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电传动系统第四章——直、脉流牵引电动机的换向

合集下载

《机车电传动系统》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大纲

《机车电传动系统》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大纲

《机车电传动系统》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电力机车专业的一门综合专业课程,主要学习电机学基本理论和原理、结构,牵引电机与主变压器、机车电器、机车电气线路、控制原理和常见故障处理等内容。

使学生掌握电力机车的控制理论和主型客、货运机车主、辅、控电路结构,为学生专业技术实训打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课题一概述1.电力牵引的优越性和在铁道运输中的地位2.电力牵引发展概况及趋势课题二电力机车工作原理1.直直型电力机车工作原理2.交直型整流器电力机车工作原理3.交直交型电力机车工作原理课题三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和运行分析1.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2.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3.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4.直流电机的磁场5.直流电机的感应电势和电磁转距6.直流电机的基本方程式7.他励直流发电机的特性8.并励直流发电机的自励过程和特性9.串励和复励发电机的特性课题四直流牵引电动机的特性1.牵引电动机的一般概念2.直流牵引电动机的工作特性3.各种励磁方式牵引电动机的特性分析4.直流牵引电动机的起动、调速、反转和制动5.直流串励牵引电动机的磁场削弱实验一:并励直流电动机的起动和调速实验实验二:并励直流电动机的负载实验实验三:串励直流电动机的调速和负载实验课题五直流和脉流牵引电动机的换向及通风冷却1.换向的基本概念2.直流电机产生火花的原因和改善换向的方法3.脉流牵引电动机的电磁特点4.脉流牵引电动机的换向特点5.改善脉流牵引电动机换向的方法6.直流和脉流牵引电动机的环火及防止措施7.牵引电动机的发热和通风冷却课题六直流和脉流牵引电动机的基本结构1.牵引电动机的定额及额定数据2.牵引电动机常用的电工材料及绝缘材料3.脉流牵引电动机的基本结构4.典型脉流牵引电动机的结构特点课题七直流和脉流牵引电动机的试验1.牵引电动机的试验内容与试验线路2.牵引电动机的试验方法课题八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和运行分析1.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分类及铭牌2.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及运行分析3.变压器的参数测定4.变压器的运行特性5.单相变压器的联结组别6.自藕变压器7.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实验四:单相变压器实验课题九主变压器及平波电抗器1.主变压器的基本结构2.典型主变压器的结构特点3.平波电抗器课题十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运行分析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分类及铭牌2.三相交流绕组3.交流绕组的电势4.交流绕组的磁势5.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6.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和转矩平衡关系7.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8.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9.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调速和制动实验五: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调速和反转实验实验六: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负载实验课题十一交流辅助电动机1.劈相机的工作原理及起动方法2.劈相机三相电压对称性的调整3.辅助电动机课题十二三相交流牵引电动机1.三相异步牵引电动机2.晶闸管同步牵引电动机课题十三电器的发热与电动力1.电器的发热与散热2.不同工作制下电器的发热3.短路时电器的发热及电器的热稳定性4.载流导体的电动力及电动稳定性课题十四电弧及灭弧装置1.电弧的物理基础2.直流电弧及其灭弧3.交流电弧及其灭弧4.电弧熄灭的方法及装置课题十五触头1.触头的接触电阻2.触头的振动3.触头的磨损4.触头材料课题十六传动装置1.电磁传动装置2.电磁铁的吸力与特性3.电空传动装置课题十七接触器1.电磁接触器2.电空接触器3.真空接触器课题十八继电器1.电磁继电器2.机械式继电器课题十九电力机车主型电器及其它电器1.受电弓分类、用途、单臂受电弓的结构、动作原理、静态及动态特性,主要技术参数2.高压连接器的作用、结构、动作原理3.主断路器:主断路器的用途、结构、动作原理、主要技术数据4.真空断路器的结构及动作原理5.转换开关:转换开关用途、结构、原理6.司机控制器:主司机控制器、辅助司机控制器的用途、结构、动作原理、联锁要求6.其它电器:熔断器、自动开关、火花间隙与氧化锌避雷器、传感器、互感器、万能转换开关、蓄电池。

列车电力传动与控制第4章牵引变流器电路

列车电力传动与控制第4章牵引变流器电路

牵引变流器
中工作。作为电力牵引用的变流器,相应地能够实现牵引、
制动状态下前进、后退四种工况。
电力机车/EMU交-直-交流传动系统,网侧采用四象限脉 冲整流器,构成交-直部分。负载侧采用三相逆变器,形成
直-交部分。中间环节为支撑电容和二次波滤波环节。
四象限脉冲整流器的突出优点是网侧功率因数高,可达 到1,等效谐波干扰电流小。 两点式脉冲整流器主电路元件可用两个理想开关 SA、SB 等效,其开关函数可表示为
波分量,改善转矩脉动状况并减少损耗。起动完成后,通过
2018/2/12 10
牵引变流器
接触器把它短接。
当列车进行再生制动时,整个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方式没
有发生什么变化,主电路结构也不发生任何变化。为了使牵 引电动机能够进入发电机状态,控制系统应使异步牵引电动
机工作在负的转差频率下。
在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发展的初期,为保证电气制动的可 靠性和安全性,还装有制动电阻和转换开关。如果电网不能 接受再生能量或网侧整流器发生故障,应立即在无电流状态 下接入制动电阻。
可以调节从电网输入的电流相位,使所取电流波形接近正弦
波形,并能在广泛的负载范围内,使列车的功率因数接近于 或达到1,电网只提供有功电能,对减小通讯信号的谐波干
2018/2/12 8



C2
Cd
L2


A

B C



图4–1 两点式变流器电路原理图
牵引变流器
扰和充分利用电网的传输功率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另 外,四象限变流器能很方便地实现牵引和再生制动之间的能 量转换,能取得显著的节能效果。 四象限脉冲整流器将来自牵引绕组的单相交流电压变换

电力机车控制第四章 电力牵引交流传动技术

电力机车控制第四章  电力牵引交流传动技术
二、直-交型电动列车
1.旋转电动机驱动的地铁、城轨列车
2. 直线电动机驱动的城轨列车 (1)直线电动机基本结构。 (2)直线电动机工作原理。 3.中低速磁悬浮列车 (1)推斥型磁悬浮列车。 (2)吸力型磁悬浮列车。
第二节 交流传动机车的工作原理
第二节 交流传动机车的工作原理
第二节 交流传动机车的工作原理
三、直接转矩控制
直接转矩控制的思路是将逆变器和电动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 虑,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保持定子总磁链基本恒定;二是对电
机转矩进行直接控制。通过对逆变器的开关控制,一方面实现磁
链的幅值控制,另一方面实现电动机转矩控制。
第五节 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的调速控制
第六节 交流传动机车的牵引特性与控制策略
第四节 变流装置的结构组成及冷却
二、辅助变流器的结构组成 三、牵引变流器的冷却
1.冷却系统的组成
2.冷却系统的保护
四、辅助变流器的冷却
第五节 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的调速控制
一、转差频率控制
第五节 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的调速控制
第五节 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的调速控制
二、矢量控制
随着现代控制理论和控制技术的发展六节 交流传动机车的牵引特性与控制策略
第六节 交流传动机车的牵引特性与控制策略
第六节 交流传动机车的牵引特性与控制策略
变换装置结构紧凑,便于安装。图4.14及图4.15为三组牵引变流
器各部件在电源变换装置中的配置图。
第四节 变流装置的结构组成及冷却
第四节 变流装置的结构组成及冷却
第四节 变流装置的结构组成及冷却
2.牵引变流器的主要构成部件
牵引变流器的主要构成部件如表4.3所示。
第四节 变流装置的结构组成及冷却

电力机车直流电机检修与维护—直流电机的换向及拆装

电力机车直流电机检修与维护—直流电机的换向及拆装
用er表示 。
er
eL
eM
(L M) di dt
Lr
di dt
Lr L M
L为换向元件的自感系数; M为换向元件的互感系数
直流电机的换向
2.延迟换向(e 0)
在换向元件中还有切割电动势 ea
ea 2N c Ba a
切割电动势存在同样使换向电流变化延缓。 因此线圈中合成电动势(电抗电动势和切割电 动势之和)的存在使换向电流变化不再是线性 的,出现了电流延迟现象的换向称为延迟换向。
直流电动机的拆装工艺
工艺步骤如下: 1、拆除电动机的所有接线,拆除换向器端的端
盖螺栓和轴承盖螺栓,并取下轴承外盖; 2、打开端盖的通风窗,从刷握中取出电刷,再
拆下接到刷杆上的连接线; 3、拆御换向器端的端盖,若有必要时再从端盖
上取下刷架:
直流电动机的拆装工艺
(1)、用厚纸或布将换向器包扎好,以保持清 洁及以免碰伤换向器;
直流电机的换向
(三)改善换向的方法 环火现象 即正负电刷间出现电弧,可以很短的时间内 损坏电机 防止环火出现的办法
在主磁极上安装补偿绕组,从而抵消电枢反应 的影响。补偿绕组装在主磁极极靴里。
补偿绕组与电枢绕组串联,它产生的磁动势 恰恰能抵消电枢反应磁动势
直流电动机的拆装工艺
直流电动机的拆装目的有保养和修理两种。 对电动机进行保养时的拆装工序一般有拆卸 、 清洗零件、更换易损件、装配和试验。 直流电动机拆卸前应在刷架处、端盖与机座配 合处等做好标记,便于装配。
直流电机的换向
(三)改善换向的方法
目的:
消除或削弱电刷下的火花
方法:
1.选用合适的电刷,增加电刷与换向片 之间的接触电阻
2.装设换向极

机车牵引控制系统4.交直型电力机车的工作原理

机车牵引控制系统4.交直型电力机车的工作原理
机 车 控 制 / LOCOMOTIVE CONTROL
交直型电力机车的工作原理
交 直 型 电 力 机 车 工 作 原 理 示 意 图
交 直 型 电 力 机 车 工 作 原 理 简 图
交直型电力机车工作过程
将接触网供给的单相工频交流电 经机车内部的牵引变压器降压 再经整流装置将交流转换为直流 然后向直流(或脉流)牵引电动机供电 从而产生牵引力牵引列车运行
交直型电力机车的工作特点
2
由于机车内设有变压器,调压十分方便,牵引电动 机的工作电压不再受接触网电压的限制,机车就可 以选择最有利的工作电压,使牵引电动机的重量/ 造价比降低,同时工作更为可靠。
交直型电力机车的工作特点
3
牵引电动机采用适合牵引的串励或复励电动机,可以 获得良好的牵引性能和启动性能,尤其启动时它采用 了调节整流电压的方式
省略了启动电阻 不仅减轻了电气设备的重量 降低了启动能耗 而且改善了电力机车的启动性能 提高了机车的运行可靠性
交直型电力机车的工作特点
4
整流器电力机车采用单相50HZ整流,其输出电压有 很大脉动,因而流过牵引电动机的电流也有较大脉动。
脉动电流不仅使牵引电机的损耗增加,而且使牵引电 机的换向恶化,因此在整流器电力机车上需要装设平 波电抗器PK和固定磁场分路电阻R0以限制电流的脉 动,改善电动机的工作条件。
交直型电力机车因整流装置将交流转换为直流又叫整流器电力机车。
中点抽头式全波整流
整流方式
桥式全波整流
(1)中点抽头式全波整流电路电力机车工作原理
(2)桥式全波整流电路电力机车工作原理
交直型电力机车的工作特点
整流器电力机车的变流过程是在机车内完成的
是一个集 变压
变流

改善电力机车脉流牵引电动机换向的措施分析

改善电力机车脉流牵引电动机换向的措施分析
第4 1 卷 第 5期
V( J I 4l N( ) 5
研 究与 交流
¨ 【l 】 、 、 l 】 ( ’ { n1  ̄ 1 【、I ( 一 、 l l I 】 、
改 善 电力 机 车脉 流 牵 引 电动 机 换 向的措 施 分 析
叶松 青 1 ,吴 伟2
( 1 . 四 川 盐 业 地质 钻 井 大 队 ,四 川 自贡 6 4 3 0 0 0 ;2 . 济 南铁 路 局 济 南机 务 段 ,山 东 济 南 2 5 0 0 0 1 )
流换 向 ,减 少速 率特 性偏 差 ,降低定 子温 升 。其滚
1 换 向火 花产 生 的原 因
脉流 电动机 运行 中产 生火 花 的原 因较 复 杂 ,主
要 有 电磁 、机械 和化 学 3 个 方 面 的原 因。
1 . 1 电磁 原 因
动抱轴 承 可靠性 高 ,复励 牵 引电动机 粘着 性好 ,不
电势 ,改善 电动机 的工作条 件 。 2 . 1 . 2 . 2 加装平 波 电抗器
在单相 交 流 电网供 电的 电力 机车 上 ,大 多数加
易空转 ,可无极 磁场 削弱 ,再生 制动 时不 用转 换主
电磁 原因是 脉流 电动 机产 生换 向火花 的 主要 原
收稿 日期 :2 0 1 2 — 1 1 - 0 l
电路 。Z D一 1 1 l 有 刷架 圈 ,正 、反 转速 率 偏 差可 控
作者简介 :叶松青 ,工程师 ;吴 伟 ,动车运用工程师
电状 态 ,由此 会 伴 有 很 大 的 响 声 ,俗 称 “ 放炮 ” 。
向器 转子 和 电刷装 置 的接 触不 良引起 的火 花 ,称 为
机 械火花 。

毕业设计--脉流牵引电动机的换向及脉流牵引电动机的出厂试验

毕业设计--脉流牵引电动机的换向及脉流牵引电动机的出厂试验

毕业设计--脉流牵引电动机的換向及脉流牵引电动机的出厂试验毕业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脉流牵引电动机的换向及脉流牵引电动机的出厂试验专业系铁道牵引与动力学院班级神华铁路订单班学生姓名张胜指导老师赵承荻完成日期2013届毕业设计任务书一、课题名称脉流牵引电动机的換向及脉流牵引电动机的出厂试验(主要针对使用SS 型电力机车的学习者)二、指导老师赵承荻三、设计内容与要求1.课题概述牵引电动机被称为电力机车的心臓,牵引电动机的运行性能及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到整台机车的运行性能。

由于牵引电动机工作的特殊性(如因安放在机车车体下部两个机车动轮之间,因而使毎台牵引电动机的体积尺寸受到严格的限制,散热条件极差,工作环境恶劣,加上机车上各台牵引电动机共同运行时,各台牵引电动机负荷分配的不均匀,机车运行时负载变化大等诸多因素),使牵引电动机成为机车上最为薄弱的环节,在机车运行中牵引电动机的故障出现率总体较高,在机车检修工作中,对牵引电动机的检修是一项十分重要的项目。

本课题重点研究脉流牵引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脉流牵引电动机的换向理论及改善换向的措施。

同时学习与研究脉流牵引电动机检修后的出厂试验项目、内容、试验设备、线路、试验方法及试验结果的分析判断。

2、设计内容与要求1)毕业设计论文部分(1)脉流牵引电动机的工作条件(2)脉流牵引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3)SS4型机车用ZD105型脉流牵引电动机的基本结构(4)脉流牵引电动机的换向特点及改善换向的措施(5)脉流牵引电动机的维护保养与检修2)毕业设计部分(1)脉流牵引电动机的试验项目(2)脉流牵引电动机的试验内容(3)脉流牵引电动机的试验设备、试验线路及试验方法(4)脉流牵引电动机的试验结果分析与判断四、设计参考书1.韶山4型电力机车张有松朱龙驹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2.电力机车电机周立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3.电力机车电机张龙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4.电力机车检修莫坚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5.韶山4改型电力机车乘务员杨兆昆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6.韶山8型电力机车赵叔东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7.实用电工手册赵承荻李乃夫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8.电工实用手册刘光源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9.电气技師手册张友汉赵承荻主编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五、设计说明书要求1.封面2.目录3.内容摘要(200~400字左右,中英文)4.引言5.正文(设计方案比较与选择、设计方案原理、计算、分析、论证,设计结果的说明及特点)6.结束语7.附录(参考文献、图纸、材料清单等)六、毕业设计进程安排第1周(本阶段末):毕业设计开题老師讲解。

内燃机车电力传动——牵引电机

内燃机车电力传动——牵引电机

P2 = P -ΔP空
功率平衡方程式
P1 = P2 + ΔP空 + ΔP铜
电机效率η:衡量电机内部损耗的大小 P 2 100 % P 1
四、直流牵引电动机的工作特性和速度调节
电传动机车是由牵引电动机驱动的,因此牵引电动机的工作特性 必须满足机车牵引性能提出的要求。电动机输出的机械转矩和转速是 说明电动机工作特性的两个重要的物理量,分别与机车牵引力和机车 速度相对应,因此,转矩特性和转速特性是电动机的两个主要特性, 是选用牵引电动机的重要依据。 (一)直流牵引电动机的转速特性和转矩特性 直流电动机的工作特性表示当不对电源电压及励磁电流进行人为 调节时,电动机的转速n、转矩M随电枢电流Is的变化关系。电机的工 作特性因励磁方式不同差别很大,所以讨论时,既要应用综合电磁过 程的有关方程式,又要注意到不同励磁方式的特点。
n
串励电动机:φ随电枢电流IS而变化, 根据转矩特性、转速特性及磁化曲线 之间的对应关系可求出其机械特性, 随输出力矩M的增加,转速n迅速下降, 这种特性称为“软特性”。
(二)牵引电动机特性分析
对串励和他励两种型式得电机进行比较,分析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并确 立选用牵引电动机时应考虑的因素及基本原则。 牵引调速性能:在内燃机车上,牵引电动机由恒功率电源供电, 输出电 压变化范围有限,串励电动机的“软特性”特点能使牵引电动机在电源 电压较小变化时具有较大的转速和转矩变化,因而调速容易,调速范围 牵引电动机之间的负载分配: 较宽。 机车上几台牵引电动机同时 M n M M n 2 1 M 2 并联运行,由于电动机的特 1 性不可能完全一致,或者动 n 1 轮直径不完全相等,都将引 2 n 起电动机之间负载分配的不 n M M M 均匀现象,个别电机在运转 1 2 n M 时将会发生严重过载情况。 I 0 0 I I I I 串励电动机由于具有“软特 I ( b ) (a) 性”,这种负载分配的不均 图2—17 并联运行时牵引电动机之间的负载分配 (a)两台串励电动机之间的负载分配; (b)两台并(他)励电动机之间的负载。 匀性远较他励电动机为小 。 分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改善直流牵引电动机 换向的方法
三、增加换向回路的电阻
换向回路电阻主要是决定于电刷与换向片之间的接 触电阻,增加接触电阻可以减小附加换向电流的数 值,从而改善电机换向。
脉流牵引电动机由于换向条件困难,广泛采 用高接触电阻的电化石墨电刷
第四节 脉流牵引电动机的 换向特点
一台换向正常的直流牵引电动机,若工作在脉动电 源下,这台电机换向将显著恶化,这是因为在脉动电源 条件下,牵引电动机的换向元件中,除已经介绍过的直 流电势外,由于脉动电源中交流分量的作用,还将引起 另外3种交流电势,即: (1)由电枢电流交流分量Ia~引起的交流电抗电势er~; (2)由换向区磁通交变分量由φK~引起的交流换向电势 ek~; (3)由主极磁通交变分量φf~引起的变压器电势et,
et Wa dΦf~ dt
第四节 脉流牵引电动机的换向特 点
换向元件中的交流合成电势
过大的Δer~是引起脉流牵引电 动机换向困难的根本原因。因 此,要改善脉流牵引电动机的 换向,就要尽可能地减小交流 剩余电势Δer~。
Hale Waihona Puke 第五节 改善脉流牵引电动机换向 的方法
脉流牵引电动机的换向比直流牵引电动机困难,为 了保证脉流牵引电动机可靠运行,必须针对它在换 向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一定的措施。
第三节 改善直流牵引电动机换 向的方法
一、设置换向极 换向极应满足以下要求: 1.极性正确 2.换问极绕组必须与er电枢绕组串联 3.换向极磁路处于低饱和状态
二、减小电抗电势 希望电抗电势的数值尽可能小些,这样抵消电抗电势 的所需要的换向电势也就小些。当这两个电势的绝对 值都减小以后,它们的剩余电势也相应减小,这样就 改善了电机的换向条件。
第四节 脉流牵引电动机的 换向特点
交流电抗电势er~
er~ =Ki er
在一定的电流脉动系 数下,交流电抗电势
er~的幅值正比于直流 电抗电势er=其交变频
率和相位与电枢电流 交流分量相同。
第四节 脉流牵引电动机的换 向特点
变压器电势et
变压器电势是由于主极磁通交变分量由f~的作用,在 换向元件中感应的电势,其表达式为:
第二节 产生火花的原因
机械原因 1.换向器及电机旋转部分的缺陷
(1)个别换向片或云母片凸出; (2)换向器偏心、转子动平衡不好; (3)换向器工作表面污染、有毛刺、斑痕或拉伤沟纹等; (4)换向器工作表面变形,如呈椭圆形、腰形或锥形等。
2.电刷装置的缺陷
(1)电刷接触面研磨的不光滑,接触不良或只是局部接触; (2)电刷在刷盒中间隙不合适,造成跳动、倾斜或卡死现象; (3)电刷上压力不适当; (4)刷握装置不稳固,造成刷握位置偏离几何中心线; (5)刷架圈的定位不准确或安装不牢固等。
第七节 牵引电动机的发热和
通风冷却
均质固体的发热曲线,曲线表明物体发热时,其 温升随时间按指数函数规律变化。开始发热时,物 体与周围介质的温差较小,散发出的热量较少,产 生的热量大部分用以升高物体本身的温度,温度上 升得较快。随着电机温度的升高,温差的增大,散 发的热量逐渐增加,用以升高物体本身的热量逐渐 减少,温度上升速度减慢。当发热体经过较长时间, 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后,产生的热量等于散发热量, 物体的温度不再升高,达到热稳定状态。此时,物
自通风 独立通风 强迫通风 诱导通风
轴向通风 径向通风 2.牵引电动机的通风结构和通风参数
采用强迫式独立通风
第六节 换向器上的环火
牵引电动机运行时,电刷磨损而产生碳粉或电刷 碎片,换向器磨损的铜粉以及其他导电灰尘会积聚在 换向片间的沟槽中,这些可导电物质在换向片间形成 了所谓的导电桥。当片间电压过高时,此导电桥中的 导电尘粒因燃烧形成火花。若片间电压足够大,会在 这些导电尘粒燃烧后,出现片间电弧,当电弧向前扩 展时,它遗留下来的离化气体是导电的,因而,电弧 不断伸长,以至形成环火。
由换向元件各交流电势的相位关系可见,变压器电 势与交流电抗电势的相位几乎是相反的,因此可利 用来抵消。实践证明,这是积极有效的办法。为了 使在数值上和相位上都能补偿,必须选择合适的固 定磁场削弱系数。 四、采用感应分路
第六节 换向器上的环火
直流和脉流牵引电动机 在某些恶劣条件下运行 时,正、负电刷之间可 能形成一股强烈的环形 电弧;同时伴有闪光与 巨响,这种现象称为环 火(俗称“放炮”)环 火是直流和脉流牵引电 动机最严重的故障之一
换向元件中的电阻
R1
R TK TK t
换向元件中的电流
ia iR1 ia iT2 e
R2
R TK t
i
ia 1
2t TK
e • TK t
R
TK2
iL
iK
第一节 换向的基本概念
换向过程
电阻换向
ek er ea 理想换向情况,元件中的合成电势 e 0
延迟换向
ek er ea 合成电势
第一节 换向的基本概念
换向元件中的电势
1.电抗电势 一般,换向周期非常短暂,
电流的变化会在绕组元件
中产生自感和互感电势,两
者的合成电势称为电抗电
势。用er表示。
er
eL
eM
Lr
dia dt
第一节 换向的基本概念
电枢反应电势
当电枢旋转时,处于几何中性线 上的换向元件,将切割交轴电枢 磁场而产生电枢反应电势。根据 右手定则可以判断的方向也是与 换向前的电流方向相同,即和方 向一致,都是阻碍电流换向的。
第四章 直、脉流牵引电动 机的换向
第一节 换向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直流电机产生火花的原因 第三节 改善直流电机换向的方法 第四节 脉流牵引电动机的换向特点 第五节 改善脉流牵引电动机换向的方法 第六节 直流和脉流牵引电动机的环火及防止措施 第七节 牵引电动机的发热和通风冷却
第一节 换向的基本概念
就一个具体的电枢元件(线圈)来说,其电流总 是不断变化的。或者说电枢旋转时,每个具体的 电枢元件总是不断地从一个支路转进另外一个支 路。
第六节 换向器上的环火
防止环火的措施
1.限制换向器圆周上的电 位梯度和最大片间电压值 2.采用适当的主极极靴形状 3.选择适当的极弧系数 4.设置补偿绕组
第七节 牵引电动机的发热和 通风冷却
一、电机的损耗和温升
直流牵引电动机在实现能量转换过程中,电机内部将 产生机械损耗、铁耗、铜耗和附加损耗等4类损耗, 这些损耗一方面使电机的输出功率减小、效率降低; 另一方面,损耗最终都变为热能,使电机各部分温度 升高,引起电机发热。
第二节 产生火花的原因
化学原因 在正常情况下,当电机长期运行之后,换向器滑动 面会覆盖一层很薄的薄膜,电刷在与换向器接触时,并 不是直接与换向器钢片本身接触,而是通过这层薄膜与 换向器铜片接触。要获得良好的换向,除保持电磁和机 械方面的良好条件外,还必须在换向器表面形成均匀而 光亮的薄膜层,不正常薄膜的出现将预示着电机换向的 恶化。
第一节 换向的基本概念
换向电势
为了改善换向,容量在1kw以上的 直流电机都安装有换向极,换向极 安装在几何中性线上。换向极极性 应正确,以使它的磁势与交轴电枢 反应磁势相反,如图所示。这样, 当换向元件切割换向极磁场时,感 应产生换向电势,其方向与和相反, 用来抵消和对换向的不利影响。
第一节 换向的基本概念
一、减小交流电势的数值 1.减小交流电抗电势er~ 2.减小变压器电势et
第五节 改善脉流牵引电动机换向 的方法
二、改善交流换向电势ek~的相位
1.换向极铁心采用电工钢片叠制
2.机座内壁敷设磁桥 3.减小换向极漏磁通 4.采用全叠片或半叠片机座

et
第五节 改善脉流牵引电动机换向 的方法
三、选择合适的变压器电势补偿不平衡电势
e0
电流改变方向的时刻比直线换向 时推迟,故称为延迟换向
超越换向
ek er ea
e0
电流改变方向的时刻比直线换向时提前, 故称为超越换向
第二节 产生火花的原因
电磁原因 1. 当电机处于直线换向时,尽管电流密度可能很 大,但电刷下不会产生火花。 2. 附加换向电流过大是产生火花的电磁原因。 3. 当电机工作在严重超越换向时,前刷边电流密度增 大,导致电刷局部过热而在前刷边出现火花或电弧。
第六节 换向器上的环火
一、产生环火的原因 换向器片间电压 分布曲线和电位 特性
第六节 换向器上的环火
电刷下火花的扩展
当原始火花较大时,随着换向 器的转动,原始火花将被机械地 拉长,从而在电刷与换向片形成 电弧,该电弧能否维持甚至发展, 决定于电弧本身的能量及换向器 上的电位。图中1、2表示电机的 电位特性,3表示电弧特性,a是 电弧继续燃烧的临界点。
体的温升称为稳定温升,用 表示。
第七节 牵引电动机的发热和 通风冷却
散热 电机的损耗引起发热而使电机温度升高,当电机的 温度高于周围介质温度时,热量开始向周围介质中 散发,称为电机的散热。
绝缘层的热传导作用
表面层的热散发作用
第七节 牵引电动机的发热和 通风冷却
牵引电动机的通风冷却 1.牵引电动机的通风方式
元件中电流 的方向改变的过 渡过程称为换向 过程
第一节 换向的基本概念
电刷是支路的分界线;我们研究跨接在换向片1/2上的电枢元件。 换向刚开始时,元件仍属于右边支路,其电流为+ia(右→左); 处于换向中时,元件被电刷短路,电流大小和方向处于变化的过程中; 换向结束时,元件进入左边支路,其电流已经由变为-ia(左→右)。 一个元件换向过程所需的时间就是称为换向周期TH,即一个换向片通过电 刷所用的时间。换向元件的电流从+ia变到-ia所用的时间即为一个换向周期 (TH=0.0005~0.02秒)。 换向问题十分复杂,换向不良会在电刷与换向片之间产生火化。当火花大 到一定程度时可能损坏换向器表面,从而使电机不能正常工作。 产生火花的原因十分复杂,除电磁原因外,还有电化学、电热等因素,至 今尚无完整的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