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全国Ⅱ卷高考作文②

合集下载

2020年高考作文全国Ⅱ卷深度解析及范文

2020年高考作文全国Ⅱ卷深度解析及范文

2020年高考作文全国Ⅱ卷深度解析及范文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2020年的春天,这些寄言印在国际社会援助中国的物资上,表达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

”“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这些话语印在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的物资上,寄托着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祝福。

“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

请完成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说明:本题来自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全国卷Ⅱ)命题方向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学会学习:勤于反思人文底蕴: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实践创新:问题解决审题限制性1.真实情境的限制性。

作文材料关注现实话题,其中第二、三段紧扣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这一热点,但视野更为开阔,拓展到国际疫情的背景上。

材料引用抗疫期间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捐资物资上的寄语,表明面对疫情危机时国与国之间的守望相助,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

考生写作必须基于材料展开联想和思考,表现“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这一主题。

2.典型任务的限制性。

考生的写作身份是参加“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的中国青年代表,文章主题是“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演讲地点是国际论坛,听众对象是国际青年,因此要有身份意识、对象意识和交流意识。

3.价值判断的限制性。

任务中明确设置“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这一具体情境,与考生的青年身份紧密结合,“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的结合,则体现出世界各国青年应该对人类社会发展有责任担当意识,“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的演讲主题,进一步强调了青年人的责任担当意识,再与前面的三段材料相联系,可知此作文倡导各国青年在人类面临危机时应团结起来,用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促进人类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

2020年高考作文全国新高考Ⅱ卷解析(带范文)

2020年高考作文全国新高考Ⅱ卷解析(带范文)

2020年高考作文全国新高考Ⅱ卷解析(带范文)一、2020年全国新高考Ⅱ卷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无论读书还是行路,我们都会与地名不期而遇。

有些地名很容易让你联想到这个地方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有些地名会唤起你的某种记忆与情感,或许是一段难忘的故事,又或它对你有着特殊的意义。

电视台邀请你客串《中华地名》主持人。

请以“带你走近_________”为题(补充一个地名,使题目完整),写一篇主持词。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二、立意解析这篇作文,视角非常独特,在多数作文题关注家国天下时,这道作文题却聚焦风土地名,堪称是高考作文题中一股清流。

写作时,要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这道作文题有双重指令。

形式指令是主持词。

主持词需要有开篇提示语,比如,“亲爱的观众朋友,大家好!”结尾要有收束语,比如,“感谢大家观看,下期再会”。

这样,才能显示这是主持词,而不是其他形式的文章。

因此,写作时不能忽略形式指令。

其次是内容指令:“带你走近________”,这是半命题指令,我们可以填入地名。

找一个你熟悉并且具备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内容的地名填入,写出你对这座城市的记忆或情感,或难忘的故事经历,就可以哦。

具体立意方面,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构思:第一种角度:介绍某个地方的特征。

这里的特征,包括了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

其实,就是通过电视节目,介绍一个地方,让其他人通过你的介绍,了解该地的具体状况,进而对该地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具体写法方面,可以参考旅游方面的导游词,还可以参考介绍某地的纪录片,比如,《航拍中国》。

相比自然风光,建议把侧重点放在人文历史和风土人情方面,这样可以让介绍显得更有底蕴,也耐人寻味。

第二种角度:写个人对某个地方的体验。

这就是写故事了。

2023全国新高考II卷高考作文精选范文(精彩5篇)

2023全国新高考II卷高考作文精选范文(精彩5篇)

2023全国新高考II卷高考作文精选范文(精彩5篇)2023年全国新高考II卷高考作文:择心之所向,创未来新机篇一在当今中国发展中,青年奋发有为贡献巨大,共青团成立百年之际越来越多青年选择在不同的领域发光发热:在科学领域,他们致力科技攻关,创新发展;在艺术领域,他们主张在创新中传承文化,不忘初心;在人文领域,他们开拓视野,为地理建筑注入灵魂,放眼未来…在新的时代,我们更要如此,把握选择的方向,以创新成就未来,择心之所向,创未来新机。

择心之所向,奠未来之基。

马克思曾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方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鲁迅弃医从文,选择以笔为剑;天才少年曹原,选择将探索的热情注入年轻的生命,在实验室里书写着“不是后浪,是巨浪”的传奇;数学天才韦东奕,选择己之热爱,留校奉献,在他的领域发光发热……青年择善枝栖,选择心之所向,筑梦时代,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创时代新机,逐未来新向。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作为选择者的同时,我们也是未来的创造者。

就像科学家强调的:实现北斗导航系统服务于各行各业,“需要新方法,新思维,新知识。

”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导航系统,背后是一群平均年龄只有二十几岁的青年科学家,徐颖是他们中的一员。

她勇攀科学高峰,不断支持推进系统创新,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科研事业。

正是因为她们的创新,北斗才能不断攻坚克难有所突破,正是因为她们的选择与奉献北斗实现了全球覆盖;如今,因为创新,5G技术广泛应用,因为创新,FAST天眼取得成效;因为创新,传统文化得以创新传承…选定了人生方向,创造便是我们的罗盘,推进创新方可赢得时代先机。

立赫赫之功,筑未来之梦。

追随时代之光,将个人与时代联系在一起,才能奔向未来和远方。

追求未来,是林觉民甘将热血沃中华的视死如归,是邓稼先回国建设祖国不顾优渥条件的无私奉献,是余静脱贫攻坚扎根田间地头的坚定信念……他们将自身的选择与国家的使命结合,使创造发光发热,融小我于大我,成时代风云,逐梦中华之未来!青年是时代的希望,未来的创造需要每一个我们的努力,我辈应学习时代楷模,以己之心花,奉灼灼之国华,用心对待每一个选择,在不同的领域中,在创新与发展中结合时代,成就光明的未来。

2020年高考全国二卷优秀作文6篇,考生必看!

2020年高考全国二卷优秀作文6篇,考生必看!

2020年高考全国二卷优秀作文6篇,考生必看!2020年高考全国二卷作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2020年的春天,这些寄言印在国际社会援助中国的物资上,表达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

”“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这些话语印在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的物资上,寄托着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祝福。

“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

请完成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01如此美美与共,方能天下大同宁夏一考生各位青年代表:大家上午好!很荣幸能够跟大家一起交流,今天,让我们一起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裹大陆的一部分。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的组成部分,个体脱离了整体就会形单影只,整体没有了个体也会显得残缺不全。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只有互利互惠,才能实现合作共赢,推动整体的发展和进步。

美美与共,成胸怀之美墨子曾说:“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可见,只有拥有包容的胸怀,才能海纳百川,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美美与共,君子和而不同。

项羽刚愎自用,终自刎与乌江;蔺相如宽容待人,终成千古佳话。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更应该关注时代,胸怀家国,放眼世界。

个人的成长应该与国家发展相结合,和国际发展同进步,不应拘泥于身边小事而忽视了大千世界。

若无宽广的胸怀,就易沉醉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大厦将倾却浑然不觉。

2020全国二卷高考作文800字大全【5篇】

2020全国二卷高考作文800字大全【5篇】

2020全国二卷高考作文800字大全【5篇】全国二卷高考作文800字1山之仁,在于涵纳了苍天古木,也收容了遍野小草;孕育了豺狼的凶吼,也养护了弱小的悲啸;或者环抱双手,让流水变成湖泊;或者裂开身躯,让瀑布倒挂前川……山谦卑地静立着,缄默地忍受着时间的风沙辗转的痛苦和人类胡作非为带给它的挫折。

水的流动,却更像是智慧的追求,个性张扬,流动便是它惟一的宿命。

它并不会思索怎样直面挡路的顽石,而是轻柔地绕开,只让几缕青苔去教会顽石流水的意义。

它也从不化解,任由飘零的树叶、人类的污秽随着水流逝,却从不允许它们在水面上发芽,只以无尽的孤独告诉他们水流的意义。

在水的心中,无彼无此,遇曲遇直,一颗痛苦的小石子,就会换来水的澎湃。

山和水并行着,让灵魂在岁月的风沙中磨练、轮回、遭遇。

“你为何要一直流动呢?”山问,“难道万顷良田不值得你孕育?难道万千挫折不值得你面对?难道万种痛苦不值得你化解?”水没有回答,只是依然把痛苦放大,卷起千层浪,淹没村庄,狰狞得张扬。

“我何尝不想面对挫折,我何尝不想化解痛苦!”水说,“只是我必须汇入海洋,必须放大这痛苦,在无尽的流动、消逝中教会人们,用幻灭的海洋告诫人们,必须谦卑地做人。

”山没有回答,只是打开了怀抱,让人们躲进怀中,让水在山脚下盘旋,让果实在树上生长,让人们得以生存。

“有多少幻灭的海洋,便有多少山的希望。

”山说,“我要面对挫折,化解痛苦,给人们家园,忍受一切的风霜。

”山静立着,水流动着。

水,却史无前例地凌乱,两岸的风景,只是浪花翻起时的告别;水里的鱼儿,只是转身的一个再见。

在水里,一切都走向终结,一切痛苦,都显得巨大。

山和水对视着。

“其实,你我并不是对立着的。

”山说,“我们都在等待。

等待有一个人,能理解挫折,不放大痛苦;等待一个人,在山的顶峰默读水的流动,在水的旁边朗诵山的倒影!”山开始流动,水开始静默。

水开始坚强,去面对挫折。

山开始柔弱,去放大痛苦。

全国二卷高考作文800字2生命如风好一个亘古的比喻。

2020年全国2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及点评和优秀范文

2020年全国2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及点评和优秀范文

2020年全国2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及点评和优秀范文目前,2020年全国高考2卷作文题目已经公布,下面是收集的关于全国2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点评范文,欢迎阅读。

【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2020年的春天,这些寄言印在国际社会援助中国的物资上,表达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

”“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这些话语印在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的物资上,寄托着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祝福。

“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

请完成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点评】全国Ⅱ卷作文题“携手世界,共创未来”将学生带入全球抗疫的进程之中,引导学生从相互支持、团结合作入手,思考人类的危机应对之道,进而思考人类的发展未来,体会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前瞻性,感受青年在危机情境下的责任与担当,要求学生展现出当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风采,发出中国声音。

范文第一篇带你走进深情街,爱是一条长长的街,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题记很普通很普通的一条街。

路边十米间隔种上一棵树,尚且可以遮住阳光,行人很少,往来也无人在意。

小小的街我甚至连名字都不知道,却在十二年上学路上去去回回。

小时候,这条街叫“距离”。

考糟了,心情不好就垂头丧气,母亲在街的那头等我回家,我满腔愁哀,恨不得马上跑到母亲身边,小手大力展开,扑入她的怀抱,任泪水大滴大滴地浸湿母亲的手臂,无论有多大的委屈,母亲总是笑着安慰我说:“爱哭鬼,没关系。

2023年新高考全国2卷高考作文优秀3篇

2023年新高考全国2卷高考作文优秀3篇

2023年新高考全国2卷高考作文优秀3篇全国高考二卷满分作文篇一天光云影,草长莺飞,是自然对人类的赐予;纲目属种,迁徙演化,是人类对自然的赋予。

人类是自然之子,依附自然,必以感知自然为先,顾城的诗句“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强烈的对比表达了人对自然天然的亲近。

然而无论以什么途径去感知自然,无关远近,关键取决于你的心。

大自然光怪陆离具体可感,感知自然,最好的方式就是亲近自然,自然之近,近在目之能及,指之能触,鼻之能嗅。

中国农历月份的诗意别称,都是以花之名,感知自然之景,察岁月之变迁。

自古以来,描写自然之景的诗句也不胜枚举: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之精微;陶渊明“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之恬淡;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之绚丽;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之清冷,叶绍翁“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之惊喜;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辽阔。

无不给我们带来自然之美的享受。

新时代的人们,也不乏亲近自然。

朝发夕至,快速便利,世界各地都留下中国人的足迹,旅行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投入到自然的怀抱,洗去压力与烦扰。

然而自然不只是光影之于人眼的存在,自然也有神秘莫测的一面,深奥无比,显得又似近又远,远得有无穷的未知。

徐霞客闻奇必探,见险必截,必穷其奥而后止,穷其半生,著《徐霞客游记》,对地貌地质水文植被都做了系统的考察,既是一部山水游记,更是一部极富科学研究价值的地理巨著;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考古证今,穷究物理,探寻自然百草之药理;达尔文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以及物种不变论。

此外,身临其境也未必能感知自然,到过清华园的人也许无法体会出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去凤凰古城的游客未必能感受到沈从文笔下的凤凰那样的静美,去剑桥康桥的人未必能找到《再别康桥》的自然图景,沿着史铁生的足迹去地坛找寻也许会让你遗憾。

2020年高考作文全国II卷深度解析及范文 (附:文题解析及范文展示)

2020年高考作文全国II卷深度解析及范文 (附:文题解析及范文展示)

2020年高考作文全国II卷深度解析及范文(附:文题解析及范文展示)作文题【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全国卷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2020年的春天,这些寄言印在国际社会援助中国的物资上,表达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

”“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这些话语印在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的物资上,寄托着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祝福。

“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

请完成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方向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学会学习:勤于反思人文底蕴: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实践创新:问题解决审题限制性1.真实情境的限制性。

作文材料关注现实话题,其中第二、三段紧扣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这一热点,但视野更为开阔,拓展到国际疫情的背景上。

材料引用抗疫期间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捐资物资上的寄语,表明面对疫情危机时国与国之间的守望相助,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

考生写作必须基于材料展开联想和思考,表现“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这一主题。

2.典型任务的限制性。

考生的写作身份是参加“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的中国青年代表,文章主题是“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演讲地点是国际论坛,听众对象是国际青年,因此要有身份意识、对象意识和交流意识。

3.价值判断的限制性。

任务中明确设置“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这一具体情境,与考生的青年身份紧密结合,“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的结合,则体现出世界各国青年应该对人类社会发展有责任担当意识,“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的演讲主题,进一步强调了青年人的责任担当意识,再与前面的三段材料相联系,可知此作文倡导各国青年在人类面临危机时应团结起来,用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促进人类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