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歌剧艺术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歌剧艺术》说课稿(2)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歌剧艺术》说课稿(2)《歌剧艺术》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XXX号考生,我今天的说课题目是《歌剧艺术》。
说教材本节课是编排在高中教材《鉴赏》第十七单元《新中国的歌》中的第三十二节《歌剧艺术》。
本节课教材中有女声独唱歌剧《小二黑结婚》选曲《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男生合唱歌剧《洪湖赤卫队》选曲《这一仗打的真漂亮》,知识点:中国新歌剧和歌剧艺术。
我国近现代创作的新的戏剧音乐形式的作品被称作“新歌剧”。
为了与传统戏剧(京剧、黄梅戏等)相区别的缘故,我国宋元以来形成的各种戏曲,从广义上来讲,称之为中国特色的歌剧,从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在民族间音乐的基础上借鉴西洋歌剧,逐渐形成和创造了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新歌剧,如1945年问世的《白毛女》就成为我国新歌剧的成型标志,代表作有早期的《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农村曲》、《扬子江暴风雪》等。
中期作品有《白毛女》、《兄妹开荒》、《夫妻识字》《小二黑结婚》等。
后期作品有《江姐》、《洪湖赤卫队》、《伤逝》等。
它们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既借鉴了西洋歌剧的创作经验,又继承和发扬了我国戏曲音乐创作的优良传统;重视对剧中主要人物音乐形象的刻画,创造具有鲜明形象和性格的唱腔。
歌剧音乐是歌剧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有力地推动着戏剧情节的发展,而且是刻画人物性格、塑造角色形象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因此歌剧音乐具有个性化和角色化的特点。
(音乐以地方戏曲音乐为基础,富有浓郁的民间气息和民族色彩,朴实动听。
采用戏曲音乐中常见的慢中快等速度和板式变化的方法构成唱腔)说学情学生对歌剧音乐接触比较少,没有太多的感性认识。
在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体验音乐,运用活动使之情境感受。
由于本年级学生的特殊学情,同时也要注重知识点的把握和落实。
课前收集资料高中生完全可以自主完成,但在欣赏兴趣方面,由于现代高中生接触到都是快餐音乐文化,所以教师必须通过教学手段来激发他们的欣赏兴趣。
歌剧艺术高一音乐课件

请欣赏西方歌剧: 《晴朗的一天》
《晴朗的一天》是西方歌剧《蝴蝶夫人》中最著名的唱段,是 世界名曲之一,常被女高音独唱家选为音乐会上的重要曲目 这部歌剧讲的是日本艺妓巧巧桑姑娘的爱情悲剧。 《晴朗的一天》是该剧第二幕中巧巧桑的咏叹调,描写在她 的幻想中平克尔顿<她的丈夫,美国海军上尉>回来时的那种 情景。她站在海滨的山坡上,遥望着丈夫的军舰飘着轻烟,驶进 了港湾。丈夫下舰后急忙地向她奔来,呼唤着她的小名,要她快 些投入他的怀抱的情景。在她幻想的美景中,她几年来所受的 痛苦都全部忘掉了!
总结:
•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中国歌剧艺术, 通过对几部歌剧唱段的欣赏和体验,让我 们初步了解了歌剧音乐在歌剧中的重要作 用,也让我们知道我国新型歌剧创作特征。 主要反映群众斗争生活,创作具有鲜明形象 和性格唱腔。它既借鉴了西洋歌剧的创作 经验又继承和发扬了我国戏曲音乐创作的 优良传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民族风 格。
1.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个性化的音乐形象 2.前首歌曲采用独唱的形式来表示音乐,有 北方的语言音调特征。而这首是用领唱、 齐唱、合唱的形式,有湖北地方民间音调、 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个性化的音乐形象。
那灵活多样的音乐形式(合、齐、领)坚定 有力的表现了赤卫队员乐观开朗的精神风 貌。
同学们,在你们的印象中知道什么 是歌剧吗?能说出几部歌剧的名字或者 能唱几句吗?有会唱吗?
那么歌剧到底是什么呢? 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看几段录像, 看看你们能否分辨出哪段是歌剧。
《猫》 《天鹅湖》 《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 《雷雨》 《高甲戏》
同学们,你们能否判断出哪段是歌剧 呢?
音乐剧 舞剧 歌剧 话剧 地方戏剧 《猫》 《天鹅湖》 《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 《雷雨》 《高甲戏》
教案 人音版 音乐 高中 音乐鉴赏 《歌剧艺术》

歌剧艺术课型:欣赏课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国新歌剧的喜爱,进而更加热爱中国的民族音乐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亲自参与歌剧表演,充分体会歌剧的艺术特色。
3、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我国新歌剧的发展和主要剧目。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新歌剧的发展和主要剧目。
教学难点:感受并思考歌剧的风格特点,并用语言进行总结。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多媒体播放舞剧《白毛女》中《扎红头绳》片段和歌剧《白毛女》中《扎红头绳》片段。
提问:两段视频都是《白毛女》中的《扎红头绳》片段,但是表现形式却大不相同,谁能来为大家解释一下?(前者为舞剧,后者为歌剧)追问:大家觉得是先有了舞剧《白毛女》还是先有歌剧《白毛女》呢?总结:实际上歌剧《白毛女》是1945年诞生的,它是中国第一部新歌剧,而舞剧版的是于1972年根据歌剧改编而成的。
歌剧《白毛女》不仅旋律经典,而且为后来的歌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中国的新歌剧。
二、教师简介中国的新歌剧“新歌剧”主要是与我国的传统戏剧相对而言的,主要是指“五四”时期之后的剧目,它既借鉴了西洋歌剧的创作经验,又继承和发扬了我国戏曲音乐创作的优良传统。
比较经典的有《江姐》、《刘胡兰》、《伤逝》、《小二黑结婚》和《洪湖赤卫队》等等。
三、欣赏《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1、自主阅读故事梗概。
2、初听唱段《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思考:歌曲里唱了什么?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总结:歌曲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说明了小芹出来洗衣服的原因,第二部分回忆他们的羞涩时光,第三部分唱了小芹做的美梦。
3、观看歌剧视频片段,复听歌曲,感受该作品风格特点。
三、欣赏《这一仗打得真漂亮》1、初听,感受歌曲的情绪、演唱方式。
2、复听,分析歌曲的地方特色。
3、小结新歌剧的特点。
四、分组表演1、男生练习表演《这一仗打得真漂亮》;女生练习表演《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
2、十分钟后分组展示,点评。
音乐鉴赏《歌剧艺术》教案设计

音乐鉴赏《歌剧艺术》教案设计第一章:歌剧艺术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歌剧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掌握歌剧的基本构成要素,如音乐、歌词、舞台设计等。
3. 了解世界著名歌剧作品及作曲家。
二、教学内容1. 歌剧的定义与起源2. 歌剧的发展历程3. 歌剧的基本构成要素4. 世界著名歌剧作品及作曲家简介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歌剧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世界著名歌剧作品及作曲家。
四、教学活动1. 导入:播放一段歌剧片段,引导学生对歌剧产生兴趣。
2. 讲解:介绍歌剧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3. 分析:分析世界著名歌剧作品及作曲家。
4.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歌剧的理解和感受。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歌剧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对歌剧的理解。
第二章:歌剧音乐欣赏一、教学目标1. 学会欣赏歌剧音乐,理解歌剧音乐的特点和魅力。
2. 掌握歌剧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法,如旋律、和声、节奏等。
3. 了解歌剧中的角色分类和演唱技巧。
二、教学内容1. 歌剧音乐的特点和魅力2. 歌剧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法3. 歌剧中的角色分类和演唱技巧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歌剧音乐的特点和魅力。
2. 示范法:播放歌剧片段,让学生感受歌剧音乐的魅力。
3. 分析法:分析歌剧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法。
四、教学活动1. 导入:播放一段歌剧音乐片段,引导学生对歌剧音乐产生兴趣。
2. 讲解:介绍歌剧音乐的特点和魅力。
3. 示范:播放歌剧片段,让学生感受歌剧音乐的魅力。
4. 分析:分析歌剧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法。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歌剧音乐特点和魅力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歌剧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章:歌剧演唱技巧一、教学目标1. 了解歌剧演唱的基本技巧,如呼吸、共鸣、咬字等。
2. 掌握歌剧演唱中的高低音、音色和音量控制。
3. 学会运用歌剧演唱技巧演唱简单曲目。
中职教育-《音乐欣赏》课件:第十八章 歌剧艺术(白雪洁、成莉、吴小丽 主编 江苏大学出版社).ppt

(2)《十里风雪一片白》 这一唱段是杨白劳的主题音调,下行的旋律、缓慢的速度,使乐曲显得低 沉阴郁,刻画出杨白劳这一贫困苍老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他受尽人间磨难而又 无力反抗的悲伤心情。 (3)《太阳出来了》
3.《茶花女》
歌剧《茶花女》是威尔第创作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品。意大利文剧本由皮亚 威根据小仲马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于1853年在维也纳首演。
内容:歌剧尖锐地揭露了贵族社会的虚伪道德,表达了对被损害和被压迫 的妇女的深切同情。
主题:第一个悲剧主题,生动地刻画了薇奥莉塔的温柔而忧郁的形象; 另一个代表阿弗列德杰尔蒙与薇奥莉塔爱情的主题,十分的优美、深情。
(1)《饮酒歌》 《饮酒歌》是第一幕中,阿弗列德杰尔蒙在薇奥莉塔的家庭酒宴上所唱的 一首歌曲,。这首歌曲采用降B大调,3/8拍,旋律轻快而优雅,充满青春活力。
(2)《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永远忘不了那一天》是第一幕阿弗列德杰尔蒙向薇奥莉塔倾诉爱情的著 名咏叹调。歌曲采用F大调,3/8拍,前16小节小行板部分,具有宣叙调性质。 旋律温柔而深情。
特点:全剧音乐以山西的戏曲音乐和民歌为素材,富有浓郁的民间气息和 民族色彩,朴实动人。
赏析:该剧中最为人们所喜爱的唱段就是《清粼粼水,蓝盈盈的天》。这 首唱段是歌剧第一场小芹出场时唱的,整个唱段以小芹思念、盼望、回忆、说 梦的情感为发展脉络,细腻地表现了她对小二黑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将一个纯 真、羞涩的初恋少女的内心世界表露得淋漓尽致。
《太阳出来了》是第五幕第二场中的合唱曲。全曲分为三段。
① 第一段采用领唱与合唱的形式,以宽广宏伟的气氛、高亢明亮的色彩,以及 第二乐句上方四度的移位,表现出太阳冉冉上升、光芒四射的动人景象;
音乐鉴赏《歌剧艺术》教案设计

音乐鉴赏《歌剧艺术》教案设计第一章:歌剧艺术概述1.1 歌剧的起源与发展1.2 歌剧的基本构成1.3 歌剧与音乐剧、交响乐的区别第二章:歌剧中的角色与演唱技巧2.1 歌剧中的角色分类2.2 演唱技巧解析2.3 著名歌剧角色与演唱家介绍第三章:经典歌剧解析3.1 《罗密欧与朱丽叶》3.2 《蝴蝶夫人》3.3 《魔笛》3.4 学生分组讨论与心得分享第四章:我国歌剧艺术的发展4.1 我国歌剧的起源与发展4.2 我国经典歌剧作品介绍4.3 我国歌剧事业的现状与展望第五章:歌剧艺术鉴赏与实践5.1 歌剧欣赏的基本原则5.2 歌剧表演的基本技巧5.3 课堂实践:编排歌剧选段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歌剧艺术的起源、发展及其基本构成,通过分析经典歌剧作品,使学生能够欣赏并理解歌剧艺术之美。
结合我国歌剧艺术的发展,培养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识与自豪感。
通过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激发他们对音乐艺术的热爱。
第六章:歌剧音乐与声乐技巧6.1 歌剧中的声乐分类6.2 发声技巧与呼吸控制6.3 著名歌剧中的经典唱段分析第七章:歌剧舞台艺术7.1 舞台设计及其对歌剧的影响7.2 歌剧表演的动作与表情7.3 舞台导演与歌剧演出第八章:歌剧中的舞蹈与戏剧8.1 歌剧中的舞蹈元素8.2 戏剧表演在歌剧中的重要性8.3 著名歌剧中的舞蹈与戏剧分析第九章:当代歌剧创作与演出9.1 当代歌剧的创作趋势9.2 新技术在歌剧演出中的应用9.3 我国当代歌剧作品介绍第十章:歌剧艺术鉴赏拓展10.1 歌剧与电影的跨界合作10.2 歌剧旅游与文化产业发展10.3 歌剧艺术的国际交流与影响第六章至第十章着重探讨歌剧音乐、舞台艺术、表演技巧以及当代歌剧创作与演出等方面。
通过分析歌剧中的声乐技巧、舞台设计、舞蹈与戏剧元素,使学生深入理解歌剧艺术的各个方面。
关注当代歌剧创作与演出趋势,以及歌剧艺术在国际交流中的地位与影响,拓宽学生的视野。
通过探讨歌剧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跨界合作,以及歌剧文化产业的发展,培养学生对歌剧艺术的全面认识。
高中音乐_歌剧艺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歌剧艺术》课标分析新课标中指出“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音乐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表演法,让学生表演音乐中的人物角色,能够拉进学生与音乐的距离,从而通过音乐活动获得审美的愉悦。
因此,本节课安排了学生进行表演和学唱,去体验歌剧当中人物的性格以及情绪。
《歌剧艺术》学情分析高中生音乐素养参差不齐,少部分学生有音乐基础(从小得到过音乐训练),而大部分学生没有音乐基础。
学生们虽喜欢音乐,但不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音乐学习。
学习好的认为是副课,学不学无所谓,更不会去想音乐素养对一个人完美人格塑造中的重要性。
长期形成的这种观念,给我们的音乐教学带来一定难度。
因此让学生改变观念成了音乐教师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本节课安排在高二年级下学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喜欢音乐,喜欢音乐课。
在经过了高一一学年和高二一学期的音乐基础学习后,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掌握一些分析作品的方法,能够理解音乐。
由于他们特殊年龄阶段,他们喜欢全面的音乐老师。
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因势利导显得尤为重要。
要以学生的爱好为契机,带领学生走进音乐。
只要用心去引导、交流、花些心思设计教法,学生们一定会乐在其中,艺术带给人的愉悦会使人终身受益。
《歌剧艺术》评测练习1、填空题歌剧是以(歌唱)为主,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艺术。
它是一种多元艺术融合所升华的舞台艺术。
2、中国歌剧中声乐演唱形式有哪些?合唱独唱重唱3、器乐在歌剧中有哪些重要作用?为歌曲伴奏刻画人物性格揭示剧情烘托环境气氛4、《这一仗打得真漂亮》选自歌剧《洪湖赤卫队》,你还知道哪些著名的唱段?《洪湖水浪打浪》《看天下劳动人民都解放》《小曲好唱口难开》《歌剧艺术》观评记录老师执教的《歌剧艺术》这节课有6位老师参与了听课评课活动,现将几位老师的评课反馈,及意见和建议归结如下:1、本节课紧紧围绕“歌剧艺术”来设计活动内容,安排多种教学形式和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
歌剧艺术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课件

根据小说《红岩》中江姐的故事被搬上舞台
这和刚才的咏叹调从表现形式上来看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宣叙调
宣叙调,又叫做朗诵调,在歌剧中 是一种用来代替对白的歌唱,它的 旋律性不强,但是剧情在这里得到 了发展和继续。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鸣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咏叹调
• 歌剧中的独唱段落,表现剧中人的特定情 境中的思想情感,在这时,剧情的发展是 暂停的。
• 咏叹调的旋律优美动听,强调高超的声乐 演唱技巧,有很强的艺术魅力,易于留传。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清粼粼的水蓝莹莹的天》
选自歌剧《小二黑结婚》,该剧描写了 1942年山西某地的民兵队长二黑和同村的 姑娘小芹反对父母包办,争取婚姻自由的 故事。
《清粼粼的水蓝盈盈的天》,是第一场 女主人公小芹一出场唱的大段抒情性唱段。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清粼粼的水蓝莹莹的天》
这个唱段描写了什么? 表达了小芹什么样的情感? 在音乐上有什么样的特点?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清粼粼的水蓝莹莹的天》
这个唱段描写了什么? 表达了小芹什么样的情感? 在音乐上有什么样的特点?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中国新歌剧
• 我国宋元以来形成的戏曲多达 三百多种,他们具有歌剧的性 质,西方称“京剧”为“Chinese Opera”就可以说明这一点。我 国近代出现的新的戏剧音乐形 式被称作新歌剧。
• 探索阶段——“五四”新文化运 动
奠基阶段——延安文艺座谈 新秧歌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白毛女》 歌剧《白毛女》是在延安新秧歌运动基础上创作的第一部具有中国风格的 新歌剧。剧本由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贺敬之,丁毅执笔,马可、张鲁、 瞿维等作曲,剧本是根据民间传说《白毛仙姑》改编创作的。 特点:该剧音乐采用民歌素材和地方戏曲的音调,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 时代特点。 意义:它继承中国民族音乐传统,并借鉴西洋歌剧形式技法等方面的成功 经验,创造出了具有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新歌剧形式,是诗、歌、舞三者融 合的民族新歌剧,开创了中国民族歌剧的崭新道路。 (1)《北风吹》 《北风吹》是第一幕第一场中的唱段。旋 律亲切流畅,节奏轻柔舒展,细腻地刻画了喜儿 天真、活泼、纯朴的性格。
2.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歌剧 这一期间产生了一大批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歌剧作品,大致可将其分为以下 几种不同的形式。 (1)在继承戏曲传统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新歌剧的创作手法。 (2)直接继承《白毛女》的艺术经验,并广泛吸收了戏曲、话剧和西洋歌 剧的精华。在观念和手法上,坚持以内容需要为一切艺术构思的出发点。 (3)音乐语言的风格主要建立在民间音调的基础上,在音乐形式的创作手 法上更多地借鉴西洋歌剧的经验。 (4)以民间歌舞剧、小调剧或黎氏儿童歌舞剧作为参照,创作的新型歌舞 剧。 作品欣赏: 《小二黑结婚》、《红霞》、《红珊瑚》、《窦娥冤》、《洪湖 赤卫队》、《江姐》、《草原之歌》、《王贵和李香香》、《阿依古丽》、 《望夫云》、《刘三姐》
(2) 《再不要去做情郎》是剧中另一首著名的咏叹调,这是费加罗向将被 罚往团队当兵的凯鲁比诺唱的。这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咏叹调,采用回旋曲式, 活泼的快板,C大调,4/4拍。全曲朝气蓬勃,时有调性的对比与短暂的转换, 反复出现的主部音乐来源于一首古老的士兵歌曲。它已成为男中音歌唱家们最 喜爱演唱的歌剧选曲之一。
3.《茶花女》 歌剧《茶花女》是威尔第创作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品。意大利文剧本由皮亚 威根据小仲马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于1853年在维也纳首演。 内容:歌剧尖锐地揭露了贵族社会的虚伪道德,表达了对被损害和被压迫 的妇女的深切同情。 主题:第一个悲剧主题,生动地刻画了薇奥莉塔的温柔而忧郁的形象; 另一个代表阿弗列德杰尔蒙与薇奥莉塔爱情的主题,十分的优美、深情。 (1)《饮酒歌》 《饮酒歌》是第一幕中,阿弗列德杰尔蒙在薇奥莉塔的家庭酒宴上所唱的 一首歌曲,。这首歌曲采用降B大调,3/8拍,旋律轻快而优雅,充满青春活力。 (2)《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永远忘不了那一天》是第一幕阿弗列德杰尔蒙向薇奥莉塔倾诉爱情的著 名咏叹调。歌曲采用F大调,3/8拍,前16小节小行板部分,具有宣叙调性质。 旋律温柔而深情。
(2)《十里风雪一片白》 这一唱段是杨白劳的主题音调,下行的旋律、缓慢的速度,使乐曲显得低 沉阴郁,刻画出杨白劳这一贫困苍老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他受尽人间磨难而又 无力反抗的悲伤心情。 (3)《太阳出来了》 《太阳出来了》是第五幕第二场中的合唱曲。全曲分为三段。 ① 第一段采用领唱与合唱的形式,以宽广宏伟的气氛、高亢明亮的色彩,以及 第二乐句上方四度的移位,表现出太阳冉冉上升、光芒四射的动人景象; ② 中段以低沉的音调回顾了往昔的苦难岁月; ③ 第三段开始,以齐唱作上方七度大跳,接着,速度加快、节奏紧缩,音乐变 得更加坚强有力,表达了劳苦大众激动振奋的心情,显示出无穷的力量。
3.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歌剧 到了新时期,由于歌剧生存环境的变化和艺术观念、歌剧趣味的发展,歌 剧创作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的趋势:雅化趋势和塑化趋势。 进入新世纪,歌剧创作面临着种种困难,除了音乐方面的问题之外,还涉 及到文学、戏剧、美术甚至舞蹈等其他艺术门类的协调、配合,还有社会性因 素,这都增加了歌剧创作的难度,。 作品欣赏: 《护花神》、《伤逝》和《原野》、《我们现代的年轻人》、 《风流年华》和《友谊与爱情的传说》、《悲怆的黎明》、《司马迁》、 《赌命》
第二幕:塞维利亚城墙边的小酒馆 第二幕第一场开始时生动地描绘了纵情欢乐的场面,跳跃性的节奏和隐约 的人声烘托出酒店里喧闹的气氛。第二幕中著名的《斗牛士之歌》是埃斯卡米 诺为答谢欢迎和崇拜他的群众而唱的一首歌,成功地塑造了这位百战百胜的勇 敢斗牛士的高大形象。 第三幕:山间的吉卜赛营地 第三幕中卡门与两位女伴的三重唱,对卡门作了深刻的心理刻画。歌曲采 用回旋曲的形式,对比的几个插部,其调式、调性和节拍都与主部形成了鲜明 的对比。 第四幕:塞维利亚斗牛广场 终场的二重唱,卡门冰冷的音调和坚定的语气,与霍塞先是热烈,转而诉 求,最后绝望的旋律形成尖锐对比,具有扣人心弦的悲剧力量和强烈而紧张的 戏剧性。这部歌剧是近百年来上演最多的经典作品之一。
2. 《费加罗的婚礼》 《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最杰出的三部歌剧中的一部喜歌剧,完成于 1786年,意大利语脚本由洛伦佐•达•彭特根据法国戏剧家博马舍的同名戏剧改 编而成。 内容:主要描写伯爵的男仆理发师费加罗与伯爵夫人的女仆苏珊娜的纯洁 爱情,作者通过戏剧性的爱情故事,深刻、尖锐地提出了反对封建制度的社会 问题。 构成:第一幕,伯爵府第的阁楼,房间里; 第二幕,伯爵夫人的房里; 第三幕,伯爵家的大客厅里; 第四幕,城堡中的庭园。 赏析:(1)《你们可知道什么叫爱情》是第一幕第一场中著名的咏叹调, 由伯爵的侍童凯鲁比诺演唱,表达了这位幼稚的年轻人对爱情真挚而热烈的追 求。该曲采用复三部曲式,行板,2/4拍。此曲是女中音最喜爱演唱的歌剧选曲 之一。
音乐欣赏
目录 第十八章 歌剧艺术
一
外国歌剧
二
中:歌剧是由音乐、诗歌、戏剧、舞蹈等组成的综合艺术,是一种以歌 唱为主的戏剧音乐形式。
分类:宣叙调、咏叹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
二、外国歌剧作品欣赏
1. 《卡门》 歌剧《卡门》完成于1874年,是比才根据梅里美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也 是他的最后一部歌剧。这部歌剧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歌剧之一,一百多年来深受 世界人民的欢迎,久演不衰。 特点:比才把社会底层人物——烟草女工、士兵、城市平民推上了法国歌 剧舞台,使音乐与剧情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通过对女主人公卡门独立 不羁的性格刻画,强烈地反映了资产阶级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歌剧《卡门》 对原故事情节进行了简化,突出主要矛盾,塑造人物性格。 赏析: 第一幕:在塞维利亚城广场上 卡门一上场就唱起了著名的“哈巴涅拉之歌”——《爱情就像一只不驯服 的鸟》,表现了卡门热情奔放、魅力诱人的形象。另一首《赛吉地亚舞曲》带 有咏叹调性质,进一步刻画了卡门性格中的直率和泼辣。
二、中国歌剧作品欣赏
1. 《小二黑结婚》 歌剧《小二黑结婚》是由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根据赵树理的同名小说集体 改编而成。由田川、杨兰春执笔,马可、乔谷、贺飞、张佩衡作曲。1953年在 北京实验剧场首演,并成为第一届全国音乐周的上演剧目。
意义:歌剧《小二黑结婚》首次在戏曲基础上发展了中国歌剧,成为建国 后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创造性地运用戏曲音乐手法创造新歌剧。 特点:全剧音乐以山西的戏曲音乐和民歌为素材,富有浓郁的民间气息和 民族色彩,朴实动人。
3. 《洪湖赤卫队》 歌剧《洪湖赤卫队》由张敬安、欧阳谦叔等作词作曲。 内容: 1930年湖北沔阳县委为配合红军行动,暂时把洪湖赤卫队撤离彭家 墩。当地白极会头子彭霸天乘机卷土重来进行报复。乡党支部书记韩英及赤卫 队队长刘闯,带领赤卫队机智地与敌人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最后取得了完全 的胜利。 特点:歌剧音乐吸收了天沔花鼓戏、沔阳、潜江一带的民间音乐素材,具 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并有鲜明的性格化音乐形象。 《洪湖水,浪打浪》是其中的一首女声二重唱,由韩英、秋菊演唱。歌曲 汲取了襄河民歌《襄河谣》的音调,结构采用三部曲式。 赏析:(1)引子部分描绘了洪湖的美丽风光; (2)第一部分旋律流畅、婉转; (3)第二部分是女声二重唱,节奏明快、欢跃, 以喜悦的心情赞美家乡胜过天堂; (4)第三部是第一部的再现,二重唱,抒发了对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赞颂,表现了渔民对美好未来 的向往。
(3)《也许灵魂渴望的就是他》 《也许灵魂渴望的就是他》是一首咏叹调,从多侧面揭示了薇奥莉塔的内 心世界。 (4)《巴黎,可爱的,我们将离去》
《巴黎,可爱的,我们将离去》是第三幕终场的二重唱,感人至深。歌曲 采用降A大调,3/8拍。第一部分的旋律温柔而明朗,洋溢着浪漫曲的抒情气质。 然而,幸福的会见不能挽回死亡的命运。薇奥莉塔对爱情至死不渝的坚贞,突 出了歌剧深刻的悲剧主题。
第二节 中国歌剧
一、中国歌剧概述
1.20世纪中国歌剧诞生前的发展 中国歌剧的诞生,一般认为是从20世纪20年代黎锦晖创作的儿童舞剧开始的。 1943年,聂耳和田汉推出《扬子江暴风雨》,这种“话剧加唱”的做法后 来也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歌剧形式。 1943年,延安兴起了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新秧歌运动。 1945年4月,由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的歌剧《白毛女》,形成了一 种独特的、被称之为“民族新歌剧”的音乐戏剧模式,成为中国歌剧史上一部 里程碑式的作品。 作品欣赏:《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 、《白毛女》、《血泪仇》、《赤叶河》、《王贵与李香香》、《长征》、 《打击侵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