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中小学练习册答案-九年级上物理苏科版

合集下载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全套精选试卷练习(Word版 含答案)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全套精选试卷练习(Word版 含答案)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全套精选试卷练习(Word版含答案)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左端下沉,此时应将杠杆两侧的螺母同时向_____(2)如图甲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如果在杠杆两侧各去掉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将______(3)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

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如图丙,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4)请在图丙中画出拉力F′的力臂l。

________【答案】右逆时针变大不变【解析】【分析】【详解】(1)[1]杠杆左端下沉,右端上翘,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右端移动。

(2)[2]设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杠杆一个小格代表l,如果在图中杠杆两侧各去掉一个相同的钩码时,杠杆的左端为⨯G l Gl22=4杠杆的右端为⨯G l Gl3=3所以杠杆的左端力和力臂的乘积大于右端的乘积,所以杠杆左端下沉,杠杆将逆时针转动。

(3)[3]乙图中,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时,拉力的力臂为OC,弹簧测力计向右倾斜拉杠杆时(如图丙),拉力的力臂小于OC,拉力的力臂变小,拉力变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大。

[4]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因为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钩码的重力和钩码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其力臂的乘积将不变。

(4)[5]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做垂线,得到力臂,如图所示:2.某同学在河边玩耍时捡到一块石头:(1)将木杆的中点O悬挂于线的下端,使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消除_____对杆平衡的影响;(2)将左端A与弹簧测力计相连,用细线把石头挂于OA的中点C,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提起A端,使杆保持水平,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则拉力大小为_____N;将石头浸没于装有水的玻璃杯中且不与杯子接触,保持杆水平,记下弹簧测力计此时示数为2.7N;(3)通过计算,浸没后石头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N,石头的密度为_____kg/m3(已知ρ水=1.0×103kg/m3);(4)若上述(2)步骤中,只是杆未保持水平,则测量结果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全套精选试卷练习(Word版 含答案)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全套精选试卷练习(Word版 含答案)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全套精选试卷练习(Word版含答案)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细线、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

(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左端下沉,此时应将杠杆两侧的平衡螺母同时向______调,至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2)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能不能根据图甲的这一组数据得出探究结论?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理由是___________;(3)如图甲所示,杠杆水平位置平衡。

如果在杠杆两侧各加上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_____(填“左”或“右”)端将下沉;(4)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

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若杠杆仍然保持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右消除杠杆自身的重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不能一次实验具有偶然性,不具备必然性右变大【解析】【分析】【详解】(1)[1][2]杠杆右端下沉,应将杠杆重心向左移,所以应将两端的平衡螺母(左端和右端均可)向左调节,直至重心移到支点处,使杠杆重力的力臂为零,这样就减小了杠杆的自重对实验的影响;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街时,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力臂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力臂可以从杠杆标尺刻度上直接读出来。

(2)[3][4]用实验来探究物理规律时,要采用多次实验,用多组实验数据来总结实验结论,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如果只有一次实验数据,总结的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所以不能用一次实验总结实验结论。

(3)[5]设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杠杆一个小格代表L,如果在图甲中杠杆两侧各添加一个相同的钩码时,杠杆的左端⨯53=15G L GL杠杆的右端⨯G L GL44=16故右>左,则右端将下沉。

(4)[6]乙图中,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时,拉力力臂为OC ,弹簧测力计向右倾斜拉杠杆,拉力的力臂小于OC ,拉力力臂变小,拉力变大,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物理上册 全册全套精选测试卷测试与练习(word解析版)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物理上册 全册全套精选测试卷测试与练习(word解析版)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精选测试卷测试与练习(word解析版)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小苗利用刻度均匀的轻质杠杆进行“探究杜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已知纡个钩码重0.5N。

(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半衡。

(2)在图甲中的A点悬挂4个钩码,要使杠杆仍保持水平位置平衡,需在B点悬挂_______个钩码。

(3)如图乙所示,取走悬挂在B点的钩码,改用弾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测力计的拉力为__________N;若在C点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右上方,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的读数将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右 3 1.5 变大【解析】【分析】【详解】(1)[1]杠杆在使用前左端下沉,说明左侧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2]设杠杆每个格的长度为L,每个钩码的重力为G,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 A L A=F B L B,得4G×3L=F B×4L解得F B=3G即需在B点处挂3个钩码。

(3)[3]取走悬挂在B点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的拉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 A L A=F C L C,得4G×3L=F C×4L解得F C=3G=3×0.5N=1.5N[4]如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右上方,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减小,动力要增大,所以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才能使杠杆仍然水平平衡。

2.对于杠杆的原理,我国古代也很注意研究,在古书《墨经》中就对杆秤作了科学的说明。

某物理小组探究如图所示的一杆秤,通过观察和测量知道:杆秤上标有刻度,提纽在B 点,秤钩在A 点,O 点为刻度的起点(为零刻度点,在B 点左侧)。

陕西省中小学练习册答案-九年级上物理苏科版.doc

陕西省中小学练习册答案-九年级上物理苏科版.doc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选择题I. C 2. B 3. B 4.C二、填空题5.力固定6.略7.动力X动力臂 =阻力X阻力肾省力费力&ABDE9.寺省3 10.省力三、实验与探究题II.(1)左(2)右端2处挂3个钩的(3)使探究的结果更加准确12.略四、作图题13•如图1所示图114.如图2所示图2五、解答题15. 392 N 16. (1)0.5 m (2)49 N二滑轮一、选择题I. B 2. D 3. C 4. B二、填空题5 .等臂省力6.不改变力的方向省力改变力的方向2倍7. 160 280 4 & 100 0.3 100 9. 20 20 2010. 6 2三、实验与探究题II.提示:请参照课本结论.12.(1)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却不省力.(2)使用定滑轮时,朝各个方向的拉力都相同.四、解答题13.5N 5 N 14. 49 N苏科版・物理・尢年级(上)勺理・九年级上・苏科版檢致僉说严空■Q15.拉力是物体重力的几分之一就有几段绳子拉着重物,绳子段数遵循“奇动偶定" 原则来确定绳子从那个滑轮开始绕.三功一、选择题I. D 2. D 3.C 4. B二、填空题5.力力的方向距离6. 1007. 0& 40C 9.①④①10. 3.6X1O8三、实验与探究题II.根据弹弓的威力其实来源于手的拉力拉长橡皮筋所做的功.要弹弓威力大就是要橡皮筋对子弹所做的功大,做功大就要保证为和距离两个因素都要比较大,所以选用的橡皮筋要因人而异,力气大的人使用较难掠长的橡皮筋,力气小的人使用较易拉长的橡皮筋.四、解答题12.控制变量法,比较法;多次测量数据才可得出普遍结论;所有机械省力时费距离,但不省功.13.80 J 800 J14.(1)7X10" Pa (2)7.2X10* J15. (1)40 N (2)1 200 J 功率(一)一、选择题l.B 2.C 3. B 4.C 5. D 二、填空题6•略7. W kW MW & 100 2 5002.5X106 9.5 000 500 10.6X0三、实验探究题11.(1)乙甲(2)单位时间做功的多少功率四、解答题12.提示:可计算冇用功和总功及其功率13. (D3.6X107 J (2)6 000 N14.(1)6 N (2)18 J (3)0.6 W15.(1)200 m (2)6X10' W功率(二)一、选择题I. C 2. A 3. A 4. A二、填空题5.06.等于短快慢快慢7. 23 &较大的牵引力9. 4X1018 000 0 010.2X105666.7三、解答题II. 1.68X104 W12.3. 75 MW13.(1)3. 969X107 J (2)0 J(3) 3. 969 X107 J14.(1)车速适中油耗比较低(2)6.8 kg(3)2. 592X108 J 2 400 N五机械效率一、选择题I. A 2. B 3.C 4. D二、填空题5.略6.丙0. 5 J 甲7. 800 80%8. 6 000 75%9. 5X10$66.7% 10. 1 500 300 75三、实验探究题II.(1)增人(2)略四、解答题12.83.3%13.(1)如图3所示(2) 2 400 J14.(1)120 J (2)100 N (3)240 N15.(1)2 000 J 600 W (2)83.3%(3)900 N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一动能势能机械能一、选择题I. C 2. B 3. B 4. A 5.B二、填空题6.増大减小大小动慢重力势0大大7.提示:请参照课本探究活动.&DF AB CE9.增大减小10.(1)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2)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3)动能先转化为弹性势能,弹姓势能再转化为动能则被弹回(4)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5)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三、综合探究题II.(1)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2)控制碰撞旺速度相同(3)在物体速度一定的悄参考答案与提示:1 况下,物体质量越大,动能越大12.结合课木关于单摆的讲授内容13.斜面光滑,A到占小球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E到C小球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C到B 与E到C能量转化刚好和反到人与A到B能量转化相反四、应用创新题1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能量间的相互转化15.小于速度16.(1)机械能转化为电能(2)B水的重力势能越大越好(3)抵御水对坝体的压强(4)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二内能热传罐一、选择题1. B2. D3. B4. D5. D二、填空题6.无规则运动的运能所有分子的分子势能温度剧烈大7.热传递热就传递三、实验与探究题&提示:取两个完全相同的保温瓶,分别灌质量不相等但温度一样的热水,塞好塞子,每隔-•段时间记录一次水的温度•这样就能比较出热水的多少与保温瓶保温时间长短的关系.四、解答题物体内能的大小不仅跟温度有关,还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在温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内能也就越大.它们的内能不同,一大桶水的内能大.因为在相同温度下,每个分子苏科版・物理・尢年级(上)的平均动能和势能一样,一大桶水比一小桶水所含的分子数多,所以一大桶水的总的内能大.三场质的比热家一、选择题I. C 2.B 3. A 4.C 5.C二、填空题6.热量7. 4.2X103 J/(kg- X?) 1 kg 的水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匸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 2X103 J 12. 6X1O3 J 12.6X1O4 J&大热岛1.68X10119.< 甲三、实验与探究题10.(1)农田因为农田区域所含水分较多(2)提髙城市绿色植被覆盖率II.(1)天平(2)电加热器能准确控制放出热量的多少(3)表1让研究对象升离相同温度表2让研究对象吸收相同热鱼四、解答题12.水电站建成后,库区水最大大增加. 因为水的比热容比干泥上、沙石的大,夏天当吸收相同热量时,水升高的温度比干泥土、沙石的低,所以库区气温比原来有所下降;冬天当水和干泥土、沙石放出和同热昴时,水降低的温度比干泥土、沙石的少•所以库区温度比原来有所升高.13.4.2X103 J/(kg ・ °C) 水四九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一、选择题I. D 2. A二、填空题3.做功热传递做功热传递4.转移其他形式內转化5.(1)内机械(2)机械内(3〉动重力势(4〉电内6.(1)温度内能内能机械能(2)内能与机械能之间的和互转化7.温度热量内能内能转化为机械能8.1. 7X107mq Q赵q9.做功4.6X10*10.做功热传递三、解答题II.(D6.3X107 J (2)2.04X10* J(3)30.9%四、综合探究题12.(1)机械互相(2)化学能(3)增大减小(4)不能不受重力(5)机械内熔化升华汽化吸热(6)75 s参考答案与提示第十三章电路初探I 初识家.用电黑和电路一、选择题I. D 2.B二、填空题3.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4.电路图5.化学化学电电化学6.通路断路短路7.略三、实验与探究题&断路9.提示:可以从电路的构成有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等去考虑.10.略II.能感觉到电流刺激肌肉有麻麻的感觉.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二电路連接的基本方式一、选择题1.C2. B3. B4. B二、填空题5.逐个顺次连接全部并列连接不6.顺序断开短路7.如图4所示并联三、实验与探究题9.可以拆掉其中一盏灯,闭合开关后另一盏灯是否可以正常工作;如果可以正常工作则说明两灯可以独立工作,是并联.10.(1)乙乙(2)乙其中一盏日光灯坏了后将其摘下后另一盏仍能工作11.(1〕两灯泡是如何连接的?(2)两灯是串(或并〕联的(3)将-•个灯泡取下,闭合开关,另一灯泡若亮则是并联,不亮则是串联12.(1)不能(2)闭合开关会造成短路(3)开关不能控制灯泡的工作状态,可能烧毁电源(4)略(5)略三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一)一、选择题I. C 2.C 3.B 4. D 5. B二、填空题6.电流热效应7.(1)串(2)正负(3)昂:程(4)电源电流电路&试触大碰触小9.相等10.负极0.6 AII.0.34 A 1.7 A 2 A 0. 4 A三、实验与探究题如图5所示&发光发光并联电路图略参考答案与提示L,亮L.UU亮串联都亮参考答案与提示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12.(1)电流表应接在串联电路中(2)电流表连接时,要使电流从“ + ”接线柱流进,从“一”接线柱流出(3)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最大量程(4)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宜接把电流表接到电源的两极13.(1)不正确(2)①可能是两表所接量程不同,而按相同昴:程去读的数②电路未接通之前,电流表指针不在零刻线处③可能是电流表接线柱与导线之间接触不良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二)一、选择题1.B2. D3.C4.B5.C二、填空题6.0.25 0.257. 0.7&大量程1.5 小量程0.3 1.29.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路之和三、实验与探究题11.如图7所示图712.(1)L2亮Li不亮(2)L|被短路13.(1)无论开关闭合与否,电路通路,电流表始终显示电路中电流大小(2)同上(3)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造成电路短路,氏时间会烧坏电流表,损坏电源,电灯不亮g 电压和电压表的使用一、选择题I. C 2.B 3.C 4.C 5. D二、填空题6. 4 37. 5 0.5 1 0. 1&试触,大9.并串电源直接接到电源两端10.0 〜0. 6 A 0. 02 A 0. 52 A0〜15 V 0.5 V 3.5 V三、实验与探究题II.(2)(3)(1)(4)12.用电流表测量每节干电池电流如图8所示参考答案与提示7•如图11所示8.如图12所示图8一、选择题l.D 2.C二、填空题3.②三、实验与探究题4〜5.略6.如图10所示图104后门前门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图14综合卖战活动(二)一、选择题1.C二、填空题2.(1)电压表正负极接反(2)选择了小量程(3)选择了大量程3.并联负提示:可用电流表接电源两端试触4.串联三、实验与探究题图16b -------- lb______ ft«----- ®-------图18第十四章欧姆定律—电阻一、选择题l.D 2.C 3. A 4. D 5.C二、填空题6.(1)阻碍作用R略(2)欧姆Q (3)2.46 2.46X10" (4)7 000 7X1067.大小材料种类8.容易金属石墨塑料、橡胶9.导体和绝缘体在•定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三、实验与探究题10.增加架空导线的强度11.提示:电子类产品12.(1)长度(2)A (3)探究影响动能的因素(4)略二变阻彖参考答案与提示一、选择题1.B2. A3. D4. D5. A6. D二、填空题7.电阻长度电流& 0〜100Q 5 A9. 5 760 8 294 9 99910.变阻器电阻丝长度电流小三、实验与探究题11.亮小大12.(1)杠杆(2)电阻丝(3)电流(4)减小减小增大13.铜铢锯合金14.(1)电压表、电流表有示数,小灯泡亮(2)把定值电阻右端那根接电压表的导线去掉,连接到电灯右端接线柱三欧姆定律一、选择题l.C 2.C 3. A 4. D 5. B 6. B二、填空题7.变小变人变小& 0.4 0.69.电阻电压电流电压电阻电流10.R —定吋」与U成正比U—定时」与R成反比三、实验探究题11・电压值电压电压不变电流电阻四、解答题12. 0.7 A 13. 36 V 14. 4Q15.(1)2.5 A,9 V (2)1.5 A,9 V8 欧嫌定律的应用(一)一、选择题1. A2. B3. A4.C二、填空题5.30 0. 1 30 306. 47. 0.1三、实验与探究题8.如图19所示小误差9. 1 A,20Q 0〜3 A 0〜3 Vd)K=y (2)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3)(4)如图20所示1 .1cTl参考答案与提示= 80%苏科版•搦理•九年级(上)(5)断开 阻值最大处(6〉1.5 0.5 3欧姆定律的应用(二) 一、选择题I. C 2. A 3. B 4.C 5. D二、填空题6•略 7•大,长度 & 35Q 0. 2 A 5 V 9.变大变小变小 10. 2. 5 V 0.2 A 12.50 三、解答题II. 4 V 8Q 7. 2 V 12. 150 10013. 55Q 13. 75 V 14. 90 V 15. 2. 4 V 10・做功热传递做功11-电荷的定向移动正电荷定向移动 12. 15 15 13. 砂石偏大14. 不带电不带电带负电 15. L 2 L )和 L? L )y L 2 和 L 3 16. S2 S ]和 $ Si 、民和 $17. 变小长度横截面积三、作图与简答题18. 如图21所示0.4 A 4 V欧姆定律的应用(三)一、选择题1.C2. B3. B4. B5. A6. A二.填空题7 •长度变大横截面积变小& 4 并4 9. 200 与 50 10. 0.32.8三、解答题11. 1 A 2 A 12. (1)1. 5H (4)7.2 V13. (1)0.2 A2.8 4 A (2)1 s 1(3)3 : 1(2)7.7 〜200Q14. (1)9 V 6H (2)30期中综合练习-X 选择题1.D2. D3. D4. A5. C6. A7. A &C二、填空题9.扩散现象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水面上留有空气•空气受热膨胀•对瓶塞做 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把瓶塞顶了出 来,而甲瓶内没有空气,在外面大气压的作 用下,瓶塞就不会跳出来.四、解答与探究题22. (1)6.048X1()6〕(2)2. 52 kg 23・解• (1)^2 =3si帀=书^><100%= ^-X100%22. 如图26所示猜想添加的器材验证猜想的实验做法、结论电压的大小可危跟两金厲片插入的深度有关(等〉导线、电压衣用导线把电压表与两金属片连接起来•只改变插入西红柿的深度,如电压展示数改变,则电压的大小与两金届片插入深度有关,反之则无关1 200X5!FX3siAF=500 N(2)提示:可增加动滑个数24.猜想一:牛奶的比热容较小.验证方法:用同一个锅•分别装同样多的水和牛奶,放到同样的火匕加热相同时间,测出各自的温度进行比较,温度较高者,比热容较小.(或者用同•个锅•分別装同样多的水和牛奶,放到同样的火上加热到相同的温度比较它们的加热时间,时间短的比热容小)猜想二:牛奶的沸点比水的低.验证方法:将牛奶和水都加热到沸腾,用温度计测出牛奶和水沸腾时的溫度并进行比较.25.(1)L,不发光丄2发光(2)灯L】和电疣表A2被短路(3)如图23所示-X选择题LB 2. A 3. A 4. C 5. B 6. D 7. D 8. A 9. B 10. A 11. C 12. A13. C二.填空题14.串并15.做功热传递16.一乙17.有用总100%1&省力增加摩擦绝缘19. 9 V 180 12Q三.作图题如图24所示=27 mm.20.图2321. 如图25所示期末综合练习26.参考答案与提示<£>= 80%图2623.略四、实验与探究题24.(1)天平(2)相同的电热器能提供相同的热量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25.图略,当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当屯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26.(1)CF (2)G (3)横截面积D2?. (1)上楼的高度和时间(2)米尺,停表(3)卩=警28.(1)改变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其示数也在变化(2)动力X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阻力X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五、解答题29.(1)6. 3X10? J (2)2. 04X10* J (3)30.9%30.(1)3.05X10° J (2)1695 N (3)26.5%(1)12 V (2)16Q (3)0〜8 Vt《练习册》参考答案下载请登陆:: |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岀版集团网址:http://www. snupg. com ;。

2022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含答案)功

2022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含答案)功

11.3功1.在台球比赛中,选手推动球杆撞击白球,白球发生运动后碰撞其它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在水平桌面滚动的球受到了重力,重力对它做了功B.手推动球杆前进时,手对球杆做了功C.桌面对球的支持力做了功D.白球撞击黑球后没有静止,是因为人的手还在对白球做功2.根据如图所示的几个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女孩搬起一个箱子,女孩对箱子做了功B.司机费了很大的力也未能推动汽车,但司机对汽车做了功C.吊车吊着货物水平移动一段距离,吊车对货物做了功D.足球被踢出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过程中,运动员对足球做了功3.下列有关功的说法正确的是A.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时重力对足球没有做功B.吊车吊着重物使其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过程中,吊车对重物做了功C.运动员举着杠铃在空中停留的时间内对杠铃要做很大的功D.用相同的力将质量不同的两个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所做的功不同4.一个人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沿水平方向拉木箱,使木箱分别在光滑和粗糙两种不同的水平地面上前进相同的距离,关于拉力所做的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粗糙地面上做功多B.在光滑地面上做功多C.两次做功一样多D.条件不够,无法比较两次做功的多少5.如图所示,斜面高为1m,长为4m,用沿斜面向上大小为75N的拉力F,将重为200N的木箱由斜面底端匀速缓慢拉到顶端,下列关于做功的判断正确的是A.木箱受到重力做功的大小为800JB.木箱受到斜面摩擦力做功大小为100JC.木箱受到合力做功的大小为125JD.木箱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做功大小为200J6.如图是足球运动员踢球的情景(不计空气阻力),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重力和人对足球的踢力B.足球在空中飞行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C.足球在空中下降的过程中,重力对足球做了功D.足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7.如图,小虎用水平向右的力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但没有推动,则此时A.小虎的推力小于箱子受到的阻力B.小虎的推力大于箱子受到的阻力C.小虎对箱子做了功D.小虎对箱子没有做功8.下列事例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A.举着杠铃原地不动B.扛着米袋慢慢登上楼梯C.提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D.用300N的力推汽车,汽车没动9.如图是某运动员在水平地面上做俯卧撑时的情景,她的重心在A点,体重为500N,设地面对两个手掌的支持力为F,在运动员身体撑起的过程中A.支持力F一定不做功B.支持力F一定做功C.支持力F=500N D.支持力F>500N 10.立定纵跳摸高是中学生常见的运动项目。

2022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含答案)功率

2022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含答案)功率

功率1.下面是四个同学关于功率知识的讨论发言,你认为他们发言不正确的是A.陈红说:“瓦特是功率单位”B.张华说:“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C.郑辉说:“功率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D.向莉说:“1千瓦=1000瓦”2.如图所示,大人与小孩爬相同的楼梯所用时间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人与小孩做功相同,两人功率相同B.大人与小孩做功相同,小孩功率大C.大人比小孩做功多,大人功率大D.大人比小孩做功多,小孩功率大3.如图所示,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分别沿光滑的斜面和粗糙的水平面拉木箱,在力的作用下移动的距离SAB=SCD ,比较两种情况下拉力F 所做的功及其功率A .AB 段做功较多B .CD 段做功较多C .AB 段与CD 段做的功一样多D .AB 段的功率比CD 段的功率大4.在自由下落过程中物体运动速度会越来越快。

一个物体由A 点自由下落,相继经过B 、C 两点,已知AB =BC ,如图4所示,物体在AB 段重力做功W1,做功功率P1;在BC 段重力做功W2,做功功率P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W1≠W2P1≠P2B .W1=W2P1=P2C .W1=W2P1>P2D .W1=W2 P1<P2ABCAB5.学校运动会上举行“双摇跳绳”比赛,“双摇跳绳”是指每次在双脚跳起后,绳连续绕身体两周的跳绳方法.比赛中,初三某同学1min内摇轻绳240圈,则他在整个跳绳过程中的功率约为A.120WB.400WC.600WD.1000W6.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工人用力F把重为100N的物体以0.2m/s的速度匀速提升6m。

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这一过程中A.拉力F的大小为50N B.绳子自由端的速度为0.4m/sC.拉力F所做的功为600J D.拉力F的功率为10W7.举重是我国的优势体育项目.一位身高170cm的运动员和一位身高160cm的运动员,在挺举项目中用相同时间,把同样重的杠铃举起,如图所示.如果他们对杠铃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功率分别为P1和P2,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W1=W2、P1=P2 B.W1>W2、P1=P2C.W1>W2、P1>P2 D.W1<W2、P1<P28.乡镇居民建楼房时受条件限制,无法使用起重机吊建筑材料上楼,常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已知每根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00N,定滑轮的质量为0.5kg,动滑轮的质量为0.6kg,货箱重为15N,不计绳重和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匀速吊起材料上楼,每次能吊的材料最多不能超过1031NB.使用的定滑轮质量越小,该装置的机械效率越高C.工人快速拉升与慢速拉升同样的材料相比,工人做功的功率相同D.若知道所吊材料受到的重力,匀速吊起材料上升10m,则可计算水平拉力F所做的功9.(双选)如图所示,用14N的水平拉力F拉滑轮,可以使重20N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全套精选试卷复习练习(Word版 含答案)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全套精选试卷复习练习(Word版 含答案)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全套精选试卷复习练习(Word 版 含答案)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同学们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发现手中的弹簧测力计损坏了,聪明的小强同学利用刻度均匀的杠杆和钩码(每只重0.5N )替代弹簧测力计顺利地完成了该实验。

以下是小强同学的实验操作,请你帮他完善该实验探究。

(1)将杠杆安装在支架上,静止时如图1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右”或“左”)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如图2甲所示,将重2N 的物体G 挂在A 点,两只钩码挂在B 点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3)将物体G 部分浸入水中(如图2乙所示),两只钩码移到C 点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4)将物体G 浸没于水中(如图2丙所示),两只钩码移到D 点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5)将物体G 浸没于盐水中(如图2丁所示),两只钩码移到E 点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分析与论证:分析比较(2)、(3)、(4)可得:物体G 所受浮力大小与______有关;分析比较(2)、(4)、(5)可得:物体G 所受浮力大小与有______关;由题中信息计算物体G 的体积V =______m 3,盐水的密度ρ=盐水______kg/m 3。

(331.010kg/m ρ=⨯水,g =10N/kg )【答案】右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液体的密度 1.0×10-4 1.125×103 【解析】 【分析】 【详解】[1]杠杆在如图1位置平衡后,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步骤(2)、(3)、(4)是让物体未浸入、部分浸入和浸没于水中,而钩码逐渐靠近支点,说明物体G 所受的浮力逐渐变大,所以可得物体G 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3]步骤(4)(5)是让物体G 分别浸没在水中和盐水中,所以比较的是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物理上册 全册全套精选试卷测试与练习(word解析版)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物理上册 全册全套精选试卷测试与练习(word解析版)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物理上册 全册全套精选试卷测试与练习(word 解析版)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在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______位置平衡,可以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调; (2)调节平衡后,在杠杆两侧挂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并记录相关数据。

改变钩码的数量及位置多次实验,小明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______。

如图乙所示,A 、B 两点分别增加一个钩码,则杠杆______(选填“左端下沉”、“右端下沉”或“仍保持平衡”);(3)如图丙所示,若不在B 点挂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B 点向下拉杠杆,弹簧测力计由竖直方向逐渐向左转动,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逐渐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原因是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力臂在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答案】水平 左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 1L 1=F 2L 2 右端下沉 增大 减小 【解析】 【分析】 【详解】(1)[1][2]如图甲所示,杠杆右端下沉,左端上翘,应该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

(2)[3]如图乙所示,假设一个钩码重力为G ,横杆上一小格为L ,调节平衡后,在杠杆两侧挂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并记录相关数据。

得到左边= F 2L 2=3G ×2L =6GL 右边= F 1L 1=2G ×3L =6GL左边等于右边,改变钩码的数量及位置多次实验,左边依然等于右边,小明据此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 1L 1=F 2L 2 [4]如图乙所示,A 、B 两点分别增加一个钩码,则428G L GL '=⨯=左边 339G L GL '=⨯=右边各自增加一个钩码后,右边大于左边,所以杠杆右端下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