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速器拆装与结构分析思考题
减速器的拆装和结构分析解读

实验五减速器的拆装和结构分析一、概述减速器是由封闭在箱体内的齿轮传动或蜗杆传动所组成的独立部件,为了提高电动机的效率,原动机提供的回转速度一般比工作机械所需的转速高,因此齿轮减速器、蜗杆减速器常安装在机械的原动机与工作机之间,用以降低输入的转速并相应地增大输出的转矩,在机器设备中被广泛采用。
例如宝山钢铁公司就有10多万台减速器,在其他机器中减速器也有大量应用。
作为机械类专业的学生有必要熟悉减速器的结构与设计,本实验是为了解减速器的结构、主要零件的加工工艺性,对于详细的减速器技术设计过程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这一课程中予以介绍。
齿轮减速器、蜗杆减速器的种类繁多,但其基本结构有很多相似之处。
本实验为了使同学了解减速器的一般结构设计、主要零件加工工艺而设立的。
实验中应注意掌握减速器的结构、主要零件的加工工艺。
减速器的结构随其类型和要求不同而异,其基本结构由箱体、轴系零件和附件三部分组成。
图5-1为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现结合该图简要介绍一下减速器的结构。
图5-1减速器的结构1.箱体结构减速器的箱体用来支承和固定轴系零件,应保证传动件轴线相互位置的正确性,因而轴孔必须精确加工。
箱体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免引起沿齿轮齿宽上载荷分布不匀。
为了增加箱体的刚度,通常在箱体上制出筋板。
为了便于轴系零件的安装和拆卸,箱体通常制成削分式。
剖分面一般取在轴线所在的水平面内(即水平剖分),以便于加工。
箱盖(件4)和箱座(件20)之间用螺栓(件17、18、19 和件31、32、33)联接成一整体,为了使轴承座旁的联接螺栓尽量靠近轴承座孔,并增加轴承支座的刚性,应在轴承座旁制出凸台。
设计螺栓孔位置时,应注意留出扳手空间。
箱体通常用灰铸铁(HTl50 或HT200 )铸成,对于受冲击载荷的重型减速器也可采用铸钢箱体。
单件生产时为了简化工艺,降低成本可采用钢板焊接箱体。
2.轴系零件图中高速级的小齿轮直径和轴的直径相差不大,将小齿轮与轴制成一体(件10)。
减速箱结构分析与拆装实验

六 注意事项
1、实验前预习有关内容,初步了解减速器装配图;
2、切忌盲目拆装,拆装前要仔细观察零部件的结构及位置,考虑好合理的拆装 顺序。卸下的零件要妥善放好,避免丢失或损坏。
3、爱护工具及设备、仔细拆装,使箱体外的油漆少受损坏。
七 思考题
1、如何保证箱体支撑具有足够的刚度?
2、轴承座两侧的上下箱体连接螺栓应如何布置?
3、支撑螺栓凸台高度应如何确定?
4、如何减轻箱体的重量和减少箱体加工面积?
5、各辅助零件有何用途?安装位置有何要求?
实验数据记录表:
名称 中心距 中心高 箱盖凸缘的厚度 箱座上凸缘的厚度 箱座底凸缘的厚度 箱座底凸缘的宽度 凸台高度 上筋板厚度 下筋板厚度 大齿轮端面与箱体内壁的距离 大齿轮顶圆与箱体内壁之间的距离 轴承端面至箱内壁之间的距离 轴承端面至箱内壁之间的距离 轴承端盖外直径
符号 a H b1 b b2 k1 h m1 m2
△2 △1
I1 I2 D
数据
d 测量有关尺寸,并填入实验数据记录表中;
e 卸下轴承盖;将轴和轴上零件随轴一起取出,按合理顺序拆卸轴上的零件;
f 测绘高速轴及其支撑部件的结构草图。
2、装配
按原样将减速器装配好。装配时按先内后外的顺序进行;装配轴和滚动轴承时, 应注意方向;应按滚动轴承的合理装拆方法。经指导教师检查后才能合上箱盖。 装配上、下箱之间的连接前,应先安装好定位销钉。
减速箱拆装与结构分析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要求了解减速器铸造箱体内的结构以及齿轮和轴系等的结构; 2、了解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齿轮和轴承的润滑、密封以及减速器附属零件
的作用、构造和安装位置; 3、熟悉减速器的拆装和调整过程; 4、了解拆装工具和结构设计的关系。 二、实验设备 1、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2、两级三轴圆柱齿轮减速器;3、两级圆锥圆柱齿轮 减速器;4、单级蜗杆减速器;5、两极分流式减速器;6、两极同轴式减速器; 三、拆装工具和测量工具 1、活扳手;2、套筒扳手;3、榔头;4、内外卡钳;5、游标卡尺;6、钢板尺 四、实验内容和要求 1.了解铸造箱体的结构; 2.观察、了解减速器的附属零件的用途、结构和安装位置的要求; 3.测量减速器的中心距、中心高、箱座上、下凸缘的宽度和厚度、筋板厚度、齿 轮端面与箱体内壁的距离、大齿轮顶圆(蜗轮外圆)与箱内壁之间的距离、轴承 端面至箱内壁之间的距离等; 4.观察、了解蜗杆减速器体内侧面(蜗轮轴向)宽度与蜗轮杆的轴承盖外圆之间 的关系,为了提高蜗杆轴的刚度,仔细观察蜗杆轴承的结构特点; 5.了解轴承的润滑方式和密封装置,包括外密封的形式。轴承内侧挡油环、封油 环的工作原理及其结构和安装位置,并绘制油系部分的结构草图;
减速器拆装实验考核试题B

减速器拆装实验考核试题(B卷)
班级姓名成绩
一、减速器装配
1、装配工艺方案。
正确反应轴与齿轮、轴与轴承、轴与联轴器、主动轴与从动轴的配合关系。
权重20%,错或漏扣1分/处
2、装配工艺实施。
按照装配工艺方案正确实施了装配过程,工、量具使用方法正确,零件摆放正确,机械故障处理正确。
权重30%,错或漏扣2分/处
3、传动轴和轴上零件的轴向间隙靠什么零件调整?权重10%
减速器结构示意图
二、减速器清洗
清洗效果达到所规定的清洗效果。
权重10%,不合格扣1分/处。
三、行为规范
资料收集、工具使用、工艺文件、动作规范、场地规范;权重20%,不足酌情扣分;
四、职业素养
团队精神、安全意识、责任心、职业行为习惯。
权重10%,不足酌情扣分
五、超时
每超时10分钟在本项目总分中扣除2分;
超过30分钟本项目不及格。
减速器的拆装和结构分析(1)

减速器的拆装和结构分析(1)实验二减速器的拆装和结构分析一、概述减速器是由封闭在箱体内的齿轮传动或蜗杆传动所组成的独立部件,为了提高电动机的效率,原动机提供的回转速度一般比工作机械所需的转速高,因此齿轮减速器、蜗杆减速器常安装在机械的原动机与工作机之间,用以降低输入的转速并相应地增大输出的转矩,在机器设备中被广泛采用。
例如宝山钢铁公司就有10多万台减速器,在其他机器中减速器也有大量应用。
作为机械类专业的学生有必要熟悉减速器的结构与设计,本实验是为了解减速器的结构、主要零件的加工工艺性,对于详细的减速器技术设计过程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这一课程中予以介绍。
齿轮减速器、蜗杆减速器的种类繁多,但其基本结构有很多相似之处。
本实验为了使同学了解减速器的一般结构设计、主要零件加工工艺而设立的。
实验中应注意掌握减速器的结构、主要零件的加工工艺。
减速器的结构随其类型和要求不同而异,其基本结构由箱体、轴系零件和附件三部分组成。
图4-1、图4-2为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现结合该图简要介绍一下减速器的结构。
图4-1 减速器的结构图4-2 减速器的结构1.箱体结构减速器的箱体用来支承和固定轴系零件,应保证传动件轴线相互位置的正确性,因而轴孔必须精确加工。
箱体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免引起沿齿轮齿宽上载荷分布不匀。
为了增加箱体的刚度,通常在箱体上制出筋板。
为了便于轴系零件的安装和拆卸,箱体通常制成削分式。
剖分面一般取在轴线所在的水平面内(即水平剖分),以便于加工。
箱盖(件4)和箱座(件20)之间用螺栓(件17、18、19和件31、32、33)联接成一整体,为了使轴承座旁的联接螺栓尽量靠近轴承座孔,并增加轴承支座的刚性,应在轴承座旁制出凸台。
设计螺栓孔位置时,应注意留出扳手空间。
箱体通常用灰铸铁(HTl50或HT200)铸成,对于受冲击载荷的重型减速器也可采用铸钢箱体。
单件生产时为了简化工艺,降低成本可采用钢板焊接箱体。
减速器结构认识及拆装

减速器结构认识及拆装减速器是一种能够降低机器设备旋转速度并增加扭矩的装置,常用于工业机械中。
减速器的结构由输入轴、输出轴、齿轮、轴承、壳体等组成。
了解减速器的结构和拆装方法,可以帮助维修人员更好地进行故障排除和维修。
一、减速器的结构1.输入轴和输出轴:减速器通常有一个或多个输入轴和一个输出轴。
输入轴通常与电机或其他动力源相连,输出轴则传递扭矩给工作装置。
输入轴和输出轴通常通过轴承支撑,并且有时可能需要进行润滑。
2.齿轮:减速器中的齿轮是实现降速效果的重要部件。
它们有不同的大小和形状,形成齿轮系统。
常见的齿轮有蜗杆齿轮、圆柱齿轮、锥齿轮等。
通过组合不同的齿轮,可以实现不同的减速比和传递效果。
3.轴承:减速器中的轴承用于支撑输入轴和输出轴,防止它们在运转中产生过大的振动和摩擦。
轴承通常需要定期润滑,以确保运转的顺畅和寿命的延长。
4.壳体:减速器的壳体是将所有的组件固定在一起,并提供保护作用。
壳体通常由铸铁或铝合金制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
二、减速器的拆装过程1.准备工具:在进行减速器的拆装前,首先要准备好适当的工具,如扳手、螺丝刀、锤子等。
2.拆卸外壳:将减速器的外壳上的螺丝拧松,然后轻轻敲击外壳,使其与内部组件分离。
3.拆卸齿轮:将齿轮与输入轴和输出轴分离,通常需要拧松固定齿轮的螺母或螺栓。
一些情况下,需要用专用工具来分离齿轮。
4.拆卸轴承:将输入轴和输出轴上的轴承拆卸下来。
这部分通常需要使用专用的轴承拆卸工具,确保轴承能够被安全地拆卸下来。
5.清洁和检查:拆下来的减速器组件需要进行清洁,并进行仔细的检查,以确定是否需要更换损坏的部件或更换润滑油。
6.拆装过程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减速器的拆装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
在拆卸过程中,要小心避免对组件造成损坏,并确保记录下拆卸的顺序和组件的位置,以便在重新装配时能够正确地安装。
三、拆装减速器的常见问题1.齿轮磨损:齿轮由于长时间的使用或不适当的润滑,可能会出现磨损或损坏。
减速器拆装与结构分析

减速器拆装与结构分析减速器拆装与结构分析实验报告思考题:1、齿轮减速器的箱体为什么沿轴线做成剖分式?答:为了便于安装,箱体⼀般采⽤剖分式结构,即沿轴线所在平⾯将箱体制成上(箱盖)、下(箱座)两部分。
2、箱体的筋板有何作⽤?为什么有的上箱盖没有筋板?答:为了箱体本⾝有⾜够的刚度,箱体上经常加有筋板。
有的上箱盖刚度已经满⾜要求,不需要再加上筋板。
3、上下箱体连接的凸缘在轴承处⽐其他处要⾼,为什么?答:⼀是保证轴承连接处有⾜够的强度,⼆是考虑到连接刚度问题:为了提⾼轴承座处的连接刚度,应该使得该处的螺栓尽量靠近,凸缘在轴承处⽐其他处要⾼,便于安装螺栓。
4、上箱体设有吊环,为什么下箱体还设有吊钩?答:减速器的很多零件⼀般都单独加⼯,为了便于拆装和搬运,箱体上设有吊环,⽽提升整个减速器时则⽤箱座两侧的吊钩。
5、箱体上的螺栓连接处均做成凸台或沉孔?答:做成凸台是为了便于加⼯、提⾼加⼯效率,做成沉孔是为了保证连接螺栓的上下垫⽚所在的平⾯保持平⾏。
6、上下箱体连接螺栓处及地脚螺栓处的凸缘宽度主要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答:主要是扳⼿操作空间决定的。
7、有的轴承内侧装有挡油板,有的没有,为什么?答:在实验课上看到的情况是:⼩齿轮所在轴承内侧装有挡油板,⼤齿轮所在轴承上没有。
两个齿轮在传动的过程中,润滑油在其接触处被挤压⽽向箱体的内侧飞溅,⼩齿轮直径⼩,在飞溅油液的影响范围内,因此装有挡油板,⽽⼤齿轮直径⼤,不再飞溅油液的影响范围内,因此没有挡油板。
装不装挡油板,主要看轴承是否在飞溅油液的影响范围内,如果⼤齿轮也在这范围内,则其也要装挡油板。
8、如何具体判断⼩齿轮须与轴做成⼀体?答;假设⼩齿轮也采⽤键连接,压⼒在键的接触长度内均匀分布,则其挤压强度条件为(静连接),⽽耐磨性的强度条件为(动连接):式中:T——传递的转矩d——轴的直径h'——键与毂或轴的接触⾼度l'——键的接触长度——许⽤挤压应⼒——许⽤压强计算后,如果强度不够,则考虑将⼩齿轮与轴做成⼀体。
减速器拆装实验报告(含练习题答案)

答:
(1)、轴和安装轴承的外壳或轴承座,以及轴承装置中的其他受力零件必须足够的刚性,因为这些零件的变形都要阻滞滚动体的滚动而使轴承提前破坏。
(2)、一般来说,一根轴需要两个支点,每个支点可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轴承组成,常
用的轴承配置方法有:
双支点各单向固定、一支点双向固定,另一端支点游动、两端游动支承。
减速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拆装,了解齿轮减速器铸造箱体的结构以及轴和齿轮的结构;
2.了解减速器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齿轮和轴承的润滑、密封以及各附属零件的作用、构造和安装位置;
3.熟悉减速器的拆装和调整的方法和过程;
4.培养对减速器主要零件尺寸目测和测量能力。
二.实验设备
1.二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
2.拆装及测量工具:
扳手、游标卡尺、钢板尺、铅丝、涂料及百分表等。
三.实验记录及实验结果
基本参数高速级
中心距α1、α2
小齿轮齿数Z
1、Z3
大齿轮齿数Z
2、Z4低速级
小齿轮顶圆直径dα1、dα3
大齿轮顶圆直径dα2、dα4
小齿轮全齿高h1、h3
大齿轮全齿高h2、h4
大齿轮齿宽
B2、B4
传动比i
12、i34
流失而设置的,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
4.箱体的中心高度的确定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
箱体中心高度决定于安装在它的内部或外部的零件和部件的尺寸和形状及其相互配
置、受力与运动情况。其次,还需达到需求刚度,满足力学性能和工艺要求。
5.减速器中哪些零件需要润滑?如何选择润滑剂?
答:
齿轮、轴承、传动轴等等。选用润滑剂时要考虑的几个主要因素:
减速器拆装分析实验

华东理工大学短学期创新实践活动实验报告实践项目___________ 减速器拆装分析 ____________学院__________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___________系别____________机械工程系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报告日期: 2013 年 11 月 6 日减速器拆装分析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减速器箱体的结构及其轴和齿轮的结构;2.了解轴上的零件定位和固定、齿轮和轴承的润滑、密封及其附属零件的作用、构造和安装位置;3.熟悉减速器的拆装和调整过程。
二、实验设备:1.中心驱动式齿轮减速器2.游标卡尺、直尺或三角尺各一把3.十字螺丝刀、扳手各一把三、实验步骤:1.拆卸(1)仔细观察减速器外部各部分的结构(2)用扳手拆下轴承密封端盖和低速、高速轴端盖上的紧固螺钉(3)用十字螺丝刀卸下高、低速轴端的螺丝,取出轴承和轴以及轴毂连接处的键(4)测绘高速轴及其支撑部件的结构草图2.装配按原样将减速器装配好,装配时按先内后外的顺序进行,装配顺序和拆卸顺序相反(合好端盖上螺钉时应注意对称紧固)。
装配轴套和滚动轴承时,应注意方向;应注意滚动轴承的合理装拆方法。
四、实验内容1、将测量数据填入下表:名称符号数据驱动级传动齿轮啮合中心距52.00 (㎜)从动级传动齿轮啮合中心距52.00 (㎜)齿轮中心至箱体底部的高度H 84.41 (㎜)箱盖左凸缘的厚度15.30 (㎜)箱盖左凸缘的宽度39.00 (㎜)箱盖右凸缘的厚度15.30 (㎜)箱盖右凸缘的宽度39.20 (㎜)上筋板厚度(㎜)下筋板厚度(㎜)计算被拆装减速器的传动比i 2.42.传动比计算第一、二级外啮合行星齿轮传动i=2.4图1 第一级齿轮传动图2 第二级齿轮传动3.测绘减速器中高速轴及其轴承部件的结构草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许用压强
计算后,如果强度不够,则考虑将小齿轮与轴做成一体。
9、小齿轮和大齿轮的齿顶圆距箱体内壁的距离为什么不相同?
答:
一是考虑质量的均匀分布,二是考虑减速器外形的美观。
10、箱体有哪些面需要机械加工?需要精加工的面有哪些?各有何主要加工要求?
答:
零件的配合面均需要机械加工。需要精加工的面有上下箱体的配合面等,主要考虑配合的精度,对粗糙度或者加工误差有要求。
8、如何具体判断小齿轮须与轴做成一体?
答;假设小齿轮也采用键连接,压力在键的接触长度内均匀分布,则其挤压强度条件为(静连接)
p
p2T
[p]
l'h'd2T
[
p]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而耐磨性的强度条件为(动连接):
l'h'd
式中:
T——传递的转矩
d——轴的直径
h'——键与毂或轴的接触高度
l'——键的接触xx
[
p]——许用挤压应力
11、轴各处的轴肩高度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
一般不相同,因为轴肩的高度根据用途的不同而不同,比如考虑安装的方便是经常使用正差(加强固定)和反差,此时形成的轴肩高度很小,而用于轴向定位时,轴肩高度一般比较大。
12、观察孔、通气孔、定位稍、油面指示器、放油孔等正确合理的位置在哪里?答:
观察孔在减速器的正上方(透明玻璃),通气孔在观察孔的玻璃上,定位稍在箱体配合面的对角处,油面指示器在箱体侧面的中部,放油孔在箱体侧面的底部(在油面指示器的下方)。
小齿轮所在轴承内侧装有挡油板,大齿轮所在轴承上没有。两个齿轮在传动的过程中,润滑油在其接触处被挤压而向箱体的内侧飞溅,小齿轮直径小,在飞溅油液的影响范围内,因此装有挡油板,而大齿轮直径大,不再飞溅油液的影响范围内,因此没有挡油板。装不装挡油板,主要看轴承是否在飞溅油液的影响范围内,如果大齿轮也在这范围内,则其也要装挡油板。
5、箱体上的螺栓连接处均做成凸台或沉孔?
答:
做成凸台是为了便于加工、提高加工效率,做成沉孔是为了保证连接螺栓的上下垫片所在的平面保持平行。
6、上下箱体连接螺栓处及地脚螺栓处的凸缘宽度主要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答:
主要是扳手操作空间决定的。
7、有的轴承内侧装有挡油板,有的没有,为什么?
答:
在实验课上看到的情况是:
减速器拆装与结构分析实验报告
思考题:
1、齿轮减速器的箱体为什么沿轴线做成剖分式?
答:
为了便于安装,箱体一般采用剖分式结构,即沿轴线所在平面将箱体制成上(箱盖)、下(箱座)两部分。
2、箱体的筋板有何作用?为什么有的上箱盖没有筋板?
答:
为了箱体本身有足够的刚度,箱体上经常加有筋板。有的上箱盖刚度已经满足要求,不需要再加上筋板。
3、上下箱体连接的凸缘在轴承处比其他处要高,为什么?
答:
一是保证轴承连接处有足够的强度,二是考虑到连接刚度问题:
为了提高轴承座处的连接刚度,应该使得该处的螺栓尽量靠近,凸缘在轴承处比其他处要高,便于安装螺栓。
4、上箱体设有吊环,为什么下箱体还设有吊钩?
答:
减速器的很多零件一般都单独加工,为了便于拆装和搬运,箱体上设有吊环,而提升整个减速器时则用箱座两侧的吊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