械波向右传播时,右方所示,则关于质点 A 的受力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D )
A.如果波向右传播,则质点 A 受到向上的作用力 B.如果波向右传播,则质点 A 受到向下的作用力 C.如果波向左传播,则质点 A 受到向上的作用力 D.如果波向左传播,则质点 A 受到向下的作用力
解析:无论波向左传播还是向右传播,回复力始终指向平衡 位置,质点 A 的受力方向始终向下,故 B、D 正确.
•
1.一方面,城市是可爱的。它创造了 现代文 明,并 耀武扬 威地显 摆着现 代文明 的物质 成果, 引诱着 人们集 聚其中 。
•
2.在这里,不仅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络、美 轮美奂 的摩天 大楼、 令人咋 舌的财 富神话 、繁忙 紧张的 生活节 奏、层 出不穷 的竞争 机会、 丰富多 彩的文 娱生活 ,而且 生活于 其中的 人们能 够分享 财富的 盛宴、 发展的 成果, 能够编 织梦想 、追求 理想, 能够开 阔眼界 、增长 见识, 能够施 展才华 、实现 自我。
要
分
辨
(
相
邻
的
)
水
和
铁
传
来
的
声
音
,
应
有
:
1
s2 700
m/s
-
5
s2 100
m/s≥0.1
s,解得:s2≥255
m.
C 同学与敲击处的距离:s≥255 m 时,三种物质传播的声音 到达听声者的间隔时间均等于或大于 0.1 s,能听到三次敲击声.B 同学与敲击处的距离:255 m>s≥42.5 m 时,水和铁传播的声音 到达听声者的间隔时间小于 0.1 s(不能区分),但水和空气传播的 声音到达听声者的间隔时间仍然等于或大于 0.1 s,能听到两次敲 击声.A 同学与敲击处的距离:s<42.5 m 时,任意两种物质传播 的声音到达听声者的间隔时间均小于 0.1 s,只能听到一次敲击 声.
•
4.浊雾笼罩下的财富不夜城,不仅侵 蚀了星 星的亮 光,而 且泯灭 了心灵 的光芒 ,使我 们的眼 睛近视 、散光 且老花 ,失去 了辨别 真伪、 美丑、 善恶的 天然能 力,使 我们的 心迷茫 且苦闷 。生活 在城市 ,我们 几乎忘 了:夜 ,本该 是黑的 ,本该 是有星 星的, 本该是 安静的 ,本该 带着人 们心安 理得地 歇息的 。
•
3.另一方面,城市是可怜的。它远离 了自然 ,侵害 了人心 ,异化 了人性 。我们 的不少 城市, 不仅没 能把物 质成果 转化成 让人们 快乐、 幸福的 动力, 反而把 人们变 成了追 逐名利 的工具 。至少 目前, 在很多 城市里 ,绿色 消失了 ,纯净 的水源 消失了 ,清新 的空气 消失了 ,安全 的食品 消失了 ,人与 自然的 和谐共 处成了 遥远的 神话, 人与人 的信任 成了黄 牙小儿 的天真 妄想。
(1)求这个观测站距海地首都的距离. (2)观测站首先观察到的是上下振动还是左右摇晃?
答案:(1)33.67 km (2)先传到的是纵波,所以是左右晃动.
解析:根据纵、横波传到观测站的时间差,3.7
ks m/s-9.1
s km/s
=5.4 s,求出 s=33.67 km,先传到的是纵波,所以是左右晃动.
•
6.铜山湖远离城市,所以,能够本分 地、无 欲无求 地、自 然而然 地进行 着四季 轮回、 昼夜更 替,春 绿夏艳 秋静冬 安,白 天张扬 着活力 ,夜晚 安守着 宁静。 她,不 近人亦 不远人 ,不为 秋愁亦 不为春 喜,只 顺其自 然地存 在着, 任人亲 疏。
•
7.记得《易.系辞上》说过这样的话 :圣人 与天地 相似, 所以不 违背自 然规律 ;知道 周围万 物而以 其道成 就天下 ,所以 不会有 过失; 乐天知 命,没 有忧愁 ;安于 所居之 地,敦 厚而施 行仁德 ,所以 能爱。
10.如下图所示,有一组学生做游戏来模拟波的传播.该游
戏模拟的是 横波 的传播(选填“横波”或“纵波”),因为学生 下蹲与起立时身体的运动方向与模拟波的传播方向 垂直 (选填
“平行”或“垂直”).
解析:根据纵波与横波的概念,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 垂直者为横波,同一直线者为纵波,可确定.
11.2010 年 1 月海地首都地区发生了里氏 7.3 级大地震,已 知地震中的纵波和横波在地表附近的传播速度分别是 9.1 km/s 和 3.7 km/s,在某地的观测站中,记录了海地首都的纵波和横波到达 该地的时间差为 5.4 s.
点 1 已发生的位移为 x.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
A.t=T4时质点 5 的运动方向向下 B.t=T2时质点 7 的加速度方向向上 C.t=34T时质点 5 运动的路程为 3x D.t=T 时质点 9 向下运动
5.科学探测表明,月球表面无大气层,也没有水,更没有任 何生命存在的痕迹.在月球上,两宇航员面对面讲话也无法听到,
解析:由简谐运动规律可知,质点所受回复力大小与位移的 大小成正比,因而加速度的大小与位移的大小成正比,所以这四 个质点的加速度关系为 ac<ab<aa=ad,A 选项正确.而质点越靠 近平衡位置速度越大,位移越大则速度越小,四个质点的速度大 小关系为 va=vd<vb<vc,D 选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解析:振源和介质是形成机械波的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故 A 正确.简谐运动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中各质点都做简谐运动, 沿波的传播方向上,后面的质点比前面的质点总要晚一些开始振 动,但质点本身并不随波的传播而发生迁移,而且各质点的振动 步调不一致,故 B、C、D 均错.
2.下列关于横波与纵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
5.如今的城里人,很少享受到夜的黑 与美。 其实, 我心里 也明白 ,城乡 各有其 美。所 以,久 居乡村 的人们 向往城 市的繁 华,久 居城市 的人们 向往田 园的恬 静。二 者的主 要区别 在于: 城市生 贪欲, 田园守 天心。 贪欲破 坏自然 ,让人 浮躁, 使人隔 阂,虽 富贵而 不能心 安;天 心带来 和谐, 让人心 静,使 人互信 ,顺应 环境总 能让人 快乐。
这是因为( B )
A.月球太冷,声音传播太慢 B.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 C.宇航员不适应月球,声音太轻 D.月球上太嘈杂,声音听不清楚
6.机械波按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的关系可分为横波和 纵波.关于介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BC )
A.在横波中二者方向有时相同 B.在横波中二者方向一定不同 C.在纵波中二者方向有时相同 D.在纵波中二者方向一定不同 解析:在横波中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 所以二者方向一定不同,故 A 错,B 对;在纵波中二者方向在同 一直线上,既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故 C 对,D 错.
9.一列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象如图所示,a、b、c、d 为 介质中的四个质点.a 在波峰,d 在波谷,c 在平衡位置,b 的位 移大小等于振幅的一半,四个质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aa、ab、
ac、ad,它们的速度大小分别为 va、vb、vc、 vd,则( AD )
A.ac<ab<aa=ad B.ac>ab>aa=ad C.va=vd>vb>vc D.va=vd<vb<vc
7.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 )
A.振动是波的成因,波是振动的传播 B.振动是单个质点呈现的运动现象,波是许多质点联合起 来呈现的运动现象 C.波的传播速度就是质点振动的速度 D.波源停止振动时,波立即停止传播
解析:机械波的产生条件是有波源和介质,由于介质中的质 点依次带动由近及远传播而形成波,所以选项 A、B 正确.波的 传播速度是波形由波源向外伸展的速度,在均匀介质中其速度大 小不变;而质点振动的速度和方向都随时间周期性地发生变化, 选项 C 错误.波源一旦将振动传播给了介质,振动就在介质中 向远处传播;当波源停止振动时,介质仍然继续传播,不会随波 源停止振动而立即停止传播,选项 D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